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食品科技

现代食品科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食品科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现代食品科技

现代食品科技范文第1篇

一、周密规则,合理构建系统功能

市场食品准入监管的核心是经营主体资格准入管理和食品质量准入管理。市场食品准入监管系统共由五个子系统组成。分别是:生产管理、市场管理、监管中心、系统管理、信息。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市场食品准入监管系统的核心业务系统。

(一)生产管理子系统是为食品生产厂家按照市场食品准入制度的要求录入和管理食品生产信息的平台。该子系统主要有生产计划、票据管理、生产统计等功能模块,包括委托生产计划单的录入、计划单预订调入、查询、统计汇总等业务操作,通过与其他市场主体登记系统的关联,实现对市场、批发商、零售商资料的动态锁定管理,同时提供票据控制程序,所录入的生产计划单在食品出厂时均按批次生成带唯一随机防伪编码的票据。

(二)市场管理子系统是为市场开办单位对场内食品流通信息进行监控的平台。该子系统主要有准入管理、预警中心、票据核查、价格报送、信息公示、台账备案等功能模块。市场开办单位对食品的准入进行把关,通过网络进入系统开展索证索票检查,核查入场的食品进货单据,执行食品质量检测,建立电子台账等准入管理工作。

(三)监管中心管理子系统是工商人员利用信息对食品经营主体实施监控和管理的平台。该子系统主要有准入管理、预警中心、预警统计、票据核查、台账查询、农药残留查询等功能模块。监管人员根据系统分配的管理权限,按照系统提供的预警信息、进货票据信息、主体资格准入等信息,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市场巡查,对市场出现的违规行为实施精确打击,并及时向系统反馈处理情况,完成信息化监管流程。

(四)系统管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有生产销售机构管理、工商监管机构管理、市场及档位信息管理等。对外是对销售机构、生产机构、供应机构实施基本信息管理,主要完成对市场信息、档位信息、批发商信息、生产厂商信息进行集中化管理和规范化登记;对内是实施对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系统人员的权限进行分配和管理,确保在实施网格化巡查管理中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五)信息子系统主要是根据系统提供的准入监管信息向社会公开,保证市民对食品安全信息享有知情权。

二、突出不同食品特点。实施信息化分类监管

(一)鲜肉的监管

在生产管理流程中,各定点屠宰场以认证用户的身份进入生产环节,将委托方(含肉类批发行、市场肉贩等)的委托加工计划单录入系统信息库,每一笔计划单中包括食品名称、类别、销售时间、销售去向(指市场及档位、超市、酒楼等)、数量等信息。在生产线屠宰完成后打印票据交给委托方作为销售凭证,票据实行“一个委托单位一票”,有统一的标准及明显的防伪码,由电脑自动生成。

通过本系统可以查看全市各市场及摊档鲜肉销售量和货源,及时了解掌握市场每天肉类的销售情况和市场肉档经营情况,为市场巡查中查处私宰肉提供依据。为提高系统监管有效性,我们对各个市场及档位、超市等鲜肉日均销量,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确定一个“预定销量”并录入监管系统,如果没有达到预定的销量就产生预警,监管中心即指令辖区工商所对其进行重点核查处理。监管中心工作人员还可以使用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全市屠宰出厂总量、销售总量、开票总数等,并将信息到网站上,方便领导、执法人员和市民上网查询。

(二)豆制品的监管

豆制品的监管与肉食品的监管相同,由生产企业将产品流通去向录入信息库,基层工商所依据系统预警信息实施有目标巡查。要求经营者必须从正规的豆制品生产厂家进货,凭生产厂家出具的电脑票――《深圳市豆制品送货单》进场销售,从源头上把好市场豆制品的质量关。

(三)米面制品、熟食品等食品的监管

对米面制品、熟食品等食品的信息化监管主要按照市场食品准入制度的要求,对进场的食品采取建立电子台账、备案登记等方式,进行信息化监管,确保上述食品凭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进场销售。市场开办单位完成食品来源信息录入或备案后,我们利用网络对有关信息进行整理比较分析,对市场店档未能按规定提供合法有效准入证明进场销售的食品,监管执法人员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现代食品科技范文第2篇

(1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 2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 要:有效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对于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准公共产品视角,首先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其次,系统梳理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实践探索活动;最后,试图提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若干建议,以此为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增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效率,提供切实有效的决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 :准公共产品;科技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63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630196)

作者简介:刘小溪(1990-),女,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金融;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科技金融、综合评价技术。

收稿日期:2015-02-15

0 引言

在我国,当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占科技型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涉及的领域不仅局限于科技服务业,还涉及到农业、工业等基础产业领域,已成长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的重要力量之一,更以其自身特有的创新性、高成长性成为现代经济中的新生力量,在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促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显著作用。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等诸多特点,因此,商业银行一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较为谨慎,造成资金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致使其面临严重的融资困境。现阶段,政府通过贷款贴息、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等方式补偿商业银行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产生的损失,以此来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而这些补偿方式可视为一种金融类的准公共产品。

综观已有文献,国内外学者对准公共产品进行了相关理论探讨。根据产品的不同消费特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三类,公共产品的概念由大卫·休谟最早提出,并由萨缪尔森加以规范。萨缪尔森认为每个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公共产品消费的减少,即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布坎南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一文中进行了俱乐部产品的跨越性研究,指出俱乐部产品实际上就是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具有竞争性、排他性、没有外部的影响三个条件,劳埃德·雷诺兹则将准公共产品定义为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私人产品,如果一种产品只满足前两个条件即竞争性、排他性,而不满足第三个条件时,那么该产品就属于准公共产品。

1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分析

准公共产品的概念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过程中,不同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是具有排他性的,并且在给定生产水平下,政府向另外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风险补偿的边际成本并不是零,所以贷款风险补偿又具有竞争性,除此之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还具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综合可知,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机制等是一种正外部性很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需要政府以协调和引导者的身份制定有关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改善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决策差异,以提升企业创新贷款及创新活动的效率。

1.1 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

政府对提供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具有不完全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竞争性,由于财政补贴的总额往往是既定的,银行获得的补贴额度要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投放额度来进行衡量;另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只有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才能获得财政支持的贷款贴息、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

1.2 正的外部性

准公共产品大致可分为:自然资源(又称共用资源)类、交通运输类、能源类、教育类、卫生类、通讯类、公用设施类、传媒类和金融保险类等九类。政府为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而采取的财政支持措施,如利息补贴、损失补偿或奖励基金等属于金融保险类的准公共产品。从微观角度来讲,该类准公共产品可以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从宏观角度来讲,可以促进人口就业、增加财政税收和出口等。就整体效益而言,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补偿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社会收益大于补偿成本。

在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供给与需求的情况下,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会出现一定的损失。由图1所示,S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曲线,由该贷款风险补偿的边际生产成本决定,D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需求曲线,由补偿价格(新增贷款余额补偿比例和贷款损失补偿比例等)决定,MU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代表社会对贷款风险补偿这种准公共产品的价值估价。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政策、机制等作为金融保险类准公共产品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因此社会边际效用曲线MU在需求曲线D的上方,且外部经济效应越大,曲线MU就越高于需求曲线D。在政府未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风险补偿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都只会考虑自身的效益,因此在需求曲线D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1处实现均衡,对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消费量分别为P1和Q1;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供求均衡点却是社会边际效用曲线MU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E2。在消费量为Q1时,社会愿意支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价格为P2,高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供给成本P1,因此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在E1点实现供求均衡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因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增加的收益为四边形P2P1E1M,而此时社会的损失为五边形P2P1E1E2M,因此存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即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在政府对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财政支持后,社会资源配置情况有所改善,如图2所示。政府采用财政手段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补偿,有助于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量,因此供给曲线由S移动向右下方至S’位置,可以看出财政支持弥补了部分资源配置的效率损失。如果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供给量继续增加,则供给曲线继续向右下方移动至S*,此时政府通过财政补偿的方式弥补了图1全部阴影面积的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也就是说政府对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能够促进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2 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浙江、江苏、广东、天津、山东等省、市政府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方面的实践活动,且各地的贷款风险补偿政策在贷款期限、贷款金额、风险补偿比例及合作银行上都有所不同,具体对比见表1。

3 结论与建议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现阶段补偿的基本思路应为: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以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为切入点,以完善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为主导,以建立统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为重点。

3.1 健全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良好的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已在法律层面对补偿机制进行了总体规划,但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受明显的区域、条件等因素限制。因此,立法部门应修改和剔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不利的法律法规和歧视政策,加快和推动相关融资、担保等机构的立法建设,使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在实施过程中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在组织架构方面,应建立健全由中央政府主导、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参与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机构,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在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3.2 各级财政资金入股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体系的关键点是明确财政资金的筹集与补偿渠道,推动多层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建设。在资金来源和补偿方面,坚持“中央财政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出资为辅,社会性资金为有益补充”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中央政府应在财政预算安排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以确保中央财政资金在补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税收、提供就业岗位,因此有必要建立各省、区(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3.3 财政资金支持建立统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

属于新兴产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抗风险能力差、资金实力弱、可抵押资产少等诸多特点,很难从重抵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因此有必要依靠财政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将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和培育信用制度相结合,拓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科技型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可以参照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进行建立,完善信用登记、信用征信、信用评估和信用等各环节的规定,并逐步将民间信用中介的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纳入信用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秦娟,费颖新,刘春辉,等.江苏省科技贷款风险补偿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2(4)

2 陈其林.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定义、分类依据及其类别[J].经济学家,2010(7)

3 何崴.浅析我国准公共物品中的垄断及其改革[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6)

4 高培勇,崔军.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滕世华.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6 李晓飞.内蒙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财政支持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7 左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供给模式及风险补偿路径选择[J].武汉金融,2010(10)

现代食品科技范文第3篇

1.1促进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开放专业实验室是近年来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验课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要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而且要创新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实验教学方法由传统的灌输式转变成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等相结合的方法。高校校园网给开放式实验室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教学手段不再是传统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食品专业的实验教学中有着很强的实用性。在现代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将一些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开设的实验进行虚拟实验演示,这样增加了教学信息量,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掌握实验内容和专业知识更牢固、更全面。

1.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是按实验班级来授课,每班30多人,实验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式实验,不利于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深化理论知识。开放式实验教学,就是改学生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索式学习,让学生自主选定实验课题、实验时间,拟定实验步骤,选择仪器设备及实验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由学生根据自己实验目的要求拟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自主安排实验时间,实验室提供实验有关的仪器设备和玻璃仪器等易耗品,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指导作用,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同时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室的安全。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利于满足不同水平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真正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高校扩招后,由于实验课各方面资源不足,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食品科技发展很快,教师结合专业实际情况适当开出一些实用性强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通过实施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组织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实验室开放以前,由于教学统一按班排课,学生只能在上课期间使用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许多时间不能安排实验课,实验室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开放实验室是充分利用实验室宝贵资源的有效措施,开放式教学可以合理配置实验资源,充分发挥实验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的场地和教学仪器设备。学生能够在业余时间学习使用仪器设备,使教学仪器设备能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发挥其最大效益,有效地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3]。

2食品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探讨

几年来,我校根据食品专业实验教学实际,对食品专业实验教学进行改革与探索,进行开放式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制订出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突出我校食品专业的海洋食品特色,更好地培养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

2.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重视实际能力培养

在全面审视传统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明确了本课程必须让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应该增加的专业实验技能和应该建立的科学思维方式,全面整合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了涵盖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内容体系。

改革后开设的食品工艺综合实验包含了食品机械、食品保藏原理、饮料工艺学、水产品综合利用等课程的实验,使学生对食品工艺实验有一个系统的掌握。同时增加了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所开出的实验课中30%以上是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在某些工艺实验中自行调整配方、工艺进行实验。目前,食品科技学院两个专业16门课程开设实验课,有79个实验项目,其中25个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已形成实验课程化,该课程全部在食品微生物技术实验室授课。烘焙食品工艺学是一门面向全校公选课,除了一部分理论授课外,大部分在食品工程实验室让学生在烘焙工艺实验中自行采购实验材料、调整配方及工艺进行烘焙食品制作实验,深受选课学生欢迎。

2.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2.2.1设立开放式实验室,制定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实验教学中心设立了食品微生物技术实验室、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食品工程实验室3个开放式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从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实验室均面向学生开放。双休日或节假日由学生申请,研究生或教师跟踪指导使用实验室,让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工作和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学生也可根据社会需求或自身需要主动申请进入实验室工作,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2.2.2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实验教学实践中探索,逐渐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提供自选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发展创新思维的空间和环境。在基础实验中鼓励学生改进实验方法或步骤,活跃其思维;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要求学生自行选择实验项目,合理安排实验程序,培养其自主实验能力。开设了开放运行的自选性、创新性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

2.2.3大力提倡学生课外参与教师科研和科技活动

2008年以来,共有12组41名学生在实验室进行12项由学校立项资助的创新性课题研究。共有13组36名学生在实验室进行13项由食品科技学院立项资助的创新性课题研究。共有396名学生在食品工程实验室进行烘焙工艺实验中自行采购实验材料、调整配方及工艺进行烘焙食品制作实验。有60多名学生参加了食品科技学院团委主办的食品科技文化节进行烘焙食品制作比赛。有32名学生参加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美国加州杏仁商会主办的“美国大杏仁学生创新大赛”。

2.2.4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辅助实验教学

为提高实验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食品微生物技术实验室的两个分室设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实验技术方法演示、操作与观察要点等制成课件,指导学生自主训练,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效率,深受学生欢迎。同时将食品微生物学、水产食品加工学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实验内容也上传到网上,进行网上辅助教学,方便和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式教学。

2.3积极编写实验教材或实验教学指导书

为适应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海洋食品特色实验教学需要,编写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水产食品加工学实验指导》《仪器分析实验指导书》和《食品工艺综合实验指导》等11本实验教材或教学指导书,满足了两个专业实验教学需要。

3食品专业实验室开放式教学的成效

经过近三年食品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实验室开放教学体系和管理制度等已初步完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1实验教学效果

通过对学生实验的观察以及座谈会、问卷调查、学生实验报告及考试结果等反馈信息证实,改革后的实验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完成了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实验变成了积极主动地去做实验;强化了学生实验技能,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尤其是设计性、创新性研究实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学生到广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广州、珠海、东莞和湛江等地出入境检验局实习时均受到好评。

3.2实验室开放成果

2008年以来,实验室开放取得显著成果。2009年荣获我校第六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9年荣获广东省第十届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2010年食品科技学院纪泽林、曾小勤等4名学生组成的参赛团独立研究、构思创意的“海之信卷心饼干”获“美国大杏仁学生创新大赛”唯一单项大奖—全新理念类奖。

3.3实验室建设成果

实验教学中心积极申请各种实验室专项建设经费,加强实验室建设,保障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个国家特色专业实验教学的需求,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较大作用。2008年申报的中央与省(部)共建的“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实验室项目获财政部100万元资助。2010年申报的“海洋食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获得广东省财政厅150万元实验室建设经费。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于2005年至2011年连续7年被广东海洋大学评为先进集体。

4结束语

现代食品科技范文第4篇

【摘要】

目的研究蒲公英多糖的脱色方法。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和壳聚糖两种脱色方法对蒲公英多糖进行脱色。结果过氧化氢脱色的最佳条件为过氧化氢用量25%、温度60℃、时间3 h、pH值9.0;壳聚糖脱色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用量5%、温度25℃、pH值5.1。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有效的去除蒲公英多糖溶液中的色素。

【关键词】 蒲公英多糖 脱色 过氧化氢 壳聚糖

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是菊科舌状花亚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可食用,全草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痛散淤等功效,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中草药。多糖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抗炎症、抗溃疡、抗感染、抗衰老、抗疲劳等作用[1]。然而在多糖的制备过程中,醇沉后的多糖常含有色素,脱色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色泽,因此寻找合适的脱色条件是提高蒲公英多糖质量的关键。壳聚糖目前在中药分离和澄清精制中有广泛的应用。本实验研究发现壳聚糖能够有效地去除蒲公英多糖中的色素。本研究以蒲公英花为原料,通过正交优化过氧化氢和壳聚糖两种脱色方法,以期为蒲公英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质量提高提供有效的途径。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蒲公英,采自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壳聚糖,济南海得贝海洋生物公司;30%过氧化氢;无水乙醇。

1.2 仪器水浴锅;752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旋转蒸发仪;TGL-16G型高速离心机。

2 方法

2.1 蒲公英粗多糖的制备蒲公英粗多糖的制备采用参考文献[2]的方法进行。

2.2 多糖含量的测定本试验中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多糖[3],以葡萄糖为标准品。

2.3 蒲公英多糖的脱色

2.3.1 工艺流程粗多糖称重复溶加入脱色剂脱色测定吸光度和多糖含量。

2.3.2 脱色率的测定方法用752N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其吸光度值[4]。得到蒲公英粗多糖溶液的最大吸收值为460 nm, 故选460 nm为测定波长。

脱色率(%)=(脱色前吸光度-脱色后吸光度)/脱色前吸光度×100%

2.3.3 过氧化氢脱色条件的优选影响过氧化氢脱色的因素很多,参考杨大伟等[1]实验结果,选取过氧化氢的用量、脱色温度、脱色时间、pH值,按L9(34)进行设计正交实验。因素设计水平见表1。称取0.2 g蒲公英花多糖溶解于400 ml的蒸馏水中溶解,按正交试验方案进行脱色。脱色液经离心后测定脱色率和多糖含量,以二者作为衡量脱色效率的指标。

2.3.4 壳聚糖脱色条件的优选

1%壳聚糖的配制[5]:称取1 g壳聚糖加入1 ml的冰乙酸加水溶解定容至100 ml,85℃保温45 min,备用。

壳聚糖脱色步骤:称取0.2 g蒲公英花多糖溶解于400 ml的蒸馏水中溶解,按正交方案加入不同体积的壳聚糖,搅拌20 min,静止40 min、离心,测定脱色率和多糖含量。

转贴于

壳聚糖澄清作用受它的用量、絮凝温度、pH值等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壳聚糖的用量、絮凝温度、pH值3个单因素按L9(34)进行设计正交实验。因素设计水平见表2。

表1 过氧化氢脱色试验因素水平(略)

表2 壳聚糖脱色试验因素水平(略)

2.3.5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加权评分法[6]。评分标准为:将各项指标除以该列最大值再乘以100,为该项得分。设定多糖脱色率(x)和多糖含量(y) 两者的权重系数均为0.5,对两项指标进行加权求和。通过公式z=0.5x+0.5y,得到综合评分(z)。

3 结果

3.1 过氧化氢正交实验过氧化氢脱色效果见表3。

表3 过氧化氢脱色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略)

以综合评分为指标,由表2可知过氧化氢脱色的因素大小排列顺序为:C>B>D>A,即时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温度和pH值,过氧化氢的用量的影响最小。分析表明,其最优结果是A1B3C3D3,即过氧化氢的用量是多糖体积的25%、温度60℃、时间是3 h、pH值是9.0。

3.2 壳聚糖正交实验壳聚糖脱色效果见表4。

表4 壳聚糖正交实验与分析(略)

以综合评分为指标,由表4可知壳聚糖脱色的因素大小排列顺序为:A>C>B,即壳聚糖的用量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pH值,温度影响最小。分析表明,其最优结果是A3B1C3,即壳聚糖用量是多糖体积的5%、温度是25℃、pH值是5.1。

4 讨论

通过正交实验对蒲公英花多糖的脱色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发现,对0.2 g的蒲公英花粗多糖采用过氧化氢进行脱色, 在温度60℃,过氧化氢的用量是多糖体积的25%时,时间3 h,pH值9.0的条件下,脱色率达到80.93% ,多糖含量为82.49%;采用壳聚糖进行脱色,在温度为25℃,壳聚糖加入量为糖溶液的5%,pH值5.1的条件下,脱色率达到78.60%,多糖含量为64.67%。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去除蒲公英多糖中的色素。本实验首次将壳聚糖用于蒲公英多糖的脱色中达到很好的效果。壳聚糖脱色不仅能有效的除去多糖中的色素、悬浮杂质,而且能够很好地保护多糖的生物学特性,可以作为新型的脱色剂用于多糖中。

参考文献

[1] 杨大伟,吴永尧,唐巧玉.碎米荠多糖的过氧化氢脱色方法研究[J].食品科技,2008,1:174.

[2] 付学鹏,杨晓杰. 蒲公英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 现代食品科技,2007,23(5):37.

[3] 张惟杰.糖复合物生化研究技术,第2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2.

[4] 孙颉.活性炭脱色对灵芝水提液活性成分的影响[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1,22(1):5.

现代食品科技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食品安全,新特征,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75-03

我国近年来连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从可致癌的孔雀石绿水产品、苏丹红“红心蛋”、硝基呋喃多宝鱼到三聚氰胺奶粉、毒豇豆、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豆芽、皮革胶囊等,严重损害了政府权威、危害了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显露出科技的身影。现代化的食品工业是以科学技术为根基的,大量的食品科技甚至其他领域的科技被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领域,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多风险。

一、科技何以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为什么科技会造成食品安全风险呢?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科学与技术是允诺和威胁的化合物,它可以满足我的需求——如食物、取暖和运输——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共同的、全球生存的这个基础构成威胁。” 〔1 〕 (P412)因此,他强调科技要为由它们自身所创造的风险负责。具体原因包括:

(一)科技自身的局限性造成新型食品安全风险。其一,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科学却把客观世界分成一个个部分、一个个方面去研究,造成对自然规律的不全面甚至错误认识。随后,我们又运用这样的科学知识去改造自然,必然会造成潜在的危险。如,肥料化学只研究如何使农作物增产而不关注长期使用化肥对农产品的副作用,农药科学只研究什么样的农药能除掉病虫害,而不考虑高毒农药会造成食物安全风险。其二,科研成果大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产生的,许多科学技术在未经长期实践检验就被尽可能快的运用到生产领域。乌尔里希·贝克就指出:“由于在得到充分探索之前就被实际运用,科学自己废除了实验室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伴随而来的是,研究自由度状况已经被改变。研究自由意味着运用的自由。” 〔2 〕 (P80 )这样,当人们把具有副作用的科技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时,就会造成前所未有的风险。而且,随着食品科技及相关科技的迅猛发展,食品及原料在生产、加工、运输、包装、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科技副作用共同叠加后,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甚至可能造成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灾难性食品安全事件。

(二)科技后果的不确定性是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科学理应使世界的可预测性增强,但与此同时,科学已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 〔3 〕 (P195 )近年来,现代科技发展造成的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是我们根本没有预料到的风险,也是无法用以往经验消除的风险,如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等等。科技成果的使用后果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逐渐显露出来,除非造成实际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产生严重影响,否则,人们并不明确地知道正在应用的一些技术会产生哪些食品安全问题、影响的范围有多大、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当人们发现某种科技应用后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后,防范风险就已经很难了。1939年,瑞士的保罗·穆勒发现DDT是一种高效杀虫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用DDT对抗黄热病、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虫媒传染病,并广泛用于灭蚊以控制全球疟疾的传播,穆勒因此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几十年后,人们发现DDT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高度富集,对人类的肝脏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现在,尽管许多国家禁止使用DDT等有机氯杀虫剂,但是,我们的食物中仍然能够检测出DDT的残留,它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全人类。

(三)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食品安全风险。在食品产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为了降低成本,很多根本与食品无关的技术也被用到食品生产过程中,以降低成本,获取最大利润。近年来,我国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与科技的滥用有直接的关系。如:用控孕催乳激素给奶牛催奶,可以使奶牛的产奶量增加10倍,但是激素会造成性早熟、抑制骨骼和发育,而且雌激素类物质具有明显的致癌效应;用可致鼻咽癌、鼻腔癌、鼻窦癌、白血病的甲醛浸泡毛肚、百叶、鱿鱼、蹄筋、海参、鱿鱼、海蜇和虾仁等水产品,以延长保质期、改善外观、增加口感;使用致癌物质苏丹红让鸡蛋、鸭蛋成为“红心蛋”;用“避孕药”让黄鳝增肥,用“膨大剂”使西瓜、猕猴桃迅速增大;最臭名昭著的是三鹿集团等牛奶企业,把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皮革、纺织等行业的化工原料三聚氰胺加入奶粉,以增加牛奶蛋蛋白质含量,造成震惊全国和世界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食品安全的风险,使得原本无害的面粉、蔬菜、奶粉、水产品、肉类等食品都变成了危险的东西,转变为不可预测的危险源泉。

二、科技发展使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新特征

风险社会中科技发展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同于传统社会外在的、自然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同于工业社会可由统计学加以描述和计算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无法感知”、“不可计算性”和全球性等特征。

(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食品安全具有“无法感知”的风险。一是科技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更加隐蔽。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在农产品种植环节,各种农药的超标使用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数值过度超标;在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环节,各类兽药和激素类药物的违规违法使用造成肉食及水产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加工环节,添加增色、增味、防腐、保鲜甚至有毒有害的禁用添加剂;在存储和运输环节,因包装、卫生条件不达标等造成重金属污染,过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食物让人极易产生畸形、癌变及基因突变的严重后果。这些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风险的科技手段,导致食品风险的非传统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我国现有农药6000多种,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对DDT、氰化物等136种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限量作出限定,以防范农药超标对食品安全的危害。但是,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感知某种食物是否有农药残留超标、有几种农药超标。这种“无法感知”的特点,使得大众难以主动、自觉地防范食品安全的风险。二是科技的大规模应用使得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要依靠科技才能检测。科技的不断进步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又只能依靠一大批设备仪器,才能检测出人类的感知器官根本无法感知到的风险因素。贝克就举例道:“我可以买蘑菇吗?出自这个或那个地区的色拉凉拌菜有毒吗?食物会因此变成危及生命的毒药吗?那时,在这样一些极其一般的问题上,人们时时刻刻就跟瞎子似的一无所知,并且完全依赖于专家们种种相互矛盾的陈述。” 〔1 〕 (P10 )有些有毒有害物质,需要很高的科技手段才能检测出。如二恶英这种毒性最强、非常稳定又难以分解的一级致癌物,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能够检测。

(二)当代科技发展造成食品安全具有“不可计算性”的风险。这些年来,国内外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摧毁了以科学和法律制度建立起来的风险计算的逻辑基础。“伴随技术选择能力增长的,是它们的后果的不可计算性”。〔2 〕 (P20 )换一种方式说,在风险社会中,科技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食品安全后果,成为人类头顶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就造成难以统计和计算的风险。首先,导致全国29.6万名婴儿的泌尿系统出现异常,住院治疗52898人,重症患儿154人,死亡11人。数十万家庭和孩子承受的巨大痛苦甚至终身疾病,这些损失应该如何计算?其次,导致三鹿集团破产,众多乳品企业因查出三聚氰胺而亏损巨大,给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打击,又该如何计算?第三,导致国民对“洋奶粉”的需求急剧膨胀,“洋奶粉”不断提价,又让国民付出多少本不必付出的成本?第四,从深层次看,消费者失去对国货、对名牌的信任,失去对市场生产、准入、流通、监管和退出等诸多管理环节的有效性和公信度的信任,失去对媒体在内的社会监督的信任,该如何计算?第五,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的形象和信誉,很多国家不再进口中国奶粉,也影响到其他食品的出口,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这个代价又怎么计算?所有这些风险,我们根本难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三)当代科技发展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具有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程度的提升、科技情报和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使得现代食品科技造成的风险都不再限于某一时间段或某一特定的区域,而是经常形成一种没有时间限制的带有全球性损害的灾难。乌尔里希·贝克指出:“在这个疆域消失的科技全球化时代,风险也就必然全球化了。因此,科技全球性的世界已然形成全球风险世界。” 〔2 〕 (P523 )科技风险的全球性特征使得食品安全的风险也不可能只在某一特定的区域爆发, 它往往给很多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带来无法预测的后果。科技造成的全球食品安全风险,又进一步加剧了新的国际不平等。发达国家借助其完善的监管体系及先进的科技防范手段,可以较快地把某种食品安全风险化解。但是,这种食品安全的风险被发展中国家甚至不发达国家的科技专家引入之后,食品安全的风险就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不发展国家, 而且,这些国家承受的食品安全风险远高于发达国家。

三、化解食品安全风险的思路

为了防范现代技术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有人认为只要政府部门掌握更好的技术、更多的知识,就可以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笔者并不否认加强监管、提高食品检测科技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合理选择。但是,我们用食品检测科技之“盾”来抵御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之“矛”时,经常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尴尬状况。而且,这种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来规避技术食品安全风险的做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更大的“风险规避怪圈”——用来规避技术风险的技术自身引发了更大的风险,将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世界。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所言:“用技术手段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危险和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种风险交替与控制机制可能会牵扯出新的进一步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更大程度上的混乱无序,可能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 〔7 〕 (P298-320 )因此,笔者认为,要防范和化解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迫切要求政府充分认识现代科技已成为食品安全风险的重要因素,一定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促使食品生产和加工行业减少副作用科技的应用,完善法律以防范危害食品安全的科技研发和开发,严格执法以惩处滥用科技危害食品安全的人员和企业,最终鼓励和引导食品技术往生态化、安全化转向,从源头来化解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通过法律遏制危害食品安全技术的开发和滥用。安东尼·吉登斯提出:“为了避免严重而不可逆转的破坏, 人们不得不面对的, 不只是科技的外部影响, 而是也包括限制科技发展的逻辑。” 〔3 〕 (P149 )法律不仅是传统社会的风险管理方法,也是风险社会重要的风险管理办法。对于那些滥用科技危害食品安全的始作俑者及受益者,应该依法惩处。我国的《科技进步法》第29条明确规定,“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严令禁止从事制造各种风险的科技开发研究。同时,第73条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就成为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以科技危害食品安全肇事者的利器,一方面威慑不法商家,使其不敢滥用非食品领域的科技进行食品生产、加工、储藏和销售,另一方面也为食品安全的受害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权益提供了保障。只要严格执法,加强执法,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科技滥用,就可以大大降低危害公民生命和健康食品安全事故,从源头杜绝科技滥用的潜在危害。

(二)通过检测手段防范科技造成的食品安全风险。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是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合理选择。一是制定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尽快改变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数量严重不足且比国际标准低很多的现状。二是统一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改变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标准之间的交叉、重复甚至相互矛盾的状况。三是提高检测技术和设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边缘学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国外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日益趋向于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便携化。虽然我国的大部分检测部门在食品分析上采用了GC、HPLC、AAS 等设备,但国际公认的GC-MS、HPLC-MS 还远未普及,且超痕量分析等高技术检测手段也十分缺乏。应该尽快提高食品检测技术和设备,有效防范不法企业利用科技造成食品安全的风险。

(三)通过政策引导减少有副作用科技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积极鼓励和推广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业,减少科技应用,是防范科技造成食品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业从食品源头和加工过程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现有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带有巨大副作用的科技。有机农业不使用农药、化肥、化学合成激素、化学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目前,在国际上, 有机农业生产早已有了一整套较完备和科学的增加土壤肥力及防治病虫草害的方法, 并积累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这种“天人合一”的食品生产模式,最大程度低降低了有毒有害物质的添加,必然有效地提高食品安全。有机食品的原料来自有机农业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不采用辐射处理、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色素、防腐剂、维生素、添加剂,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的先进生产方式。为了加强我国的食品安全,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各科研院所参与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扶持一些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有影响、有品牌的农产品初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发展、提高终端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 薛晓源,周战超.全球化与风险社会〔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