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 农村 留守中小学生 权益保障 司法保障

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既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随着中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变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受侵害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加强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更显迫切。因此,研讨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权益受侵害的主要表现

(一)人身权利受侵害

1.来自家庭的侵害

在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封建传统观念强,并不知晓自己的孩子是独立的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独立的人格权,而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打骂与否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有些父母对孩子任意打骂,将孩子打成轻伤、重伤甚至死亡并非少见。由于农村中重男轻女思想较为严重,女性中小学生遭受侵害的可能性更大。各种新闻报道层出不穷,备受关注。

2.来自学校的侵害

农村留守学生缺乏家庭关爱,本来情感就比较脆弱,加之判断力和辨认能力还不高,在学校对老师更是一种敬畏的心态。一方面部分老师思想素质低,法律意识不强,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不仅严重伤害了这些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他(她)们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压抑了他(她)们的聪明才智,影响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学校中,女性学生受性侵案件较多,严重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3.来自社会的侵害

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年龄小或者较小,生活在相对封闭、落后的的环境里,思想单纯,经验不足,缺乏见识,识别能力低,自控能力和对抗能力差,又缺少父母的关爱和保护,往往成为罪犯嫌疑人攻击的对象,尤其是农村留守女中小学生常常成为犯罪嫌疑人奸淫的对象。根据全国妇联的有关来信来访统计,在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中,农村留守女中小学生占了相当高的比例。

(二)受教育权受损害

享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国家赋予中小学生的基本权利。一般情况下,6-18周岁的未成年人都应是在校学生,享有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偏远农村地区,小学没有毕业就帮工打厨,初中还没毕业就回乡务农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思想品德受毒害

1.不健康读物的影响。一方面中小学生猎奇心理很强,又缺乏必要的辨别和抵御诱惑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监管不力,不健康读物充斥着市场,不仅流量大,而且隐蔽性强,不易被查收。一旦在城市严打各种黄色出版物的情况下,大量的黄色书刊和音响资料等以低廉的价格大量涌入农村,传播到农村中小学生手中,而这些缺乏父母监管的学生往往无所顾忌地阅读或者观看,从而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2.社会不正之风的腐蚀。由于社会管制不力,很多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偷盗、抢劫、拉帮结派而误入歧途。留守中小学生,在既缺乏父母管教,又颇感孤独的情况下,往往经受不起社会不法分子的各种胁迫或者引诱,极易与上述人员同流合污,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加入到违法犯罪人员的行列,其思想受到严重毒害,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心灵人格权受伤害

相关媒体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关注和报道增多,一方面有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但另一方面,由于相关媒体在报道时不注重隐私的保护,侵犯其隐私权,如我们会在新闻媒介上发现违法犯罪中小学生的姓名,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其人像,甚至一些地方让失足学生“以身说法”,还有的媒体为了提高关注度,而夸大事实,对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灵造成很大伤害,同时,在社会中,也受到很多人的歧视和差别对待。

二、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权益受侵害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教育管理不当和监护的缺失

一是监护人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各方面素质较差,缺乏进行良好家庭教育的能力;二是其家庭教育的方法不当,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依赖或强调棍棒打骂,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正当言行给予强制性限制,有的则正相反,对孩子太过放任,不加管教,从而使孩子们的心灵和个性遭到扭曲;三是有的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使孩子们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甚至心灵受到严重创伤;四是由于父母或监护人常年在外,缺乏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不利于子女健康心理的养成。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与偏差

一是某些学校和老师缺乏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只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使学生缺乏全面的锻炼和发展;二是受封建传统思想的潜在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并形成了所谓的“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子女被看成父母的私有财产,拥有绝对的处分权,在学校内部,教师则获得了父母所“授予”的权利,于是拥有了教育、体罚学生的权力;三是部分教师素质差,教育方式落后,急于求成,易体罚学生;四是缺乏法律知识教育,老师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观念不强。

(三)农村留守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不强

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社会经验都有限,判断能力和辨认是非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不够。他们不知道自己享有的权利内容,也不知道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维权。

(四)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一是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文艺作品过少,对不健康作品的发表、发行及阅读没有明显地做出限制。二是在农村地区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制不严,使得他们过于放任,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三是人员力量投入不够,缺乏专门的中小学生社会教育机构,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教育基本上就依赖于学校教育。

(五)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措施不力

1.法律法规规定不健全

我国在未成年人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等基本法律中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制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些法律起点高,保护全面。但是,这些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即原则性比较强,号召性的条文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混为一谈,使得法律条文过于笼统和抽象,缺乏具体的执行措施,缺少法律责任追究条款,可操作性低。

2.现有的司法保障措施不力

与行政权不同,司法权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权力。司法机关一般只有经过当事人的告诉才能启动司法程序。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极不成熟。当他们权益受到侵害时,大多数学生并不知晓,即使知道也不知如何去寻求合法有效的保护措施。因此,未成年学生法律制度的建构要借助组织和他人的力量,比如监护制度等。我国这方面的制度建设已初具雏形,但存在许多不足。当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时,我们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当未成年学生案件进入司法程序时,司法机关却没有合法有效的措施可以采用。

3.轻视政府维权途径

针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所有力量保护中,政府应作为中坚力量,起主导作用。然而在具体维权实务中,政府作用发挥的相对不够,没有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寻找深层次的原因。例如,学校周边的网吧增多,而中小学生的活动设施在农村基本没有,这是地方政府在规划、领导、监督工作上责任的缺失。政府工作不到位,往往会造成大范围的深远的影响。

三、保障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权益的措施

(一)加强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制度建设

1.尽快出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的实施细则

具体而言,应当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细则,对如何维权作出更具体、更明确的规定,对法律如何干预和处罚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措施有可操作性。

2.加强保护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司法保障

司法作为保护权益的最终手段,在法治社会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司法保障软化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离开司法保障的保护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应不断加强保护青少年尤其是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司法力度,提高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司法干预的主动性。另外,在司法救济阶段,必须严格执法。

(二)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种力量

在农村,能够有利维护农村留守中小学生合法权益的资源十分有限,所以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种力量,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村委会、学校、法律援助中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以及社会志愿者的积极性都应该充分调动起来,结合自身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维权工作的投入,肩负起关心未成年人的责任。目前我国大量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为我国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法学专业人才,他们与中小学生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更能交流沟通。社会应该鼓励和调动大学生去农村志愿服务,引导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法制宣传教育

农村法治环境建设落后,仍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首先国家应将与未成年人有关的法律法规编入相应的规范教材,并配备一定的专职教师,从而将法制教育深入浅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重视日常维权意识的教育。其次,进一步拓展未成年人权益教育途径,做到内容全面,形式丰富。如模拟法庭、大型义务法律咨询、设立咨询室、开设热线电话等。再次,应建立心理诊所,加强对农村留守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健康心理。最后,开展“送法下乡”等形式的活动,加强农村对法律的重视,提高村民、未成年人自身权利意识,认识违法的严重性,从而降低犯罪的可能性。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范文第2篇

近年来,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地预防近视,防治近视已越来越为老师、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校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特制定我校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计划。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全校师生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性。要把"预防近视"工作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学校将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墙报、班会、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教师要懂得防治近视眼的知识,熟悉有关制度和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和预防方法,积极争取和动员家长及社会的参与,扩大宣传效果,形成全社会都来重视并参与预防近视工作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了"预防近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成如下:

组长:叶生魁

副组长:陈艳萍

成员:王群于兰玉张滨芳

三、建立制度,强化保健

学校制订"预防近视"工作实施方案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预防近视"工作深入有效开展。建立学生用眼卫生的管理制度,强化对学生眼保健操的检查,随时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和用眼卫生习惯。合理安排好课程与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建立定期视力监测制度。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把每学期视力检测结果通知家长,督促家长一起教育与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形成良好习惯。每天眼保健操检查结果纳入班级一日常规考核之中。做眼保健操应注意双手干净,做到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力度适当。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范文第3篇

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根据《潞西市人们政府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潞政发【20__】181号)和潞西市教育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推进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开展了一系列未成年保护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领导队伍建设,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我校不断完善健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领导队伍建设和制度落实,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它领导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为组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__华侨小学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学校与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定期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密切注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妥善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重视校园文化、营造各利环境氛围,重视学生的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养成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进一步抓好教师值周制度、门卫制度、少先队值日岗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结合实际,在校园内悬挂了“我们不仅要关爱未成年人的身体,更要呵护他们的心灵”、“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标语,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禁”的匾牌挂到每一个教室,切实让整个校园融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来。

三、向家长发放《告学生家长书》。一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我校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意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针对华小学生家长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一特点,学校向家长发放了826份《告学生家长书》,《书》中向家长介绍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在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联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制作学生身份卡,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针对性,我校为全校学生制作了“学生身份卡”,身份卡中具体表明学校、学生姓名、班级,并在背面标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禁”》,学生凭卡进出校门,既规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引起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注,使社区等积极参与到该工作来。

五、规范教师行为,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学习积极通过党支部和工会等组织,抓住学习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契机,加大对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教师的教学行为,禁止教师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通过一系列法规条例的学习,使教师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法律赋予的各项责任,充分理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使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来。

六、我校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高度重视还体现在将形势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纳入班会和主题教育中来,同时向学生进行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课堂上积极通过思品课、晨周会、班队会等,有针对地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认识,努力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贯彻到学校整个工作之中,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区的作用,为关心爱护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学期以来,在潞西市教育局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习惯逐步得到规范,学习积极性逐步得到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得到提高,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我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一定会更加协调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范文第4篇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阳光亮眼计划,显著降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率。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组织开展近视眼防控健康教育活动。

高度重视“防近”工作

(一)强化“防近”工作制度保障。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75%以上的中小学生达到良好等级,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我区中小学生近视率仍处在较高水平,全区中小学校要从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基的高度出发,把预防中小学生近视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防近”工作规划和实施办法,确保我区“防近”工作目标的落实。

(二)强化“防近”工作设施保障。根据《区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规定的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及教室布局等教学条件要求,对现有卫生设施设备逐一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学校的教学条件和设施配备符合相关卫生标准;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表,加快工作进程,完善设施设备,为“防近”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全面落实“防近”工作措施

(一)开展学校预防近视周及主题教育活动。每年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为预防近视周,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要利用这一契机,集中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2014年以“保护视力、关爱健康”为主题,开展“四个一”活动:

1.营造一个宣传“防近”的氛围。各学校要设立固定宣传栏,布置防近科普知识及活动图片。近期,专门刊发一期“防近”专栏,让学生进出校门口都能看到“防止近视,人人有责”、“防止近视从我抓起,从现在抓起”的宣传标语。

2.组织一次读写姿势的调查。写作业是学生主要的课业之一,写字姿势正确是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视力。要引导广大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要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要对全校学生的读写姿势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3.开展一次家校联系活动。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要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学生居家不良的用眼习惯。每次视力检查结束后,将学生的视力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家校“防近”工作的合力。

4.开展眼保健操和阳光亮眼操达标活动。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和阳光亮眼操。眼保健操是保护视力,预防学生近视的有效措施之一。阳光亮眼操通过加强眼肌训练,缓解视疲劳,从而达到预防假性近视、控制真性近视的发生发展的目的。要全面普及眼保健操和阳光亮眼操,保证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遍眼保健操,一遍阳光亮眼操。4月至6月为达标活动月,各学校要定期开展各项防近达标活动,内容为读写姿势(写字、握笔姿势)、眼保健操、阳光亮眼操;校医、班主任要及时指导并要求学生保持手部和面部的清洁,剪短指甲,做到做操穴位准确、手法正确、动作规范、力度适中,提高做操质量。

6月份,市教育局将组织“读写姿势”、“眼保健操”、“阳光亮眼操”达标检查,每区市抽查2-3所学校,评出达标、不达标单位,检查结果将进行通报。各单位要做好达标检查准备工作。

(二)举办防近知识培训和专家讲座。要主动邀请眼科学、视光学专家为师生进行防近知识讲座和培训;有条件的,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举办面向家长的专题讲座,让师生、家长了解近视眼的发生机理、预防措施及防近的现实意义,督促教师、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三)发挥近视防控试点校示范作用。2014年设立4所近视眼防控试点校(实验二小、金村小学、实验中学、四中),重点抓好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尤其是抓好眼保健操、阳光亮眼操的正确率。要以班为单位,开展“我的视力我做主”的视力自测活动,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视力的意识,和不良用眼习惯的自我纠正意识,建立班级群防的集体荣誉感。同时,要建立交流、研讨制度,及时交流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学校近视防治工作的开展。

有关要求

(一)要充分认识我区中小学“防近”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区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有关要求,制定防近工作计划,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小学生保护视力的方法范文第5篇

一、学校重视领导队伍建设,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我校不断完善健全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领导队伍建设和制度落实,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其它领导班子成员和班主任为组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华侨小学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构建学校与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网络,定期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密切注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妥善解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出现问题。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良好氛围。学校重视校园文化、营造各利环境氛围,重视学生的基础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养成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进一步抓好教师值周制度、门卫制度、少先队值日岗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学校结合实际,在校园内悬挂了“我们不仅要关爱未成年人的身体,更要呵护他们的心灵”、“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标语,并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禁”的匾牌挂到每一个教室,切实让整个校园融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来。

三、向家长发放《告学生家长书》。一个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更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我校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注意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针对华小学生家长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一特点,学校向家长发放了826份《告学生家长书》,《书》中向家长介绍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在保护未成年人工作家庭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和注意事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联系,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全面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全面发展。

四、制作学生身份卡,唤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针对性,我校为全校学生制作了“学生身份卡”,身份卡中具体表明学校、学生姓名、班级,并在背面标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禁”》,学生凭卡进出校门,既规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引起了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关注,使社区等积极参与到该工作来。

五、规范教师行为,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学习积极通过党支部和工会等组织,抓住学习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契机,加大对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力度,严格教师的教学行为,禁止教师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通过一系列法规条例的学习,使教师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法律赋予的各项责任,充分理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明确保护的内容和要求,从而使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