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环境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老年患者;胃镜;特点;心理护理
电子胃镜是检查上消化道疾病的最直观、最方便的一种方法,检查结果准确率高,但检查时也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呕吐等不适感,使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并且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检查。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33例老年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时实施心理护理,年龄60~87岁,其中男68例,女65例,患者均能主动配合检查,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2老年患者的特点
2.1悲观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减退,身体器官或多或少都有些不适,尤其是长期患有慢性病的患者,如果再患有上消化道的疾病需要做胃镜检查,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
2.2焦虑老年患者担心自己疾病的转归、预后、经济状况以及患病给家庭子女带来的各种负担。
2.3恐惧患者对医院环境的恐惧,对胃镜检查带来的不适恐惧以及自己能否耐受此项检查而感到恐惧。
2.4多疑患者对胃镜是否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怀疑,对医务人员操作不信任以及对检查结果是否准确怀疑。
3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掌握老年患者的特点,保持良好的心境。针对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3.1热情接待病人,态度和善、诚恳。耐心介绍胃镜检查的目的和大致过程。对病人提出的各种疑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解释,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仔细询问老年患者有无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血压偏高的患者可先舌下含服消心痛5 mg,待血压下降至正常后方可进行胃镜检查。
3.2介绍胃镜清洗消毒的各个环节、监测结果及护理人员进行过专业培训,让患者能够放心地接受检查。
3.3客观地向病人介绍现代化先进的设备,诊治过程和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详细介绍胃镜检查者的特点、资历等,减轻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使患者能够安心地接受检查。
3.4协助病人采取正确,左侧卧位,双腿屈曲,松开腰带及领扣,取下活动性假牙,头稍向后倾,全身放松,嘱病人深呼吸,以减少呕吐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守护在病人身旁,安慰、鼓励患者,使患者从心理上有安全感。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表情、脉搏、手势等。发现异常情况,即可协助医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3.5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熟练的操作技术。操作过程中要认真、细心,动作轻巧迅速,给病人以严肃、稳重、精通业务而又认真、细致地操作和体贴病人的印象。检查过程中不要在病人面前谈论病变程度、部位等,这样容易引起老年人的思想负担。
3.6向患者说明检查结果,若是严重病变可向其家属交代。嘱患者2 h后方可进食,如取过活检,则可饮用些温凉半流质或软烂食物。若患者出现咽部疼痛,一般2~3 d可消失,必要时含西瓜霜片。
3.7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强调有规律的、健康的饮食习惯。按病种选用治疗饮食,戒烟酒和避免使用刺激性食物,有溃疡者慎用或勿用乙酸水杨酸、咖啡因、泼尼松等。对萎缩性胃炎、巨大溃疡等经过治疗后定期复查。
4小结
针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而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使患者能在最佳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检查。对提高胃镜检查的成功率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资料
[关键词] 骨不连; 惊恐障碍; 心理控制源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7-03-03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ne-nonunion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Locus of Control
WEN Chuanfeng MENG Zenghong LIU Hua
Jiangyou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Jiangyou 621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in bone-nonunion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and analyze their correlation with locus of control. MethodsBoth 87 bone-nonunion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and 87 patients with normal bone fracture as control were surveyed by using illness behavior questionnaire(IBQ),and the 87 bone-nonunion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multi-dimens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scale(MHLC). ResultsSuch scores as general hypochondriasis,disease conviction,emotional depression,mood disorders,denial mind and irritability factor in bone-nonunion pa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s (P
[Key words]Bone-nonunion; Panic disorder; Locus of control
惊恐障碍[1]是一种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植物神经症状,伴有强烈的频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的惊恐发作为特征的急性焦虑障碍。由于骨不连伴发惊恐障碍患者不良情绪明显,严重影响手术治疗。为了解惊恐障碍患病行为特点,笔者于1998年10月~2008年11月对骨不连伴发惊恐障碍患者进行了调查,并探讨心理控制源与惊恐障碍的关系,以对骨不连伴发惊恐障碍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8年10月~2008年11月骨不连患者87例。骨不连原因有:(1)患者本身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2)在骨折尚未痊愈即过早负重;(3)其他原因。87例患者同时伴有惊恐障碍,均符合CCMD-3关于惊恐障碍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5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6.28±7.6)岁;文化程度:初中33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29例;婚姻状况:已婚68例,未婚6例,离异13例;职业:农民52例,教师12例,工人11例,其他12例。将以上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同期选取与观察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相匹配的87例骨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2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25.3±8.3)岁;文化程度:初中35例,高中32例,大专及以上20例;婚姻状况:已婚52例,未婚27例,离异8例;职业:农民54例,教师8例,工人16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采用患病行为问卷(IBQ)[2]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别于患者入院第2天采用IBQ问卷对受试者进行测评。IBQ包括一般疑病(GH)、疾病信念(DC)、心理取向(P/S)、情感压抑(AI)、情绪紊乱(AD)、否认心因(D)、易激惹性(I)共7个因子62题,每题根据回答“是”或“否”,分别计1分或0分。综合了2个次级因子,即情绪状态(AS=GH+AD+I)和疾病确信(DA=DC+5-P/S),将上述因子分成2个纬度,即反映情绪的GH、AD、I和AS;反映病感的DC、D、P/S、DA及WI。DC的正常范围是3~6分,P/S的正常范围是0~1分,WI的正常范围是8~14分。
对87例骨不连伴发惊恐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入院后第5天,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按统一的指导语对其进行测试。共发出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IC)[3]87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有效回收率94.25%。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IC)包括三个分量表:内控性(I)量表、有势力他人(P)量表、机遇(C)量表。每个分量表包含6个量表共有18个条目。每个条目以6分制评定,评分从l(很不赞成)~6(很赞成),每个分量表分值范围是6~36分,高分代表人们有较强的倾向性。MHIC量表从心理控制源角度出发,用来评定人们对健康的看法。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2.0对数据资料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IBQ结果比较
两组IBQ评定结果显示,惊恐障碍组的一般疑病、疾病信念、情感压抑、情绪紊乱、否认心因及易激惹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骨不连病人健康心理应激源与惊恐障碍关系
健康心理控制源三因子中的机遇因子(C)与惊恐障碍呈显著正相关(P
2.3 健康心理控制源对惊恐障碍的预测作用
以控制源内控(I)、有势力他人(P)、机遇(C)3个因子作为自变量,惊恐障碍为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检验健康心理控制源对惊恐障碍的预测作用,控制源内控(I)、有势力他人(P)、机遇(C)3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3。
3 讨论
一些研究表明,惊恐障碍不仅明显影响着骨不连病人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病人的判断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碍于骨折的康复[4]。本研究结果说明惊恐障碍患者不良情绪增强,他们较正常人更加关注躯体不适、关注健康问题,寻求对症状的解释甚于寻求治疗;面对应激事件时,较正常人更多采用情感压抑的方式。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采取情感压抑方式的个体将更多以转换性症状表现出来,此方面也解释了惊恐障碍患者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却以大量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的原因。心悸、呼吸急促、出汗、眩晕、震颤、面部潮红是绝大多数惊恐发作的一级或核心症状,此类患者入院后就极度紧张,惊恐不安,或蹲于地上或蜷于床上,两手抱头,大声哭泣。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多汗,震颤等。有交感神经系统亢进体征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皮肤发冷等[5]。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入院后就立即进行危机干预。危机干预属广义的心理治疗范畴的问题,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通过调动干预危机方法有关注、倾听、评价及心理干预等。
健康心理控制源是指个体对健康结果是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还是取决于自己控制之外的力量的一种知觉与因果信念[6]。国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内控者能够看到自己的行为与后果之间的一致性,并体会到控制感;而外控者往往把行为的后果归结于机遇、运气或自己无法控制力量[7]。健康心理控制源以内控为主的病人有强烈的自我信念,更倾向于自己对健康负有责任,往往希望与医务人员共同参与决策。健康心理控制源以他控为主的病人倾向将健康的结局依赖于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患病后往往更能积极地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表现出对医务人员的高度信任和依赖。而健康心理控制源以机遇为主的病人则认为外在的生活事件在自己的控制能力之外,身体好坏是注定如此的,康复速度与结果的好坏,运气从中起了很大作用,很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根据心理控制源理论,不同心理控制源类型的人对事件结局的期待以及所采取的行为不同,这势必会导致其所经历的心理情绪反应的不同。有关心理控制源与惊恐障碍关系的探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三种健康心理控制源中机遇因子(C)与惊恐障碍呈正相关,即健康心理控制源以机遇性为主的骨折病人更容易产生惊恐障碍,分析原因可能是该类病人缺乏健康信念,不能很好适应环境,较少采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产生惊恐障碍。有势力他人控制因子(P)与惊恐障碍呈负相关,即不愿意依赖他人支持和帮助的病人容易产生惊恐障碍,原因可能为该类病人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度,一方面易产生无助感,另一方面治疗依从性差影响康复效果,从而易产生惊恐障碍。内控因子(I)与惊恐障碍无显著相关性,可能原因为内控的人比外控的人更多地使用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方式,而少使用情感为中心的应对方式。
对骨不连惊恐障碍病人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遇(C)和有势力他人(P)预测惊恐障碍,有一定的效度。在回归模型中,控制源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提示仅仅用健康控制源判断和预测惊恐障碍,其效力是有限的。个体的控制源期望是在过去强化历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这种强化经验既包括亲身的经历,也包括观察学习的结果,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复杂影响。心理控制源不是一种特质,也不是一种先天性倾向性,可以通过改善认知,达到重建控制源的目的[7]。因而我们认识到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可以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举实例来实现对控制源这种认知的重建,对病人的惊恐障碍进行有效地预防和干预。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 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5-106.
[2] 胜利,蒋宝琦,方耀奇,等. 《患病行为问卷》的信度、效度初步测试[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l,15(1):9-12.
[3] 汪向东,王希林.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27.
[4] 尹文刚,林文娟. 心理应激与相关心理疾病的发生和治疗[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14-2517.
[5] 田志宏,张震,严善明,等. 不同性别惊恐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比较[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2001,1(4):20-21.
[6] Lefcourt HM,Holmes J. Research with the locus of control construct[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1:30-35.
关键词:幼儿教育;心理品质;心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18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0.119
学前期是人生成长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人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学前教育中要充分体现幼儿独立性、适应性、探索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实现这一目标重要的是基础,就是要将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自信、快乐、奋发的健康心理品质。
一、影响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客观因素
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包括心理健康、品德高尚、意志坚定、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健康的人格特征,这些心理品质对人的一生成长都非常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心理品质问题而导致社会生活紧张,社会行为不良等现象不仅对成人的健康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同样也在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社会上一些存在于个别人身上的不良行为、家庭中出现的过分溺爱和宠惯孩子的现象、教师一些不良的言行举止或不当的教育方法、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广泛普及,如一些暴力、恐怖等少儿不宜的镜头画面,都会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因素。上述种种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令人忧虑,促人深思。
由于这一时期幼儿年龄所限,他们对空洞的说教难以理解,更难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让这些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必须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与社会环境。同时,由于幼儿的自我意识还很薄弱,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很大部分来自成人对其的评价,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以身作则,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环境。
二、要为幼儿良好心理品质形成营造快乐民主的心理环境
(一)教师要用良好的心态为幼儿带来快乐与欢笑
教师的微笑总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一定要用微笑来鼓励幼儿子的一切活动,包容幼儿的缺点与失误,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与潜能,调动所有幼儿的积极情感,给自己和幼儿带来快乐,从而给每个幼儿创造快乐的机会,对每个幼儿做出积极的评价与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保持温和、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从而使幼儿在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中获得教育和发展。
(二)教师要保护和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
每个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必然会有其独特的个性。教师在教学管理中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保护幼儿的个性特点,让他们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使自己的认知、性格、学习风格和自我意识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时刻关注和关心幼儿的心理需要,所有的活动都要站在幼儿的角度进行设计与开展,使他们的兴趣爱好得到自由发展。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要尊重幼儿的个性特点,让幼儿感受到教师是他们亲密的伙伴,让他们具有自然、温馨的感受,从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三、要为幼儿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创设自主开放的活动环境
好动是每个幼儿的最大特点之一。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抓幼儿这一特点,通过引导让每一个幼儿在学习和活动将好动的特点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使他们在活动中通过动手来获取知识,锻炼思维。
(一)教学中要为幼儿创设富于变化的动态活动环境
幼儿对新的事物总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富于变化的材料,设计了富于变化的活动时,就能够满足幼儿心理的需要,激发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幼儿在活动中养成良好心理品质。
(二)教学中要为幼儿构建有利于互动的亲近性环境
在许多幼儿园,活动室墙面全部由教师布置,幼儿活动时只能观看不能用手去摸,使幼儿的天性受到了压抑。其实教师完全可以将活动室的墙面处理权还给幼儿,让幼儿根据活动需要自由选择墙面,展示自己制作的各类作品。从而构建起有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亲近性环境,从而激发幼儿自主活动的热情。
(三)教学中要为幼儿营造便于交往的共享性环境
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幼儿总会一些共同兴趣和爱好,教师要注重观察与发现幼儿的这些共同兴趣和爱好,并为其提供便于交往的共享性环境,使幼儿在相互的影响与促进中得到共同的发展。
(四)教学中要为幼儿提供乐于体验的开放性环境
幼儿阶段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仍然非常渴望去认识社会与自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幼儿的这种心理需求,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创造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的机会,为幼儿提供乐于体验的开放性环境,去体验和感悟社会和自然。
四、要为幼儿良好心理品质形成构建充满期望的成长环境
(一)要及时发现并肯定每个幼儿的闪光点
自信是一个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之一,是现代社会对一个健康人做出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幼儿的自信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表扬与鼓励。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在活动中多给幼儿一些肯定的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教师的鼓励下自信地成长。
(二)鼓励和引导幼儿树立积极参与意识
环境心理学诞生于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是研究环境和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学科。它以心理学和行为知觉为出发点,以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解决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行为活动、反应以及心理规律等问题。环境心理学最显著的特点是跨学科性,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城市及园林规划、人文地理等多门学科。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环境心理学和这些学科的区别,如何高质量地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环境心理学的兴趣,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二、课堂教学问题
环境心理学课程目前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学知识、环境知觉、环境认知、环境行为、环境与空间、环境与城市体验、建筑环境、城市环境等内容。虽然整个教学内容体系完整、知识点丰富,但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理论内容繁多
由于环境心理学的跨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宽泛。而环境心理学课程一般只开设40学时,课程安排时间相对集中,短时间给学生灌输大量内容,使得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更不要说灵活运用和创新了。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环境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按照章节讲解知识点,缺乏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无法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实例场景中进行案例分析,不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三)学科定位有偏差
一方面,学生认为环境心理学这种理论课与自己将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关系不大,所以只是为了学分而上课,背离了开设环境心理学这门课的初衷。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对环境心理学的定位也有偏差。他们把环境心理学单纯看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不自觉地往心理学方面靠,教学中无法突出环境心理学的特点,因此也无法将这门课上得生动丰富,学生也听得毫无兴趣。
三、革新传统教学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针对环境心理学内容涉及方面广、知识点繁多等特点,如何在较短的课时安排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这是教师思考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原有章节式教学,将相关内容整合分类,将前后相关的章节打包成一个模块进行教学。例如,在课堂上我们引入一个公共环境与私人环境关系的案例,通过分析案例,其中涉及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城市外部公共空間活动等相关章节的内容,在教学中就可以将这两个章节内容综合在一起讲授。这样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案例很清楚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而且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革新传统教学方法
环境心理学涉及的内容范围广,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案例式、讨论式、项目式等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最常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结合起来讲解,不仅使学生对环境心理学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感受到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的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发散性思考和讨论,学生的想法可以天马行空,不再局限在课本知识范围内,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同时可以结合特定的科研项目,介绍环境心理学最新的研究进展,开阔学生的眼界,也能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必要性叙述法、提问式引入法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环境心理学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备课时,可以综合运用Word、Powerpoint、AutoCAD、Photoshop、Flash、3DMAX等多种软件,也可以引入视频、音频、动画以及网络链接等形式,突出教学重点,丰富教学内容。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进行发散思维,将所学所用联系起来。
上课不一定要局限在教室,可以组织学生对一些典型案例场所进行参观,并且实地教学;可以让几个学生一组,围绕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来讲,教师坐在下面听;也可以针对课本上或该领域前沿的一些观点,组织学生之间的辩论赛等。所有这些教学手段都需要教师的灵活运用,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魏衡.城市规划专业的环境心理学教学探索[J].教学园地,2009(15):108.
【关键词】后进战士 心理过程 思想转化
所谓后进战士,是指部队中在思想、工作上相对落后的少数战士。人数不多,但却影响部队工作的正常进行,做好后进战士的思想转化工作是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后进战士心理形成的过程和成因作一初步探究和分析,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做好后进战士的思想转化工作。
1 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
人离不开社会,总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无论是群体,还是社会,它的形成都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前提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究竟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1.1后进战士心理变化变化过程
后进战士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一个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相互运作的互动过程。从偶然过失到持续犯错,最后演变成后进者,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互动过程:初次偶然犯错——社会处罚——进一步犯错——强烈处罚和拒绝——再进一步违纪,开始对处罚及行为者表现出敌意和怨恨的态度——危机达到容忍边缘,社会正式责难其违纪行为——违纪者以更严重的行为来回答责难与处罚——社会把此人看作后进者。可见,所谓后进战士是其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互动失败的产物。
1.2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的特点
(1)互动性
人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这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对于互动主体来说,社会互动都有一定的心理机制,社会互动的结果多少都会对互动双方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双方的反应导致了下一轮新的互动步骤的发生。对战士来说,他对社会环境施加给他压力的反应,要看社会环境压力的程度如何,他对社会环境所施加压力的反应,则以社会环境所施加压力为基础的。而社会环境的反应,则又是以战士对此的反映为前提。正是这种互动性,才导致了战士心理变化过程的进行。
(2)互逆性
后进战士心理过程的互逆性,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这种人与社会的互动贯彻“等价交换”交换原则。即双方在人格与人的价值上等同,一旦这种等同的平衡被打破,必然会产生偏斜,开始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发展的方向由互动双方—人与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两个因素的强弱来决定。社会环境反应程度强,则加剧人的反应;社会环境反应弱,则向着逆方向发展。
(3)动态性
这个互动的过程,不是以一种静止的状态存在的,是时时刻刻地发生着的。只要战士不脱离部队这个环境,那么他与他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互动,就不会停止。人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互动过程表现出来的这种动态性,是与人的思想变化的多变性相符合的。
做后进战士的思想转化工作,应从他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把握后进战士个人行为与他所处社会环境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后进战士的心理变化的规律,作好思想转化工作。
2 对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的分析
应从战士所处的社会环境压力(群体压力)具体环境因素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后进战士心理变化过程,探究这些因素对战士心理变化的影响。
2.1心理变化过程中的群体压力
(1)群体压力
在群体中,群体大多数成员的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使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一致性,这个力量就是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这一过程的动力源泉。
(2)群体压力与个人愿望
在后进战士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群体压力是一步一步升级的,它使得坚持自己意见的少数者产生强烈的内心冲突,必须在维持独立与归属群体的愿望中作出抉择,或者是抗拒群体的压力,为坚持自己的意见而疏离群体,或者是屈从于群体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无论如何,这都使他强烈地感受了群体压力的存在。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后进战士往往是那些性格倔强,个性很强的战士。
2.2群体压力及其负面影响
对战士来说,他的活动脱离不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总是处于一定的群体之中,群体必然会对他产生压力。影响和作用于战士心理的群体,主要有:部队内社会环境压力和部队外社会环境压力。
(1)部队内社会压力
部队内压力(群体内压力)。来自社会内环境,是直接的压力。构成群体内压力的主要因素主要有:干部的评价、同乡的看法、战友的看法、部队日常生活工作、部队规章制度、部队风气(氛围)、生活环境等。
(2)部队外社会环境压力
部队外环境压力,来自部队外部环境,是间接的压力。构成外压力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期望、家庭期望、父母希望、亲属同学的影响等。
2.3标签理论与初次违纪、持久违纪
(1)标签理论
常言说,“兵都是好兵,关键就看怎样带。”事实上,后进战士往往是部队造成的,是部队给他定的位置,给他贴上什么样的标签。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k。w。贝克特认为的:什么人被贴上标签?一是异常标签的轮廓是很清楚的,但在实际上把它贴在什么人身上却不很明确。许多人被贴标,但与标签却不吻合,相反更近似的反而未被贴上。二是被贴上标签往往是巧合。三是通过私人交往非正式地被贴上了标签与经过正式地被贴上标签是同样一种政治秩序。
(2)初次违纪与持久违纪
人并非生来就是后进的,后进战士之所以成为后进,决非一日之功,他的心理变化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对后进战士来说,初次违纪一般是偶然发生的,而持续违纪则是初次违纪行为反映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说过:“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别人就是自己的镜子,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往往会对本人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个偶然发生的违纪行为可以被别人看作是后进者,也可以不被别人看作是后进者。但如果一个人被别人宣传是后进者,其他人就会对他加以讥笑和攻击。在这种情况下,违纪者往往会产生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心理,而且还会随着他周围环境看法的加剧而加剧,甚至还会产生更大的积怨,走向极端。一旦形成心理定式,他的思想工作就难做了。
2.4情境因素与个人违纪行为、违纪现象
(1)情境因素
环境是被人定义的“情境”过程。个体在群体中所完成的社会行动,是由其生活状态等条件与个体特点所决定的,而且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作用。个人违纪行为的直接原因,应到违纪行为主体的个性特点及其所处的具体情境中去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