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关健词:一卡通系统;建设;问题;措施

建立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校园一卡通系统在加强学校校园管理、资源整合与共享、方便教职工及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方面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校园一卡通的目标是取代以前各种各样的票、证、卡,以服务客户为重心,以校园卡为载体,在校园卡应用子系统的场所对持卡人的信息进行判断、识别和处理。校园一卡通是今后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高等院校校园卡系统的建设一般都经过提出需求、设计框架、构建系统、投入运营几个阶段,根据目前各高等院校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和使用情况,笔者通过观察、比较,作了一些如下的分析总结。

一、运营效果

1.投入运营后一般都能满足日常基本消费需求,如食堂、浴室、水房等消费(原来后勤部门管理的消费网点),一卡通专网的建成运营(或借助于校园网络运营)为各个校区的数据实时共享提供了保障,更可以将收费系统扩展到校内超市、机房、水电收费中心、医院,还有涉及收费项目的各部门、各学院,一卡通系统的成熟可以实现现金充值、银行转账充值和学校补助发放,一卡通系统很好的减少了校内现金、代币券的流通、规范校内收费行为特别是账外资金收入,对“小金库”现象也是一个很好的制约;

2.通过校园卡的标识和内部功能设定,增加校园卡的身份识别、权限识别功能,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开放校车乘座、教室多媒体、图书借阅系统,图书馆、实验室门禁系统,通用查询管理系统。校园卡系统的投入运营更好的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二、现存状况与问题

(1)无章可循,从本世纪初提出一卡通工程理念到目前各高校陆续的投入,一卡通工程已由理论阶段过渡到实践阶段,由于是一个全新的系统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有许多要积极探索的内容;(2)组织机构及构成人员复杂,现成立的校园卡管理部门名称有校园卡管理中心、校园卡结算管理中心、还有校园卡结算中心,建制也不尽相同,有的是副处级建制,有的是科级建制,有的隶属于学校信息中心,有的隶属于学校财务处,从目前来看大多数隶属于财务处人员关系多种多样、有正式工、临时工、还有公司外派人员;(3)投资主体多,现在的校园一卡通系统作为数字化校园的主要组成部分,学校非常重视建设,很多学校引进合作单位如银行、移动公司或电信公司,合作各方都有资金投入,合作方也都是校园卡系统建设和运营的参与者;(4)投资各方的目的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是以学校为主要投资者和建设者、使用者,学校的目的是为提升整体学校管理水平、方便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资金支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寻求学校在资金上的合作,移动或电信通常为学校提供一卡通网络建设、维护以及短信平台,他们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另一面是为了充分利用一卡通短信平台获取短信使用费,总体上来说,校外合作方的目标是通过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名利双收;(5)相关制度欠缺,目前各高校一卡通系统投入运营时间不长,有的还处在试运营阶段,运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没有相关的运营管理办法,即使有也是属于试行。

以上几项因素导致平时一卡通系统运营的管理难度较大,一卡通系统建设的步伐较慢,

三、原因分析

(1)起步较晚,从一卡通理念的提出到现在才十年左右的时间,各高校的一卡通建设也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学校的规划是粗线条的,校园一卡通的建设还是处于朦胧发展阶段。(2)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各个高校的财力状况不一,很多高校的校园卡建设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移动等第三方介入。(3)服务对象需求不明晰,新的服务对象缺少主动性需求,校园卡中心服务的对象有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商户和客户,一卡通系统是在原有的食堂售饭系统上发展起来的,以前的目标是服务商户和客户,系统建立的基础和要求是资金的安全,往来账务的平衡,目前的校园卡系统是能够满足这个方面的要求的,但是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的目标远不止这样的功能,它要求将各部门、各学院在日常管理、教学等过程工作与校园卡系统很好的结合起来,借助校园卡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通过校园卡系统这样一个平台融合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要求实现对全校教职工、学生的行政管理、教务教学管理、后勤管理;(4)现有的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卡片技术和安全性限制了发展速度,卡片应用技术的逐渐成熟(包括系统软件和卡片机具),为一卡通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很多的校园卡系统是在原有的售堂饭卡系统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各高校不同程度的都有几个校区,各校区间比较分散,有的物理距离间隔很远,像我们学校新老校区分别在江南、江北,要让校园卡在所有校区都能通用,除了食堂就餐以外,还有校车乘座、图书借阅、门禁、考勤、会议签到、上课点名及多媒体的使用,新的校园卡除了具有原来的电子钱包功能外还增加了身份识别功能,这对校园卡的防盗窃、防伪造、防变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改进措施

1.加强校际问的经验交流,目前一卡通的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各个高校的需求也不一样,可以通过校际间的交流达到信息互通、借鉴成熟的经验,提高校园卡系统的建设速度。尽快建立行业或地区规范体系,如重庆市出台的重庆市高等院校“数字校园”评估指标体系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极具引导作用。

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校园卡系统稳定高效的运行,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保证:

(1)要有组织机构和人员作保证。校园卡系统涉及到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今后对大家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学校要设有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要有财务专业人员、网络专业人员、专用设备维护人员。

(2)要有经费保证。明确经费来源,可以考虑学校投入与运营收费相结合,校园卡系统投入运营后大大减轻了商户的消费结算工作,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商户承担一部分运营经费。

(3)要有制度保证。高等院校根据运营情况及时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结算制度,规范校园卡的运营。

3.明确合作各方的职责,多方参与对系统的日常维护造成了不便,学校作为主要投资者和管理者在校园卡系统的运营中承担着更多的职责;银行的职责主要在校园卡系统现金充值款的缴存、银行圈存等方面,包括及时的服务、技术上的对接、圈存账单的提供;移动或电信的职责主要是网络的维护(在承建一卡通专网的情况下)、短信平台的支持。

4.明确校园一卡通系统建立的基础,校园卡系统是由原来的食堂售饭系统演变过来的,校园卡所具有的电子钱包功能更强大,校园卡系统的运营基础就是保证系统账务的平衡,具体是三个方面系统的平衡,如下图所示:

5.明确系统建设程序,关键让使用部门主动提出需求(可以将数字化建设成果纳入部门业绩考核范畴),系统建设的目标是为各部门、各学院等服务的,系统建设的过程需要各部门、各学院的参与,尤其是各部门、各学院根据自身工作提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和改进建议,校园卡管理部门按照程序提请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统一向校园卡承建单位提出。

各部门、各学院新增管理系统、消费点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对接程序

6.建立以卡为中心的校园卡管理体系,客户的基本信息写入卡中,包括客户的唯一识别号,客户所具有的权限和功能也都体现在卡中,卡代表了客户的身份,客户基本信息的修改也要有卡才能操作,卡中的权限、功能必须有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批示才能增、删、改。客户可以借助于卡或卡中的唯一识别号进行消费、转账、查询和管理。

7.加强安全性建设,在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过程中,要把卡的安全性、系统的安全性放在首位,要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整个系统运行高效、安全、可靠。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内部安全:各种系统合法操作员的操作控制,系统之间相互访问的控制,系统操作员都用操作卡和各自的密码进行系统操作注册;

外部安全:校园网访问者的无意访问,黑客的攻击,

各种病毒攻击,系统的非法代码(木马代码),当网络系统通过公网进行通讯时,信息可能受到窃听和非法修改。完整的集成化的企业范围的VPN安全解决方案,提供在公网上安全的双向通讯,以及透明的加密方案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中心信息系统的安全:它是一卡通系统的安全关键,包括中心数据库的安全、所有同中心进行交换的信息的安全,使用一定的防火墙技术,和安全的防火墙操作系统,保护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性。

卡安全:卡片是否防伪造,防篡改,可以采用更为安全的CPU卡,通过多重密码和卡与系统的密码校验提高卡片的安全;

脱机流水交易的安全:脱机流水交易在网络断开时能安全储存,防止本地篡改数据;

意外因素导致的安全隐患: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建立定期的数据异地备份和双服务器;

安全行政管理:只有加强安全行政管理,系统的安全才有保障。操作员、管理员口令、权限分级(不同身份具有不同的权限,不同的密码);

五、建设设想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1、总体布局。学生餐厅概括来说就是两部分组成:就餐区与厨房加工区。其中就餐区包括就餐区、排队区、洗手洗碗区、餐具回收区。厨房加工区通常包括:值班入库、淋浴更衣、主副食储藏、冷藏冷冻、主食加工、副食加工、面点制作、蒸饭区、清洗消毒及配套的二次更衣卫生通过等辅助用房。总体布局即是考虑两者怎样组合的问题。几点经验总结:①就餐区优先靠近景观较优的方位设置,厨房加工区则处于次要位置。②厨房加工部分应按流线沿走廊依次排开,平面完整不要做过多变化,避免流线过长,便于厨房设备专业厂商介入设计,对高校同时新建多个餐厅时显得尤为重要。造型重点则在就餐区的变化。③高校学生就餐具有集中时段和快捷迅速的特点,与此同时就近就餐的心理特点导致离出入口越近层数越低的餐厅,学生人数越多,其交通压力越大。就餐人数由首层到顶层逐次递减便于消防疏散,避免造成交通面积过大的窘境。通常建筑层数不超过三层较适宜,其中二层可做到用餐人数最大,可设室外疏散平台并由室外大台阶直达首层地面,多加利用往往能在2、3层小体量建筑中形成层次丰富的建筑形象。④为满足餐饮运营管理灵活性需要,单体达到一定规模后可考虑各层均可独立经营、独立操作的单元式布局模式,即每层一个就餐区搭配一个厨房加工区。这样各层均可独立经营灵活管理。

2、交通组织。高校学生餐厅面对短时间大量就餐人群必须讲求效率,须有足够交通空间。交通空间主要指就餐区交通部分,包括入口门厅、垂直交通、排队区、桌椅间过道这几个部分组成。入口门厅设计中可考虑结合室外活动空间,满足学生活动需要,但注意不要对主出入口形成阻碍。楼梯间应尽量利用自然采光,最好处于室外就餐人群可视范围,利于人群自主判断选择路线,避免产生拥堵。如设置垂直电梯,同理应优先选择观光电梯,避免在各个节点产生等待阻隔交通。为提高效率,保证流线紧凑,桌椅间距按餐饮建筑规范要求取最小值,座椅与墙体间满足最小通行间距。同时应尽量避免设置中庭,中庭会对平面完整性产生破坏,增加交通面积降低使用效能,得不偿失。

3、就餐区设计。就餐区空间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建筑设计方案成败。除了强调自然采光通风外,由于内部功能单一,空间体量又非常巨大,决定其空间品质的决定要素往往是与室外环境的融合利用。所以就餐区的方位选择、立面形式是方案中关键。平面形式尽量避免近似方正,进而产生大进深,不利室内自然采光。就餐区尽量以带状平面围绕厨房加工区布置,售饭窗口则沿长边布置,便于设置多个窗口,压缩排队打饭等候时间。座椅布置应沿出入口方向采用组团式规律排布,形成明确的方向性及指向性。

4、厨房加工区设计。一般由专业设备厂商在初步设计阶段介入,建筑设计的主要工作是安排好流线,分配好各部分房间,空间上做好一定预留,具体图纸要求在施工图阶段由专业厂商提供支持。设计主要考虑流线清晰顺畅,避免洁污流线交叉。各制作间流线不穿插彼此独立。备餐需要单独流线与加工区分开,直接进入配餐区。主副食加工间需预留排烟道井。

5、层高要求。就餐空间的大跨度及厨房加工区需设置地沟,使得学生餐厅的层高要求要高于大部分其他校园建筑。如采用集中空调设备,还需考虑管线安装高度等问题。通常采用4.8m以上,5m左右的标准层层高。

6、消防设计重点。除前文提到的防火疏散宽度外,消防设计重点是防火分区。厨房有火房间应独立分区,通常将厨房加工区和就餐区分别独立设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间设置防火墙,防火墙上门窗均采用甲级防火门窗。

7、杂物院设计。学生餐厅每天的货物消耗及产生的垃圾数量不小,厨房后勤出入口的位置需避免货物出入对校园景观的影响。杂物院构筑物也可成为餐厅形象重要组成部分。满足遮蔽要求下起到一定景观效果。

二、其他专业配合在设计前期应注意的问题

1、涉及到给排水专业问题。给水方面主要是消防水泵设置对餐厅装修的影响,因消防水泵需均匀设置,直接影响到就餐区大空间的装修,设计时应做好协调。排水方面则是厨房加工区有水房间需要设地沟,同时涉及到结构专业的结构降板,设计时尽量将此类用房集中布置便于组织排水和结构布置。

2、涉及到暖通专业问题。南方地区多采用中央空调设备:空调机房、风机房等暖通设备用房应尽量避免跨越防火分区,从而增加管道消防密封难度。厨房排烟设备在方案初期就应考虑屋顶造型遮挡,避免设备管井对建筑天际线产生破坏改变。

3、涉及到电气专业问题。各用电房包括强电弱电均应避开有水房间布置。

三、新需求及应对策略与设计思路更新

主要指高校后勤产业经营业态的变化带来对餐厅功能复合性的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商业化经营是现在的大趋势。经营模式改变带来了对高校餐饮建筑需求的改变。比较突出的例子:多所高校组成的大学城中,学生餐厅往往会和其他服务设施一起组成综合体,功能涵盖了购物、休闲、娱乐、策展活动等形成学生服务中心。这样传统学生餐厅设计无法满足需要,设计时应根据项目需要考虑综合经营。还可根据项目需要,考虑食堂就餐空间作为学生自习、会议的多功能利用,提高非就餐时段建筑的可使用性。

四、结语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卡通 建设 运营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从网络硬件平台的搭建逐渐步入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数字化校园就是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和智能化的用户终端,三者有机的结合。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学校数字化校园框架中教育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项目之一,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结合学校的统一身份认证、人事、学工等MIS和应用系统等建设,通过共同的身份认证机制,实现数据管理的集成与共享,使校园一卡通系统成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有机的组成部分。通过这样的有机结合,使校园内的商务消费、身份识别认证、社会应用、财务结算和自助服务等活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它为广大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方便,从根本上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的目的。

一、校园一卡通的设计思路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建设是统一的综合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校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主要具有综合消费类、身份识别类、金融服务类、公共信息服务类等功能。整个系统应与银行系统、学校原有的系统和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有良好的衔接,并为学校潜在管理信息系统预留合适的接口,在项目完成后随时为学校增加其它管理系统接口提供必要的协助。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坚持: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基于前瞻性的远期规划设计;在系统的设计上,坚持“尽量避免人工干预”的设计原则,大量的工作都可以靠系统自动、自助的完成,减少人为因素对系统的影响,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易于操作和维护,用户应用更加方便;在各种设备选型上按照合理超前、理性建设、保护原有投资、避免浪费、保证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基于优秀的开放性和扩展性的原则进行设计,在设计上除了注重软、硬件系统的正常处理能力外,还要综合考虑处理突发性的大量实时数据、信息传输和存储安全保密等方面的设计因素;坚持“信息共享、集中控制”的原则。

二、校园一卡通的建设思路

1. 系统架构建设思路

建立数字校园下的三级平台架构:数字校园中心作为一级平台;教务、财务、校园卡管理中心作为二级平台;各应用系统为三级平台。

一级平台:数字校园的共享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和统一门户系统作为数据交换和共享的核心;

二级平台:银行网络系统,通过电信线路与学校校园卡管理中心实时连接,实现用户的实时圈存、银行卡挂失、每日业务结算等。校园网作为“校园智能卡”系统的骨干通讯平台,主要实现校园卡在学校内的各种业务。

三级平台:本项目的各种应用子系统和与校园卡相关联的其它应用子系统。

2. 系统平台建设思路

一卡通信息平台包含中心系统平台和子系统平台。中心系统平台是一卡通系统的核心平台,它包含对一卡通中心主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数据交换、交易及同步,用户及设备的管理、系统参数的设置和环境的设定,系统各模块的工作状态监控和工作模式的设定,密钥管理等功能。一卡通中心系统平台应由系统管理中心(校园卡综合认证、用户管理系统)、结算中心(校园卡清算、结算财务平台)、制卡中心(校园卡制卡、卡务管理平台)、通讯采集服务中心、系统集控中心(系统监控管理平台)、充值转账系统、银行圈存转账管理平台等内容构成。子系统平台则是实现校内消费、身份识别、自助服务等功能的具体技术支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可包括学生自助缴费系统、综合商务消费管理系统、食堂消费系统、校区公交车无线采集系统、射频卡指纹认证系统、数字迎新管理及学生注册报到系统和学生综合离校管理系统等。

3. 第三方系统接入方案思路

数字化校园下的一卡通系统中,还有许多第三方应用系统需要接入,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组织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校财务管理系统等。在和第三方系统对接时,传输基于TCP/IP网络实现,系统软件分别从Web Service接口层、应用程序层、卡片读写层提供多种接口实现。在进行一卡通建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与第三方的应用系统进行平滑的、有效的对接,才能更好的发挥校园一卡通系统的作用。

4. 系统安全保障思路

在基于校园网的分布式信息管理系统中,系统的信息一般都存储在数据库中,因而数据库中存储着大量关键数据。在发生校园卡故障、终端机具故障、网络故障、突发事件和网络攻击时,容易出现系统数据被破坏和丢失的情况,因此在进行一卡通建设时,要在介质选择、数据传输方式、脱机消费安全保证、充值交易安全保证、数据库安全机制、Web Service接口安全机制、突发事件的技术防范、对账机制的健全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和精心设计,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三、校园一卡通运营模式

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投资巨大,一般来讲,在已有的校园网络平台基础上要建立完善的一卡通管理系统,除了需要投入大量圈存机、POS机等终端设备外、还需要在新增自助银行、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概算投资应在500万-1000万元。由于校园一卡通系统投资量大、涉及校内外合作部门多、后期运行维护工作量大的特点,由学校或银行单方投资建设和维护可能存在以下缺陷和弊端:首次投资较大;后期维护问题层出不穷,难以及时解决;一卡通产品不具备专业化、本地化、个性化的服务,无法有效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设备老化或遇到系统需要扩展、延伸功能时,出资人可能受制于人;资金利息、维护更新、人工管理等成本巨大;销售设备的商家,可能因中途转向或倒闭造成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等。 基于上述原因,可以选择引入第三方专业一卡通公司参与,由学校、银行和一卡通公司三方共同进行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维护的运营模式,具体分工与合作内容包括:

1. 学校同意银行和一卡通公司捆绑进入校园运营,发挥各自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参与项目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2. 学校与银行联合开发资金管理平台系统,协定预充值金额的保管方,根据协议确定的频次、方式清算资金。

3. 为确保一卡通项目持久、正常运行,学校可给予投资方部份校园市场和一定的优惠政策,将淋浴、开水、桶装水、洗衣、校园广告及部分上网等项目收益让利于投资方,有利于优势互补、互惠多赢、共谋发展。

4. 建议合作期限为10年。前5-8年为投资回收期,之后学校参与收益分成。合作期满后,一卡通项目产权归校方所有,三方可以协议方式确定后续维护运营等事宜。

参考文献:

[1]张升平.数字化校园之卡通的建设[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1)

高校食堂运营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后勤保障体系 绩效

一、引言

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我国的各所高校的后勤管理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体制的转轨时期已探索出适应我国高校实际的方法与经验。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高校后勤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改革与管理创新出现了放缓的迹象,伴随着外部市场经济改革的难度增加,高校后勤服务产业也遭遇了同样的瓶颈,管理效率与服务质量的突破成为了高校后勤管理者面前的现实问题。究其原因,表面看来似乎只是高校后勤服务需求得到了暂时的满足以及在上级文件精神的约束下制约了后勤改革的红利空间等,但是这只是其浅层次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环境及条件的特殊性,脱胎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体系注重解决短期问题,存在一定的行政指导思想;没有从市场经济第三产业的视角来认真审视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性质和规律,从而制约了其保障体系的改革方向与红利。因此,正视高校后勤服务产业改革的开端、发展与现状,是从理论上对我国高校后勤改革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参考建议的前提。

二、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概述

(一)高校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服务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上看,高校后勤服务的内涵包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行政管理以及物质保障的总和;从狭义上看,高校后勤组织指的是为高校全体师生、教职工提供生活服务及行政管理的专门的机构组织部门,其服务职能则只是为高等学校中的教师和学生提供的一切有关生活、学习、医疗等诸多方面的管理等内容(朱宝铜,2007)。高校后勤的角色定位正是为了满足为高校教育服务这一目的,其作用主要就是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物质与服务要求,所以在此意义上其作用与意义显而易见。后勤保障体系的任务正是为了支持高校的教育科研等日常工作,保证高校的物质与服务提供,在高校所有职能部门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高校后勤管理 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对高校后勤的含义进行了界定,虽然具体来看有一些差异,但是总体上基本是相容的,经过笔者概括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其内涵来进行解释,广义上的高校后勤管理的内容有:高校资产管理、财务管理、高校后勤事务管理等众多方面的内容。而狭义的高校后勤管理就只涵盖比如教师与学生的衣食住行,用水用电以及供暖等具体的生活需要进行供给,校园的绿化卫生、通讯与医疗卫生服务,日常生活保健,托儿育儿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理发美容场所、商店、书店、图书馆等方面,都属于高校后勤管理的范畴,也都包含于它的狭义的概念之中。高校后勤管理的服务对象是由高校的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两大部分组成,其都是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中的受众,相当于第三产业中的顾客。

(三)高校后勤社会化 这是国务院提出的高校后勤改革目标,目的是改革高校后勤保障与运作机制,进行校企分离,以分流与重组的方式赋予其市场经济的特征,具体形式是由政府来主导、并辅以社会承担,以适应高校办学要求的法人化与市场化。其社会化的具体内涵其实就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与模式的重大转变,以扭转传统的学校统筹后勤所有事务的形式。使后勤保障体系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以适应市场规律,同时还具备高校后勤保障服务的特色。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心是把它从原有的行政体系中分离出来,按市场规律进行企业化的运营,慢慢转化为以后勤保障服务为特色的准企业形式。

(四)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企业化 讨论高校后勤的社会化就不能忽略后勤企业化这一概念,顾名思义,所谓后勤企业化即把高校后勤体系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来进行运营管理,使之作为一个标准的服务企业,实施自主经营管理,以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的形态而存在。转变原有的行政组织角色,蜕变为一个纯粹的经济组织。但是与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企业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充其量只能称为准企业化,只是采纳了现代市场企业所使用的若干管理措施,还没能完全达到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经及运作绩效。个中原因其实主要是产权问题制约了其高效的运作。因为在体制方面,其仍然采用的是行政指令,其公有制的产权特征无法像其它股份制国有企业一样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也无法使其像私有企业一样员工与管理人员高效运行,行政干预始终如影随形。所以体现在现实中有很多的改革措施都流于形式而没有达到预期的社会化效果。

(五)高校后勤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运作模式有四种:即行政管理、社会承办、甲乙方管理以及法人实体。行政管理模式是沿用高校后勤改革前的旧有模式,没有倡导的社会化改革思想,让计划经济思维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继续存在与机械运用。这种旧有的行政管理主要采用的是总务处负责制,下设行政处或后勤服务中心,按照后勤的服务范围把高校后勤的各大服务类目进行划分,然后根据自己的资源进行调配。以计划以及行政指令为主,承包为辅。对于各个职能单元根据计划下达的指标进行考核。各个业务单元对自己的业务模块负责。社会承办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某些后勤的重要基础设施由招标的形式由具有相关资质的建筑商承建(如宿舍、食堂等),当完成后交由他们负责管理运营;第二种是以委托管理、合并等途径交给外部企业或其它法人实体。此模式的可取之处是:在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许多高校普遍扩招的背景下有效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高校后勤的燃眉之急;其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由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这承包企业会把营利放在第一位,这样会大大地增加广大师生的经济负担;其次,由于管理目标的差异,外部企业经常由于与高校的沟通问题导致许多矛盾的发生。甲乙方管理模式只能说是局限于校内的甲乙方管理。又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形式为学校设立以后勤管理处等相关机构为代表作为甲方,同时设立类似于后勤公司等机构来代表乙方。甲方主要代表学校来签署协议或者进行监督,后勤公司履行乙方的职责像独立的企业一样进行自主经营活动的运作形式。另一种形式是学校通过设立后勤管理处以及其下属的相关机构,根据高校后勤的职能范围再在其下面设立相应的子机构,管理处代表校方作为甲方行使相关的职能,其下设的子机构作为乙方,像社会企业一样进行自主经营活动,以提供后勤服务。这种模式一般都是由前一咱模式演化而来。法人实体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后勤管理模式,具体为由高校自己出资或是与其它外部经济实体、社会企业合资或控股的形式,以现代企业制度的指导思想设立高校后勤法人,以现代服务企业的标准进行运作。其主要特点是后勤的法人实体与学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后勤服务企业可以独立运营,实行风险自担、自负盈亏;能够把高校后勤集团的资产与社会保障等完全剥离出去,大大减轻高校的办学负担。同时,由于学校也是后勤服务体系的出资者或控股人,他们还能享受到其经营的利益所得,这又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有助于高校的主体业务健康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这种法人实体模式应该是目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想模式。

( 六 )国外高校后勤保障 苏霍姆林斯基是最早阐述高校后勤重要性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各学校应该重视对后勤各个环节的管理。包括学校的所有的软件与硬件建设,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教育环境。他着重强调了校园的硬件建设方面学校应该精心设计,对于不恰当或者不理想的部分应该及时改进,因为这些隐性的因素在人才的培育过程中同样作用巨大。优良的环境能够促进校园人员的身心健康,对师生形成潜移默化的熏陶。其后新西兰学者Mason等人探讨了高校后勤的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英国Rodrigo通过定性研究认为,要在校园内建立和发展相应的机构组织。

三、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行绩效基本理论

( 一 )高校后勤管理理论 (1)产权理论。在高校后勤改革的研究中,产权理论收到了很多关注。产权概念源于制度经济学,美国学者科斯(R.H.Coase)提出了这一概念,以后在制度经济学领域掀起了广泛的研究,科斯认为,产权问题探讨的不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目标集中于人与人间的关系。产权的核心架构是探讨存在的合法权利,不是为了探讨所有者拥有的合法权利。科斯提出了制度经济学中非常有名的“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不管产权的形式如何,都不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但是只要出现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形,那么对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一定影响到资源配置的效率。运用于企业产权的研究领域时,著名学者康芒斯((J.R.Conmons)详尽地论述了企业产权的重要性,他是最早结合经济学与法学来探讨企业产权的学者之一。他以市场交易范围为分析基础,把产权分析引入进来。康芒斯认为,市场交易的重点是产权,尤其是所有权的交易;此外,他视“交易”活动为为个经济活动的问题,这里交易又成为了产权运动的同义词,通过这种逻辑,康芒斯把经济活动中的交易部分看作一切经济分析的重心,他把企业的产权以及法律上的界定作为一个高效有序的市场的根基,从而进一步强调产权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标准化管理理论。标准化管理理论源自于组织行为学领域,很多相关学者根据自己本国国情与实际对标准化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标准化管理原理。例如学者王征早在一九八一年就提出了他的五项标准化原理,即统一、简化、互换、协调以及阶梯原理(王征,1981)。王征认为,统一原理是这一系列原理的重中之重。其它原理都不过是这一原理的体现形式而已。而统一也只是辩证的统一。运用于高校后勤服务体系的管理方面,有学者也对此进行了论述,有学者认为的后勤管理体制的标准化推进需要革故鼎新,去除原有的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实行校企分开、自主经营,使之市场化、企业化(牟向秋,2012)。针对我国实际国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领导形式开期存在,基本上都是后勤服从校长及其他行政领导,这与现代企业的标准化治理有很大的区别。而高校后勤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必须运用现代公司制度进行标准化管理,在制度上,高校后勤历经改革之后也应该有自己的董事会,配备自己本系统的章程与相关制度,并以机构、工作以及人员等方面的来逐一落实;后勤集团的总经理也需要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即个人责任制,以便实施激励约束。(3)精细化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中有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被广泛采用,其在企业的绩效提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理论上看,它把科学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以及丰田的精益管理方式结合在了一起,是顺应生产分工和生产精细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把通常的企业运作管理进一步理论化、具体化的思想与模式,而且这种管理理论倡导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创新的思想面对组织体系与生产流程,对生产与管理目标要有持续优化的态度。从体质上来看,精细化管理理论是对管理目标的解构细化而且逐一落到实处的过程,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保证各个组织的单位精确协同地运作,是通过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所需资源以及尽量减少管理成本为目的的管理方式(孙念怀,2005)。(4)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管理又名成果管理,管理大师德鲁克首次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按照德鲁克的理解,目标管理指的是组织在某一时期内努力的方向以及预期的目标成果,让组织的需要逐步转变成个体目标的管理哲学。事实上,目标管理的先决条件是明确了目标而后才能确定各个个体的管理方式,使每一个层级的管理者一起协商、确定目标并最终确定他们各自的责任与成果,与此同时还会有明确的目标来进行考核,使任务执行者进行自我考核以及自我评定,通过这种方式唤起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达到组织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从而提升组织效率(德鲁克,1954)。(5)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将一些局部的商业机构管理与模式应用于公共领域,特别是国家部门。其重点在于推崇政府的公共服务,强调官员的社会作用与影响力,其管理的方法与技巧不拘一格,并且成效显著,在政府有效运行过程中都可适用。包括公务员招聘、公共设施管理、公职人员薪酬管理等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被称为一种全新的理论,学者们一致认为这是由工商管理到行政管理的华丽转身,其对政府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提供了理念基础,对于以往学者们广泛讨论的政府失灵等问题都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当仁不让地成为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理论(王清途,2012)。西方很多国家政府的改革都是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即遵循效率的管理理念,广泛采纳了经济领域中私营部门管理模式,由此诞生了新公共管理理论,这与传统的公共管理模式有很大不同。在西方政府改革过程中英国最早开展新公共管理改革,其后一些其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跟进,例如新西兰、美国与加拿大等。这些国家推行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即是,在公共服务部门中倡导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作用,推行私有企业的管理方法与管理策略等,这为政府管理职能的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王守军,2005)。

( 二 )顾客感知价值理论 (1)效用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Zenithal等人 (1988)认为,质量和价格只评价产品或服务的一部分,而价值以更高层次、更加抽象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头脑中,是消费者所获的效用与成本之间的综合评价。他们指出这一概念包含四个要素,诸如感知到的低价格,感知效用,感知质量,感知收益与成本比较(Zenithal et al., 1988)。顾客感知价值是消费者对感知所得与成本之间的综合评价比较 (Sweeney et al,1999) 。与此相似,Bolton 与 Drew(1991) 也定义这一概念为为顾客以对购买的产品或服务所获得的效用为参照,对于收益与付出的综合评价。 (2) 理性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以往的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都是假设信息完全对称并且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但是现实条件下信息往往都是不对称的,这样就造就了非常有限的理性。根据Monroe(1990)的观点,当信息不对称时,顾客会全面衡量自己购买的服务与产品的的收益以及为获得这些产品所付出的努力与成本,在这一基础上,消费者感知价值应为感知利得与感知付出之比,是二者之间的一种对冲关系。(3) 经验视角下的顾客感知价值。经验视角认为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消费体验也是他们评价感知质量的依据之一,价值不在于商品与服务本身,而是来自消费者体验。根据这一论断,一些学者着重强调了经验的重要性,如Woodruff(1997)就是这些学者中的代表之一,这些学者认为消费者感知价值是产品、功效以及使用体验三者综合考评的总体评价。

( 三 )绩效管理理论 绩效管理在组织行为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实践过程中也有很多公司运用这一管理策略来衡量公司的运作绩效。当然,关于绩效管理这一理论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例如:Campbell 等人(1993)提出的绩效理论声称组织的绩效不是仅仅只衡量组织活动的结果,而是衡量组织活动本身,是指组织成员日常完成的而且不是可考察的行为,其内涵包括与组织目标管理相关并可以根据个人的绩效进行衡量的工作行为。Bernadine 等学者(1995)则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指出绩效就是指的员工行为的结果,依据是员工的行为结果与组织的目标、消费者的满意度以及组织的投入的紧密相关。布雷德拉普(Bredrup)(1997)则把组织绩效理解为效果、效率以及适应性三要素的统一体,这三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并且一起共同决定的组织的的竞争力。罗伯特・巴克沃在其代表作《绩效管理》中对绩效管理的内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绩效管理应该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不断的交流过程,他们二者之间的契约是达到这一过程的保障因素,并且这种契约对组织的目标管理进行了规定和解读,而且这种方式还将其他利益相关者也融入到了组织绩效的创建之中。Mdagan等人(1993)则指出绩效管理在推进员工民说与参与文化中意义重大,其管理核心在于以人为本,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的精神,重视每个人的潜能发展,在强调组织绩效的过程中也使员工体现了自己的价值。

四、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行绩效的影响机理

( 一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作绩效的构成及影响因素 绩效被定义为主体完成、执行的某种行为,为了达到既定的任务或者目标,通常是有功能性或者有效能的(王成云,2009)。赵曙明则对其进行了更为精简的定义,他认为绩效是就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赵曙明,2004)。因为绩效有它自己的特点,这些选战决定了其可测量性,由于学者们把定义为团队或者组织行为的结果,是对目标完成的程度,所以它反映了一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它体现了组织个人行为的效率,也就是说,绩效是与效率相联系的一个概念。学者们一致认为,高校后勤的运作绩效分析是以它的管理结果作为内核的考评标准,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其运作进行客观的评判,公开公正地评价其成果与业绩,从而以此来对后勤和管理人员进行更好的激励与约束,让高校的运作活动都集中于运作绩效这一主题上来,从而推进其服务管理质量的提升(薛爱萍,2006)。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主要以绩效评价作为手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后勤管理者对成果进行分析,为科学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高校后勤管理绩效评价通常以学校或者后勤集团制定的目标为依据,按照既定程序操作进行评价,按照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信息进行评价,通过反馈与调整来规范后勤的运作,使其服务质量与绩效再上台阶。有学者认为,组织的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与服务质量提升,主要由管理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共同决定(薛爱萍,2006)。改革的这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很多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与国际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后勤对整个高校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其的运作绩效的提升显得更加重要。高校管理工作者需要认识到高校改革的重要性,认识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支持作用,这关系到国内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王云飞,2008)。事实上,当前的现状是后勤服务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原有的阶段,各个管理环节与现代服务理念都有差距,所以导致了运作效率始终不能得到质的提升(侯敏,齐宏欣,2009),现在涉及到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机制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

( 二 )现行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作绩效评价问题 关于高校后勤的绩效评价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展开这一工作需要设立一项适合于整个后勤系统的考评体系,制订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指标,并且还可以把这些评价指标一起放进高校的整体考评范围。但是现实问题是我国的后勤服务体系改革起步晚,系统的研究不够,还没有哪所学校建立了示范式的系统评价体系,主要还有如下一些问题:第一,评价体系不够全面。现存的关于绩效评价大都集中于后勤的人力资源、决策以及激励约束等方面,并且没有把这些方面统一起来,基本都是单一评价某一项目。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所高校的后勤体系对整个后勤服务管理进行整体的系统绩效评价,相关的研究也显得非常匮乏。纵观现存的研究,主要以案例式的定性研究为主,基本上采用单案例研究方式,没有对整体的运作绩效进行系统的考察。而高校后勤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其评价的目标不仅包括组织管理、决策管理、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而且还应该包含对于高校后勤管理的综合评价、宿舍公寓管理评价以及物业管理评价等内容。第二,评价指标不够规范。如今在高校的评价指标中,对于组织、人事、考核以及激励约束的绩效评测都是沿用旧有的一些指标,没有体现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而且这些固定的评价指标一个重要缺陷是对某一个方面的评价都可能导致对其他相关的方面考评的不全面性。这些绩效考评指标的不完善性同时还体现在主观制订方面,体现单一呆板的特征,这种评价的主观性缺少量化考评的科学性,没有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的数学方法来进行指导,不能满足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要求,也是制约其运作绩效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评价主体不够清晰。另一个现行的后勤绩效评价的缺陷是评价的主体问题,主体大都显得很模糊。像当前高校的绩效评价的内容大都集中于决策、人事以及激励方面,而且这些考评机制都是以各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由高校后勤的统一部门进行统一的规范,所以难成体系。而且在进行绩效考评时往往由高校后勤自身进行,与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形式类似,没有引进外部权威的评价机构来进行绩效考核,这种评价主体的不清晰导致了评价结果难言科学合理。最后,评价监控不够完善。关于后勤绩效评价的监控的内容,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即对高校后勤管理的过程监控与绩效实施后的事后监控。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互补过程,能够对高校后勤管理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对高校后勤服务管理的全面监控,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使后勤的运作绩效得到质的提升。这两个方面的监控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任何一者的作者都非常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方面。然而高校后勤的评价现状却是鲜有高校真正完全按照这种全面的绩效评价的监控程序来进行绩效管理,这还有待于在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完善。

( 二 )高校后勤保障体系运作绩效提升的策略 根据上文的分析,本文从影响高校师生满意度的因素来分析如何提高高校后勤顾客满意度,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高校后勤管理机制。第一,把握后勤服务中的顾客需求。从行业特征来看,由于高校教师进行的是脑力劳动,教学与研究任务比较重,所以通常他们都会要求高校后勤服务部门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以能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自己的教学与研究活动中;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也会承担一定的学习压力,他们正处于自己学习与人生的重要阶段,所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者应该从师生的角度为他们着想,根据他们的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服务。第二,完善后勤服务人员与顾客的接触点。在现代服务企业中,服务过程的体验如今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会对服务提供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后勤管理者同样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重视对顾客的服务提供过程体验,注意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提高,定期为他们举行培训活动,运用管理手段发挥服务质量的激励约束效果,来提高他们的服务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信息化建设的今天,更要重视与广大师生顾客的服务体验。第三,提高高校后勤服务中的顾客体验。高校师生对后勤服务是否满意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后勤服务的体验感知,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主要是以狠抓工作效率为主,尽量减少师生的投诉,但是仅仅只注意这一方面还不够,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满意度往往还会受到历史消费经历的影响。当他们使用产品或者服务时,往往会把历史的经历与体验结合起来进行比较,这一切共同决定了他们的感知满意度。所以,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者可以建立顾客感知体验记录卡,根据顾客的历史体验进行记录,定期反馈并对服务质量与出现过的服务问题进行调整,以创造更好的顾客体验。第四,建立良好的后勤服务形象。目前大多数高校师生都会对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留下一成不变甚至是呆板的服务形象。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历史的低质量的后勤运作体系所造成的。所以为了提高高校后勤运作绩效,后勤管理工作者有必要对后勤服务流程进行定期优化,包括组织保障与技术保障等方面的改进等,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努力按照现代服务企业的运作模式来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通过管理创新来改变师生对高校后勤服务的形象感知。

参考文献:

[1]于久霞:《吕守华.高校后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当代经济》2012年第11期。

[2]丁可:《高职院校后勤安全风险和责任防范》,《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12期。

[3]诸桂英:《高校后勤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第7期。

[4]刘翠航:《美国高校后勤服务税收优惠政策概览》,《世界教育信息》2011年第8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经营高校师生公寓和后勤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2009)。

[6]冯雅洁:《浅议中美税制优惠政策对高校后勤发展的影响》,《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期。

[7]张文惠、任正学:《雷锋精神在高校后勤中的弘扬与践行》,《高校后勤研究》2012年第12期。

[8]任爱民:《高校后勤职代会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高校后勤研究》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