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对策

中小学校固定资产是学校开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物质条件。如何管好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发挥出其该有的作用,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有利于培养全校师生爱护公物、勤俭持校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有利于提高国有财政资金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但现在学校普遍存在着“重教轻资”观念,或多或少存在着“管理不善、职责不清、核算不实”现象,特别是每年固定资产的盘点成了学校最困难的工作之一,量大人少工作不力,常使盘点无法达到资产管理的严格要求。

为此,便捷的条形码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资产管理技术,有充分的理由推向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因它在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管理效率方面表现出无与伦比的优势。本系统在几所学校试点实施条形码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对推行的必要性、推行中的问题、建议,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与大家共勉。

一、推行的必要性

1.资产管理现状的必需性

目前,学校在“重教轻资”观念的影响下,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薄弱,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并不到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缺乏明确的盘点制度。对目前的学校实际情况,各相关中小学校对清查盘点的规定只是原则性的要求、口头上的谈资,对如何进行盘点操作还缺乏具体的盘点操作细则,更不用说学校能提供出更细的盘点方案。

(2)缺乏相应的盘点人员。有的单位资产管理岗位设置不清,资产管理职责不明,不少是有财务人员而没有资产管理人员;有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而其人兼职过多;有资产管理人员而基础素质参差不齐等现象,造成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流于形式。

2.管理技术改进的必然性

面对当前新的信息管理技术,当我们一踏进大的超市,总会看到,面对超市中琳琅满目、数以万计的商品,工作人员竟然管理是井然有序的,无论什么商品的进出都在工作人员的监管范围之内,这就是条码管理的威力。

针对国有资产盘点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提出国有资产条码管理的新思路,在已经建立的动态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资产与条码的一一对应关系,每件资产都与一个唯一的条码对应,利用条码的信息优势,一把扫描枪就能轻松完成资产盘点工作。

3.管理制度要求的必须性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包括清查盘点,各单位每年至少应当对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一次,清查盘点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做为事业单位的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多,分布在学校的角角落落,以往每年的盘点工作,完全由手工完成,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劳力,就连盘点结果也是误差较大,效益不高。故中小学校有必要引入条形码管理技术,通过使用条形码管理,省去每次盘点手工输入的流程并实现实时上传最新信息,使盘点实现电子化,并可实现对任何固定资产的随时查询。

二、推行条形码管理的试点做法

因区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的要求,本教体系统首先选了区内较大的、资产管理规范、工作积极主动的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后,目前已在全区中小学校全面推开。

1.硬件设施。试点阶段,条码打印机我们选用的是Argox(型号CP-2140pb)的专用条码打印机,条码采集器选用大陆用友专版(型号Newlandmt-903k)的采集器。这两件设备的优点是专业、小巧,安装简便。

2.软件系统。我区从2006年开始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使用区财政部门推行的用友政务公司“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此管理软件中已经具备了条码管理的功能。资产录入后可以自动生成条码,系统在查询状态下可以进行单个或批量的条码打印,专门设计的盘点卡管理程序可以方便地用于全区中小学校的资产管理。

3.操作过程。区财政部门将试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条码管理列为一项重点工作,本系统也在国资委等相关部门的要求下,按照项目化管理要求,制定了严谨的工作计划、推行实施方案,责任到人,召开动员会等相关工作。

各试点学校按照“规范管理、保障实效”的思路,认真组织落实。在集中动员培训后,各学校又做好组织动员,制定相关制度、工作计划、工作安排,由多部门配合协调,并指定专人做好具体试点工作。

初始条码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资产清查、完善卡片信息和条码粘贴上。试点学校一般在2个月内完成清查、粘贴条码工作。通过各试点学校的共同努力,前期试点学校的国有资产条形码管理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三、推行过程中的对策

1.推行前,进行资产清理。应由财务室按资产大类分别汇总盘点清单,将盘点清单按不同的归口管理部门进行盘点责任分解,对照清单进行各类资产的实物清查盘点,做好相应标记,注明存放地点,该报损就报损,特别是低值易耗品的清理,需按新固定资产的标准做一次清理盘点,切实做到财、卡、实相符,为下步工作做好基础。

2.推行中,利用科学方法。

(1)可利用批量管理。部分单价较低的设备可以进行批量管理,抓大放小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的效率,就是同一类资产,大批量的可以集合起来。如一个教室中有多张椅子,价值、规格等完全一样,可将此批椅子做为一批管理,生成一个条码,在扫描该条码时可以方便地盘点全部。相反,实行单个管理则只能增加盘点难度,使条码成为管理效率的障碍。

批的大小需要根据管理需要来确定,并不是所有的批量资产都适合于做成一个批卡片,如果一批购进的桌椅全部做成一个条码,而实物存放在不同的地点,就难以保证扫描与盘点的准确对应。

(2)可引进科学技术。学校引入条形码技术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会取得很大效果,但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还会发现这样那样的浅缺,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来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例如:室外的体育设备,长期风吹雨打日晒,设备上贴的标签很容易受潮损坏,就会影响条形码阅读器的读取,这时我们就要用其他技术加以辅助,确保使阅读器能够正常读取。因此,我们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及时更新管理手段,才能把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3)可合理利用替物。由于条码打印设置困难,打印出的条码大小一致,一些小型设备的条码粘贴不便,而小型昂贵的设备应当是资产管理的重点,可把此条码粘贴到设备旁的替代物上;有的设备存放地点特殊,如放在专用柜中的交换器等,粘贴到设备上操作不便且不利于后期盘点,可将存放该设备的保管箱等作为设备条码粘贴的替代物。

替代物条码管理在保证固定资产条码管理的全面性同时,方便了盘点操作,取得不错的管理效果。一些不会丢失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资产管理人员可以选择任何便利盘点操作的替代物。

但大量使用替代物进行条码粘贴也存在问题。有的单位专门设置粘贴条码的资产账本,如果O督不到位,资产盘点成为账本扫描。设置条码粘贴资产账本的单位,应将该账的保管与盘点操作岗位按不兼容要求分别设置,由不同的人履行相应的职责,防止出现条码管理的形式化。

3.推行后,明确管理职责。引入了条形码技术后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效率,降低资产管理员的工作强度,但再好的技术没有人去执行也不行,必须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全体教职员工。

比如,资产管理员把条形码标签粘贴在对应的资产设备上后,如果资产设备的保管责任人把标签随手弃掉,那尽管引入了条形码技术,也会造成资产管理的混乱。因此学校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是全体教职工必须共同参与的事情,而不是仅仅事关几个管理员的事情。每个教职工在领用学校的设备资产时就必须清楚地告诉他:将来不管他是轮岗,离职、退职,离开原工作岗位之前都必须办理固定资产交接手续。

四、结语

在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使用条形码技术,并结合现有区财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区教体系统的财务软件系统,能成功实现对全区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盘点效率和准确性,提高学校管理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真正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可以预见,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在全区教体系统全面推行后,必定会取得令人满意预期效果。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08

[中图分类号] F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14- 02

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的手工卡片和报表统计等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机构服务规范的不断加大,国有资产数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医疗卫生机构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急剧膨胀,其构成日趋复杂,用旧体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往往出现国有资产变相流失、国有资产闲置、浪费等许多管理环节中的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按照医疗改革精神及实施方案要求修订的2011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全国《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中重新规定了固定资产定义及核算细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措施,对国有资产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对推进医院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意义重大,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强经济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

1 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和传统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

1.1 缺少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

医院国有资产和其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有很大的区别,其国有资产类别来说专用设备占得比重较多,专用性特别强,而且资产更新较快,目前我国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大部分是传统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手段,而没有按照国有资产应遵循的实物管理原则,效率原则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如一些单位对固定资产没有一套完整的采购、验收、维护、使用等管理措施,在预算编制时一味追求超前、高标准,单位之间相互攀比,重购买、轻管理,造成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忽略区域卫生规划、盲目购置大型设备和新建大楼等。

1.2 资产管理手段原始化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落后也是一大问题

各大国有医院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由总务部门、器械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固定资产的模式,缺乏像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这样的职能机构独立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因为医院固定资产特殊性,必须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小组,大型贵重的资产没有实行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相脱节,资产管理松散、使用效率低、甚至处置随意、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1.3 资产信息不准确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增速较快,资产总量和资产结构变动较大,继续采用报表和固定资产账簿方式管理固定资产,不仅不能把资产的来源、购置和处置等信息反馈给管理部门,而且资产数据缺少事实性和准确性。目前医院资产管理的流程主要是先由资产管理处的管理人员依据发票来制作入库单对入库的资产进行验收,然后再将入库单以及发票交与医院的财务处来进行审核,经财务处核对无误之后,再由财务处进行转账支付,最后再由管理人员将入库单上的所有信息用手工记账,以便备查。

1.4 日常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医疗机构修购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旧的医院财务制度中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按照规定每月计提修购基金时,一方面,固定资产仍以原值反映;另一方面,固定基金仍等于固定资产,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同时,修购基金也增加。各大国有医院都普遍存在超期服役超期补偿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净资产虚增的一大原因。

1.5 盘点清查管理和报废管理

在盘点清查管理上,国有医院都普遍存在对盘点清查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和盘点清查管理流于形式等问题。因为没有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每次盘点时,设备管理员象征性地到各个部门去看一眼。在报废管理上,国有医院缺乏明确的报废原则和标准,造成报废管理工作随意性比较大;一些国有医院还存在报废审批时间太长甚至审批不下来,造成长期账实不符以及废品处理不当、浪费严重等问题。

2 现行制度下国有资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2.1 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医院财务制度》第四十九条规定,医院应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或专人,使用单位应指定人员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应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科学的规范的本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明确各级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明确主管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职能,明确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的职能。建立资产购置及使用制度、资产配置制度、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制度、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制度等,并且应当报上一级财政部门备案。

2.2 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措施

2.2.1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综合管理,其中非营利性医院的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单位的国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医院国有资产,要在院长的统一领导下,将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组成管理系统,明确管理职责,对资产的论证、决策、构建、购置、使用一直到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使固定资产充分发挥效益。

医院需要购置资产和如何配置资产,使用财政性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用其他资金购置规定限额以上资产的,需报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将审批结果定期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同时,资产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单位存量国有资产的现状及其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审核资产配置的合理性。这种资产与资金的合理配置过程就是编制国有资产部门预算的过程。

2.2.2 认真开展集中清理

家底不清就难以管理。国有医院应严格国有资产管理,尽快清理手续不全、产权不清的国有资产,避免资产流失。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开展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认真开展专项清理工作。全面摸清资产的数量、价值、类别、分布结构等,对医院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和登记工作。根据盘点结果与账簿记录核对,对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由国有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逐笔查明原因,共同编制盘盈、盘亏处理意见。待批准后及时调整有关账簿记录。

2.2.3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其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网络运行、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档案管理记录。按照规定定期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的状况定期作出报告和分析评价,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立信息系统,更加全面、准确、动态地反映医院资产的总量、构成、分布和变动等信息,通过信息系统对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具体做法是开通本单位财政专线,能与财政厅资产管理服务器保持联通状态,保证资产管理数据通过在线形式上报及进行在线业务流程审批等工作。

2.2.4 规范国有资产报废、处置行为

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在处置、报废中流失,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进行国有固定资产的报废和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处置、报废。

规范资产报废处置工作,通过定期检查确认资产的耗用情况,拟报废的资产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经资产管理部门现场核查后报送医院管理层决定是否予以报废。对于确定可以报废的资产,应按照财务处理流程进行处置,做好账务处理工作,保证账实相符。

主要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固定资产;清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志码】A

高校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办学规模和教学科研研究水平的重要保证,固定资产清查是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加强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一、高校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清查意识淡薄,清查工作不彻底。学校的各级部门领导及教职员工随高校的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形成学校统一的固定资产清查体系,只是按照每个使用部门进行自查,然后上报,部门资产管理员要么不进行固定资产清查,要么清查不彻底、敷衍了事,这样不利于清查工作协调和统一,也会导致学校总体很难有效监控,以至于出现账物不符,资产虚假等情况。

(二)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规范。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严格的管理策略,资产使用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不及时核对台账,对报废、报损的资产处理也不及时,获赠的固定资产由于没有原始凭据而无法办理入账手续,导致账实不符。另外,房屋、建筑物验收、决算、审计手续滞后,致使学校大批资产有实无账,国家对高校的投资向来都是无偿的,不提折旧,不计盈亏,也不实行投资效益的考核,这样就造成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意识比较淡薄,重购置、轻管理,重资金、轻实物,基本不关注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性。

(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水平不高。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管理水平、手段不能适应高校资产管理的要求。高校资产管理人员专业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由于没有专职的资产管理员,兼职资产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责任心不强,部门领导资产管理观念也不强,致使高校资产管理只流于形式。另外,由于资产管理员身兼数职,对学校的大型设备等固定资产保养、维护不及时等问题经常出现。

(四)设备利用率低,重复购置严重。通过资产清查可以看出,高校的固定资产利用低,重复购置现象严重,高校的固定资产是无偿的、不提折旧、不计盈亏,而且也不实行投资效益的考核,使得高校不注重资产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各使用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整体观念,购置满足自身部门的设备,没有从全校的全局出发,造成设备重复购置现象。

(五)资产流失严重。由于资产长期不清查、学校合并搬迁、资产清查工作后期处理不当等原因,使得学校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许多高校合并时,资产管理混乱,账目不清,资产流失;而对于经营性资产缺乏规范管理观念,高校在将非经营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按照国家有关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程序办理资产变更、评估等手续,对已经转为经营性资产也没有进行产权界定造成产权归属不清,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报废处理不及时也易造成资产资产流失。

二、高校固定资产清查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一)强化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高校做好资产管理的关键工作在于领导重视,只有领导重视,才能调动资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共同把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做好。成立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定期清查,由主管校长任组长,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协调、部署,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建立固定资产定期清查制度,使资产清查工作有章可循,通过制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工作流程、建立资产使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等及时掌握资产的结构、使用和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管理环节存在的漏洞,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完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日常管理制度,准确做到每个固定资产都粘贴标签,做到帐物相符。资产使用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之间及时核对台账,对报废、报损的资产处理及时处理,加快房屋、建筑物验收、决算、审计速度,及时入账。可以引进无线射频技术(RFID)等方式使资产清查更加高效、节省人力物力。

(三)提高资产管理人员素质。定期对高校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管理能力,同时,也要进行绩效考核,提高管理人员的各种待遇,增强其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在进行定期固定资产清查前,应开展固定资产清查培训工作,组织各部门资产管理员学习相关资产清查文件,按清查实施方案部署工作,明确清查项目、工作原则、清查方法、完成时间等。

(四)资产购置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各实验室管理人员和部门资产管理员要对自己保管的资产进行清点,在学校新开专业时,合理地对新开专业设备的配置进行论证,由校外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老师和进行详细的可行性论证,论证过程中要到企业和兄弟院校中去调研设备的配置情况和使用效益情况,以避免重复购置。

(五)运用合理的清查方法。高校的固定资产清查,任务重,资产种类多,要先制定科学、严密的清查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一般采用先自查、后抽查验收的方式。各部门在请查时,认真核对帐物信息,弄清资产的存放地点,对各类资产进行实物盘点时,资产管理员应根据资产管理部门的实际资产账面数据,在固定资产清查小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逐一盘点核对固定资产,登记固定资产清查情况表。对已损坏或因陈旧无法再正常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维修和报废登记;对盘盈和盘亏的资产进行分别登记,然后报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建立资产明细账;对盘亏资产要分析盘亏原因、追究责任,报资产管理部门按政策规定处理。

(六)做好固定资产清查存在问题的处理工作。高校要在各部门完成资产自查工作后,再有资产清查小组进行抽查,发现问题责成相关部门继续清查,待清查完成后,根据各部门上报的清查情况表对资产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对拟报废的固定资产要按照校内外各级审批手续办理报废;对盘盈盘亏资产要按照规定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处理;对资产配置情况进行分析,调整闲置、重复购置资产;将资产清查情况书面报告给清查领导小组,说明清查情况和处理意见,并根据学校情况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三、总结

通过资产清查,高校和各部门能全面掌握固定资产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为学校的发展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另一方面,通过资产清查能发现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为提高高校教学、科研做好物质保障。通过资产清查,能更准确的了解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和思路,为决策者提供宏观决策依据,为建立健全有效的财产监管制度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也能够为高校资产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以及建立完整的国有资产审批制度,对资产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约束。高校将资产清查常规化、制度化,定期实施资产清查,切实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凤.以资产清查为契机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J].会计之友,2011(33):94-96.

[2]由继红.高校固定资产清查的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12(2):47-49.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铁 EAM系统 财务管理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Enterprise Asset Management,简称EAM)是支持企业特别是资产密集型企业有效开展设备维护管理的信息技术平台,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系统以企业有形资产为管理对象,以提高维修效率和投资回报、降低总体维修成本为目标,并能对企业各种维修资源进行有效协调与控制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因此EAM系统与资产密集型企业财务管理密不可分。

本文以地铁运营公司为案例,从财务管理角度对EAM实施过程中的要点进行阐述。

1.EAM系统实施策略

1.1通过实施基础数据采集建立资产台帐,资产设备一体化

由于地铁运营公司属资产密集型企业,庞大的资产信息成为EAM系统核心数据,因此科学建立资产数据台帐对EAM后续功能模块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从最初采集设备基础信息时,公司高层就确定了资产设备一体化的理念,即生产设备的维护管理对象与固定资产通过建立资产结构树能够一一对应。使企业资产维修与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密不可分。

EAM系统从最初的调研、分析、评估阶段至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财务部门必须要加入该项目团队进行全面的跟踪实施。这对后期固定资产的运营能力分析、项目投资决策的分析提供有利参考依据。为此,在数据规划方面需投入大量精力,建立并完善系统分类、资产分类及数据编码规则,并确定了资产结构。依据资产结构对生产性资产及非生产性资产进行基础数据信息的采集工作。同时,为满足财务管理的要求,需对各专业系统设备进行拆分,以固定资产确认条件为依据,确定固定资产层级,对和生产部门管理需求不相符的设备系统组织相关成员去现场进行了解熟悉设备,并对设备的结构和功能详细询问专业工程师,以达到更为合理的资产分拆,满足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保证系统结构建立的合理性;对系统资产编码体系和已采集的基础数据做必要的完善和优化。对设备结构较为复杂的如供电系统去熟悉资产状况,了解专业系统的资产结构及组成。最终形成同时符合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需求资产台帐,为建设公司资产设备的竣工结算的移交,确认固定资产原值做好准备。

1.2建立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存货核算规范化

筹备期地铁运营物资的管理,是做好人、财、物、仓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规划,在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的同时,降低运营生产物资的采购成本。为此,公司集中精力重点建设物资管理各个环节,主要包括EAM系统物资数据采集录入、物资报表设计、业务流程优化等方面。

一般情况下,由于系统上线运行时间滞后,前期业务数据需在EAM系统上进行补充录入,为准确起见,物资管理部门对物资总库、维修部二级库及各部门全线工班库存进行一次彻底清盘,通过物资盘点,对物资管理部门的原始出入库手工台帐的数据进行核实确认并以此作为EAM数据录入的依据。

在数据录入过程中,由于业务环节较复杂,财务部门需对采购订单、验收入库、残质品退货、物资出库移库以及发生退库等各项业务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并以采购合同和手工台帐为依据,对录入库数据进行核对,制定计划,深入了解物资出库的具体业务,以加快数据补录工作进度。

经过与EAM项目组的多次沟通讨论,设计物资管理各项报表,如《物资到货情况汇总表》、《物资退货情况汇总表》、《物资出库汇总及明细表》、《物资移库汇总》、《物资退库汇总》及《物资进出存汇总及明细表》,同时财务部用了大量精力对这些报表的数据的勾稽关系进行认真核对,发现问题及时项目实施商反馈,共同查找原因。使报表的字段、查询、筛选功能完全符合财务部门管理及分析需求。

1.3多维度进行维修成本统计,定额管理精细化

定额数据的采集,以设备维修工单为依据,将前期已消耗物资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按照计划修程和故障修进行物资划分:计划修细化为日检、双日检、周检、月检等根据不同专业对各专业内消耗的物资进行统计分析,区分出修程必换物资、定期更换类物资,按照财务要求又将定期更换类物资划分高价值耗材及低值耗材。

故障修的定额管理本身是很难摸索出规律,因此地铁运营公司将故障修的消耗物资经过数据分析后,对高频更换或消耗的物资划为一类,区分为状态修高频、临修高频消耗累物资,这样对高频消耗的物资进行一个汇总统计,摸索出定额指标。

同时对于其他的生产物资全部划到偶发性维修物资,对与该部分的维修定额的确认,因其重要性程度不高,但偶发的消耗物料相对于全线的故障成本对比占40%的概率,相对全线来说,故障发生密度比较大,且规律难寻,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引入一个指标,万元资产维修费。其概念类似于概率分布图,全线资产中,以万元为最小单位,将资产划分若干份,以2年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的偶发故障率及维修成本为参照数据,进行量化。最终确定了该指标。该指标具备一定的统计依据,但并不能很准确。

通过以上的数据统计采集,将全维修成本进行全面定额管理。最终将该数据通过EAM的报表设计穿插在各类报表项目中,为日后的数据修订优化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渠道。

2.未来的与财务管理的实施趋势探索

2.1与财务软件的集成有效集成,加强数据动态跟踪

目的,国内地铁行业EAM系统能够与财务系统无障碍集成几乎为零,因此如何在物资核算、维修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核算上能确保系统间的信息同步,成为EAM系统未来研究趋势。就现状,系统集成有二种方案,一是在财务系统中开发相关报表,并建立固定资产台账,以达到系统间信息一致;二是直接在EAM系统中查看核算报表,经过交涉,INFOR软件在折旧核算上与国内做法尚不一致,需INFOR进一步开发,但两种方案各有利弊,无法完美体现系统有效实时传输。

方案一是系统间不需要数据随时共享,即所有与固定资产相关的折旧、价值变动、报废等处理都在EAM中生成,月末汇总生成报表,会计人员根据汇总报表编制固定资产价值变动、计提折旧相关的会计凭证。该方案的优点是保证固定资产台帐与实物完全保持一致,不需要通过系统间技术处理,其缺点是EAM系统本身的功能缺陷导致无法准确计算财务上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所需要的数据,例如折旧计提周期的问题、固定资产发生大修理时涉及到价值变动重新计算其价值的问题,系统本身的功能是无法达到的,需要实施商重新对于软件程序码进行修改,这也是我们与实施商讨论确定实施方案的关键点;方案二是通过EAM实施商与财务软件实施商的沟通,搭建两系统间的兼容接口,保证系统间数据实时一致。EAM系统仅仅是建立资产实物台帐的过程,对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资产进行区分管理并传输至金蝶财务系统固定资产模块中,建立对应的固定资产卡片,月末时候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财务系统计提折旧,涉及价值变动同时也做相应的会计处理。该方案的优点是会计处理方便快捷,易于操作,缺点是数据准确性难以保证,虽然搭建系统接口,但数据传输过程中大批量的数据财务人员是无法通过肉眼进行逐项核对。

2.2深度开发功能,建立经济订货量模型加强库存控制

由于地铁行业的特殊性,存货的种类包含用于支持、维修和运营的库存物资,比如零部件、耗材、仪器仪表、工器具等,而不存在用于生产再加工的原材料以及在产品等。其来源基本都属于采购以及建设移交。

地铁公司涉及的主要是维修消耗类物资,在设备质保期后,维修消耗规律基本能够掌握,因此对于年需求量可以预计且较为稳定;目前地铁行业物资采购价格多采用公开招标,价格透明度很高,排出市场经济因素,其存货价格基本浮动不大;同时,受地铁行业内部控制的管控,不会存在缺货情况,同时受合同条款制约完全可以做到集中到货且能及时补货。

因此,上次假设条件在实际情况中只要流程、制度管控到位,完全能够实现。并且通过EAM系统建立最佳经济订货量模型,使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达到高效管理。

3.结论

从地铁行业的运营特征来看,EAM系统是地铁行业的运维中枢,如何统筹信息技术,有效提高管理手段,加强控制精度、工作效率以及公司管理水平,从而达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将财务管理思想有效的通过EAM系统的建设来实现,以推进未来地铁运营的发展。

参考文献:

固定资产盘点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地方性疾病,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们将它视为“瘟神”。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条例、法规,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逐年加拨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传统的、粗放式的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已与现实不相适应,作为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和责任单位,区、县级卫生疾控中心,如何优化使用,让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是县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1血吸虫病防治项目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关系着人类的健康与进步,多年来,各级卫生疾控工作者,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履职尽责,采取多种措施,攻坚克难,努力实施血吸虫病防治项目工作,取得了血吸虫病防治的阶段性成果。但随着社会环境及形势的发展变化,加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血吸虫病防治项目资金的管理,存在有不完善的地方。

1.1血吸虫病防治项目专项资金规范行为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许多地方对于项目资金的投资计划性申报,编报不规范,目标不具体。地方配套资金积极性不高,只有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地方配套专项资金不到位,造成经费短缺,资金支持力度不足,项目实施不到位,难以完成血吸虫病防治目标。

1.2血吸虫病防治项目专项资金综合平衡不够,资金管理存在漏洞。根据规定,项目资金应该着力做好防治两方面工作,主要用于开展预防的劳务补助费、培训及检查督导补助费,晚期血吸虫病人治疗费,购置专门防治病人的设备费,以及在易感地带的药物灭螺费用等,但各项具体工作的侧重点不同,需要科学配置,个别地方平均主义严重,重点不突出,造成现金使用浪费。少数区、县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上没有分设会计、财务岗位,一人多岗,岗位不分离,没有岗位监督,项目资金存在危险。

1.3对项目资金管理的认识不够。个别地方不主动作为,不顾及资金成本,不关心项目实施的社会效益,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认识定位十分狭窄和片面,层次较低,就支付而支付,不优化使用,不科学配套,缺乏积极的管理动力,没能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作用和效果。

1.4没有确保项目资金专款用,财务管理的重心不明确,重资金而轻其他资产管理。个别地方将项目资金挪作它用,违规使用,有的地方重现金支出,轻物资管理。药品、试剂、健康教育材料以及其他防治项目物资的分配,使用与管理没与现金支付同等重视,物资没有专人负责,流失严重。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时,对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考虑不全,使主管部门和领导难以了解项目运行的真实情况,以及项目固定资产的实现状况,不能给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支持。

1.5内控制度缺乏,对项目资金审计力度不够。血吸虫病防治资金由上级财政拨款为主,由于他们不直接参与资金的具体使用决策,对资金用在什么地方,用于项目什么阶段,由县级疾控中心具体落实,个别疾控中心在使用项目资金时,没有计划、没有重点、随意性强,有违项目资金编制方案使用,挪作它用。上级审计部门又鞭长莫及,监督与评估项目工作力度不够。

1.6项目资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项目资金财务管理人员综合水平有待提高。血吸虫病防治项目专项资金管理还没有形成全国联网,信息交流不畅,资源共享不够,加之项目资金管理人员存在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水平低,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的问题,项目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人员的综合素质都需要与时俱进。

2加强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的对策建议

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政策性、群众性、技术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预算和执行,创新和深化项目资金管理,积极推进血吸虫病防治项目财务工作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管理进程,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具体讲就是:

2.1强化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意识。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区、县级疾控中心的领导要集体学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做好血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使每一个领导成员自觉从项目资金角度考虑问题,主动为项目工作献计献策。

2.2健全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组织机构,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县级疾控中心要由分管领导负责,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小组及办公室,认真搞好项目年度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批,要突出重点,明确项目的范围、地点、规模、任务、工程量和工作目标,要细化落实到村组,要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同时对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2.3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综合平衡,保障重点。血吸虫病防治项目财务工作者,要理解项目财务重心,调整财务管理方向,改进项目资金管理技术与方法,关注项目效益最大化,同时控制好现金支出。中央、省级专项资金,目标在于重点疫区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应按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人畜病情监测,开展人畜同步查治,努力消灭疫区内的钉螺,严格控制感染源,加强血防健康教育,普及血吸知识。为达到以上项目目标任务,要量入为出,合理分配资金流向,确保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更好发挥社会效益。

2.4坚持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应该确定专人负责,会计与出纳分离设岗,分工负责,互相监督,坚持专款专用,认真审查原始凭证,对不正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退回更正补充,防止财会信息失真。同时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本核算体系,人员劳务,材料消耗,固定资产,办公费、交通费,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设备维修等要有详细登记,按会计工作法则,设置总帐,明细帐及辅助帐,做好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等业务,凭票填制,会计帐薄工作,做到判断准确,科目使用无误。

2.5建立符合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的信息管理体制。项目资金管理,要构建信息化平台,资源共享,信息管理系统要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增强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要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录入,存入电脑,一健知情。项目实施中,要建立严格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明查和暗访,对项目执行进度,资金运行状况、质量进行检查评估,确保项目效果。

2.6提高血吸虫病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项目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实事求是。对此,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意识,加强后续教育,不断增加新知识,坚持诚信的做人之本,坚持廉洁自律的思想境界,客观公正的行为品德,造就一支合格的财务队伍。

2.7加强项目的物资材料管理。建立血吸虫病防治项目物资进、销、存的控制和监督,充分利用好财务工作的反映和监督管理职能,做好资产物品相应的财务记录,真实完整的反映项目物资的使用状况和结果,建立定期的盘点制度和检查制度,核对资产物资的帐存和实存,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对于免费药品,应有包装注明“免费”字样,防止单位和个人擅自出售,对项目物资使用要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