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年医学概念

老年医学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医学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年医学概念

老年医学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慕课;老年医学;教学;

作者简介:王丽梅,E-mail:limwang@hotmail.com;

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由于其广泛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更加适应信息时代,一经出现,就成为了国内外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慕课引发了一场学习和教育的革命,正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2013年,日本教育通信行业联手高等教育机构成立了“日本开放在线教育推进协议会”[1]。目前全球有十几个国家在积极推进“慕课”,包括美国、英国地、日本、澳大利亚、巴西、中国等[2]。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地已经把慕课应用于医学教育。人口老龄化问题是重要社会问题,老年疾病是卫生保健事业的焦点。老年医学知识涉及面广,教学素材资源丰富,面对慕课引领的教育革命浪潮,积极吸取和借鉴慕课教学的优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1慕课的本质内涵

1.1慕课的发展现状慕课,是MOOC的谐音,原意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最早于2008年被正式提出,其后发展迅速。2012年,慕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美国形成了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平台,在日本、澳大利亚也出现了类似平台。很快,美国多所知名大学宣布与慕课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向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因此2012年被称作慕课元年[3]。欧盟紧随其后,于2013年建立了线上学习“立方体学院”(AcademyCube),组建了欧洲地区慕课平盟。三大MOOC平台Coursera,EdX和Udacity推出的数百门课程中也包括健康/医学专题(Health&Medicine)[4]。

2013年5月,清华大学加盟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同年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慕课平台Coursera,标志着大陆慕课课程进入世界人们的视野[5]。随后不久,“中国慕课长三角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分别启动了“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两大MOOC平台,中国多所知名大学先后加入慕课平台,慕课像星星之火呈现出燎原之势[6]。因此,2013年被视为中国慕课元年[7]。国内医学界也认识到了MOOC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MOOC推动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2014年3月,中国医学教育慕课平台建设暨“慕课联盟”成立,国内医学教育应用慕课教育开始起步[8]。

1.2慕课的基本特征一是开放性。课程面向大众,提供免费优质资源,世界各地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顶级在大学提供的优质课程中,只要有电脑能够联入互联网即可以在线学习,打破了大学的“围墙”。二是大规模。传统课程需要依托一个固定的场所,人数必然受到限制,最多也仅为几百人,但网络平台的慕课课程,可以实现上万甚至十万人以上的在线学习,达到更广泛的受众效应。三是课程要素完整。慕课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是完整的教学模式。

1.3慕课对教育模式的影响慕课平台创立的理念是希望通过慕课将学习者和卓越的教育资源联系起来,使任何人都能实现无障碍的学习。从教学形式上看,慕课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的范畴。从教学方法来看,慕课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交流与大数据信息挖掘功能而进行的开放性课程教学模式[9]。17世纪上半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班级授课制,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引入教育,取代了个别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虽然尝试过各种变革,但始终没有撼动课堂教学的基础地位。慕课借助新技术的力量将全球最优秀的教师、课程和平台整合在一起,不断创造和释放着开放网络教育的新能量[10]。从教育发展史来看,慕课是继个别教学、班级授课以来教育界最大的一次革命。

2慕课的主要优点

2.1教学理念超前一是课程资源开放。慕课资源完全开放,即使学习者在人种、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每个人的学习愿望都有机会得到满足,体现了公开、民主和自由的精神,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开放资源除了可以免费共享之外,还可以对资源重复利用、修改和传播。二是“翻转课堂”模式。慕课的“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实质是学生学习力解放的一次革命,颠覆了人们头脑中对课堂的传统性理解。将课堂内与课堂外师生、教与学的时间进行重新安排,课堂外的时间学生从做作业“翻转”为学习新的教学内容,而课堂内的时间则由教师讲授知识“翻转”为学生与教师互动讨论,翻转了课堂的时空、师生关系,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三是高效快捷。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无线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发现课程信息,数以千计的人在瞬间获得这些信息,知识的传递在瞬间就可以完成。慕课本身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不仅在其本身的传播发展中离不开信息技术,在慕课制作、考核评价、师生交流等过程中也应用了多种信息技术,从而大幅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效果。PPT、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丰富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感官渠道,提高了效率[11]。

2.2教学内容精制慕课教师多为知名大学教授或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者,代表了当前所在领域的主流思想,可以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慕课不是传统课程的简单录制,而是将课程知识分为若干单元,将单元细分为知识节点,录制成8~12min的生动讲解视频。教育资源生产方式由个人作坊式到团队分工合作式,不同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任某一特定的角色,不同角色的教师各有侧重又密切配合,甚至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某一环节的工作也是在学校范围、校际之间乃至学校之间的团队协作的结果[12]。每个节点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素材和技术进行形象生动的解读,视频制作精美。

2.3教学设计合理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高效专注时间约15~20min,按照这个时间制作慕课视频课程,既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又符合心理认知规律,学习效率更高。慕课教师在编辑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对知识节点进行逻辑重组,可以清晰地表达完整的知识框架。慕课课程设计有教学互动环节,连接问题和知识点,在观看视频时,伴有随堂测试题,如同游戏里的通关设置,答对后才能继续进行以后的学习,能够及时给学生答疑解惑。慕课课程既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下载到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移动终端上学习,实现了“时时处处皆可学”。

2.4教学评价灵活传统教学由任课教师完成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慕课教学模式下,考核可以通过电脑自动判分。慕课教学师生之间互动较多,老师可以适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慕课设有网络论坛等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在这些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3慕课对老年医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3.1转变教学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将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大学要从传授知识的地方,变为产生知识的地方。师生充分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从医学理论课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课下自己查资料,找答案。这样的方法使学生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更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13]。在老年医学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二是改革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采用上下线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节省课堂时间,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实效[14]。三是充分应用慕课平台。老年医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充分利用慕课平台,善于学习其他同行的慕课课程,主动制作老年医学课程微课、慕课,促进同行交流,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3.2优化教学内容一是紧跟学科前沿。新进展有很强的探索性,常常联系实际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务实和创新的理念。二是注重人文精神培养。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实施人文关怀。在这种形势下,在老年医学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敬老、爱老的观念。三是结合病例。科学选择教学内容,不必完全依据教材照本宣科。这些疾病本身也与学生的健康息息相关,能够学以致用。

3.3改进教学设计一是合理安排教师授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绪论课是课程教学的第一堂课,在学生对学科的认识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中作用重要,要重视绪论课的授课,可请科主任或资深教授讲授。各章节内容尽量安排专门的研究者进行讲述,让最专业的教师授课。二是以核心知识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课程或微课等形式课下自学,对于难懂和复杂的知识点主要在课堂上讲授。科学分配时间和精力,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三是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将课程内容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展示给学生,激发兴趣,提高效率。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资源,建立老年医学教学网站,集中课件、教案、习题、视频资料、科普知识、瘟疫流行史、诺贝尔生理学奖与老年医学相关的知识等内容,通过论坛、电子邮件等方式相互交流。吸收PBL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举例式教学法等方法的优点,运用于教学实践。

老年医学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老年大鼠;黄芪多糖;神经可塑性

[收稿日期] 2013-11-14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KSCX2-YW-R-254);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重点学科项目

[通信作者] 郭建友,博士,研究员,Tel /Fax:(010)64852787,E-mail:

[作者简介] 姚惠,副主任中医师,Tel:18072968779,E-mail: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伴随着年龄增长常出现脑机能退化和神经退行性病变,引起常见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学习能力下降及迟发记忆障碍。现有的治疗老年性痴呆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短期治疗记忆功能缺失,但是并不能阻止神经退行性变[1]。因此,寻找能够阻止或延缓年龄增长导致的记忆减退,促进健康老龄化进程的药物显得非常重要[2]。黄芪是一味药用历史悠久、临床应用广泛的传统补益类中药。黄芪及其提取物的抗衰老药理作用已经为临床实践所证实,其中黄芪多糖(Astragali Radix polycose,APS)是从黄芪中分离提纯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提高免疫、抗氧化等作用。已有研究表明黄芪多糖能够降低老年小鼠的自由基水平,对衰老成纤维细胞具有保护作用[3]。但黄芪多糖是否能够阻止或者延缓年龄增长导致的记忆减退等症状,目前并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

由于缺乏较公认的衰老及老年痴呆动物模型,抗衰老药物的发展缓慢。其中自然衰老动物是最接近人类衰老变化的动物模型[4-5]。另一方面,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年龄超过65岁的女性更早出现神经退行性病变且发病进程更快,女性的发病率也是男性的2~3倍[6-7]。因此在本研究中,选用雌性老年大鼠作为衰老动物模型,考察黄芪多糖对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由于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与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通过测定大鼠海马中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黄芪多糖抗衰老的作用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雌性老年Sprague-Dawley(SD)大鼠48只,清洁级,20~22月龄,体重360~420 g;雌性SD青年大鼠12只,4月龄,体重200~220 g,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适应性饲养7 d后进行实验,动物自由摄水,室温控制23~25 ℃,湿度为50%~70%,光照12 h,黑暗12 h。

1.2 药品 黄芪多糖购自西安鸿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95%,以生理盐水配成0.1 g・mL-1;阳性对照药物为脑复康(piracetam),购自北京市曙光制药厂,以生理盐水溶解配成0.056 g・mL-1。

1.3 试剂及仪器 总蛋白提取试剂盒(普利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p-NMDAR和t-NMDAR1抗体(美国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p-CaMKⅡ,t-CaMKⅡ,p-PKACβ,t-PKACβ,p-CREB,t-CREB,BDNF,β-actin抗体(美国Sant Cruz公司);ECL发光底物显色试剂盒(美国Pierce公司);IgG-HRP二抗(北京中杉公司);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旷场测试系统(美国Med Associates公司);Morris水迷宫系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高速冷冻离心机(Beckman Allegra 64R);UV-2800紫外分光光度计(龙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垂直板电泳转移装置(美国Bio-Rad公司)。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 48只SD老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老年大鼠(模型)组,不给药,灌胃生理盐水;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脑复康, 剂量为560 mg・kg-1・d-1;黄芪多糖高、低剂量组灌胃黄芪多糖,剂量分别为150,50 mg・kg-1・d-1。同时将青年SD大鼠12只设为青年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各药物组按照剂量配成混浮液,连续灌胃给药60 d,每天1次。

2.2 行为学测试 各组大鼠给药60 d后,进行旷场及Morris水迷宫测试。在Morris水迷宫正式测试前进行5 d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仍继续给药,测定各组动物在水中寻找平台的时间和路线。各组动物最后1 d给药后先进行旷场实验,随后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

2.3 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 实验装置为100 cm×100 cm×50 cm,四周底面全部涂黑的无盖圆筒。实验前让大鼠自由探究5 min。正式实验时,将大鼠放入旷场的边缘区,采用视频跟踪分析系统自动记录大鼠5 min的活动情况。观察大鼠的运动距离和进入旷场中央(半径33 cm的圆形区域)的时间百分比。

2.4 Morris水迷宫测试 Morris水迷宫是直径120 cm,水深50 cm的圆形铁皮水池,水温控制在(24±1) ℃左右。池壁上有东、南、西、北4个入水点,其南北、东西的连线将水池划分为4个象限,分别称第1象限(SE)、第2象限(NE)、第3象限(NW)、第4象限(SW),在第4象限正中离池壁24 cm处放与水池背景同色的平台,平台低于水面3 cm。训练前1 d将大鼠放入无站台的池中自由游泳,以适应环境和剔除漂浮且停留的大鼠。①定位航行实验测试:将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从入水到找到隐蔽平台的时间记为潜伏期,若找不到平台则引导大鼠至平台停留数秒并记潜伏期为60 s,每天分别从4个象限将大鼠放入水中训练并记录,历时5 d。每天训练取当天平均潜伏期作为成绩,游泳的轨迹为总路程,取平均值作为成绩。②空间探索实验:第6天游泳测试撤去平台,记录大鼠在60 s内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以及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检测大鼠对原平台的空间记忆情况。

2.5 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测定 行为学实验结束后,立即断头,在冰上取海马组织,置-80 ℃保存备用。大鼠海马组织总蛋白提取按总蛋白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并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取总蛋白(50 μg) 在SDS-PAGE 凝胶上电泳分离2 h,将凝胶湿转至PVDF膜。取出PVDF膜,浸于封闭液中室温轻摇封闭1 h,用TBST缓冲液漂洗干净,浸入TBST稀释的一抗, 室温下孵育1~2 h后,用TBST在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洗2次,每次10 min;再用TBS洗1次,10 min。同上方法准备二抗稀释液并与膜接触,室温下孵育1~2 h后,用TBST在室温下脱色摇床上洗2次,每次10 min;再用TBS洗1次,10 min。之后用ECL检测试剂盒显色,曝光、显影和定影,将胶片进行扫描或拍照,用凝胶图象处理系统分析目标带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净吸光度值。

2.6 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以±s表示。实验结果先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差异显著性再用Dennett′s 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黄芪多糖对老年大鼠旷场实验的影响 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大鼠组运动总距离显著降低(P

3.2 黄芪多糖对老年大鼠逃避潜伏期的影响 老年组大鼠逃避潜伏期与青年组相比在第1天和第2天的测试均明显延长(P

3.3 黄芪多糖对老年大鼠空间探索试验的影响 与青年大鼠比较,老年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试验的原平台穿越次数显著下降(P

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

3.4 黄芪多糖对老年大鼠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 与青年对照组比较,老年大鼠海马组织p-NMDAR1,p-CaMKⅡ,p-PKACβ,p-CREB的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4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SD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显著下降,表现在Morris水迷宫测试的定位航行试验逃避潜伏期延长,空间探索试验中穿越原平台位置的次数以及在原平台所在象限的停留时间下降。黄芪多糖给予60 d干预后能显著改善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减退现象。黄芪多糖不影响老年大鼠旷场测试的活动距离及中间区时间百分比,表明黄芪多糖并不是通过影响老年大鼠的活动性能而使Morris水迷宫结果产生差异。

关于学习记忆退化的机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涉及相关受体、神经递质、蛋白激酶等多种信号转导级联反应过程。学习、记忆的形成过程及脑功能的可塑性变化,如长时程增强(LTP),与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和钙/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磷酸化状态密切相关[1]。NMDA受体1(NMDAR1)是NMDA发挥功能所必须的受体亚型。CaMKⅡ是蛋白突触后致密物的主要蛋白(PSD),它类似于一个“分子开关”,通过自身磷酸化过程决定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信息存储[8]。蛋白激酶A(PKA)信号途径尤其PKACβ是调控重要学习和记忆过程的分子元件[9]。此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是启动转录激活其他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关键蛋白,在信息存储相关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10]。许多基因与cAMP反应元件(CRE)在其启动子区域序列,特别重要的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BDNF通过转录和转录后机制调节蛋白质合成,并且可能通过在突触位置持续,再生信号激活释放和合成CaMKⅡ[11]。因此,本研究测定上述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作为黄芪多糖改善老年大鼠学习记忆的主要指标。

海马是哺乳动物空间学习、记忆形成的重要结构功能区,也是神经可塑性改变的主要脑区[12]。在衰老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易损性是学习记忆退化的重要原因,成年人的海马神经发生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下降[13]。本实验选择的蛋白与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老年大鼠p-NMDAR1,p-CAMKⅡ,p-KAC,p-CREB以及BNDF等蛋白相对表达较青年组显著下降。这些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水平的下降,可能与记忆相关的任务密切相关。结果提示海马相应神经可塑性蛋白水平的下降影响其学习记忆功能,推测这可能是导致增龄性学习记忆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经黄芪多糖干预后,这些神经可塑性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

目前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抗衰老的药物,现有药物多只能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之一在于全面动员自身的调理功能,偏重于促进神经元自身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中药在缓解衰老及衰老相关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目前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缓解衰老的研究进展较快[14-17],其中研究较多的有人参皂苷、灵芝多糖等[18-20],这些实验为寻找抗衰老药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本研究通过研究黄芪多糖对神经可塑性蛋白的影响,探讨了黄芪多糖对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上调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水平可能是黄芪多糖改善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主要机制,其具体的信号转导通路及作用点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Tohda C, Matsumoto N, Zou K, et al. Aβ (25-35)-induced memory impairment, axonal atrophy, and synaptic loss are ameliorated by MI, a metabolite of protopanaxadiol-type saponins[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2004,29(5):860.

[2] Shukitt-Hale B, Lau F C, Joseph J A. Berry fruit supplementation and the aging brain[J]. J Agric Food Chem,2008,56(3):636.

[3] 钟灵,王振富,文德鉴. 黄芪多糖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3,29(4):350.

[4] Langui D, Lachapelle F, Duyckaerts C. Animal model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J]. Med Sci, 2007,23(2):180.

[5] Pollak D D, Scharl T, Leisch F, et al. Strain-dependent regulation of plasticity-related proteins in the mouse hippocampus[J]. Behav Brain Res,2005,165(2):240.

[6] Halbreich U, Lumley L A, Palter S, et al. Possible acceleration of age effects on cognition following menopause[J]. J Psychiatr Res,1995,29(3):153.

[7] Hebda-Bauer E K, Luo J, Watson S J, et al. Female CREB-deficient mice show earlier age-related cognitive deficits than males[J]. Neuroscience,2007,150(2):260.

[8] Ahmed T, Frey J U. Plasticity-specific phosphorylation of CaMKⅡ, MAP-kinases and CREB during late-LTP in rat hippocampal slices in vitro[J]. Neuropharmacology, 2005,49(4):477.

[9] Armbrecht H J, Boltz M A, Kumar V B, et al. Effect of age on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s in hippocampus of senescence-accelerated mice[J]. Brain Res, 1999,842(2):287.

[10] Lamprecht R. CREB: a message to remember[J]. Cell Mol Life Sci, 1999,55(4):554.

[11] Gómez-Pinilla F, Huie J R, Ying Z, et al. BDNF and learning: evidence that instrumental training promotes learning within the spinal cord by up-regulating BDNF expression[J]. Neuroscience,2007,148(4):893.

[12] 刘丽琴,罗艳,张瑞睿,等. 人参皂苷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HPA轴, BDNF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342.

[13] Donovan M H, Yazdani U, Norris R D, et al. Decreased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in the PDAPP mouse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J]. J Comp Neurol,2006,495(1):70.

[14] 周,王建伟,姜蓉,等. 人参皂苷Rg1在造血干/祖细胞连续移植中对抗细胞衰老的作用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7):2848.

[15] 张先平,刘俊,徐春燕,等. 当归多糖对小鼠衰老造血干细胞端粒、端粒酶及P53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354.

[16] 张先平,王乾,陈斌,等. 当归多糖抑制氧化损伤延缓造血干细胞衰老[J].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3):407.

[17] 陆兔林,吴杨,季德,等. 五味子多糖提取分离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4):751.

[18] Cheng Y, Zhang J. Anti-amnestic and anti-aging effect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Rb1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J]. Acta Pharm Sin, 2005,26(2):143.

[19] 赵海花,赖红,吕永利. 人参皂甙对老龄大鼠 Meynert 核 TrkB mRNA 表达的影响[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5,14(4):430.

[20] You Y H, Lin Z B. Protective effects of Ganoderma lucidum polysaccharides peptide on injury of macrophages induced by reactive oxygen species[J]. Acta Pharm Sin, 2002,23(9):787.

Study on effect of Astragali Radix polysaccharides in improving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s in aged rats and its mechanism

YAO Hui, GU Li-jia, GUO Jian-you

(1.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 31001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Mental Health,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stragali Radix polysaccharides (APS) on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s of aged rats, in order to explore its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s. Natural aging female SD rats were selected in the animal model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APS low-dose group (50 mg・kg-1), the APS high-dose group (150 mg・kg-1) and the piracetam-treated group (560 mg・kg-1). They were orally administer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drugs for consecutively 60 days. Besides, a young control group was set.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s of the rats were tested by the open-field test and the Morris water maze task. The Western-blot method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levels of relevant neural plasticity protein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 receptor) in hippocampus, 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 protein kinase (PKA), the phosphorylation level of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 an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found that the learning and memory functions and the hippocampus neural plasticity protein expression of the aged rat grou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young control group (P

老年医学概念范文第3篇

1.1人口老龄化

据2010年我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北京市在第6次人口普查中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人占12.5%;65岁及以上人口占8.7%。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1.2老年医学

老年医学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老年医学是一门针对老年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学科,老年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中必不可少的学科。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国家之一,到2020年,预计我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17%,总数达到2.48亿[3]。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何更好的发展我国老年医学,培养更多、更好的老年医学人才,以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1.3教学实践

老年医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需要探索与改进的地方[4、5]。人体各脏器老化及退行性变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加之复杂多变的疾病状态,这常常是老年科医生需要面对的问题[6]。各种疾病交织在一起,既存在疾病管理的问题,又不单单是单一专科疾病的诊治,诊疗思维有所不同,这相应的要求在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与专科的教学实践有所区别,有所强调,有所转变。这是老年医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更新与改进的地方。为了促进老龄社会健康稳步的发展,培养熟练全面掌握老年医学知识的人才,需要我们不断根据老年医学发展特点改进教学实践工作。

2老年共病管理理念与教学实践

2.1老年共病的特点

据统计,在65岁~69岁老年人群中有32%的人患有3种及3种以上的慢性病,在80岁~84岁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则上升到52%。这使老年人的医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死亡率、住院率升高,更易出现不合理用药,药物相互之间作用,不良反应等问题[7-9]。老年共病的患者常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包括中药及西药,种类多,数量大,服药时间及服药剂量不易掌握,差错率高,且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增多,容易出现肝肾代谢负担,药物蓄积等不良反应[8]。同时,有的老年患者共病中的每个疾病的治疗方案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互矛盾,如某位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冠心病和消化道出血,此时,抗凝与止血治疗需权衡利弊,以期降低医疗风险,取得对患者预后最佳的效果。

2.2老年共病的管理

2012年,美国老年医学会首次提出了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并于同年编辑出版《老年共病管理策略》的指南[10]。该指南强调了对老年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进而遵照患者意愿,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考虑预后,权衡利弊等因素,管理共病。该指南强调了个体化建议,并指出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及患者实际情况,更加贴合实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老年共病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了解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评估在老年共病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其主要包括疾病状态、生活活动能力、认知功能、营养、心理等方面。其在疾病的诊治与教学实践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11]。

2.3共病管理与教学实践

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即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也是一个老年科医师天天面临的医疗问题;是老年医学不断发展进步的结果;是人文关怀与循证医学不断发展的结果;是我们需要思索与实践的新理论新方法。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可以提高老年医学教学实践效果,可以更加明确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需要全方位评估,多学科考虑疾病管理,通过强化老年共病管理理念,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可以使学生对老年医学有更深入的理解,能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强化老年医学整体治疗观念,为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即使实习学生毕业工作后,不从事老年科工作,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在各个不同专科工作的医师,都将面临着老年患者,这些老年患者中也将存在老年共病患者,这些患者是不同专科医师处理的难题。如果能够在教学实习阶段就有共病管理的思维及实践基础,则能更好的应对后期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更好的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预期的治疗效果。这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有必要将共病的管理理念深入到教学实践当中,使其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3老年共病管理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3.1提高教师对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认识

通过老年共病管理理念的宣传与学习,使广大老年科医务工作者乃至各专科医务工作者,熟知老年共病管理的概念与方式方法,制定科学的管理体系,塑造科学管理的氛围。为进一步开展教学实践工作提供必备的基础。只有具备良好的氛围,必要的知识储备,明确教学观点,才能有的放矢的培养医学人才,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践的效果。

3.2典型病例结合PBL的教学方法

老年医学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逆向法;教学;老年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7-02

传统教学模式是遵循由“概念-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的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思路,即先告知疾病名称,再根据疾病讲解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体征、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再讲解治疗方法。此方法与临床实践相比,较为被动,且约束学生思维能力,此外,选修老年医学课的学生已有一定的临床基础理论知识,但缺乏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诊治的能力,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上述能力,是临床教学面临的一个课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逆向法教学模式应用于部分老年病学课程的授课中,通过与传统教学法比较,了解其存在的优势。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及分组。选取我校2010年9月~2011年1月、2011年9月~2012年1月选修老年医学课程的大学本科4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25岁,教学时间为20学时。将2010年9月~2011年1月期间选修此课程的42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将2011年9月~2012年1月选修此课程的47名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以视频、多媒体展示老年患者病例特点为基础的逆向法进行教学。

2.方法。①传统医学教学模式:选择疾病种类带教老师主讲(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提出临床问题(诊断、计划、措施)提问和讨论教师总结结课考核。②逆向法教学模式:不同患者典型临床病例的完整主诉以视频的方式在课堂上播放学生聆听并记录视频中所涉及的有价值的临床信息分组讨论,进而向老师提出问题,要求获得支持假设的补充信息,找寻分析及整理资料(临床病历信息补充由老师给予,同时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讨论后反馈回的信息及时给与必要的指导)提出假设性诊断相关知识由学生在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资料下次上课时由每个学习小组学生轮流发言提出临床问题答案(诊断、计划措施),小组成员补充教师归纳总结结课考核。带教教师应在授课前充分准备病例资料,选择有代表性的患者典型病例视频,查阅病历详细了解患者情况以满足学生关于病史的提问。

3.评估方法。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统一命题的出科理论考试,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理论考试设总分为100分,统计两组得分情况;问卷调查以不记名答卷形式调查两组学生对不同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认同情况,调查问卷按肯定、否定作答,问卷统一发放,当场收回,有效回收率100%。

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实施情况及结果

1.课程结束后考核,实验组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2.对两组学生进行学习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分别记录对每个问题给予肯定回答的人数,对每项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三、讨论

老年疾病的特点是:疾病复杂多变,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及合并症多,而当今临床医学过度专业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导致其辗转于各个不同科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增加了患者家属和社会的负担的同时也使接受以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学习老年医学课程的学生产生对于大量不关联知识不知如何接受的茫然感,学生感到课堂授课内容与实际临床明显脱节并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我们采用将典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症状以视频短片形式展示给学生的逆向法教学模式,此方法让学生直接进入临床状态,增强了学生对真实病人的整体感性认识,这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方式,为授课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的互动奠定了基础;另外,由于老年病学课程开设的时间通常是继内科学等课程之后,此时学生已有一定内科学等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典型病例视频短片为先导,从临床表现入手,逆向地启发性引导学生学习疾病的诊断、病因、发病机理等,由面到点,有助于学生对于细节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更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教材内容和外延知识、充分发挥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对基础学科与专业课程相互衔接的认识更加清晰,知道了怎么学和学什么,学生学习起来不再盲目和迷茫,积极性亦提高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积极思考问题。使用视频、多媒体等的逆向法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具有创新性、多样性。问卷调查显示:在老年医学部分章节中采用以视频为先导的逆向法教学,实验组学生对于“是否比传统课堂讲授教学灵活有趣”给予肯定回答的占95.7%,说明逆向思维教学模式有利于学习兴趣的产生,鼓励学生做主体,做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处于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循环中,同时也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和兴趣,学生的学习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当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时大脑会形成优势的最佳兴奋中心,对事物的反应、思维活动积极有效,对教学效果大有益处,对学生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的培养亦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交流是正确诊断及治疗的必要前提,而部分大学生性格较内向,羞于和人交谈及当众发言,我们采用逆向法教学,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问题由小组成员协商后轮流发言,鼓励学生的合作及交流。姚群秀的教学实践也证明,逆向法教学在老年医学见习教学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它能使学生更有效地接触患者,与患者交流,增强学生自学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学生同老师的交往相对于传统模式教学更为融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合理的交流和对话,交互作用,发生思维的碰撞,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启迪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教学过程,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此外,高综合素质的带教老师是开展老年医学课程逆向思维教学的必要前提,这要求带教老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准备视频、幻灯,设计问题,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其次,要对自己讲授过的课进行回顾与评价,分析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再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优化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以后的教学能达到最佳效果。教育的变革势必会引起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逆向法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从顺向思路的相反面去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意义,学生能够从现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地扩展开来从不同的方向和层次去着手思考,进而结合具体病案学习相关知识分析综合,最终达到获得临床思维及终生学习的能力。本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55.3%学生认为逆向教学法应用于老年医学课程能够提高独立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

综上,我们此次尝试将逆向法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收到了可喜的效果,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授课教学方法的僵硬,但却不及后者对于知识概括的全面性,因此逆向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运用还需不断完善。临床教学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以提高医学生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杜文津,陈晋文,徐巍.美国老年医学教育对我国老年医学教育的启示[J].医学与社会,2012,25(1):94-96.

[2]牛建琳,伍立峰.平面构成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应用和转换训练[J].大众文艺,2010,(23):280-281.

[3]李宛青,邢华燕.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1):79-82.

老年医学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自我护理;影响因素;对策

据who报道,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在我国,糖尿病发生率呈上升状态。而老年糖尿病是指年龄≥60岁的糖尿病患者,包括60岁以前已经诊断和60岁及以后诊断为糖尿病者。糖尿病足部病变(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2],尤以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是患者致残、致死和能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人群的生活质量。国内医学统计数据表明:老年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49.5%[3],糖尿病足的截肢率随年龄而增加,下肢截肢的危险性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英国dm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4]的初步研究,发现通过强化患者的足部护理教育和提高患者足部自护能力,可以有效地降低df的发生率和截肢率。良好的自我护理是糖尿病控制成功的关键,但自护行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1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有关个体对自我看法的一种理论[5],是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对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而这些感受与信念是个体内在的知觉加上别人对他(她)的反应而形成,它可引导个体的行为。老年人群面对减退的社会作用和自身逐渐衰退的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地会导致其消极的自我概念形成[6]。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两者相互促进[7]。自我概念的增强可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亦可增强自我概念。自我护理能力来源于自我概念的完整性,因此自我概念是直接影响自我护理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

2 健康信念

患者往往重视程度不够,这与其并发症出现缓慢有关,患者因短期内看不到疾病带来的严重后果而产生一种侥幸心理。而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关键。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一个人对健康的理解和对健康的信念对其自理行为有明显的导向作用[7]。人们的健康信念可以直接影响对待健康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有助于健康行为的形成[8]。为更好地防止df,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社会、家庭经济负担,医务人员应加强患者对df危害的认识。

3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包括家庭、亲属、朋友、社会组织等所给予个体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9]。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有促进作用[7]。wang[10]的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通过影响自我护理能力来促进健康。可见,给予老年人一定的社会支持对促进其自立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医务人员忽略对患者进行系统的足部护理教育,会导致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以致患者缺乏相关知识。同时,很多老年患者缺乏主动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的意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积极指导患者主动寻求有效的社会支持与理解,以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4 自身背景

callaghan[11]研究显示,影响老年人健康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基本因素有教育、经济收入、医疗保险、种族、社会支持系统、日常的宗教信仰活动、健康状况、婚姻状况、性别、年龄、子女的数量等。koukouli等[12]的研究也表明,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等是影响自我护理能力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提出居住方式也影响其自护能力。我国学者万巧琴等[13]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患者的文化程度、患病期、健康信念、社会支持等对其自我照顾行为有一定影响。

5 对策与建议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长期的综合性治疗,患者必须主动参与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关注糖尿病必须从糖尿病教育开始,故我们有责任让每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充分认识足部护理的重要性并接受足部防治护理,进而帮助患者进行良好的自我护理,控制疾病的发展。实践证明,自我护理理论在老年医学和糖尿病等慢性病保健中都显示出了无法估计的潜力和实用性[14]。

5.1 知识和态度的改变 自护能力的教育是提高患者认知的必要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使其在获取知识的态度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能更好地掌握自护技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reiber等[15]发现,没有接受过糖尿病教育的患者,其足部溃疡导致截肢的发生率是接受者的3倍。尽管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40%~8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所致截肢的发生率[16]。但相比于复杂的外科手术而言,富有实效的自护能力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一些研究显示,只有不到25%的新诊断的足部溃疡患者认为他(她)们的疾病非常危险,而至少有20%的糖尿病足部溃疡是由于不妥当、不及时的治疗所造成。因此,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同样十分重要。

5.2 预防护理 一些文献报道,即使已有df的危险因素存在,良好的足部护理能使多达80%的患者不发生足部溃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的足部护理行为的建立,对df的预防尤为重要。对于温度感觉、痛觉减退的患者,要注意防止烫伤、冻伤,指导患者禁用热水烫脚,水温保持在40 ℃以下,时间不宜过长,不超过5 min为宜;对于触觉、压力觉减退的患者,因对摩擦和不适丧失感觉,指导其注意保暖,鞋袜宽松舒适,以免妨碍足部血液循环,每周进行足部感觉测试;每日检查足部有无溃疡、水泡、红肿和动脉搏动情况。张小群等[17]提出的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五步曲,为易记易掌握的足部护理方法,是糖尿病患者保持双足皮肤清洁、柔润、促进双足血供、及早发现足部问题、及时处理的简便、实用、有效、可行的df预防护理措施,特别是坚持每日进行足部检查对预防df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5.3 优化管理模式 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糖尿病足部护理的优化管理模式,如电话咨询、建立档案、随访制度、建立团队及开设门诊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足部早期干预及治疗护理,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其需求。

6 小结

df发病率高,特别是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国内曾有学者对38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老年和老年前期糖尿病患者,df的发病率分别为49.5%和27.4%,中年组为11%。因此,重视日常足部护理和提高足部自护能力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对预防糖尿病足部溃疡及溃疡所致的截肢发生十分重要。同时培养和提高护士对df的知识水平及健康教育能力,促进df预防的深入,让患者充分认识df预防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这对有效控制df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alberti k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diabetic medicine,1998,539-553.

2 刘天纾.糖尿病足的预防与健康教育的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305-307.

3 唐兰.老年糖尿病足坏疽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中老年医学杂志,1997,16(4):204.

4 lohr r,hierl fx,landgraf r.diabetic foot syndrome.foot education and foot care.mmw forschritte der medizin,2002,144(12):47-50.

5 康丹,朱会琼.自我概论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护理学杂志,2005,20(8):80-封三.

6 陈培培,张银萍,苟文丽.老年人自我概念与自我护理能力的伦理关系.中国医学伦理学,1997,(5):61-62.

7 杨支兰,孙建萍,张露,等.老年人自我护理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2007,22(6):77-78.

8 ruchlin hs,lachs ms.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exercise among older adults.j appl gerontol,1999,18(3):341-357.

9 penninx bw,tilburg tv,kriegsman dm.social network,social support,and loneliness in older persons with different chronic diseases.aging health,1999,11(2):151-168.

10 wang hh.a comparison of two models of 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in rural elderly taiwanese women.public health nurs,2001,18(3):204-211.

11 callaghan d.healthy behaviors,self-efficacy,self-care,and basic conditioning factors in older adults.j community health nurs,2005,22(3):169-178.

12 koukouli s,vlachonikolis ig.socio-demographic factors and self-reported functional status: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bmc health serv res,2002,2(1):20.

13 万巧琴,尚少梅,刘宇,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3,6(8):659-662.

14 断艳贤.自我护理理论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的体会.天津护理,2003,11(4):170.

15 reiber ge,pecoraro re,keopsell td.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case-control study.ann intern med,1992,117(2):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