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是财务分析的核心,是所有者最为关注的,也是企业经营者和债权人必须关注的。对于企业获利能力的反映,要力求客观、全面、准确。企业的盈利水平,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人正确决定其投资去向,判断企业能否保全其资本的依据;债权人也要通过盈利状况的分析以准确评价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控制信贷风险。所以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都日益重视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在盈利能力分析中,全面领悟分析的内容,正确掌握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
一、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
盈利能力,也称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得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的分析应包括盈利水平及盈利的稳定、持久性两方面内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人们往往重视企业获得利润的多少,而忽视企业盈利的稳定性、持久性分析。实际上,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不能仅以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水平来衡量。虽然利润总额可以揭示企业当期的盈利总规模或总水平,但是它不能表明这一利润总额是怎样形成的,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否按照现在的水平维持或按照一定的速度增长下去,即无法揭示这一盈利的内在品质。所以,对盈利能力的分析不仅要进行总量的分析,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盈利结构的分析,把握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后者在报表分析中更为重要。
二、盈利能力分析的方法
1.盈利稳定性的分析
盈利的稳定性主要应从各种业务利润结构角度分析,即通过分析各种业务利润在利润总额中的比重判别盈利的稳定性。我国损益表中的利润按着业务的性质划分为商品销售利润、其它业务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等。各利润项目又是按获利的稳定性顺序排列的,凡是靠前的项目在利润总额中所占比重越高,说明获利的稳定性越强。由于主营业务是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一个持续经营的企业总是力求保证主营业务的稳定,从而使得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所以在盈利稳定性的分析中应侧重主营业务利润比重的分析,重点分析主营业务利润对企业总盈利水平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2.盈利持久性的分析
盈利的持久性,即企业盈利长期变动的趋势。分析盈利的持久性通常采用将两期或数期的损益进行比较的方式。各期的对比既可以是绝对额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对数的比较。绝对额的比较方式就是将企业经常发生的收支、经营业务或商品利润的绝对额进行对比,看其盈利是否能维持或增长。相对数的比较方式,是选定某一会计年度为基年,用各年损益表中各收支项目余额去除以基年相同项目的余额,然后乘以100%,求得各有关项目变动的百分率,从中判断企业盈利水平是否具有持续保持和增长的可能性,如企业经常性的商品销售或经营业务利润稳步增长,则说明企业盈利的持久性就越强。
3.盈利水平分析的几个指标
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通过计算相对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盈利水平。基本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收入利润率、成本利润率、每股收益、普通股权益报酬率和股利发放率等等。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对利润率的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1.现行利润表反映企业财务业绩的缺陷
我国企业的利润表是建立在传统会计收益概念和收入费用配比基础之上的财务业绩报告形式,在这张报表中列报的主要是已实现的收益。它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于是,采用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已成为必然,但同时又带来了一个问题:即由于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损益是否在收益表中确认。如果不在收益表中确认,就使得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当期的全部收益,不能达到公允而充分披露的要求,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2.财务指标体系自身的缺陷
(1)当前的财务指标带有浓厚的政府考核色彩。由于财务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偏重于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对财务信息的需要,因而对这些评价信息能否有效地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未作充分考虑。
(2)指标数值具有浅层次和一定的不可靠性。出于保护自身商业机密和市场利益的目的,企业公开于社会的各项指标数值通常仅限于浅层次、一般性的财务信息。同时,考虑到对市场形象的影响,并由于得到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良好评价,企业往往还会对这些应公开的信息加不同程度的修饰。因此,投资者依据这些指标数很难对企业真实的经营理财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对于企业经营决策者来讲,仅靠这些浅显的指标值同样也无法对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实绩加以把握,对企业经营者真正有用的一些深层次、涉及商业机密的、详尽的财务信息,则无法从财务指标体系中找到,这势必影响企业借助财务分析手段,改善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大大降低财务分析的作用。
(3)在指标的名称、计算公式、计算口径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规范性;在分析时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等。鉴于以上原因,必须对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完善。
四、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与完善
1.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改进
(1)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常见的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分母是年末净资产,另一种分母是年初净资产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这两种形式的分子都是当年的净利润。由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分子是当年的净利润,所以,分母用年初和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同分子的当年利润进行比较更为合理,即用后一种形式的计算公式更为合理。在利润分配中,现金股利影响年末净资产,从而影响净资产收益率;而股票股利由于不影响年末净资产,因此也就不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企业当年收益的指标,不应由于分配方案不同,计算值也不同。因此,把分母的年末净资产进一步改进为利润分配前的年末净资产更趋合理。
(2)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报酬率的一般意义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报酬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表示企业包括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内的全部资产总体的获利能力。企业总资产中的负债由债权人提供,债权人从企业获得利息收入,这笔利息收入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利息支出。企业总资产中的净资产是股东的投资,股东从企业获得分红,该分红相对应的是企业的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并不是利润总额。所以,把总资产报酬计算公式中的分子改为净利润与利息支出之和就更趋于合理。
(3)成本费用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在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的比较,评价企业为取得收益所付出的代价,从耗费角度评价企业收益状况,以利于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节约支出,提高经营效益。我们知道,利润总额包括了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与成本费用不匹配的成本费用支出。因此,将成本费用利润率计算公式的分子改为营业利润更为合理。
2.常见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现金流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是因为若企业的现金流量不足,现金周转不畅,现金调配不灵,将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常见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基本上都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数据进行计算并给出评价的,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它们不能反映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状况,存在着只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数”量,不能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质”量的缺陷和不足。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现金流入滞后于盈利确认的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因此,在进行企业盈利能力评价和分析时,补充和增加评价企业伴随有现金流入的盈利能力指标进行评价,即引入现金流量制定盈利能力指标来对企业的相关能力水平进行评价,显得十分必要。
盈利能力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点,财务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分析及时发现,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经营能力,最终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目前,对商誉本质的共同认识是“超额盈利能力”。但“超额盈利能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而会计确认的对象必须是可视化的。不妨比较一下,对会计上“一般盈利能力”的确认是通过各种可视化的资产(负债)项目实现的。对抽象的能力进行确认显然是暂时的,因为形成“一般盈利能力”和“超额盈利能力”的原因是很复杂的。由此,我们提出研究商誉的另一种思路:把商誉作可视化或者归因化处理,也就是对会计的确认项目进行补充、修订,而不是笼统地提出一个“超额盈利能力”概念。这样,商誉无论是自创还是外购,其确认问题可以一并得到解决。
对于形成“超额盈利能力”的原因,目前有三种观点:一是创新,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能够把生产因素和生产条件有效地组合起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承担风险,即如果某一行业风险大,则其经营者要求更高的利润率以补偿其可能的损失;三是垄断,主要是指经济上的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是一种权力占有或资源独具。这三个不同的原因所导致的结果是一样的,即向顾客提供了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由此结果可以推知,形成“超额盈利能力”的原因是独特性和唯一性,毕竟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只是少数企业。而能力的载体是企业资产,所以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的企业必定拥有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资产要素,并且企业拥有的创造“一般盈利能力”的资产要素没有缺损。这意味着创造“一般盈利能力”的资产能够同创造“超额盈利能力”的资产明显区分开。这也是我们的研究能够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
下面,我们列举几个例子具体分析一下,或许能够发现新的问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20世纪60年布的第10号会计论文研究集将商誉的构成内容总结为十五个方面:⑴优秀的管理队伍;⑵出众的销售经理或组织;⑶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⑷有效的广告;⑸秘密制造工艺;⑹良好的劳资关系;⑺卓越的信用等级;⑻高瞻远瞩的人员培训计划;⑼通过慈善捐款或委派员工参与公益活动而建立的社会威望;⑽竞争对手经营的不景气;⑾与另一家公司的良好关系;⑿战略性的地理位置;⒀才能或资源的发现;⒁有利的税收条件;⒂与政府的良好关系。
1977年,美国会计学者Falk和Gordon采用问卷方式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他们将商誉的构成内容分为四类十七项:A类因素,增加短期现金流量因素:⑴生产的经济性;⑵筹集更多的资金;⑶现金准备;⑷较低的资金成本;⑸降低存货的持有成本;⑹避免交易成本;⑺税收优惠。B类因素,稳定性因素:⑻保证供应;⑼减少波动;⑽与政府的良好关系。C类因素,人力因素:⑾管理才能;⑿良好的劳资关系;⒀优良的员工培训计划;⒁完善的组织结构;⒂良好的公众关系。D类因素,排他因素:⒃接触和使用某些工艺或技术;⒄商标。
首先,上述分类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研究要求,因为它包括一些企业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竞争对手管理上的弱点”、“竞争对手经营的不景气”这两项不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因此应排除在外。进一步讲,所谓的“超额盈利能力”是企业自身的能力,强调的是“企业自身”,就会计确认而言,强调的是揭示“内因”。当然,这并不是忽视“外因”,毕竟利润的获取和价值的创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处理内、外部因素的关系上,我们看到的趋势是,不仅将资产价值置于所创造利润的绝对值评价体系,还加上了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相对值评价,例如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我们认为,“超额盈利能力”实质上是一个相对值,并不像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那样是个具有稳定性的绝对值。而且,由于竞争对手的模仿和技术进步,“超额盈利能力”极易丧失,所以更应该强调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不是把外部因素纳入“超额盈利能力”的范畴。
其次,上述分类只是在描述现象和行为,而没有揭示原因,难以用会计语言进行归纳(确认与计量)。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分析或者整合,使之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的要求。例如,对于“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可以将其归因于企业某高层人士的交际能力,即人力资本范畴。由此,我们得出了解决商誉确认问题的两个途径:修正一些项目的定义,如无形资产;增加一些确认要素,如人力资本、企业文化。
财务分析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依据,结合企业其他相关资料,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为企业关系人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它不只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还直接服务于企业的一些重要决策,因此,重视财务分析可以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财务分析一般采用比较分析法,主要利用相关财务比率指标的比较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这些指标表面上分别反映企业各项财务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其实很多指标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一个指标可以同时反映企业多个方面的状况,或者多个指标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某项财务能力,为企业和其关系人提供更可靠的决策信息。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及常用指标
企业在财务工作中会自然建立一些经济利益关系,每一个关系人对企业的关心角度不同,虽然有一些共同的利益和目的,但是他们通过财务分析来了解企业的侧重点不同,比如投资者主要关心企业的盈利和发展,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管理者关心企业的全局,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等。每个关系人关心的能力都能用企业的某些指标表现出来。
(一)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指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 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指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负债股权比例=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二)运营能力分析主要指标
存货周转率(年周转次数)= 年销售成本÷年平均存货
应收账款周转率(年周转次数)=年赊销收入净额÷年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年周转次数)=年销售收入÷年平均流动资产占用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年周转次数)=年销售收入÷年平均固定资产占用额
总资产周转率(年周转次数)=年销售收入÷年平均资产占用额
(三)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指标
销售净利率=年净利润÷年销售收入净额
净资产收益率=年净利润÷年平均净资产
三、财务指标分析及其内在联系
(一)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三个财务指标中,前两个的公认标准是1,现金比率的公认标准是0.5,即每1元的短期债务有相应的1元的流动(速动)资产或者0.5元的现金等价物来偿付,这样就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债权人可以放心地将钱借给企业,风险较小。而对于筹资企业来说,这个指标较大反映偿债能力强,但是如果指标值过大说明企业相对流动资产比例过大,众所周知,企业资产分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其中长期资产流动性差但是盈利性强,而流动资产则相反。过多的流动资产会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因此这些指标并不一定越大越好。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前两个指标的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即企业总资产的资金来源有两个:负债资金和自有资金。其中负债资金成本相对比较低,但是还款压力大,给企业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负债资金越多,企业财务风险越大,偿债能力越差。最后一个指标是利息保障倍数。表面上,这个指标越大,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指标如果比较庞大,也说明是息税前利润相对于利息费用大得多,即盈利能力一定的情况下,债务资金相对较少,这就意味着自有资金比例较大。虽然财务风险降低,但是一般情况下自有资金成本较高,这样会增高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因此,这个指标也要适当才行。
(二)营运能力分析 在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指标中,有两个意义。与同行业的一定水平比较,如果企业的该项指标值较大,说明企业的营运能力很好,资产周转情况良好,使用效率高,可以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反之说明企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有问题;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该项指标与其他企业比较表现过高,考虑到分子和分母的关系,有可能会出现分母指标相对过少的问题。比如说存货周转率过高有可能存在存货短缺的问题,应收账款周转率过高就有可能是信用政策过于严格导致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或者固定资产周转率过高有可能存在资产结构失调的问题,即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例不合理,不管是长期资产还是流动资产,比例过高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问题:长期资产过多,企业盈利能力增加但是偿债能力降低;流动资产比例过高又会导致企业虽然增强了偿债能力,但是盈利能力下降。而总资产周转率过高则说明企业有可能没有及时拓展市场,不能把握住良好的商机,会丧失一部分可观的经济利益。因此,不管哪个指标过大或者过小,都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营运能力管理,因为营运能力的强弱既影响企业的的偿债能力,又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企业发展中的核心能力。
(三)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有很多,只列举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它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也间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这个问题下文将进一步剖析。盈利能力指标分析相对很简单,因为分子的收益是在一定分母基础上的,即企业在收入或者资产一定的情况下,收益越多说明盈利能力越强,反之也成立,在这里不再赘述。
(四)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分析
(1)企业相关财务能力指标所反映的财务能力关系。反映企业各项财务能力指标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一是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从企业偿债能力来讲,相关指标越大,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当企业运营能力较强时,盈利能力会增加,当资金利润率大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并且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较高的偿债能力指标反映企业债务资金相对较少,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进而违背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因此,在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时要结合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它们之间是互相关联和影响的。如果企业运营能力及盈利能力较强,偿债能力指标即使稍微偏低,依然可以保证企业有较强的长期还款能力,债权人的利益有足够的保障;反之,如果企业资金运营出现了问题而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即便较高的偿债能力指标也不一定能保证债权人的利益。
二是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在一定意义上,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较大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高效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此类指标越大越好。当资产周转率较高时,说明企业对资产的利用率很高,并且能一定程度地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量,从而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但是同时,企业资产如果周转过快有可能说明企业投入资金不够,造成市场缺失,损失相应的经济利益,即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这也是违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
三是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因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在一定投入基础上所形成的收益,所以该类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类指标同时也能反映和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企业盈利能力强,说明企业资金运营效果好,资产利用充分,并且对企业偿债是一个有力的保障;反之,企业盈利能力差,说明企业运营出现了差错,不仅减少自己的经济利益,还会降低偿债能力,提高债权人的资金风险。
(2)杜邦综合财务分析法。杜邦分析法是利用企业各种财务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综合评价企业的绩效。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资金运营能力。
杜邦分析法说明净资产收益率受三类因素影响:销售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反映营运能力;权益乘数,反映偿债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权益)
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不够理想,杜邦分析法可以找出影响它的因素。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变式1得到:
净资产收益率= (净收益÷总权益)× (总资产÷总资产)
= (净收益÷总资产)×(总资产÷总权益)
=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
变式2得到:
净资产收益率= (净收益÷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总权益)
= 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杜邦分析法是利用几种主要财务比率指标之间的关系来综合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将若干个用以评价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的比率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并最终通过权益收益率来综合反映,这样有助于企业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净资产收益率的决定因素:销售净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其实反映的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给管理层提供了一张明晰的考察公司资产管理效率和是否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路线图(见图1)。
(3)常用财务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的结合分析。上述财务指标要素是从企业财务报表中可以直接得到。但是在实际分析企业财务能力时,为了对企业的财务情况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还需要结合一些其他指标对企业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如对盈利能力指标分析时不能只看盈利能力指标的大小,还要计算分析盈利结构指标,盈利结构指盈利的各项内容所占比例。一般情况下,经营业务利润应该占盈利的绝大部分,才能反映出企业是处于正常的营运中,如果营业外收益在盈利中占主导地位,即使盈利指标很大,其实也已经揭示企业经营出现了严重问题,几乎靠变卖资产度日了,这样下去企业的偿债、运营、盈利目标在不久的将来都会搁浅。当然,在分析盈利时还可以结合相关成本费用结构,制定各项成本的控制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也影响其他财务能力的综合提高。最后,建议企业在使用财务指标时,要结合企业其他一些资料综合分析,如结合报表附注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结合企业其他非财务信息如市场份额、经营风险等来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从而对企业财务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掌握,为高效的财务管理工作打下优良的基础。
参考文献:
摘 要 现行的会计准则自2007年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以来,已有4年的时间。从报表分析的角度来说,报表的使用者要仔细分析企业的利润构成,即要明白企业利润的来源及其持续性,否则,可能会造成对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的错误判断。本文以广东宝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0690)为例,以其连续三年的年报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财务报表中相关科目的变动情况,找出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真实意图,力求揭开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真实面目。
关键词 营业利润 盈利能力 持续性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报表能够对企业报告年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系统而又富有逻辑的反映。这种功能的实现除依赖报表本身的真实全面外,还取决于报表阅读者的解读能力和分析路径。现行《企业会计准备》的实施进一步既提高了报表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反映的深度和广度,也要求我们用于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模式和切入点也要发生相应转变。
一、宝新能源背景介绍
广东宝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新能源)是由广东宝丽华集团公司、梅县金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梅县东风企业(集团)公司、梅州市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梅州市广基机械土石方工程公司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经营范围为:洁净煤燃烧技术发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新能源电力生产、销售、开发,新能源电力生产技术咨询、服务等。
二、宝新能源报表资产减值损失对盈利项目的影响
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表1看出:在宝新能源2009年的年报数据中,可以看出,与2008年年报数据相比,2009年在营业收入项目上,宝新能源的增涨幅度达到了104.83%。究其原因,是由于宝新能源在梅县荷树园电厂二期工程2×300MW 循环流化床资源综合利用发电机组在2009年的同期产能扩大2 倍,收入相应增加所致。但是在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方面,增幅远远不如营业收入的增加额,这使本人关注到计算利润指标的扣减项目,我发现在2008年营业收入小幅增加时,资产减值损失居然是负数;在2009年营业收入大幅增加时,企业认为应收款项的增加,相应计提了大幅的资产减值损失,两年的增减幅度高达1149.92%。
这是笔者不得不联想到这样一个现象:在盈利能力好的时候,上市公司通过计提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将企业税前利润降低,少交企业所得税;在盈利能力低的时候,通过对上年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来调高利润指标,由此对投资者造成企业盈利能力还不错的错觉。此时,宝新能源在会计处理上的做法就很明显了。
三、关于盈利能力分析的启示
(一)准确把握“营业利润”的含义,客观判断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对盈利的贡献
现行准则下的“营业利润”是指除营业外收支以外的所有因素形成的盈利,不仅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还包括理财活动和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具体表现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对联营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在阅读与分析企业的报表时,一定要区分这三种活动各自获得的盈利,从而客观判断企业营业利润中不同构成部分对公司价值成长的贡献。
(二)关注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
现行准则下的净利润除包括已实现且已收到现金的利润及已实现、未收现金但收现可能性很大的利润(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外,还包括持有损益,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按公允价值计价的投资性房地产损益等。另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净资产,出售这部分金融资产实现的损益则通过计入当期利润而相应减少或增加净资产。因此,必须区分对待、谨慎分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公司净资产以及未来盈利能力的影响。
(三)关注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
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来调节报告期的企业利润,所以,要关注本报告期及上一个报告年度资产减值损失项目金额的变动情况,由此能够分析出企业真正盈利的成分,防止由于资产减值损失的调节造成企业盈利能力强的错觉,减少企业的会计处理对报表的美化效果。
四、总结
在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大框架下,上市公司仍旧可以通过规范使用企业会计准则来达到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但是与旧会计准则相比,随意虚增利润的状况已经得到明显的遏制,企业的会计处理正朝着规范和合乎国际处理管理的方向发展,笔者相信,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中国企业粉饰报表的现象将逐渐消失,企业的“营业利润”将更加充分地体现企业真正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宝仁,王振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
[2]张继袖.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行业特征的实证研究.管理科学.2004(3).
Abstract: By using the financial data of ten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during year 2004 to 2008 , this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get th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profit ability of listed banks, then trie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structure and banks' profit ability. The main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is that Chinese banks’ capital structure and profit ability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empirical research, the policy of optimizing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these listed commercial banks is provided.
关键词:盈利能力;资本结构;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Key words: profit ability;capital structure;factor analysis;regress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024-02
0引言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日益全球化,我国的银行业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盈利能力才能避免淘汰,在竞争中赢取胜利。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盈利、长期发展等问题。上市商业银行作为通过经营风险来盈利的商业性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资本结构理论,由于存款保险制度、法定准备金、监管资本等方面的严格限制使银行资本结构研究远比一般企业要复杂[1]。有效的资本结构会促使经营者努力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理结构,进而提高整体的盈利能力。
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之间的联系,很多西方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Kareken和Wallace(1978)认为,银行业是一个垄断的存款服务提供商,在存在进入障碍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不断增加负债,因为此时它们可以凭借提供给存款者的服务来获取利润,存款越多(即负债越多),银行的价值就会越高[2]。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则较少。赵瑞、杨有振(2009)以10家商业银行2001至2007年的财务数据为研究资料发现:商业银行的融资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股权性质与盈利能力负相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正相关,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资本利润率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利润率显著正相关[3]。
由于盈利能力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情况,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财务经济学研究的热点[4]。很多研究热衷于将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资本结构的解释变量之一进行研究;对于银行资本结构与绩效的研究通常使用单一的财务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且集中于对商业银行的治理、寻求补充资本等方面。随着我国上市银行的增多,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何更好地控制上市银行的资金风险是广泛关注的问题。因此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角度对盈利能力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1样本与变量选取
1.1 样本选择本文将以我国10家上市商业银行为样本,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南京银行,选取2004~2008年的年报数据为原始资料。由于有些年份部分数据不全,因此本文共有45组数据。
1.2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指标的确定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结合银行业的特点,本文选取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这五个指标作为评价盈利能力的指标。关于资本结构指标的选取,本文采用巴塞尔协议的框架对融资结构进行描述,选择附属资本与核心资本的比例这一指标;对股权结构主要选用股权集中度进行度量,此处选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这一指标;另外选取资产负债率考察总资产中债务资本所占的比重;选取资本充足率反映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
本文借鉴一般企业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的研究模型,将盈利能力的考察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值,试图构建以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结构的各指标为解释变量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相互关系的函数模型,并利用相关数据对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
2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2.1 上市商业银行综合盈利能力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盈利能力的5个指标中的公共因子提取出来,用这些公共因子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再进行综合评价。
2.1.1 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的检验:判断是否适合运用因子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利用这两种方法,对营业净利率、营业毛利率、成本收入比、股本净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进行了因子分析适合性的判断。由检验结果可知,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这就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是一个单位矩阵的假设,证明了研究变量之间具有相关性;KMO值为0.705,略大于0.7,因子分析的效果会比较好。
2.1.2 因子变量的提取:设定提取因子的标准是特征值大于l。因此,选取了特征值大于l的作为因子变量,结果显示有2个变量的特征值大于l,而且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8.274%,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总值,符合构建因子变量的要求。由总方差解释表的结果来看,本文应该构建2个因子。
2.1.3 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根据因子得分系数以及原始变量的标准化值,可计算出第一公因子和第二公因子的得分数,分数分别为Y1、Y2。其中,因子得分矩阵如表1所示。
Y1=0.329A1+0.260A2-0.074A3+0.239A4+0.327A5;
Y2=0.061A1-0.140A2+0.925A3+0.327A4+0.019A5
由提取公因子所产生的新生变量为Y1、Y2,由Y1、Y2的值可以计算出Y的值,进而可以得出各上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58.008Y1+20.266Y2)/78.27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 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过程在上述分析中已得到盈利能力的综合值。为进一步分析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之间的依赖关系,使用回归分析方法。以代表盈利能力的“综合因子得分”Y为因变量,以附属资本/核心资本X1、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X2、资产负债率X3、资本充足率X4为自变量建立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Y=a+b*X1+c*X2+d*X3+e*X4+ε,其中,a为常数项,b、c、d、e为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采用逐步回归法,将F检验P值大于等于0.1的剔除出回归方程,小于等于0.05的选入回归方程,最终选入的变量剩下1个,为资本充足率。没有进入回归模型的各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其P值均大于0.05,无需再进行分析。由相关关系分析可得,相关系数为0.492,说明盈利能力与上市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常数项为-0.925、系数估计值为0.084,均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此外F=13.748〉F(1,43)说明整个模型通过检验。方程为:Y=0.084X4-0.925+ε。
3结论与建议
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即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获利能力越强。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是盈利,要获得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3.1 降低风险资产数量增加低风险权重资产业务,降低高风险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进而才能削减风险资产总量。大力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重视拓展投资业务、发展中间业务都可以是调整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风险分布结构的途径。此外,商业银行不能单纯地扩张资产规模,而应适当控制资产规模,提高资金的营运效率,降低不良贷款比例,改变粗放式经营方式[5]。
3.2 加大债券市场融资目前我国银行的融资渠道有很多。陈丹妮、韩彦(2008)利用中国上市股份银行IPO前后的面板数据,来分析银行盈利的影响因素,特别关注的是上市是否增强了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没有发现上市可以显著改善银行盈利能力的证据[6]。这说明我国银行业的权益筹资没有很好地发挥预期中的作用。
另外在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比较滞后等原因也影响着银行的债务融资。但2009年上市银行较多瞄准债券市场,兴业银行拟于2009至2010年发行180亿元次级债及不超过500亿元金融债券,招商银行将于2011年年底前视情况发债融资不超过300亿元。今后,国家可以据此制定相应政策,逐步改善我国的债券市场,让银行乃至更多企业有一个广泛的融资选择。
参考文献:
[1]宋光辉,郭文伟.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方金融,2008,(1):30-32.
[2]Kareken John H,Wallace Neil. Deposit Insurance and Bank Regulation,A Partial Equilibrium Exposition.[J] Journal of Business,1978,51(3):413- 438.
[3]赵瑞,杨有振.资本结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6):85-92.
[4]李宝仁,王振蓉.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4):150-153.
[5]邓杨丰,麦仲山.提高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的途径分析.[J]南方金融,2006,(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