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护理实习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类风湿性关节炎[1]多呈现较多关节的对称性病变,病情缠绵,患者身体健康及劳动力受到极大影响,在医学上成为难治性疾病之一。因此临床上,除了研究有效的医疗手段治疗此类疾病,还从护理服务[2]的角度入手,提高治疗与护理的全面、 合理性,达到有效治愈此疾病的目的。为了分析综合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2012年3月1日~2015年1月1日收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247例,分析综合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47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各项检查均符合; 排除在83周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精神类疾病、特殊时期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将患者采取随机排序抽取原则分为护理组(124例)与常规组(123例),护理组中男46例,女78例,年龄为39~68岁,平均年龄(46.85±1.26)岁,病程3~5年,平均病程(4.31±0.53)年;常规组中男45例,女78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46.94±2.0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为(4.56±1.08)年。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础病历资料,统计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 给予饮食护理、环境护理、护理等常规性护理。
1.2.2护理组 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2.2.1心理护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愈难度较高,病情复杂且病程较长, 加上环境的陌生,极易出现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仔细观察, 有问题及时沟通并及时解决,协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进而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1.2.2.2及关节护理 在治疗初期,提醒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枕头偏低且取仰卧位。保持膝关节处于伸展状态及踝关节零度倾斜。若患者关节疼痛,可采取夹板外固定或呼吸对关节进行护理。
1.2.2.3药物护理 将治疗期间关节疼痛正常现象告知患者,疼痛难忍、影响正常休息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给予镇痛药物治疗。保证合理用药,不可擅自换药或停药。 将药物的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向家属详细讲解, 并对病情变化密切观察,配合医师进行治疗与抢救工作。
1.2.2.4康复训练 待患者病情稳定,指导其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僵硬关节进行热敷,时间为30min左右 ;随后进行关节肌肉的收缩训练, 依据具体情况逐步将运动量加大。保证康复训练的科学有效,尽快恢复四肢的协调性、 灵活性,使得患者基本动作(正常洗漱、更衣、饮食)得到正常进行。
1.2.2.5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应以客观的角度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知识较为专业地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并强调休息及功能锻炼的重要作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快速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评分情况。
1.4评分标准 疼痛程度应用VAS进行评估,分数愈高则疼痛程度愈重;心理状况应用SDS、SAS进行评估,分数愈高则存在不良情绪愈重。
1.5统计学方法 当P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在VAS、SDS、S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VAS、SDS、SAS评分较之前均降低,且护理组较常规组下降程度较为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3]为一种慢性炎炎症,若病情延误,便会发生关节软骨等部位的病变,致残率较高,甚至会波及到肝肾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而至今并未找到根治的方法。患者发病时持续性疼痛症状[4]较为严重,负面情绪增多影响治疗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总结得知,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关节护理、药物护理、康复训练[5]、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局部关节循环血量得到有效提升,对治愈疾病起到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发挥常规护理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治疗效果倍增,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雷,张玲玲,毛进云,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综合护理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6):852-853.
[2]肖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实行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1003-1005.
[3]姜明华,刘明阁,丁桂香,等.综合护理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36(45):1154-1155.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PBL;CBL;效果对比
为了探讨两种临床护理实习带教方法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本文主要选取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10例作为研究参与人员进行相关研究和相关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相关信息和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生110例,110例护生都是女性,护生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1.30±1.20)岁,主要包括中专毕业护生、高职毕业护生,对应的护生例数分别为40例和70例。合理安排护生具体实习科室,主要有医院内科、医院外科、医院手术室医技医院急诊科等,采取轮流实习方法[1]。针对110例护生来说,都被告知了该次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等,护生均知情并签订了同意书。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护生55例,中专毕业护生有21例,高职毕业护生有34例,主要在PBL护理实习带教模式下进行学习,该实习带教方法主要以问题为基础条件,观察组护生55例,其中中专毕业护生例数为19例,高职毕业护生例数为36例,主要在CBL护理实习带教模式下进行学习,该实习带教方法主要以案例为基础条件。
1.2方法 两组护生分别在不同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下进行实习。
1.2.1对照组护生带教方法 该组带教模式为PBL带教,在该带教模式下,要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的联合指导,在分组情况下,学生观看带教老师的实际临床护理过程和内容[2]。在根据实际案例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带到实际带教当中,进行小组分别探讨和总结发言,让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下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归纳总结能力。
1.2.2观察组护生带教方法 改组带教模式主要是CBL带教,在这种模式下,要把问题设计当作基础条件,要把实际病例讲解当作先导,要把带教老师当作核心主导者,要把学生当作核心主体人员[3]。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大带教环节,第一大环节是课前预习,在带教授课之前,要告知护生案例基本内容,要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课下查阅相关资料,做好课前预习准备工作,第二大环节是课堂知识讲解,等上课之后,带教老师要全面讲解与案例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要保证带教方法足够完善和科学,要保证讲解知识系统化和实践化,符合实践规律,第三大环节是课堂探讨,要在结合案例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思考最佳护理方法,在学生发表见解之后,带教老师要进行点评和总结。
1.3统计学方法 主要选择SPSS21.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和χ2进行检验,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2.1两组在护生综合成绩变化情况上的对比 经过护理带教实习,护生综合成绩都有明显提升,但相比较来说,观察组护生成绩提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在护生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查体成绩变化情况上的对比 经过成绩评分统计和对比可以看出,护理带教方法应用后,两组护生各项成绩都明显提升,且除了实践操作成绩之外,在其他成绩上,两组都存在明显差异,见表2。
2.3 两组在护生护理文书成绩以及护理评估成绩情况上的对比 在两组护生护理文书成绩以及护理评估成绩提升程度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3讨论
综上所述,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是核心主体,这些护理人员最初都要进行专业培训和实习,针对医学临床护生来说,在实际的临床实习过程中,必须接受良好的护理带教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护生专业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护生后期临床实践护理奠定基础[4]。
在实际的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临床护理知识,还要掌握实际的临床护理操作技巧[5]。护理带教人员要结合护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有效的带教方案,从根本上提升护理实习带教效率和质量。
在以往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基本护理知识传授,但在当前的实习带教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护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6]。要想实现临床护理实习带教预期目标,为医院培养专业型人才,必须应用有效的实习带教方法。
大量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实践表明,CBL带教效果比较显著,不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提高了实习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实习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了实习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长期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护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瑞蓉,吴婷.护理实习带教小组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3):15-16.
[2]程家娥,王虹.临床路径在乳腺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1):117-118.
[3]赵美丽.浅谈护理实习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2):162-163.
[4]张英,陈清清,戴晓洁,等.目标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12,19(4):386-387.
[5]王秀明,邓晓宁,孙梅,等.创新型带教模式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2):72-73.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带教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343-02
我院每年接收大量实习生,如何做好带教工作,不断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带教管理思路和做法总结如下:
1建全科室护理带教管理组织
我科成立了护理带教管理体系:护士长―科室总带教―科室带教老师。在护理部的指导下,科室制定具体教学计划,每月开展实习生业务学习。由科室护士长、护理总带教、科室带教老师负责临床带教工作的管理和实施,确保落实入科、出科考核。
2进行入科岗前培训,提高实习效率
2.1由护士长或护理总带教对新入科实习生进行入科介绍:(1)环境介绍:如抢救室、治疗室、办公室、换药室、值班室的物品放置及其管理制度,病区房间位置等。(2)人员介绍:科室主任、护士长、医护人员、护理带教老师等。
2.2护士礼仪规范:(1)语言:、语气柔和、文明用语,如使用“您好”“不好意思,打扰了”“谢谢”等。禁止在病区内大声喧哗。(2)仪表:着装整洁、淡妆或不化妆、头发不过肩、不戴首饰、染指甲、穿软底白色平跟鞋上岗。
2.3护理规章制度:组织学习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培养拥有高度责任心、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并将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为今后的实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4强化法律意识:组织学习护士条例,用实例让实习生明白临床常见的潜在法律问题,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把各种制度和职责当做义务去履行,提高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各项护理操作必须在老师的带教下进行,以减少或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带给患者安全,留给自己安心。
3加强带教老师的管理和培训
3.1带教老师实施责任制
改变以往一个老师带教多个实习生的模式,采用“一对一”的专人带教模式,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对实习生进行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2]等环节。负责所带教的护生从入科到出科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职业道德的培训、培养与考核。
3.2重视临床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
带教老师是实习生临床实习的启蒙者,他们的自身素质对实习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科加强了对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养,选拔了具有工作满五年以上护师职称、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并且具备较强的传授能力的带教老师。并积极选送带教老师外出进修、定期组织带教老师业务学习等,秉承“年年选拔、优胜劣汰”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水平。
4抓住实习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
实习生刚进入临床,一般会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不敢操作,害怕出错。二是求知心切、跃跃欲试。在这种时期带教老师应该对他们一是进行心理疏导,真诚欢迎他们,并与其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培养自己的服务意识和自信心[3],使其尽快进入角色。二是详细讲解专科护理特点,根据实纲要求指出重点,克服实习中的盲目性,帮助实习生认清实习工作学习中的重点,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引导。
5加强约束力,规范请假手续
由于临床对没有自律性的实习生缺少有效的约束机制与手段[4],所以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实习生在脱离了学校的严格管理后,经常借故请假、不重视实习机会,这些行为无疑影响了临床实习的效果及质量。因此,我院护理部制定了严格的请假手续,这使实习生的自律意识有了增强,临床实习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6重视信息反馈,总结经验
带教老师采取讲解、提问、讨论、互动等教学方式,开展实习生座谈会,了解实习生学习情况及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改进不足,总结经验。实习最后一周,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专科理论考核、专科及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考核、,做出的实习鉴定,护士长审核签字。
7提高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在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不能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的劳动力,必须明确实习生的实习任务是学习,并要求实习生参加科内的文体活动或培训讲座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让实习生感觉自己也是科室的一份子,带教老师既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自己的家长,更是自己的朋友,拉近彼此的关系,互尊互爱,提高实习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实习生带教满意度[5]。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每一位带教老师都应该认识到临床带教工作对实习生的重要性,临床护理教学不仅为实习生将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还为实习生提供了对临床的认识,使其在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她们顺利地走向临床一线,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孙芩,谭腾芳,陆玲.浅析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与管理[J].医学信息,2010,23(3):287.
[2]刘东婷.护理实习带教心得[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20期
[3]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2年2月10卷4期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420-01
临床实习是高等医学教育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是训练护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必不可少的阶段,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化的必经途径[1],这一阶段的学习也将为护生从理论走向实践。近年来随着各高校的扩招,优质护理服务观念的加深,临床带教任务较前更为繁重,临床护理医疗安全隐患随之加大,由护生引发的护理差错与纠纷时有发生。通过认真的分析与探讨,不断总结施教对策,将体会陈述如下:
1 护生临床实习医疗安全隐患相关因素
1.1 护生自身的因素
1.1.1 理论知识不扎实、专业技术不够熟练:护生的一些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操作掌握不熟练,不能解答患者疑问,在采血、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或对一些医疗仪器不能熟练使用如:心电图机、监护仪等也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信任、甚至反感。
1.1.2 缺乏沟通技巧:现在实习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进入临床工作后,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不注意沟通方法和技巧,致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不满的情绪,对护理工作不配合或配合不默契,影响护理服务质量。
1.1.3 对护理风险认识不足:在实习过程中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漠,不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忽视对药品质量的检查与核对,凭主观感觉擅自执行医嘱或操作也使发生差错事故的隐患大大增加。
1.2 临床教学质量因素
1.2.1 临床带教形式单一 :临床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被动灌输知识,不能有效地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创造能力,护生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意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脱节。
1.2.2 临床带教教师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由于历史原因,临床教师的学历层次相对较低[2],知识结构有限,可能出现低学历老师带教高学历学生的现象,临床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能满足护生对求知的高标准要求。
1.2.3 临床带教教师时间和精力不足:临床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加之新技术的开展,临床带教教师除担当繁重的工作压力之外,还要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不足,使得带教质量无法保证。
1.3 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生差错的时间上有明显的集中趋势:第一个集中的时间在护生刚进病区的1-2个月,主要因为护生刚从学校到医院情况不熟悉,环境不适应,急于动手练习操作造成的。第二个集中的时间在实习结束前的1-2个月,因护生已在医院实习半年多的时间,思想产生了麻痹,认为自己不论从环境、操作到工作的范围都有了较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在此期间护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放松了对自身能力素质的要求;再者,临近毕业,一部分护生的工作仍未有着落,工作时不能集中精力,也是造成差错的最大隐患。
1.4 患者及家属的高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对护理的要求也相应增高,部分患者拒绝护生操作,使得临床护生进行操作机会减少,造成操作不熟练,增加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机率。
2 针对以上医疗安全隐患采取对策
2.1 理论与实践结合:按照实纲要求,布置学习任务,突出学习重点,实习科室结合科室专业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定期组织护生参与临床护理查房、病例分析、疑难病例讨论;定期组织理论与技能培训,培训后实施考核,考核成绩列入护生实习鉴定范围;带教教师根据护生基础理论水平的差异,进行分层次技能培训,实施个性化带教。
2.2 定期组织护生交流会:为护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经验的平台,一方面可以培养其沟通交流能力,使其懂得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可以提出临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下,护生各抒己见,总结经验教训,提升护生思想高度,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加强护理安全普法教育:在岗前教育内容中加大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讲述案例,引导实习生学法、知法、懂法、依法施护。
2.4 实施带教教师的选择与考核制度:要求带教教师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平时考核成绩优秀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并在每月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带教考核的力度,使各科能够严格按照实纲进行带教。
2.5 强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定期召开带教教师及实习生座谈会,介绍带教经验、交流实习心得,对临床带教教师及护生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做出反馈,并给予及时地解决,增强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每年实习结束前开展“教与学双向评定活动”,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理论与技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选优秀带教教师,分析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总结带教经验及教训,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措施,促进医院临床护理教学水平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临床带教
传统的带教模式以传授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实习学生经培训后一般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较好,但创新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差,而进行循证护理的带教培训的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还具一定创新意识和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为探究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将其应用于儿科临床带教活动中,并总结经验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我院儿科进行临床带教培训的护理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名实习生,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3±1.5岁;其中大专学生15名,本科学生5名;对照组20名实习生,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5±1.4岁;其中大专学生14名,本科学生6名。两组实习生在年龄、学历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习生进行传统教学,首先对实习生统一进行科室内的工作环境以及仪器设备的介绍,随后选择专科以上学历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且业务水平较高的护理作为带教老师进行带教活动,在带教活动中需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根据每日的学习内容对实习生进行相应的儿科临床护理知识的教学,并监督和检查他们在临床学习与实践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完成的情况,并于实习结束前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教学:
(1)理论联合实际进行教学:护理工作者一般是医嘱的执行者,同时其与患儿直接进行接触,又是患儿病情的观察和记录者,在执行医疗工作的同时还需对患儿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并根据患儿的需求对患儿进行细致的护理和对家属的宣教。由于儿科患儿年龄一般较小,表达能力有限,因此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还需根据自身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对患儿的需求进行满足,同时,在对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思考患儿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并及时运用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在对护理实习生的培训过程中,带教老师在对实习生进行以上这些知识的教学时还应要求其具有正确的规范的操作技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流程,熟练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避免因不规范操作给患儿带来的危害。
(2)进行循证护理的实践教学:根据实纲的要求对儿科疾病提出循证问题,且应在对患儿进行全面且正确的评估,并掌握患儿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后进行循证问题的确认。在确认问题后,带教老师可对实习生进行文献知识报道相关内容的检索方法的培训,并将搜索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带教老师还可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实习生进行证据的筛选、确定的指导,帮助其确定问题研究的结论。随后,可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和总结的结论进行个性化的循证护理证据的探讨,以获得可靠、真是有用的依据。最后,可将得到的循证护理依据结合个体差异以及患儿的需求运用于临床实践,并进行实践效果的监测。在得到循证问题的研究结果后,可对该次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行展示,共同探讨此次循证护理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循证护理活动更具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可靠性。
(3)扩展教学范围:在带教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循证护理的学习任务,还应对实习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宣教,对于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相应的卫生法律和法规,实习学生也应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医疗器械的维护,医疗药品的保存,血液制品以及生物制品的使用保存等都应是实习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
(4)加强信息反馈: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循证护理工作的执行,提高带教质量,科内应定期在实习生和带教老师间进行循证护理教学内容以及带教质量的反馈学习,针对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经验的总结,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达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促进循证护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
1.3观察指标在两组实习生进行学习后进行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试,对两组实习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实习生的创新能力、观察与发现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并进行综合能力优与差两个等级的评价。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需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两组数据间P<0.05时认为两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
对照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0.32±12.55分,操作能力考试成绩为80.11±11.78分;实验组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为87.64±10.92分,操作能力考试成绩为85.93±11.29分;两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成绩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实习生综合能力比较
实验组实习生中综合能力评价优秀率为90%(18/20),对照组实习生中综合能力评价优秀率为65%(13/20)。两组患者的综合能力评价优秀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