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第1篇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概念的产生

高中数学中的许多概念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事实,能够让这些概括性、精准性以及抽象性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化、生活化和易懂化。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身体验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

例如,在进行《三角函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田亮参加2008年奥运会跳水比赛的视频,然后提问:在跳水比赛中,经常会出现“转体720度”这样的动作名称,那么720度在这里表示什么?接着,再通过对刚才视频中的转体720度进行慢动作回放,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随后,教师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将真实情境加以优化,对反映出数学本质特征的情境进行抽象化(如下图),引导学生写出一些相应的函数关系。最后,利用几何画板,使下图中的点P绕点O旋转,让学生通过反复观察、认真思考,从中发现得出结论。在本堂课中,视频的播放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借助几何画板让原本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有形有趣。

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探究意识

众所皆知,数学的心脏是问题,学生只有先产生疑问,然后才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答疑解惑。因此,为了不断丰富学生在数学概念学习中的体验,必须要树立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通过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将知识的发生过程转化成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相关材料的思考中来,让学习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对策

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落实,山区高中学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的完善,学科教师配套也越来越规范。有新课标的指引,有学校、教研组作为后盾,这些都为我们山区高中学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

影响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效的消极因素

1.选修课程模块设置单一

新课标实施至今,高中信息技术在课程的开设上有了系统、全面的规划,从必修到选修一共六门教学模块内容,是由易至难的学科知识系统的学习过程。然而,目前山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普遍只开设必修课和单一的选修模块。

2.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存在缺失

在现行高考制度面前,信息技术在学生心目中是边缘学科,学生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巨大作用。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讲解,学生却无动于衷,课堂效率低下。

3.教师没有按学科教学计划实施

部分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没有认真讲授,脱离教材偏重讲一些技能操作,导致教学进度不正常,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4.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还没实现深度整合

山区学校普遍停留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层面,还未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深度整合。

提高山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际成效的对策

1.优化信息技术教育的软硬件环境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应重视教育环境的建设。学校和教师要在现有的软硬件基础上合理配置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从校园的整体规划到图书馆、计算机房和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都应考虑信息环境和信息文化氛围的营造;在课程设置上,开齐、开足高中信息技术的必修和选修模块的课程;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设计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例如,利用学校现有的校园网络,学生在网络教室可以通过在网上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合作共事的能力;学生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室等网络工具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实现网上辅导和答疑;学生可以利用文件传输资料库下载资料,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等,使整个校园形成一个浓厚的信息氛围,构筑良好的信息技术教育环境。

2.规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是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实践能力和学科思想。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转变

学习态度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一定感性与理性认识,进入了从活泼的“玩电脑”的初级学习阶段向“用电脑”的构建能力的学习阶段的转型期。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娱乐休闲工具转变成为支持人类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重要工具。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要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介绍,同时结合本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通信交流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促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学科学习态度。

(2)根据学情,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点或技术点的分布是网状型而不是线性的,学习者可以从任意一点入门,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并没严格的规定。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学习习惯、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基础上,把握教材实质,处理好新旧知识衔接的矛盾,把有先后顺序的教材内容整理成前后贯通、互相联系,鲜活生动的内容。按照所制定的目标,重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使之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能力培养和情感形成。例如,在《数据管理技术》选修模块的“设计数据库”教学实践中,对于数据模型、E-R图、联系、数据规范等生疏的重要概念,以高中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容易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形下,对教学内容中的技术概念应作适当的迂回处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作适当调整,先依据课标对必须理解的概念作技术铺垫,穿插构建数据库的建库、建表操作演示,进而分析数据库中表的结构,让学生体会并意识到建立数据模型的重要性,再深入讲解这类技术概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以利于学生接受。

(3)以任务驱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做中学”的特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要善于把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转化成项目任务。设计项目任务时,要理解项目任务准确、适切、具体的内涵。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分解,把学习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项目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操作,通过对项目任务的实践,来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4)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理解新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影响的两面性,分清楚虚拟与现实,形成与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使学生能够遵循使用信息技术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从事非法活动,同时懂得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

3.提高各学科教师的信息驾驭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和现象

1.计算机技术“无师自通”论:自从出现Windows操作系统后,软件都有较强的“自述”性和明确的菜单操作,许多软件可以通过“帮助”菜单学习有关知识和技能,因此有的人认为,所有软件都可以“无师自通”。事实上的确出现不少“无师自通”的电脑发烧友,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

2.设备更新跟不上。现在的计算机设备更新速度快,以前的设备已远远不能适应现在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大部分中小学校没有资金对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更新,绝大多数中小学都存在着计算机数量少、配置水平低、难以保证学生上机时间等问题。

3.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多数学校将信息技术教育等同于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计算机上,未能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教育资源不能共享。部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尚局限于添置教学设备阶段,设备只是一些独立的个体,电脑和网络未实现完美结合,不能交互,难于实现资源共享。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突围”

面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出现的“围城现象”,我们该怎么“突围”呢?我认为必须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再认识

现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人们用“工具论”一词来概括其指导思想,于是信息技术教育被视为纯技术性教育,进而与就业技能相联系,甚至一度将它列入“劳动技术”课。可是人们很快发现,把信息技术教育视为劳动技术教育,对于若干年后才就业的中小学生来说,是脱离实际的,是容易受到非难的。无论是学计算机语言还是学应用软件,都将难以摆脱尴尬局面。

在长期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某些软件的熟练工,让他们到社会上去谋生,而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现在驾驭和认识各种不同信息环境和软件的共性上,体现在对未知环境特征、未知功能的探索能力上。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具体软件的各种功能都进行一一介绍和列举。应该以具体软件为媒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软件的特点,掌握与未知环境打交道的能力才是实现培养信息素养的真正目的。信息技术课中所涉及的具体软件实际上是教学所依托的一种“媒体”。只要我们本着突出共同性、注意发展性,本着把软件的学习作为媒介而不是最终目的的思想,落后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能够培养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再者,对于计算机可以“无师自通”,“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没有必要开设”的观点我们也要做些矫正。

“无师自通说”者认为计算机是一种工具,它将和家用电器一样得到普及,因此也会像家用电器那样十分好学好用,不教自会,他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将更加“傻瓜”化。因此,计算机可以自学,没有必要为其开设正儿八经的课堂教学。

然而,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生活实践,我们发现,把计算机视为一种工具并无错误,但是许多人却把这种工具简单化了。他们忽视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开放性和极强的可创造性;忽视了“傻瓜化”与“开放性、可创造性”这一对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改造;忽视了现代信息环境对人类思维方法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和改造。

不可否认,的确有不少电脑迷“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计算机。但是也必须看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学好电脑,首先是由于他们对电脑的迷恋,因此他们在学习计算机时愿意付出常人难以承担的精力和代价。相反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少人对计算机环境的适应力和敏感性很差;花高价买回电脑后,直至淘汰也没有学会使用的人也屡见不鲜。应该注意到,人们在信息环境下的敏感度和适应能力的差异是十分大的。绝大多数的人如果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信息技术,是一定要通过正规的科学培训的。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以Windows为基础的大量应用软件,虽然“各为其主”,但是它们有许多概念、功能和操作是一致或相似的,而且软件之间的许多信息和资源是可以共享或相通的。建立软件之间共性认识,了解共性关系,掌握共享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传递则是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超时空思维的基本能力,这才是构成学生信息素养更高层次培养的核心内容。这些技能和思维方法的形成已经超越某个具体软件技能的掌握。它必须由全面了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教师进行有计划的教学、训练,才能少走弯路,提高效益。所以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是“没必要”,而是很有必要。

(二)把握学科特点,实现教学改革

对于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围城现象”,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我们教学者本身也有一些主观原因。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术,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却基本在搬用传统学科教学的方法和评价体系。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小学 信息技术 教师边缘化 现象分析

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随计算机发展而发生巨大变化,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设备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发达、计算机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必然趋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是势在必行,但是往往教育实践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被忽略,同时各种因素导致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现象,使信息技术教育出现教育空白和漏洞,不能真正让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很好地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育教师边缘化的概念

边缘化,从字面意思理解,指靠近边沿的趋势。

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是指,教授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较其他课程授课教师的地位,处于边沿状态,相较于其他课程处于非主体课程的地位,即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作用和地位与其他课程教师相比处于次要地位,而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处于被忽略的状态[1]。

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的原因

(一)信息技术教师实践知识匮乏

针对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分析了陕西省某学者对于陕西省信息技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情况[2]

由上表可以看出,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的男教师比女教师多,从毕业院校来看该地区信息技术教师来源符合中小学教师来源的历史发展,同时从学历可看出符合我国对中小学教育中整体人才培养,教师招聘做得也很到位,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符合中小学教师要求。从教龄和教师年龄看,大部分教师是年轻教师,并且在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中实践知识比较匮乏,影响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教授和教育手段的创新。

(二)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

上述调查问卷当中,同时发现实际教育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担任多份工作[2]:

由上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教授之外,更多地从事电教设备维护、校信息化管理等工作,而对于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和信息技术教育方式研究的老师少之又少。同时反映出信息技术教师对自我职业认知不足,不能清晰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标,纷繁复杂的工作使老师工作中容易疲惫厌倦,导致为了应付检查、学校评比等活动工作失去教学创新的兴趣。

(三)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由于“考试制度”的存在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3],使学校、家长对于信息技术课的认知不足。学校在信息教育课中往往将其视为计算机的使用、各种办公软件的简单应用等,采用教师示范办公软件使用方法,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计算机操作的传统授课方式,导致教师简单授课,学生失去兴趣等;家长眼里,分数比其他应用技术类课程更加重要,导致信息技术课程难以进入家长的视野之中,并且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不良网络影响,沉迷于游戏、网络社交等,对信息技术课有一定的怀疑态度,造成难以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局面。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改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从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转变学校及家长的教育理念,中小学教育是为人生打下基础,使其拥有基本的社会辨识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定位方向。信息技术课不能直接决定学生的升学情况,但是不能认为不重要。学校可以进行信息技术学科宣传活动,采用游戏方式请家长共同参与,在孩子与家长参与中,孩子在玩中学知识,家长活动中体会和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二)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基于信息技术教师在实际学校教学过程中身兼数职的现象,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认识和教学目标[4]。在明确职业目标的同时,提升自我素养,从教师主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性。

(三)学校教学体制的完善

学校应对每一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规划,防止学生或教师偏科现象出现,加大对教师的教育监督力度,确保信息技术所需的一切设备和教师资源完好。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负担,让老师各司其职,做到教师与电教设备技术人员职责的清晰划分,保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是一项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提升,需要不断创新的教育项目,优质的教育需要优秀的教师、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学生的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信息技术教育同样需要三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庆国,颜丽华,张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问题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03:53-55.

[2]李晓敏.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信息技术教师边缘化生存状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内化;技术文化;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84-03

1 引言

从“技术工具”到“技术文化”,依据对信息技术本身不同的价值取向,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由“工具论”进化为“文化论”。“工具论”兴于信息技术盛行之初,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第一阶段。“文化论”产生于信息技术开始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之后,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第二阶段。人们对信息技术本身的观念逐渐也由技术工具论转向技术生存论[1]。从工具视野到文化视野,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对自身的目标、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

2 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2.1 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文化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渗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并非工具那样简单。于是,研究者从不同的领域出发,深入探析。1991年,美国的Heather E.Bellows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使用了“信息文化”的概念,用以指称信息社会的文化形态。之后,“信息文化”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研究的问题之一。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虽然信息文化研究逐渐形成体系,视角更加全面、深入,但是总体来说对信息文化的定义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将信息文化视为文化在信息社会独有的形态[2],与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概念相并列。信息文化关注社会,主要从社会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试图揭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信息文化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信息技术文化的概念源于技术文化。技术文化是技术哲学领域从文化的角度对技术进行的分析和思考,通过分析技术和文化的关系来考证技术,着重强调技术在文化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3]。当前,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可以说已经形成一种全新的技术文化。

2.2 信息技术文化目标定位

信息技术文化源于技术文化,信息文化是文化在信息时代的表现形态。两者的研究主体都是文化,所以它们有主体文化所具有的一般结构和特征。但是二者的目的却不同,信息文化是通过对文化的研究达到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社会发展的理解,技术文化则是通过对技术的直接分析或联系文化的某些方面来解释技术的文化功能。信息文化要比信息技术文化所涵盖的“域”更加广泛。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也必须对这两种文化进行区别,不能过于拔高和泛化。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信息技术本身,而不能泛化为社会学。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文化目标定位应该是信息技术文化,而不是信息文化。

信息技术文化定义源于技术哲学中的技术文化。技术哲学视域中的技术文化是为了揭示技术的文化功能,而不能片面理解为技术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李艺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文化;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4]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文化内化目标不仅仅是使学习者接受现有技术环境中成形的文化,而且要了解信息技术对文化形成的作用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不断变化的技术文化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 促进文化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信息技术文化内化,需要教育系统各个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课程内容是教育目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手段,所以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材中,大多仍以工具操作为主要内容,即使包含信息技术文化内容,添加和组织也是生硬的,与技术操作缺乏内在的联系和统一。内容的生硬拼接限制了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徒增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和疑惑。在“文化内化”价值取向的教学目标导引下,教学内容应得到相应的扩展。在此,基于信息技术文化的三元结构和技术与文化相互作用过程,提出“四元”课程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

信息技术文化源于技术文化,技术文化可以分为3个层次: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三个层次由外至内,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基于信息技术文化的结构,器物层是指物质化的技术设备。当前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文化的器物层,是信息技术文化的显性表现。技术器物的了解、认识和基本操作应该是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信息技术中新技术的出现也要及时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

信息技术文化中的制度层是指技术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范和方法等,是为了保证技术有效发挥其效应,而形成的对人与技术、人与人之间行为方式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对技术操作、信息、信息传播、信息获得与使用等的具体规范和方法,是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所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不能缺少此项。

观念层是信息技术文化的最内层,包含了达到社会共识的技术精神、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习惯、意识需求等。信息技术文化体现出许多全新的、有价值的文化特征,如理性、公平、高效、批判、创新、探索、自主、协作等。同时,信息技术的虚拟性也衍生出许多道德问题。信息技术文化观念和意识对技术和社会发展有着更加决定性的力量。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的内化促进学习者了解信息社会发展规律,掌握信息技术方法,顺应社会变革,实现自我成长和实现。所以,将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纳入教学内容也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对文化形成作用是一个慢慢积淀的过程。信息技术对文化产生变革力往往以某种具有颠覆性力量的技术实体的产生为开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也是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制度、文化对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有选择和制约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是信息技术文化的内涵之一,也是技术发明和创新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这一过程也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来。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是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讨论最多的问题。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知识点和活动任务为线索两种形式。钟柏昌、李艺提出以“工作”为主线的课程内容组织思路。朱宁波构建了由生活逻辑、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5]。本文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将“四元”内容框架作为学科逻辑,此“四元”内容框架也是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的线索。在内容组织过程中,能够揭示信息技术文化内涵和形成过程的技术工具作为内容载体,以技术功能和操作为主,解决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制度层则是技术知识的体现,包括相应技术使用的社会规范和不同情境中的有效方法。观念层反应了信息技术的本质,是技术思想、技术价值的体现,也是人与技术关系的体现,能够使学习者合理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有效适应技术变革。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作用过程能够将这三者统合,技术器物、技术制度、技术观念形成的背景和条件能够充分揭示信息技术的本质。同时,内容组织以符合学习者心理逻辑为第一原则,充分贴近学习者生活经验,以期在宏观上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把握,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技术和文化内涵,全面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和能力。

学习者心理发展状态和认知水平、信息技术文化结构抽象性、信息技术文化结构中的每一个层次所包含内容的难易度和复杂性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全面包含“四元”内容框架下的所有内容,也不适宜将所有内容按照单一顺序呈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制度和观念层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此阶段的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为主,同时高新技术体验必不可少,如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内容呈现适宜采用直线式,循序渐进。学习方式应该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为主,以了解、熟悉和兴趣激发为目标。在技术体验过程中,使用规范作为信息社会制度形成的外在表现,也应结合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进行组织整合,如网络各种账号的申请和注册过程等。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习者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但是思维中的具象成分还会起到重要作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探索性和求知欲最强。此阶段学习者在生活中会有较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是学习者思维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期。“四元”内容框架器物层的教学内容应以生活、学习常用技术手段为主,如网络、多媒体等。尤其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当前,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包含着伦理、立法、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技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者心智和思维更加成熟,与社会有更多的交互行为,也即将展开他们的专业化学习过程。技术器物层中的基本软件应用已经没有必要再重复出现,而应该选择具有更高抽象性和专业化的技术内容,如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适宜采用专题式呈现。每一技术专题涉及道德制度规范应该更加系统化。同时,技术观念的形成过程要比技术观念本身更加重要,技术文化发展过程和技术文化现象的呈现能够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和发现,比单纯灌输观念更加有效。

信息技术文化观念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依据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和心理逻辑有效组织的学科内容体系,是人类信息技术实践过程的重新组织和再现。学习者对这一内容体系的学习实践过程也就是价值观念、群体心理的形成过程。

4 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并非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文化内化对于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文化内化有效性的实现需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只是其中一个基础性的环节,本文所提出的只是内容改革的大体框架,具体内容的分析、选择、组织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维维.信息技术文化及其内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Z1):7-8.

[2]董焱.深化对信息社会主流文化的研究---信息文化和信息文化学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3-7.

[3]沈阳.论信息技术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4]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5]朱宁波,齐冰.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及其处理原则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63.

[6]林众.对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8):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