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区矫正 新机制
行刑制度的发展过程是人类由感性走向理性,由野蛮走向文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作为与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社区矫正代表着行刑制度的发展潮流与趋势。如今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主要西方国家处于社区矫正的人数已经超过监禁人数。在构建和谐社会今天,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社区矫正制度,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制度和理念,对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构建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行刑制度体系尤为重要。
一、相关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相关概念
1.社区。社区(community)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体。即由聚集在某一地域中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社会实体。
2.矫正。矫正(correction)是西方行刑系统的基本用语,但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法定有权机关对判决有罪者实施的各种处遇措施。二是指对罪犯所进行的通过道德教诲、心理治疗等旨在转变其不良心理和行为恶习的活动。-3
3.处遇。处遇(treatment)即处理、对待的意思。罪犯的处遇,就是指为了使罪犯早日复归社会,防止他们重新犯罪而采取的各种处理、对待措施的总和。罪犯的处遇分为设施内处遇和社会内处遇。前者也称监禁处遇,是指将罪犯隔离于监所内改造的处遇形式;后者也称社区处遇或社区矫正,是指将罪犯置于社区环境进行改造的处遇形式。
4.社区矫正。“为了实现罪犯的再社会化目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的基本特征
1.刑事制裁性。社区矫正的刑罚惩罚功能主要是通过社区矫正机构对罪犯进行适当监督,限制其一定的人身自由或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来实现的。
2.行刑开放性。社区矫正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的刑罚执行模式,根据罪犯的个体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实行有针对性的充满个性化的心理矫正,让罪犯走出监狱大墙,使其置身于一种社会环境下劳动,同时发动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通过心理疏导、亲情感化、行为矫正、物质帮助等方式,帮助罪犯适应社会生活,培养其回归社会的心理素质。
3.行刑主体特殊性。社区矫正不是由监狱作为执行机关,而是由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依法具体实施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体现了监禁刑与非监禁刑的相互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关系,体现了刑事执行一体化。
4.行刑对象特殊性。社区矫正主要针对轻微的初犯、偶犯以及在监狱中已服刑一定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和刑满释放后继续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惩罚缓和性。是指社区矫正措施对犯罪人的惩罚程度较轻的特性。它是一种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的刑罚措施。
二、现阶段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众对社区矫正难于认同
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意识中,“罪犯”就意味着“坐牢”(监禁),认为只有把犯罪人关在监狱里才最安全和最使人放心,如果把犯罪人放在社会,容易造成管理失控或者犯罪人会因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改造而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
(二)现行法律规定的社区矫正种类太少
现行法律规定中有关缓刑、假释的法律规定过于严格。“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作为假释的实质性条件,缺乏考察、评定和检验的标准,实践中不易操作。在决定假释时,出于保障社会安全与稳定,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的考虑,假释决定机关将会采取尽量不适用假释的做法,避免承担失察等责任。
(三)社区矫正适用的数量太少
我国长期坚持监禁刑罚为主,非监禁刑罚为辅的原则。目前适用社区矫正的包括三种刑罚和两种刑罚执行措施。三种刑罚指管制、缓刑、剥夺政治权利,两种刑罚执行措施指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实践中,对于管制刑的适用率不高,而法律在管制、缓刑、假释和监外执行等的适用对象和条件上规定得又过于抽象和苛刻,导致实践中难以执行,适用的比率非常低。
(四)矫正、教育及执行刑罚的严肃性不足
现行矫正制度包括了电话报到、思想汇报、谈话教育、学习培训、公益劳动、请销假制度等,理论上基本涵盖了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但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场地、经费、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加之交叉感染的顾虑,集中学习培训工作基本上没有展开,公益劳动的时间和效果得不到有力保障,矫正只能做到基本的“控制”,无法实现较高矫正水平的“教育”和“矫正”。
(五)未形成全面完善的矫正网络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管制、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在其刑罚执行时由公安机关管理。由于公安机关本身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刑事案件侦查等任务。实践中,公安机关只能做到对文件和档案材料上的把关和落实,对于社区矫正的教育转化、心理矫正、监督管理等重要工作内容就处于落空状态。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社区矫正机构和配套的社区矫正体制,未能形成全面完善的矫正网络。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举措
(一)改革和完善我国现有的社区矫正制度
1.管制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增加管制刑的义务配置。在管制刑中引入对受害人的赔偿、参加公益劳动、缴纳一定数量的保证金等内容。
第二,建立管制刑的惩戒保障机制。增设违反管制规定的处罚条款和相应的制度措施。如果罪犯恶意逃避法律制裁、拒不履行有关义务的情形下,可以调整原判决,对罪犯予以没收保证金或者撤消管制易科拘役的处罚,使管制等非监禁刑的执行过程保持必要的张力,督促罪犯积极遵守和履行法定的规则和义务,保证行刑的效果。
第三,扩大管制刑的适用范围。管制作为一种限制自由的轻刑,其适用对象不应根据犯罪性质来确定,而应根据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确定,对一切可以适用拘役的罪犯均可以考虑适用管制。
2.假释的改革和完善
第一,修改有关假释的限制性条件和实质性条件的法律规定。笔者认为,对于因杀人、爆炸、抢劫、、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一律不得假释不合理。这类犯罪人犯罪的原因、性质、危险性程度各不相同,采取一刀切的禁止假释的做法,不利于这部分罪犯的改造和重新融人社会。应在立法上对此类犯罪的假释条件规定更加严格,如提高最低服刑限度,延长考虑期,强化考虑期内的监督管理等。
关键词:体育馆;低能耗设计;建筑特征;严寒地区;室内环境;空间尺度
中图分类号:TUlll.19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139-02
1 引言
体育馆建筑作为体育教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和体育娱乐等活动之用的建筑,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与百姓日常生活中占用很大的分量。但随着中国严寒地区各个城市对体育建筑投入的增加,其所带来的能源消耗也成为关注的热点。由于我国在建筑低能耗设计、生态化设计、绿色设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设计理论及政策非常匮乏,造成严寒地区每平米建筑能耗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三倍以上。一个综合性的体育馆建筑不仅因比赛项目的要求使得比赛场地面积较大,再加上四周观众坐席的布置,使得体育馆建筑成为超出一般公共建筑的大跨巨型建筑,因此对体育馆建筑进行基于低能耗的设计研究十分必要。
建筑低能耗是指建筑在满足室内环境(热环境、光环境与风环境)要求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能耗。由于体育馆建筑独特的建筑功能及建筑形态,使得其低能耗建筑设计与其他建筑类型有着极大的区别。为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严寒地区体育馆建筑的低能耗设计,首先需要分析研究严寒地区体育馆建筑特征对低能耗设计的影响。影响严寒地区体育馆低能耗设计的建筑特征要素有:比赛空间尺度的巨大化,室内物理环境的特殊化及体育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2 比赛空间尺度的巨大化
本文所研究的体育馆是主要提供篮球比赛、训练的,其他项目为辅助的空间。为了满足篮球比赛的使用功能并且容纳众多观众,使其空间尺度非常巨大。概括起来体育馆具有跨度大、高度高及容积大的特征,这种明显区别与其他建筑类型的空间塑造特征也对建筑能耗造成了较大影响。
首先,体育馆的大尺度对热能耗的影响。体育馆跨度大、高度高及容积大的特征,造成了建筑外表面积的增加,因而增加了与外界对流换热的机会,造成建筑制冷与采暖的热能耗巨大。尤其是对于严寒地区体育馆而言,冬季漫长而寒冷,由于建筑外表面积过大而造成的冬季采暖能耗将进一步增加。依据董巧慧在论文《体育馆能耗调控分析》中的体育馆建筑能耗统计可知,中国严寒地区体育馆建筑是其他建筑类型建筑能耗的十倍以上。依据齐虹、李静等人发表的期刊论文《北方高校体育馆建筑能耗模拟分析》中的模拟计算,一座建筑面积11600m2,坐席数为3000人,冬季供暖时间为11月至次年3月的高校体育馆,在建筑供暖、制冷、照明三项能耗中,供暖能耗占到76.28%,制冷能耗占到11.16%,照明能耗占到12.56%。而将供暖能耗与制冷能耗这两个热系统能耗相加,竟然占到了全部能耗的87.44%,如图1所示。体育馆热能耗如此巨大,建筑空间尺度大是主因。
第二,体育馆的大尺度对室内天然采光带来的影响。如图2所示,由于体育馆建筑尺寸较大,造成室内天然采光的困难。体育馆的建筑跨度普遍在40m以上,最小级别的体育馆,即无坐席小型体育馆,建筑跨度也达到了至少20m。当体育馆内部出现观众坐席布置时,室内天然采光困难将进一步加大,从侧面采光窗进入的阳光很难到达篮球场地。虽然天窗采光可以缓解侧面采光的不足,但若体育馆高度过高,将会使得从天窗进入的阳光散光或衰减过于严重,到达篮球场地上方的阳光照度大幅减少。无坐席小型体育馆的建筑高度也达到了至少12.5m,而其他级别的体育馆建筑高度往往在20m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30m以上。当天然采光无法满足室内运动员的要求,只能通过人工照明进行弥补,这将造成建筑能耗增加。但高度的增加也不全是坏事,高侧窗高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阳光入射角,因而增加阳光进入体育馆室内的机会。因此应减少体育馆大尺度对于室内天然采光的不利影响,并最大化的增加高侧窗有利影响。
第三,体育馆的大尺度对室内自然通风带来的影响。体育馆的大跨度对于其室内自然通风影响巨大。尤其是当体育馆室内存在观众坐席时,通风窗口处的风速在到达篮球场地上前,往往被观众区域衰减至无风,因而体育馆自然通风对于观众区域影响更大。若体育馆建筑尺寸较小,例如小型无坐席体育馆,其室内自然通风还是可以实现的,因而本论文研究体育馆的低能耗适风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小型体育馆。体育馆较高的建筑高度对于自然通风而言是一个有利条件。这是因为自然通风的一个形成因素是进出风口之间的高度差所形成的风压差,由于体育馆建筑高度较高且侧墙面积大,因此可以通过设计高度相差较大的自然通风窗未形成室内空气流动,进而减少体育馆空调能耗。
3 室内物理环境的特殊化
由于体育馆功能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其对室内热环境、光环境及风环境也有着特殊、复杂的要求。
首先,体育馆内部温度环境对体育运动竞技水平、运动员及观众的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不同的体育比赛项目对体育馆内的温度要求也不尽相同。体育馆室内温度的控制是以运动员在比赛活动时的心理及生理需要为核心的。人体运动时新陈代谢速度加剧,因此对所处环境要求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运动时由于人体肌肉的物质代谢增强,人体产热量增加,虽然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能,如排汗可以进行一定的散热,但在比赛较为激烈的情况下,产热量会大于散热量,导致人体温度上升。体温升高能够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降低肌肉的粘滞性,从而有助于肌肉收缩和力量的爆发,进而提高比赛成绩。但是如果体育馆室内温度与运动员体温相差较大,就会使皮肤上的神经感受器不断受到刺激,于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肌肉挛缩,造成抽筋甚至受伤。另外在运动员活动停止后,皮肤表面的大量汗水快速挥发,如果体育馆室内温度较低,会导致运动员感冒受凉。由此可见控制体育馆室内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2003年10月1日国家颁布了《体育建筑设计规范》,对体育馆室内环境要素做了一些概括的规定,但是由于体育比赛项目较多,国内目前还没有比较详细的执行标准。目前的体育建筑室内环境标准,都是按照卫生标准和比赛项目要求,参照国外标准规范和手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来确定的。体育馆比赛大厅空气调节参数如表1所示。
其次,体育馆室内各功能空间大小差异性较大,使用功能多样,不同的使用者和空间大小直接导致了光环境需求的差异。例如运动员和观众要求光环境质量较高,照度较大;办公室及会议室内的工作人员对光环境要求较小,往往自然采光就可以满足。另一方,体育馆按照使用模式可以分成比赛模式和训练模式,这两种模式对光环境要求也不尽相同。比赛模式要求繁复,需要兼顾运动员、现场观众、电视转播等不同需求。运动员需要光环境能够满足整场比赛要求,不论现场观众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则希望能够看清运动员的比赛体态、动作甚至表情等。训练模式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能够满足场地上的正常训练要求即可,往往自然采光就可以达到效果。由此可见由于功能需求的不同,体育馆自身光环境需求也不同。本论文主要研究比赛大厅内的天然采光。
我国的体育馆室内照明标准可以参照多项国家标准,如《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l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甲级以上体育馆还应负荷有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规定。综合以上标准及使用要求,列出体育馆照明照度及照度均匀度要求如表2所示。
再次,现代化的体育馆不仅需要为观众提供舒适卫生的风环境,还要达到运动员比赛训练的风速、湿度要求。风速与湿度的不同会对运动员的比赛项目造成较大干扰,其中以羽毛球和乒乓球这两个比赛项目要求最为苛刻。对于篮球比赛的要求也较为严格,以防止风速过大时对比赛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同时对于非正式比赛及训练使用,最好能够有一定的自然通风以尽快散发运动员皮肤表面的汗液,为运动员提供较好的比赛舒适性。同时由于体育馆内往往观众较多,适量的自然通风可以为观众提供新鲜空气与观赏比赛的舒适性。
不同的比赛项目有着不同的风环境要求:篮球、排球等比赛项目运动员活动量较大,需要将运动员身上的余热尽快带走,因此风速要求不能太低,一般应达到0.5m/s左右。羽毛球、乒乓球等小型球类项目,若风速太高会将球吹偏,因而风度不能太低,一般不应超过0.2m/s左右。对于观众坐席而言,最良好的状态是风环境较为均匀分布,无吹风感并避免吹到后脑部位,风速一般应控制在0.15-0.3m/s左右。另外风环境中对湿度的控制也比较重要,以游泳和跳水等室内水上项目为例,夏季室内温度较高时会产生大量湿气,此时若不能及时将湿气排除,会对观众和运动员的舒适性造成干扰。综上所述,体育馆室内风环境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要求。
4 体育经营模式的多样化
体育馆按照使用模式特征多样化,可以分为校园体育馆、社区体育馆与奥体中心体育馆。
第一,校园体育馆使用模式的影响。校园体育馆可以进一步划分为高校体育馆和中小学体育馆,这两者的使用模式也不尽相同。中小学体育馆由于使用人数有限,以小型无坐席体育馆为主。白天根据学生上体育馆时间自由开闭,并且为了便于学校管理,在晚间体育馆不对外开放,因而全年体育馆真正开启的时间较少。根据这一特性,有些严寒地区中小学校体育馆为减少体育馆运行费用,不设置空调系统,人工照明系统也较为简单。在进行中小学体育馆建筑设计时,应该格外注重对天然采光及自然通风的设计。高校体育馆由于学生及教师数量较多,往往是全年白天及夜晚均对外开放,体育馆开启时间较长。且高校体育馆为便于开展各项比赛及社会活动,均设有观众坐席,以中型体育馆居多。高校体育馆对自然通风设计可以慎重对待。
第二,社区体育馆使用模式影响。社区体育馆的建筑尺度差异性较大,以小型及中性体育馆为主。为了服务社区居民,社区体育馆往往是全年白天及夜晚均对外开放。在进行社区体育馆建筑设计时,可以依据其具体建筑尺度及管理时间灵活设计。小型体育馆仍然要注重天然采光及自然通风,中性体育馆注重天然采光设计即可。
第三,奥体中心体育馆使用模式影响。奥体中心体育馆往往建筑级别较高且建筑尺寸巨大,以大型及超大型体育馆居多。这类体育馆一旦开启,运营费用将较为庞大,因此白天体育馆不对外开放,而是为晚间的体育馆比赛或演唱会等社会活动做准备。体育馆的对外开启时间主要是在晚间,因此这类体育馆可以不考虑自然通风及天然采光,以免造成热能耗的不必要损失。
关键词:社区;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4-0036-02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共同的东西”的意思。1933年,等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集时,首次将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后来它成为中国社会学的通用术语。
一、农村社区内涵的界定
最先研究农村社区的是乡村社会学家罗吉斯•埃弗里特和拉伯尔•伯德格,他们认为“社区是一个群体,它由彼此联系具有共同利益或纽带、具有共同地域的一群人所组成”,他们主要研究的是社区的变迁、类型、边界、权力机构及发展趋势。[1]
一些早期的美国社会学家也给农村社区以各种定义。布尔认为:“乃农业区域中的人群,其区位的大小与单位适足使其居民在团体活动中充分合作。”西姆士认为:“农村社会是由许多毗连而居、具有共同事件的农家构成――其构成的必要事件为目的、信仰、欲望和知识 ――一个共同的交接,即社会学家所称的同心。”桑德生指出:“社区是指同一地区内居民的交感关系及各种社区组织制度而言;在此地区中,居民或散居田场,或散居村镇,为其共同活动的中心。”[2]
(1947)在《乡土中国》中对农村社区作了精辟的描述:礼治秩序,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及熟人社会;无为政治,基层社会结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构成的网络。在近70年学术探索过程中,农村社区研究一直是他关注的重心。[3]
马芒(2005)认为,今天的农村社区与传统的农村社区相比,在内涵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将农村社区定义为: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小城镇为中心地,以自身为腹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口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这比较符合中国农村社区的实际。[4]
综上所述,所有的定义所涵盖的内容都包含了农村社区的显著特征:(1)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居民聚居的区域。(2)地域广、人口密度低、人口聚居规模小。(3)血缘关系浓厚,人际关系较密切等特征。
二、国外农村社区建设研究现状
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之下,国外社区建设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经过多年积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案例分析。
(一)欧盟的农村社区建设情况
2005年,当我们正在制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方针时,欧盟也正在制定它的“2007-2013年农村发展政策”。叶齐茂等人(2006)以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英国等10个老欧盟国家农村社区为调查对象,对那里的社区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欧盟国家的农村社区建设大致情况:(1)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相对城市社区水平低下,而农村社区型基础设施相当完善;(2)农村社区在空间形体上还是农村的,而在社会经济活动上却趋近城市;(3)绿色的开放空间、绿色边界和绿带把农村社区发展约束在一个有限的拓展空间里,展示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村社区;(4)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民主参与构成了农村社区发展的利益边界等等。[5]
(二)马来西亚的农村建设
马来西亚的农村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的,所以农业政策是马来西亚改善农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的主要政策工具。1966―2005年,马来西亚制定并执行了8个马来西亚计划,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韦红(2007)总结出其农村社会政策的特点:(1)农村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政策融为一体,在生产发展中实现社会目标。在马来西亚,并没有制定大量的专门消除贫困的计划,而是通过为农民提供各种就业机会、增收渠道,以及生产服务使其摆脱贫困,而这一切都贯穿于农村发展的计划之中。(2)注重农民人口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农民及其子女能够有机会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马来西亚还特别重视农民自身能力的培训。(3)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中起主导作用,同时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其中。这样,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发起的各种农村发展项目,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包袱,另一方面有助于动员更多的资源投入农村的社会建设中。[6]
三、国内农村社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现状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将建设的重点向广大的农村社区转移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因此,我国的许多社会学家、地理学家等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卢胜(2003)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从城区近郊的农村城市化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城区近郊农村面临的三农问题和存在的特殊问题的论述,阐述了社区进入城区农村的重要性,指出就地城市化是解决城区近郊农村“三农”问题的主要途径,而社区建设则是城区近郊农村就地城市化的实现形式和现实选择。[7]
李若青(2006)认为,社区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是积极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工作实效性的最佳选择。农村社区建设将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进行社会各种资源、力量的重新整合,构建崭新的社会管理方式,促进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和转型。要通过政府主导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进程。[8]
高强(2006)认为,构建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赖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他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内源式”和“外推式”建构模式分析,把社区具体分为城中村社区、城郊村社区、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和移民社区、撤村改居型社区6种,指出在社区组织重构、社区文化融合、农民社区主体作用强化的基础上,新型农村社区必将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早日完成。[9]
徐勇(2007)认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点和平台。他指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主要是通过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此建构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而形成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农村社区建设也是进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变革, 建构起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上下贯通、城乡一体的新型的制度平台。[10]
综上所述,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农村社区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四、国内外文献评述及总结
第一,现存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存在着一些缺陷
我国本领域的发展实践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概念辨识和理念探讨方面,理论体系模糊,实践缺乏支撑。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社区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方面,对农村社区涉及很少。(2)虽然近年来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有所加强,但忽视了其内在机理的深入剖析和规律的总结,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缺乏内在的融合,从而造成学科体系较为松散。(3)没有把农村社区建设和现在的农村建设、改革结合起来。内容和视野狭窄、研究滞后,不能跟上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不了实践应用的要求。
第二,通过国内外学者在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国外乡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启示:(1)政府应在社区建设中正确定位,系统地认识农村社区建设。在我国的社区建设中政府处于中心地位,政府对社区的干预较为直接和具体,这就使社区建设主体和社区建设行为的行政化。所以明确政府、社区之间的职责权限划分等一系列问题至关重要。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做好对农村居民和各类经济主体的示范引导、提供政策服务以及营造发展环境,努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要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到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局中去把握和认识,紧紧围绕这两个主题去设计和规划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方向和目标。(2)树立科学发展观,搞好社区规划建设。社区规划是关系到新农村社区建设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应当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规划,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尊重各地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改造;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下转57页)(上接37页)前,还要统筹兼顾,让农村社区建设服从城镇化发展;要尊重民意,科学规划,保持农村社区建设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社区建设要充分重视农村社区自身的能力建设。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提倡以社区建设推进农村的发展,主要是以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资助,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的社区建设过度依赖外部力量,而忽视了社区本身的能力建设。同时,从目前看来,社区建设宣传工作不到位,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真正理解社区自治组织是个什么机构,对其成立的目的、工作的职责不了解。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通过更多的社区群众参与获取对社区自身发展的认同和自我选择,形成内生的发展动力和约束力来达到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动力支撑。(责任编辑:云 馨)
参考文献:
[1] [美]埃佛里特•罗吉斯、拉伯尔•伯德格. 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2] 李守经.农村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 马芒.农村社区发展的特征与功能[J].中国发展观察,2005,(10).
[5] 叶齐茂.那里的农村社区发展有四条边界――欧盟十国农村建设见闻录之一[J].新农村论坛小城镇建设,2006,(09).
[6] 韦红.马来西亚农村社会政策及其特点[J].当代亚太,2007,(04).
[7] 卢胜.社区建设是城区近郊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M].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1).
[8] 李若青.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7.
关键词:城镇化 乡村 社区 转型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的现象及过程。而结合中国农耕生产方式比重较大的特殊国情,城镇以及中小型城市的形成及发展对中国城市建设无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也有众多学者将中国城市化概括为城镇化,包括了小城镇、中小型城市及城市化。城镇化中城市地域空间扩展呈现出多种模式,如蔓延式扩张、新城建设、旧区改造等等。其中以蔓延式扩张最为常见,它几乎存在于任何一种城市地域空间扩张模式中。在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作用下,城市边缘区形成了城乡二元景观特征。在这一地域实体中,城乡交互作用强烈,生产要素活跃,同时又充满着各类社会经济矛盾。由于城市边缘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社区矛盾问题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重视,成为群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关注乡村居民在社区的生活状态和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理论方法
就全省政策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进而对底张地步区的社区建设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同时,上位规划也对底张在城乡一体,居民配套、社区转型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来自各方面外因的诉求,我们提出了社区理念,并应用从农村型社区向城市型社区转型的方法来规划可以体现现代居民生活内涵的新型城市社区。
“社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概念,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是独立于政府管理以外的领域,它以公民自治为基础。从历史上看,发端于英国继而迅速遍及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以及出现在法国的政治大革命使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造成生产力极大发展。与此同时,提出了更尖锐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破产失业问题、社会秩序问题、环境问题、犯罪问题等等问题一涌而现。面对这些社会状况,社会学家投身于社区研究中。今天,西方国家的新经济危机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即所谓的城市问题,现代西方学者称之为“城市危机”。这些给城市社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以美国为例,它包含有三种社区类型:一是一定居住范围的居民共同体;二是富人或穷人的社会共同体;三是共同活动式、有共同特征的共同体,如教堂中心社区、中文教学社区等。可以说,美国社区的共同特征是社会共同体,它属于社会生活系统,而不是政府的行政系统。
相比之下,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和建设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制度约束条件。第二,我国的社区建设产生、发展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与国外的社区发展相比,具有不通的时代特征,从而决定了二者的具体工作内容有一定差别。第三,我国的文化背景、历史发展轨迹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这与西方国家通过居民自治来推动社区建设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第四,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有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这些基层政权组织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主要依托,我国的社区建设显然具备更为有利的组织系统和组织保障。
3以底张重点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
3.1规划背景
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是本项目发展的一个机遇,交通基础良好便捷,文化积淀深厚,农业生态资源优厚都是该地的优势所在。而基地的劣势在于建设用地浪费,居民点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因而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我们将加快农村社区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融合空间、延续文化、优化环境、低碳发展作为底张重点镇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
3.2社区理念的应用
3.2.1社区街区化
社区开放空间由传统的封闭式进化为本规划的有序开放式。
3.2.2土地使用及居住构成的复合
规划采用以下土地复合使用的三种模式:平面复合使用、垂直空间上的复合使用及特定空间的复合使用,对于规划中集约用地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3.2.3社区之间的融合
从传统封闭的、设施独立的社区走向现代开放的、设施共享的组合形式。
3.2.4地域特征
规划设计保护和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自然环境、人文历史、产业特色,强调风貌的多样性与特色性。
3.2.5文化设施社区化
社区中心:民俗活动,集会、表演、交流
社区边缘:社区街道――作为连接社区的空间网络,街道为居民提供多种功能形式,以增加人们的互动。
林荫道――为社区创造林荫走廊,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街区公园――为社区提供的额外的公共空间。布置于街道旁。
3.2.6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居住构成的复合:规划分别从居住人群的复合、住房结构的复合、家庭结构的复合、住房类型特征的复合方面对于居住对象和特征进行了分析,以确定不同的住房规划类型。住房的主要规划类型有: 高档点式住房、普通商品房、拆迁安置房等。
3.3. 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策略
设施的配置决定着社区的层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除市政公用设施和金融邮电设施之外的,与居民群体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包括三类:一是生活服务设施,; 二是社会管理设施; 三是社会福利设施。
1)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立各种服务设施满足不同类别居民的需求,逐步实现设施项目的均好性。
2)借鉴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指标,合理规划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逐步实现设施建设指标的均等性。
3)保留农村社区原有的生活习俗及场所
4、总结
城镇化的发展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土地城市化单方面的问题,它更多的涉及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潜藏的社会地位的变化和居民传统文化素质的冲突。乡村社区转型作为城镇化的一个代表现象,城市和乡村地域系统的一系列传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管理机制正在逐步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和规划理念及管理机制尚未被确立,作为一名规划设计者,力求结合实践思考出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规划理念,还给农村社区舒适安全的生活,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微薄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顾朝林,丁金宏,陈田,等.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
一、生态社区建设的系统构成和服务体系
(一)建筑节能系统
1.建筑节能是生态社区主要标志
人类的能耗主要有建筑能耗、运输能耗和生产能耗三方面,其中,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是生态社区最重要的部分。世界各国生态社区最重要特征是采用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与方法。如,德国法兰克福作为生态城市,最早诞生了欧洲的被动节能房屋技术。瑞典建设生态城市的典型经验,是通过木制保温房自身的隔热性实现了房屋的取暖和防暑。
2. 社区建筑节能的技术构成
社区建筑节能技术有五种类型:一是被动房技术,主要特点是增加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系数,减少建筑物冷桥、热桥的冷热耗散。二是热辐射技术,主要特点是通过屋顶或地板下冷热水管的辐射,取代传统取暖用的热对流技术,所用水温比传统制暖的约80度水温降低了近50度,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三是地暖技术。四是保温门窗技术。五是新风系统技术,这种系统由进风道和出风道组成,进风道的新鲜空气通过过滤、加湿,出风道在排出废气过程中与进风道实现冷热交换,进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恒温、恒湿和清新。
(二)可再生能源系统
生态社区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采用绿色、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效应,建立起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体系。一是太阳能,包括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水器,同时利用太阳能集热为地源热泵存储热能;二是地热、地冷系统,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三是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空调技术。此外,还有空气源热泵、风能和核能等。
(三)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
社区公共空间对社区居民的社会交往和归宿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将有助于社区分担城市的功能,其系统包括:第一,绿地系统。既要有中心绿地系统,还要有分散绿地规划建设;不仅要绿化建筑体,还要绿化庭院,增加社区居民融入自然的范围;考虑社区建筑区间的空气流向和可流动性,便于社区空气净化。第二,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包括社区住宅楼房之间的公共小庭院系统划分、社区内规划合理的街道宽度。
(四)垃圾污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
根据目前国际生态社区的经验,在生态社区建设封闭式全自动地下废物收集系统,由垃圾焚烧和废水余热回收的能源用于城区采暖。市民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经处理后能产生沼气,为汽车提供了燃料。
(五)产业及公共服务系统
一是产业服务系统。全球典型的生态城区,像德国的弗莱堡市、奥地利古兴市等,其生态产业为本地就业提供了日益扩大的空间。二是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生态城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为城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制度保障,体现了市场背景下政府公共职能的准确定位。生态城区公共系统的空间布局规划和职能设计需要与城区建设在空间上协调,以提高公共系统的运行效率。
(六)道路通行系统
一是社区人车分流系统。在国外成熟的生态社区的道路交通体系中,行人和自行车拥有优先权。在社区人行通道上,儿童、老人没有任何交通危险。目前,我国的社区道路带有明显的机动化时代特征,道路主要是为机动车通行便利而设计。生态社区显然是后机动化时代的产物,应该为逐步到来的人行时代和非机动化时代提前构建道路系统。
二是自行车出行系统。生态社区的一个标志是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的比例高于其它社区。自行车在社区的地位反映了社区生态文明的程度。国外生态社区对自行车的重视表现在,居民楼一层基本上是作为开敞的自行车停车场所,旨在鼓励居民尽量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因此,社区道路系统中应该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楼宇间、楼宇内或地下室的自行车停车场的容量按照每户两辆自行车的空间来设计。
(七)社会人文系统
社会人文环境是生态社区的精神和灵魂。生态社区不仅是一个接近自然的人工系统,也是一个具有人文特质的社会系统。生态社区不仅提供自然、清新、优美、便捷、舒适的自然物质环境,还提供个人自主、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关爱和共享的氛围,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每个生活在生态社区的居民都应享有社区事务的话语权和终极决策权。社区的社会人文环境系统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二是社区邻里沟通工作;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推广;四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
二、生态社区建设是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系统的重要基础
1.人居系统是城市系统最重要的单元
城市生态系统包括大气系统、水系统、绿地系统、产业系统、人类流动系统以及人居系统等方面,其中的人居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具体体现就是生态社区,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系统,强调人群聚落(“社”)和自然环境(“区”)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
2.生态社区体现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
生态社区由数个生活小区组成,通常容纳数万人口、范围在2平方公里以上。生态社区作为城市人居系统的基本生活单元,在城市生态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首先,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外建成的生态社区都具有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空间环境。其次,生态社区构建了环境支撑系统,在社区范围内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有机融合、绿地系统与建筑系统的合理布局,绿色能源供给系统与能源节约系统的有效配置。再次,生态社区成为凸显生态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生态城市的主要功能。
3.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项目突出了生态社区的发展导向
自1986年江西宜春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以来,截至2012年7月, 97.6%的地级(含)以上城市和80%的县级城市提出以“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等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这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
(二)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1.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立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明确了北京特殊的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在现代生态文明发展阶段,首都是一个国家人居环境的代表,也是国家生态竞争力的展示。目前,世界生态环境评比中,德国首都柏林以其城市绿地面积数位列第一。因此,生态城市目标是北京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价值追求。
2.生态城市是破解北京城市发展瓶颈的必然路径
北京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管理瓶颈。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色空间萎缩等,降低了城市发展质量,增加了城市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加之越来越频繁的城市灾害和公共危机,生态宜居、城市安全保障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运行的首要目标。
3.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转型最重要的推动力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城市资源过度聚集的原因,也有产业类型和产业体系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过于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带来的人口、交通和环境问题,是产业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发展模式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集聚的空间经济效益,对城市交通、环境支撑考虑不足。北京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金融街及周边的交通压力、北京通州、大兴和昌平天通苑的“睡城模式”(以居住区为主)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生态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
1.生态社区成为提升北京城市化发展质量的依托
当前,北京正处于由一般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过程中,生态社区将成为这一转变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生态社区在特定范围内建立起了现代城市运行的生态系统,包括能源系统、废物利用系统、绿地系统、公共空间系统、人居系统、公共服务系统、路网系统及交通系统等,完善了城市的功能,丰富了城市化的内涵,提升了城市化的质量,在社区范围内实现了生态城市的目标。生态社区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清洁、舒适、自然的最佳生活环境,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2.生态社区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自然阶段。随着北京城市产业升级,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等,都将带来北京城市的更新和发展。特别是北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扩大城市空间规模,拓展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的承载力。过去北京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模式是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展,而没有采用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布局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协调性不够。国外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新城建设,以新城为载体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同步。以生态社区为重要内容的生态城建设为新城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提供了支撑。
3.生态社区是推进北京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新型城镇化是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北京的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异地城市化特征,一方面约有700-800万的外来人口拉升了北京的城市化率,同时又有不低于这一数字的瞬间流动人口在北京城区活动,另一方面是北京远郊区县的大量农村人口没有跨进城市的门槛,其城镇化更多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和房地产造城运动,相当部分建筑能耗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社区绿化率低,道路交通布局不合理,社区空间格局不科学,生态性、宜居性低。这种模式实际上依然在重复过去城镇建设的老路,需要通过生态社区建设,提升北京郊区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增加对人口的吸引力。
4.北京生态社区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比较典型的生态社区有丰台长辛店低碳生态社区、石景山远洋山水绿色生态社区和石景山五里坨生态社区等。这些社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五个系统:一是社区公共交通系统和出行系统,几乎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部分社区小区的建筑节能、节水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三是建立了人车分流系统;四是社区绿化景观系统和自然湿地环境系统;五是社区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三、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社区建设思路
生态社区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路径,将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对提升北京城市发展质量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社区建设规划指导体系
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对生态社区系统不仅需要价值认同,还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运作能力,更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的系统规划和设计指导。目前出现的冠以生态社区名义的房地产项目,其中许多缺乏生态内涵,政府和专业机构指导功能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北京生态社区建设规划指导体系包括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指导、社区人居系统规划指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指导、绿色出行指导、废物循环利用规划指导等。
(二) 制定生态社区建设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目前各地的生态社区项目千差万别,重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现有的生态社区标准主要是参照生态城市标准,后者有无数个版本,许多标准和指标直接来自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田园城市、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等不同领域的评价系统。目前生态社区评价指标和标准存在问题,一是指标体系对生态社区的指向性、对应性不足,影响了评价的全面性,难以突出社区建设的生态导向;二是生态社区指标的分级指标不足,对社区生态建设的指导力弱化;三是生态社区的评价标准的定量化有待加强;四是生态社区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的国际参照性和开放性不够。
(三)建立和完善北京生态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
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建设生态社区的动力来源于对生态社区的认识和理解,也来源于政府的激励机制。政府应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有两类:一是财政手段,包括生态补贴政策、环保补贴政策、绿化补助政策;二是无形资产授予:包括授予生态社区名誉、称号、品牌认可、资格认证等。约束机制有两类:一是建设规划审批要求,包括建筑能耗要求、社区绿化率要求、社区雨水回收系统要求等;二是社区建筑验收达标要求等。
(四)建立生态社区建设服务平台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旨在提供国内外社区建设的新模式、新经验,介绍国家对社区建设相关的节能、环保项目的支持政策等。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服务平台,旨在展示与社区建设相关的生态技术、环保技术,介绍相关产品和企业,建立网上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融资服务平台,旨在建立各类产业基金、节能环保基金等融资平台,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帮助企业克服生态社区建设的资金瓶颈。
(五) 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现代节能环保技术设备是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基础。生态社区建设中大量使用的节能设备、环保设备、可再生能源设备、保温墙体材料、保温门窗等产品,其自主生产加工基础还比较薄弱,完全依赖产品设备进口成本高昂。因此,当前亟需建立生态环保的技术体系,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北京生态社区建设提供技术适用、价格合理的设备系统。
四、寻找生态社区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生态社区建设规划与新建小区建设规划相结合
未来新建小区规划要求一定的小区规模,避免分散的房地产开发。可以参照国外的社区开发建设模式,在统一规划的新社区里由不同的开发商分片开发。规模化的小区开发可以实现生态社区的系统建设。同一开发商的项目由不同的建筑商施工,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多种建筑形态交错的社区人居系统。
(二)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城建设结合
相比建成区,结合北京新城发展推进生态社区建设具有可行性。
北京的亦庄、通州、顺义正在进行新城建设,其中规划有大量的居住区项目。这些地区原有自然环境条件良好,绿化率较高,人口密度较低,有足够的可规划空间。将新城居住区规划与生态社区规划结合,以提升新区的生态化程度。
(三)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近二十年来北京的城镇化发展与全国许多地区一样,走了一条土地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节能环保、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生态社区建设必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二选择。可在北京近郊和远郊区县选择试点城镇,研究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政策和路径问题。
(四)生态社区建设与北京城乡结合部建设结合
北京城乡结合部当前面临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建筑无序、人居环境脏乱、垃圾处理负担重、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一个难题。治理城乡结合部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变这一地区的人居环境,建成环境整洁、秩序规范、生态宜居的城市边缘地区。这也是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因此,在北京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的城乡结合部进行生态社区建设,在此过程中同步完成城乡结合部治理目标。
参考资料:
[1]毕光庆.新时期绿色城市的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4):232.
[2]陈浮、陈海燕.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4):56.
[3]陈静、尹卫红、张景秋.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J].北京联合人(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5-18.
[4]贝恩特・达勒曼、陈炼.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一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范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5]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1.
[6]顾文选、罗亚蒙.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J].北京规划建设,2007(1):7-9.
[7]郭根.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报告NO.1[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8]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5(10):45.
[9]雷翔,欧阳东.人居环境的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