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源保护巡查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第一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必须设有警示标志,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擅自改变保护标志。
第二条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从事网箱养殖、拦网养殖、投饵养殖、捕捞作业;
(二)使用燃油机动船;
(三)开山采石、采矿;
(四)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五)经营向水域排污的餐饮、娱乐业;
(六)施用化肥,使用高浓度、高残留农药,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
(七)建设畜禽养殖场以及敞养、放养畜禽;
(八)向水体排放污水;
(九)排放生活垃圾,倾倒、堆放、填埋其它固体废物;
(十)毁林开荒、烧山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必须根除森林病虫害及因防火需要的除外);
(十一)进行毒鱼、炸鱼、电鱼及危害水生生物的活动;
(十二)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十三)其它有可能污染水体的活动。
第三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从事游泳、垂钓、水上运动。
第四条设立供水专管员,供水管理员要建立饮用水源地的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须迅速采取措施,通知有关取水单位,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卫生、水务等相关部门。
第五条因事故和突发性事件已经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源污染的,当事人应立即切断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污染并立即报告县环保部门,由环保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对事件依法进行调查处理。
第六条各有关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饮用水源保护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检查机关有责任为被检查的单位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
(一)组建管理机构,确立工程运行管理权限庄浪县组建了县水利管理总站和18个乡(镇)水利管理站,配备了180多名专业管理人员。县水利管理总站总负责县内水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任务下达,协调、督促管理乡(镇)水利管理站做好水量调配、水质监控、水表校验等供水服务与水利设施管理。各乡(镇)水利管理单位按照总站工作安排,负责管理对各自辖区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正常运行等情况。
(二)建立“五级管理网络”,实行分责运行管理建立了由县水利工程管理总站、各乡(镇)管水委员会、乡(镇)水利管理、各村社群管小组和用水户“五级管理网络”。水利管理总站负总责,各乡(镇)管水委员会、乡(镇)水利管理总站负直接管理,对各个水源工程、进入村社前的主支管道破裂、脱节,闸阀损坏,清水池、蓄水池蓄水量不足与溢流等情况进行处置和正常情况下的运行管理。各村社群管小组和用水户对进入村社的输水管道、检查井等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养护和管理。
(三)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化验乡(镇)水利管理单位对辖区内对水源工程和大口井等控制性供水设施定期观测、维修和养护,每月对人饮工程水源水、水处理车间水、管网水、对末梢水送县水务局水质化验中心开展自检。县水利管理总站协同县卫生监督所每年不定期进行水质抽检,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吃上安全纯净的自来水。
(四)规范水费收缴管理庄浪县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水费实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县物价部门牵头核算水价,向社会公示水费收缴标准和价格。水利管理总站统一印制“水费收缴明白卡”和《用水户手册》,督促乡(镇)水利管理站发放到每个用水户,宣传一“卡”一“册”,明确其权利和义务,记录水费收缴情况。收费实行以按需领票、入户抄表、计量核费、现场开票、填写卡册、水费入账等程序。财务实行统管,年初对收支进行预算,年中加强审计监督,年末实行奖罚。2014年水费收缴达700多万元,实现了以水养水、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管理责任,狠抓制度落实应建立以“政府监管、实体运营、协会自律、社会监督”为主要特征的运行机制,对工程产权界定、工程管理组织、工程使用权、水源保护、水费价格及奖惩的界定作出明确规定,不断完善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使用办法和制度,形成又好又快发展的制度体系,同时也为高效落实饮水安全运行管理制度,依规行使职责权利,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二)增强五级管理职责,形成全方位管理一是要明确责任,乡(镇)水利管理站与乡(镇)管水委员会负责入村总表以上工程设施(主管道、水源地、蓄水池、机泵、控制设施等)的管理维护,入村总表以下到村内进户前供水设施由村社群管小组负责,进入设施由用水户承担。二是要充分发挥村社群管小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创建专项饮水工程运行、维修基金。三是确定村社兼职水管员,协同乡(镇)管理委员会、水利管理站和广大群众巡查管道运行情况,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重视、人人管理”饮水安全运行管理格局。
(三)改变用水观念,创建水文化格局要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水文化教育和农村饮水安全科普知识培训,使全社会形成节水优先的意识和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减少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和消除水龙头上的浪费,营造节水、爱水、护水、亲水的良好风尚。
(四)规范水费收缴制度,形成良性循环合理听征定价水费价格,规范水费收缴程序,乡(镇)水利管理站人员与村水管员相配合,入户计量收费。针对群众外出等情况,社群管小组、管水员要事先与外出人员协商,指定或为其代为管理属用水户管理的运行设施和水费等工作。
关键词:饮用水源地 环境状况 评估研究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
南京是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到2014年底,常住人口已超过800万。南京市本地水资源不够丰富,而长江过境水资源量则十分丰富,占全市过境水量的99%以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给长江南京段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带来很大压力,而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深入开展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等相关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1 水源地基本情况
1.1水源地基础信息
南京市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夹江水源地、燕子矶水源地和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水源地类型均为河流型,属于长江南京段。
夹江水源地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和鼓楼区,水源地服务南京市主城区大部分地区,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7.0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1.43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5.6平方公里。2013年夹江水源地保护区实际供水量约为40732万吨/年,供水人口约280万人。水源地内有北河口和城南两个水厂的取水口,服务年限分别为81年和31年。
图1-1 夹江水源地基本信息图
燕子矶水源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水源地服务栖霞区和原下关区,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2.1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0.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4平方公里。2013年燕子矶水源地保护区实际供水量约为13781万吨/年,供水人口约65万人。该水源地内有一个取水口,供城北和上元门两个水厂取水,服务年限分别为14年和34年。
图1-2燕子矶水源地基本信息图
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水源地服务六合区,水质类别为Ⅲ类,水源地保护区总面积为1.8平方公里,其中一级保护区面积0.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1.2平方公里。2013年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保护区实际供水量约为9000万吨/年,供水服务人口约为35万。水源地内有远古水厂取水口,服务年限为15年。
图1-3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信息图
表1-1 饮用水源地水厂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类别 水源地名称 水厂名称 设计供水量
(吨/天) 实际供水量
(吨/天) 类型 监测频次
1 地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夹江水源地 城南水厂 300000 220000 河流型 旬测
月测
2 北河口水厂 1200000 700000
3 江宁区水厂 450000 300000
4 燕子矶水源地 城北水厂 500000 220000
5 上元门水厂 400000 150000
6 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 远古水厂 450000 250000
1.2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概况
南京市环保局对三个饮用水源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项目62项,包括《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表1-24项、表2-5项、表3的33项;三个饮用水源每年六月进行一次全指标监测,监测项目109项。夹江水源地保护区和燕子矶水源地保护区标牌建设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于2009年设立,八卦洲(左汊)上坝水源地于2010年树立标牌。
为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日常管理工作机制,南京市环保局于2011年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建立南京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的通知》,确定在全市7个区县的夹江等10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实行饮用水水源地巡查制度,同时配套饮用水水源地巡查负责人制度、巡查报告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并正逐步实施水源地巡查巡更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1.3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情况
目前,南京市已建立了较全面的应急保障机制。在夹江饮用水源地的上游建立了水质自动站,实现了饮用水源地水质远程自动监控。市、区县环保部门和供水企业还分别建立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场巡查和信息通报制度,强化对全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控。2010年编制的《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宁政办发[2010] 86号),建立了沿江化工行业危险污染源档案库,沿江化工等重点企业全部编制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市环保局2012还印发了《南京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环保应急响应程序》,进一步规范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的操作流程及部门职责。
2 饮用水源水质现状分析
2.1饮用水源水质达标情况
饮用水源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和表3标准值。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评价法。
(1)全指标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2013年南京市三个饮用水源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和表3标准值,水质达标率100%。达标饮用水源三个,达标饮用水源比例100%。三个饮用水源年供水量63513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
(2)28项指标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2013年1―12月,南京市三个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Ⅲ类标准、表2标准值,水质达标率100%(COD、河流型总氮不纳入评价)。达标饮用水源三个,达标饮用水源比例100%。三个饮用水源年供水量63513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
(3)33项指标水质类别评价结果
2013年1―12月,南京三个饮用水源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3特定项目33项的标准值,水质达标率100%。达标饮用水源三个,达标饮用水源比例100%。三个饮用水源年供水量63513万吨,水量达标率为100%。
3 主要环境问题及隐患
(1)南京市产业结构偏重,沿江石油化工类企业多而杂,使用、生产、运输、装卸的危化品种类多、数量大。长江南京段共有危险品码头主要集中在八卦洲左汊江段和南京长江四桥南岸附近,主要危险源为油类和化学品。
(2)由于南京市大多数地区排水方式是雨污合流,沿江存在着不少市政及农用泵站,尤其在暴雨期间,大量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水极易通过沿江泵站排入长江。一方面极大的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处理难度,短期内也对长江水质造成很大影响。
(3)南京市目前暂无与长江相独立的、与主城区居民用水需求相匹配的备用饮用水水源地。一旦长江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主城区及部分郊区县将面临无水可喝的境地。
4 对策和建议
(1)继续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和泵站改造工程,对市区河道实施截污、生态引水等工程,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进一步加强大型污水处理厂水处理工艺,推动采用深度处理技术,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2)做好水源关联的固定污染源与流动源调查工作,进一步加强长江流域内陆地、水上风险源调查,建立档案与应对措施。加大投入,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完善各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硬件和软件建设。
(3)长江供水人口占全市供水人口的80%以上,必须完善主要饮用水源地预警监测、水质预警机制。根据不同水源地所存在的风险源情况,建立相适应的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同时,大力推进备用饮用水水源地建设工作,加快备用饮用水水源地研究方案论证与工程实施。
(4)建立长江水源省际联席会商机制。为保障南京市饮水安全,防患于未然,应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系统工程建设,一是要加强和提升本市各部门应急联动水平;二是与上游安徽、江西等省市之间建立联席会商制度。
参考文献:
[1]周克梅,陈卫,单国平,等 南京长江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给水排水,2007,33(9):13-16
[2]陆燕宁. 加强南京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思考[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9,33(1):43-45
[3]丁仲平,景卫华,陈辉. 长江南京段水功能区管理的若干思考[J].水电能源科学,2009,27(2):136-138
[4]刘继莉.吉林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评估与管理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5]殷振华,夏健伟,夏豪刚.长江苏州段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风险及防控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3:56-58
关键词:农村;饮水工程;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农村饮水工程关系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与生活,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影响很大,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运行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如日常安全管理、水质的监测、水源的保护等,涉及水利、卫生、环境保护等等多个部门,关系到国家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建设轻管护,造成工程“建管脱节”。目前,凌源大部分农村饮水工程没有固定的维修养护经费,没有较专业的专职维修养护人员,只配有兼职管理人员,使工程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2、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不能够完全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由于农村现在还有许多手压井,饮水工程建成后,部分农民仅仅在吃水的时候才用,平时则是通过手压井取水,这就造成了工程负债运行,无工程维护经费,造成供水工程效益难以发挥。
3、各级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在工程运行管理期间,存在年运行维护资金不足;电价标准没有及时按照相关的文件要求执行;水价核定不及时;水质监测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与民生工程的要求不相符合。
4、水源污染因素不断增多。目前,农村生活垃圾及粪便乱堆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不能及时得到妥善处理。加之,农村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遇到下雨天,产生地表径流,使大多地表饮用水源遭到严重污染。乡镇企业、工业的不断壮大,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城市污水和工业排污增多,被污染的地表水向下游入渗,直接污染到地下水源,甚至汇入其他水体,从而会污染到整条流域。
5、供水成本高,水厂运转困难。目前好多水厂基本都是亏本经营,其原因:一是制水成本高,主要是电费成本高。二是大马拉小车。水厂运行时必须按设计要求运行,运行费用高,相应增加了供水成本。
6、水质检测工作滞后。凌源大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小,工程投资低,受水区域大,用水户分散且人数少,一般没有设计水质检验室和配备专门的化验设备,也没有专门的检测人员。政府也没有财力来增添水质检测设备,不能对水质进行自检,无法掌握农村饮水水质的动态变化,从而使农村饮用水卫生质量得不到保障。
7、工程信息化管理落后。信息化管理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发展方向,通过安装信息化操作系统,工程运行可以由计算机终端和网络进行监控和操作,降低工程运行成本。但由于受地域特点的限制,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饮水工程管网分散,供水设施分散,信息化操作系统安装成本高,地方没有能力解决,是工程信息化管理在凌源推广应用一大制约因素。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基层供水管理人员服务水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面覆盖广,供水人口众多,供水管网复杂,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技术力量过硬的管理队伍。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条件的地区,可对农民进行用水、节水技术培训。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要建立农村供水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以岗定薪,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自身权利和义务,增强参与和责任意识,从而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工程管理中,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良性运行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
2、加大宣传力度,保障已建工程发挥效益。通过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转变用水观念。同时,让农民群众明白水价的制定与国家投入的资金以及运行、维修和更新改造资金等有关,从而增强群众对饮水安全工程的保护和爱惜,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同时,建立水费定期公示制度,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
通过广播、电视、标语等宣传媒体,以及供水管理人员入村进户等形式,广泛宣传农村饮水政策,努力提高用水户爱护供水设施的自觉性,不断增强群众的节水意识,引导和改变农民传统用水方式,提高用水质量。
3、加大各级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力度,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基础设施,有一定的特殊性,而目前由于农民还不是太富裕,村集体经济建设也比较落后,建议卫生部门承担水质化验和水质监测任务,并优惠或免收水质检测费用、电力部门减收工程电力设备增容费,对于用电给予一定的优惠,同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用于工程大修或更新改造,以保障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
4、加强水源保护。依法划定水源保护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禁止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并设置明显的范围标志和禁止事项的告示牌。水管员每天对水源至少巡查一次,汛期等特殊时期增加巡查频次,清除取水井周围的杂物、枯枝、淤泥等影响水质的污染物。制止破坏水源卫生防护的行为,如取土、擅自砍伐林木、使用剧毒农药、开垦种植等。水管员制止无效的,及时向村民委员会、水利站汇报,采取有力的制止措施。
5、高度重视水质检测工作。由于小型农村饮水工程规模小,无条件配置足够的水质化验设备建立化验室,但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常规检测如感官性状指标、pH值、细菌学指标等,水质全分析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委托疾控中心检测,定期检测,检测费用由政府财政负担。二是日常管理由水管员按经验判断,看水源水、出厂水颜色、嗅尝味道,根据水的顔色和味道初步判断水质的好坏和水质变化。
6、做好建筑物卫生维护工作。在厂区30m设立防护标志,明确厂区卫生防护区域,在防护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得有任何危害水质安全的活动,严禁与供水无关人员进入厂区。每天对引水、配水管网至少巡视检查一次,汛期等特殊时期加大巡查次数。发现管网滴、漏、冒、跑等问题及时修复,管网覆盖土层被雨水冲刷造成管线外露的,即时覆盖、修复。对长期未用的管线或管线末端,在恢复使用时冲洗干净。对修复的管线,采取冲洗消毒措施。
7、推行饮水工程的信息化管理。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要变分散式管理为相对集中管理,对过去一些规模小、入户率、供水保证率低的工程要进行维修改造,与水源有保证和供水规模较大的工程串联并网,形成水源互补。积极推行工程信息化管理,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实现管理远程化,操作规范化,成本最低化。
三、结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百姓的切身利益,在具体的执行和监督过程中,相关的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紧紧的依靠群众,逐步解决农村饮水中存在的种种安全问题。相信随着凌源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重视程度的提高,凌源农村的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将会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胡以高,刘学文,张永爱.实现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持续稳定运行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1):31-32.
[2]李代鑫,杨广欣.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5):4-7.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树牢生态文明理念,坚持把全域无垃圾治理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举措,按照《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在“优化、补齐、规范、提升、协调”上持续用力,全面排查解决存在问题,坚持不懈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全面落实任务指标,着力巩固拓展治理成效,健全完善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确保以优秀成绩通过省、市级验收。
二、主要工作
(一)巩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
1.持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围绕省全域无垃圾验收、小长假、旅游高峰等重要时间节点,紧盯“三边一部”、无主楼院、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沟渠林带等关键部位,持续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陈年垃圾全面清理,省级卫星无人机巡查反馈的非正规垃圾点逐渐消除,以视野之内无垃圾的标准,彻底整治环境“脏、乱、差”等卫生死角。
2.落实网格化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垃圾区域网格化管理和日常监管,将生活垃圾清扫保洁监管责任划分落实到街道、社区、镇村干部头上,做好定区域、定人员、定责任,达到网格化全覆盖。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制度,坚决查处水域渠系内倾倒生产生活垃圾、排放污水、堆放杂物等问题,改善和提高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落实铁路沿线“双段长”责任制、公路沿线“路长制”,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靠实各级段长责任,保持路域良好环境面貌。
(二)完善城乡垃圾处理体系
3.配套垃圾处理设施。深入推进农村“垃圾革命”,对镇村组环卫设施开展全覆盖排查,确保4月底前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强露天垃圾池等敞开式垃圾收集点整治,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完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完善以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主导,县级生活垃圾处理场为补充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落实收运设施、收运环节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环节监管,确保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各环节衔接畅通。
5.因势利导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垃圾分类收费制度》等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明确生活垃圾分类设施体系建设、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方面的要求,探索建立垃圾分类的利益导向机制,切实扩大生活垃圾分类的覆盖面和资源化利用率。
(三)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源头综合整治
6.提高农膜、尾菜、秸秆回收利用。建设完善专业化地膜回收点、地膜残留监测网络,完善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全县农膜回收率达到83%以上。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5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
7.加大畜禽污染治理。配备规模养殖场区粪污处理设施,积极推广七种粪污处理方式,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
8.加强农村固废管控。积极推动农村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农村地区工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利用处置率达到95%。
(四)持续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9.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完成城镇、村庄风貌整治任务,镇村主要街道完成“亮化、绿化、美化”,道路、公路、村镇主干道沿线,街区、村庄或房前屋后、空地等区域无临时垃圾、建筑垃圾堆放,无农业垃圾堆放和焚烧,无污水排放。河道、沟渠、沟道无漂浮或垃圾堆放,无污水排放。
10.积极推进“风貌革命”。以拆危拆旧治乱、整治农户后院、狠抓“三清一改”为重点,加大村庄风貌改造力度,突出区域民居特点,70%以上的村庄建成清洁村庄。
11.抓好村道路改造。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主体责任,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改善,有序推进各镇村道路、旅游路、产业路建设。
12.加强河湖水源管理。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加快镇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落实河长制,提升河道湖面管理水平。
13.深入开展村庄绿化。扎实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见缝插绿、拆违还绿、集中补绿,大力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打造乡村美丽风景线,全面实现“一园三带"示范建设三年目标。
14.分类推进“厕所革命”。2020年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8388座,普及率达到小康监测指标。除空心村整体搬迁村外,行政村卫生公厕全覆盖。
15.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加快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五)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16.加强城乡物业管理。开展规范化建设和集中整治,彻底清除小区“小广告、牛皮癣”,提升城市社区物业管理水平。开展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化创建,加大各类居民小区日常保洁力度,改进物业服务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日常保洁等,为业主营造整洁、文明、舒适的生活环境,推进全县物业管理服务上台阶。
17.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十大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通过“补短板、强弱项、提品质、抓长效”,组织开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市政设施运行、园林绿化、公共空间秩序、交通秩序、小区物业、污染管控、集贸便民市场管理、犬类管理等十个方面的精细化整治行动,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优化管理服务,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努力提升治理能力。完成县城出城口提升改造任务,打造关键部位优美环境。修整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清理乱搭乱建、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加快公共停车场及路外停车泊位规划建设,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大力整治“马路市场”,严厉打击非法张贴喷涂“小广告”行为。持续规范建筑垃圾管控,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
18.加强宣传引导。持续开展高频次、全覆盖、无缝隙、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进单位、进家庭、进学校、进课堂、进企业、进网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环境卫生保护意识和文明素养,培养良好习惯,引领文明新风,鼓励群众参与垃圾治理。同时,大力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对工作先进典型予以表彰奖励,鞭策后进,查处曝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