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环境的概念

家庭环境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环境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环境的概念

家庭环境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大学生、家庭环境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重新评价民主社会主义的热潮,学术界对中国是否应该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同时,青年大学生成为了社会思潮不断兴起和传播的一个关键性载体,本文主要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来探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大学生的影响。

一、民主社会主义相关概述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达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西欧各国)的社会、社会党和工党的思想体系的总称。这个名称是从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即"社会民主主义"演变而来的。①

1、民主社会主义的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看,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强调发展民主,既符合当前的民主化潮流,也同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消除各种特权现象的强烈愿望相一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但"民主是国家形式,是国家形态的一种"。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只要国家政权为哪个阶级所掌握,民主就归属于哪个阶级所支配,历史上从来不存在抽象的、超阶级的、全人类共有的民主。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潮。③它是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社会党、工党和社会党国际思想体系的总称,由第二国际社会右翼发展而来,伯恩施坦是"民主社会主义"基本思想的奠基者。在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作为一种实践形态而存在的。社会在许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长期执政或轮流执政,对当代世界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各国社会思想体系和目标模式的统称。

2、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在对待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简单化,就像"伦理社会主义"把民主和公平看成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主义"把社会福利看成社会主义,"生产力社会主义"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看作是社会主义,等等。民主社会主义坚持认为,实现社会主义不需要"剥夺剥夺者",也不需要资本主义制度、夺取资产阶级政权 。只要能够实现这些原则,资本主义就可以和平演化为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吸收了费边社会主义和伯恩斯坦主义的渐进改良成分,主张通过点滴改良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目标;主张把人们从对占有或控制生产资料的少数人的依附中解放出来,把经济权力交给全体人民,进而创造一个使自由人能以平等地位共同工作的社会;主张在不动摇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促进劳动者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实现阶级合作与和谐;主张通过建设福利国家来使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主张通过税收制度、社会保障体制和分配制度来缩小贫富差距,从而最终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人的繁衍生息与外界环境发生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行为的形成和发展也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是指环绕在人的周围并给人以某种影响的客观存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环境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接受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形成了接受主体的主要倾向,而且制约了接受活动的进行和开展。而家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重要场所。一个孩子从降生到完全独立地进入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特殊的。本文将从家庭环境角度来探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具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并且长期共同生活的小群体,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接受者最先受到影响的地方。家庭教育担负着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指导行为规范、帮助自主谋生等责任。这里的家庭环境,主要是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氛围。④家庭环境不仅影响到子女的个性发展,而且影响到子女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家庭环境作为中观接受环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特殊性⑤:

首先,家庭环境是接受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基础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建立在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经济关系和感情联系等特殊纽带关系的基础上。家庭环境的基础地位表现在大学生对家庭在经济上和感情上的依赖。前者构成其成长的物质基础,后者构成其成长的精神基础。这种纽带关系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必需的安全感、依恋感和归属感。家庭环境自觉和不自觉的影响成为大学生先入为主的基础。大学生在幼儿时期就在家庭环境中获得了许多道德观念和掌握模式,形成的最初接受图式。家庭环境在无意识层面上对大学生的影响几乎无所不包。家庭环境在大学生成长时期仍发生作用,其基础性作用是社会和社区等接受环境所不能代替的。

其次,家庭环境作用具有深刻性。在人际关系上家长与子女有直接、经常和亲密的接触,这使家长和子女之间彼此了解较为细致和深刻,这种深刻的理解特征有利于子女对家庭环境影响正确理解和深层吸收。同时家庭环境影响具有隐蔽性、间接性的特点,这种影响的非正式成份较多,其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家长的身教言传表现出来。再次,家庭环境与其它接受环境具有互补性。是相对影响的内容而言。家庭环境也是一定文化的积淀之地,也是一定文化的传承者,具有具体、生动、现实性强的特征。

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人的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环境,使其有利于人的发展,这是基于关于人与环境关系基本观点所得出的一个结论,也是基于家庭环境角度着力研究对于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基本依据。

三、家庭环境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播中对大学生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也是环境的人。人在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同样也创造了人。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不能忽略了环境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区环境。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家庭环境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传播中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

1、家长自身的认同态度

大学生出身各异,有些大学生出身于农民家庭,有些则是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家长自身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存在着差异,这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认同态度。大学生家长自身态度,他们自身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存在着差异,那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家长自身的知识构成。家长对民族社会主义概念的理解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态度。家长自身知识架构,对民主社会主义是改良了的资本主义这一本质的认识、对民主社会主义基本主张的认识、对"瑞典模式"的理解等,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解,也就影响了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家长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积极方面的,那么在大学生头脑里将是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崇尚,而家长对民主社会主义理解较为深刻的,能看到民主社会主义的消极方面以及其局限性的,那么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将更加全面、深刻,对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就会走出字面上的理解,认同态度也将发生变化。

其次,家长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家长在各个领域、行业等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家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些人社会地位比较高,就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比较满意,而新的社会制度将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他们现有的身份、地位、名望产生动摇,因此他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率相对较低,他们的孩子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也受到影响。而那些在处于社会底层的家长,他们在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所处的社会地位较低,希望得到改善,因此他们对新的社会制度--民主社会主义将产生向往,他们的孩子也会对民主社会主义比较认同。

2、家庭经济情况差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不再实行统一的工资制度,随着外资企业的大力引进、民营企业的快速崛起、私有经济的迅猛发展,家庭经济情况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庭经济情况的各异,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

首先,大学生物质生活之间的差异引起的课余生活差异。家庭生活富裕的家庭,能提供孩子相对优越的物质生活,课余生活也比较闲暇,他们就有机会有时间比较早地接触了网络等多媒体工具,而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和视频资料,因此这些孩子也就能比较早地接触了各种思想,而那些家庭生活比较艰苦的同学,他们的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网络等接触得也比较晚,加上进入大学生活后为生计奔波,他们对新思想接触就比较少,这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物质生活的差异,影响了他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

其次,家庭经济情况的差异引起的大学生阅历的差异。家庭收入高、生活富裕的家庭能够提供孩子很多走出去的机会,他们能够在物质和精神上支持孩子去北欧等地方旅游、学习,这部分大学生就能够去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获得亲身感受,在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耳濡目染能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民主社会主义。而家庭困难的孩子,家庭除了提供他们基础的生活、学习之余就没有多余的钱供他们去外面感受新的社会制度下的生活、学习等,这部分大学生也就对民主社会主义的知识了解相对匮乏。这就影响了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因此,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引起的大学生的阅历差异,将影响他们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与否。

3、家庭成员在现有社会制度下的幸福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大幅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家庭成员在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幸福感,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

首先,家庭成员的亲密度下降导致的幸福感缺乏。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竞争越来越剧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庞大,加班越来越频繁,抑或是社会发展,电脑、电视等代替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等,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减少,亲密度下降。这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幸福感降低,大学生对现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满意度也随之下降,而民主社会主义趁虚而入。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下降影响了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

其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导致的幸福感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贫富差距拉大、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等社会问题,而一些大学生的家庭恰巧遭遇了其中的某些社会问题,这使得家庭成员在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幸福感缺乏,对现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出现了不满、质疑、埋怨,而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那种高收入、高福利、高税收的"三高"制度恰好填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现今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迎合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因此改革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导致家庭成员的幸福感缺乏,这将影响大学生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同态度。

注释:

①殷叙彝.民主社会主义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②列宁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01

③张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2008.6

④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家庭环境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庭环境青少年优化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摇篮。青少年正处于成才过程的素质优化期,探讨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有助于青少年成才尤其是成为高层次的人才。

一、家庭环境为青少年成才提供了基础

家庭环境是指以家庭这一社会群体为核心形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青少年的成才离不开家庭环境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1.1家庭遗传提供了生理素质

“遗传”这个概念来源于生物学,它最先是指生物界的一种自然现象。生物亲代通过生殖繁育把亲代的特性传递给子代,使子代具备与亲代相似的一些生物学特性的现象就叫遗传。遗传物质的差异、优劣直接影响到青少年能否成才、成才的方向和层次。青少年的生理素质很大部分是来源于亲代的遗传,生理素质差异性决定了青少年的才华见识在质和量上潜在的差异,从而影响青少年成才的速度与层次。智力素质是青少年成才的保障和基础。据研究表明,人的智力遗传率高达60%,仅有约40%的平均智力水平归功与环境差异。除了智商有遗传基础外,特殊才能也有遗传基础。如音乐、绘画。

1.2提供了物质基础

家庭的物质条件为人才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推动力。首先,家庭的地理位置对青少年的思维力、创造力以及综合素质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家庭地理位置在发达城市,青少年接触的新事物的机会就比较多,较早了解科技前沿知识、参加各种科技实验活动、眼界开阔、思维敏捷,这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创造力。同时,他们展现自己天赋、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大这有利于青少年较早的确定自己的成才方向。其次,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青少年成才所需的物质条件,如营养、学习资料,受培训的机会等。好的经济基础,不但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好的学校,优化智力,同时还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们有一个好的体质。

1.3提供了精神环境

家庭精神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关系、文化气氛、家庭成员的期望水平等。良好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品质、人格、情绪产生好的影响。青少年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有“成人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家庭人员关系不稳定、不和睦,青少年则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敌对、偏激、孤独等心理,产生不健全的心理品格。人才史表明,人才成功和失败,不能单凭智能水平,还要看他的个性心理品格。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特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自我价值体系和人才思想素质。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子女学习水平、志向、态度等,从而制约青少年智力素质优化。

二、家庭影响具有长期性

家庭是以夫妻为主体的,包括父母、子女等亲属在内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形式。家庭是人才一生不可脱离的环境,对青少年成才具有长期影响。青少年从婴、幼儿到青少年甚至到老年都离不开家庭。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影响贯穿始终。首先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方向产生影响。由于遗传和家庭的长期共同生活,父母的兴趣、爱好、文化修养等对青少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家族型人才链就是很好的证明。如,历史上著名的诗人家族曹氏三父子,苏轼兄妹,构成了诗人家族型人才。其次,家庭对青少年成才的速度、层次起到重要作用。家庭关系的亲密性和特殊性,使父母对子女最为了解,对他们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熏陶性。这有利于青少年在成才过程中少走弯路,加速其成才的过程。

由此可见,家庭对青少年成才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才起到促进的作用。

三、优化家庭环境

3.1构建和谐家庭关系

3.1.1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和谐、幸福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环境。夫妻关系的和谐对青少年人际交往起着重大影响。夫妻感情深、互相关心,能使子女直接受到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生动教育。而夫妻经常为生活等事反目,同床异梦,动辄吵架拌嘴,甚至大打出手,就会给孩子心灵上投下阴影。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表现出粗暴、刻薄,严重的就可能出现越轨行为。

3.1.2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儿童、青年最主要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性质、类型和特点对青少年成才就有深远影响。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变淡,渴望脱离父母,使自己成为独立的个体,希望父母平等地对待自己,与父母向朋友一样交往。这时父母应该提高自身的认识,不断地更新思想、认识到青少年不单是家庭的成员同时也是社会的公民。形成开明、民主、平等的家风。其次,确立正确的期望值。父母对子女高期望,有时对子女的要求脱离了子女的真实情况,甚至有的家长还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比较。这样以来,青少年可能会产生挫败、自卑心理。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对他们确立正确的期望值。

3.2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

家庭是青少年进行社会化的基本场所之一。完善家庭的社会化功能,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

3.2.1加强家庭教育

青少年要充分开发自己的优良遗传物质必须接受优良的家庭教育。首先,提高父母的素质,实行全面的教育。父母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修养对青少年成才影响很大。父母的素质高就会对青少年实施正确的教养方式,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成才的必备条件。有的家长过分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非智力教育,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是非常危险的。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思想政治品德的缺失。其次,培养青少年能力。青少年想得到周围人的认可,社会的承认,必须把自己的智慧通过实践表现出来。另外,青少年的能力强也会获得同伴的赞许这也会强加他们的自信心。有信心才会敢想敢做,才会出创造性的成果,才会为社会做贡献。

3.2.2树立科学成才观

科学的成才观是青少年成才道路上的指明灯。青少年能否成才,科学的成才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父母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决定青少年的成才方向。每个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兴趣和爱好。父母应该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来帮助他们早日确立成才方向。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其次,根据社会需要培养人才。人才之所以为人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具有良好的内在素质,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创造性成果可以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的进步。作为父母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并结合青少年的实际情况确定成才之路。:

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对青少年影响最大,最持久的环境。加强家庭环境建设对青少年成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家庭环境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中职生德育的必要性

中职生一般是年龄在15岁至19岁的孩子。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源于初中分流和社会回流的学生,他们缺少系统的学习教育,道德观念淡薄,是非辨别力差,自卑心理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有些学生把上学读书当成是来“混日子”,各方面放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就一些中职院校而言,学生普遍自主学习差,依赖性强,劳动观念淡薄。日常生活中,随地吐痰,脏话连篇,课桌文化等不良现象随处可见。

总的来说,中职生的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离不开他们生长的家庭因素。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第一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所以要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需要家庭的配合,因此做好对家庭因素的分析是我搞好职业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因素。

家庭因素分析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母亲给自己的母亲洗脚,被年幼的儿子看见。不一会儿,这个孩子也端着一盆水,请妈妈洗脚。情节简单,却折射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家庭氛围、家庭结构、家长的言行以及教育方式等都是影响中职生道德素质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 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肩负着诸多使命。首当其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但由于家长德育观念的淡薄导致很多家庭走进了误区,不但没有发挥其自身优势,反而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比如,很多家长重智轻德,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侧重其智育的发展,把学习成绩、有一技之长当作成才的标准,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教育,导致学生只知道学习,缺乏荣誉观念、集体观念、道德观念。据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信息的反馈,这种功利性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在工作时通常以赚钱多少为准则,而不考虑自己从事的工作是否正当合法。

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环境,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条件。就目前中职生的家庭环境而言,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与家庭之间相对独立,生活在这种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的相处,也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导致中职生缺乏学习尊重、合作的机会,使他们变的自私自利,没有尊重的概念,不懂得合作与分享,万事以我为中心。而“四二一综合症”家庭结构,也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乏家庭的温暖,没有安全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早恋、拉帮结派。这些不仅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提高德育素养的家庭对策

对孩子进行教育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道德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家庭比学校更能行之有效。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克服“代偿心理”。针对中职生的年龄及性格特点,关注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特点,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在掌握了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同时,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家庭教育方法。多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培养他们勤劳吃苦的精神。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优化德育环境,必须优化中职生成长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正确评价和对待独生子女,相信孩子,多给他们与同龄人交流的机会。同时减少夫妻之间的争吵,给孩子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单亲家庭中,父亲或者母亲要尽量满足中职生在精神和心理上的空缺,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避免在生活上放任自己,进而减少一些社会问题,让学生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加强与学校、社会的合作 做好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除了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的配合。因此,家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身素养,全天候地与学校保持沟通,与教师交流,了解中职生在品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利用自身优势,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德育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智君.“90后”中职学生品德行为偏差的表现、成因与矫正[J].文教资料,2010(6).

[2]赵玉堂.家庭因素对中小学生德育的冲击[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4):11-12.

[3]许静静.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暴力及预防对策――职校德育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陶奕.有种影响了无痕迹――论高中德育中的家庭教育[J].考试周刊,2012(54):174-175.

[5]陈建芳.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需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J].成功(教育版),2012(12):121-122.

家庭环境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微观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影响

我国已进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使得传统的德育概念有了新发展。德育不再是停留在学校这样的机构内,按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青少年符合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是社会环境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一定思想,指导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以上看出,社会环境因素变化、发展都会对德育工作产生影响,由于青少年基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的是微观环境。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不见得直接作用于青少年,但作用于学校中的教师、家庭中的父母和其他社会成员身上,间接给青少年带来影响。

首先,家庭环境。家庭是人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也是人在其中生活最早、最长久的群体。可想而知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家庭之中的德育影响主要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其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其次,学校环境。学校是人们着意营造的培养人的环境,学校的活动有计划、目的教授文化知识、劳动技能、价值观念、政冶观念、社会规范的教育实践。因此,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更具有指导意义。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文化、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都可以从这里体现和感受。学生遵守学校纪律的习惯,在人数众多的班集体中学会互相尊重、和谐相处等等,都在帮助青少年走向社会,懂得正确地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同时,学校还担负对社会本阶级的青少年进行人格塑造的任务,即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

最后,同辈群体环境。同辈群体是指那些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特点等方面相接近而关系密切的群体。这种同辈群体的影响主要在儿童升入中学后日渐明显,成员们之间自由交流,可以不受约束。一些不便于在正式的场合中讨论的话题,如对某些人的评价,都可以自由讨论。同时,同辈群体成员之间思想品德的影响是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在无意中进行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青少年受到的影响有时是不知不觉的。

此外,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大量融汇,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形成也有影响。例如,电视、电影、网络等方面关于人性善良、品德高尚内容的传播。

二、在微观环境中主导者如何发挥作用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复杂、系统、长期的工作,家长和教师们不能放松对环境因素的管理与疏导,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以促进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青少年自身情况的不同和主观能动性的差异,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德育有了新的延伸。它不只是教师们的工作内容,也成为家长们的生活重心之一,乃至每一位有责任感、诚信公正、品德高尚的人都有义务为身边未建立正确的“三观”的青少年给予关心指导,并以身作则,成为他们的“榜样”。德育不能仅仅在学堂中讲授、学习,而是从儿时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其实今天绝大多数的栋梁之才都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尽职的父母使其拥有积极向上、正面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上成就一番作为。因此,家庭环境的影响应与社会的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

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因而家长是在家庭环境中施加影响的主导者。首先,家庭生活中家长的言行,家庭和睦的氛围,家庭的生活习惯都会耳濡目染地渗透到子女的思想意识之中。这种影响可能不是自觉的,但如春雨润物般滋养于子女。其次,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家长对子女的了解超越老师对其子女的了解,可以根据子女的性格特征、志趣嗜好、学习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加思想品德影响。同时,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和培养,使家长获得一种血缘伦理权威,这是一般教育者难以达到的。青少年经济上、生活上的依赖性也决定了家长对青少年影响的权威性。因此,家长在其子女教育可以达到深入的程度。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发挥主导作用。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对青少年群体或个体施加影响,营造学校良好的环境。其次,教师应在传授思想、品德规范时,从青少年更好的内化思想品德规范的角度考虑,必须对社会现有规范进行整合、转换、创新,形成适合青少年的学习内容。最后,教师还应努力培养青少年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其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认为教育者的首要使命在于帮助自己的学生赞赏道德美并被这种美所鼓舞,使他坚定地相信,美和真理总是会胜利的。”

家庭环境的概念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就家庭视角评述国外关于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关研究。有关文献表明,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有明显的外在化特征,区分性低,较少指向未来;他们存在社会信息加工中的译码困难和归因偏向,其信息加工技能和认知控制技能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社会性情绪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他们的亲子依恋往往是不安全甚至矛盾类型;他们往往难以被同伴所接纳,在交往中更多地表现出适应不良性行为,其友谊质量也比较差,但自我效能、自我调节以及良好的群体特征是改善其同伴交往的重要因素;家庭的各种不利因素还会对其社会交活动中的活动能力、活动数量、活动水平和活动技能带来影响,在他们身上也更容易出现攻击、退缩以及各种过错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有关这些儿童的神经生理与心理学结合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之中。

处境不利,是指个体在经济状况、社会地位、权益保护、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必须承认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处境不利的群体。近年来,尽管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儿童的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权益维护状况也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部分处于不利境地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还是不容乐观,他们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特别关注和大力扶持的群体。其中,由于身心缺陷、家庭因素、教育因素、经济文化因素等的负面影响而形成的处境不利儿童更应成为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对象。儿童青少年处境不利既可能表现在其学校生活中,如学业不良或同伴关系不良,也可能表现在更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如辍学、童工、流浪甚至违法犯罪,但从起因上看,大多与不良的家庭环境有关,或者正处于非常不利于其发展的家庭处境之中。因此,我们把这部分由于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家庭经济文化的弱势状况和家庭内部关系不良而对身心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儿童统称为家庭处境不利儿童。本文仅就家庭视角对国外关于处境不利儿童在社会认知、社会性情绪、社会交往和社会行为等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领域的研究做一概述,以期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1 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几种典型及其关系

尽管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家庭环境情况各异,非常复杂,但从焦点表现来看,国内外研究大都集中在三类比较典型的儿童上。⑴家庭贫困儿童或经济文化弱势儿童(economicallydisadvantaged children,underprivileged children)。对于这部分儿童的界定,一种是由较明确的指标来衡量,另一种则是根据某种约定成俗的社会等级或少数民族身份。前者如美国,每一个时期都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均国民收入状况划定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SES)。如当前有研究者往往把美国家庭年收入低于10400美元界定为低SES[1],而20世纪60年代末期则以年收入4000美元为界[2]。在以色列,界定家庭贫困儿童或经济文化弱势儿童主要依据父亲的出身、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和住宅密度等三个参数[3]。后者在一些社会等级制度或特征比较突出的国家或地区比较通用,如印度的研究者除了以家庭收入为指标外,还往往以婆罗门家庭和“神的子民”家庭作为区分处境有利和不利儿童的依据[4]。⑵家庭关系不利儿童。即由于父母分居、婚姻冲突、离异、再婚、死亡、失踪等家庭各种不稳定人员关系或负面因素等导致缺乏必要的关爱和照顾的单亲抚养、隔代抚养或寄养儿童。其中以离异家庭儿童为最具代表群体。美国当前每年有100多万的儿童经历父母离异,英格兰和威尔士每年也有十多万儿童遭受父母离异的痛苦[5],我国学校中的父母离异儿童数目也非常庞大。⑶受虐待儿童(maltreated children)。

指由于家庭成员暴力或精神伤害而受到身体虐待、待、情绪虐待、医疗保健虐待和被忽视的儿童。根据美国健康和公共事业部(USDHHS)在2003年的统计,有180万儿童被报告为受虐待或被忽视,而被地区和州儿童保护和服务机构提名的此类儿童超过300万。这个比例达到全美儿童人口比例的12.3%[6]。近年来,被忽视的儿童尤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在纽约州,1988年的儿童虐待调查发现有92%的儿童虐待涉及忽视而不是身体虐待和待。有研究者强调,“有关研究和公共政策明显地对忽视在儿童发展中的毁灭性影响重视太少”,“这种虐待的潜在影响可能是由于更多慢性的、弥漫的、自然的疏忽而产生的。它可能反映了整个家庭功能紊乱的一般性水平”[7]。无论如何,儿童虐待和忽视对其认知、语言、社交、情绪等的发展都带来非常有害的影响,并使之处于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精神失调以及病态人格的增进的危机之中。

需要指出的是,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上述三个方向仅仅是代表了与家庭有关的不利处境儿童的比较典型性的类别,除此之外,还会有因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社会文化变迁、各种突发事件而导致的短期或长期的家庭系统紊乱或家庭环境不良,从而出现与之相应的各种家庭处境不利儿童。

另外,对于某些儿童来说,各种不利或弱势因素很可能会交织在一起发生交互作用或多重影响,比如,家庭贫困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和父母冲突,也容易引发父母对儿童教养的粗暴简单和对儿童发展的忽视,父母离异也容易导致单亲家庭失去经济支柱而穷困,也容易引发单身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虐待和忽视。在这其中,尤以受虐待和被忽视儿童为问题集中表现群体。在考察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还须注意的是,上述三类儿童在其社会性发展中既有共通之特点,也有相异之发展轨迹和方向。

2 社会认知与社会性情绪

2.1 自我概念的内容与特点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儿童个性发展的中心任务,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更是调和不利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核心变量。Fahey和Phillips等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做过一项对处境不利小学儿童自我概念的内容分析研究[8]。结果发现,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描述中包括了性别识别与认同、姓名、年龄、身体外貌、家庭和同伴关系、一般社会地位、家庭住址、兴趣、职业、财产、志向、品德、宗教从属关系、种族意识、素质、学校学习、技能等。处境较好的儿童总体上的自我概念描述种类与处境不利儿童相似,但却有两个额外的种类,即抽象认同(abstract identification)和社会身份(social status)。前者如“我是属于世界大家庭的个体”,“我仅仅是世界的一个点”等的抽象宣称说明这些儿童经历了更多的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刺激环境,已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自我中心,其社会认知成熟与其它关于智力和形式运算的研究相似。后者则体现了处境较好儿童的自我概念描述趋向于通过声明他们是“家境好的”或者有钱人家的子女而把他们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来。在涉及到有关同伴关系和交往的认知时,处境不利儿童的自我概念描述趋向于强调和他们的同伴的竞争性的经历,而处境较好儿童趋向于更多地指出积极的同伴的关系;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志向的种类上,处境不利儿童表达的志向显著较少,而处境较好儿童表达多种多样的志向和理想。从自我概念描述的结构上看,处境不利儿童的所有反应都与当前时态相联接,而处境较好儿童更多地是根据过去的、当前的和未来的理想自我来构想自己。他们更多地趋向于把理想自我置于他们的自我描述中,从而提升了他们自我概念的质量;处境不利儿童则在自我描述上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方面,特别是在学校成绩和技能方面很少能积极地看待自己,自我接纳一直随附着满足于外部标准以及他们的老师和父母的期望的特征。因此,他们的控制点更多的是外在化的。

2.2 社会信息加工和认知控制

社会认知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许多研究认为家庭处境不利会给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Cicchetti等人对受虐待儿童、低社会经济状况(SES)家庭儿童和中等社会经济状况的正常儿童进行错误信念任务测验,发现虐待和忽视比家庭经济贫困对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迟缓发展影响更大[9]。Dodge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已经在探讨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社会认知发展问题上得到了验证。Dodge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有身体虐待史的学龄儿童在面对暧昧、不明确的信息时候,比对照组儿童更有可能遗漏相关的社会性线索而归因于别人的敌意意图[10],随后大量的研究也都证明处境不利儿童在社会信息加工中的译码困难和归因偏向。Rose(1999)的研究也发现,家庭处境不利的高危儿童经历了大量的负性生活事件而倾向于更为悲观的归因方式[11]。Joseph等人就小学阶段受虐待儿童对不同人际关系身份的个体(父母、教师和同伴)的归因倾向进行研究,检测儿童敌意归因倾向与虐待的频次、严重性的关系,并探讨儿童对父母的归因特点在调节受虐待儿童对不熟悉同伴的敌意归因的关系上的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儿童,身体受虐的男孩更可能对各种人际关系身份的对象作敌意归因,包括他们的父母、不熟悉的老师、他们的最好的朋友和不熟悉的同伴。男孩中发现了身体虐待的发生次数和敌意归因存在正相关。结果支持了身体虐待和敌意归因趋势在小学早期存在联系的观点[12]。另外,Toth和Cicchetti等人还在有关研究中提出,归因方式的负性偏向并非是处境不利的唯一结果,而正确的归因方式还能在家庭虐待和儿童外在化行为问题之间发挥调节、缓和作用,归因方式和儿童对家庭状况与父母行为的积极认知和正确理解在抵制儿童虐待的有害效果时发挥了保护性作用[13]。

Rieder和Cicchetti认为,儿童在信息加工中出现的译码偏差与归因偏向同其认知控制机能有关,处境不利儿童和处境较好儿童存在着认知控制机能的发展差异。在其巧妙的实验中,发现处境不利儿童在处理无关的攻击性信息时,往往是缺乏效能的,即他们无法抑制对无关信息的注意,其攻击性幻想的特征难以控制地使他们的注意指向攻击性刺激[14]。近年来的事件相关电位测量(ERP)证实了社会信息加工、认知机能控制理论以及认知—情绪平衡理论的类似假设。当儿童对表现生气、害怕和高兴的面部表情的图片进行反应时,受虐待儿童对生气表情的图片比控制组儿童出现较大的P3b振幅。这说明与虐待有关的异常的情绪经历可能改变了他们注意的分配以及灵敏性[15]。

2.3 社会性情绪的发展特点

儿童社会性情绪的发展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不利家庭环境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往往为儿童年龄、性别、身份等变量所左右。一些研究指出,早期家庭经济贫困或社会文化弱势往往作为起始原因,持久而深刻地影响儿童社会性情绪的发展。或者说,父母因经济拮据而带来的情绪失调往往具有代际传递的特点。在一项纵向研究中,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5岁和14岁时的情绪健康状况总体上具有一致性,焦虑、抑郁、害羞、退缩等特征比一般儿童更加突出[1]。然而,就父母离异的儿童青少年来说,孩提时代的父母离异会作为一件破坏力极大的生活事件影响当时的情绪和行为,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理的成熟,这种心理创伤会在其它积极因素的参与下得到治愈。Franklin等人的研究发现,父母离异的大学生在抑郁以及其它一些观测因子上没有发现与正常家庭大学生有显著差异,低自尊和抑郁并不是离异家庭大学生的性格[16]。Valarie(2002)的研究也表明,尽管父母离异对子女在成人期的人际信任有负面的影响,但在过去的亲子关系被考虑进来后,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就消失了[17]。早期受虐经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龄前儿童的人际信任、人际情感距离、好奇心、成就欲以及情绪的社会性参照寻求[18]。从对自我的情绪体验来看,受虐待婴儿典型地表现出对点红实验中镜子中的自我影像的消极或中立的情绪。这说明受虐待的婴儿对自我的感觉是不好的或具有羞耻感的[19]。学龄阶段,受虐儿童的抑郁症状也比正常儿童显著突出[20]。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期的同伴交往的挫败强化了这种早已萌芽的自我体验,他们的自尊感也就受到极大的破坏,有证据表明,受虐儿童自尊感的削弱与所有的受虐待类型有关[21]。

儿童对道德情境中的情绪体验是衡量儿童社会性情绪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Smetana(1999)等人设计的一项学龄前儿童关于假想和真实的道德犯过情境的道德观念的实验中,发现了受虐待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以及受虐儿童各类别之间的情绪判断上的一些微妙差异。比如,在假想的犯过情境中,正常儿童比被忽视儿童更多地判断犯过者在犯过时是难过的,受虐待儿童更多地把受害者看成是害怕的,被忽视儿童比身体虐待儿童和正常儿童对假设的不公平情境报告更多的害怕反应,等等;在真实的犯过情境中,无虐待经历的男孩比受过身体虐待的男孩更多地认为受害者是生气的,受过身体虐待的男童则比其他组儿童更多地认为受害者是难过的[22]。这些细微的差异,都可以被认为是特定的家庭不利处境或经历给儿童社会性情绪发展所留下的痕迹。

3 社会交往和同伴关系

3.1 亲子交往和亲子关系

处境不利儿童的童年大多是不安全、不稳定的,所建立的依恋关系也大都是以不安全依恋类型为主。在有虐待史的儿童中,更是发现突出的矛盾紊乱依恋类型[6],另外,婚姻冲突和家庭亲密居住关系的解散更是破坏了亲子关系。无论是家庭经济困境还是家庭关系不良都会减低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容忍度,同时又增加了儿童令人厌恶的破坏性行为。过去和当前都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儿童早期低质量的依恋关系和不稳定的家庭关系能预测儿童今后的病理性内外行为问题[23]。作为一种循环,亲密依恋关系的减少,增加了儿童某种反社会或非社会性的压力和弱点,导致了儿童对环境控制的妥协、控制情绪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并潜在着各种悲伤、沮丧、愤怒和害怕,这些情绪又转而表现在行为问题上,增加了家庭的不和与冲突,同时也导致家庭结构的瓦解数量的增加。从长期来看,不安全依恋关系也导致儿童丧失人际交往的情感和信任基础,缺乏必要的认知能力和社交技能。但是,近年来一些研究乐观地指出,家庭处境不利导致的亲子交往障碍以及亲子关系质量低劣并非如想象的那么可怕。一项对五年级处境不利儿童的写作研究发现,尽管他们的家庭频繁破裂或经济拮据,但是他们依然充满了对生活的乐观和热爱,在以“我的家”、“我的家庭”、“我最好的朋友”、“我的学校”、“我的城市”等为主题的短文写作中,这些处境不利的儿童尽管明知自己的家庭状况,但是依然用他们在周围环境中所看到的积极方面埋葬那些消极的生活事件,表现出爱、分享和帮助,学习着我们一直提倡的传统的价值理念[24]。还有些研究指出,早期亲子关系问题并不一定为今后社会交往带来直接的不利影响,自我调节和控制比婴儿期依恋和童年期亲子关系对今后的社会适应有更大的预测作用[25]。特别是对那些受虐待和被忽视的处境不利儿童来说,积极的自尊、自倚、自信和自我调节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早期交往不利所带来的影响。

3.2 同伴接纳与友谊

许多研究发现,家庭处境不利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敌意和攻击性。虐待和忽视经历还能使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退缩行为,在青少年时期,这种逃避和退缩还可能使他们卷入逃避性的青少年违法中。Shields等人(2001)以7日夏令营的方式,让互不相识的处境不利儿童和对照组儿童在小组中开展交往与和娱乐活动,在第四天让每一个儿童在小组中根据合作的、分裂性的、怕羞的、打架的发起者、领导者等五个特征之最进行同伴提名,结果发现有虐待经历的处境不利儿童表现出大量的适应不良行为,在同伴提名中被更多的被认为是最具分裂性、缺乏合作性以及打架的发起者[26]。在另一项夏令营研究中,也发现有虐待经历的处境不利儿童更为明显地避开其他儿童,远离表示友好的同伴的接近;与对照组儿童关切的表现不同,他们对那些难过忧伤的同伴不仅没有表现出关心,反而会趋向回避甚至攻击。所以一般来说,有虐待和忽视经历的儿童很少主动发起同伴交往,表现出更多的负性社会交往、更多的外在化行为和不恰当行为、较少的亲社会行为,他们很少可能成为受欢迎者,更多可能被同伴所拒绝。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氛围融洽的良性群体中,处境不利儿童同伴交往的频率、多样性、复杂性以及积极情绪的表现都与对照组儿童相似,而在新形成的群体中,他们缺乏能力表现,其积极情绪的表达也随着年龄减少[27]。这说明,积极的同伴交往和良好的群体氛围是驱除家庭处境不利所带来的阴影的灵丹妙药。

从双向互选的友谊关系来看,正是由于处境不利儿童低劣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使他们在广泛地建立友谊和维持友谊关系上面临很大的困难。友谊的情感质量和友谊的亲密需求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指标,Toth等人曾让儿童从这两个维度描述了他们与父母、老师和最好朋友的关系,结果发现,处境不利儿童在这两个维度上毫无相关,他们对同伴的亲密行为期望也较低,这种低期望值的同伴关系概念不利于他们与同伴形成互惠行为,从而阻碍了友谊的建立与维持[20]。

不利的家庭环境作为前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儿童在同伴交往上的诸多问题,但也正是同伴交往和友谊在儿童早期不良家庭环境和今后社会交往之间充当调和因素。目前,恢复性同伴治疗(RPT)作为一种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干预方法在学校、家庭、社区都得到运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4 社会行为与行为问题

社会行为是社会性发展的外部表现,其核心是社会适应问题。家庭处境不利儿童社会适应问题包括学校适应和社交适应,而从行为研究的内容来看,基本是围绕着内因性问题行为(如退缩、抑郁/焦虑性行为症状)和外因性问题行为(如攻击、举止粗暴、过错与犯罪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而展开。贫穷一直被认为与青春期行为不良有着密切关系。一些研究认为,在低年级阶段,家庭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典型地预测儿童在学校的问题行为而非学业状况,而家庭收入却不仅能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而且还能预测其学业能力。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父母离婚的适应和反应是不同的:2岁半到3岁3个月的儿童表现出倒退行为,3岁8个月到4岁8个月的儿童易怒、粗暴和有攻击性行为,5岁到6岁的儿童既会出现内因性行为问题如焦虑,也会出现外因性问题行为如攻击性,7到8岁的儿童更多的内因性问题行为如退缩、害怕和抑郁,9到10岁的儿童则更多地以丰富的负性情感来体验父母离异所带来的伤害。许多纵向研究还显示,家庭分裂过程比离异后的家庭结构变化对儿童的学校适应和社交适应会到来更大的困难。在儿童进入青春期后,父母离异所带来的延迟影响可能会再一次影响年幼时父母离异的青少年,这个时候他们更容易出现吸烟、酗酒、吸毒和过错行为。因离异、虐待等原因而造成监管人的改变以及住所的改变次数与儿童过错违法行为、吸毒、辍学有关,情感拒绝和忽视更是辍学和逃学行为显著相关[28]。一项家庭成分对儿童行为的预测研究发现,虐待不仅能预测儿童的攻击性,而且还能因家庭其它不利成分而预测儿童的其他行为,比如,兄弟姐妹的被虐待和被忽视的比例还能预测儿童的活动亢进以及不专心行为[29]。

儿童社交活动的参与性和胜任性也因家庭环境不利而受到影响。有人采用儿童行为问卷(CBCL)让儿童母亲对有受虐待经历儿童和对照组儿童的社交活动中的活动能力、活动数量、活动水平和活动技能进行评定,有关的社交活动涉及体育、游戏或业余爱好、工作和家务、组织或俱乐部团体活动。结果显示,两类儿童的活动数量和活动技能均有显著差异,有虐待经历的儿童的母亲在孩子所参加的所有活动中都明显地倾向于认为其不胜任或无能力[30]。而家庭经济文化弱势的儿童则表现出另一种倾向,他们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更多地寻求家庭外的支持,家庭外行为也更频繁、复杂。

转贴于

处境不利儿童行为问题的内部生理和心理机制成为当前深入的一个领域。有人试图希望通过情绪管理机能和自我防御机制说明处境不利诱因同儿童内因性和外因性行为问题的内在关系。发现有虐待经历的儿童在情绪管理机能上受到较显著伤害,表现出低水平的冲动控制,容易过敏、生气、被动和抑郁。与正常儿童相比,他们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得以不恰当的泛化施用。身体受虐待儿童比被忽视儿童出现更多的倒退、否认、投射和摄取作用,被忽视儿童比身体虐待儿童出现更多的补偿、抵消作用[31]。近年来,随着神经心理学和分子生理心理学广泛深入,对处境不利儿童行为问题的神经生理和分子生理机制的研究也得以展开。比如,有研究发现,基因编码中的功能性多态现象,即能产生代谢变化的单胺氧化酶A(MAOA)能缓和虐待所带来的消极后效。具有高水平MAOA表达基因类型的受虐待儿童减少了反社会行为和暴力行为的可能性[32]。另外,关于这些儿童所处不利环境和不幸经历对脑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5 几点简评

5.1 家庭贫困儿童、父母离异儿童、受虐儿童仅仅是处境不利儿童的几种典型表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处于不良或不利于其发展的家庭环境,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种环境的消极影响;不同之处在于这种不良家庭环境的动力学机制不同,对发展的过程和结果的具体影响也各不相同,同时,这种影响与儿童生活的其它生态系统发生不同的交互作用,从而导致这些儿童彻底摆脱这些消极影响的恢复力(resilience)也可能各不相同。为此,我们需要一方面具体细化研究各种处境不利儿童在认知、情绪、个性和自我系统、品德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状况,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是要探索不利于儿童发展的共同高危因子及其动态演变、各种处境不利儿童发展的共同特点、共同高危因子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机制、促进儿童积极发展的恢复力构成要素等等。

5.2 如果说家庭贫困往往是各种家庭问题发生的起始原因的话,那么儿童忽视则是家庭处境不利对儿童影响最具普遍性的现象。在经济贫困的家庭中,父母往往受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不高,或每日为生计奔波。前者导致父母缺乏教养孩子的基本知识,后者导致父母没有时间教养孩子,两者都容易导致对孩子的忽视。在父母冲突、离异、分居的家庭里,父母要花很多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焦虑、烦躁以及独立支撑的经济压力很难使他们顾及到孩子。我国社会总体偏低的家庭经济水平和社会转型期逐步上升的离婚率,为儿童忽视现象的高发性提供了可能。从国际上对儿童忽视的一般分类来看,涉及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教育忽视、安全忽视和社会忽视。这不仅影响到儿童的生存、安全和身体健康发育,而且还影响到儿童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教育忽视还相当于在早期剥夺了个体未来发展和社会竞争的基本条件。由此来看,把忽视理解为对儿童发展的毁灭性影响并非夸大其辞,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5.3 总结国外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值得我们借鉴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科学鉴别,政府与研究部门共同建档,籍此开展长期的追踪研究、援助和干预工作;第二,丰富多彩的实证研究和建立理论模型的配合,大量的具有生态特征的质性研究方法如观察、访谈、活动产品分析等被研究者愈加广泛运用,以实现对这些儿童更为全面的生活化的理解;第三,神经生理、分子生理和心理学的高度整合,使研究结果更为清晰客观;第四,非常注重干预性研究,在干预过程中强调生态化,重视家庭(父母卷入)干预、社区干预、学校干预、同伴干预的系统化与整合。

5.4 国外研究者所关注的处境不利儿童范围相对狭窄。事实上,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文化急速变迁的我国社会,除了上述几种类型的处境不利儿童之外,下岗职工子女、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农村留守儿童等可以广义地划归入儿童弱势群体的范畴中。对这些儿童发展的研究是极具本土特色和现实意义的。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条件的关注、呼吁和扶持既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研究现状来看,对这些儿童往往是描述的多,深入研究少;呼吁的多,实质性的发展性干预少;单学科探讨的多,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整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少。我们应该在充分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范式和干预策略。

6 参考文献

1 Najman J M, Aird R, Bor W, et al. The 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socioeconomic inequalities in chil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health.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4, 58:1147-1158

2 Tolor A . Attempt to measure psychological distance in advantagedand disadvantaged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1969,40:407-420

3 Chalifoux L M, Fagan B . Labeling children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disadvantaged”.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1997, 91 :531-538

4 Sohani D. Level-I abilities of soci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Ef-fects of home-environment, caste and age. Soci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1994, 10(1-2): 69-74

5 Bream V, Buchanan A. Distress among children whose separated orporced parents cannot agree arrangements for them. British Journalof Social Work, 2003, 33(2): 227-238

6 Cicchetti D . An odyssey of discovery: Lessons learned through threedecades of research on child maltreat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4,59 (8):731-741

7 Petic Z H. Maltreated Children Fall in School. Human Ecology,1993, 21(3): 18-21

8 Fahey M., Phillips S .The self-concept of disadvantaged children:An exploratory study in middle childhood.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81,109:223-232

9 Cicchetti D, Rogosh FA .False Belif Understanding in MaltreatedChren. Development & Psychopathology , 2003,15(4): 1067

10 Dodge K A, Pettit G S, Bates J E. Effects of physical maltreatmenton the development of peer relation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4, 6: 43-55

11 Rose E G . Cognitive, behavior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prediction of resilience among socioeconomically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t risk for behavioral and social maladjustment.Didd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1999,59(8-B):4463

12 Joseph M P, Kathy G. Hostile Attributional Tendencies in Maltreated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2003, 31(3):329

13 Toth S L, Cicchetti D, Jungmeen K. Relations among children’sperceptions of maternal behavior, attributional styles, and behavioralsymptomatology in maltreated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Psychology,2002, 5:487

14 Rieder C,Cicchetti 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Bon cognitive control functioning and cognitive-affective bala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9, 25(3):382-393

15 Pollack S D, Klorman R, Thatcher J E, Cicchetti D. P3b reflectsmaltreated children’s reactions to facial displays of emotion. Psychophysiology,2001,38(2):267

16 Franklin K M, Janoff-Bulman R, Roberts J E . Long-term impactof parental porce on optimism and trust : Changes in general assumptions or narrow belie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59 (4): 743-755.

17 Valarie K. Parental porce and interpersonal trust in adult offspring.Journal of Marriage & Family, 2002, 64(3): 642

18 Lawrence A J, Allen J P. Effects of maltreatment on young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n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7, 23 (3) :406-414

19 Schneider-Rosen, K. & Cicchetti, 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ffect and cognition in maltreated infants: Quality of attachment and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self- recognition. Child Development,1984,55: 648-658

20 Toth S L, Cicchetti D. Patterns of relatedness,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nd perceived competence in maltreated children. Journal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996, 64 (1) : 32-41

21 Kaufman J, Cicchetti D . Effects of maltreatment on school-age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 Assessments in a day-campset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9, 25 (4) :516-524

22 Smetana J G, Toth S L, Cicchetti D, et al. 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preschoolers’conceptions of hypothetical and actual moraltransgress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9, 35 (1) :269-281

23 Ackerman B P, Brown E D et al. Maternal relationship Instabilityand the school behavior of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d familie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2,38 (5): 694-704

24 Nancy A M, Nikolaus B, A study of the writing of fifth-grade disadvantaged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4, 87(4) :228

25 Bryan V R .Perceived relatedness and self-regulatory motivations inthe adjustment of maltreated childre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1998,59(6-B):

3099

26 Shields A, Ryan R M, Cicchetti D.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 ofcaregivers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as predictors of maltreated children’s rejection by pee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37(3):321-337

27 Marlys M Staudt .Psychopathology, peer relations, and school functioning of maltreated children: A literature review . Children &Schools, 2001, 23 (2): 85

28 Herrenkohl E C,. Herrenkohl R C, Egolf B P . The psychosocialconsequences of living environment instability on maltreat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03,73 (4) :367-380

29 Maureen B . Does family composition predict maltreated children’saggres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1996, 57(6-B): 4051

30 Kinard E M.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ctivities: Maternal ratings ofmaltreated and nonmaltreated childre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002, 72 (1) : 11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