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医疗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0.前言
医院由于集中了各类患者,尤其是传染病患者,造成了各部门的废水排放均含有大量病原体,除了一般生活污水中常见的大肠杆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等病菌之外,还包括沙门氏菌、结核杆菌、志贺氏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痢疾杆菌、伤寒杆菌、腺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急性感染及潜伏感染等,此外,医院不同科室还会产生含废金属的废水、含油废水、带有放射性的废水等,可能导致癌症、畸形或其他突变性,危害性极大,必须加以重视,认真处理。
1.医疗废水的处理原则
由于医疗废水的特殊性及来源的复杂性,处理医院废水时应首先去除有机物,令病原体不再具有生存物质基础,其次杀灭病原体,并去除其他污染物。详细而言,应包括废水预处理、生化或者物化、消毒三个部分。此外,为避免出现二次污染,同时应对在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废气、泥污等物质做相应处理。其中,预处理能够去除废水中含有的固体污染物,消纳排泄物,调节水质。消毒则用以杀灭病原体,传统方法是使用氯消毒及辐射消毒、氧化剂消毒三种物理或化学的杀菌方式,然而消毒限于杀灭致病菌,却无法有效去除废水内的有机物质,因此,在消毒之前,应使用微生物技术处理,从而降低污染物的浓度,使废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确保化学或物理的消毒效果。
2.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医疗废水
在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医疗废水时,目前较为先进的方式是固化微生物处理技术,即利用载体将微生物固定起来,使其高度密集,从而有效保持微生物的生物功能,并可以进行适当的增殖,从而满足处理需要。采用该项技术,提高了微生物的单位浓度,使处理时间得以缩短。此外还能够用以消除重金属离子、氮类物质及其他不易降解的物质,操作简便、节能高效。
2.1选择微生物固化载体
在使用该项固化技术之前,应首先确定使用什么样的载体类型,选用合适的载体材料,一种理想的固化载体,应具有传质性、透光性、透气性良好,无毒、性状稳定、不易分解、耐用低廉、高机械强度等特性。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四类:(1)天然高分子类的凝胶,例如海藻酸钙、琼脂、角叉菜胶等;(2)蛋白质与多糖类载体,如胶原、明胶、纤维蛋白、纤维素、交联葡萄糖等;(3)合成的高分子凝胶类载体,例如光硬化树脂、聚丙烯酸凝胶等;(4)无机类载体,例如多孔陶瓷、氧化铝、多孔玻璃等。在使用过程中,应视具体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材质的载体,或者混合使用。
2.2微生物固化的方法
2.2.1包埋固化法
所谓包埋固化法,即利用半透型聚合膜或聚合物将微生物细胞包埋起来,由于此类聚合物具有多空性,能够使微生物充分在载体内扩散开来,允许小分子自由出入,却限制了微生物的活动,操作较为简单,不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多酶系统得以维持,目前是一种最为常见且技术较为成熟的固化措施,此类固化材料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琼脂、光硬化树脂、聚乙烯乙二醇、聚丙烯酸等。
2.2.2结合固化法
采用结合固化法,可以利用生物膜建造生物转盘、生物滤池或流化床等,载体多采用无毒性、高机械强度、性状稳定且价格低廉的无机材料,如卵石、焦碳、煤渣、多孔砖、活性炭、硅胶、碎石、沸石等,视具体情况灵活选用不同材质,例如需要进行厌氧处理时,可选用气体发生量较多的多孔载体,而硅砂则适合流动床的固化载体,使用在好氧环境中。
2.2.3交联固化法
所谓交联固化,即将微生物通过两个或多个功能基团连接成网状,令功能基团直接交联反应基团,例如微生物表面的氨基、烃基等,通过共价键的方式使微生物得以固定。然而共价键形成的过程,通常会较多地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因此此类固化方式适用的交联剂价格较为昂贵,限制了此类固化法的使用范围。
2.3微生物净化方法
2.3.1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采用活性污泥净化工艺,是在好氧环境下,利用悬浮生长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医疗废水中含有的氨氮及有机物。它具有适应多种不同性质的医疗废水、建设成本低廉的优点,但缺乏运行的稳定性,容易出现污泥的流失或膨胀现象,分离的效果不甚理想。不过现有技术控制污泥的膨胀已经卓有成效。
2.3.2微生物接触氧化池法
微生物接触氧化池法的载体是固定式的微生物填料,通常载体承载着微生物浸没在水下,利用曝气系统为之供氧。由于利用载体使微生物能够固定生长,克服了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微生物因悬浮生长,容易造成流失的弊端,使微生物反应器里的微生物浓度能够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因而对水质变化以及冲击负荷有较强的耐受度,能够较为稳定的运行;此法容量高占地少,建设成本低廉,污泥的产生量相对较少,不需要另行进行污泥的回流,进而简化了运行,便于管理。此类净化工艺的缺点在于容易出现一些生物膜碎屑脱落,因沉淀性比较差增大了水中悬浮固体的浓度。实践表明,此类处理工艺,对各类致病菌及各类有机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较为满意。
2.3.3膜微生物反应器
所谓膜生物反应器,是将微生物反应设备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取代活性污泥净化工艺中使用的二沉池,实现固液分离,克服了活性污泥净化工艺中容易出现污泥膨胀、水质不稳定的弊端,能够将水中悬浮物完全清除,同时也能够较好地截留细菌及病毒,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净化后的水质稳定优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龄的完全分离,使操作控制更加稳定和灵活。由于采用此类工艺,微生物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浓度较高,甚至能够达到10g/L,容积负荷较高,占地少,从而使硝化所需要的体积减小,另一方面有利于那些增殖相对缓慢的微生物生长及截留,提高系统硝化的效率,使部分较难降解的有机物在系统中停留时间延长,提高降解效率硝化效率。此外,采用膜微生物反应器,污泥产生量近乎于零,节省了污泥处理的开支。
2.3.4微生物曝气滤池
生物曝气滤池属于一种生物膜处理法,是利用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粒状滤料,利用其多孔粗糙的特点,在其表面培育生物膜,再通过池底曝气,当医疗废水从滤床格栅流过时,滤池首先对污染物进行吸附及过滤,然后由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进行氧化和分解。此方法具有去除固体悬浮物、BOD、COD、除磷、硝化、脱氮等多种功能,同时具备生物氧化及截留水中固体悬浮物的作用,无需二沉池及用于污泥回流的泵房,因此占地小,容积及水力负荷较大,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不会出现污泥膨胀的问题,处理后的水质较好。微生物均在滤料多孔的表面生长,不易出现流失现象,建设及运行成本较低,且能耗较低,经过实践观察表明,此类处理工艺的效果非常理想,对于各种致病菌的杀灭达到99%以上。
3.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废水的净化处理工艺水平正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对于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废水净化的技术应用也在日臻成熟,尤其是固化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医院废水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会越来越少,逐步得以解决。 [科]
【参考文献】
[1]梁少博,邵宁,李靖,等.活性污泥膨胀的生态控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4):84-87.
[2]宋运学,王增长.生物接触氧化法在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太原科技,2008,(5):53-54.
关键词:超声;无水乙醇;肾囊肿
肾囊肿是临床常见的肾脏疾病,无症状者一般不需治疗,囊肿较大者容易产生压迫症状及血尿或其他并发症时,就需要考虑治疗,包括经皮囊肿穿刺抽液硬化剂注射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现代微创技术的发展、介入性治疗在临床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肾囊肿穿刺抽液及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已被众多患者所接受,已成为本病首选的治疗方法[1]。本文对302例肾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操作细节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3年4月302例患者330个囊肿接受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加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患者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包括单发221例(剖腹手术复发28例),多发46例,多囊肾10例,多房性25例。病灶最大直径约4.2~11.4cm(平均6.2cm)。
1.2仪器设备 超声仪采用GE LO GIQ 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HMZ,相匹配的穿刺架, 18G穿刺针。
1.3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肾功能检查。备一次性胸穿包1个,2%利多卡因1支,无水酒精1瓶,一次性注射管5ml、20ml、50ml各1个,向患者及家属告知治疗过程并签署手术同意书。
1.4方法 根据肾囊肿位置选择合适,一般取俯卧位。术前确定穿刺点及进针角度并标记。常规消毒、铺巾,穿刺探头再次确认穿刺点及进针角度,局麻后选用18G穿刺针沿穿刺导向器确定的角度及路径进针,当针尖达囊肿表面时,嘱患者屏气,同时迅速进针达囊肿内,以针尖位于囊肿的后1/2~1/3为宜。固定探头及穿刺针,拨除针蕊,用注射器抽取少量(约2ml)囊液进行蛋白试验,在排除肾盂源性囊肿后,抽尽囊液并记录抽出液体总量。注入无水酒精至囊腔内,保留3~5min后抽出,如抽出液体为混浊乳白色,则反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抽出液澄清为止,最后抽净囊液。
1.5随访 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囊肿大小及并发症等情况。
1.6术后复发的判断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2]:凡治疗后3个月~1年超声复查,囊肿直径缩小至原直径的1/2者为有效;囊肿直径未缩小到1/2者为无效;囊肿完全消失者为治愈;术后治疗囊腔内存在液性无回声区并进行性增多判为术后复发。
2结果
所有330个囊肿均一次性完成穿刺、抽液、冲洗、固化等操作,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抽出囊液30~460ml,平均156ml,抽出囊液多为淡黄色或无色透明,少数为深咖啡色。
患者随访时间约6~12个月。本组治疗的221例肾囊肿中200个囊肿完全消失,19个囊肿缩小至原囊肿直径的1/2以下,2个囊肿未达原囊肿直径的1/2以下,属无效;本组治疗的46例多发囊肿有2例复发,经再次硬化治疗后囊肿消失;25例多房性肾囊肿及10例多囊肾中有6例复发。
3讨论
肾囊肿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乙醇固化治疗与开腹和腹腔镜相比,在手术时间、手术创伤、术后恢复时间、术后黏连和手术费用方面均显示出优势。
这一操作看似简单,但要确保每个病例安全有效,还需掌握一系列技术细节。 笔者有下面几点体会:①进针点的选择必须要经过对解剖和重要结构的详细观察,用手指按压体表估计进针路径很有帮助。②在能够避开重要脏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穿刺距离。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准确性,另一方面可减少组织损伤,降低并发症。③进针前应测量并记住病灶深度,同时在穿刺针上做标记。④随呼吸肾脏有不同程度的移动,一般禁止患者做深呼吸,在准备进针时要求患者平稳呼吸,然后嘱患者屏住气不动,并迅速进针。⑤穿刺深度以达到囊肿的1/3~1/2深处为适度,不宜过深,并在抽液全过程中,尽量把针尖保持在囊肿的中心部位,以免针尖吸着囊肿壁,造成抽液不净[3]。⑥如囊肿为多房则需多次或分次穿刺治疗;对不完全分隔囊肿穿刺针先进入较大囊腔,并确保相邻囊腔的囊液抽净。⑦在术中进行蛋白试验:取2ml的囊液注入试管内,再将2ml无水酒精注入此试管中,若液体变混浊呈乳白色,则为蛋白实验阳性,可注射无水酒精治疗。⑧彻底抽尽囊液:尽可能将肾囊肿内液体抽吸干净,以免注入无水酒精的浓度被稀释,不能彻底破坏囊肿壁上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术后原囊肿复发,从而影响治疗效果[4];再者乙醇可渗透到周围肾组织造成不必要的肾实质损害[3]。
4结论
超声引导下肾囊肿抽液加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属于微创技术。掌握操作中的技术细节是保证手术成功有效地关键。
参考文献:
[1]李学应,杨廉泽.超声引导下单纯性肾囊肿穿刺硬化治疗疗效的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增刊):84-85.
[2]刘伟.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单纯性肾囊肿748例疗效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21(1);45.
摘要:我国已经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作为单位用工的重要形式之一列入《劳动合同法》。本文论述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内涵,分析了劳务派遣办法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公立医院改进与完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医疗卫生 劳务派遣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全员聘任、人事、合同制、老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建立职业年金等各项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开展。近年来,公立医院作为公办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劳动用工制度方面也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为了打破“铁饭碗”和职业岗位终身制,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公立医院普遍实行了人事用人制度,有些医院甚至不论编制内外,新进人员一律实行人事制度。在某些公立医院,为了促进体制内用工机制转换、缓解事业编制不足、减轻医院人力资源成本,开始实行非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今后,除了招聘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入编、或者非编人事用人以外,劳务派遣将作为一种重要的用工形式,在公立医院人力资源使用中发挥其特殊的作用。
一、劳务派遣制度的内涵与实施劳务派遣办法的利好分析
改革开放前,我国采用单一化干部人事制度,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照“国家干部”身份进行管理,后勤服务人员则按照“工人”身份管理,单位调入人员属干部身份的归人事局审批,单位调入人员属工人身份的归劳动局审批,这是一种典型的“身份管理”模式。从1978年开始,卫生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提出了卫生系统干部聘任、工人合同制及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办法与改革措施。
目前,公立医院作为国家公办事业单位,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的事业编制管理办法仍然执行,单位录用工作人员仍然要明确编制内或编制外身份。部分公立医院编外用工的主要形式是人事,也有一些医院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劳务派遣又称人才租赁,它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模式,由劳务派遣公司与派遣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工作人员的责权利,然后将派遣人员派遣到医院工作。派遣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是法律上的劳动关系,而派遣人员与医院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派遣人员的薪资报酬按照协议由医院划拨给劳务派遣公司,再由劳务派遣公司向派遣人员逐一发放。派遣人员的“五险一金”也统一划账至劳务派遣公司,由劳务派遣公司逐一根据员工个体情况分别汇缴。劳务派遣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劳动力的雇用和使用分离,即医院用人不占编制、不养“单位人”。目前,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得到了我国法律层面的支持,我国《劳动合同法》已经将劳务派遣用工法定为单位用工的重要形式之一。
目前部分公立医院实施的劳务派遣用工办法,主要解决的是导医、药工、收费、保管、水电保障、安全保卫等非医疗卫生技术岗位人员。对非医疗卫生技术人员采用劳务派遣用工办法对医院有诸多好处。由于被派遣人员与劳务派遣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医院用人不占编制不养人,可以缓解医院事业发展与事业编制不足的矛盾,腾出编制吸引安排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促进医院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
因为派遣人员不属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而是“社会人”,他们的工资薪酬标准和同职业的社会平均工资薪酬标准相接近或略高,对于从事导医、药工、收费、保管、水电保障、安全保卫等非医疗卫生技术岗位人员而言,在目前事业单位编制内职工薪酬待遇和社会同职业人员平均薪酬待遇存在明显台阶的情况下,实行劳务派遣办法有利于降低医院人力资源使用成本,节约开支,也有利于减少医院人动、利益调整方面的纠纷。劳务派遣工作岗位多数属于临时性、辅、可替代性岗位,可根据员工工作表现实施优留劣汰,有利于医院实施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另外,在医院引进某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其配偶因为学历资历或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一时难以符合目前严格的事业单位招聘要求而就业,在此情况下,通过劳务派遣工作方式进行过渡性安排,有助于解决某些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
二、实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院劳务派遣职工人数的增加,给医院和劳务派遣公司的关系、医院和劳务派遣员工的和谐发展等方面带来了新问题。
某些劳务派遣公司以自身盈利为重,忽视对派遣员工必要的教育管理服务责任,派遣公司与医院缺乏良好的沟通渠道,致使个别派遣人员与医院发生不必要的薪资或劳务纠纷。例如,当派遣员工上下班途中出现交通事故,理应按照工伤申报处理渠道,由劳务派遣公司依法依规处理,但为了获取法规之外更多的补偿,个别派遣公司甚至鼓动劳务派遣人员和医院纠缠,直接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不和谐不稳定事件。
在采用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情况下,同工同酬等法规要求给医院人事部门带来较为严重的困扰。《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形式用工有所规范和限制,法规对派遣人员薪酬待遇等方面要求和医院现行实际情况存在差距,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同工同酬问题,二是连带责任问题。目前,人事人员与在编职工在待遇等方面差距几乎为零,可以认为,人事与在编人员已经同工同酬了。如若在派遣人员薪酬待遇方面和同一种岗位在编人员完全无差距,则使得劳务派遣对于医院的优势:即降低用工成本的利好不再。医院希望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将一些用工风险转嫁到劳务派遣公司,但《劳动合同法》对于连带责任有了新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法或违规致受遣员工权益受到侵害的由实际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由于有些医院对劳务派遣人员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不能有效激发派遣员工的潜能,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薪酬待遇办法也缺乏相应的参考依据,同工不同酬现象的存在,降低了薪酬待遇办法所应有的公平与激励作用。另外,派遣员工不能与编制内员工同等享受职务晋升与培训教育机会,导致派遣员工看不到未来个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有的医院派遣人员连工会组织也不能加入,想晋升职称就更加困难,影响了派遣人员工作积极性与稳定性,导致派遣人员对工作无目标、无动力,对所服务的医院无认同感,缺乏主人翁意识。
三、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发挥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在公立医院的特殊作用,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对相关制度和办法进行改进与完善。
医院应积极营造尊重、平等、关爱派遣员工的和谐氛围,实行人性化管理。医院不能把派遣人员仅仅视为廉价劳动力,要努力平等对待每位派遣员工,消除派遣员工的自卑心理。要依法让派遣员工加入工会组织,成为工会会员,找到“家”的感觉。对符合入党条件的,应积极培养、发展和推荐,实现政治上平等对待。要给予派遣员工适当的继续教育机会,通过规范化培训与进修,不断提高派遣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要引进和建立各种精神奖励机制,通过各种考核奖励、评比奖励、竞赛奖励等多种形式调动派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派遣员工中的优秀分子安心长期在医院工作,不断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医院事业的全面发展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 楼红儿.浅析医院劳务派遣用工的利弊与对策[ J ] .医院管理论坛,2012(6):59-60
论文关键词:学生公寓,环境,服务,育人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在育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地位。如何树立先进的学生公寓管理理念,优化学校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不断成长,促使他们的思想觉悟和精神境界得到超越自我的升华,突出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值得每一位高校公寓学生教育服务者的思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在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中坚持“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深化学生工作“五进”公寓的成果,为学生营造品味高雅、文明向上、团结和谐、健康活泼的公寓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围绕“一、二、三、四”开展工作,使教育服务工作有的放矢。
一、服务一个核心,全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以学生为核心”是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的灵魂,公寓的安全、文明、和谐是推动学生工作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学校每学期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校区党政领导定期、不定期组织组织人事、学生、共青团、后勤、公安保卫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学生公寓,检查公寓教育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办公。通过公示主管校领导手机号、微博、热线电话,设立学生处处长接待日、学生工作热线,开展辅导员、班导师与学生谈心活动、学生座谈会、调研等形式密切了与学生的联系。
二、坚持二个基本点,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为广大青年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有利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是抓好公寓安全,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满意。公安保卫人员全面进驻学生公寓办公,制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公寓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演练,及时维修公寓内安全指示灯、消防设备等设施,利用讲座、《新家园》报纸、厅廊、橱窗等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二是抓好公寓文明,促进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好习惯工程、学生骨干工程、文明寝室创优工程,抓好学生基础文明行为养成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公寓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将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与“三观”教育、优良传统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责任感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诚信教育、大学精神教育、学雷锋活动等学生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 带好三支队伍,以管理推动服务,以服务带动管理。
学生公寓辅导员既是服务者、管理者,也是教育者,他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是学生校园生活的引领者,他们的朋辈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直接促进作用。
第一,定期开展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公寓辅导员标兵评比等活动;坚持开展“公寓辅导员论坛”活动,定期对公寓辅导员进行培训,定期召开公寓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每周召开公寓辅导员例会;每天下午有公寓辅导员在公寓辅导员办公室值班,时刻把握公寓学生动态,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学生“三自”职能。第二,在大学生自律委员会设立了校区团工委直属团支部。工作中加强对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的工作指导、业务培训,引入新的竞争激励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第三,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做好公寓学生党建工作。2011年初,成立了公寓学生党员工作站。党员工作站设立站务委员会,站务委员会成员包括组织人事部、学生处、团委的教师及党员工作站站长等学生党员。设立以公寓楼为单位的党员工作分站,使学生掌握跨院系、跨年级、跨楼层的管理模式。
4、践行四个育人,自觉肩负高校神圣使命。
首先是加强环境建设,环境育人。古语云,欲造物,先造人。人造环境,环境造人。生活环境能够潜移默化,我们注意不注意的一些细节,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影响学生品质的塑造。公寓居住环境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在公寓楼中间空地上设立羽毛球场地;公寓附近毕业生自发建立“常青园”;努力为学生营造品位高雅、文明向上、团结和谐、健康活泼的公寓文化氛围,“勤实德廉”板块、“青春风景线”板块、科技长廊、名人厅廊、优秀校友厅廊,处处彰显文化气息,时刻发挥着育人功能。
其次是引导公寓文化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文化育人。大学校园文化不仅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而且具有导向、激励、陶冶和凝聚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公寓学生教育服务工作努力把公寓建设成为育人阵地,公寓文化活动的开展以引领校园文化时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之逐步占领学生的思想文化阵地。充分发挥“书香文化、专业文化、厅廊文化、网络文化、橱窗文化、楼层文化、行为文化、寝室文化、党建文化”的育人功能。“公寓文化节”“校园明星脸”“趣味运动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竞赛”“寝室才艺争霸赛”等都已经成为了广大学生中最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再次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育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 任何功能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高校学生公寓并不是单纯的住宿场所, 它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是推进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地, 它同样承担着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任,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其育人功能。校区研发了高校学生工作辅助平台。公寓学生教育服务系统主要是为高校公寓提供方便的管理,学生信息管理、以及为领导者提供决策标准的重要评判系统,目前系统包括公寓服务与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新闻、文化活动、系统参数设置五部分。公寓服务与管理子系统实现寝室评比,其中包括评比信息录入、复查信息、评比信息管理、调寝和外宿的申请和审核及相关查询与修改。
个性化医疗是一种根据患者的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的分子进行分析而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法,其中病情诊断是个性化医疗的关键。它的最大优势在于不会造成药物的浪费,并在药物发挥最大效果的情况下使患者痊愈的周期大大缩短。
不过到目前为止,个性化医疗在美国并没有实现大规模的临床应用。在美国,个性化医疗的发展受到两大阻碍:科研方面的挑战,比如缺乏与某些疾病有关的分子标记;经济方面的挑战,主要是协调不一致的激励和运营问题。虽然科研方面的挑战依然困扰着美国个性化医疗的临床应用,不过经济层面的挑战仍是个性化医疗发展的最大阻碍。
医疗保险机构缺乏热情
美国有一些投资者和分析师指出,个性化医疗能够大幅降低医疗费用,并可以帮助医疗保险机构向最有吸引力的客户营销产品。不过美国大部分医疗保险机构在个性化医疗投资方面行动缓慢。以下几大原因使保险机构缺乏投资意愿:首先,很难确定哪些试验能真正节省医疗费用;其次,有关个性化医疗试验的单项花费可能不是很多,但是最后的总费用可能高得离谱;第三,医疗保险机构担心个性化医疗标准协议难以执行;第四,个性化医疗试验信息可能会被滥用,尤其在调查和开发的早期阶段,这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
在美国,很多商业保险公司的客户流失率较高,使保险机构采取个性化医疗试验的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如果保险机构为那些降低晚年疾病发生风险的预防性试验买单,那么一个可能的情况是费用支付方是现在这家让患者进行检查的保险机构,收益方却是以后那家在疾病发生时为患者提供保险的保险机构,那么最初的费用支付方在经济上就不太合算。
一项个性化医疗试验进入市场一段时间前,可能无法确认它实际节省的成本。因此,美国很多医疗保险机构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推迟采用这项诊断技术,直到它们能够清楚地看到该技术是能够节省成本,还是会增加成本。
医疗服务提供者看重经济利益
对于医疗服务提供商来说,现在基于治疗程序的赔付制度也有问题:经济效益让一些个性化医疗试验对医疗服务提供者提供激励,另一些则没有激励。与减少治疗程序数量的试验相比,医生更有可能喜欢那些增加治疗程序数量的试验。比如一项试验能够发现的高风险结肠癌患者概率比现有方法高三倍,它或许非常符合胃肠病医生的利益,因为这项个性化医疗技术能带来收益。还有很多个性化医疗试验可能是不赔不赚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使试验过程不能顺利开展。
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进行配套试验
表示生物状态指标的生物标记可以帮助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进行产品研发。在有些情况下,这些公司会开发生物标记,用于配套诊断试验,以确定患者对药物反应或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
理论上,配套诊断技术可以缩小试验规模、减少耗损或加快药物上市速度,提高研发生产率,并且可以通过提高市场份额或支撑更高的药物价格提升经营业绩。但是事实上,配套诊断技术可能对提高研发生产率没什么作用,它们有时甚至还可能增加总成本并延缓研发进度。
因此,很多制药公司在使用生物标记和配套诊断技术方面行动迟缓。在美国,虽然最积极的制药公司在药物研发中伴有生物标记计划的比例达到100%,同时伴有生物标记计划和配套诊断技术的比例达到30%或更多,不过一般制药公司的这两个比例要低很多,分别是30%~50%和不足10%。的确,科研和临床方面的很多因素阻碍了药物研发的脚步。在有些疾病领域,药物研发人员对分子机理了解还不充分,无法在开发初期挑选出生物标记。另外一些疾病领域对配套诊断技术的临床需求还不是很大。不过,尽管很多疾病领域在科研方面已经有了明显进步,但是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对该产品研发没有进行后续投资。
同时,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应该认识到,医疗保险机构的环境在快速演变,未来对个性化医疗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它们还必须知道在哪些领域,诊断技术可能会因为细分现有市场而破坏价值。同时,药品监管部门将要求为药物审批、赔付和定价提供更强有力的患者结果证据。因此,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构建必须的能力和经验。
分子诊断试验存在巨大风险
进行分子诊断技术的公司支持着广泛多样的试验,包括通常与制药公司合作进行配套诊断、早期诊断、疾病复发等。然而,诊断技术开发企业却一直很难获得其创造的全部价值。举例来说,诊断试验估计影响着60%~70%的治疗决策,却只占到医院成本的5%和医疗保险支出的2%。分子诊断经常被提到是比传统诊断技术更诱人的市场,因为其有潜力收取更高价格并获得更高利润,然而由于开发成本、进入医疗保险范围的时间、医疗提供者的采用速度等因素影响,分子诊断业务仍然蕴含着巨大风险。
影响个性化医疗被采用的潜在催化剂
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有4大主要因素极大影响了个性化医疗在美国的采用和推广。
1. 监管环境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监管部门必须提高对药品监管及审批程序的准确性及效率,包括独立和配套诊断技术的监管及审批程序。同时,它应该努力缩短因标准提高而导致的审批延迟,领先的制药、生物科技和诊断技术公司也应寻找技术协助制定这些指南和标准。
2. 医疗保险覆盖
在美国,负责药品审批的机构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医疗保险覆盖决策的机构是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这两大机构之间几乎很少进行交流。不过,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私人保险机构和诊断技术公司可以通力合作,提高医疗保险覆盖决策的速度,并改进决策程序,推动个性化医疗市场的发展。
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可以带头协调报销程序与监管审批程序。此外,如果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了适当严格的监管指南,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就可以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保险覆盖和足够的赔付。比如,可以将附加的医疗数据或监管部门对临床索赔的批准作为医疗保险覆盖的合理的前提条件,从而有助于确保诊断技术公司获得足够的赔付以及合理的定价。
如果正式的监管职能被制定,那么医疗保险覆盖的决策将更加透明和高效。现在,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通常是在地区一级而非全国层面做出关于分子诊断技术的保险覆盖决策。因此,美国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服务中心通常会重复多次地做出决策,同时根据不同的监管指南,常常会有不同的决策结果。美国私人保险公司也缺乏有关此类决策的指南指引。
3.对医生的激励
如果加强对医生的激励,那么会进一步加速个性化医疗的采用。在很多国家,医生从注重治疗程序的服务中收取过高费用,要比从诊断和管理中获得的利益多出许多。因此,从他们的经济利益角度来说,开展那些也许会证明进一步治疗没有必要的试验对他们通常是不利的。
现在,美国的医疗机构正在努力从注重赔付转向注重治疗效果,从而激励医生使用合适的个性化医疗诊断技术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不过,为了鼓励个性化医疗的采用,医疗保险机构还应该努力制定一项确保医生从试验本身获得收益的制度。
4. 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应加强投资
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应该有长远的投资眼光,美国很多投入巨资进行个性化药物研发的公司,在药品研发过程中重新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它们已经意识到从现在的药品研发到将来药品进入市场,会遇到更多竞争对手、更大的药品定价压力和对临床结果差异化的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