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1篇

一、全年主要工作

2、继续做好统计服务工作。一是每月及时提供卡片数据;二是完成《孙吴县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建设领域部分资料的编审工作,每月及时提供卡片数据。三是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统计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服务,全年共完成统计分析4篇。四是积极参与编写我县开发建设30年统计资料汇编工作。

3、疏通渠道,继续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随着各级领导对投资工作的重视,我们感到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为了搞好投资工作,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对外协调力度,与发改委、经委、建设局、招商局等部门建立了紧密快捷的联系渠道,每月都通电话联系,通过他们及时了解掌握项目信息。

4、认真完成县局布置的建设领域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工作。

二、明年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投资科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狠抓统计业务基础规范化建设,强化服务意识,依法制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具体工作分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数据质量评估。对投资和建筑业增加值同期数和增长速度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好数据质量,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2篇

一、充分认识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和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反映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准确的投资统计数据是科学制订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的决策依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投资统计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复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和监测工作,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领导、支持与协调,进一步规范投资统计行为,确保投资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真实性。

二、建立完善的动态投资跟踪监测数据库与年度投资台帐。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规定,对列入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要认真开展一次清理核查。在此基础上,对所有的投资项目分别建档立卡,依据统计部门提供的台帐资料对投资进度实绩进行逐月填卡登记,汇总录入计算机,建立动态投资跟踪监测数据库,并运用计算机进行跟踪监测和管理,以便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价。县发改委和统计局要依据数据库监测汇总结果及台帐汇总,与各乡镇和相关单位的投资项目进行检查核对评估,切实做到投资统计不重不漏,客观真实。

三、严格审核,确保数据质量。

各项目单位上报的原始基层报表要严格审核,从源头上确保数据质量,并经统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县统计局要加强对项目单位统计基础工作的指导与检查,重点检查核对项目实现进度与上报数据的一致性,坚决制止漏报、瞒报、拒报、退报统计数据等行为。各级各有关部要支持和保障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和统计监督的职权。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融资渠道;投资方向;投资构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6-0006-02

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和国家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明确提出了“完善投资体制机制,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的要求。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研究发现,微观层面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效率低下。辛清泉、林斌和杨德明(2007)发现,我国上市公司1999一2004年5年累计新增投资收益率仅为2.6%,远低于资本成本;张功富、宋献中(2009)发现,2001-2006年间,沪深301家工业类上市公司最优投资率平均为年初固定资产净值的24.4%,39.26%的公司投资过度,实际投资平均水平超出其最优投资的100.66%;其中有60.74%的公司投资不足,实际投资平均水平仅达到其最优投资的46.31%,周伟贤(2010)研究表明,在2004-2008年度,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发生非效率投资行为现象较为普遍,且投资不足比投资过度更为严重。

以上学者的研究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问题十分突出,已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健康有效运行。但是,学术界从微观层面对我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讨论,还不足以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的整体和全面的认识,本文拟从我国统计局公布的公开数据,采用相应统计方法,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分布等方面从宏观层面来讨论我国企业的投资状况。

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是认识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现状首先必须研究的问题。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分析有助于对微观层面企业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认识,对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的分析则有助于了解微观层面企业的融资渠道,以解决企业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的问题。为了对此问题有所认识,本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的相关数据,对我国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分析。

1.1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00年的32917.7亿元增加到了2009年的25022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长率分别为:11.54%、14.45%、21.72%,21.16%,20.61%,19.30%,19.90%,20.54%,30.93%;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平均增长比率为20%,增长最快的一年为2009年,为30.93%。图1是固定资产总投资逐年增长比率的曲线图。从图1可以看到:2001年到2003年我国固定资产总投资是快速上升趋势,在2003年到2008年固定资产总投资较为平稳,而在2008年到2009年固定资产总投资又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图1 .2001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增长率1.2 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源于自筹和其他资金

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的情况来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源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在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中,自筹和其他资金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且具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通过计算,可以看得自筹和其他资金从2000年到2009年,每年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率分别为:68.59%、71.13%、71.13%、74.30%、76.96%、79%、82.15%、85%,82.85%,77.73%;平均为76.85%,国内贷款为第二,每年占到全社会投资总额比率分别为:20.44%、19.45%、20.37%、21.68%、19.57%、18.38%、17.81%、16.78%,15.3%,15.70%;平均为18.55%。图2是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自筹和其他资金来源、国内贷款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构成比例的曲线图,从图2可以看到,以上两种资金的来源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从2000-2009年均比较平稳。图2 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构成比例1-3 国家预算内资金逐年增长比率的波动较大,自筹和他资金逐年增长比率较为平稳

从投资资金来源的变化方面来看,国家预算内资金逐年增长比率为:17.16%、19.44%、-17.60%、17.43%、21.65%、11.08%、20.23%、26.37%、37.29%;国内贷款逐年增长比率为:7.1%、18.28%、26.45%、12.65%、15.51%、16.70%、14.99%、12.86%、32.72%;利用外资逐年增长比率为:2%、17%、19.79%、26.40%、20.89%、8.2%、15.56%、3%、-14.88%;自筹和他资金逐年增长比率为:14.71%、14.45%、25.1%、23.88%、22.67%、22.38%、22.62%、18.46%、26.04%。图3是各种投资资金来源的变化的曲线图,从图3可以看到:国家预算内资金逐年增长比率的波动较大,自筹和他资金逐年增长比率较为平稳。

投资资金来源增长比例通过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的来源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2)在企业现实的投资行为中,企业拥有了多种融资渠道,同时,政府逐步退出了企业投资资金供应者的角色,企业通过自身能力融通到相应的投资资金决定了企业投资行为,而企业是否能够应用好这些资金进行正确的投资则决定了出资者的利益。

2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构成的宏观层面分析,能够从总体上洞察微观层面的企业投资的投向。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的统计数据看到,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向主要为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工具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三个方面。

2.1 建筑安装工程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

图4为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布图,可以看到,建筑安装工程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每年占到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率为:62.39%、61.69%、61.10%、60.19%、60.73%、60.13%、60.71%、60.82%、60.73%、55.45%。平均为:60.39%。以上数据表明,我国企业在投资中更加注重的是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图4 2000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图2

2 建筑安装工程增长幅度较快,其他费用增长较平缓

图5为2001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分布增长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到2001年到2009年中,前三年各项工程增长相对都较快,2003年到2008年增长相对较平稳,2008年后建筑安装工程又出现大幅度的增长。从整个图的趋势来看,建筑安装工程在近十年的变化中更突出,增长趋势超过其他各项工程,具体增长比例为

10.54%、13.63%、20.53%、21.86%、19.82%、20.06%、20.05%、20.43%、24.36%,结合上述图4中数据,进一步表明我国企业的增长依赖的是量上的扩张,而非内在实力的提升。图5 2001年-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构成分布增长变化图3 固定资产投资分布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在行业中的分布研究是分析我国各行业发展分布的基础,是了解我国未来各行业发展的关键。

3.1 制造业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行业

经过计算,2003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制造业占各年比例为:制造业占全年的比例为26.4%、27.8%、30%、31%、32.4%、32.81%、31.44%;房地产业占各年的比例为:23.65%、23.66%、22.97%、22.3%、23.62%、23.4%、21.98%;教育占各年的比例为:3%、2.9%、2.5%、2.1%、1.7%、1.5%、1.6%;以上数据说明,制造业是我国投资行为发生的首要行业。

3.2 除制造业和房地产外的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在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

经过计算得到从2003年到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分别为: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33.33%、35.69%、28.27%、30.55%、27.41%、24.53;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26.9%、16.95%、25.73%、32.27%、24.67%、22.05%;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23.36%、24.78%、20.36%、17v51%、25.35%。从图7可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例较大,但整体趋势在下降,说明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减缓,而除制造业和房地产外的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增幅基础较低,但从2006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增长比例的绝对值已超过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基金项目:本文上海电机学院重点学科资助(07XKJ02)。

图6 2003年-2009年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行业分布图从上文对我国2000年到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投资构成和行业分布的相关统计数据及分析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趋势,投资资金来源中国家预算内资金投资波动较大,自筹和他筹资金相对较为平稳且规模在扩大;在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主要是投资规模的扩大,也就是说增长是依赖于量的扩张,而非技术的更新与改造;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分布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外的其他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增速,这表明我国经济正在缓慢的转型,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图7 2003年-2009年全社会各行业

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比例图

参考文献

[1]辛清泉,林斌,王彦超 政府控制、经理薪酬与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2007,(8)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4篇

一、切实搞准投资项目统计数据。今年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确立的“十百千”建设项目,在今年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这些项目的建设进度将全面左右全县投资完成情况。因此,准确统计这些项目的投资完成情况对各级领导科学决策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要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凡属于漏统的,4月份要及时统计,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应统尽统,应报尽报。

二、实行投资项目零报送制度。要采取措施,确保各投资项目单位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从4月份起,凡列入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十百千工程”投资项目及扩大内需逐步新增项目要实行“零”报送制度,即不论项目开工与否,都要按时上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H101-1表)。项目开工的,要每月据实统计,按时上报。未开工和当月没有投资的,也要报送报表(可在标准表中的“本年完成投资”指标中填写零)。同时,如实填写项目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及工程形象进度,不得迟报、瞒报和虚报。

三、贯彻落实项目信息抄送制度。各乡(镇)和各相关部门要根据省统计局、发改委、经委、建设厅等四家联合下发的《关于转发<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信息抄送制度的通知>的通知》(湘统[2009]11号)的文件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认真执行投资项目信息抄送制度,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 投资 统计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7-0386-01

一、 当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 投资主体多元化对找准投资项目加重了基层负担

投资统计报表实施范围为全社会的所有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主要针对500万元以上的投资活动,虽然有限额规定,但与规上工业、限上贸易统计有着本质区别,规上工业和限上贸易单位相对比较稳定,年内变化不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单位是在变化的,临时的不稳定的,今年的和去年就可能完全找不到相同的投资单位,经济类型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的审批由原来的计划部门增加到多个部门;还有一些项目没有审批,或者哪位领导直接批示“边批边建”;更特别的是一些民营项目根本不管什么审批,只要有钱,自身条件具备,立即破土动工。所有统计部门收集项目资料,确定项目入库确实遇上困难。

2 投资统计单位性质决定报表报送困难

投资统计单位有很大的特殊性,投资单位往往是临时机构,因此统计过程中,基层单位人员配合程度低,视投资报表为额外负担,不能积极主动上报报表。另外,与投资统计相配套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登记更是寥寥无几,要想从项目单位拿到所需数据普通统计人员难以实现,需通过领导协调协商,难度很大。企业“轻统计,重财务”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被动甚至有些项目找不到负责报送的单位,统计系统工作被动。

3 政绩思想拉高投资统计数据

经过多年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已达到相当规模,继续保持投资较高的增速,难度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指标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级政府非常关注,年初下达计划,各地围绕计划指标层层加码,被考核单位、部门任务很难完成,压力很大,在政绩观和传统计划统计思想的作用下,在数据上做文章,促使盲目追求投资高增长,不惜牺牲数据真实性,虚假投资项目和投资额。

4 项目管理不相匹配,投资信息难以把握

项目搜集是否遗漏关键是看信息渠道畅通情况,信息来源正是统计部门较为薄弱环节,由于投资项目流动性大,管理部门多、分散,项目搜集整理难度比较大。导致统计部门不能很好地把握投资项目的详实情况,影响统计项目不能及时入库;另外基层统计人员频繁流动,刚刚熟悉的工作流程,被另有需要更换,工作交接不到位以致于新任人员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现在的工作,推脱、不负责任现象时有发生,投资报表、统计台帐等基础工作不能全面、准确、持续的记录,常常出现断层现象,统计数据质量因此也大打折扣。可见统计基层统计力量的相对薄弱,大大制约了投资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数据质量的提高。统计局作为投资综合统计部门,由于无法管到项目,项目单位只要没被统计部门发现,往往不会主动向统计部门报送投资报表。这其实就是典型的管理不匹配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情况下,投资统计如何做好,项目如何抓全。

5 统计人员工作随意性严重影响投资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时投资统计工作的核心,基础工作却是投资投资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基层工作、源头数据质量控制是做好投资统计工作的关键。由于部分街道对投资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重考核轻统计等现象,在实际统计过程中迫于对数据的追捧,基层统计人员对考核任务苦于“无米”所以对项目存在与否、随意入库,使投资数据存在问题。例如,统计部门是以工程形象进度为标准,在永久性工程破土动工以后开始统计,在项目竣工后结束统计。而一些地方,在项目永久性工程尚未开始施工,仅在进行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征地拆迁、土地平整、建围墙等活动时,就开始上报;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既定年度指标,甚至将以前年度遗漏统计的早已经结束的工程项目纳入年度统计;这些还算是好的现象,应该这些项目是存在的;有些更为严重的是200万不到的门面,改头换面几千万入库,甚至可以更换项目名称报上几年,这样的项目比比皆是,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的随意性极大地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与统计工作内在的严肃性存在较大差距。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存在的等等这些一系列问题,投资统计工作改革势在必行

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改革新局面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各类问题,改革势在必然,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试点改革已拉开序幕。2015年将全面推开。新的改革方案和旧的报表制度有着本质区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开展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国统字[2014]30号)精神,市统计局今年已在我市贾汪区开展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点工作,为2015年投资统计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奠定基础。

(一)投资改革方向

一是将固定资产统计改为非金融资产统计;二是将固定资产投资调查对象由投资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三是将固定资产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法转变为财务支出法;四是由过去的纸质报表转变为大部分企业联网直报。

(二)投资改革对象

改革后的调查对象由原来的单一的500万元以上项目转变为辖区内的所有法人企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现行“一套表”范围法人单位调查对象

包括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2 重点非企业法人单位调查对象

非企业法人单位的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居委会、村委会及其他组织机构等。重点非企业法人单位是指报告期有亿元以上建设项目的部门,一般包括:交通局、住建局、教育局、卫生局、水利局、非企业形式的政府融资平台等。

3 小微企业调查对象

包括规模以下工业、限额以下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下住宿和餐饮业、规模以下服务业、小微建筑业企业。

4 新建企业调查对象

新建企业是指报告期有计划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在建项目,已纳入基本单位名录库,但尚未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范围的企业。包括:各类有亿元以上建设项目的新成立企业、以企业形式存在的政府融资平台等。

(三)在数据采集上

新的改革方案摈弃了原来单一的上报法,确定四种不同数据采集途径:

①对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范围的调查单位,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

②对纳入小微企业统计范围的调查单位,结合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对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

③对部门单位,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

④新建企业通过单独设立新建企业名录库,单独布置报表,通过国家统计联网直报门户采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