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环境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家庭环境;大学生阅读;问卷调查;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67
阅读是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尤其是对于大学生而言,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为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对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重要意义,是学生追求成功、实现自我价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是大学生学习与成才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与其所在的家庭环境有着重要关系,因为阅读习惯及行为的养成是从学生们幼儿时期就应该打下坚实基础,而家庭是学生们能够接触书籍、了解阅读的起点,因而家庭教育是学生们阅读行为养成的第一重要因素,它的重要性是学校、朋友以及老师都不能代替的。中央教育研究所的一项教育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促进学生智力、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以及帮助学生们养成阅读习惯都有意义重大,尤其是家庭中父母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更是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促进因素。
而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江苏省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其所在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来进一步探究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相关影响,以期能够帮助大学生的父母更好的确立家庭在大学生教育成长中的重要位置,积极参与到大学何时能们的阅读教学之中,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与氛围,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
1问题的提出
在现代社会,随着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家长们都会更愿意将孩子们的学习与成长完全托付给学校,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去单纯的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物质基础,这就造成了家庭与学生们学习生活的脱节。但是实际上,家庭才是学生们学习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相处的时间最长,而且耳濡目染都是家庭环境的细节和行为表现,这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们阅读习惯的养成。因为阅读是需要环境作为支撑的,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养成较好的阅读行为习惯。因此研究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意义重大。
2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江苏省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具体影响情况,主要研究目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调查了解江苏省大学生阅读习惯以及行为的具体现状;
(2)调查了解大学生所处家庭环境对于其阅读行为养成的主要影响方式;
(3)通过研究分析,认识到家庭环境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所起到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大学生家庭阅读环境的合理性建议。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为江苏省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采用分层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取300名江苏省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初步了解大学生阅读的行为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对这300名学生的家庭环境进行问卷调查与实际访谈,主要从认识态度、指导方法、支持以及参与程度四个方面去具体研究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养成的影响。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是在深入了解大学生阅读行为以及家庭环境相关概念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有效的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来对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
4研究结果分析
4.1大学生阅读行为现状分析
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中仅有2265%的大学生具有相对良好的阅读习惯,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思想意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而42.52%的大学生整体阅读行为表现一般,并不具备主动的阅读习惯,只是被动的完成学校要求的阅读作业,对于阅读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兴趣,也没有展现出足够的热情。其中还有32.83%的大学生阅读行为表现较差,没有丝毫自主阅读的能力及习惯,甚至可以说极度讨厌阅读,不仅不会自发的通过阅读提升自我修养,而且学校所要求的阅读任务和阅读要求也很少有完成的时候,整体阅读状态较差。从这一调查结果我们也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整体的阅读行为表现并不理想,没有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高度和状态。
4.2对大学生家庭环境的调查研究
基于江苏省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实际现状,我们进一步对大学生家庭环境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依据Williamson(2007)关于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成长影响的研究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家庭环境对于孩子们学习与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认识态度、指导方法、支持以及参与程度。因而本次研究也主要恼馑母龇矫嬲箍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研究。
4.2.1认识态度
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被调查的家庭中能够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养成重要性的比例仅为35.01%,其中22.45%的家庭认为家庭环境是学生启蒙教育的第一站,是孩子们阅读智力萌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因而作用相对显著;而12.56%的家庭表示大学生从孩童到成才过程中接触时间最长、受到影响最深的就是家庭环境,因而大学生是否会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与家庭的重视程度和文化氛围密不可分,至关重要。但是具有这一意识的家庭从整体来看,还是较小的一部分比例,其中有9.64%的家庭认为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养成与家庭环境关系一般,并没有显著影响。而其中认为家庭环境并不重要的家庭一共占比5535%,这部分家庭认为学生们阅读行为的养成和良好学习习惯都是来自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督导,家庭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大多数家庭在对于学生们教育方面存在的误区。
4.2.2指导方法
如图3所示,通过对学生家庭的调查研究以及对于学生本人的实际访谈我们了解到,能够持续的对子女进行阅读指导,并为子女提供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行为引导的家庭在所有被调查家庭中仅占到1652%;而其中有33.67%的家庭父母只是偶尔会辅导子女学习,纠正子女错误的阅读行为,督促并帮助孩子们养成正确的阅读与学习习惯,但是并不经常,这部分家庭父母的重心还是以自己的工作为主,投入到孩子们阅读学习中的精力毕竟有限;49.81%的家庭其父母对于子女从来没有阅读方面的教育辅导和方法指导,父母都是依赖于学校的教学来完成学生们的阅读学习任务,而没有为学生们提供浓厚的家庭阅读文化氛围,更没有对孩子们的阅读习惯进行督导和帮助。
4.2.3外支持
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各自的家庭对于其孩子阅读的支持表现是不同的,其中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以最简单的方式为孩子们提供阅读支持,即为孩子们提供大量的阅读与学习书籍,这部分家庭占比3252%,这也是为大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读书学习土壤;而经常带孩子们参加读书文化活动的家庭占比22.36%,这也是培养孩子们阅读兴趣的重要方法;但是能够经常给予孩子们阅读与学习上鼓励和支持的家庭只占比16.75%;通过自己的阅读行为为孩子们做出阅读表率的家庭占比9.85%,所占比例都相对不高;甚至还有45.62%的家庭并没有具体的行动来体现对于孩子们支持,这样缺乏了家庭环境支持的大学生在其学习与成长的道路上就会更加困难,对于其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极为不利的。
4.2.4参与程度
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大学生家庭对于学生们阅读的实际参与程度整体较低,只有25.65%的大学生家庭对于学生们阅读行为有着较高的参与度;3203%的家庭参与程度一般;而其中42.32%的家庭都没有显著参与。而缺少了家庭的实际行动支持和阅读参与,大学生的阅读肯定会缺少方向和帮助,从而不
可能形成较好的行为习惯。
5结论
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确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尤其是认识态度、指导方法、支持以及参与程度四个
方面都影响着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认识态度能够
帮助家庭正视对于子女阅读的教学培养,形成家庭阅读教育浓厚的氛围;家庭正确的指导方法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而家庭环境中的支持更能帮助大学生从小就培养阅读的兴趣,积极参与阅读文化活动,这对于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都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家庭的参与程度更是实现
父母与孩子情感交流以及阅读提升的重要渠道。所以应该尤其重视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意义,从而更为有效的利用家庭环境去帮助大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叶升蔚.大学生“微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邮电大学,2016.
[2]师衍辉.大学生社会化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6.
[3]邱相彬,沈书生,徐晓拉.移动网络环境下“浅阅读”对“深阅读”的影响分析――基于对浙江六所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01):7175.
摘要:本文提出,环境对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有重要作用,校园环境干净整洁,人人生活学习井然有序,就会形成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氛围,环境育人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工作者要利用环境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创学生管理的新局面。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环境育人 高职学生 影响
职业素养是指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规范。高职院校尤其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重点进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的有机整体教育。素质教育是综合性的教育,要发展和促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手段地进行教育。
如何通过环境影响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职业人才的重点,环境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风貌。学生良好的个性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无不受到优美健康的环境熏陶。因此努力创设各种良好的环境,以潜移默化的形式陶冶性情,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环境育人就是指利用环境影响塑造人、培养人。
一、学校环境的效果
校园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优美的校容校貌环境能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耳濡目染、养性怡情的作用,置身于花园般美丽的校园之中,学生自然会滋长留恋校园、乐于学习生活的缕缕情丝,乐在其中又必然会学在其中。因此合理的校园布局、高雅的校园环境就会像一位沉默不言而有风范和约束力的老师一样,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化作用。如笔者学校就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努力创设赏心悦目的环境,强化读书的浓郁气氛。
二、家庭环境的效果
在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充分认识了家庭环境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影响。我国古代就有“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等故事。孩子成长在家庭,其个性特征、行为习惯、学习状态、兴趣爱好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学生进入学校后,仍有很多时间在家庭环境中生活,家庭是学生最亲密的社会生活群体。家长的素质、人格、教养、言谈、举止、生活方式、教育态度都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子女。自私无理的父母往往培养出心理有缺陷的子女。所以家长有责任营造出和谐民主的环境,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
家庭环境所起的效果比在学校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只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社会环境的效果
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更让人增长见识。在信息时代,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一方面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促使学生学好知识练好技能,将来可以施展身手;另一方面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严重影响着高职学生的灵魂,许多游戏房、网吧等娱乐场所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侵蚀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个别意志薄弱的学生心灵被扭曲,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学校家庭都极为担忧。学校有责任呼吁社会来共同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引导学生在社会学校中接受教育,辨别是非,通过读好书、做好事、了解法律来提高自己的觉悟,参与社会上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以积极的态度接受社会环境的洗礼。
四、小结
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是学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几乎占据了学生生活的全部,任何一个环境教育的薄弱或失当都会给那些不健康思想的渗入提供可乘之机,因此三者方向一致,才能真正培养合格素质的接班人。学校环境的效果有赖于家庭的配合,家庭环境的气氛有助于社会环境的改善,而社会环境的净化又促进学校环境的建设,因此注重营造优良的环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坚.注重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J].职业,2013(24).
[2]王鑫明.高职院校环境隐性育人功能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18).
[3]马怡宁.浅论职业学校环境育人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1(77).
[4]侯日江.从“泡菜理论”到技工院校环境育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6).
关键词 夸美纽斯 和谐教育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及和谐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全书三十三章,分别阐述了人生、教育目的和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批判旧教育,建立新学校的原理、教育教学基本原理、各学科教学方法、学校纪律、制定统一的学校纪律及各级学校的方案、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应具备的条件等内容。而在其著作中,和谐教育思想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他力求通过教育来救赎人类、改造社会,实现全人类自由、平等、和谐,其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乃至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仍有独特意义。夸美纽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和谐教育思想进行了论述。夸美纽斯认为个人和社会是相互依赖的,个人成长和需要的满足不能脱离社会,而社会的发展进步又依赖于许许多多个人的力量而实现,最终,他将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归功于和谐的教育。
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对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其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个体、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在《大教学论》 的开篇卷首,夸美纽斯已明确指出:我们这本《大教学论》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他要通过改良学校,培养更多的和谐的人从而改造社会的目的可见一斑。教育适应自然原则贯穿于教育理论的始终,是和谐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一原则包含了两方面含义,其一,教育要适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他认为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和法则,就如花儿的开放和凋谢一样,有着自己的规则。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有着自然的天性,对其进行教育也不能破坏这一规律。其二,教育要遵循个体的身心发展特点。如前所述,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有着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成长规律,他将个人成长划分为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要求在每一个阶段要按学生的年龄及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因此,他根据人身心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划分了人受教育的年龄阶段, 建立了统一的学制,对我们后世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现状
2.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子女早期的品德行为养成教育离不开家庭。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为拥有亲情的重要成分而具有特殊的性质,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对孩子做人做事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真正的成功,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是一个人形成早期社会意识和行为的摇篮,并将伴随其一生。即个体的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环境将影响到一个孩子将来与人相处、与人交往、与人合作等行为的表现。社会的高度文明不能抛开家庭的作用,因此,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应该重视家庭的“教育”功能。
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终身性的。比如,在一个家庭氛围比较和谐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比较开朗,生活态度积极,较易相处。因此,家庭教育的好与坏,不仅影响到孩子的早期成长,而且关系到孩子步入社会后在性格、意志、情感等方面的发展趋向。
2.2 当前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出一系列新的社会和家庭问题。家庭环境的不良、家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目标不切实际、教育方式不科学等等则是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由此可见,我国家庭教育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首要因素。一些家庭中,由于父母的感情不和而经常发生争吵,孩子会感觉缺乏安全感,变得心事重重,从而无力顾及功课和学习。
家庭教育观念决定了父母的教育目标及教育方法的得当与否。然而当今家长存在的一些教育观念,在无形中影响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一些家长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愿望与追求,把自己的人生目标强加在孩子身上,过早将孩子的人生划入了自己精心设计的蓝图内。一些家长因为忙于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放弃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他们大多给予孩子以更多的物质补偿来弥补心中的缺憾。更有家长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学校,视自己的责任于不顾,这种做法实在令人堪忧。
3 夸美纽斯和谐教育思想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3.1 主动创造和谐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发生作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会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正能量,孩子大都具有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而不太和谐的家庭氛围则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孩子则表现出胆怯或暴力等极端,性格孤僻且缺乏自信。因此,家庭环境是万万不可小视的。
3.2 重新明确家庭教育目标
家长应将教育观念从“望子成龙”转向“望子成才”。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只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了解孩子的愿望,才能保持童心,跟孩子筑起沟通的桥梁。家长不应该教导孩子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每一种职业,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一种职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个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影响各不相同,不同条件的孩子孩子将会适合不同的工作和职位,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为他设计一个切实可靠可行的未来。
3.3 积极构架家校沟通桥梁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固有的局限性使其无法单独承担培养教育孩子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家校合作将是最好的选择。家长要彻底转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主动与学校和老师取得联系,共同承担起培养教育孩子的任务。同时,家长只有在与学校的长期沟通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与教师交流,获取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李荣亮,王丽鸽.《大教学论》之和谐教育述评[J].实事求是,2012(4):99-101.
一、儿童早一天拥有自己的房间就早一天学会
独立
我们在开展关于家庭环境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研究课题调查问卷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学龄前大班阶段的孩子中,和父母分开房间生活的孩子的比例不是很高,不到20%,但是这个占少数的孩子却都是表现比较优秀的孩子,无论在家庭里、幼儿园里,大都可以表现出良好的独立性,其他方面的游戏、学习、沟通、遵守规则能力都相对明显突出,而四五岁以上还黏着父母一起睡觉的孩子,这方面就表现得差了很多,所以,我们不仅要注重整体家庭环境的影响,更要尽早地让孩子单独在一个房间生活,这样就可以早一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勇敢品质,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儿童房间创设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中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现象非常普遍,从根本上说,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内因包括兴趣、责任感和心理年龄,外因包括家庭环境、教师教育与文化环境。责任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把握不好这个度,就会适得其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相互联系、不断转化。分析这些因素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的教学,不要让中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一、兴趣、责任感和心理年龄
1.爱好引发学习兴趣
如果一个学生在某一科目上表现得较为优秀,那就说明他对这门功课很感兴趣。例如,我班的学生小虎。从考试成绩看,他一直是班里的倒数几名;可从动手能力看,他却是班里不可多得的修理人才。如果班里的公用设施坏了,只要一经他手,定能修缮一新。初中毕业后,小虎选择了技校,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为以后自己的发展打下基础。
2.责任感是一柄双刃剑
当责任感发挥其作用时,一定要把握好“度”,以免产生不良的后果。例如,我教的的小李和小王,她们既是同学,又是朋友。虽然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性格截然不同:一个性格外向,一个少言寡语。因此,两人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各不相同。小李对待学习很认真,责任心很强;小王则整天嘻嘻哈哈,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按她的话说,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这两人对学习的态度源于各自的家庭教育。小李的父母是教师,有较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学习很出色,把学习搞好就是自己的责任所在。小王从小身体不好,父母只希望她能够身心健康、快乐学习。因此,小王从小就心态平和,虽然学习的责任感欠佳,但聪慧的她成绩也不差。高中毕业,两人同时考进大学。不同的是:小李进了一本而小王进了二本。但生活总会跟我们开玩笑。据说,刚上大一的小李患上了急症,需要休学。原来,上了大学的小李学习依然刻苦,但面对众多的佼佼者,她的好胜之心摧垮了身体,这是压力过重,责任感太强导致的。
3.心理年龄小的不利之处
现在的中学生基本上都在12至15周岁,在这一年龄段,他们的心理开始趋于成熟:一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二是开始注重自己在班级中的学习地位;三是注重在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满足;四是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这一年龄段,学生可能会把学习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以赢得自己在学习中取的得一席之地。但是,在这些中学生里存在较多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符的“小顽童”,他们的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小。特别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稚气未脱,缺乏学习的目标。例如,我班的学生海子,聪慧、淘气、贪玩。当别人衣衫整洁地坐在教室时,他总会穿着皱皱巴巴的衣服冲进教室;当别人午休后开始为上课准备文具时,他总是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地颠儿到座位上,这定是刚打完乒乓球回来。我每次对他提起学习的重要性,他都表现出一脸的虔诚。只可惜,他顽劣的天性始终不改。心理年龄小的学生那与生俱来的天性不断和周围的环境摩擦着、碰撞着,双方都见证着失败,都心力憔悴。面对这种局面,教师该怎么做?恐怕只有等待那不成熟的学生慢慢长大,渐渐明理。
二、家庭环境、教师教育与社会氛围
1.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将会催生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宽松的家庭环境会营造民主的氛围,暖暖的亲情会培养学生的好性格,而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将会催生学生的学兴趣。例如,我教的学生小云,其母是个识字不多的家庭妇女,其父是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出租车司机,但对女儿的教育和辅导特别上心,他们既细致而深入地了解女儿的学习状况,又虚心地和老师们交流、探讨,并在最佳时机给女儿提供适宜的引导。因此,小云不仅健康而快乐地学习着,而且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这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及时引导和有效教育所起到的最佳效果,这就是家庭良好的期望值催生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她的未来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