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环境

心理健康环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环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健康环境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第1篇

心理健康是心理学关注的一个主要内容,多年来在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上,不同学派从不同侧面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界定。20世纪初期,帕森斯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提出,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的知识可为心理咨询提供满意的解释,这种观点被视为生态心理健康概念的最早来源。当今,随着生态心理学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解释心理健康,因此,“生态心理健康”概念的提出,不仅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野,反映出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更会推进对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

二、生态心理健康的内容

1.自我的平衡。

个体心理过程是由知、情、意三方面组成的,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互动并保持平衡状态时,才能认为个体的心理可能是健康的。

2.自我与环境的平衡。

该平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体通过自我调整来主动适应环境;二是个体通过改变环境来使环境适合自己的需要。就目前人类的生存环境的而言,人类对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导致人类的生存家园受到严重破坏,因此,人类应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和行为,关注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模式,实现自我与环境和谐统一。

三、生态心理健康观与传统心理健康观的区别

传统的评价心理是否健康的做法是罗列几条标准,看自己是否符合,符合标准者就是“心理健康者”,不符合者则是“心理不健康者”,但无论提出来的是什么样的评定标准,都只是一个暂时的、静止的状态,一个人现在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他以后都心理健康,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变化。因此,生态心理健康不仅包括人自身内部的平衡,更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将传统是“生理—心理—社会”模式修订为“生理—心理—环境”模式,不仅关注到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关注到与人类关系更为密切的自然环境。这使得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全面。

四、生态疗法

研究者们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之后,又把生态心理学的思想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创设生态疗法,进一步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1.森林疗法

利用森林所散发的植物精气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被称之为森林疗法。植物的油性细胞不断分泌出来的一种“气”,散发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和人体皮肤表皮进入体内,最后为人体所吸收。森林植物的绿色,对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视网膜神经组织具有调节作用,可减少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的强度,消除杂乱纷繁的色彩对眼睛的刺激。绿色还能维持血压,减缓血流速度和心跳频率,平静情绪,消除疲劳,焕发精神。而树林又有减少噪声对人的干扰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心绪平静,神情安宁,自然有益于身心的康复。

2.荒野疗法

荒野疗法是心理医生带领人们备以最简单的物品走进荒野体验自然。所谓荒野是指受人类干扰最小或未经开发的地域和生态系统。在深层生态主义者看来,只有荒野才是真正的、自在的自然。因此,荒野在培养人与自然的认同意识中,具有重大的价值。生态心理学的第一个步骤是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而走进自然是体验大我的最直接方式。

3.园艺疗法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第2篇

一、家庭氛围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

对孩子来说,家庭就是他们的世界。在这个家庭里,孩子可以通过家长的语言、行为、表情等,去体验家庭氛围带给他们的感受,也许是安全温暖的,也许是焦虑不安的。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会传染的。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每一位父母的职责所在。

(一)紧张、不安的家庭氛围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之间关系存在问题,会给孩子心理上和身体上造成巨大的影响,而父母经常会忽略这些,直到孩子长大,才从孩子身上逐步反映出来。在此,我以两种类型的父母关系来浅谈紧张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1.易怒型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易怒型父母总是把不当的解决行为作为沟通的方式,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看到了爸爸妈妈妈激烈的争吵,以及更加不堪的画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他们是多么的害怕与无助,他们会越来越害怕,担心失去父母的爱。孩子还会产生自责、内疚等情绪,有时孩子会不理解父母因为什么而吵架,他们往往会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反复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犯错惹爸爸妈妈生气了?同时,孩子还会缺乏正常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易怒型的父母,他们遇到问题,往往是通过争吵来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会受其影响。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处于这样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不善于与人沟通,缺乏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会用冲突的方式解决,无法正常处理问题,越是这样,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会越大,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2.冷漠型父母关系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这类父母呢,他们本身就不善于表达,无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通过一个专家调查,他认为很多心理产生问题的孩子,出自冷漠型父母关系的家庭。这是因为,父母的冷漠,制造了孤独的气氛,这让孩子无法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会和父母一样冷漠不讲话,也许会用出格的表现来获取他人的注意和同情。

(二)健康、和睦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良好的家庭氛围包括民主、自由的风气,亲情浓厚的气息。具有民主、自由风气的家庭,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能和父母融洽、友好地交流相处,敢于辩论。家庭成员之间相亲相爱、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给予了孩子很好的榜样,也给孩子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虽然爸爸妈妈和孩子是长辈和小辈的关系,但我更希望是朋友的关系,可以心与心交流,可以互相帮助,可以互相鼓励,可以互相关心,互相探讨,让孩子听爸妈的话的同时,不妨让父母也蹲下身子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听听他们的想法,多多鼓励和引导他们,让孩子勇于探索,增强自信。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

最近流行一部电视剧叫《虎妈猫爸》,它展现了两种教育方式:严厉、要求高的虎妈,温柔、有些许溺爱的猫爸。这两种形象,何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现,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更能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呢?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溺爱

溺爱便是,孩子就是上帝,什么都得听他的,他说什么做什么,过于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惯着孩子。溺爱主要有几种表现:特殊待遇、轻易满足、包办代替、大惊小怪等,通常这样的溺爱方式会对幼儿造成不良的后果,比如不理解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目中无人,自以为是,进入社会后常常四处碰壁而导致心理压力大。溺爱,这个词语中虽然有一个爱字,但是这样爱人的方式,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错误爱人的方式,等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会用同样的方式去爱别人,以为这样的“爱”便是正确的,人家就会接受,可是事实却是吃亏。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2.棍棒教育

这类家长要求孩子必须听从大人的话,用权力和强制性的训练使孩子听命,信奉“棒头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只要孩子不听父母的话,闯了祸,就会“棍棒伺候”。而事实上,这样的棍棒教育往往事与愿违,经常挨打的幼儿在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都会受到损害。首先,孩子正在发育阶段,经常打孩子会影响孩子体格的正常发育。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棍棒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他们会出现遗弃感、恐惧感,是不是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自暴自弃,遇事冷淡,行事胆怯,有时会模仿家长的行为,经常打别人,更可怕的是仇恨心理。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施暴,孩子渐渐就会在感情上与父母疏远,日后可发展为仇恨父母。

三、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育人环境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即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人情、生活方式、学校、家庭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都说明了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目前影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总括起来主要有:

(一)学校因素 学校是青少年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里,学生一方面通过学习掌握知识、获取经验、发展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形成理想、信念、世界观,发展健全的人格。如果学校的环境不良,如噪音干扰;室内光照不适;校风不佳;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如嘲笑、挖苦学生,甚至打骂侮辱学生;学生存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如“题海战术”、过度的考试,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和冲突等,都会导致青少年的心理障碍。

(二)家庭因素 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及父母的婚姻状况。不少父母在生活上、物质上、学习上百般关怀孩子,过分溺爱孩子。《中国家庭子女教育》中曾报道:某学校带学生去远足,有一位家长马上给老师请假,谎说孩子身体不舒服,后来孩子说了实话。没办法,家长只得让孩子去了,然后家长给孩子备足食品,还特意骑车远远跟在学生队伍后面。到了晚上,教师去查铺,发现这位孩子的爸爸躺在他孩子所睡的床底下,老师问其原因,这位爸爸说:“孩子没在外面睡过觉,怕他翻身掉下来,我在这等着接他呢。”若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孩子将来怎么能独立生活?在学习上,部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迫切,把注意力放在能否考高分上,一旦成绩不佳,就连哄带逼、连损带骂,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还有的家长不注意言传身教,不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不能认真地、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苦衷,因而使他们感觉到,自己虽然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但在精神生活上却如同乞儿,觉得父母不理解他们,甚至与父母产生对立,加重他们的心理负荷。

父母的婚姻状况主要指父母离异分居或者不和等,它容易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温暖,过早承担起家庭沉重的负担,造成情绪、人格的失调。比如,离异家庭的青少年往往对婚姻和家庭感到漠然乃至恐惧。美国社会学家史德曼指出:“婚姻失败者的小孩,常遭到同伴讥笑,心怀自卑,此种心理发展的结果,可能造成行为失常或病态。”我国学者的许多调查研究证明,父母离异所造成的不稳定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明显不良影响,如男孩具有明显的情绪不稳和倔强攻击等个性特征,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而女孩则表现为更多的焦虑情绪,其智力发展和学业成绩也受到明显的干扰。

(三)社会因素 现代社会发展变化迅速,高效率、快节奏和激烈的竞争,使社会成员的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大大增加。因此,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现代社会成员的必备心理素质。青少年也不例外,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也在所难免,并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不良的社会风气、电视网络等媒体传播中许多低格调甚至腐朽的内容,不但会影响青少年心理的正常发展,还会导致青少年严重的心理疾病与问题行为。据《中国青年报》报道,2000年12月,唐山市某中学发生两起初一、初二学生乱事件。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发现,涉及此案的男生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在网上看过黄色信息、图片等。我曾在一个“网吧”中听到一名女中学生在和网上结交的男朋友交谈,其内容几乎无一句与学习有关,反而更像夫妻之间的对话。社会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确实令人担忧。

鉴于以上诸多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我认为优化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势在必行。那么,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一)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开拓一片心理健康教育的沃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美丽的校园,良好的校风,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我们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按“学园、花园、乐园”三园式的要求,优化校园环境;按“文明、勤学、守纪、创优”的要求,形成优良校风;在班集体建设中,形成温暖和谐的人际环境,使青少年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自信心和责任感。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并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真诚地接纳、理解、尊重学生;重视和引导学生共同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心理环境,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由“苦学”到“乐学”的快乐,让他们以优异的成绩、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面向未来,面向社会。

(二)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和沟通,鼓励家长营造民主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正确教育、引导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完美的个性。家庭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摇篮,是塑造孩子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场所。每个孩子的心理都烙有家庭的印记,为了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美满幸福、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再不要有父母勾心斗角、妻离子散、孩子离家出走悲剧的重演。家长要改变育人的不正确做法,在对孩子生活学习过分关心的同时,还应该认真地、客观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苦衷,关注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品德行为的培养。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忆母亲:“――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个生命的教育就是指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有人曾经对90名超常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行过全面的调查,其因素主要受父母教育影响的居大多数。在一定意义上说,品德只有依靠品德去培养,性格只有依靠性格去锻炼,情感只有依靠情感去感染,行为只有依靠行为去指导。

(三)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各种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各种文艺作品,电影、电视、网络,各种社会活动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教师要充分利用社会诸因素的正面作用,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优化心理环境,创造出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我坚信,只要广大教师积极努力,协同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定能让青少年一代真正体会到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家庭生活的美满温馨,社会生活的文明进步,让他们以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顽强的意志,渊博的知识,在新的世纪施展才华,展现风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昌盛奉献青春和热血。

参考文献:

[1]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88-199.

[2]刘晓明,张宝来.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2-29.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心里健康;环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的发展。联合国儿童生态学强调,利用环境陶冶人。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营造最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是综合提高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

在这个社会变迁和价值体系多元化给人们带来惶惑的时期,儿童面临着同样的压力。经调查,87%的孩子抱怨家长把工作中的不如意发泄到自己头上;单亲家庭的孩子人数也在迅速上升。

家长和教师虽然身处角色不同,对孩子教育影响角度不同,但他们同处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中,有着相同的愿望,有着相同的心理特点。环境不同,儿童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程度与质量也就不同。儿童决不能听凭主观意志去自由发展,只能在一定客观条件助长与制约之下,得到可能的发展。教师、家长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家庭和学校创设优化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当我们感受到儿童内心的痛苦时,我们的方法应该多种多样。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们的第二个家园,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良好心理影响。我校今年开展了”劳造书香校园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时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地,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踩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开展了“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德”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教师和家长应正确调节自我心态,做一个乐观处世、兴趣广泛、性格温和、意志坚强、生活有条不紊的人。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现代的家庭亲子关系和学校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性,表现在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期待,承认学生有独立的人格,不强制学生接受自己的要求,不辱骂训斥、讽刺体罚学生;善于体察学生的特点和需要,能理解学生的欢乐和忧愁,能客观地对待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期待,满腔热情地希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会毫无保留地向学生献出自己的精力、才干和知识;对学生的爱不带个人私情,施于所有学生,甚至高于“母爱”。父母爱子女甚过爱自己,重德重智,宽松和谐。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能更大的释放自我,探索自我的空间,亲身感知和体验生活的各种滋味。

(二)建立长期的家校联系制度,教师与家长要相互理解、配合。

长期以来,社会对"老师"这个概念的理解过于偏颇,社会赞美的是春蚕的精神,蜡烛的精神,强调的是奉献、责任,却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人的需要、获得。作为家庭要尊重、理解教师的工作并积极的配合。孩子作为家庭成员期望的焦点,家长重视教育,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特别的关爱。教师要理解家长的心态,工作中全面了解孩子,及时与家长联系。在工作中,给每个孩子一个联系本。每天一早来了,就高兴地交到教师手里,老师帮助孩子三言两语记录一天的进步。晚上,交给家长,展示自己的成绩。本上一个个鲜红的五星,记录的是孩子成长的足迹。与其每天睁大双眼寻找学生身上细微的缺点、毛病,不如用自己的慧眼看一看他们的优点,并记录下来。家长从中看到的是希望,孩子从中找到的是自信,教师在相互沟通的同时也获得了尊重。

(三)学校作为育人的大环境,肩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

1.学校切实加强教师的心理素质训练。教师队伍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女性占大多数,家庭负担过重,工作环境的艰辛,生活条件的局限,现代生活方式对教师本人以及家庭带来极大冲击。根据心理学家的一份调查结果,辽宁省14个城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68.82%的教师心态偏差。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沙坪坝区现有18名小学教师存在严重心理障碍,以至无法上课。我校聘请心理专家重师大刘东刚教授来校进行教师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培养教师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学会理智地面对一切,建立积极健康的教师群体关系。健康积极的教师队伍,是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决定性因素。

2.学校针对性的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能用正确的教育观进行家庭教育。作为矿区的附属小学,学生90%都是矿工、附近农村的子女,家庭中普遍为双子女,家长工作任务繁重,还有的家长不认识字,没有精力教育子女,但是期望值特别高。我校给每个家庭推荐家庭教育刊物,家长从中不仅知道了家庭教育的理论,也指导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举办家长学校,请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开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讲座活动。用典型案例介绍学生成长的轨迹,畅谈教育子女的失败与成功之道,家长听后深受启发。学校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指导家庭教育。新生入学,指导家长了解学校校规校纪,向家长介绍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做好小幼衔接工作;毕业生离校,指导家长如何选择高一级学校,做好青春期教育工作,全体女生观看《花季》青春知识短片;总结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不同心理特点,指导家长从共性中寻找教育子女的方法,鼓励发展个性。

3.学校开展积极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以争创区级“绿色学校”为起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开展“爱我附小,弯弯腰”活动,主动拾起地上纸屑、塑料袋等垃圾,扫把、拖布等清洁工具放得整整齐齐,桌椅摆放端正,套上桌布,教室和校园干净、整洁、美观,校门口有一点儿纸,小朋友都会争先恐后把它拣起来,放进垃圾桶。良好的道德品质蔚然成风。拾金不昧更是人人发扬,无论拾到一角钱,还是一百元,二百元,小到一支铅笔、红领巾,都主动交到办公室、学校定期全校表扬宣传好人好事,突出的学生单独给予奖励。每年成功举办春季田径运动会,冬季运动会,培养学生毅力加拼搏的体育建设,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有的学生养成了自觉坚持长跑的习惯,“冬跑三九,夏跑三伏”,练就了强健的体魄。

4、学校充分认识到心理辅导的作用,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专栏等形式帮助学生解除困惑,指导学习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心理咨询室的建立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一部分,人员的选择很重要。德育主任在咨询室接待的学生中,65%的学生来咨询学习方法,倾诉学习中的苦恼。学生咨询内容因教学阶段的变化而不同。开学,学生会因所任课教师的变化而产生不适;学期中,学生会因选干部等活动内心产生不平;期末,学生会因学习成绩产生苦恼。教师经过了专业辅导,培训,了解并遵守心理辅导规则。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不善于表达内心情感,我校教师能熟练掌握学校教育的特点与各年龄段学生的差异,了解教学内容,有能力解决学生与教师间的矛盾。

总之,学校和家庭同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环境。老师与家长的心理健康状态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的教育方式,对社会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心理素质,工作方法也将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心理发展方向。正如同志所说:一个心理健康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为了民族的未来,家庭、学校肩负着艰巨的责任,家长关心孩子的成长,应从自身做起,用健康的形象引领孩子,给孩子们创造有益于身心茁壮成长的环境。教师是培养人才的灵魂工程师,必须在心理品质方面,能成为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心理品质和模范行为去教育感染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家园,在校园都快乐自由的成长。

心理健康环境范文第5篇

(一)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稳定状况对小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离婚问题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离婚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生活在离婚家庭的儿童将面临着学业、情感及社会的诸多困难与障碍。

在我国,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家庭结构异常学生行为问题的影响。在不同家庭类型中以单亲家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差异显著。家庭结构健全和谐的家庭,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破裂家庭或父母不和谐、经常争吵、以及单亲家庭,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明显不利,使儿童产生躯体疾病、心理障碍比例较高。

(二)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即指家庭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有研究表明儿童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促进儿童行为发育的有利条件。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其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显著相关。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小学生活泼、开朗、诚实、谦逊、合群、求知欲及好奇心强;相反,不良的家庭氛围则会使孩子胆怯、自私、嫉妒、孤独、懒惰、行为放任、不讲礼貌。

(三)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构成。家庭不和与心理疾病、行为障碍之间的关系,无论是流行病学调查还是临床研究都已多次被证实。外国调查发现,父母经常争吵、亲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行为显著相关。紧张的家庭关系会给小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成为心理创伤的背景,从而使小学生的性格带有一系列消极特点。

(四)教养方式

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父母不当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难以适应社会的不良人格特征,是促发子女产生神经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如家长的过分严厉、要求过高,甚至简单粗暴、经常打骂,对孩子歧视、忽略、冷漠,要求不一致,缺乏理解与沟通,经常贬低、挫伤孩子的自尊心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的除了过大的压力和精神负担以外,还有一系列因基本的心理需要无法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如烦恼、焦躁、恐惧、压抑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长期不能排解,就可能导致各种精神疾病。

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而在行为问题学生中教育方式为民主的和尊重孩子的情况均显著低于无行为问题学生。

(五)家长的榜样

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除了通过“言传”,即口头教育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身教”,即通过儿童模仿的心理机制发生作用。模仿是中小学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前苏联心理学家列维托夫在其《性格心理学》一书中曾经指出,模仿的产生,有赖于榜样的特点,同时也和模仿者本身的心理特点有关。一方面,榜样本身的可接近性、生动性、权威性与情绪性都能引起人们的注目;另一方面,模仿的产生也依赖于主体内部寻求榜样的需要。一般来说,家长通常都具有作为模仿榜样的全部特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正是按照这些榜样来检验和调整自我意识和行为倾向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和麦克唐纳也通过实验证明,儿童社会行为的成熟模式的学习受儿童可引的榜样的影响多于强化方面的影响,换言之,儿童更倾向于注意成人做什么而不注意成人在说什么。因此,作为家庭中权威人物的家长能够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榜样,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