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共享管理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但是经济体制建设和市场的转型却一直未能赶上经济发展的速度。随着我国经济走向国际化,面临国际市场的竞争,财务信息共享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要价值,例如财务信息集成化和流程的标准化,可以简化财务核算流程、降低成本、防范风险等。但发展过程中尚存在信息失真、信息孤岛化、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因此,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要意义。
一、企业财务共享管理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价值体现
受信息化时代和企业跨区化、跨国化不断发展的影响下,财务共享模式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例如传统的财务共享模式需要企业在不同的城市,或者地区设立财务分中心,而信息环境下的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只需要设立一个信息共享中心。信息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具有如下价值:(1)降低财务管理成本;(2)规范会计核算;(3)提升财务管理信息的质量;(4)提升企业的决策能力。
二、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共享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处于经济发展速度与市场经济体制失衡的状态,为实现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的完善。财务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如今信息化管理尚且存在着一些问题。
1.信息失真问题
国内众多企业经常会以自身利益需求角度来判断经济事项,从而形成会计记录,所以财务会计核算不准确的问题经常出现,甚至有利用虚假的财务信息来掩盖真实财务亏损状况的现象。财务信息是一个企业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保障,财务信息一旦失真则会严重的影响到投资者和企业的利益,进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健康发展。
2.信息孤岛化现象
内外环境的结合是企业规划的正确方式,而我国很多企业在此方面的方面恰恰相反,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数据管理系统,信息与信息之间无法实现有效对接,业务方面的工作与财务方面的工作无法进行有价值的沟通,这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正确理念背道而驰。信息过于孤岛化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所以需要采用集中式的管理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手段的方式来无缝联接业务与财务数据,促进企业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
3.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
监管机制和财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中领导者对下属部门的管理手段,但只能对较大的事情进行针对性管理,财务审核的各方面的功能并不具备。由于企业领导者和财务人员在企业内部监管上有着各自的职责,所以需要通过一个完善的监控体系将其贯通起来,否则将会影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三、完善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对策
1.构建固化财务结算流程
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拥有一套完善的财务结算流程,对企业实现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企业实现信息集成化和标准管理具有很大作用。完善的财务结算流程也就是流程的固化,构建一个与其他部门财务信息进行对接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总部,让各个部门的信息可以实现统一的规划,促进标准化和规范化财务内部信息控制流程的建造。
2.健全财务组织机构
将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分离构建企业的财兆橹结构是必要的。利用财务共享平台来处理基础的财务会计,借助科技化手段不仅可以减少基础财务人员,还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这样的财务组成机构还有优化管理模块的作用,被解脱出来的会计业务人员可以补充到财务管理职能模块中去,从而促进财务分析、预算管理、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成本管理等财务核心业务的发展。将财务管理延伸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去。
在进行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财会信息的真实性,通过内部质检及外审,可以以专业的程序和方法可以审查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那么,加强内部质检与外部审计同样重要,通过制定与执行统一的内部质检流程来提高财会信息的质量,通过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3.通过建设完善企业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
众所周知,统一信息化技术提高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但由于财会信息的私有性和隐蔽性,企业的披露选择权有很多。要想改造这种现状,提高财会信息的可靠性,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一般财会信息、重大财会信息和特殊财会信息是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的三个途径。所谓的一般财会信息就是包括各种财务报表及附注的财务报告,有它决定信息的规范性和可比性。特殊财务信息是居于重大特务信息和一般财务信息之间,此类信息披露要求包括金额及影响,还有注意事项。而重大财务信息则是指重大财务事项,披露要求包括利用金额和影响程度评论财务事项的重大程度。
四、总结
企业应该紧紧跟随国际以及国内的经济发展步伐,而如今企业自然应该实现现代化建设,但就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市场经济制度失衡的情况下,则需要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为基础,不断摸索前行。信息环境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着信息和制度方面的问题,也只有通过解决此类问题才能实现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欧荣鹏. 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集团财务共享管理模式浅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9):104-105.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共享;风险管理
引言
近年来,大数据的发展使得信息化逐渐深入各行各业,在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集团在实践中实施财务流程再造,积极推动财务共享服务的云端化进程。财务共享的服务模式有信息处理速度快、信息准确全面以及使用成本低等优势,逐步成为现代企业集团的主流。然而,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会计信息处理的集中和财务流程的再造也容易引发人员风险、系统自身风险、流程风险等风险管理问题。因此,对企业财务共享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是其实施过程的基本保障。
1集团公司财务共享的现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早由美国著名的汽车生产商——福特公司创建完成,实施财务共享可以有效提升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控制并降低成本,从而更好地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提升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良好,大型企业发展迅速,集团公司的规模日益增大,由此也带来了新的财务问题。因此,我国集团公司纷纷向国外企业吸取经验,建立新的财务系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05年,中兴通讯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越来越多的集团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虽然财务共享模式在集团公司中迅速得到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很多企业对于这一新的系统的运用依然持保留谨慎的态度,有些管理层甚至产生排斥心理。或许是不希望公司组织结构发生变革,亦或许是习惯于传统的财务系统和管理工作,导致一些股东和管理者在财务共享的运用上,只是停留在最为简单的层面,如进行一些数据的共享和资金的管控。而财务共享中最核心的部分——在平台上进行各分公司的业财融合,能够做到的公司并不多。除此之外,一些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对新平台的投入也不够,没有能够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信息互换和整合。这些都导致财务共享模式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还有可能造成人员工作效率的降低。
2集团公司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
2.1组织风险
财务共享模式会引发集团组织结构的变革,但凡是变革就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集团要实施财务共享,必然会调整原本的组织结构,变化最大的当属各分公司的财务部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就是要重新划分财务部门职权,把原本属于各分公司的权力集中到总公司来。这样的结构调整会导致各部门职员对新的工作任务的不适应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加之新的管理制度的制定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造成员工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从而引发内部矛盾和冲突,影响工作效率。
2.2人员风险
财务共享的实施对集团的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企业会计一般是指财务会计,会计人员每月重复地做资金收付、成本核算、报表分析等工作,而对公司的管理决策参与很少。随着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新型的财务模式下,财务人员不得不进行会计职能的转变,从单纯的财务会计走向管理会计,或者说更偏向于管理会计。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反,集团中很多年长的财务人员对这种新兴事物会产生拒绝、对立的心理状态。此外,财务共享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要求很高,一部分不会使用计算机软件的员工可能会面临淘汰,增加了人员的焦虑心理和不稳定性。
2.3系统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对每一个集团公司来说,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这需要大量的高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同时,新系统的运用还会带来一定的适应性和安全性问题。目前,很多公司的财务共享系统的建设由于技术不够而缺乏定制化,单纯地使用通用型模块往往不能很好地贴合每个公司自身的特点。而且作为一个全新的系统,它的运行必然会带来一系列未知的问题。系统的安全性风险对于需要保证数据绝对准确的财务工作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隐患。
2.4流程风险
财务共享模式实施的本质就在于对传统财务流程的变革,通过将同类业务流程统一标准来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但是在初期,由于财务业务的整合难度较大,集团总部和各分公司之间可能会经常出现冲突,而严格的财务共享流程又不能及时、快速地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并且由于缺乏经验,流程的设计可能不合理,后续的优化工作也跟不上,导致新旧流程衔接不顺畅,财务人员在实际执行时难度较大。除此之外,在新的财务模式下,各分公司需要把原始凭证上传到集团总部来做账,导致了账务处理的滞后性,同时也增加了纸质单据遗失的风险,不利于原始凭证的保管。
2.5外部风险
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除了会带来一些企业自身的风险之外,还会伴随着一定的市场风险、政策风险、选址风险等外部风险。财务共享模式的建立与改进需要与市场环境和宏观政策的变化相适应,而这种将分散各地的分公司的财务职能收归集团总部共享中心统一处理的方式,会因为集团公司对各地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等)的了解和跟进的不及时,而产生隐性的不利影响。此外,在选址上,如果企业选择人力成本不高、经济较为落后的欠发达地区建立财务共享中心,那么可能会因为这一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差,高素质人才匮乏而不利于财务共享中心的长远发展;但是如果选择发达地区,又可能会使企业陷入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不降反升的困境。因此,选址所带来的各类风险企业需要权衡考虑。
3集团公司财务共享的风险应对措施
3.1合理划分组织机构职能,建立科学的财务共享制度
对于组织风险,集团公司一方面需要对其组织机构职能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划,减少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增强财务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联系,提高企业内部运作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共享制度。制度是组织体系改革的保证,科学的财务共享制度有利于保证财务流程的规范化,使新的工作有规可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组织变革产生的问题。3.2积极开展员工培训,消除员工的抵触心理对于降低人员风险,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积极开展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财务共享对财务人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多是因为财务人员对新系统的不熟悉以及信息技术的匮乏而产生的抵触心理。因此,加强学习,提升员工的技能和水平,能够有效地消除员工的负面情绪,保证集团公司财务部门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同时,还要妥善处理由于财务共享模式的运用所带来的子公司财务人员的岗位减少问题,对于一些闲置的员工可以采取转岗和适当分离的措施,来保证企业内部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3.3提升系统的针对性,搭建安全、可靠的财务平台
集团公司应当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升系统的针对性和适应度。同时,还要依托信息技术来提升财务共享系统的安全性。目前,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能更安全、高效地传输数据,保证会计活动的高度安全性、数据的可溯性和不可篡改性。因此,要善于利用这些前沿技术来降低人为操作所带来的风险,保证内部信息的安全,提升集团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
3.4重视流程的设计与优化,体现业财融合的新趋势
财务共享模式流程的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优化。通过实践,企业才能够了解当下的新模式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由此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提升流程的执行效率,使财务共享可持续发展。集团公司还可以设置专门的业务流程管理小组,来负责识别和解决流程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集团应当围绕ERP系统,建立健全线上资金管理系统、报销审核系统、财务核算系统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实现财务共享与业务拓展、决策制定相衔接,达到流程的全面覆盖,实现业财融合的目标。
3.5关注市场变化和区域政策,以科学选址来降低风险
对于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市场环境,集团公司要有敏锐的商业嗅觉,优化并调整财务共享平台模块,以适应集团业务发展的需要。而对于不同区域的经济政策,应该加强学习和应用,并与区域内的相关政策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和紧密度,也可以设置专门的人员来负责信息的传递工作,提升信息沟通的效率。同时,在财务共享机构的选址上,必须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集团公司建立财务共享机构要充分考虑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等因素,选择最佳的地方设立财务共享机构,才能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 财务管理;煤炭企业;财务共享模式;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hina's coal industry has gradually realize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certain existing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of coal enterprises under the financial sharing mode, for reference.
Keyword: financial management; coal enterprises; financial sharing mode;
1 、引言
当前,煤炭企业面临着社会开征环境保护税、煤炭资源枯竭及跨坑开采等现实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增加了我国煤炭企业的成本投入,并令煤炭企业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难以生存。在现实环境中怎样运用财务手段与财务管理方式帮助煤炭企业减少成本的投入,并在竞争环境中战胜竞争对手,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应采用高科技技术与网络信息结合将财务模式共享化,从而加速转变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并以此作为煤炭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突破点,优化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2、 财务共享模式概述
财务共享模式是指在煤炭企业的内部,将工作中的相关事务与功能进行综合处理,例如,会计的账务处理及员工的工资待遇等相关的会计职能,并以此节约处理财务环节的费用,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规模化发展,从而减少运营成本。在煤炭企业中建立财务共享模式,是企业集中管理的一种方式,将其运用于财务部门,从而将财务部门转变为业务部门。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普及的现代社会中,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受到了现实环境的影响。在煤炭企业管理中传统的煤炭管理方式不再适用于当下的发展环境,煤炭企业管理方式完全被互联网所覆盖,并在煤炭企业中广泛应用。此外,受互联网所影响,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业务与范畴也随着网络化的改革而变化,并在煤炭企业中凸显了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在煤炭企业中财务的共享管理模式由于工作高效、快捷及有效降低成本等特点深受煤炭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已经在世界各大企业中形成规模并广泛应用。
我国根据财务管理发展形势了关于企业财务工作的计划指导,其中包括《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及《关于全面推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议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同时,指导中明确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与必然性,并以此为核心对我国的会计行业提出改革与创新要求,并在现实企业中有效落实财务共享管理方法,从而改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运用科技化高效的管理模式将其取代,从而实现网络化的财务共享管理方式。以上指导策略为我国的煤炭企业发展打开了崭新的改革篇章,并在社会中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当前,我国许多大企业已经纷纷采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开展工作,其中包含华为、中兴等大型企业,在大规模的煤炭企业中也有神化和山东能源等运用了财务共享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3、 财务共享模式对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1 、提质增效
在煤炭企业的管理中应用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取代传统的核算型财务管理方式,帮助煤炭企业在工作中提升效率及业务能力。在企业中有关于核算的问题统一交由财务核算部门管理,令公司整体的财务结构更加精简明确,从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共享系统中设置高级会计管理人员,在财务共享管理中运用科技化手段进行核算,从而将烦琐的财务核算工作精简化,提高工作效率。
3.2 、职能转型
在企业中应用财务共享模式进行管理,可以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改革,从而促进企业中财务人员职能的升级与转型,并在工作中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令员工的工作能力与社会发展相匹配,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发展中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的工作较多,其中包含财务核算、财务监督等多个方面的财务职能,在共享财务管理模式中改变财务工作人员原本的工作职能,将煤炭企业中的大部分重复性工作都交由财务中心进行处理,并运用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及绩效管理等平台处理当中的重要问题,从而促进职员职业技能的提升。
3.3 、提升竞争力
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作中利用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在管理中运用财务共享管理方式能够带动煤炭企业的财务改革,从而为财务管理奠定良好基础,帮助煤炭企业在发展中获得良好的竞争力并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持续进步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财务共享模式下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覆盖面窄
在煤炭企业管理中应结合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覆盖面积的拓展,从而促进煤炭企业中财务共享模式的有效落实。在煤炭企业的财务共享模式中可以对总公司与分公司的财务工作进行统一处理,并通过总公司统一核算,但关于固定资产及公司内的产品管理并没有采用财务共享管理方式,因此,公司的财务管理状况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4.2 、业财融合不到位
在煤炭企业的管理中,并没有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业务部门有效结合,从而在工作中不能有效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并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在煤炭企业中财务部门的核算数据主要是企业中的业务部门所提供,如果企业落实财务共享管理模式,却不能有效地将业务信息与财务管理相融合,并在管理中有效衔接,会导致财务监督与业务指导不相容,从而不利于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作用的发挥。
4.3 、财务信息系统不完善
在煤炭企业实施财务共享模式时,将财务信息统一处理会影响整体财务系统的工作进度,所以在煤炭企业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财务共享管理中的统一处理环节加强重视,从而在统一的信息系统进行问题的处理与解决,并提高财务共享系统的管理效率,确保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在煤炭企业的工作中,煤炭企业并不了解财务共享系统的应用内涵,信息系统有待完善。在煤炭企业管理中没有加强内部核算、物资管理及财务共享之间的模块融合,所以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对业务进行有效衔接,导致工作效率无法提高,煤炭企业应对财务管理部门的交流加强重视。
4.4 、财务人员流失风险增加
在煤炭企业中运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会导致财务人员流失率提升。在改变财务管理模式下,公司中的会计职能也相对精简,同时更具专业化,这样的改革会导致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职能相对单一与机械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员工常认为工作乏味无趣,并不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所以人员的流动性会增加。此外,由于煤炭企业的改革,导致公司对职位要求过高,职员感受到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企业人员不能在改革中适应工作环境,最终选择离职,从而造成了人员的流失。
5、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5.1 、优化财务信息系统
在煤炭企业中加强对财务共享管理平台的优化与更新,利用前沿技术将平台中的管理功能与互联网相融合,从而建立完善高效的财务共享系统,以此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利用财务共享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在企业中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紧密沟通,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减少因信息遗漏所带来的问题,在整体的企业环境中加强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帮助煤炭企业在管理中提升水平,从而带动煤炭企业的发展。
5.2 、创新财务管理观念
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的发展状态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更新,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要随时根据发展形势改变工作观念,应结合发展的动态改革创新管理方式,从而确保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提升。在煤炭企业中管理工作人员都应加强对管理观念与创新性的重视,要了解结合发展实际的财务共享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与竞争力,利用财务共享模式提升综合管理水平,从而促进煤炭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5.3 、优化考评制度
在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应增设对员工会计职能的考评制度。在工作中建立考评制度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水平,企业可以针对财务共享管理方式进行职能测评,这样的考核制度可以帮助员工在工作中明确自身的职业技能要求,从而促进员工的发展。在煤炭企业中,可以针对财务共享管理职能定期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并在工作中建立轮岗制度,从而强化职员的综合职能,提高职员对各个职位的理解,从而促进各职位的有效交流,最终根据完善的管理制度发挥自身的职业价值,促进企业的高效发展。
6 、结语
在煤炭企业中应将财务共享管理模式进行有效实施,并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从而优化财务管理系统,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促进煤炭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石化集团;财务共享;财务管理;转型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企业,是世界500强企业。随着业务的拓展,财务管理成本不断提高,不同的分公司人力资源、财务管理都是独立经营的,标准不统一,总部无法掌控全局,导致无法真实反映不同分公司的财务和绩效。另外,如果其中一个分公司出现问题,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整个集团发展。为了实现集团党组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集团在2014年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实现财务转型。
财务共享服务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和一种全新关系,就是以服务为导向,以共享为模式,以标准化业务流程为基础,以工程化模式运营,向集团内部单位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与被服务企业建立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从集团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还需完善以下几点:
一、重新界定财务部门总体职责
第一,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管理职能。通过深化财务转型,把财务工作的重点由核算转移到决策、控制、分析等方面,着重关注价值创造和价值工程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充分发挥财务的“价值创造者”职能。
第二,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撑职能。完善财务分析评价机制,将财务分析工作分解细化到各业务单元,在分析形式、分析思路及分析内容等方面不断完善,提升分析评价能力,通过参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管理措施的细化和经营预警分析等工作,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作用。
第三,发挥财务管理的风险管控职能。把握财务的服务与监督职能,履行好监督职责,通过完善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手段,做好经营与管理风险的识别与防控。
第四,发挥财务管理的统筹协同职能。促进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链中的位置从末端转向前端,财务管理的中心由事后分析转向全流程管控,有效发挥财务管理对规范企业经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
第五,发挥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通过转型,使企业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财务活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参与到投资预决算、维修现场管理、修理费审计、项目评估及库存管理等现场业务。
二、创新财务管理组织模式
根据财务转型思路,企业职能转为以现场管理、服务监督和价值管理为中心,创新财务管理组织模式。省级公司财务机构名称由“财务资产处”转变为“财务管理处”,市公司财务机构名称由“财务结算中心”转变为“财务管理中心”。
第一,重新设计、调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所涵盖的内部组织的职能范围,包括组织结构、岗位设计、岗位权责、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机制等等,结构设计可围绕职能展开,充分考虑流程、产品、地域等因素,并根据职能、岗位需求,组织培训相关工作人员。
第二,为适应财务共享模式,改革财务组织结构,原有的财务人员派遣去不同的工作岗位。总部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去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指导工作,组建一支高效率的共享服务队伍。总部以及下属分公司的报销费用审核工作由共享服务中心取代,精简了总部、分公司费用报销审核人数。
三、创新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
加大财务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创新力度是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财务管理工作由传统的静态模式逐渐转变为动态模式,另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化计算在财务管理体制创新改革中得到充分利用。中国石化ERP大集中项目的实施,让中石化各企业数据标准得到有机统一,提高了数据的透明性,让总部对各企业的管控更加直接,管理更加规范。应充分借助现有ERP大集中系统、业务综合处理系统(SPS)等先进管理系统,建立集团内部的财务数据库,科学、高效地分析财务数据,优化业务流程,细化核算管理,整体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实现集团战略决策。
四、提高集团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中石化集团属于世界500强企业,由于国企人力资源方面的某种特性,人们一直认为国有企业员工持有的是“铁饭碗”,只要进了国企的大门,万事无忧,缺少上进心,导致部分国企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中石化集团也存在这种现象。集团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的原因有两点:第一,部分财务人员不重视知识更新,对新财务制度、会计准则等新知识主动学习意识不强;第二,集团缺乏完善的激励竞争机制,工作人员缺乏危机感,工作中缺乏上进心。笔者认为,要改变现状,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首先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与奖励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提高工作人员竞争意识。另外,完善培训机制,定期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同时也要提高工作人员自主学习能力,组织财务会计方面的考试,对于那些考试不达标的人员出具书面警告书。提高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激发上进心,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财务管理工作水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消除财务风险,企业应高度重视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加大创新力度。如今,财务共享模式达到了集中管理的目的,加快了企业业务与财务之间的融合,加快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高楠.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策略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1,10.
当今,我国很多的施工企业在其内部实行“法人管项目”的管理模式。“法人管项目”由来已久,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通过转变企业管理的方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畅通业务流程,避免管理上的漏洞。现如今,施工企业的规模较大,法人无法及时的掌握各个工程的实际盈亏情况,在资金控制上存在很大风险。本文分析了项目法管理向法人管项目模式转变必然性的基础上,结合其实际特点从其财务管理上指出施工企业法人直接管理的意义。通过分析模式的优缺点,探讨其在该模式下如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一、“法人管项目”模式概述及特点
“法人管项目”主要是过去对于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而产生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由“企业法人”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企业法人”并不是指由哪一个人来管理项目,而是在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通过企业法人严格的制度与规章进行,必须要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在“法人管项目”模式下企业的项目责任人是执行人而并不是决策者,其本人一定要严格的体现企业管理项目的宗旨,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制度办理企业管理项目,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履行自身义务。“法人管项目”不能从字面的意思上去理解。它所指的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去直接负责施工项目的管理工作,委托其下属单位机构具体实施,在这里企业本身即是法人,也是一个利润中心。作为“准法人”其他的机构则是经营成本中心,两者之间是一种委托关系,后者具有更多的管理权。因为两者是一种委托关系,所以在实行“法人管项目”模式中就必须要协调好权利分配的问题,若是一方对控制的权利掌握过紧,把每个方面都控制的过死,那就会导致项目发展缓慢,也同样会导致企业施工单位的“法人”管理及决策层的负担加重。相反,若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同样无法做到集中管理,从而起不到应有作用。因此,在权利分配的基础上,应当协调好各方的控制程度,充分发挥每个项目的项目层在管理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法人管项目”模式下做到很好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
“法人管项目”模式是企业实现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要确保该模式的正常有序运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完善制度、规范流程、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和监督,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
(一)统一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集约化管理
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一套成熟的适应于“法人管项目”下的财务制度,用来保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在原则上、对象上、计算口径上的一致性,实现施工企业每个项目在成本费用及利润等方面均具有高度的可比性。建立健全施工企业的财务监察审核制度,通过财务监督项目活动,发现问题,采取一定的、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问题。施工企业“法人”应加强对施工项目的相关财务监督和控制,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全过程财务监控。为实现施工企业的转型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项目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也是财务管理的重点。其主要包括项目前期的基础资金筹措,实施过程中的资金的管理和价款的结算管理、后期的收入管理和债权债务的管理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根据委托方的计划和工程的需要,活用资金,实行多渠道的资金开展工作,避免浪费和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工程进度问题。保证资金的持有量,满足资金需求,应加强资金使用计划管理,按照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及时根据完成的工程量统计情况计算工程款拨付计划,以及项目间接费用的资金计划,为企业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提供有效信息,实现项目的有序推进。建立资金运营中心,分析施工项目的成本及收益和可行性的具体因素,从而决定具体项目的实施。施工企业在财政权利的配制上,需要集中的支配企业拥有的资金,将资金的支付权利给具体的项目组负责。“准法人”的委托单位或者部门负责资金的日常管理,“法人”的施工企业则负责管理和审批项目的资金筹集工作。
(三)成本费用管理
成本费用管理也同样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合理分配项目成本的核算职能、控制项目成本支出,以及编制项目经济预算等工作。这些都需要统筹考虑项目的经济情况以及物资的供应情况和技术措施的生产情况下,确定项目成本核算的口径。定期的编制成本计划和确定主要材料分析目录,由此降低项目的成本水平。施工企业的法人还要和项目的负责人一起对整个项目的各个职能负责人的主要职责进行事先安排,便于单位内部各个项目的成本核算都职责分工明确。
1.项目费用的预算管理。项目费用在预算的编制和运营上,改变了策略。由以前项目经理核算报送及公司统一的调配、批量的付款管理运营模式,变成将项目资金统一由企业相关部门搜集相关资料,建立与公司财务预算资金管理体系平行的资金管理体系。组织上由公司财务部门建立预算管理中心,对项目和资金的使用情况、业务的进展情况、财务调配情况进行及时跟踪与监督,从而保证预算资金能够及时到位正常运营。
2.项目成本费用的支出管理。项目成本费用的支出由以前个人审批改为按公司支付费用的审批流程分级审批模式。在该模式下,应进一步规范成本费用审批流程,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审批职责和权限,有效的保证项目成本费用支出的合理和规范,从而避免了项目资金在企业项目运营中的不必要以及不合理浪费。很好控制项目成本和间接费用开支,加快了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