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环境概述

家庭环境概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环境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环境概述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第1篇

一、教育网络化概述

教育网络化即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由原来的传统教师授课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由网络为主的学习模式。教育网络化是实施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交流性成为其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教育网络化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网络化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网络将自己学习的主要目的、以及学习的内容进行明确。学生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内容确定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兴趣将学习方式再进行明确,在网络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将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优化,提高自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育网络化的交流性

教育网络化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交流性,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网络学习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而正确决定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学习之后,出现疑惑可以根据网络将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学生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同时也是对知识的补充,在不断交流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二、教育网络化引发的教育心理学问题

(一)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认知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范围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其重点研究内容。其实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对于学习形成的某种规律是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发生变化[1]。教育网络化在网络信息化的基础上,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性的,当然要求学生长时间对其保持注意力如果只是依靠网络还是存在一定的缺失的。知识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表达其更具有立体性,相对于传统教学更加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然而一些相对系统的文科知识内容在表达上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教育网络化在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的同时,是根据相关知识结构进行评价的,但是学生在网络化学习的过程中其思维是更加立体的,相对机械化的评价并不能完全将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学生进行误导。以此学生在进行网络化学习的过程中与现实学习是存在一定的出入的,将此现象进行改善其重点就是要将教育网络化更加现实。尤其是学生在教育网络化的学习过程中其重点针对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并不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忽略了学习的乐趣,对学生的认识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是教育心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而实行了教育网络化之后,学生在网络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从环境上失去了与同学进行情感交流的条件,是学习的过程变得更加机械化[2]。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实更加需要心灵上情感的交流,如果长时间网络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交流,没有与同伴的情感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网络中进行匿名的交流,很容易导致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下降,与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形成对比,学生容易形成网络性的多重人格,甚至将网络生活中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长此以往,学生在教育网络化的教育下,不仅心理健康上容易出现一定问题,对身体健康情况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三)教育网络化引发的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不仅仅是在学校环境下进行教学,在家庭环境下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学生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教育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家庭环境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教育网络化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相关情感教育主要是来源于家庭环境,因此家庭环境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成长的目标,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行为的模仿,是学生学习的偶像。因此家长不仅要对学生的生活负责任,也要对学生的心理行为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发展。学生家庭环境的构成以及家长的职业、文化学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同样对其进行影响,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环境教育的结合,是对学生成长过程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结束语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第2篇

幼儿园环境被视为幼儿园的隐性课程,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2011年教育部公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也将“环境创设与利用”作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之一,这都突显出环境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发展所处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是有形的、静态的(如物质材料、设施和自然条件等),精神环境是无形的、动态的(如师幼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幼儿园园风等)。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并非是孤立的,幼儿发展所处的物质环境也并非是纯粹的自然环境,而是经由成人精心选择所创设的环境。因此,幼儿所处的精神环境也必然受由成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所组成的物质环境的影响。幼儿发展所处的环境主要有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及社区环境等。相对于成人来说,幼儿因其年龄较小、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及独立性较弱等因素影响,致使周围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更大。虽然当前许多研究者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但这些研究的视角大多集中在班级物质环境或幼儿园物质环境,很少关注班级精神环境或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另外,幼儿发展所处的班级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在对发展生态学理论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讨该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二、发展生态学理论概述

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生态心理学家。他在1979年出版了《人类发展生态学》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和心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布朗芬布伦纳在论述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时,指出了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影响人发展的微观、中介、外在和宏观四个系统。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微观系统主要是指幼儿身处其中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如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同伴关系等。微观系统中所包含的每一因素都会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中介系统主要是指幼儿发展所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之间的关系,如班级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当幼儿从所处的情境中进入到一个新的系统时,这两个系统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并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外在系统主要是对幼儿发展不直接起作用的环境,如幼儿园领导机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父母工作单位等,这些因素虽然不会对幼儿发展起直接作用,但也会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宏观系统主要是指幼儿发展所处的社会(社区)环境、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都会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微观系统、中介系统与外在系统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三者都处在宏观系统之中,且都会受到宏观系统的影响。

总之,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给幼儿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不但要关注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的环境创设,而且也应加强微观系统、中介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一体化的环境创设机制,以确保所创设的环境对幼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启示

发展生态学理论强调了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发展生态学理论的观点,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依据

幼儿园所创设的环境是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而创设的环境。因此,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应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无论是班级环境与楼梯过道环境,还是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都应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教育活动目标。作为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参与者的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时要“充分发挥环境创设的综合教育功能”。[3]给幼儿所创设的环境除了考虑有利于提高其审美意识、认知能力等功能外,还应根据同一年龄及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的需要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行为及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环境,以使所创设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创设主题的一致性

根据发展生态学理论的观点,幼儿园的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环境、中介环境及外在环境,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幼儿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除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教育目标外,也应关注班级环境、楼梯过道环境以及幼儿园整体环境创设主题的一致性。这主要是因为幼儿阶段的注意或记忆发展的规律都是无意注意或无意记忆占主导地位。当幼儿在与班级、楼梯过道以及幼儿园环境中通过主体自身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较为一致的信息时,就会对幼儿所获得的信息产生联系和巩固作用。这对幼儿认知、情感及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重视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人受教育的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精神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环境比物质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促进作用。“精神传统作为一种隐性的力量,也是构成学校精神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制约着学校文化气质和教育风格的形成。”[4]因此,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中,亦应重视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当前许多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存在重视物质环境创设、轻视或忽视精神环境创设的倾向。虽然有些幼儿园所创设的环境优美,但它却不是幼儿的乐园。比如,有些幼儿园在环境创设好后,对幼儿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给予较多的限制,如不允许幼儿随意取拿或触摸创设好的环境中的各种物品。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也理应是幼儿生活的乐园。因此,在幼儿各种探究行为安全的前提下,教师对幼儿的探究行为不但不应限制和束缚,而且应对幼儿的探究行为给予引导、鼓励、支持和帮助,给幼儿与环境的主动互动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这对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幼儿园应加强对家庭及社区环境创设的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5]因此,为了确保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与社区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的一致性,应加强幼儿园对家庭与社区环境创设的指导。这是因为在家庭、幼儿园及社区这三者中,幼儿园是专职的教育机构,它本身具有“服务于儿童、家庭与社区”[6]的功能。同时,由于幼儿园教师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他们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幼儿园应在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创设中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幼儿园对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创设的指导,建构起家庭、幼儿园及社区一体化的环境创设机制,为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

[2]车广吉,丁艳辉,徐明. 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尤・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启示[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55-160.

[3]谢秀丽,张加容.走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误区[J].学前教育研究,1998(4):16-18.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消极情绪;国外研究;国内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2-0007-04

情绪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是进化适应的产物。从机能主义视角看,情绪在个体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不仅能启动个体必要的行为反应,也可以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强化个体对重要事件的记忆,以此来推动个体生活中的人际互动。这也是个体之所以会对高兴的事情或是伤心、恐惧的事记忆清晰的原因所在。

一、消极情绪概述

消极情绪是反应个体主观紧张体验与不愉快投入的情绪维度,包含愤怒、厌恶、内疚和恐惧。在人类生存适应过程中,愤怒使人产生攻击行为,恐惧使人产生逃避行为,厌恶使人产生了驱逐行为,情绪总是与一些行为或行为倾向相联系。不可否认,负性情绪在人类生存发展上有着积极作用。

影响负性情绪的因素,概括起来大致有三个主要的方面,即人格特质、文化环境和家庭情绪氛围。首先,不同的人格特质决定了个体在面临相同的事件与情绪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目前,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已经是公认的预测负性情绪的重要变量,也可能是最好的预测变量。DeNeve的一项元分析发现了神经质的预测效应[1]。其次,文化环境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Kitayama等在对美国和日本的一项跨文化研究中发现,个体是否表现出文化规定的适宜行为与个体的情绪体验密切相关。最后,家庭的情绪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在儿童开始获得情绪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发展阶段。例如,父母及其主要抚养人在儿童4~12岁时对儿童消极情绪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儿童表达方式的不同与改变。

消极情绪的表达是情绪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消极情绪的表达规则也遵从情绪的一般表达规则,即最小化规则、最大化规则、面具规则和替代规则。最小化(minimization)规则指与真正的感受相比,情绪的表达在强度上减弱。最大化(maximization)规则指夸大真实的情绪体验。面具(masking)规则指的是表现出一种看似自然或中性的表情。替代(substitution)规则,指个体用一种完全不同(相反的)于真实情绪的表情来掩饰内心的真实情绪。儿童一般到六岁时才能掌握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区别,才可以明显地体会到情感与行为是可以不相对应的。有研究发现,面具和替代规则是儿童使用最多的两种情绪表达规则。

消极情绪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故事情境法、自然观察法和自我报告法。在研究过程中,由于消极情绪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儿童,所以一般对儿童都采用故事情境法和自然观察法。自我报告法则主要用于父母和教师。

二、国外儿童消极情绪的研究进展

国外在情绪方面的研究开始较早,而早期的研究大多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个体的情绪控制和情绪的生理、言语表达方面,极少去关注与情绪有关的人际环境、情绪交流等社会因素对个体情绪能力发展的影响。但近期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消极情绪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出现了很多消极情绪影响因素的研究,关注儿童对消极情绪的表达与处理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其中,亲子交往、同伴交往情境是儿童消极情绪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社会情境。

(一)亲子交往中的消极情绪研究进展

学前到学龄期间,儿童的情绪发展是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的。在5~12岁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消极情绪作为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在此期间发生着惊人的变化。而这个时期,儿童所处的重要社会环境就是家庭。在家庭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中渗透到儿童的发展中。

在国外关于家庭环境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关注了父母与儿童接触过程中消极情绪的表达方式。在Carlos等人的研究中,作者对父母近两周内经历压力事件后表达消极情绪的方式的调查发现,母亲消极情绪的表达,特别是消极的攻击情绪表达与儿童的积极应对消极情绪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儿童感受到的压力与父母的积极应对之间有负相关的联系。这个研究说明了父母表达消极情绪的方式直接影响了儿童经历消极情绪时的应对策略。而James Snyder等人对儿童的愤怒情绪表达与父母调节自己情绪和消极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的结果表明儿童对愤怒情绪的管理能力与其表现出的行为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却与儿童长期情绪掩蔽相关;儿童的行为与父母的消极行为的频率相联系。这表明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的消极行为对儿童的消极行为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父母在孩子面前表达与管理消极情绪的方式也对儿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儿童正确处理消极情绪与行为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消极情绪与消极行为是否恰当,这样才能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处理消极情绪的方式,真正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健康环境。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发现,不同收入水平的母亲在家庭环境中关于压力的负性情绪表达也对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产生了影响。如H. Abigail Raikes等人,对2岁儿童的低收入母亲的压力和依恋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得出,低收入母亲面对的压力与儿童的情绪理解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安全的依恋和双向接触,使母亲和儿童之间具有更多的情绪相关的谈话,可以促进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通过促进母亲和儿童之间的情绪讨论,促进了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

另外一个影响儿童消极情绪表达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父母对儿童消极情绪表达的反应。很多研究都对这一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Nancy L. McElwain等人发现,父母的支持反应对孩子完成或者与朋友合作完成某个任务起促进作用;当父母中的一方报告低支持时,来自另一方的更多支持能使儿童发展更好的情绪理解能力,同时也使同伴之间减少了紧张与冲突。然而,在这个研究中还发现,当父母中的一方表现出较高的支持而另一方父母也表现出高的支持时,却减少了这些最佳功能的出现。因此,父母双方对孩子消极情绪表现出不同反应时可以使儿童更加受益。

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研究者也开始展开家庭环境与儿童的社会适应问题、问题行为等因素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的研究。Nancy Eisenberg等人的研究发现,儿童的外在情绪、父母惩罚反应与儿童的消极情绪之间具有双向作用关系。父母报告的对儿童的消极情绪的消极反应一般与儿童低质量的社会功能相关。Richard A. Fabes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父母对儿童的消极情绪做出严厉的应对策略会致使儿童采用非常紧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往往会难于遵守社会竞争规则,容易在社会竞争中出现困难。

来自母亲的影响是家庭环境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母亲与儿童之间的接触与影响,不仅体现为母亲影响儿童,而且在接触过程中儿童的特殊的表达与反应也会对母亲消极情绪的管理与调节产生反作用。Tanya S. Martini等人探讨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的母亲在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时,对儿童情绪表达产生的影响。该研究发现儿童的情境情绪和母亲的情绪类型是预测母亲情绪管理的重要指标,而儿童的气质却不能预测母亲的消极情绪管理。Tanya等人的研究也表明,不同收入水平的母亲在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时受到了来自儿童方面的影响,这说明儿童在与母亲的接触过程中,不仅模仿母亲的表达方式而且与母亲也有相互作用。

(二)同伴交往中的消极情绪的研究进展

儿童时期的同伴交往,是儿童发展社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境。儿童在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或学校环境时,同伴交往就开始成为影响儿童情绪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国外对儿童消极情绪的研究一直都集中在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上,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研究关注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

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儿童受欢迎的程度是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Kimberly L. Goodman 等人研究了儿童在应对同伴拒斥过程中的反应。研究中主要探讨了积极的重新评估、沉默应对和积极应对三种具体的应对同伴拒斥的反应,并且分别探讨了两种消极的同伴经历(戏弄和排斥)情境下儿童的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儿童表达愤怒与积极的应对相联系,伤心与沉默应对相联系。另外,同伴经历对于儿童应对消极情绪非常重要,同伴经历可以促进儿童在被排斥时进行积极的应对,并且在受到同伴的亲近时,同伴经历促进了儿童积极的重新评估行为的出现。同伴交往作为儿童离开家庭环境之后的第一种社会接触,对于儿童情绪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个研究对于儿童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未来研究儿童应对同伴拒斥提供了干预的基础。

国外关于儿童消极情绪的研究,近年来一直都集中于家庭环境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技能的影响上,很少有研究关注同伴交往中消极情绪的发展与变化对儿童的影响。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和深入,这将是未来儿童消极情绪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国内儿童消极情绪的研究进展

国内消极情绪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探讨学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也有一部分探讨了与高校学生的消极情绪相关的因素,如邹玲的学位论文就探讨了负性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范莉的学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校园压力、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刘明月的学位论文探讨了研究生群体的依恋风格、归因方式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

国内对于儿童阶段的消极情绪的探讨较为单薄。李燕等人以119名4~6岁儿童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评估了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和孩子的社会技能发展水平,并且用气质问卷评估了孩子气质性情绪特征,考察了父母对孩子消极情绪的应对模式与儿童情绪特征和社会技能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反应策略与孩子的某些社会技能有显著的相关,父母对孩子的消极情绪的应对方式可能会影响孩子情绪特征和社会技能的发展。这些研究结果为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很好的依据。

何洁在其学位论文中使用了临床访谈、问卷调查、社会测量等方法,对120名46~81个月大的幼儿被试进行研究,探讨了幼儿生气和伤心情绪倾向及其与同伴接受性的关系。研究的结果显示,幼儿存在生气和伤心的不同情绪理解倾向,并且在实验过程中显示出于与西方幼儿之间的差别。并且幼儿认为生气引发他人更多的远离,伤心会引发他人更多的目标恢复、道歉和趋近,所以幼儿偏好伤心情绪倾向的同伴。这个结果为对生气和伤心情绪幼儿的干预提供了参考,并且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帮助幼儿来管理自己的情绪。

除了这些研究外,其他关于消极情绪的研究大都掺杂在了儿童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方面的研究之中,将消极情绪作为情绪的一部分,一起去探讨儿童情绪理解或情绪表达的年龄发展规律或年龄群体之间的差别。

四、国内外消极情绪研究进展的比较和思考

国外还有研究对记忆与消极情绪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探讨。如Amy Bird等人就研究了儿童对过去消极事件的谈话风格与儿童的自我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Serge Lecours等人的研究也探讨了自传式记忆的神经机制在消极情绪上的作用。除此之外,也有相关的研究探讨了一些特殊的群体受消极情绪的影响。如Marian D. Sigman等人就对孤独症、智力迟钝儿童对消极情绪的反应与正常儿童的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而且,Shelley M.C. Van DerVeek等人也研究了唐氏综合症儿童父母的消极情绪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可见,国外研究者对消极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探讨,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进行了不同的探索与尝试。

而关于儿童消极情绪的相关因素的探讨国内学者很少涉及。国内对儿童情绪的研究方法也主要是采用问卷法和故事情境法。关于消极情绪的相关因素的影响会是将来国内探讨的一个主要方向。除此之外,消极情绪的研究方法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国外学者编制的量表在国内本土化工作等,将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的部分。

儿童的消极情绪是影响儿童情绪能力中重要的方面,消极情绪的正确表达与处理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国外在儿童消极情绪方面的研究非常全面,但是消极情绪的正确表达与合理处理方式的获得是否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方面。因此,在国内进行消极情绪表达与应对方式的研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研究也会对儿童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儿童时期,是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也是个体掌握情绪能力的一个重要时期,很多情绪发展研究都发现儿童在12岁之前会通过学习获得自己独特的情绪理解、情绪表达与情绪调节能力。当前学龄期儿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学业压力,学生的消极情绪的表达与应对都会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将来的研究可以对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存在的消极情绪表达或应对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主要参考文献:

[1]DeNeve K M & Cooper H. The Happy Person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37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 124(2):197-229.

[2]Kitayama S, Markus H R & Kurokama M. Culture, Emotion, and Well-being: Good Feeling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gnition and Emotion, 2000, 14(1):93-124.

[3]侯瑞鹤,俞国良,儿童对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策略的使用[J].心理科学,2006,29(1):18-21.

[4]Von Salisch M. Children’s emotional development : Challenges in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arents,peers, nd friends. Internatio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1,25(4):310-319.

[5] Carlos Valiente, Richard A. Fabes, Nancy Eisenberg, & Tracy L. Spinrad.The Relations of Parental Expressivity and Support to Children’s Coping With Daily Stress. Family Psychology,2004,18(1):97-106.

[6] James Snyder, Mike Stoolmiller, Molloy Wilson & Miles Yamamoto. Child Anger Regulation , Parental Responses to Children’s Anger Displays, and Early Child Antisocial Behavior. Social Development,2003,12(3):336-360.

[7] H. Abigail Raikes & Ross A. Thompson, Family emotional climate, attachment security and young children’s emotion knowledge in a high risk sampl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6, 2(4), 89–104.

[8] Nancy L. McElwain, Amy G. Halberstadt & Brenda L. Volling. Mother- and Father-Reported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Relations to Young Children’s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Friendship Quality. Child Development,2007,78(5):1407-1425.

[9] Nancy Eisenberg, Richard A. Fabes, Stephanie A. Shepard, Ivanna K. Guthrie, Bridget C. Murphy & Mark Reiser. Parental Reactions to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Longitudinal Relations to Quality of Children’s Social Functioning. Child Development,1999,70(2):513-534.

[10] Richard A. Fabes, Stacie A. Leonard, Kristina Kupanoff & Carol Lynn Martin .Parental Coping with Children’s Negative Emotions: Relations with Children’s Emotional and Social Responding .Child Development,2001,72(3):907-920.

[11] Tanya S. Martini, Carol A.Root & Jennifer M. Jenkins . Low and Middle Income Mothers’ Regulation of Negative Emotion: Effects of Children’s Temperament and Situational Emotional Responses. Social Development, 2004,13(4):515-530.

[12] Rebecca Goodvin , Gustavo Carlo & Julia Torquati. The Role of Child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Maternal Negative Emotion Expression in Children’s Coping Strategy Use. Social Development, 2006,15(4):591-611.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孝德文化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一、传统孝德文化概述

1.“孝”与“孝德”的含义

孝德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最初的孝文化内涵,经过不断演变、积淀与丰富,形成了一套道德体系。“孝”的基本含义是对父母的赡养,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孝是人们一种最自然和最应自觉的亲情回报。“孝德”从根本上讲,与“孝”没有本质区别。“孝”是“德”的基本内容,“孝德”是“孝”的具体化[1]。

2.孝德的内容及地位

从古至今,人们对孝德内容界定不一,但总体来说,对孝德文化最初的含义和认识是一致的,即孝德是奉养父母,善事父母。孝德的内容离不开孝德的含义,概括为:第一,孝养,子女应给予父母物质上的保障,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让老人老有所依。第二,孝敬,单纯的养父母不足以称为孝,孝不只是对父母进行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是爱戴和尊重父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使父母精神生活愉快。第三,孝思,子女要牵挂父母,了解他们的近况,同时也要向父母说明自己的情况,不让父母担心。第四,孝顺,子女要尽量顺应父母的要求,不与父母吵架,要有平和的态度。孝德作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值得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光大[2]。

二、当代大学生孝德方面的现状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良好,大部分学生对传统孝德有很强的认同感,在实际生活中大都能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但近年来,从媒体报道和现实生活我们发现,大学生不孝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大学生孝德水平低下,不孝敬父母,不体谅父母的艰辛,贪图享乐、吃苦精神差、意志薄弱、懒惰、自暴自弃,甚至有轻生、犯法等事件。

(一)大学生孝德缺失的表现

1.敬老尊老观念淡薄

不少学生在家与父母顶嘴、吵架,不尊重父母,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在学校不认真学习,不体谅父母为之付出的艰辛劳动,不考虑父母提出的要求,不顾及父母给予的深深期望。

2.家庭责任感缺失

很多学生不替家长分担家务,比如洗碗、打扫卫生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都不愿完成,由父母代劳,自己只顾享受。不少同学花钱大手大脚,不懂得挣钱的辛苦,不知道父母的不易。

3.感恩意识淡化

很多学生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都是应该的,花家长的钱天经地义,这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不懂得感恩父母,不爱自己的父母,完全不为父母考虑。

(二)大学生孝德缺失的原因

1.社会孝德意识的淡化

“五四”时期到我国建国后一段时间里,受“左”思想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孝德思想采取批判否定态度,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受西方文化冲击,人们追求独立人格,很少考虑父母,家庭意识淡化[3]。网络媒体缺乏对传统孝德的正面积极引导,宣传弘扬传统美德的力度不够,导致社会孝德意识缺乏。

2.家庭教育观念的缺乏

现代家庭大多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父母溺爱孩子,对子女的要求全部满足,导致孩子认为父母所做都是理所当然,不去回报自己的父母,不懂得去关心父母和他人,对父母缺乏尊重、关爱和理解,孝德意识淡薄。

学校教育重视知识教育,过多关注升学率,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虽然各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相关举措,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学生孝德教育被忽视,大学课程涉及到孝德教育内容很少,更多侧重于理论灌输,重视意识形态的教育,内容大而空,学生无法将书本内容和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三、加强大学生孝德教育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对国家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大学生孝德意识的缺失影响到大学生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学校培育人才的质量,更重要的是事关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开展大学生孝德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体道德的健康成长,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发展。

(一)促进大学生道德健康成长

孝德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一个敬爱自己父母的人,才会有关爱他人的善良之心,才能在社会中得到认可,因此,要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促进形成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孝德是最基本的家庭伦理规范。在家庭生活中,提倡孝德观念可以使得子女尊重父母,消除代沟,改善家庭关系,建立和谐、温馨的生活环境。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孝德是一种社会公德,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树立尊老敬老的观念,把家庭的孝德观念推广到社会中,有利益全社会尊老爱幼,团结友爱,遵纪守法,从而建设和谐社会新风尚。

四、和谐社会下大学生孝德教育的对策研究

孝德教育是思想道德的基础性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健全有关键作用,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孝德观念不同程度上有所缺失,迫切需要进行孝德教育,大学生成长受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影响,对其进行教育应与这三方面结合,从而整体上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

(一)家庭孝德教育

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对子女进行孝德养成的重要性,从理念上让子女认识到孝顺父母是人的基本道德,从小灌输孝德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子女的孝德行为,不能过分溺爱孩子,注意“严”与“爱”的相辅相成,理性对待子女,调动子女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他们自己事情自己完成,让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这样才能让子女尊敬父母,形成对等的和谐的家庭环境[4]。

(二)学校孝德教育

传统学校教育注重智力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加强孝德教育,首先思想上改变,要认识孝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教育活动。高校应丰富孝德教育内容,对孝德这一传统文化要不断赋予其时代新意,开辟多样教育途径,将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孝德的重要,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参与孝德实践,不断培养大学生孝德观念。

(三)社会孝德教育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媒体应积极报道孝德模范,向人们传播孝德观念,激励大学生向他们学习,社会要营造良好道德氛围,搭建孝德教育平台,让每个人都参与进去,并且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孝德立法,进一步明确孝德的重要地位。

五、结语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孝德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孝德文化仍是促进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道德状况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因此,应把孝德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以大学生孝德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婷婷,陈冬林.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J].学理论,2010,(8).

家庭环境概述范文第5篇

一、案例概述

学生A,大学一年级,在校园内被车辆刮伤,随即去往市三甲医院做检查,诊断结果为:胸部软组织有轻微拉伤,其他无碍。在之后一天内,学生A两次要求到医院查看,态度强烈,安慰无效,两次均得到相同诊断:胸部软组织有轻微拉伤,其他无碍。事件过程中,学生的表情、情绪、言语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不信任感,心理上处于过度戒备状态。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紧急措施:

一是与其父母沟通。在事故发生当天已将情况向其母亲说明的情况下,再次向其母亲说明三点问题:一是孩子已经到医院检查三次,诊断结果一致,消除学生家长的担忧;二是已在交警大队备案,并办理完相关手续,学校和老师会帮助学生妥善处理,如果出现任何后续问题,都有证可查;三是向其说明孩子现在的心理状态,希望家长能够对孩子进行疏导。

二是与其宿舍学生沟通。通过分析该事件中学生A的言行举止,笔者认为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性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必定存在一些语言行为特征上的表现,经过与其宿舍同学的沟通了解,学生A基本不和舍友们交流,喜欢独来独往,除上课基本不与班级同学接触,有时宿舍同学主动和其交流,她也不愿意和对方交流,宿舍内公用的写字桌也是独占一块,不允许其他同学在上面摆放物品,对别人表现的总是很谨慎,充满戒备情绪。但是,学生A与其一名高中同学似乎关系不错,有时会电话联系。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我初步判断,学生A尽管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但具有倾诉的渠道,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特别严重的后果,但是需要高度关注,及时疏导。据此判断做出以下安排:在A受伤调理期间,宿舍学生要给予其生活上的关心,例如帮助其打开水、买饭以及辅导功课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其感受宿舍同学的关心与温暖,从而逐渐消除人际交往障碍,缓解戒备情绪。

二、问题分析

通过分析A同学在该事件中的言语行为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笔者认为她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戒备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对别人存在不信任感,不能够顺畅的与人交往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环境以及教育环境改变对其产生的影响,根源在于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

家庭环境影响:A同学来自农村家庭,经济上不富裕,其父亲不善言辞但非常严厉,在家庭生活中基本不与孩子交流,遇到问题总是一顿责骂,对女孩有一定的歧视,表现出很典型的农村家庭男性专制特质,因此也造成该同学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导致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很多问题。

教育环境变化的影响:在进入大学以前,该同学一直在离家不是很远的农村及乡镇学校读书,地域语言环境与家庭所处的环境一致,所在学校的同学绝大部分是来自与其相同的家庭环境,因此,在进入大学以前处于从小习惯的,比较熟悉的,较为适应的一种环境。然而,进入大学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地域语言发生改变,而且学校环境也发生巨大的改变,周围的同学不仅来自五湖四海,而且来自不同环境的家庭,专业老师的授课及辅导员老师对班级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来自外部的教育环境的变化给该同学带来了很大内在的心理冲击,使其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感,出现了心理过度戒备方面的问题,外在的表征为人际交往障碍。

三、解决方案

除了上述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第一时间采取的紧急措施,针对此类学生心理上的过度戒备,对环境的极度不适应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疏导:

第一,帮助当事人建立与外界的沟通桥梁,增强与外界的信任和联系,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关心与谈心,消除当事人与辅导员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予当事人更多的关心,例如每日一条短信,内容不限,包含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积极促进熟悉感的形成,消除辅导员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同时,经常性的与其进行谈心,了解当事人的一些想法、关心的话题,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了解其进入大学以前的生活状况,包括父母家庭、学校同学、亲戚朋友等,给当事人讲解一些人际关系处理方法,陪同其一起与宿舍同学、班委进行交流,同时,也让当事人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辅导员老师的班级工作情况,努力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消除当事人对辅导员老师的戒备心理,产生信任感。二是帮助当事人与其宿舍同学融洽相处,从宿舍中获取与人交往的途径、技巧,建立自信。辅导员老师要充分发挥宿舍成员的力量,发动宿舍同学积极与其交流,每日生活中的嘘寒问暖,一起在餐厅或宿舍用餐,一起去上课或自习,一同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问题,一起参加班级或学校活动等等,同时提醒宿舍同学一定要尊重、理解当事人,从而帮助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适应到大学的生活学习中来,消除心理上的戒备状态,减轻人际交往障碍。三是充分发挥班级这个学校单元的作用,使过度戒备心理问题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学会与人相处,消除戒备心理,改善心理环境。辅导员老师可以安排学生干部积极主动地与当事人交流交往。在组织班级活动中,主动邀请当事人参与,同时安排到一个活动小组,带动当事人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促使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消除其与班级同学的陌生感,逐渐融入到这个集体中去,从而解除内心的戒备状态,能够从容地应对与别人的沟通交流。

第二,辅导员老师要定期与当事人的父母沟通,建立家长联系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要定期向其父母通报当事人一段时间内的生活学习状况、与同学们相处的状况,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同时了解当事人进入大学前的一些生活学习交友状况,同时可以根据情况向当事人父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有促进意义的建议,例如父母每周与其通一次电话、改善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与孩子一起分担成长的困难等。

第三,辅导员老师要引导帮助当事人做一些规划安排,并达成教育契约。可以鼓励或要求当事人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借阅包括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人推荐的或者同学们最近都在读的图书,并写一点读书体会或感触;每周与其父母通一次电话,讲一件学校发生的事情;每周与宿舍同学一起用三次餐,一起上三次自习课、班级活动必须参加等,对这些安排要达成教育契约,做好监督和辅助,保证当事人能够顺利完成。待情况好转后,辅导员老师可以逐渐加大当事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当事人自己提出心理状态改善方案,并督促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