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环境内容

家庭环境内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环境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环境内容

家庭环境内容范文第1篇

NAGRA推出的JoinIn支持多种先进的互联家庭解决方案,帮助服务提供商丰富其用户产品系列,并进一步从其平台中获得盈利,包括通过家庭网关将内容发送至家中的多台设备,实现全家PVR功能,与其它屏幕分享内容以及从任意设备访问广播与云端内容等。

JoinIn是一种安全灵活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家庭内各屏幕间优质内容的共享与无缝交付;是一种公开的参考架构,服务商可通过构建各类内容观看场景,实现互联家庭,并从中获利。

JoinIn充分利用了公开标准、业界最佳技术及实践,确保互联家庭无处不在的设备互通性。

NAGRA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总经理陈浩辉说道:“JoinIn旨在帮助服务提供商与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实施安全、高效、灵活的解决方案,在互联家庭内实现优质电视内容的交付、存储与共享。它支持服务提供商克服新型电视环境的复杂性与片段化,通过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吸引观看者,并通过向各个屏幕提供优质内容实现盈利。”

JoinIn全面解决了整个互联家庭内设备查找、服务查找、内容交付与内容保护等主要难题,在安全的家庭环境内实现各设备间的无缝互操作。

JoinIn整合了在技术、协议、公开行业标准(如DLNA和uPnP)以及HTML5领域内的最佳实践,在多个屏幕上有效提供始终如一的用户体验。此外,为确保家庭范围内的安全性,JoinIn还充分利用了业界最佳的条件接收与DRM技术。

“全新内容导航与搜索产品‘Project Ultra’是专为超高清4K环境设计的,这项创新成果是首次亮相。”陈浩辉说道,“4K即将引领电视行业的新时代,通过强大的用户互动实现震撼人心的视觉体验。同时,这一发展趋势也给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它亟需相关技术与设计,从而在大部分4K屏幕上实现直观、身临其境的社交电视体验。借助Project Ultra,我们提供针对网上冲浪、搜索和购买4K内容的全新用户优化计划,从而直面这一挑战。”

Project Ultra结合NAGRA最新中间件解决方案OpenTV 5,为超高清HTML5用户体验铺平了道路。依托运行在新一代强大硬件4K加速芯片组之上的OpenTV 5 JavaScript Framework for HTML5,Project Ultra提供了一种创新、智能、流畅的新方法,为用户在无限内容中提供导航。该产品的核心是“可缩放式”用户界面,它提供了一种新颖的360度导航浏览功能,三维平面简化了内容组织与搜索,支持用户“放大”其所喜爱的电视内容。

家庭环境内容范文第2篇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研究当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前提,只有掌握了他们的心理情况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问题进行解决。心理指的是生物对于客观世界事物的一种主观性的反应,心理的现象主要包含着心理过程以及人格。人类的心理活动都需要经历发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人在进行日常活动的时候,通常都是通过感官来认识外部的事物,再通过脑部来对事物的联系等进行思考,其中就会伴随着各种不同的情绪,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都是心理过程。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和心理疾病是相区别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指由于人的大脑的中枢神经的控制系统出现问题多产生的一些性格的世界观等方面的改变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外很早就已经开始提出并进行研究,我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和研究工作相对较晚,在研究之初主要是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和发展,逐渐开展一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咨询工作。但是,我国目前存在着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一种误解,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心理辅导,而心理辅导指的就是个别性的心理咨询。这样误解的结果会导致内容宽泛的心理健康教育被误解为是个别性的心理辅导或者是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工作。需要指出的是,心理辅导指的是一种专业性操作很强的工作,其不仅是科学,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能够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之一。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仅是局限在小范围内的工作,而是面向全体的大众型教育。

2当代学生心理问题

当代学生在努力成为我国未来的人才资源的同时,其自身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和学校相关、和学习相关或者是和人际交往有关,他们在处理各种关系的同时都可能因为一些问题而导致问题一直不能得到解决或者是在内心留下一定的阴影,这样就对他们的心理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2.1学校相关现在大部分踏入大学校园的学生都是“90后”,他们很多自身的问题在进入校园独立生活之后都不断显现出来了。“9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都在性格方面比较自信,但是他们由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其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中都很少遭遇困难,即便是遭遇困难也有父母的帮助,不需要自己去亲身解决问题。这样的话就导致大部分的“90后”在进入校园之后由于不习惯自己处理所有的事情,所以在有关很多校园方面的问题都不能顺利解决。因此,进入大学之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和高中时期不同,一些学生难以接受这样的转变就会出现长时间心理抑郁和厌食、失眠等一系列的情况。另外,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经常被提起的是今后的就业问题和学习问题,这对于刚刚结束高中刻苦学习生涯的大一新生来说无疑又一个重大的打击。基于这些刚刚进入大学校园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心理上对校园生活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心理健康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2.2学习相关学习问题是大学生进入校园后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之一。很多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内心缺乏驱动自己进行学习的力量,失去了学习的方向以及求知欲。大多数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主要是对于自身的专业缺乏学习的兴趣或者是缺乏自我的效能等。另外,还有一部分的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过于强烈。通常情况来看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推动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但是并不是说其学习动机越强烈就越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如果缺乏学习动机会导致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但是如果学习的动机过于强烈,那么自身对于抱负等抱有过大的幻想,就只会专注于一些奖励性的东西也就不能真正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学习动机过于强烈的学生会容易对自己产生自责和情绪紧张等情绪,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最后,学习疲劳现象也是学习相关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之一。学习疲劳包含生理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主要原因是学习的时间过长或者是学习的难度较大以及睡眠的时间不足等。学生出现学习上的疲倦心理就不仅会影响其情绪发展,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2.3人际关系相关当代学生在人机关系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认知方面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认知方面都存在偏差,不能正视自己也不能正确认识他人,导致他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他们对于自身的认知程度过高,那么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就会过于高傲,不能和谐与他人相处。如果对自己的认知程度过低,就会时刻产生自卑的心理,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总认为自己很多地方不好,从而心理长时间处于低潮。很多大学生在进入校园之后因为没有充分的交往经验,导致他们在和同学以及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身边人的关系,长期困扰之后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3当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针对以上讨论的当代大学生众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迫切提出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策略,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3.1社会方面社会是一个很大的环境,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各种交往活动的时候,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要想改善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社会方面的问题,在社会大环境内实现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首先,社会方面需要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在整个范围内进行大力的宣传,让社会公众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和身体上的不适一样需要得到关注并及时进行就医和治疗,并帮助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人早日解决心理问题。除此之外,当代学生群体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尊重,不能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更不能对他们进行歧视。大众传媒是一种宣传能力极强和宣传范围极广的手段,所以需要在社会上发挥大众传媒中一些不良因素的限制,发挥舆论的作用来加强人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度,并引导他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正确的态度。另外,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大众传媒信息有正确的态度和足够正确的识别能力。由于我国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手段日益多样化,大众传媒已经不会受到时空或者是时间方面的限制。再加上现在国内对于国外各种媒体信息已经不过多限制,所以当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类型十分复杂,这就需要他们自身具备正确的识别能力。对于一些能够对大学生心理或者是世界观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需要及时屏蔽,吸收正能量的事物。

3.2家庭方面家庭方面对于当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影响也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家庭对于他们的成长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改善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要提倡家庭美德并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气氛,让他们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家庭的氛围和环境指的是在一个家庭之中占据优势的一种态度以及感受,这是由家庭成员的语言和态度所共同促成的,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性格和品格等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谐家庭环境下生长的人能够在家庭的感染下和他人之间进行互助和互相爱护,并懂得相互尊重,其自身在内心也能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因此,要想促使当代学生能够在心理教育方面得到良好的改善,还需要在家庭方面营造较为和谐的环境。另外,父母需要和大学生之间进行时常性的情感方面的沟通。很多当代的大学生因为和父母缺乏心灵上的沟通,导致他们在心理上对于家庭和沟通产生逆反心理,也就不适合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父母需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和子女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情况,及时发现不好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3.3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和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当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促使当代学生的心理教育形式得到改善,还需要在学校方面进行相应的改变。很多大学生因为学校的管理制度问题导致他们在内心产生巨大的压力,长时间下来就会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所以,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需要进行完善,学分制和必修课学分等设置要更加接近人性化。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设置方面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之后,设置最适合现代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制度。同时,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发展个人的志向,给予学生转专业的权利,让他们能够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这是降低当代学生学习和发展等各方面压力的重要方面,让他们在校园中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4结语

家庭环境内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小学环境教育

一、研究背景

(一)店口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受到了影响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加速城镇化步伐、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基本战略方向和必然选择。店口镇位于诸暨北部,素有“五金之乡”称誉,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绍兴市首位,浙江省“百强镇”第4位,全国“千强镇”第18位。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给店口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过度的开发建厂,使店口的山林和湖泊面积逐年减少;对大量生活、工业垃圾处理落后,重复污染严重。店口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加强公民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环境教育是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小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和环境教育的最佳期,通过环境教育,小学生能获得环境知识,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参与意识,习得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和习惯,对于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店口一小接纳了该学区内的本地孩子和外来建设者子女近2000名,是店口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教育主动与社区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进行小学生环境教育,培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小公民”,以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影响整个街道,对推进我镇城镇化建设,促进店口镇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教育主题的提炼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突破口

环境教育在农村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像店口这样从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固定的环境教育教学计划,随意性很强。2.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村民环境意识差,没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与参与意识。3.农村的小学生不能接触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出于安全考虑,各种考察、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总是被搁置一边,在学生和社会实践之间砌了一堵厚墙,又由于场地有限,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实践。4.学生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差。

在农村小学开展环境教育,问题自然很多,困难客观存在,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做好他们的环境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对环境教育主题的提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实性、实践性,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问题随处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如影相随,毫无疑问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突破口。鉴于此,我们进行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二、文献综述

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把环境教育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造,对其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正逐步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国内目前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发展快,我国的环境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常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社会转型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很少涉及,且对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深入度不够,我们的研究团队通过网络开展文献检索,几乎没有检索到具有推广价值的同类研究的相关信息,因此这是一块尚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三、课题创新之处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特定背景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社会环境问题严重于一般的农村地区,但社会治理、民众意识及教师素质、硬件设施又滞后于城市水平。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逆的变革,因地、因时、因材对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可复制性,是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符合农村实际。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及对环境实践的主动性,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模式,为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服务。

四、研究内容及操作措施

(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渠道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客观地说,在当下的农村全面、正式地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困难的:师资缺乏、教材缺乏。但有一门学科是可以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根据当地实际,强调学生的探索和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1.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调查研究既是环境教育的手段,又是环境教育的方式。调查研究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环境研究专题,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城镇化初期,许多陌生的环境问题凸显,调查研究就成为一种很好的主题提炼和深入的手段:(1)在全班征集环保研究课题;(2)按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3)初步查找有关资料,商讨初步的研究计划;(4)按计划进行实践问卷、实地考察调查,收集数据与资料;(5)分析整理数据和资料,撰写调查研究报告;(6)推广调查研究结果,说服全班同学接受该方面的环境行动。

2.以实践体验的方式融入环境教育主题

这里说的实践体验主要是包括课堂上的手工制作、实验及走出教室,参与农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程每学期都安排有专门的手工或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劳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巧妙运用这些课渗透环境教育。如:在手工制作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利用废旧物品。在实验课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物理现象或环保相关的一些处理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践,结合学校开展的走进社区,做社区小主人的活动。

3.与信息技术整合宣传环境教育主题

信息技术教育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学校网站“环保时空”栏目的更新、环境小报的制作、环境资料的查找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让学生制作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电子报刊,画以“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电子画,制作环保相关主题的网站等。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优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其他学科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具有机会多、号召力强等特点,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小学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我们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提炼教育主题,达到渗透目的。

(1)科学学科。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教师应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环境教育与科学课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平台,将保护环境渗透其中,提炼主题,使它们水融,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逐步为学生构建一座生态环境的高楼大厦。

(2)语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3)数学学科。数学是与环境教育有间接、隐性关联的学科,它在环境技能、环境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技能的发展在实现环境教育的计算技能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离不开数学。不论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作出环境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

(4)品德与生活学科。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5)美术学科。美术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强。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生机勃勃的活动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参与能力的目的。

1.在庄严神圣的节日中演绎主题。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师生收集、整理了大量有角色、有事件、有情节的环保故事,如《地球生物链》、《白天鹅之死》、《国家大熊猫》、《母亲河的》、《大海的呼唤》等。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对这些环保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讲演,使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视听中学到了环保知识,悟出了道理。

2.在丰富多彩的班级、少先队活动中唱响主题。利用少先队活动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少先队教育内容,又普及了环保知识。学校每逢植树节、爱鸟周、节水日、地球日等纪念性节日,都要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主要分“唱、答、讲、做”四步,“唱”就是让低年级学生唱环保小学生;“答”就是在中年级进行环保知识口答;“讲”就是高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撰写调查论文在主题队会上演讲;“做”就是动员全体学生人人动手给树木浇水,利用废物进行小制作。学校还充分发挥雏鹰假日小队作用,要求他们开展环保系列活动,利用暑假在店口五金城开展了向商户和游人散发自办的环境保护小报的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

3.在生动活泼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寻找主题。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也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各个班级鼓励学生在家种养一些自己喜欢的好种易养的植物、小动物,在班级中建立生物角,生物角里有各种花草,还养过小白兔、乌龟等动物。指导学生搜集各种资料,精心照管,并观察其生长过程,写成观察日记,掌握一些种养知识,发展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热爱生物的感情,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4.在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中实践主题。我们认为,小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和多种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环保教育有机地融合于实践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环保实践体验活动,能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在活动中,又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我们在班级中主要开展如下实践活动:(1)成立环保护卫小队。(2)成立环保调查小队。(3)全班学生拟写环保标语。(4)学会认识各种绿色标志、学会选择环保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日用品等。

(四)在充满亲情氛围的家庭活动中实践环境教育主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教育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共同责任感,我们把环境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中。在家长会上,引导、指导家长做好榜样,平时多关心、指导、帮助、沟通,并创设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在家长广播中,学校有计划地就如何创造好的家庭环境作了专题讲座,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机,进行环境学习、宣传活动。以孩子的言行打动家长的心,推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使家长认识到了环保教育的开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主动和学生一起在社区参与环保宣传。

通过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小手拉大手活动,许多家长的环保意识更强了,大街小巷、社区环境质量较原来有了改善。面对校小记者的采访,多位家长这样说:“我们店口社区如今有这么好的环境,还得归功于店口一小学生,正因为有他们的环保行动,才使我们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强了,参与环保行为的人多了,破坏环保行为的人少了。”

五、研究结果

(一)建构了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四条途径

通过实践,我们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提炼环境教育主题的四条途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班队活动、社区家园实践。特别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然游戏、小调查、专题讲座、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等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同学们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参加环境教育的快乐,使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小学要紧密结合本地环境问题进行,就地取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思想教育、各项活动及生活进行,让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在生活体验中感悟,从小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提升了农村孩子的环境素养

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和所参与的一系列活动,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清洁、讲卫生、文明守纪的良好风气基本形成。如今无论校内校外,学生见到废弃物,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们能利用家里的饮料瓶做成小垃圾筒或笔筒放在自己的课桌里,有的笔筒是用几个牙膏盒组合的……外出春游或秋游时,在带好干粮的同时,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带好一个垃圾袋。孩子们从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生活小事入手,养成了环保好习惯。

(三)提高了参研教师环境教育素质

在参与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丰富了自身环境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明确了培养下一代的环境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言传的同时还不忘身教,参研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且在课堂外注意用自身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觉悟了家长的环境意识

在家访中,我们问及孩子在家对环境宣传的情况,家长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不同的家长都说着基本差不多的话,他们说:“过去我们不用说教育孩子保护环境,就是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一点也没有,只知道人家在用塑料袋,我们也用;上快餐店,人家都用一次性筷子,我们也用;家庭垃圾拿到外面角落里随便一倒。以前孩子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做法。现在不一样了,孩子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常提醒我们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等的环保问题,孩子已经是我们这个家庭环境保护的监督员了。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是听孩子的多。”

六、我们的思考

(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主题在各学科领域都可以进行提炼,使学生全方位地受到环保教育。

(二)把评比、表彰机制引进环境教育活动中。评比、表彰能在活动中产生激励作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表彰就会激励主体更自觉更积极地参加活动,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积极向上的活动群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三)把前期研究的成果加以提炼,完善研究策略,使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最优化,教育效果将会更好,并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其他地区推广与运用。

家庭环境内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190-02

引言:

当今生物的教学目标要求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导致许多初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使生物学困生出现。所以,怎样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教师、家长面对的首要问题。

一、初中生物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生物学困生往往不能将导致其该现象的原因正确地归纳出来,由于他们自身的一些因素导致该现象恶化。一方面,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有一些学生步入初中之后,教学方法、模式等有一些改变,使他们在学习上往往找不到自己前进的方向,学习的动力匮乏,会在受到批评后感到失望、自卑,进而使他们在学习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叛逆心理。另一方面,学生们存在较为明显的不当之处就是学习方法。生物是学生们进入初中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在刚开始学习生物的时候,很多学生是由于内心世界的好奇,忽略了学习的本质与重点,只是简简单单地看表面,不能进行分析和思考,大脑中的知识框架是残缺的、凌乱的、有误的。又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生物是一门知识点比较杂、抽象的学科,很多学生不能掌握学习该学科的有效方法,所以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不积极,而且考试成绩较低。这使他们感觉不到学习生物带给他们的快乐,致使他们自暴自弃,对生物的学习失去了信心,还可能产生厌倦。

2.教师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引导角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了解这门学科的重要途径。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是引导学生与之共同学习的重要前提。当今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现象,一方面,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灵活。在课堂上一些教师只懂得把知识点用强行灌输的方法让学生们接受,本质上的内容,不懂得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消化,致使课堂氛围紧张、沉闷、无趣,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感染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忽略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不能充分、详尽了解学生学习生物的态度、方法等,不清楚学生们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生物学困生。不懂得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使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致使学生们对生物学产生了厌倦。

3.家长协助方面。家长是学校、教师、学生之间的便捷联系桥梁,他们是将学生的主要学习信息汇总给教师的重要角色,同时也是在课外环境内监督、观察学生的主要人员。家长协助方面,也同样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一方面,有一些家庭环境不适合学生在家里学习。有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受教育时间已经达到了他们所能学习的时间程度,所以没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家长们忽视了与教师沟通的重要性,认为孩子在学校内有老师管教不发生意外就可以了,并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也不关心孩子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又一方面,家长不能及时和自己孩子进行沟通,只是知道孩子在自己的视线内是安全的,不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与想法。

二、新时期初中生物学困生转化策略

1.充分培养学困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学生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不是讨论的过程,而是在教师讲析问题时的语态是否生动,是否在他们生活中了解到类似的问题,减小实际问题与生活的差距,让学生对知识了解生动化是其教学的重点掌握要素。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生动、形象的视频资料作为讲课的手段,以及一些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又动脑,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生物学就在身边,让他们真正地体会到生物学带给他们的乐趣。

2.注重对学困生情感交流与鼓励。学困生不能因为他们在学习方面不如人就受到不平等的对待,他们也需要鼓励和关爱,所以家长和教师应该尊重、关心这一类学生。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与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他们在学习等方面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尽自己的能力给予有效的帮助和鼓励,正确地引导学困生,让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家长们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关怀,并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给予孩子适当的激励,哪怕是一点进步,家长应该回以更大的鼓励。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可以成为学困生进步有效的正催化剂。

3.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整体成绩。根据学生们成绩的差异将优生和学困生进行合理组队,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领学困生共同进步。当优生在某个方面特别突出时,会主动帮助学困生投入到其中,让学困生体会到温暖而不是歧视,教师可以给予做得好的小组物质以及精神上的鼓励,这样会调动每个小组的积极性以及配合程度,有效地帮助了学困生。

4.合理设计学困生作业内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本质上的区别安排作业,根据难易程度让优生和学困生体会到生物学的乐趣,根据课上内容,针对学生作业应该有针对性地指导,不知道答案的学生可以留空,但不可以抄袭。教师应该给予学困生准确的指导,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5.构建有效家校联系方式。学校与家政应该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这样有益于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清楚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让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能力以及活跃状态,以便更好地因材施教。家长和教师的沟通,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的局面,让学困生有机会走进优生的队伍。

结语:

对于初中生物学困生的教育,以及其对生物学习方法的改观是一个比较烦琐、持久的任务。身为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该用丰富的生物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从内心深处去感化学生,用切合实际的方法理论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对于初中生物学困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有力指导,以及实际有效的帮助。教师、学生、家长树立共同的目标,让学生从生物学困生走向生物学优生。

参考文献:

家庭环境内容范文第5篇



1.引言 

乡土资源,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农村幼儿园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社会资源,利用农村自然社会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纲要》在各领域目标中也多次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 

我园地处农村,幼儿来源于农村,孩子从小由祖辈带大,加上农村的方言较重,从小孩子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知识经验不够丰富,认识水平有限,使幼儿不能确切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导致农村幼儿不善于言语表达。而幼儿期又是语言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智力发展启蒙期。我镇拥有得天独厚、富有特色的万亩农业生态园,各种各样的果园、蔬菜种植基地和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等乡土教育资源,这给了孩子们一个生动活泼、游戏参观、实践创新的学习空间。本文拟通过对可资利用的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使之融于小班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环境中,拓展幼儿生活世界,采用有效地策略与措施,发展并促使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 

2.影响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因素分析

影响幼儿语言学习的因素有内部因素,即幼儿本身的发展水平和状态,也有外部因素,即幼儿周围环境的影响。从对我班32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最终认为有以下几点因素在影响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

2.1内部因素 

2.1.1健康的大脑和健全的听音、发音器官。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生理基础。 

2.1.2认知发展水平。它直接影响着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和掌握,关系到幼儿对语言信息的吸收、加工、储存和输出的状况。 

2.1.3学习语言的动力。兴趣与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动力,当幼儿对语言学习发生兴趣或感到十分需要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学习的动力,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2.2外部因素 

2.2.1家庭环境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家长的语言素养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讲普通话,不爱看书,不讲究句子、语法、词汇的正确使用,必然会导致幼儿产生语言信息少,表达能力差的现象。因此,作为成人。无论是倾听习惯、说话的态度,还是口语表达,都应是幼儿学习的楷模。 

2.2.2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农村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也随之得到改善。但同时也让身边的孩子越来越封闭,一是经济因素扼杀了孩子交流的时间,二是安全因素隔断了孩子交流的空间。如果我们能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参观、游览、散步、访友,观看图书、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开展同伴间的游戏等,也就为他们提供了说话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才能扩大幼儿的眼界,才能让幼儿在增加知识的同时,充分发挥语言的工具作用,时时处处使语言和各项活动密切相伴,使幼儿的词汇、句子、语段得到不断充实、发展和提高。 

2.2.3幼儿园教育因素。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中,有他们最崇拜和尊敬的老师,有他们最亲密的小伙伴,有他们最喜欢的游戏环境。应该说幼儿园的环境正好给孩子的语言发展开拓了一个相对丰富的渠道。但事实上,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因为缺乏主动交往的能力,导致幼儿在园中语言表达不够完善。此时教师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角活动中主动学习、探索、发现、获取信息,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

3.小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3.1在主动模仿中学习语言

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说话的积极性。因此,他人的语言就成了儿童学习的对象,并且是以模仿的形式出现。幼儿的语言模仿有四种不同的方式:①即时的、完全的模仿;②即时的、不完全的模仿;③延缓模仿;④创造性模仿。由于受年龄和自身兴趣、能力的制约,小班幼儿通常模仿的已不是成人的原词原句,有的遗漏,有的增加,语句中已经掺和了自己的经验和创造成分。一般来说,小班时期,幼儿的模仿以延缓模仿为主,但创造性模仿也已开始萌芽,逐渐出现在幼儿的语言交流中。 

3.2在具体运用中学习语言 

大量的事实表明,幼儿在对现象的观察中,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随时随地学习着语言,积累着丰富的词语和听说经验,使其语言得以较快地发展。 

3.2.1在主动求知中学习语言

幼儿的周围存在着众多的物体和不断变化着的新异环境,特别是那些形象具体、有鲜明特点的,更能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他们会主动向成人提出一系列问题。在成人和幼儿通过交谈、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幼儿便以此契机主动求知,从而掌握了相应的词语、句子,学习了语言。 

3.2.2在主动交往中完善语言的表达

幼儿和成人在一起,说话的内容除“请求”外,一般为“告知”,而告知的内容常常是具体感知过的、有直接经验的事物和现象,在这类与成人的语言交往中,幼儿的语言将得到成人及时的、不断的补充和修正,从而使他们的语言更趋于完善。 

3.2.3游戏活动是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时机

小班时期的幼儿,刚开始更倾向于独自游戏,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凭借语言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游戏过程的思考,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边想边说边玩,饶有兴趣。而这种独白语言正是社会语言的基础。一段时期后,幼儿逐渐会与同伴共同游戏,此时更是语言实践的好时机。内容的确定、角色的分配,角色间的游戏对话……语言的对答、应变、协调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

4.提高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初探。 

4.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让幼儿想说 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大自然是一本活教材。”农村的大自然更有它独具特色的地方。春天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接触和观察大自然,蜜蜂嗡嗡采蜜、小河流水潺潺之声、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淡紫的小野花……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使幼儿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自然界千恣百态的变化赋予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幼儿产生说的欲望。 

4.2创设和谐“人文”资源环境,让幼儿敢说

农村幼儿园的孩子普遍存在着教师与幼儿交流时幼儿用点头或摇头表达,这种现象在小班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是因为幼儿园的语言环境与孩子在家中语言环境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家长在与孩子说话时通常是叠词,如:睡觉觉、穿袜袜、吃饼饼……同时幼儿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还未协调一致,因此头脑中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清楚,使幼儿当众表达没有把握,容易表现出胆小,羞怯的心态,有的更是不爱说话。本人认为,首先要在班级内创设一种和谐的群体环境,让幼儿有话敢说。 

在课堂上,老师也应与幼儿建立一种“家人”的关系,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小班幼儿一旦与老师之间没有距离了,他们也把你当家庭中的一员看待后,其实他们有许多可塑性。

教师应把幼儿看成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站在引导者、观察者、鼓励者的立场指导幼儿的语言。教师始终以倾听者的角色参与,不要在乎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或优美性,当孩子说错了,教师不必立即加以指责,否则会使幼儿说话的意念被抑制,并受到挫伤,与其指责幼儿的过错,不如鼓励幼儿进行新的尝试。因此教师应当允许幼儿说得暂时不对,不完整,相信在宽松的语言环境下幼儿会越说越准确,越说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是积极互动的。 

4.3积极构建“社会”资源环境,让幼儿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