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环境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羞怯是指在人际环境中感到不舒服和压抑的状态,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及受抑制[4]。它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近10年来,国外心理学界对于羞怯感的研究予以了很大的关注,一般都认为羞怯感作为心理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负性情感,与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关系[5],持久而严重的羞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身心健康,使得一个人将其社会快乐最小化,社会不适和隔离感最大化[6]。
初中生正值身心剧变的心理性断乳期,正处在性心理发育的疏远异性期和接近异性期,性别差异日益明显,性意识、性动机的逐渐出现,身体上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使他们处于身体、心理发育的敏感阶段,对羞怯的认知和体验也会发生变化,他们的羞怯问题更值得认真研究和对待。
本研究在对部分初中生的羞怯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家庭环境对初中学生羞怯心理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以羞怯为因变量,家庭环境作为自变量,探寻家庭环境各因子与羞怯的关系,为促进家庭环境的优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本研究以重庆市某初中学校303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3份,回收有效问卷29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其中,初一95人,初二98人,初三103人;男生150人,女生146人;城市学生33人,农村学生263人;独生子女221人,非独生子女75人。
2.工具
(1)羞怯量表。羞怯评定采用Cheek1983修订的13条目羞怯量表。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α值为0.90,45天的重测信度为0.88,聚敛效度和区辨效度均较好。量表共13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总分范围从13分到65分,得分越高表明羞怯程度越高。
(2)家庭环境量表。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第三次修订)。该量表含90项是非题,分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和控制性10个分量表,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和环境特征,该量表目前在国内应用非常普遍,有较好的信、效度。
3.施测与数据处理
在征得教师及学生本人的同意情况下,对随机抽取的学生进行集体的课堂纸笔测试,由主试将量表发给学生,答卷前由主试阅读指导语,让学生按照要求答题,答卷完毕后立即回收。所有数据资料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处理。
二、结果
1.初中生羞怯的差异
T检验结果表明,初中生羞怯在性别(t=1.14)、生源地(t=0.63)、是否独子(t=1.67)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不存在显著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羞怯年级差异显著(F=6.29,P
2.家庭环境各因子与羞怯的相关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初中生羞怯和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羞怯和家庭环境各因子层面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家庭环境特征与初中生羞怯显著相关。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娱乐性和初中生羞怯呈显著负相关;家庭环境矛盾性、控制性与初中生羞怯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环境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组织性、道德宗教观与初中生羞怯相关不显著。
3.家庭环境各因子对初中生羞怯的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家庭环境各因子对羞怯的影响程度,以家庭环境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为预测变量,羞怯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家庭环境对初中生羞怯具有非常显著的预测效应,家庭环境的矛盾性、亲密度、情感表达和控制性进入了羞怯的回归方程。其中,家庭环境的矛盾性(t=3.756,P<0.001)、亲密度(t=3.545,P<0.001)对羞怯具有非常显著的的预测效应;家庭情感表达(t=2.723,P<0.01)、控制性(t=0.304,P<0.05)对羞怯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家庭娱乐性、成功性、文化性、组织性和道德宗教观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三、讨论
1.初中生羞怯的状况
一、人格的形成与重要性
人格就是与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爱好、情感、气质、性格、人际关系等有关的比较稳固的各种个人特征。儿童从出生就表现出这些个性特征,例如,饿了、尿湿了、身体不舒适、要睡觉、想让抱等,婴儿的这些需要都是用哭来表达,引起家长的注意,达到和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表现就是人最初的个性特征。
在婴儿时期,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及其关系还没有形成较为稳固的心理认识。到幼儿期后,随着与周围人的频繁交往和对周围事物的多次接触,并且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受到了电脑、电视、媒体等影响,儿童对周围事物及其关系逐渐形成较为稳固的态度和倾向性。这种倾向使得他们开始在家庭、社会、集体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周围的事物也起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种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起一部分社会作用,并具有一些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个性。形成的个性又将影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从而更进一步地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人格高尚与低下,跟他(她)出生以后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遗传因素、所受的教育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的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因为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更注重遗传因素的作用。父母的智力、气质、身体是否健康这都是先天遗传的特质,是人格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然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特质上,后天环境的影响作用更重要。人在胚胎状态时,父母所在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的影响就开始了,这种影响会在人的一生中持续下去。后天环境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大到社会文化,这些环境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早期童年经验的影响
国外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力的一个总结是:“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中国也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了人生早期所发生的事情对人格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尽管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是二者不一定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溺爱也可能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总之,幼儿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着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家长的潜移默化教育
家长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学习兴趣、工作态度、家庭环境、夫妻间的和谐、对长辈的态度以及朋友、同事、邻里相处的关系等等,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来。这种教育是无声的,是家长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亲力亲为地给孩子做榜样,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家长的言传身教,并以家长的行为作为自己接人待物的标准来对待并且处理事情。这就要求家长给孩子树立优秀的榜样,使儿童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家长是表率,是榜样,同样要有威信。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威信的根源只出于一个地方,那就是父母的操行,包括行为的各个方面。换句话说,就是包括父母两人的全部生活:他们的工作、思想、习惯、感觉和意图。”树立良好的威信靠的是自身良好的素质,具体行为的体验往往比枯燥的语言说教更有效果。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就是生动形象的、榜样的影响,是儿童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所有家长都应该自觉地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和表率。
(四)家长的人格对儿童的影响
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最核心的是父母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是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这是对儿童性格最直接的影响;最后是父母的行为方式,这是性格的表现方式。父母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行为,用自己立身处世的态度和世界观、价值观,对孩子的性格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不论孩子的性格是否与父母相同或相异,都能折射出父母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父母热情和蔼、作风民主,孩子容易养成独立、协作、直爽、善于交际等良好的性格;父母冷淡严厉、独断专制,就容易造成孩子胆怯、顺从、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的性格。所以说,家长人格的优良或低下对孩子人格的形成有非常直接的关系。
(五)家长的责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生活、学习这两方面的情况,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在《萨提亚心理营养》中指出:一个人如果在0-7岁期间得到良好的心理营养滋润,则一辈子会充满力量,赢得幸福和成功。这些营养是:1.无条件的接纳(0-3个月);2.信任(安全感,4个月-3岁);3.肯定、赞美、认同(4-5岁);4.教导、认知、模仿(6-7岁)。一个人的命运,经过这七年,基本大局已定。由此可看出,家长在家中的教育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关注孩子的生活,还要了解和关心孩子的思想、兴趣、学习、劳动、交友及接人待物等方面的情况,对孩子进行合理、恰当的教育和指导。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性格,请家长们身体力行地做好榜样,在言传身教中做好孩子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为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苏联)马卡连柯著,吴式颖等编辑,《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2.(俄国)康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
3.陆运青、张振平,《测量学概论》,河北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家庭; 幼儿;自理能力
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而单纯的就自理能力而言,就是自己为自己服务,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照顾好自己,这作为一项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一个人从幼儿时期开始学习成长,并且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家庭环境下的幼儿,所谓的自理能力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其中主要为自己穿衣服、收拾物品以及整体自己的床铺等为自己服务的能力。
一、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生活能力,同时也对幼儿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幼儿自身的学习、认知能力。在日常生活起居的小事中,幼儿可以自我主动地去动手操作,提高了手眼之间的协调能力,进而可以帮助幼儿在学习其他知识时更好地融会贯通。在提高幼儿自理能力的过程中,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生活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了他的自理能力,对于其自信心以及责任心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二、家庭环境中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在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方面具有自己的问题,由于我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作为家人呵护保护的对象,往往存在溺爱的现象,很多孩子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的自理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由于我国很多家庭存在类似的问题,要有效的提高我国幼儿的自理能力,就要充分认识了解当前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策略。
1.缺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
由于我国很多家庭存在的传统认识,认为作为孩子就要不断地学习,从而提高孩子的智力,为了学习而学习,忽略了学习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过程,不仅仅需要学习书本的文化知识,同样需要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技能,而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掌握的生活技能,从幼儿时期对其进行培养,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自理能力培养的时效性和重要性,抓住幼儿时期孩子乐于学习的机会,是有效提高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阶段。
2.缺乏恰当的方法
对于父母而言,不仅仅需要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经济条件,更要在家庭环境中做好生活导师的角色。在孩子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将所有的问题承担解决掉,而是要通过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孩子有效正确的解决问题。在幼儿平时的生活起居中,在自理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很多小问题,需要父母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给予孩子足够学习和改正的机会,从而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
3.缺乏足够的耐心
对于孩子而言,很多事情都是新鲜的,都需要从陌生到熟悉,一步一步慢慢学习,由于孩子自身的身体发育不完善,缺乏较强的自控能力,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往往出现问题,比如在吃饭以及洗手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弄湿衣服或者将饭弄得到处都是。在遇到这种问题时,很多家长都存在不耐心的情况,没有及时有效的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都是为了节约时间,将所有的问题都自己处理,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自理独立的能力,就要家长多多辅导教育,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以及提高独立性。
三、家庭环境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
1.转变传统的家庭观念,有效提高孩子的自理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不应该作为问题承担者,而是要作为教育指导者对孩子进行辅导。幼儿时期的孩子需要在家长的陪同指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自理能力,给予孩子充分自理学习的机会,耐心的对其进行指导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孩子的自理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自信心以及成功的喜悦感,对其今后的学习以及动手起到积极的鼓励作用。
2.加强自理技巧的指导教育
要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要将自理技巧教给他们,并且可以采用趣味性指导学习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此外,可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运用寓教于乐的方法对其进行培养,从而提高孩子学习动手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通过搜寻适合孩子的方法进行培养,比如关于自理的歌曲等等。在孩子努力学习并且学会自理以后,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3.加强自理能力培养的耐心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在这期间会出现很多问题,即使学会一项技能,仍离不开以后的巩固练习。因此,家长要给予幼儿犯错的机会,循序渐进,耐心指导,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总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家长具有耐心的对其进行指导,并且掌握必要的技巧,才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平.2-3岁幼儿的自理能力弱的成因及培养方法[J].科学大众,2009(01)
关键词:城乡家庭环境;“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106-02
家庭环境是一个系统、特定、相对稳定的内在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极大。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经济社会虽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城乡不同家庭环境中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
“90后”大学生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衣食无忧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这个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群体具有以下个性特点:
1.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行为自主,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具有较强叛逆意识,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
2.功利务实、理智参与各类活动,观察问题、处理事务时,出现观念和行为的错位。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受市场价值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活动的参与方式上由原来的空泛理想化的热情,转入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关注。他们在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时,总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来衡量。他们指责社会的不公,却回避自己的责任。
3.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造成了“90后”大学生情感上躁动不安、荣誉感强、虚荣心强。他们对喜爱的对象表示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的程度强烈。
4.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上趋向于追求时尚,凸显个人爱好。“90后”大学生出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更为丰富,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性。他们既认同传统的价值观,也欣赏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
5.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实用和前卫方式,人生目标相对模糊。他们青春激情与文化理性并存,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总是追求浪漫与新奇,接受变化与挑战,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和认识很模糊。
二、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事物理解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情况,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工专等6所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660份问卷,收回646份,回收率为97.88%,其中有效问卷为640份,有效率为96.97%。在我们的调研中,来自大中城市的占21.24%,中小城镇的占18.63%,来自农村的占60.13%。通过分析,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表现在
1.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存在偏差。在我们的调研中,当问到“在社交场合你是否感到紧张或窘迫”时,来自大中城市的同学认为不会紧张,会很自如,占6.21%;来自中小城镇的同学认为有时候会这样,占71.24%;来自农村的同学认为经常会这样,占23.10%。调研表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见多识广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人际交往比较积极。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2.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在我们的调研中家庭较富裕的占3.6%,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66%,贫困生占25%,特困生占5.4%。调查发现,在“90后”大学生交流方式中,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通过参加各类协会、朋友聚会、社交场合等方式交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局限,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潇洒自如”,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主要通过老乡会、发短信、聊QQ等方式进行交往。
3.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差异。城市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受教育环境良好,接触社会较多,拥有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和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和异往能力都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4.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体现显著差异。城乡家庭在环境背景、文化习惯、价值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在问卷中,农村学生选择“遭受排挤”的占10.15%,选择“自尊心受损”的占58.24%。“自尊心受损伤”这一问题在问卷选项中城乡大学生相差28.11%。在“交际与交友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38.97%,小城镇占39.93%,农村的占45.71%。在“与异往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3.53%,小城镇占28.49%,农村的占34.86%。在“交谈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4.26%,小城镇占29.65%,农村的占33.14%。在“待人接物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11.76%,小城镇占10.47%,农村的占29.71%。由此看见,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三、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的家庭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差异等导致了城乡家庭环境的差异,从而影响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
1.城乡家庭收入的差异。在城市,大多数家庭则是通过就业方式获得家庭的收入,家庭的共同收入决定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密切而相互协作。而农村的农业生产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部分,这种家庭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人收入只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与城市有区别。这种城乡家庭收入的不同,形成了城乡家庭间观念与行为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
2.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农村家庭的收入需要安排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和家庭经营的再生产。城市家庭收入的安排相对较简单,开支也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安排等方面。这种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
3.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异。从消费层面来看,城市居民逐步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享乐消费转化;而农村居民生活则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化。
4.城乡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城市家长偏重于过度关心的教养态度,对子女限制和管束较多;而农村家长则倾向于简单的、惩罚的教育方式。
5.城乡家庭父母教育意识有差距。城市家庭父母大部分都很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农村家庭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比较模糊,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依赖学校和老师。
6.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有差异。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子女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要求都很高,期望子女在大学期间学会很好地为人处事,以便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农村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身的生存现状,但由于他们从自身地位和客观可能性出发,不会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7.城乡家庭父母和子女沟通交流有差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融洽了亲子关系。而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广大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低,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容易受到消极情绪和负面言行的影响。
四、改善城乡家庭“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1.改变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偏差,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家庭而言,要改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误区和偏差,应重视孩子作为独立发展主体的特殊需要,将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做到时时和孩子进行沟通,成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以此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2.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改变,对于城乡家庭环境来讲关键在于改变孩子成长的环境,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生活方式。父母要构建和谐的、积极向上家庭生活,孩子就会受到和谐的、进取心的教育。
3.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人际适应能力。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何,既是德育环境,又是智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贴,和睦民主、平等互动、家庭环境和谐温馨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要积极创造民主、催人奋进的家庭气氛,来培养孩子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4.家长要当好子女的素质导师,引导子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加强自身的交往技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培养子女良好人际关系。在改进家庭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利用其他途径,尤其是学校和社会其他教育机构的替代性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全面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4):111-114.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赵丽芳,陈国锋.90后大学生的特性及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34-136.
[4]黄艾丽,杜学元.关于我国城乡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1):107-110.
[关键词]家庭护理;胫腓骨骨折;体外固定装置术;护理效果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它是胫骨平面以下至踝以上部分发生的骨折,该类型骨折占四肢骨骨折首位,占全身各类骨折的13.0%~17.0%。目前,临床上对于胫腓骨骨折更多的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如:体外固定装置术等,该手术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骨折创面愈合。但是,由于体外固定装置术属于是一种应激源,不免对患者神经、内分泌以及循环系统产生不利影响,不仅对患者身体上产生直接的影响,还会影响患者心理。常规护理模式虽然能满足手术需要,正确指导患者术后恢复。但是,该护理模式缺乏针对性,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本研究对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医院诊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家庭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医院诊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9.4~80.9岁,平均(33.8±17.7)岁;病程3~30个月,平均(83±0.7)个月,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18例;对照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20.0~81.5岁。平均(34.0±20.9)岁;病程3~28个月,平均(7.5±0.9)个月,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17例,闭合性骨折23例。入选患者均符合胫腓骨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均行体外固定装置术治疗。患者中,23例腓骨骨折,37例胫骨中上骨折,20例胫骨中下骨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方法、治疗的目的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指导其功能锻炼,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实验组实施家庭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胫腓骨骨折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患者担心治疗预后,不仅仍受心理及生理上痛苦,同时外支架在皮肤外,给患者出行、穿衣等带来很大的不便,从而内心不免产生恐惧、害怕等心理,影响患者回归社会。家庭护理实施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工作,带着感同身受的心态进行心理指导,消除患者内心负性情绪。(2)专人负责,定期上门指导。护理过程中由2名责任护士负责分管,定期对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护理,并及时电话联系,做好简要的护理记录,正确的指导患者内容先理论后操作,理论主要针对性无菌操作、观察局部情况等;而操作则包括敷料更换、清洗、消毒方法。(3)保持外固定装置的固定。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家庭护理时应该加强外固定装置是否存在松动,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试。教会患者检测螺丝的方法,对于松动的螺丝及时拧紧。同时,患者锻炼时应该指导患者运动量。定期回医院检查,对于x线下骨折线模糊者,应该给予支架拆除,并采用石膏固定。(4)其他护理。除上述护理外,还应该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如:饮食护理、社会护理等,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优、良、差;(3)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搜集的数据,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的形式表示,P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
本研究中,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
2.2两组患者护理后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本研究中,实验组优良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52.5%(P
2.3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本研究中,实验组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P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