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指导思想: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权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而所谓幼儿园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幼儿对常规的理解和掌握是习得性和生成性的统一。对大多数常规而言,它们往往以预成的方式存在于现成的社会关系或组织之中,是要求幼儿必须适应、内化和遵守的规则,这些规则通常需要由掌握着权威和标准的成人在幼儿园中主要是指保教人员按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科学地、有阶段地来告诉幼儿什么是好的或坏的,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什么是应该的或不应该的,什么是允许的或被禁止的。由此,逐步帮助那些处在他律规则时期的幼儿不断习得这些常规,这也是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必要性所在。但有些常规不是预先就存在的,它们往往一开始就蕴涵在幼儿的交往和实践活动之中,在幼儿的交往和实践活动中生成,并在类似的活动情境中通过反复运用巩固下来,具有自律的性质。而且,在一日生活中,教室常规的建立,是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关键。
二、具体措施:
1、避免过多的限制和统一的管理。虽然整齐划一的组织管理方式已被否定,但在一日生活组织中,还是会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如;吃饭时不准说话;幼儿在同一时间午睡、起床;先拿到食物的幼儿也必须等到教师一声令下后才可以开始吃饭等。因此,我们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必须先思考这种规则是真正需要,还是为了自己的方便;提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等。2、让幼儿预知一日生活的安排。有计划的活动时间安排和作息时间表,使幼儿感到生活内容是可以预知和掌握的,从而形成安全感和秩序感。3、让幼儿参与教室规则的制定。我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可以通过讨论来自己制定各项活动的规则。在出现问题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选择解决[由网站收集整理]的方法。从而制定新的规则,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贴在教室相应的位置。4、用环境指引幼儿的行为。通过环境的暗示,可以避免由于幼儿拥挤而引起争执和矛盾,还可以提醒、指引幼儿进行合适的行为。5、环节过渡紧凑、有序。环节过渡是较容易引起混乱的时段,教师如组织得当,就会减少幼儿无谓等待的时间。同时教师之间的合理分工也非常重要,这样可避免很多幼儿因为等待而引起的混乱了。
一、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幼儿和研究幼儿
教师要想教育好幼儿,必须先了解幼儿,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了解幼儿包括个人和集体两方面,班主任在对幼儿基本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科学的教育影响。
(二)明确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容与任务
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其特殊性,即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管理。在幼儿园中,不同的年龄班,所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内容是不同的。作为不同年龄班级的班主任需要针对不同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重视班主任的工作计划和总结
幼儿园班级管理环节包括:工作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检查以及计划的调整、总结与评估。在制定时需考虑园务工作计划、班级的实际情况、教师以及其他条件。由此可见,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是方方面面的,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同时,提出相关策略分析:
二、以幼儿为主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班主任和教师要遵循“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
“以幼儿为主”具体体现在,在制定规则和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争取使之合情合理;在各种活动中,教师要运用柔性的管理,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需要班主任细心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然后有的放失地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二)保教结合,正确指导幼儿的一日生活
班级保教人员要协调配合,共同制定班级工作目标与计划,全面安排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三)积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以形成良好的班风
良好班风的形成是每一位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它需要教师以身作则、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快乐地生活,教师热情地工作,全园的风气也会得到改善,教育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灵活运用班级管理方法实现管理目标
1、情感沟通法
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园长、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前提。做好沟通工作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调节各种矛盾,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下去。
2、榜样激励法
教师要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起好带头作用。例如,在遵守时间上,教师如果坚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并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体现出自觉遵守的行为,这样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幼儿的行为;教师之间也同样如此,作为班主任如果事事抢着干,不怕苦,并与配班教师和睦相处、坦诚待人也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为班级管理工作创设有利于其顺利开展的条件。
3、互动指导法
教师之间的优化组合,为其互动提供了发展空间。在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相互沟通。4、规则引导法对于幼儿园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班级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都需要教师对其进行规则的引导以使幼儿、家长了解并逐渐内化到其思想行为中。因此,在孩子每天入园时,对家长进行有意识地参透关于班级的一些制度,以使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做好家长工作,密切与社区联系
关键词:幼儿园; 大班额; 小学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09-001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认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的开端,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之策。笔者认为在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投资不足的城镇,大班额问题是加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之一,通过对幼儿园大班额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以期能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处理正本清源。
一、大班额成因分析
1.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不足
落后地区的教育困难重重,其首要的仍是教育经费极度匮乏。反映在教育上,自然就没有保证教育发展的资金。在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牺牲大量一般学校,将主要的教育资源用在了中心幼儿园、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中心幼儿园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大班额现象也随之出现,而且呈现上升势头。
2.家长、学校幼儿教育理念的不科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孩子学前三年的教育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加之我国“独生子女”的基本国策,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被寄予过高的期望。对“优质幼儿教育”的渴望,使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压力与日俱增,同时也给幼儿园管理、教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学历史悠久,管理质量好,师资力量强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这些无可厚非的优越条件,使得占据着优厚教育资源的“中心”幼儿园无疑成为大多数家长唯一理想的选择,他们会竭尽全力将孩子送进“中心”幼儿园。“中心”幼儿园的班级人数逐年上升,一个班60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中心”幼儿园为迎合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活动组织中出现一些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完全不顾及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等小学化现象。大班额、小学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新常态。
二、大班额危害分析
1.影响幼儿安全及健康
“大班额”人多为患,给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幼儿都有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在家庭中一个孩子会得到几个成人的共同关注,而在幼儿园每班2个老师却要关注60多个孩子。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受关注程度形成巨大反差,这使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心理上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50~60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挤在一间并不宽敞的教室里活动,跑动时可能会互相碰撞,安全隐患很大。
2.影响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大班额幼儿园,一方面,人员密度越大,活动空间越小,容易产生噪音干扰、碰撞纠纷,增加了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难度,影响活动效果。另一方面,班额越大,教师与单个幼儿的“对话”机会减少,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也会减少。这样可能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相对的时间里人太多,只能轮流等待,很难及时满足每个孩子想表现自我的愿望。班额大将会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老师迫于“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压力,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如校外参观、野外观察、郊游等活动,也不敢大胆组织。
三、应对策略
1.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现阶段家庭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又直接传导到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形成制约,产生影响。因此,扭转家长心中不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帮助家长逐步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是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创造科学幼儿教育良好环境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第一,健全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机制,引导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与自己的实际条件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学校,避免“中心”幼儿园招生扎堆现象,降低大班额出现几率。第二,规范幼儿教育宣传,避免不正当宣传误导家长。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宣传的管理和规范,严禁不恰当的超前教育宣传,大力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现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
2.优化大班额班级管理
结合大班额班级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要强化班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班级保教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职责以及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在确保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鼓励班级保教人员结合本班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有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第一,科学合理配置班级人员结构。班级保教人员配置做到“两教一保”,人员素质、能力做到“优势互补”。第二,统一班级管理目标,职责明确。依据园务工作计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务工作计划。第三,家园共育,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拓春晔.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解决对策[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97-99
[2]常利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4,14(1):46-48
[3]王廷廷.“镣铐”下的孩子-多重视角下的公办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4]刘璐.我国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4
[5]王开瑛.幼儿园“大班额”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幼教研究, 2011,13(2):31-33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园;班级问题;主要问题
幼儿园一个班级是由三位老师和二、三十名幼儿组成的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里,应该解决好几个问题,使这个团队能有机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教育好孩子,促进孩子们在这个小集体里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就几个问题是:提前安排,做好有效率的班级计划;明确责任,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加强组织,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班级氛围;转换角色,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强化管理,增强班级安全意识;加强沟通,构筑家园共建平台。
一、提前安排,做好有效率的班级计划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计划要安排在工作实施过程之前。比如在学期初,认真仔细地制定好学期工作计划是学期工作的重要前提。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要有前瞻性,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制定好。这样,在工作启动之后,就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容不迫。比如班级的环境创设,自己的脑子里首先要有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多方搜集资料,切记“临时抱佛脚”,没有计划而匆忙乱做一气。再比如班级的常规管理,开学的时候就让孩子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孩子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不会产生压力。一开始就没有坚持好,就很难把不好的习惯纠正过来。
二、明确责任,落实班主任工作职责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岗位教师的管理(如配班老师和保育员),又有对不同个体幼儿的管理;既有对生活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等等。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比一般教师更强的职责约束。第一、要有凝聚力。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能够使本班人员与自己一道为实现班级目标而努力,相互间能团结一致,和睦相处。第二、在班上发现问题时,具有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和不断地改进。第三、具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班级人员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本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等等。
三、加强组织,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班级氛围
在一个班级中,宽松、温馨、愉悦的家庭式氛围的创设,对孩子的常规养成十分重要。我们老师每天主动热情的接待孩子,和孩子拉近距离,亲切呼唤孩子的小名,和孩子交朋友,以一颗童心去跟孩子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到了中大班时期,我们除了继续创设和谐、温馨的家庭式氛围外,还应注重孩子的主人翁意识的培养,比如在环境创设方面:区角怎么摆放,墙面怎么布置,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这样更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孩子有参与班级环境创设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孩子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可以说,有怎样的班主任,就有怎样的班级,有怎样的班级,就有怎样的孩子。为什么有些班的孩子特别讲卫生,懂礼貌;有些班的孩子到处扔垃圾,不懂礼貌。有些班常规很好,不论参加任何活动都有组织、守纪律地进行;而有些班孩子自由散漫、不受约束,秩序很乱。大型集会的时候对比会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哪个班精神面貌好一些,家长和老师都心中有数。良好的班风可以说是一种精神风貌的体现。它是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良好的班风,可以使班上的每位孩子、每位教师、每位家长都能积极主动、充满干劲地为班级服务。
四、转换角色,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要当好班主任,就要处理好与配班教师、保育员、家长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游戏、学习、共同教育的积极性,形成教育的合力,这样才能尽善尽美的完成好班务工作。班主任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与人和睦相处而且能促使整个团体通力合作。例如,在与其他老师和家长沟通时,要用最真诚的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同时还要讲求方法和技巧性,对别人的不足,用先扬后抑的方式提出,可能的话,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提醒对方。尊重对方的感受,你们之间的沟通才能做到更有效。又如,班主任要学会关心他人,重视运用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即运用自己的正直无私、坦诚宽容、平易近人等人格力量,以自己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加上与班级成员之间的感情互通,使大家彼此间产生敬佩感、信赖感、亲切感,相互以情感人,把班级体建立成一个温馨、和谐的小家庭。
班级管理者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传统意义上的班主任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所有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由班主任一个人制定,配班教师、保育员、孩子和家长都要听从安排,被动的配合开展活动。目前,随着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孩子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主任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家长、配班教师和保育员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强化管理,增强班级安全意识
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老师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当班教师的责任感要很强,时时处处都要留心孩子的变化,视线始终不能离开孩子,要做到每一位孩子都在你的“眼皮底”下,对一些有“反常”行为的幼儿要善于“察言观色”,多加关心。例如:在游戏场上,幼儿显得格外活跃,也特别容易受伤,教师需要指导他们安全地进行游戏活动,如何正确使用游戏设备(攀岩墙、滑梯、软桥等)、遵守游戏规则、有需要时懂得向教师求助。孩子如厕时,教师要跟进去,避免拥挤混乱甚至吵闹。午睡时尤其要加强巡视工作,千万不可以孩子睡了,自己就埋头备课制作教具了。实际上危险就伴随在这“静悄悄”之中。幼儿发高热没发现,把异物塞在鼻孔内没注意等等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外出时,更要时刻检查人数、检查孩子的鞋带、叮嘱孩子不要乱跑、注意周围的情况,及时制止孩子的一些危险行为。
六、加强沟通,构筑家园共建平台
幼儿园工作的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因为在开设一些活动的时候,我们需要征求家长们的意见或者让家长直接参与进来。因此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都会召开家长会,我们要向家长介绍我们未来一学期会开展的一些活动及内容,需要家长配合做的一些事情,家长们可以提出一些新的新想法配合幼儿园的发展规划,让家长参与更多,这样幼儿园的工作力度就越大。保证了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的利用家长才智、并推选出家长委员,保障我们家长开放日和家庭活动有好开展。只有家长切实的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才能促使孩子身心和谐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的更好。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每天都需要我们工作、学习、总结、反思。班级工作既要务实又要创新、班主任既要做全班教师的组织者、协调者,又要做孩子的教育者、管理者,既要相互合作、又要明确职责,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美)华纳 (Laverne Warner) ,林奇 (Sharon Anne Lynch) 著,曹宇译. 幼儿园班级管理技巧150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
[2]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幼儿园班级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关键词]托班幼儿年龄特点班级管理
一、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1、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
托班幼儿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一个孩子想妈妈哭了,便有一群孩子跟着哭。他们一吓就哭、一哄就笑,高兴与不高兴、愿意与不愿意都流露在脸上。
托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当与亲人分离时,大多数都要经历或长或短的分离焦虑过程。他们用啼哭等方式表示分离的痛苦,这种因情感依恋而产生的分离焦虑表明该年龄儿童对依恋对象的存在和消失十分敏感。
2、自我中心倾向明显,出现反抗现象
托班幼儿由于动作、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逐渐习惯与同龄伙伴及其成人的交往,如在游乐场愿意到小朋友多的地方玩。但在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唯一的标准,如在与小朋友玩时常常会抢别人的东西,不能满足时甚至会抓咬别人。此年龄段出现了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
3、动作发展速度较快
托班幼儿已能完成坐、立、行、走、爬、钻等基本动作,并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手眼协调的能力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可以同时一手捧碗一手拿匙,还会进行穿珠等活动。托班幼儿动作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但做事动作迟缓,身体的控制力较差,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成人的帮助。
4、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
托班幼儿的各种心里活动带着明显的直觉行动性,记忆及思维都是在直接与该事物的接触或在活动中进行的。离开了具体的事务、具体的活动便不能进行,他们往往先做后想、边做边想。如在捏泥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捏什么,而常常在捏出某种形象之后才会说“苹果”、“大饼”等。
5、尝试模仿、喜欢重复
托班幼儿爱模仿别人,他们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在家里模仿大人的活动,在幼儿园模仿小朋友、老师的行为。模仿的大多数是一些具体、简单的外部动作。
托班幼儿的注意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喜欢重复是此年龄段儿童显著的特点。他们喜欢重复地摆弄物品,喜欢听教师重复讲同一个故事,重复做某个动作,如反复地喂娃娃吃饭。在往返的重复中逐渐认识物体的属性、发展语言与动作,并由此逐渐认识事物简单的关联、产生简单的想象。
6、词语发展迅速、听说能力基本形成。
2-3岁是儿童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儿童变得特别喜欢说话,词汇量迅速增加,已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2岁后期会用“我”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开始把自己从客体中区分出来,言语的发展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二、做好托班幼儿班级管理工作的措施:
所谓班级管理,就是指为实现教育目标,保证整个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的协调统一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托班幼儿以其独特的年龄特点使其在管理当中不同于其它年龄段。托班幼儿的管理可分为入园管理和常规管理。其中,常规包括生活常规和教育常规两方面。教师应根据托班幼儿的这种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1、让幼儿尽快适应环境
为了让幼儿尽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教师应与家长团结一致,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儿的入园引导工作,教师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入院前的接触。教师在幼儿入园前有二次接触时间:一是家访时,二是家长带幼儿来园报到时,其中家访是很重要的一环,目的在于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性,教师应该重点把握。
召开期初家长会。期初家长会的内容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的具体情况,使家长能放心地把孩子放在幼儿园。其次,要对家长提出有关教养子女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配合工作,为孩子入园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培养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积极情感。教师要通过观察和交往,努力与幼儿建立关系,对待幼儿要耐心、态度要温和,及时帮助幼儿解决困难,赢得幼儿的信任。同时,多与家长沟通,随时了解幼儿的动态,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家长的配合,以便共同帮助幼儿渡过适应期。
合理安排幼儿的入园活动。教师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组织有趣的活动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的思念情绪,减轻幼儿的分离焦虑。
2、制定合理的保教计划和管理目标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保教结合原则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托班幼儿的保教结合意义更加重大。保教计划是班级工作的开端,一份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符合班级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的工作计划可以避免教师在工作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所以教师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本园工作总计划及班级幼儿的情况等方面来制定管理目标和保教计划。同时将管理目标与班级计划联系起来,通过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的落实,使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科学、有序,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有组织的行为。
3、创设适宜的班级环境
丰富多彩的环境能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条件,使得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托班幼儿班级环境的管理主要是活动区的管理,活动区的布置应考虑活动室的面积和本班幼儿人数,确定需要设置活动区的数量,同时还要考虑静态、动态、生活区、通道等安排,使活动区能被幼儿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4、重视基本动作的培养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幼儿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差,教师在管理生活常规时,应细心观察并试着去了解个别幼儿的能力及其实践的情况,比如班中有一名动作发展极弱的幼儿,站立不稳,面部肌肉发育不完善一直流口水,对于这样的幼儿要适时适度地给予帮助。对于一些生活技能的练习,教师应耐心辅导,给予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尝试与练习,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日复一日地反复练习,当幼儿完成了某一项任务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赞赏与鼓励。
5、注重游戏活动的教育价值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有效形式,幼儿能从游戏中认识周围环境、发展积极性、独立性、创造性以及交往能力。游戏在整个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价值,尤其在托班这个年龄段更加显出它的教育力量。根据托班幼儿的课程特点,在短暂的15分钟时间里,往往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丰富幼儿的经验,发展幼儿的思维,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安排充足的游戏场地和充分的游戏时间。
参考文献:
[1]《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幼儿园班级管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