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盈利能力分析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基本认识
所谓的企业偿债能力就是企业对自身债务的偿还能力和保证能力的程度,对于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从长期偿债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去分析,具体分析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产权比率以及现金净流量比率来进行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能够赚取利润的最大值,通常衡量的标准有销售毛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和普通股每股盈余。
目前,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讲盈利才是企业的主要目的,因为,只有充足的资金成本,才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然而,很多时候却忽视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企业要想进一步提升赚取利润的能力和实现现金的增值,就必须要保证企业要具备一个良好的偿债的能力,所以,只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偿债能力协调统一,才能够实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的普遍矛盾问题
(一)两者概念的不同。首先,两者的概念是并非一致的,很多时候人们通常都会认为两者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意识到了差别也会认为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实则不同,两者的概念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层次理论,企业偿债能力是一种企业财务预警能力的表现,是保障企业财务流动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和依据,是分析企业真实实力的一项标准,同时也是作为企业长远投资力度的一项保障依据。然而,企业盈利能力实则就是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体现,是企业赚取利润能力的大小,然而这种赚钱的能力是建立在企业偿债能力的基础上的,只有企业敢于投资,才会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所以,对于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两者的概念不同但却相互关联,因此,在分析两者的时候,不可能一概而论,不能说,盈利能力大,相对的负债能力就强。
(二)企业领导对于偿债能力的忽视。另外,大多数的企业领导和股东最为关心的是企业的利益和赚取利润的能力,所以,导致如今的企业只重视企业盈利能力却忽视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对于大多数的股东来讲,只在乎的是企业给自身能够带来多少的财富,根本不会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进而进一步导致了如今的企业对于偿债能力的概念模糊不清和根本不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对于债务人的不公平。再者,从财务比率方面分析,对于债务人明显不是公平的,企业偿债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的衡量标准分别是权益乘数和权益净利率,权益净利率又是企业总资产净利率与权益乘数的乘积,所以根据此项形式进行计算,如果保证企业的总资产净利率大体不变,当企业一味的最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会导致权益乘数变大,也就是引起企业股东所要承担的债务份额提升的原因,导致风险加大,因此,这种现象对于债务人明显是不公平的。
(四)产权比例对于两者的影响。最后,产权比例也是影响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矛盾对之一,在总资产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借款或向投资人分配红利,减少净资产,使产权比率提高;相反,使产权比率降低。这取决于边际资本与边际负债之间的成本,当边际资本的机会成本与边际负债的资金成本分配不均匀或者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会引起企业的效率或是偿债的能力的降低。
三、缓解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冲突的建议
(一)增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要加强企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通过定期的培训工作,提升企业人士的整体素质,只有整体素质的提高,才会带动整个企业的提升,提升管理人才的专业水准,有利于企业的全方为发展,只要企业的管理人员深刻的认识到了企业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差别,才能够更加清晰明确的进行各项财务活动,在保障了自身企业安全的基础上,也能够实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的目的。
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管理人才储备,并能够对企业发展和投资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并一定要实行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实现整体人员专业化。只有把整个企业的人员专业素质提升了,才能提高企业的业务,增加企业的偿债及盈利能力。
(二)转变企业领导观念。另外,我国应当大力提倡企业家经验座谈会这样的活动,同时,各大企业也应当开展一些同类的交流活动,通过相互之间的经验交流,使各个股东以及董事会人员提升并且转变自身原有的观念,使其明确利益不是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不要一味的看重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要明确企业的发展不仅仅只是依靠自身财富的多少来衡量的,只有企业得到不断的发展,才能够实现利润的不断提升,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来转变企业大多数股东的着鼠目寸光行为。
如今,首要的目的就是要转变股东们的观念,加强其对企业偿债能力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调促进领导之间的学习态度,调动各大股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加大企业领导的影响力和宣传力。使整个企业要形成一种积极奋进的良好氛围,明确重视企业的发展方向。最后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是促进企业能够不断发展的动力,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势必促进企业向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债权人的利益。再者,要呼吁和改变现如今债权人的地位,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要求企业降低追求利润的要求,减少权益乘数的数值,并且,企业应当制定会计制度,实现财务的总体分析,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经营,不要盲目的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进而减小各个股东的债权份额,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天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387)
摘要:
本文通过构建精益生产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选取国内10家实施精益生产企业和10家未实施精益生产企业为研究对象,检验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类财务指标的显著性,即对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精益生产的实施对企业盈利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企业营运能力存在并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与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精益生产;企业绩效;盈利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6-0037-04
收稿日期:2015-04-10
作者简介:安丹(1989-),女,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成本管理研究。E-mail:845171058@qq.com
潘玉香(1968-),女,吉林长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不断进化,精益管理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1990年,Jones等在总结丰田公司生产模式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精益生产方式——改变世界的机器》一书,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称为精益生产方式,这是精益生产概念的首次出现。Womack等[1]认为,精益生产能消耗较少的企业资源,制造出最少缺陷的产品,以准确地满足客户的需要。随着精益生产思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开始应用这项管理技术,精益生产被业界看做是现代运营和供应链管理的黄金准则。
精益生产包含多个种类,如看板管理、JIT和TQM等,因而精益生产和财务绩效的关系是复杂的。Chapman和Carter[2]认为在精益生产JIT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缩短换线时间、持续改善以及有效的设施布局等措施来提升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Inman和Mehra[3]通过对ROI、总成本和服务水平等3个变量的分析,发现JIT的实施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alakrishnan等[4]对实施精益生产和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的ROA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两类企业在ROA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综上,当前学术界对精益生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说法不一,实证研究大多选取单一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分析不够全面,且国内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围绕精益评价体系构建以及整个精益生产的认识过程展开,主观性较强。因此,精益生产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本文选取国内10家实施精益生产的上市公司和10家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构建分别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综合绩效指标,对精益生产在我国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二、研究假设
本文基于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精益生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利润的能力,具体衡量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营运能力揭示企业的经营运作管理能力,主要用企业资产的周转效率来衡量。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债务和长期债务的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标志。发展能力主要指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也称成长能力。基于相关文献综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精益生产与企业盈利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2:精益生产与企业营运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3:精益生产与企业偿债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假设4:精益生产与企业发展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文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运用配对比较的方法来研究精益生产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探究精益生产思想对现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方面产生的综合影响。本文在对样本配对比较时按照样本企业所在行业和规模两个维度选取参照企业,以消除影响行业内企业绩效的因素,同时避免规模效应的影响。
本文利用EXCEL、spss 17.0等统计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数据采集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网络调查,本文选取10家实施精益生产的制造业企业,同时为进行配对比较分析,还选取了同行业同规模的另外10家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上市公司作为配对样本,形成一个包含20家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
通过查询万德数据库、上交所和深交所等网站,最终选取了这20家公司2013年的年报数据,并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计算和整合。
3.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国资委《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将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具体分解为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分别用F1、F2、F3和F4表示,同时借鉴王平心等[5]的经验,将EVA纳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以更真实地评价和预测公司的业绩。各项绩效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2)解释变量。本文研究精益生产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将虚拟变量“是否实施精益生产”(JY)作为解释变量,其中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赋值为1,未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赋值为0。
(3)控制变量。根据与规模效应相关的经济学原理,企业经营过程中规模扩大,会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规模经济,但也可能由于信息失真、管理官僚化等弊端,反而产生规模不经济的后果。因而本文将企业规模指标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用企业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发现,资产负债率(ADR)对企业绩效也有显著的影响。因而本文把企业规模指标和财务杠杆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研究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4.数据预处理
(1)探索性因子分析。本文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来研究解释企业绩效的各变量的特征、性质及其内部联系。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对原始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
通过检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KMO检测值分别为0.687、0.667、0.673和0.502,均大于0.500,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显著值均为0.000<0.059,因而我们选取的评价指标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
(2)主成分分析。为得到能够代表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的F1、F2、F3和F4等综合指标,需要进行主成分分析。笔者将相应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导入SPSS软件,得到
主成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知,盈利能力指标中,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8.166%,这说明90%以上的总方差都可以由前两个潜在因子解释。因此,本文构建全新的盈利能力综合绩效指标:
F1=0.791f11+0.191f12(1)
F2=0.591f21+0.254f22(2)
F3=0.731f31+0.181f32(3)
F4=0.640f41+0.331f42(4)
其中,f11和f12分别为两个主成分的得分,f21、f22、f23分别是营运能力的3个主成分得分,f31、f32分别是偿债能力的两个主成分得分,f41、f42分别是发展能力的两个主成分得分。由因子载荷矩阵和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到以下主成分得分表达式:
f11=0.305X11+0.308X12+0.309X13+0.181X14(5)
f12=-0.163X11-0.072X12-0.124X13+0.455X14(6)
f21=0.396X21+0.001X22+0.379X23+0.349X24(7)
f22=0.055X21+0.981X22+0.068X23-0.130X24(8)
f31=-0.401X31+0.411X32+0.356X33(9)
f32=0.060X31+0.049X32+0.241X33(10)
f41=0.508X41+0.508X42+0.069X43(11)
f42=0.035X41+0.032X42-0.116X43(12)
四、实证结果分析
1.偏相关分析
偏相关分析也称净相关分析,指在控制其他变量的线性影响的条件下分析两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性。在本文中,将控制自变量设为企业规模(SIZE)和资产负债率(ADR)后,分别研究企业绩效F1、F2、F3和F4与虚拟变量精益生产(JY)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分析可知,在控制了自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盈利能力综合指标F1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01,显著值0.015<0.050,说明盈利能力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95%的置信区间上是显著的。
在控制了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营运能力综合指标F2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15,显著值0.176>0.050,说明营运能力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由此推断假设2不成立。
在控制了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偿债能力综合指标F3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98,显著值0.700,说明两者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由此推断假设3不成立。
在控制变量ADR和SIZE后,企业发展能力综合指标F4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相关系数为0.040,显著值0.189,说明发展能力和虚拟变量精益生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置信区间上是不显著的,由此推断假设4不成立。
2.回归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盈利能力F1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合已选定的虚拟变量精益生产(JY)和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ADR)、公司规模(SIZE),本文建立的研究模型如下:
F1=α0+α1JY+α2SIZE+α3ADR+ε(13)
F1为企业盈利能力综合指标,α0为常数项,αn为第n个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对上述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2为0.229,说明盈利能力指标有22.9%能够被这些变量解释,且显著值为0.007<0.010,F值为2.339,说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这个模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上述检验的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此得出:
F1=2.635+0.176JY+0.004SIZE-0.046ADR+ε(14)
通过上述分析,控制变量SIZE的显著值为0.184,相关系数为0.004,说明企业规模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并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JY和ADR的显著值为0.016和0.018,均小于0.050,所以JY和ADR的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JY的系数为0.176,说明企业盈利能力与精益生产的实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构建相关回归方程发现,精益生产和企业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精益生产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基于我国企业的研究分析是对以往研究结果的有效补充。但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发现,精益生产的实施与企业营运能力存在并不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精益生产的实施与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之间存在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应该进一步完善精益生产体系,促进资本结构转变,优化财务杠杆的作用,从而达到全面提升企业综合绩效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文给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精益思想的宣传和培训。精益生产的推行需要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具体员工的全员参与,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改变整体观念,公司各级人员掌握精益思想等相关理论概念。第二,推行精益生产需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改造升级,以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体系与精益生产体系相配套,要充分利用相关信息技术的支持,重新设计完善成本管理流程,将组织的各种信息和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集成成本管理体系。第三,基于供应链成本管理,将精益生产思想与成本管理相结合,建立全方位企业成本控制,优化目标成本管理,最终实现整体成本的降低。
参考文献:
[1]Womack,J.P.,Jones,D.T.,Roos,D.The Machine That Changed the World[M].New York: Harper Perennial,1990.
[2]Chapman,S.N.,Carter,P.L.Supplier /Customer Inventory Relationships under Just-In-Time[J].Decision sciences,1990,21(1): 35-51.
[3]Inman,R.A.,Mehra,S.Financial Justification of JIT Implement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1993,13(4) : 32-39.
[4]Balakrishnan,R.,Linsmeier,T.J.,Venkatachalam,M.Financial Benefits from JIT Adoption: Effects of Customer Concentration and Cost Structure [J].The Accounting Review,1996,71(2) : 183-205.
一、财务比率分析概述
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都依据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及各种指标进行,通过对这些财务数据、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可了解该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同时可分析得出公司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对策,以达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通过对企业财务比率的分析,可以为企业的各种利益相关者,如债权人、投资者等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简言之就是把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种复杂信息加以整理,将其转化成有利于进行企业决策的相关信息,以提高财务决策的正确性。通过财务比率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可及时发现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寻找解决对策,在未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不断加以调整完善。
二、财务比率在公司财务状况评价中的运用
(一)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营运能力指企业经营运转企业资产的效益,即企业资产营运的效果,是在对企业资产的投入与产出的对比中体现的。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主要目的有: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利用效率、不断挖掘企业资产利用潜能。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内容主要有:
(1)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企业的总资产营运能力是指企业总资产的利用效益及效率。通常通过总资产周转率体现,即用企业销售收入净值与资产总额的比值,这一指标能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果,通过该指标,企业可以评价资产的运用效果及收益情况。总资产的产值率和收入率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总资产周转率,即总资产效益,即企业投入资产的产出能力。
(2)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分析主要通过三个指标分析:一是流动资产周转率,该指标主要反映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该指标越小,流动资产的周转次数越多,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流动资产周转率反映的是流动资产周转一次需要的天数。二是存货周转速度,常用产品销售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值表示,用来反映企业的存货周转状况。三是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即用企业一定时期的应收账款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比值表示,常用周转次数表示。
(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1)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概述。企业的盈利能力即企业特定时期内的赚钱能力,这是一个相对概念,即利润是一定投入与一定产出比较而得出的相对概念。利润率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小。通过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可以得出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还是职业经理人,都非常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对投资人讲,投资的目的就是赚钱,只有企业盈利能力强,才能实现投资目的;对债权人讲,只有企业获利,才能归还债务,盈利能力直接决定其偿债能力;对企业职业经理人讲,对盈利能力的分析可发现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也是对其业绩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公司来讲,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目的就是企业能持续增长持续获利,盈利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企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下去。
(2)盈利能力分析内容。1)资本盈利能力分析:资本盈利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投入一定资本而获取利润的能力,反映出企业的资本盈利能力的财务比率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即企业当期净利润与企业净资产的比率。企业净利润是企业的税后利润,企业净资产是资产减负债的余额,该指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最为核心的指标,比率越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2)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资产经营盈利能力,是企业资产运营产生利润的能力,财务比率指标是总资产报酬率,即企业息税前利润与企业平均总资产的比值。影响该指标的因素主要有:一是企业销售税前利润率,该指标所反映的是企业产品营获利能力,销售息税前利润率高,代表企业产品获利能力强。二是企业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资产运转效率的直接体现。
(3)每股收益能力分析。每股收益又称每股盈利、每股税后利润等,是税后利润与公司股本总数的比例,是衡量股票投资价值的指标之一,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公司的获利能力。该比例反映出每股股票所创造的税后利润,该比例越高,说明每股股票创造的利润越多。当公司只发行普通股时,每股收益是发行在外的每股普通股票可分摊的净收益金额,这一指标直接关系普通股票持有者所能获得的利润。是企业税后净利润与普通股股数的比率,即普通股每股可派的股利,是股东对股本获利能力的分析指标。如果公司还发行优先股,需要在税后净利润中首先扣除分给优先股股东的利息。
(三)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的偿还债务能力,按照偿还期限,债务常分为短期负债及长期负债。企业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预测出企业的筹资情况,为企业理财等活动提供参考。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短期偿债能力是企业运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也称支付能力。影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的资产结构,尤其是流动资产的结构;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企业的融资能力等。企业外部因素,银行信贷政策、宏观经济环境、证券市场的完善程度等。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常用的指标有:1)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即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即多少钱的流动资产作为一元流动负债的保证。正常该指标应该在2∶1以上,当流动比例为2∶1时,说明流动资产是流动负债的2倍,即当一个企业的流动资产即使有一半短期内不能变现,也能保证所有的流动负债按期偿还。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企业面临较小的短期债务风险,债权人的资金也就越安全,其权益也就越有保障。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高越好,如果指标过高,可能是企业持有过多的现金,也可能是企业存货积压太多,或者兼而有之,这说明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低或者企业经营不善,造成存货积压。2)速动比率分析。速动比例指企业的速动资产与速动负债的比率,指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可随时变现部分应对短期负债的能力,也称为酸性实验比率。速动资产拿掉了流动资产中的预付账款及存货,将其作为不可随时变现的资产。这一指标,是非常保守的偿债能力分析指标。3)现金比率分析。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可立即偿付债务能力越强,但是如果该指标过高,则说明企业的流动资产没有有效的利用。因此,这一指标正常应该保证在20%左右最为合适。该指标的现金类资产是不包含存货及应收款项的。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投资效果;企业权益资金的稳定程度、实际价值及增长状况;企业的经营现金流等。主要评价指标有: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可以综合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将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进行对比,反映在企业总资产中由债务获得的有多少,也可以作为企业清算时衡量债权人利益受保护的程度。该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举债越多,负担越重。站在债权人的立场,其最关注的是不同融资方式的安全度及其能否按期回收本息。如果一个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仅占公司资产总额的小部分比例,则企业的经营风险将主要由债权人承担,这将对债权人非常不利,融资给企业的资金风险很大;相反,如果该指标较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其权益越有保障。2)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是将股东权益与资产总额进行对比,表示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通过投资人投资获得的。该指标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值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企业要正常运营,该指标要控制在适中的数值,如果股东权益比例过小,则说明企业负债过高,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越弱;如果股东权益比例过大,则说明企业主要资金是股东投入的,没有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积极融资不断扩大经营规模。3)产权比率分析。产权比率是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值,这一指标说明企业的债务负担和企业的偿债保证程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产权比例可以反映股东持股情况,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企业的借款经营程度,是企业财务结构是否稳健的标志。比率较低说明企业自有资本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大,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强。4)利息保证倍数。利息保证倍数又称已获利息倍数,通俗讲就是企业利息支付能力。是企业经营息税前利润与借款利息费用的比值,用来衡量一个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支付借款利息能力较强,债权人的利息权益越有保障。因此,债权人会分析该指标,用以衡量其债权的安全程度。
三、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公司财务状况的意义
(一)科学评价企业财务状况、考核公司业绩
及时对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做到对公司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等全面了解,使企业的管理决策层等能够全面把握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进而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不断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二)帮助管理层不断挖掘公司潜能,实现公司经营目标
对一个公司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的存续的最终目标,公司管理层通过进行财务比率分析,可以充分了解公司的发展状况,找出对公司经营发展不利的各种因素,及时出台相应对策进行应对。通过对公司的全部人财物等进行整合,不断挖掘公司潜能,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使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健康发展下去。
(三)是投资者科学投资的保障
投资者是公司财务报表重要的外部使用者之一,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投资是否有价值,能否完成投资的保值增值。作为公司的局外人,只有通过财务比率分析,才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客观分析,以此进行投资决策,决定投资方向及金额。
四、结语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作业成本计算(简称ABC、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提高‘作业链’的价值。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ABC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杰出的会计大师代表人埃里克・科勒教授。科勒教授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作业、作业账户、作业会计等概念。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教授在《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中对作业成本,作业会计、作业投入产出系统,等概念做了全面系统的讨论。八十年代后期,随着MRP、CAD、CAM、MIS的广泛应用,以及MRPll、FMS和CIMS的兴起,使得美国实业界普遍感到产品成本信息与现实脱节,成本扭曲普遍存在,扭曲程度令人吃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青年学者库伯和哈佛大学教授开普兰在对美国公司调查研究之后,发展了斯托布斯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随后,美国众多的大学、会计界和公司联系起来共同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
二、应用作业成本法实施差异化战略
应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产品盈利能力分析和客户获利能力分析,通过分析产品盈利能力,可以调整企业产品结构,进行针对性的生产与销售;通过客户获利能力分析则可以调整客户结构,以客户为中心实施差异化战略。
(一)对产品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通常同时生产多种类型产品。有的产品批量大、规格统一、生产及销售过程简单。而另外一些产品批量小、非标准,或者款式、风格、特性、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使得生产与销售过程较为复杂。传统成本计算法会造成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高产量或生产过程简单的产品分配了大部分的间接成本,而低产量产品或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的产品只分配了较少的间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高产量的产品就“补贴了”低产量的产品。在传统成本系统下,企业无法获得每个品种成本的准确信息,因此就不能准确辨明究竟哪个品种真正盈利,哪个品种真正亏损。而且极有可能将亏损品种误认为盈利,将本来盈利的品种误认为亏损,导致管理人员做出错误的决策,即将本来盈利的产品停产,而将本来亏损的产品作为企业今后的经营方向。
(二)对客户获利能力进行分析实施差异化战略。企业经营的重要目的在于获取利润。而利润的取得是依靠向客户销售产品。因此,能够拥有稳固的、给企业带来较高利润的客户,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常,企业利润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来源于少数客户。例如,75%的利润来源于 30%的客户,而对另外70%的客户销售所获得利润只占企业利润的25%。企业在向一特定客户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会发生很多与该客户相联系的成本,如现金折扣、数量折扣、包装费、运输费等。传统成本计算法不将每个客户作为成本对象来计算与其相关的成本,也不对特定客户销售的获利情况进行分析。
作业成本法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在作业成本法下,把客户作为成本对象进行成本计算,能分析企业向特定客户销售的获利能力。企业通常用毛利来衡量一笔交易的获利性高低,但实际上许多毛利较高的交易涉及大量不因销售量而变的费用,如广告、售后服务和送货等费用,从而使净毛利水平大大降低。为了确定对其销售不能盈利的客户,可以选定有关的客户作为成本对象,利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相应成本,该类成本我们称为“客户成本”。客户成本不仅包括生产环节发生的成本,还包括销售环节和其他相关环节发生的成本。客户成本计算完毕后,再将所有与客户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进行比较。这种分析能使管理人员了解各客户对企业盈利水平的影响,有助于企业选择合适的客户类型。
三、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及相应竞争战略的实施
国有企业传统成本管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传统成本核算体系涉及面过窄,无法提供全面的管理信息;传统会计核算体系评价标准单一,无法提供精确的成本信息;成本管理滞后于形势发展,忽略对成本的预测、决策;企业成本管理未能从整个行业价值链角度衡量企业实力,缺乏战略发展意识。
实施低成本战略或者差异化战略需要企业提供完整而且精确的成本管理信息。而完整和精确的管理信息恰恰是传统意义成本模式难以提供的。企业若从根本上完善信息系统从而实施差异化或低成本战略,就必须按照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思路重新打造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一)设计作业成本法系统。使企业建立作业成本法核算模式,彻底改变企业的作业成本核算体系,为企业提供更真实、更丰富的产品成本信息,由此得到更真实的产品盈利能力信息和与定价、产品线、客户市场及资本支出等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提供更真实的作业驱动成本的计量信息,使管理者做出更好的产品设计决策,更好地控制成本并促进各种增值项目,从而实施差异化或低成本战略。
关键词:外购商誉;超额收益;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139-02
会计界历来将商誉分为两部分: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外购商誉是和企业并购行为紧密相连的,与自创商誉相比,外购商誉的价值具有可验证性和客观性。外购商誉从会计的角度来看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因而在各国的会计核算中都要求确认外购商誉。超额收益论将商誉定义为“商誉是企业预期的未来利润超过一般报酬部分的资本化价值。”根据商誉的特点可以看到,不论怎样对商誉加以理解,其最终必须表现为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这一点对自创商誉来说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会计上所确认的外购商誉也一定能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吗?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思考。
1、外购商誉是商誉吗
纵观学术界关于外购商誉的讨论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外购商誉是商誉,外购商誉不是商誉,外购商誉中有一部分是商誉。持第三种观点的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其在SFBS141中把外购商誉具体分解为6个要素:(1)并购日被并方净资产公允价值超过其账面价值的部分;(2)被并企业未确认的其他净资产公允价值;(3)被并方超额集合价值,它通常代表业已存在的商誉,即被并企业自创商誉或以前外购获得的商誉;(4)并购方和被并购方通过整合产生的超额集合价值;(5)并购方由于计价错误而多付的价格;(6)并购方因高估或低估而多支付或少支付的金额。要素1和要素2都与被收购企业有关,它们从概念上讲都不是商誉。要素(1)本身并不是一项资产,但反映的是被收购企业未确认净资产的利得,因此,要素(1)是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一部分而并非商誉的一部分。要素(2)从概念上讲也并不是商誉的一部分,而只不过是指那些可能单独辨认和作为单独资产确认的无形资产。要素(5)和要素(6)与收购企业有关,它们从概念上讲也不是商誉。只有要素(3)和要素(4)从概念上讲是商誉的一部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把要素(3)和要素(4)统称为“核心商誉”(邓小洋,2000)。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会计上确认的外购商誉中只有一部分是真正的商誉,因为商誉是企业多项因素长期综合协同产生的使企业能够获取预期超额收益的由企业所控制的一项无形的资源。会计规范中的商誉。就其本质而言,实际上是一个总评价账户,它评价了被合并企业的整体价值中合并方控制部分去净资产公允价值中合并方控制部分后得到的差额。那么这种差额是被购企业超额盈利能力的表现吗?每个企业都会存在无法入账的无形资源,对于优质企业来说,这些无形资源可能带来超额盈利能力,而对于普通企业或是劣质企业,这些无形资源可能无法带来超额盈利能力,只是普通的无形资源。在会计处理上,企业被并购的时候,常会出现其整体价值大于单项资产价值总额,并非只有拥有商誉的企业的整体价值大于其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很多业绩平平的企业,甚至经营不善的企业的整体价值也会大于其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这种情况下,外购商誉并不能体现被收购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被收购企业并不一定具有自创商誉。
2、从协同效应看并购商誉能否带来超额收益
范霍恩(James C.Van Horne 1998)认为合并后公司价值应该是合并前双方各自价值加上公司合并产生的各种协同效应。由于在公平交易中,交易本身并不直接获利,所以并购方总是希望通过并购使得双方资源在整合后,产生1+1>2的效果,而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在于并购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正是因为协同效应的存在,使得并购方可能接受大于被并购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并购价格。
根据范霍恩的研究,合并后公司价值Vab=Va+Vb+协同效应,其中Va为A公司兼并前价值,Vb为B公司兼并前价值,而协同效应的价值收购是收购方企业通过提高管理效率、经营协同、财务协同、战略重整等途径提高的公司价值。有人认为之所以要并购是因为并购公司看中了被并购公司的某项或某几项竞争优势,这些竞争优势能为并购公司带来超额收益。并购企业认为被并购公司具有某些“积极因素”,并有充分理由认为并购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但这种收益源于何处呢?源于某项或某几项竞争优势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单单这几项“竞争优势”就可以创造出超额价值的话,那么原持有企业为什么要出售该这些竞争优势?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愿意购买?为什么没有出现抢购的现象?在有求购意向的企业中,实际出价也往往相差甚远,远远超出了单纯几项“竞争优势”所能够承载的程度。因此,这些竞争优势可能确实是存在的,或许也直接促成了并购的发生。但是要创造超额利润,并购公司与被并购公司必须发生某种程度的融合,优势互补,各种资源重新整合,使得并购后的企业成为一个完整而内部运作流畅的系统。整合后的协同效应才真正是超额收益的源泉。否则,即使被并购企业具有再多的竞争优势,也不会产生这种超额利润收益;如果协同效应低效率,超额收益也会大打折扣。
此外,安德瑞德和郎咸平等人的实证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以上推测:
(1)安德瑞德等人(Andrade 2001)实证研究中,从并购宣布前20天到并购结束的时间段内,目标企业的股票收益为23.8%,收购方企业的股票损失为3.8%,整合后的企业价值变化为统计意义上不显著的1.9%忽略企业债权价值、债权价值的变化和并购费用,建立方程组:
Vab=(Va+Vb)(1+1.9%)
Va/Va=-3.8%
Vb/Vb=23.8%
Va+Va+Vb+Vb=Vab
解方程组得:Va=-0.613Vb,Va=3.84Vb。
方程结果显示,安德瑞德等人的样本公司中,收购方公司规模平均是目标公司规模的3.84倍。短期看,目标公司的并购收益有61.3%来源于收购方公司的损失,另外的38.7%来源于协同效应。
(2)郎咸平的实证研究(目标企业、收购方企业和组合的异常收益平均值分别为40.3%、0.1%和11.3%),建立方程组:
Vab=(Va+Vb)(1+11.3%)
Va/Va=0.1%
Vb/Vb=40.3%
Va+Va+Vb+Vb=Vab
解方程组得:Va=25.91Vb。Va=-155.5Vb,
方程结果显示,郎咸平选取的样本收购方公司规模平均是目标公司规模的25.91倍,短期看,目标公司的收益和收购方公司的收益都来源于协同效应。
当然,协同效应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并购双方的
企业文化、经营的互补性、整合协调的能力等。企业存在的原始意义在于经营活动发展,而非待价而沽,再加上并不存在一个竞争相对充分的并购市场,因此对于被并购方,除了根据自身价值估算自创商誉外,很难在并购发生前预测自己将给不确定的并购方带去多少协同效应。所以在把一个企业当作被并购方时,不可能将其在并购活动中所能产生的协同效应作为其自身的价值构成因素进行估价,然而并购市场的非竞争特性,使得并购成本的确定可以看作是并购双方对并购协同效应价值的分配所进行的博弈,而非是对被并购方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3、并购后超额盈利能力并非是外购商誉的真实体现
自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并购溢价即会计上确认的外购商誉越涨越高,有时达到惊人的地步。1988年,菲利蒲摩利斯收购克拉特公司时的溢价为90%,将如此之高的收购溢价确认为给企业带来超额盈利能力的商誉,会使债权人和投资者对并购后的公司产生过于美好的期望。事实上,对以往并购潮的持续研究表明,每三个交易就有两个劳而无功。据统计,并购后的收购企业能从商誉中获取超额盈利能力的,只有33%左右。将这种“未必可能”的超额盈利给予确认,有悖于谨慎性原则,这种高额的并购溢价不但给未来超额盈利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收购成本过高,还会对收购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再者,成功的并购无一不是大刀阔斧地重新调整的过程,是并购双方各自拥有的自创商誉融为一体的过程。彼特・F・德鲁克于1981年在对个别并购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功实现并购的“德鲁克兼并法则”。其中一条是“在大约一年之内,收购公司必须能够向被收购公司提供上层管理”。事实上,在并购后,被收购企业的资本性支出计划的管理职能一般转移到总部行使,而且应同时向两个企业的管理层实行潜心构思的激励和奖惩制度,以使得并购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并购后出现超额盈利能力,是并购双方整合的结果,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协同效应,而并不是单独来自于外购商誉。事实上,成功并购的关键在于整合,这就意味着并购双方的商誉融为一体,无法从并购后的企业中分辨出被收购方原来的商誉。因此可以看出,并购后超额盈利能力并非是外购商誉的真实体现。
综上,我们绝不能武断地认为外购商誉即收购成本大于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就一定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并购后企业的超额盈利能力也并非是外购商誉的真实体现,因为会计上所确认的外购商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商誉,也可以说只有一部分才是真正的商誉。外购商誉的产生与企业所拥有的各项可辨认资产都有关系,外购商誉的存在绝不是任何一项资产自身可以创造的,也不是其中的几项无形资产可以创造的,而是企业各项无形资产共同创造的,实质是协同效应的价值创造。利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在没有协同效应的条件下,有“1+1=2”成立;而在存在协同效应的条件下,就有“1+1>2”成立。至于说是“1+1=10”,还是“1+1=100”……,这要取决于协同效应的大小。由此不难看出,只有认清外购商誉的本质与协同效应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外购商誉与超额收益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肖远航,章新蓉,我国企业并购中的商誉与超额收益的相关性研究[J],商业会计,2010,(6)
[2]徐俊贤,刘建中,外购商誉分解探析,会计之友: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