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技术发展史

医疗技术发展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技术发展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技术发展史

医疗技术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技术服务业;人才战略;人才开发 ;复合型人才;软件产业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6-0008-05

1 高技术服务业及其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尤其是以信息服务业、研发产业为主体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更为迅速,成为经济重要增长点。2007年,国家发改委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高技术服务业并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2010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向14个省市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当前推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有关工作通知》,高技术服务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形态日益受到各方重视。

从产业发展的传承来看,高技术服务业的兴起是信息化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产业融合的结果,即制造业服务化与服务业高技术化的产业发展趋势促成了高技术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如图1所示)。在国外,高技术服务业(High Technology Services)是指具有高技术产业特征的服务业,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后向延伸形成的通信服务业、软件与计算机及相关服务业,也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前向延伸形成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研发与实验室测试,但不包括为高技术产业提供服务的相关服务业(如专业技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也不包括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的新业态(如电子商务等)。我国目前尚无关于高技术服务业的明确界定与统计分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强调高技术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根据2008年科技部、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高技术服务业包括共性技术、现代物流、集成电路、业务流程外包、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精细复杂模具设计、生物医药技术及工业设计10项领域。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孕育的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特点,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智力劳动占主导的产业类型。高技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普遍为高学历、高能力人才,而在此基础上的人才结构需求更体现出鲜明的梯层性和复合性特点。

1.1 人才需求的梯层性

所谓人才需求的梯层性,是指高技术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在年龄结构、知识技能结构方面存在需求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数量及质量比例适宜,才能达到协同合作的最佳效果。以软件外包产业为例,成熟的软件外包产业要求匹配一个“金字塔型”的人才梯队,如图2所示。“金字塔”顶层的系统架构设计师、研发总监是灵魂人物,统领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把握技术及企业未来的方向;处于中间的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师是将创新概念转化为应用模型的骨干、同时也是管理与协调的纽带;处于底层的从事软件编码等初级工作的大量程序员是人才队伍的基础,同时也是项目落地的具体实施者。从年龄结构上看,虽然该产业的平均年龄偏低,但并不意味着低龄化就是优势与趋势,经验与阅历同样是该产业高层次人才应该具备的条件。总之,分工细化、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结构更便于高技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与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

1.2 人才需求的复合性

所谓人才需求的复合性,是指高技术服务业的人才队伍在个体能力结构、团队专业结构方面要求全面而综合,能力素质全面、专业搭配合理的团队才具备竞争优势。高技术服务业是产业升级与融合的产物,其产品与服务的提供需要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才通力合作才能完成。而每位团队成员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技术能力外,还必须掌握团队合作、客户交流以及必要的语言技能和文化素养。以动漫产业为例,动漫制作是门综合艺术,也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涵盖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表演、绘画等学科的艺术修养,同时3D等数字技术又要求动漫制作人员掌握相关的制作软件工具。既懂技术、又懂艺术,既会作图、又有创意的动漫人才是该产业的理想选择。而一支动漫制作团队需要有制片、编剧、导演、美术设计、动作设计及画师、场景设计等团队角色,不同的角色任务要求不同的专业背景、职业经历、技能素质,成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差异性才有利于创新和实现互补。

高技术服务业兴起,无论产业本身抑或其产品应用都对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部门有极强的辐射、增值作用。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代表着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方向。作为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从核心要素入手,培养和引进产业所需人才是重中

之重。

2 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人才问题分析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在辽宁省起步较早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以大连、沈阳为中心辐射辽南、辽东的产业格局。2010年1~11月份,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80.3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营业收入824.1亿元,同比增长24.3%;实现利润136.1亿元,同比增长18.9%。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在深圳授予15个城市为首批“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辽宁省就有大连与沈阳两座城市名列其中。在良好的发展形势下,约束产业的人才瓶颈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总量短缺

从产业特征看,高技术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要求普遍较高;而从我国及辽宁省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看,目前的高技术服务业主要承担国际产业链的下游环节且发展迅猛,因此又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急需大量掌握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近几年,高校培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虽然使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人才数量缺口有所缓解,但由于产业发展异常迅速,因而人才供给的缺口还很明显。而根据《2010~2020年辽宁省人才发展规划》,辽宁省计划到2020年,“在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高技术服务业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30多万人;现代服务业人才总量达到36.8万人,其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40%左右”。

2.2 结构失衡

总量不足的同时,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鲜明,“橄榄型”的人才结构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一方面,基层人才的实践能力较差,企业不得不为此投入巨大的后续培训成本;另一方面,行业高端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极其匮乏,既懂技术又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既缺乏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创新能力与前瞻视野的技术领军者,又缺乏熟悉客户语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端管理人才。

2.3 管理不善

在人才问题上,企业一方面面临着高级人才匮乏、人才结构失衡等外部供给问题;另一方面受到自身规模以及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其人才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与该行业的高技术背景及人才队伍素质并不匹配,进而造成人才流失和人才使用效率低下。如此一来,不仅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被严重削弱,政府及相关机构此前在人才培养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也被大大抵消。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看来,上述问题突出显示了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在人才战略设计上,正遭遇着人才开发与人才管理的双重困境。

3 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开发战略设计及实施

为缓解这一两难困境、提高辽宁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人才实力,本文在总结比对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建议进一步完善我省高技术服务业的人才战略,以提高人才的供应数量、优化人才的供应结构、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政府应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协调人才政策,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主动参与,从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在职培训等多方面入手,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引入先进的培训模式和国外知名培训机构,建立多主体、立体化的人才培训体系。同时实施全球化人才战略,吸引国内外高技术服务领域的优秀人才到中国创业,为高技术服务业提供质量高、适用性强的复合型人才。

3.1 加强人才政策体系的协同性

作为新兴产业,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植与引导。国务院、各相关部委及地方政府近几年的相关政策主要包括财税、投融资、人力资源、企业扶持及公共服务体系五大方面,其中人才政策的重点依然在于人才培养与引进,同时开始关注人才使用与保留。为确保各项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建议各级政府与产业园区应建立协同分工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发挥各自作用,并保持目标统一、步骤一致。

3.2 推广政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目前,高等教育和培训市场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期望之间还是存在差距,其作为新员工进入企业后仍需要较长的培训时间和较高的培训成本。相比之下,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创精神、团队意识方面更胜一筹。在爱尔兰,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学位如软件专业,其学生第三学年一整年都在生产一线实习,第四学年则开始承担独立设计,进而使得毕业生具备较好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执行能力。之所以能够做到如此,除了需要高等院校、培训机构在课程设置、培养方式上做出调整之外,更需要实现“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紧密合作,搭建集成化的人才培养链条。因此,建议在现有实训基地、产业园区的基础上,利用沈阳、大连等高校、科研院所集中的城市地区作为试点促进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深入、紧密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的相互衔接。爱尔兰西部的利墨瑞克大学与国家科技园的合作模式可供借鉴。

3.3 发挥行业协会的复合作用

作为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高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必须高瞻远瞩、有序高效。要实现这一要求,发挥行业协会作为 “向导”、“大使”、“教练”、“裁判”的复合作用意义重大。通过行业协会实现行业内部的有序自治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也实现对行业内部的统一协调。印度、以色列等国的行业协会(NASSCOM和IASH)等,在为本国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信息、培养人才、开拓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升了本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商业谈判效率和行业整体形象。尽管近年来我省的相关行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印度等服务外包强国相比,在职能设置和实际作用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为此,应整合现有的行业组织和机构,构建统一的、非营利性的行业组织及中介服务体系,为服务外包的提供市场和信息服务,加强企业间的沟通协调,规范竞争行为,促进行业自律。以协会、园区为主体搭建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先进技术为企业提供专业、安全的服务和相关资讯。苏州工业园区在2010年10月成立的国科综合数据中心就是很好的尝试,该中心是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绿色数据中心,能够为园区内甚至苏州市相关企业提供绿色、安全、高效的综合数据平台服务。

3.4 全方位培养复合型人才

尽管我国的技术人员有较强的项目开发技能,但是交流技能不足严重影响其理解客户要求的能力,商务和文化意识的缺乏则直接影响其竞标实力。相对于我们在日韩市场的优势,这一劣势在与印度等国家企业竞争欧美市场客户时体现的特别明显。为实现开拓欧美市场的目标,在人才培养发面除了专业技术外还要尽快跨越语言、文化障碍,加强客户互动技能和交流技巧,掌握西方商业环境和商业惯例的相关知识,积极培育管理者能力和企业家精神。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主要是采用企业培训和资质管理。建议重点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国内外著名培训组织来我省建立专业培训机构、研发中心,培养急需的高技术服务业专业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管理。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培训、考核市场化,加强培训项目、培训证书和培训机构的管理。

3.5 以高端产业发展凝聚高端人才

与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供给方式即为人才引进,而人才引进的目标应聚焦于高端人才。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之所以能够实现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回国就业或创业的海外人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历届政府在税收、股权、金融、创业辅导、待遇、子女教育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印度海外科技人才回国。目前国内如苏州、无锡等城市也都设计提供了丰厚的创业、科研、生活条件以争取海外及国内其他地区的高端人才。与南方省市相比,辽宁省的相关政策在支持力度、内容设计方面还有差距。建议立足现有优势产业,如软件外包、动漫设计等,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引进、项目引进等方式吸引海外高技术人才及海外留学人员,实施包括创业启动金、办公设施配套、集合年金制度、住房落户、生活福利提供等在内的全方位措施,筑巢引凤。

3.6 提升城市品牌,完善周边服务

尽管辽宁省的区域及城市的吸引力不断提高,但是与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城市相比,在为人才提供个人发展机遇、满足高端人才对城市功能的多元化需求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甚至导致了向这些地区的人才流失。因此,建议着力提升城市品牌和文化生活品味,为企业提供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聚集条件、设施供给条件,形成良好的城市文化环境和行业发展氛围。省内各地区之间应突出特色,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具有本地优势的产业品牌,深化分工,加强区域协调,避免各地之间的恶性竞争,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品牌和影响力的基地城市,带动外包中心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建设。

4 结语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高技术服务人才,高技术服务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也是通过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专业人员来实现的。因此,从人才入手突破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瓶颈,进而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对于习惯了通过物质资本投资引导和拉动产业发展的我国政府和企业,不失为“四两拨千斤”之举。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教育科研单位及企业应协调一致,实现人才规划、培养、使用、激励的科学机制与积极环境,从而为高技术服务产业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仰东,安琴,窦君鸿,尉佳.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基于2005-2009年创新基金的数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

[2] 王仰东,等.服务创新与高技术服务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国外包服务研究中心.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9

[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  熊斌,葛玉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8).

[5]  朱瑞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

医疗技术发展史范文第2篇

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是共生同长,相辅相成的。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推动,而信息产业茁壮成长反过来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持,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又为信息产业发展开拓了市场,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然而,我国信息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和广泛,传统产业的装备能力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市场“短缺制约”和“需求制约”并存,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够,信息技术产品,特别是软件和大型应用系统开发生产落后于应用需求,信息化建设的支撑环境也不适应传统产业提升发展的需要。

就电子信息产业本身而言,由于产业自身的外向度高,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这对产业的稳定增长已经并继续带来不利影响。要实现中央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目标,必须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通过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和普及,创新业务模式和应用模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新应用和新需求带动产业的新增长,夯实产业发展后劲。要达此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支撑。要精心组织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产品”以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程,加紧实施集成电路升级、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培育、平板显示及彩电工业转型等6大重点工程,突破中高端通用芯片、嵌入式软件、基础软件、关键元器件等核心技术,加快整机产品结构升级,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二要落实扩大内需政策,为电子信息产品和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创造条件。要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家电下乡、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及一揽子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品的应用空间。培育潜在市场,通过实施政府信息化促进计划,拓展国产软件产业发展空间。通过大力培育国内光伏发电市场与半导体照明市场,给太阳能电池与半导体照明产业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三要推动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要以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提高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提升设备利用效率,促进资源节约型生产方式的形成,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进一步融合。

四要把信息技术应用落实到企业技术改造之中。技术改造就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生产经营水平。信息技术、产品、系统和装备是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要抓住国家推进技术改造的有利时机,继续实施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大力发展应用电子技术、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五要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和推广。要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组织开展行业应用试点示范工程,支持RFTD、应用电子、工业控制及检测等产品和系统的开发和标准制订。选择一批基础好的企业和地区,开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试点,以典型引路,以成效示范,尽快取得成效。

六要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网络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建设服务“三农”的综合信息平台。广泛培训农村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加大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中的应用。

医疗技术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趋势。在机械工程领域中,随着微机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并与机械工业相互渗透,形成了机电一体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纵观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史,大致可以可将其分成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为初级阶段,期间,由于第二次世界战争的爆发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但这种结合由于当时电子技术发展水平有限,结合并不深入,广泛。20世纪70年代,为机电一体化蓬勃发展的阶段,该时期内,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20世纪90年代后期,机电一体化技术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并不断像智能化迈进,人工智能技术,光纤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巨大进步加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1] 。

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的结果,它的发展和进步与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脱不开的。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目标和方向。该种智能化,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来模拟人类智能,使之具有逻辑思维,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当然,想要机电一体化产品能达到人类同样水平的高智能化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拥有部分智能或低级智能便足够达到较高的控制目标 。

2.3 网络化

20世纪90年代,网络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出成就之一。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无论是在工业生产,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化技术的运用无处不在。同时,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2] 。企业间只要研制发明出了功能独到,质量可靠的机电一体化新产品,就会通过网络畅销全球。可以说,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朝着网络化方向不断快速发展。

2.4 微型化

微型化是精细加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该微型化指的是机电一体化向微型机器,和微观领域发展的趋势。外国称其为微电子系统MEMS。它是指可以批量制作,集微型结构,微型传感器,微型执行器以及信号处理和控制电路,直至接口和通信电源等于一体的微型器件或系统机。微机电一体化体积小,耗能少,运动灵活,在生物医疗,军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2.5 绿色化

高速发展的工业社会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破坏了资源,生态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呼吁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舒适,协调而可再生利用的产品。生产绿色化产品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绿色产品从其生产到销毁的申明过程中都符合了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3] 。因此绿色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3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代表了一个国家机床的生产水平,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在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上都有着迅速的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采用cpu,多住总线的体系结构;其二,设计开放,是硬件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复合接口标准,大大提高了客户的使用效益;其三,一台机床能够同时完成多个独立任务,或控制多台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都控制集成到系统中去;其四,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地能力。

3.2 工业机器人

一个国家机器人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综合技术水平的高低。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高效的运用于各工业领域中。该种结合了机构学,自动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学科和技术的综合成果能够具有感知,思维和行动功能[4]。在具体操作中能够获取,处理和识别多种信息,独立完成复杂的操作任务。机电一体化在工业机器人中的运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业生产水平。。

3.3 自动机与自动生产线

不难发现,自动机械与自动生产线及各种自动化设备已广泛使用在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中。它是当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又一具体体现。如在各种印刷包装生产线,邮件信函自动分拣处理生产线,各种高速香烟生产线中,将现代电子技术与传感技术应用于其中,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4 结语

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之一,并辐射影响到几乎全部的工业行业。机电一体化作为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在各方面带来显著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磊,涂万阳.机电一体化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04).

[2]李晓培.浅谈机电一体化特点及发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2).

医疗技术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术部 功能空间 设计模式

引 言

医疗建筑作为一类较为特殊和复杂的建筑设计类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医疗手术部在整个医院建筑临床诊疗设施中是重要的工作枢纽,其设计模式的好坏关乎整个医疗技术的开展和手术部使用效率的提升。

1. 从手术部的历史发展沿革看其设计模式的发展变化

在人类医学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西医理论外科学的诞生无疑是现代手术部萌芽的基础。在西方最早的手术室起源于法国和意大利,能被称之为手术室是Fabriciusab (Aquapendente)的剧场式圆形手术室(如图1),主要用于解剖实验。从“剧场式”这一名称上我们看出当时的外科手术竟然是一种公共活动,手术室多建在邻近市场和公共场所的地方,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狭小的手术空间周边挤放着观众席的种种设施,例如阶梯看台(如图2)。手术时旁观者围坐在手术台周边,外科手术医生一边做手术一边讲解。在当时没有品和好的止血技术的前提下,又确少对手术病人的关注,传统的手术室只能称之为外科教授传授外科技术的个人领域,而手术室建造的大而华丽,其价值也在于它的规模——即能够容纳观众的数量。我们真的无法想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当时手术室的功能性质几乎与现代观演建筑或体育建筑相类似,提供了可供观众欣赏和学习的场所。

在整个中世纪至十八世纪初的几百年的时间内,医疗手术室的存在模式一直停留在“剧场式”形式。直到德国医生Gustav Adolf Neuber 在1885年由于意识到手术病人的危险,创新性地提出感染控制的理论——认为在医院中手术的区域亦是属于防止感染的范围。Neuber医生根据此理论建立了一小型医院,在这所医院里设置了包括消毒室在内的五个房间的手术室:每个房间都有其专门的用途,除三个手术间外,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清洗消毒,另一个则专门用来处理污物。观众只被允许进入其中的一个手术间,该手术间保留了圆形剧场式的教学模式。

后来在美国真正体现感染控制理论的手术室是纽约圣卢克斯罗斯福医院建立的手术室。这个手术室由建筑师William Wheeler Smith联合设计,包括三个手术间,中间一个位于圆形剧场的中央,带有供手术病人麻醉的附属用房,另有一手术间在入口处,一般常用来做脓毒污染手术;辅助用房还设置了医生护士更衣室、休息室、消毒室、器材室,并将所有的外科手术器械储藏于金属和玻璃制成的橱子中等等[3]。这个手术室的建成标志着现代手术室的设计模式和功能空间已初步形成。手术室与辅助房间的组合设计正是后来欧洲手术室单元设计理念的原型。

19世纪早期的医院明确承担了现今作为医疗、保健、科研和教学机构的社会角色,医院不仅能拯救生命,而且能够提高生存品质。医疗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手术室设计的发展,到了19世纪中后期,曾经限制手术技术发展的三个主要障碍(疼痛、出血和感染)都因麻醉技术和无菌技术的发明而解决,如1886年,细菌学的发展及蒸汽灭菌法诞生;1887年,手术时的刷手法成立;1897年,手术时开始使用口罩;1898年,开始使用手术衣等等。自此圆形剧场式手术室被弃用,更安全的手术室经过一个世纪的转变沿用至今。

20世纪,手术室经历了由分散在医院的各个诊疗科室内逐渐向集中式转变。1955年,世界上第一个集中式手术部在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院开设。这种集中型的手术系统是手术室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当代手术室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

而后随着空气洁净技术的出现并逐渐应用于手术室的灭菌消毒,诞生了洁净手术室。1966年在美国建成世界上第一个3mX3m带有顶棚静压箱与塑料帷幕的垂直层流洁净手术室。由于医学专家和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使洁净手术室设计逐步完善,它比普通手术室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率的明显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公认,成为当今医疗手术室的发展趋势。手术部的建设发展到了洁净手术部的新阶段(如图3、4)。

因此,从西方手术室历史发展沿革来看,现代手术室的设计模式不是凭空而来,都是由一定的原型发展、变化而来,并与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对手术室历史发展进行分析回顾,就是试图寻找当代手术部功能房间设计的原型,分析人们的理念怎样通过概念抽象转化为设计模式,指导我们千百年来的建筑实践的。对最早的剧场式手术室的建筑形式和医生行为活动进行总结,以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为主线,将剧场式手术室与现代手术室对比,从而得出现代手术室功能房间的设计模式的原型。

2. 现代手术部的功能空间组成

在我国,手术部的设计起步较晚,其建设实践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国门后,吸收西方手术部设计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从最初的只有几间手术室的小型手术部发展到今天拥有几十间手术室的大型洁净手术部,设计理论不断完善,设计实践更加成熟。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洁净手术部建设工作有了迅速发展,许多大型综合医院、中小型医院,甚至包括专科医院都纷纷建成许多高质量的洁净手术部。

对于当代手术部设计模式的研究要首先明确每一个能够正常运行的手术部除了手术室以外需要配备那些辅助用房。以洁净手术部为例,手术部由各净化等级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直接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用房)、非洁净辅助用房(间接为手术室服务的辅助用房)以及其它用房组成,其它一般常规手术部可作参照,具体功能房间的分类如表2所示:

3. 手术室与辅助用房的组合设计模式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手术部虽然只是医疗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承载的诊疗功能却是十分复杂,如何将这些功能空间组合成高效运行的手术部平面是手术部设计成败的关键,也是手术部设计模式研究的重点。下面就以洁净区内手术室与辅助用房的组合设计模式为例来分析其设计模式。

3.1手术室单元组合形式分析

欧洲国家近年来开发出手术室单元的设计概念,每个手术室一般带有前室和后室,形成一个单元,成为一个独立的控制体。前室可以为刷手间、麻醉诱导室和术后苏醒室,后室为污物处理间和消毒间等,有的则在相邻两手术室之间设置器械室、准备室等(如图5)。这种单元式设计模式标准高、房间多、占用面积大,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在麻醉诱导室麻醉,提高了手术室的效率,而且要经过几次换床,减少了污染物进入手术室的机会。

3.2 小区域功能整合法

在我国,国外单元式的手术室组合设计模式只在少数或专科医院有所尝试,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房间设置上也没有英国的手术室单元那样系统和完整,或只设有麻醉诱导室,或只设有准备室和消毒室等。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单元式手术室虽然有其在人员物品组织管理上的优势,但是建筑面积大,土建及设备投资较大,如果在我国做大范围的推广,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单元式手术室的设计理念可以认为是对手术部的区域控制,区域内房间功能齐全,安排有序,人物分流,洁污分明。区域控制理论就是要求手术部自身配置完善,药品、无菌敷料、无菌器材等储备充足,尽量减小对外部供给的依赖性,提高对手术工作诊疗效果的综合保障能力。区域控制的设计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辅助用房的功能。

因此,通过吸取欧洲单元式手术室的优点,经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在对单元式手术室的改进的基础上提出“小区域功能整合”的方法,即手术部区域内3~4间手术室+刷手+麻醉准备室+无菌储藏室+洗涤消毒室的组合设计模式,其中麻醉准备室和洗涤消毒室可根据情况集中或分散设置。这种组合方式既摒弃了单元式手术室每间都重复设置前后室面积浪费的弊病,又满足了手术室人员的使用要求及日常清洁物品的就近供应。此设计模式提出之后,笔者欣喜地发现在目前手术部的设计中已经或多或少流露出这种思维倾向,只是未正式命名。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三个手术区房间设置就是这样组合的(如图5)。

结 语

现代医学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医疗建筑作为帮助我们恢复健康和活力的生活家园,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中,应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和使用它的人们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研究,对于设计模式的演变不断更新,而现代化医疗手术部作为医院诊疗的前沿科室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 罗运湖 现代医院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 陈惠华 萧正辉 医院建筑与设备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 潘兆岳 医院现代手术部建设与管理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4] 许钟麟 梅自力 于冬 洁净手术部建设实施指南 科学出版社,2004

[5] 魏革 刘苏君 手术室护理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年6月第2版

医疗技术发展史范文第5篇

1中国医学伦理学30年:逐步走向逻辑与历史统一 的过程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之所以能够作为考察一个具有 哲学特性的学科建构的根据,是因为人类所构建的任 何逻辑体系必须与人类认识史和人类发展史相统一才 可能是正确的和合理的。

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所提供给中国医 学伦理学进步的基础和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医疗卫生实践伴随中国改革进程的加快而出 现的多方面前所未有的现象和问题,比如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影响下的中国医疗卫生逐步脱离原有公益化道 路向市场化的迈进,导致诸如‘‘看病难,看病贵”等现 代新的医疗危机初现端倪;生命和健康受到由于社会 有限卫生资源不合理分配导致的不公平日益加剧;经 济利益强大的驱动力量导致的医师职业精神的缺失也 成为新形势下一种医疗行业的顽疾;科学主义和技术 主义盛行导致的人文精神的缺失给医疗行业蒙上了一 层“医学非人学”的阴影,如此等等。二是生命科学和 技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不断产生与30年前的美国同 样的或者类似的生命伦理问题和难题,这些问题不仅 对医务界和生命科学界是一个巨大的道德冲击,而且 对整个中国社会的生命道德和生命道德心理都带来不 可忽视的影响,中国医学伦理学界过去只是在学术信 息和理论层面所了解的问题突然变成了身边不断涌现 的现实问题和难题,中国的医学伦理学界不能不去面 对。三是中国社会政治改革进程和法治进程的加快, 带来了整个社会民主意识的进步和权利意识的增强, 这种民主和权利意识从社会层面向医疗卫生领域的延 伸和演化,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患者自主意识、维权 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标

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以及患者群体文化和道德素养的参差不齐,带来医患 关系不和谐局面的凸显。四是中国城乡、区域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卫生经济伦理问题大量出现。五 是公共卫生事件和公害事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带 来的公众健康受损,公共健康伦理成为不可忽视的伦 理问题。六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程的磕磕绊绊 和社会的漫长等待,让公众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 问题表现出的无奈和无助引发的管理层面和政策层面 的伦理问题突出。七是生命科学和技术领域研究进程 和速度的加快,带来的各类研究和试验对受试对象的 保护等一系列伦理问题,甚至从人与自然关系视角引 发的对动植物生命关注的伦理问题,都成为生命伦理 学的课题。总而言之‘30年前中国的社会现实没有 给中国医学伦理学的产生提供孕育和生长的条件。而 3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急剧转型中所出现的问题, 同样让社会产生了一种对医学道德的强烈需求,因为 当年发生在美国社会的很多问题,同样出现在今天的 中国。医疗卫生市场化的问题、现代医疗危机的问题、 医患关系的问题、临床医疗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 问题、医疗科研商业化的问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 等等。加上当代生命科学技术在中国医学领域的发展 和应用,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就显得异常突出和尖锐。 当然还要看到,中国社会具有自身特色的政治制度、经 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其社会转型过程中会产生包括当 年的美国社会在内的其他社会形态可能不会出现的新 问题,如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社会医疗卫生 资源分配悬殊过大而产生的不公平问题。如果说30 年前的中国没有提供让中国医学伦理学在理论和实践 上迅速成长和不断成熟的条件,中国今天的社会现实, 不仅给中国医学伦理学提出了层出不穷的课题和问 题,而且从中国医学伦理学自身到整个学术环境和学 术氛围的不断优化,中国医学伦理学界未来也许没有 理由再把学科发展的责任推给历史。1

在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30年中,学科自身的演 化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断探索医学伦理学 自身的逻辑结构和学科框架。尽管这个问题到现在还 是没有能够解决好,但是很多学者在这方面的积极努 力和大胆尝试,也许初衷并未是建立完备的学科体系, 但是厘清了医学伦理学多方面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概 念,对学科的基本建设不无裨益。二是研究方法呈多 样化发展态势。医学伦理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在研究 方法上呈单一化和简单化,一方面是深受 伦理学研究方法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零散编译国外 学者相关的研究成果,介绍国外一些主要的观点和问 题,因为当时国外的生命伦理学研究同样起步不久,很 多学术成果尚在形成过程中,一些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162和思想尚不能系统和全面介绍。中国式的研究和对国 外相关思想的介绍构成当时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主 要方法形态。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学科发展过 程中,中国社会的转型和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医 学伦理和生命伦理问题曰益凸显,原有方法无法解释 和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加之国外学者的思想和 一些重要著作的系统翻译引进,在中国对该领域的研 究也不断扩展,多个学科和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 这个学科的进展,根据个人兴趣和知识结构以及工作 环境而选择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开始进入多样化和系统 化的阶段。甚至可以认为,中国学界因为研究方式选 择上的不同,开始出现地域性的和学术共同体性的学 术性初期分化,从问题出发的研究开始形成一种学术 力量,特别是与国际学界联系密切的一些学者和组织, 完全采用与国外研究同步的方法,研究国内的问题和 力求解决国内的问题。也有学者注重理论层面的学科 基础性建设,大胆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思想基础 和寻求本体论承诺,将学术研究的重心放在学科得以 成立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根据的构建和探索上,这些学 者并没有完全脱离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但是试图 能够从区别于现代西方生命伦理学思想的哲学根据的 中国思想传统中寻求思路与方法。

     中国医学伦理学研 究不断走向繁荣,也需要多种研究路径的选择和相互 间的协同与交流。三是研究内容的不断拓展和不断深 化。经过30年的努力,中国医学伦理学在研究内容上 日益丰富和广泛,学科已经发展到可以用伦理视角和 医学道德尺度观察和衡量所有与生命和医学相关的问 题,从国家政策层面到个体的行为层面,从医疗卫生的 外围要素到医疗卫生行业内部运行,从精神、思想和理 论的形而上层面到医学伦理的可操作层面,医学伦理 学无不加以渗透和深入。

正如笔者在总结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30年成就 所认为的那样,医学伦理学这个学科因为以下几个方 面的特性,可以被认为具有了初步的学科形态。一是 从对传统的医学与道德关系的关注,扩展为对医学与 伦理、生命与伦理关系的研究,这种研究不仅统摄在医 学伦理学这个学科概念下,而且力求建立逻辑自洽的 学理性的认识和知识体系。二是不断探索和试图形成 完整的形而上学承诺,力求建立一整套能够作为学科 体系的哲学、道德哲学支撑的本体论、认识论等形而上 的理念、精神和思想系统。从学科发展过程看,这种生 命伦理文化构建和理论上的终极承诺所获得的进步在 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程度。三是中国的医学伦理学一 直力求建立自身的伦理公理,并把这种公理用医学伦 理原则的形式通过学科体系表现出来,最大化地让原 则渗透到医学伦理学各层面所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中 去。尽管这些原则构建更多的是移植和借鉴,但是对

完善中国医学伦理学理论系统具有重要的过程性价 值。四是中国医学伦理学从没有放弃建立与形而上学 承诺统一起来的医学伦理学方法论的努力。但是因为 如前所述的形而上学承诺本身尚存差距,加之当代医 学伦理学关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研究重心向生命伦理 现实问题的下沉,方法论对层出不穷的具体研究方法 的统摄作用不断被突破,方法论的形成总是处在一个 过程之中而尚未构建成理论系统。五是中国医学伦理 学在发展中越发凸显其应用性,对医学及整个生命科 学领域现实、具体问题的审视和关注更加深入,涉及生 命科学和技术操作的诸多制度和规范越来越多地体现 出伦理精神,诸如伦理审查委员会、医院伦理委员会等 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都是对中国医学伦理学学 科建设的肯定。此外,中国医学伦理学30年间,这个 学科的教学已经在各级各类医学院校拥有了一定的学 科地位;学术组织、学术共同体、学术交流、学术刊物等 标志学科建设的社会性要素都不断成熟;医学伦理学 概念和医学伦理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医学 界和生命科学界特别是有些具有人文情怀和哲学思想 的学者对这个学科的作用有了较强烈的认同感,媒体 能从医学伦理角度报道相关的新闻事件和典型个案; 公众对医学伦理学知识特别是有关案例通过各种信息 传播方式也开始有所了解和参与讨论。所有这一切都 表明,30年历史造就的中国医学伦理学已经基本上构 成了相对成熟的学科形态,1而这种相对的成熟,正是 逻辑与历史不断趋于统一的过程使然。

2中国医学伦理学界需要正视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 的问题

如何衡量中国医学伦理学的成就这一问题本身就 需要讨论,因为这个学科是一个跨度大而涉及面广的 学科,可以设定不同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价。我们 可以因为这个学科是具有应用特性的学科,而从其对 医学发展的实际作用上衡量这个学科的成就如何;但 是又应该看到,医学伦理学的道德哲学特性还决定了 对它的评价不能只是具体和实际作用上的,还应该正 视其思想和精神这个层面的无形价值和长远意义。 ‘‘因为医学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从伦理文化、伦理精 神层面到自身的形而上学承诺,再到对现实生命伦理 问题的认识、判断和解决,空间跨度之大和历史纵深之 长,是很多学科无法比拟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30 年,不断地将很多的社会责任和科学责任赋予这个学 科,医学伦理学的哲学本性和应用特性,决定了这个学 科必须背负生命伦理理性和伦理精神构建的重任,也 要将这种形而上学承诺连接到可触摸的现实生命伦理 难题和问题上来。1 30年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学术研 究成就和学科的社会和科学作用值得充分肯定,确有 很多极具学术和应用价值的成果问世,活跃在这个领 域的学者和专家,对中国医学伦理学发展的任何一点 贡献,学科发展史都会铭记。但是整体地分析中国医 学伦理学的发展状况,必须承认还有太多不尽如人意 的方面。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中国社会新的历史条 件下,医学伦理学自身逻辑上需要调整和纠偏的一些问 题。中国社会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为医学伦理学 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条件,学界应该更多地从自身 寻找问题和原因以及思考未来发展的一些问题。

笔者对中国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过这样几个方面的看法,概括起来说 就是三方面问题和四种能力的不足。

首先,中国医学伦理学特别是生命伦理学的研究 整体上视野受限、思维不够开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 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延续了沉淀在中国 医学伦理学界多年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结果,以 及生命伦理学最初介绍引进时所形成的零散乃至碎片 化对待生命伦理学方式的惯性,导致中国医学伦理学 一直没有能够形成比较雄厚的研究基础和本土化特 征。甚至可以说中国医学伦理学界并没有能够形成一 种对这个学科比较准确和全面的把握与定位。这与中 国学界从事这个领域研究的主体构成有直接的关系。 笔者认为,中国医学伦理学界有两种学术力量,一是没 有受到过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传统影响的哲学、伦理 学乃至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者对这个领域的关 注,这些学者大多从事哲学、伦理学或者史学研究,他 们是因为自身的研究涉及生命伦理学或者研究兴趣偶 然转向这个领域,表现出对某些生命伦理问题的关注 和研究。这个群体分散于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或者研究 机构,绝大多数人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医学和生命伦 理领域的研究上。他们的研究往往局限在形而上学的 层面,对生命伦理具体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注重理论论 述和抽象地把握,因为他们中的多数人对医学、生命科 学没有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也不具备与实践对象直接 接触的条件和能力。但是这些学者的研究,对于完善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哲学和思想层面的研究具有观念 的、精神的和理论的价值。再就是一批从中国医学伦 理学多年的学术共同体走来的学者们,很多人的医学、 生命科学背景以及中国医学伦理学研究形成的思维局 限和惯性,使得他们极少关注生命伦理学这个概念之 外的任何背景知识和学术信息,他们拘泥于对生命伦 理学中具体问题的关注,不能将这些具体问题置于一 个广阔的社会、人文和哲学背景中去思考和分析,他们 的研究往往集中在他们所掌握的生命伦理学构成的主 体要素和概念上。

其次,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只是作为学科而 没有跃升至文化层面加以认识和研究。 因此也就不能 确立其在中国应有的文化意义上的地位。所以中国生命伦理学在把外来生命伦理文化与该领域的中国化或 者本土化的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 展和成就。中国医学伦理学多年来并没有被作为一种 文化现象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学界对知识性和学 理性的强调,弱化了对它的文化意义的认识和地位,这 也是该领域研究视野受到局限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命 伦理学的文化特征决定了这个学科本土化研究是学科 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领域只有作为中国社会伦理文 化的构成才能完成学科的真正构建和从学科到社会作 用的真正发挥。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学界并不是没有 完全意识到,但是这个领域自身的成熟程度和影响力 尚不足以以一种能够影响社会和科学的力量被社会和 科学技术领域认可,也没有足够能力在应有的文化层 面拥有话语权,也没有与相关文化领域开展对话的能 力,导致社会整体文化对其认同上还有距离。

再次,受到上述两个方面即思维方式缺陷和文化 层面研究缺失的直接影响,中国医学伦理学所形成的 带有较大惯性的“学术范式”对这个领域的学术发展 和学科教育等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讨论

    中国生命伦理学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 不是否定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学术成就;而是学界要清 楚地认识到学科发展还存在的诸多方面的问题,以便 确立起未来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中国医学伦理学 是一个走近而没有走进医学的学术状态,至少应该认 为还没有完全走进医学。 应该说走进医学是医学伦理 学的目的,但是走不进医学,不能把责任推给医学本身 的不接纳,还是要从医学伦理学自身几种对话能力不 足寻求原因。从学科或者从领域整体上说,中国医学 伦理学在学科建设上主要表现为这样几种对话能力上 的不足。一是缺少能够与哲学、伦理学进行直接对话 的能力。医学伦理学毕竟在出身上具有无法摆脱的哲 学、道德哲学和伦理学的血统,医学和整个生命科学领 域中的问题无论多么具体而微,只要具有道德诉求和 纳入医学伦理学视野,哲学就一定会通过与之相连的 胳带向它输送养分和提供‘‘生命”的支持。中国医学 伦理学在自身不能构建起完整的形而上学承诺的情况 下,就必须学会与哲学和伦理学对话。与哲学的对话 本质上是文化意义上的对话。二是欠缺流畅地与医学 直接对话的能力。中国的医学伦理学必须承认自己是 应用伦理学的构成部分。而应用伦理学只有把“应 用”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将自身的人文特性通过解决 实际问题体现出来,这个学科才有精神见之于现实的 实在价值。医学伦理学必须直面现实的医学和生命道 德问题并试图对与这些问题相关的决策和行动产生影 响,所以医学伦理学的这一实践追求使其在社会生活 中所发挥的作用,又与传统的伦理学相比不可同日而 语,已日益成为人们进行医学生活抉择的理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