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食品安全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麦肯锡公司今年的调查覆盖了农村地区,调查显示,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和城市消费者一样都是活跃的网购用户,而且他们更享受网购。
麦肯锡本次调研访谈了超过60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覆盖了中国一至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共计约6.3亿的用户,对其数字和意愿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挖掘。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6种数字行为进行分析,一是通讯和移动;二是社交网络,像微信,像新浪微博都有覆盖;三是游戏;四是在线视频;五是电子商务,六是O2O。
这份名为《中国数字消费者调查报告:对选择和变化日益强烈的渴望》强调了以下五个趋势:
第一 社交商务呈现强劲增长趋势
中国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国家之一。我们看到我们每天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花在社交媒体的时间是78分钟,美国是67分钟。我们依赖亲友推荐的人数占比差不多有50%,美国差不多40%,而且这两个趋势现在来看,是在更迅猛的发展当中。到明年可能要把之一去掉,中国是全球最热爱社交的一个国家。
我们看到社交媒体从单纯的沟通功能逐渐演变出CRM和购物的功能。社交网络在中国市场在慢慢不断的快速演变的过程当中。调查显示,社交网络大大促进了消费者使用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的时间在大幅增加,观看网络视频,浏览新闻也都是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第二 线下实体零售店向展示厅的转型
麦肯锡的调查显示,目前有16%的消费电子产品是通过线上售出的,而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1%。实体店的展示效应(即购物者在店里浏览商品但通过其他渠道包括线上渠道购买)对30%的消费者而言尤为明显,他们会在店内浏览并同时用手机进行研究,而他们中只有16%最终选择在门店购买此产品。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刘家明指出,门店将来不单纯是交易的一个渠道,更多是展示的功能。
第三 消费者对线上线下融合(O2O)已经非常普及并将持续发展
第四 偏远地区更渴望尝鲜 电商覆盖率超60%
尽管互联网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普及率较低,但这些地区的大部分消费者都在使用电子商务,网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68%和60%。农村用户中的网络达人更是比一线及二线城市多出25%,渴望第一个尝试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具体数字上,第一互联网的普及率在一二线达到76%,到三四线是47%,到农村19%,但是在被渗透的这些人群当中,用过电子商务网购用户,19%普及互联网的人群里面有64%用过网购。
很有意思的是,虽然在农村互联网覆盖率仅为19%,但是在电子商务的使用上他们跟城市居民一样活跃,麦肯锡全球董事季翔说,我们看到,中国一些领先的零售商已开始迅速行动,建立县级运营中心。这些举措不仅方便了商品的下乡,也加快了农产品向城区的输送。
报告指出商家可以借助这些网络达人在物流和分销体系还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占领市场。
第五 食品网购需求的大幅增长
【关键词】营养改善计划保障措施营养卫生安全热乎存在问题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巩固“普九”水平、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我校于2012年2月23日开始实施学生营养午餐以来,全体教师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把学生的营养午餐工作也真正地纳入了自己每天的常态工作中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民生工作,把之纳入学校的工作之首,列入各班主任、各位老师的常规考核之中,为了使这一好事办实、办好,真正让学生吃上“营养、卫生、安全、热乎”的营养餐,我校开始实施“学生营养午餐工程”以来,做了大量细仔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方面,切实保障了学生营养午餐的营养和卫生安全;另一方面,改善了农村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条件,促进了每一个农村贫困学生健康成长,为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发展正在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了对“学生营养午餐工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便以后更好的实施这一工程,这段时间,我对“学生营养午餐工程” 实施的基本情况等作了调查与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生营养午餐”工程保障措施和实施要求:
1、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我校成立了“学生营养午餐”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本工作的领导。确定专人负责“学生营养五餐工程”的具体工作,为保质保量实施好“学生营养餐”工程提供了组织保障。
2、因地制宜,严格管理。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享受到“营养午餐”,我校要求统一确定每天营养餐的开设时间,并将时间表及菜单,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家长公布。学校将营养餐开设情况及时汇总备查。
3、强化监督,严格考核。学校对就餐建立档案库,每学期实行动态管理,对享受营养餐学生的名单在学校予以公示。学校还建立了教师、学生家长、村委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并实行采购员、工勤人员、食堂监督员多方签字审核,建立考核责任制度。
学校对营养餐资金的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按“营养餐”标准和数量足额配餐;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学校营养餐的财务实行一月一清算、一学期一公布制度,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审计。要把“学生营养餐”工作的实施情况作为学校、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开展营养餐开展不力,虚报寄宿生数,克扣、挪用营养餐经费的学校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
4、强化安全意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为保证“营养午餐的卫生安全,我校针对“学生营养午餐”工程实施后学生就餐人数的大量增加、食堂卫生安全显得更为突出的新情况,于2012年3月制订了《新缘小学学生营养餐安全目标责任告家长通知书书》及《学生营养餐安全目标责任对班主任通知书》并要求各班要认真贯彻执行。在日常管理中,确定一名学校领导联系学生家长,加强对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指导及平时的督查工作。并要求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的食品卫生安全进行督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学校进行反馈,较重大的安全隐患一般以卫生监督笔录的形式反馈并限期整改。我校对食品卫生安全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如我校有600多名师生在学校食堂就餐,学校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采取六项举措:一是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组织管理工作机构;二是建立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度和食品安全工作应急机制;三是严格把好食品采购的卫生安全关(学校消费的盐、酱、醋实行定点采购,做到采购记录齐全,严禁学校小店出售“三无食品”);四是积极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工作(加强食堂内部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食品库存、操作间,防止投毒事件发生等);五是加强师生的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培养;六是邀请家长、村委人员和家长代表等参与学校食堂的监督与管理,常采用明查与暗访、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等办法,对学校食堂进行监督检查并督促整改。
二、“学生营养餐”工程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1、学校对“学生营养餐”工程的管理仍有不规范之处。如在开学初的一周,有时学生上学迟到,学校没有按规定及时供应给学生,有些班级还把学生营养餐作为学生学习的奖罚。
2、学校给学生提供的营养午餐过于单调,只是大米为主食。
3、学校对食堂的管理监督仍有不到位之处,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工作重视不够。
4、学校的食堂面积小拥挤,学生每天的打饭很拥挤,直接影响食堂的规范管理与卫生安全。要彻底改变食堂硬件设施、设备的落后面貌光靠我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5、学校食堂工作人员有新招工,管理工作的态度还有待提高和管理经验不足,还需进一步学习和培训。
众所周知,消费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吃穿住行用”,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协调发展。女性占我国人口的半数,是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谈到女性消费,恐怕不仅是女性关心的话题,同样也是男人关心的话题。因为现在很多男人发现,自己为家里挣的钱,有很大一部分被妻子决策怎么花费。那么,女人是怎么花钱的?又是怎么引领消费的呢?
城乡有差别
据调查显示,女性消费农村与城市不同。目前农村女性消费最具增长空间,农村女性消费更不容忽视。因为现代农村女性无论从教育程度、收入比例、可支配收入等方面每年呈递增速度增长。
据华坤女性生活调查中心2006年10月至12月在10个省20个市、区、县进行的“农村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数据显示,83.8%的人接受过初中以上学历教育。在掌握家庭日常消费主导权方面,98.2%被调查的农村女性有个人收入,且占家庭收入的43%;78.5%的女性有个人存款,50%的女性自主管理个人收入。
在85%的被调查家庭中,妇女参与家庭财务管理。将近1/4的家庭(23.4%)主要由妻子管理家庭收入。在子女教育、购买日用品、生产性投资、人情费、饮食等八项主要家庭开支中,主要是由妻子决定或夫妻共同决策的。家庭日用品、服装、食品等消费,女性有绝对主导权。
在未来预期消费中,服装(57.9%)、手机(24.0%)、化妆品(21.82%)、首饰(20.6%)是农村女性个人消费需求中的前四类商品。调查还显示,现在的农村商业网点已经不能满足消费需求,而且质量是影响农村女性消费的首要因素。目前,农村女性的主要购物场所为集市、村里的农家店和县城。平均来看,离家最近的商店为1公里以内(889.7米)。农村女性对农家店的总体评价一般,对农家店的10个方面5分制量表中总评分低于3分,其中评价较低的是商品质量和商品的安全卫生。
在农村女性消费调查中,有一支特殊的女性消费群体,即进城务工女性。她们的消费倾向逐步向城市女性靠拢。表现最明显的是美容消费,如化妆品。她们在未来消费中,家庭购买意愿前四位依次为房子(40.6%)、电脑(32.9%)、冰箱(23.9%)、洗衣机(23.7%);个人购买意愿前三位依次为手机(33.3%)、电脑(29%)、数码相机(27.5%)等。
而城市女性个人消费居时尚前沿,尤其是职场白领女性,她们一直都在引领着时尚消费潮流。美丽消费、旅游消费、信用消费及网络消费成为2l世纪中国城市女性消费的四大消费特点。
据20个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显示,2006年城市女性最大的个人开支,是包含服装服饰、美容美发、整形健身等在内的“美丽消费”。旅游消费位居第二,11.3%被调查女性最大一笔开支为旅游,七成以上的被调查女性2007年有旅游打算。在计划旅游的女性中,国内旅游首选海南,有22.8%的被访者选择出境游,出境游首选为欧洲;信用消费已从时尚化走向习惯,6城市职场女性生活方式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61.9%)有信用卡,在这些年轻的女性持卡人中七成以上(73%)日常以刷卡消费为主,34.4%的被调查者经常利用信用卡服务打折,26.4%的人用信用卡分期付款购物。对她们而言,信用卡已经在较大程度上取代传统意义的现金消费。网络消费成为职场女性消费新宠,她们除了在商场、超市等常规的购物方式,近两成(19.3%)被调查女性在网上购物。
未来城市女性消费,数码产品最受青睐。20城市女性消费状况调查显示,2007年城市女性个人消费意愿排序依次为,数码产品(22.9%)、服装服饰(17.5%)、化妆品(14.2%)、购房(8.8%)、手机(7.6%)、汽车(7.2%)等。数码产品位列第一(包括数码相机、电脑、数码摄像机、mp4等)。
在众多城市女性消费者中,商家特别关注城市中高收入家庭消费情况。他们的消费不仅具有未来消费的代表性,更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2006年,16大城市的中高收入家庭中,家庭旅游消费户均近万元,文化娱乐消费种类扩大、支出增加,各类金融投资成为家庭理财新趋势。
中高收入家庭主妇个人消费已成家庭开支中重要部分。城市中高收入家庭调查显示,被调查女性2006年平均每月个人消费1873元,最多为50000元。
预计未来家庭消费三大热点:度假、购买数码产品、购房。2007年,79.8%的城市中高收入家庭把旅游度假列入了消费计划,预计开支平均为10206元;有46.7%的家庭把购买数码产品列入了未来一年的家庭消费计划,预计开支平均为6803元; 24.3%的被调查家庭准备在2008年买房,预计开支平均为244840元。
安全备受关注
在本次调查中,消费安全是不同地域、不同年龄女性消费者普遍担心的问题。食品安全最令女性消费者担忧。2006年20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显示,女性消费者认为消费安全问题突出的行业依次为食品、药品、化妆品、整形美容、家庭装修等。其中,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最为突出,与去年同期相比,对食品安全表示担忧的比例上升了13个百分点。
消费安全问题在农村更为突出。在农村女性消费调查中,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遇到过假冒伪劣商品或受骗上当的情况。其中,食品、种子化肥、化妆品、药品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遇到这种情况后,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只能自认倒霉。
女性消费者渴望拥有知情权。5城市“女性与消费知情权”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作为消费者,对所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不能享有足够的知情权。七成以上女性消费者看不懂产品说明书。说明书是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主要渠道,“女性与消费知情权”调查结果显示,72.6%的女性表示通过阅读说明书,无法对产品的性能一目了然。其中,保险合同让人最难读懂。另外药品、保健品、电脑、化妆品说明书也都很难让作为非专业人士的消费者看懂。
品牌引领消费
据10城市“品牌与女性消费”调查显示,在女性消费者心目中,名牌=品质+品位+经典。超过六成(62.1%)的女性消费者认为,名牌“价格虽贵,但质量、品质有保证”。一半左右(50.4%)的女性消费者认为名牌产品“制作精良、使用持多”。
(一)强化初级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强化对禁用、限用农渔兽药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畜禽产品监管,进一步加大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全面开展农(水)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监测,完善农(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推进农(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建设,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制定标准化生产模式图,继续推进农(水)产品产地和产品质量认证,对已通过认定、认证的产地和产品实施动态管理。加强生猪调运、屠宰环节监管,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严厉打击生猪私屠滥宰行为,加强肉品安全检测,严惩制售注水肉和病害肉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农(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工程和农产品市场准入工程建设,完成农资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任务,确保种植业产品和鲜活农(畜、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二)强化生产加工食品监管
加大无证查处力度,严厉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行为,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予以取缔;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证后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继续开展食品添加剂、“两豆”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积极推进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并加强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制度、生产加工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食品出厂检验及产品流向、不合格食品处置记录等,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踪性;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以质量安全承诺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生产加工自我声明制度,即不用非食用原辅材料、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严格依照有效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当地生产的食品合格率达到85%以上。
(三)强化食品流通市场监管
深入开展食品现代流通网建设,严把市场准入关,推进农村放心店食品配送工程提质扩面工作,深化学校食品配送工作,强化对放心示范店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食品经营企业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等制度;加强日常检查,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重点抓好腌制品、豆制品、豆芽菜、儿童食品及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的整治工作;完善“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重点加强对农贸市场食品快速检测点的管理,形成覆盖全区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测网络,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召回、销毁、公布等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销售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销售食品添加剂行为。
(四)强化餐饮业卫生监管
加快推进餐饮服务业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厉查处采购、使用不合格和非食品原料等违法行为,全面提升食品卫生安全水平;加强食品卫生检验检测、食源性疾病监测预警工作,加大推行卫生监督信息公示制力度;进一步完善餐饮消费环节重大食物中毒与食源性疾病事件调查报告和处理机制,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备案管理,重点做好300人以上农村集体聚餐的现场指导,有效防控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深化餐饮卫生规范化和废弃食用油脂回收工程建设,实现废弃食用油脂定点回收工作从大中型餐饮企业向小型餐饮企业推进。保证餐饮卫生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
加强保健食品的监管
加强保健食品各环节的监管,严格产品市场准入,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开展生产企业原辅料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保健食品流通环节的日常监管,严厉查处假冒伪劣产品,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加强保健食品广告日常监管,严厉查处违法保健食品广告行为,开展对以讲座形式聚众违法宣传保健食品的专项整治行动。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分工负责,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以创建省级食品药品示范区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食品安全十大基础工程”,扎实开展以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以《食品安全法》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在“改善民生,服务发展”中创业创新,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深化“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区政府继续与各镇(街道)及相关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把食品安全工作继续纳入区对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考核。落实镇(街道)对村(居、社区)的食品安全责任和考核,监管部门与主要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认真梳理食品安全监管盲区,明确责任主体,逐步解决食品监管各环节之间分工不够严格、多头执法、责任不明等问题。创新督查手段,促进重点工作的落实和薄弱环节的整治。二是巩固深化现代流通网建设。按照“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推进“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建设,做好扩面、提质、增效,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全面完成“百万学生食品配送工程”各项目标任务,力争全区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校(幼儿园)以上学校食堂达到100%定点配送或定点采购,其它农村学校(幼儿园)的食堂达到100%定点采购。全区城区学校和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校内商店建成连锁店或放心店工程示范商店,店内食品达到80%定点配送。积极扶持连锁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建设,提高食品统一配送能力,农村放心店统一配送面巩固在75%以上、配送率80%以上。三是健全基层监督网络。进一步推进农村食品安全“多员合一”整合工作,加强协管员管理,全年开展1-2次的业务培训,落实和增加相应报酬,提高人员素质,有效发挥作用。
(二)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
坚持以食品放心工程为基础,“三网”建设为重点,专项整治为抓手,长效机制为保障,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着力提升区域食品安全总体水平。采取行政执法与镇(街道)协管、部门协调与信息联系、食品信息公告与提高食品安全知识相结合、加强食品安全监督与责任落实相结合等方式,大力培育食品安全示范村(居、社区)、学校、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等示范点,有效推动食品安全示范化工作,确保我区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检查验收。
(三)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以“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为教训,举一反三,着力预防,全面深入排查各类隐患。认真实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实施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使用申报率达100%。深入开展小作坊、小餐饮等“十小”企业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对无证无照及证照不齐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整顿规范力度,加强大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巩固和提升废弃食用油脂和白条肉专项整治的成果。
(四)继续开展食品安全十大基础工程建设
进一步实施“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中的十大食品安全基础工程,按照一个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思路,细化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责任,加强相互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构建全方位无盲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形成一条链监管的联动态势,促进我区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进食品安全三大保障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抓好传统特色行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和职能部门监管档案,推广食品召回和企业红黑榜制度;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设步伐,全面构建区、镇(街道)食品安全分析预警系统。强化应急管理,完善区、镇(街道)两级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全区食品安全风险控制,不断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各部门协作的快速反应联动机制,组织开展以食物中毒为重点的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健全“四位一体”检测体系,保证区食品安全检测中心高效运作,落实年度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和监管抽检计划,保障检测经费。
根据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卫疾控发[2002]114号“关于开展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通知”要求,濮阳市成为河南省的调查点之一。于2002年11月1日~2002年12月15日进行了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此次调查是濮阳市建市20多年来第一次进行了营养与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现将1 352名居民血压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河南省技术执行组采用多阶层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濮阳市五甲户、戚城、边拐、马拐、大猛、西寨6个村庄540户居民,进行了健康状况调查。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测量方法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推荐的诊所偶测血压法。对每一名被调查者进行两次测量,将两次测量读数的平均值用于资料分析。
1.3 质量控制
参加血压测量的所有调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笔试、填写血压测量标、双头听诊器核对、录像测试)并通过考试方可上岗。调查前,每个血压计要进行校准,测量人员要定期检查和填写血压计的性能状况,定期校正血压计。省质控组现场检查血压测量结果。
1.4 资料分析
将调查获得的数据用国家项目办公室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程序,到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进行录入,并由省所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1999年who/ish推荐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定义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或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已低于上述标准者。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人群血压测量数据可用于分析者共1 352人,其中男性622人,占46%,女性730人,占54%。
2.2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血压平均水平
(见表1) 表1 2002年濮阳市农村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血压平均水平(略)
15岁及以上居民血压平均值为129±18/84±11mmhg。其中,男性为131±18/87±11mmhg,女性为127±16/82±10mmhg,男与女比较、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比较收缩压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1),舒张压无此趋势(p>0.05)。
2.3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
(见表2)表2 2002年濮阳市农村不同性别和年龄组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略)
本次测量血压居民1 352人,高血压组患者414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30.6%,标化患病率为24.2%。男性和女性居民粗患病率分别为31.5%和29.7%,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5.3%和23.0%,男性大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p<0.01)。
2.4 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
(见表3) 表3 濮阳市农村居民高血压相关影响因素(略)
将年龄、腰围、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遗传史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腰围、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遗传史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3 分析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不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且极易引发心、脑、肾并发症,是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1991年对15岁及以上94万人群抽样调查,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11.3%,与1979~1980年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长了25%。2001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居农村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居民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将占首位。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濮阳市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24.2%,稍高于河南省农村的23.8%,男性高于全省水平,而女性低于全省水平(见表2)。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不容乐观。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45~、60~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患者占大多数,因此,高年龄组人群高血压患者是今后高血压关注的重点对象。在不同特征人群中,有高血压家族遗传史、高甘油三酯、肥胖和饮酒者,高血压患病率高。针对这些高危人群应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和血压监测,提高居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合理膳食,减少脂肪性食物和盐的摄入,增加体力活动。
许多研究表明,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是高血压发病率的决定因素。本次调查发现,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腰围、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高血压家族遗传史和饮酒等。危险因素中年龄和家族史是不能干预的,而体质指数和腰围是高血压发生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它们是用于衡量超重、肥胖及其类型的重要指标,是可以进行人为干预。因此,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制定符合濮阳市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的合理膳食结构并大力提倡合理膳食,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肥胖,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感谢河南省疾病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张书芳主任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