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马克思对制度变迁的经典表述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精炼语言概括。此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的“第三编:社会主义”中也经典地揭示了制度变迁的宏观过程。在上述经典表述中,马克思、恩格斯着眼社会基本矛盾构建一个制度分析的系统框架,论证和解释了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运动规律。从经济制度视角看,这一宏观制度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产力是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马克思认为,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物质前提和根本是生产力的发展,要从生产力这个物质原因中寻找生产关系乃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变革的根源。“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31532在整个社会矛盾关系中,生产力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水平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会造成特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意义。社会经济制度形式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影响作用具有双重性,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制度变迁会使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的本性和发展要求,就能够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不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和制度变迁会使生产关系继续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就会阻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以,马克思一方面肯定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进步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必须进行制度变革,消灭私有制,实现所有制关系的社会化才能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达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制度上讲,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在经济制度上体现出来,而经济制度的变化进而对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化提出要求,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经济制度起反作用,也就是从经济制度内在矛盾的发展、变化来说明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在马克思的制度理论中,制度变迁的动力系统其实是复杂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前提,这一矛盾构成了制度变迁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是内动力;而一定阶级认识到推进制度变迁有必要时,他们才会产生制度变迁的外在动力,内动力和外动力相统一才会促使制度变迁,仅有内动力或外动力,制度变迁的条件是不成熟的。其次,经济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马克思指出,经济制度的本质是社会中不同人、团体、阶级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它确认不同利益主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活动,通过制度自身的约束性和强制性来保障一定主体的利益。经济制度的本质是利益关系,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目的也在于改变和调整不同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建立经济制度是因为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矛盾,当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尖锐化,这种矛盾及其行动就直接推动经济制度变革和变迁,经济制度只有根据社会不同主体的利益需求和博弈适时地调整,才能处理和规范好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达到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目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定社会关系下的不同利益主体在谋求经济制度变革时,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正当的或者说都是着眼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长远的进步,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社会长远发展目标的利益主体才是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积极推动力量。在马克思看来,需要和私人利益是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纽带,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利益推动生产和生活,决定和支配政治权力与活动,也是思想的基础并决定思想,制度要满足现实人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关注现实人的利益问题,从现实生产关系出发才能说明利益的本质。当然,现实的利益关系也区分为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要正确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实质是矛盾的,个人利益向共同利益转化,实际上转化成资产阶级自己特殊的阶级利益,所谓的共同利益是与广大劳动者异己的资产阶级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在于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消灭阶级剥削,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灭阶级直至无产阶级本身,建立个别利益和共同利益完全融合的理想社会。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具有对抗的性质,但两者并没有完全融合起来,只讲目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或者空谈长远利益而忽视目前利益都是不正确的,需要把两者协调起来,通过互动来实现。一方面,共同利益通过个人利益实现。共同利益是在个人利益的不断追求和实现过程中形成的,不能离开个人利益而独立发展,共同利益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各方的独立之中,不通过个人利益是难以实现的,要反对抽象地讲自我牺牲,反对忽视个人利益的道德说教。另一方面,个人利益通过共同利益实现,个人利益追求受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和规定,离开既定社会所提供的共同目标、需要和生产资料等等前提,脱离社会所设定的条件、手段,个人利益也难以实现甚至是虚幻的。再次,基本经济制度的变革是马克思经济制度研究的重心。马克思制度理论是以社会经济制度为基础来研究整个社会制度变迁的,研究经济制度又是围绕生产资料所有制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展开的,这是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核心。在他看来,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根本影响,是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性的前提。面对时代提出的任务,他明确提出要实现公有制替代私有制,因为公有制是合乎人性、具有最高经济效益的制度。
但提出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实现公有制对私有制的替代和变革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公有制的实质内容与它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之间的统一也是复杂的,因此还需要具体研究经济体制制度,它反映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并直接联系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运转,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宏观的直接影响,但其本身不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领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需要合适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模式的选择需要在一定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条件下,根据现实具体环境和可能条件确定,既要满足生产力的性质即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又要满足经济形式即社会资源基本配置方式的客观要求。当然,马克思也研究一定经济体制下经济运行中的资源配置和决策机制等微观制度,这是马克思制度理论的重要内容,但马克思研究这些微观制度的旨趣在于阐述基本经济制度。变革私有制的时代任务决定他研究问题的重心在于根本变革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在此基础上,论述经济制度以及由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等的变迁,阐述它们之间互动机制。最后,社会基本制度作用机理具有相互规定的非线性特点。
马克思把制度研究的侧重点放在基本经济制度,论述了生产力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但在论述社会制度的作用机理问题时,并没有简单地把宏观制度变迁和具体制度变革看做是线性的甚至是有人误解的“经济决定论”。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因素,但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也会对生产力发生促进或阻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同样如此,在考察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时,要充分注意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绝对的单向的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同时,要辩证看待生产力是具体制度变迁的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它并不意味着就是直接的推动力,而是从“最终”、“归根到底”、“根本上”意义上而言的,如果认为任何具体制度的变迁都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这是对马克思制度理论的误解。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防止孤立分析经济层面而陷入片面性,有时甚至用“交互作用”、“决定性”这些词语来强调“反作用”的重要性,这并非理论上存在矛盾,相反正是体现了科学辩证法,因为他们认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并不能完全概括社会中复杂的非经济因素在制度变迁中所发挥的作用。
马克思认为,一定社会中在一定地方以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的关系和职能会对物质生产发生或多或少是决定的作用。生产力是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但相同或相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未必一定发生相同的经济制度变迁,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制度变迁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因此,他对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认识中包含着多样性的认识,统一性仅仅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客观必然性,但不能反映它们各自历史发展的全部变化和细节,不能说明它们彼此之间差别性和复杂性,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历史过程是按照固定模式整齐划一地发展而没有多样性。总之,不承认生产力、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就不是唯物论者;不承认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一定条件下又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就不是辩证法者。对于马克思制度理论的互动问题,科尔奈讲得很深刻:“他(指马克思)能够被认为是制度范式的鼻祖,是因为他不把自己限于去检验资本主义的特定领域(政治领域或者经济的、社会的或者意识形态领域)。
他将所有的领域放在一起来观察,并分析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从那以后,这些领域相互之间的影响,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主要趋势才被依据制度范式进行思考的研究者纳入其从事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中。马克思不将自己囿于检验资本主义或其他体制的某些方面的制度,而是观察其制度的总和——不是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而是作为总体的制度,从而提供了一个系统性观点。”_4既然马克思极力反对人们把他的理论简单化,反对人们片面地将历史唯物主义归结为“经济唯物主义”,为什么单线决定论的思想还这样普遍流行呢?恩格斯晚年对此有深刻的反思,指出这与他们有直接的关系。他1893年给弗•梅林写信讲:“只有一点还没有谈到,这一点在马克思和我的著作中通常也强调得不够,在这方面我们大家都有同样的过错。这就是说,我们大家首先是把重点放在从基本经济事实中引出政治的、法的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观念以及以这些观念为中介的行动,而且必须这样做。但是我们做的时候为了内容而忽视了形式方面,即这些观念等等是由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产生的。这就给了敌人以称心的理由来进行曲解或歪曲。”此前在1890年给约•布洛赫的信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恩格斯晚年的论述表明,由于特定的原因即他们在创立唯物史观时,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唯心主义的斗争方面,全力从理论上阐述经济生活对建立唯物史观的意义,这样就对政治、意识形态的反作用重视不够,对特定经济基础上社会意识形态怎样形成、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生活的具体方法和形式等重视不够,而这些正是经济基础、政治、意识形态交互作用所构成的运行机制方面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当代意蕴
马克思经济制度分析框架是唯物的,要求从生产力、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来安排经济制度,进而依据经济关系来理解和说明政治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又是辩证的,要求用联系的方法研究经济制度与一切方面之间的关系,用发展的观点在制度运动变化中把握经济制度变迁,用系统的思想使经济制度安排符合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关系,处理好不同层次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历史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整体制约中分析个体经济行为;更重要的是实践的,要求用实践的方法考察经济制度安排的实际效果。这些方法论要求我们从生产力决定的客观经济关系的制约中来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认识人们在一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来理解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作用,并在实践中认识经济制度变迁的规律,推动社会的经济结构和上层建筑发生与生产力进步相适应的变革。它的当代意蕴在于:首先,经济制度建设要把握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基本要义,正确理解其基本价值和方法论。
第一,把原则性制度规定与具体性制度安排区别开来。马克思一再强调自己的制度设想具有原则性,要求人们把握自己理论的方法论意义,而不是教条地用这些原则预料未来;他希望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来发现未来的理想制度,但不是设定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于未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规定。他的这种经济制度设想是一个高度抽象性、概括性的宏观经济制度安排,把它变为一套可操作的具体规则和方法则是艰难的过程。
第二,不能把时代性的制度设想看做超时空的实践主题。马克思的历史任务具有时代性,从理论上论证取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要性、设想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可能方向是时代赋予他的任务,我们完全理解他设想的未来社会经济制度和旧制度截然对立,但由于后来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的结论未必完全正确,需要后来人在自己的时代环境下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而不是把马克思的时代性制度设想看做超时空的实践主题。
第三,不能把空想性的制度设想演变为现实性的行动。不成熟的理论是由不成熟的实践所决定的,马克思在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性设想的同时也继承了一些具有空想色彩的内容。f:L~n他充分论证了市场无序竞争的缺陷,但是对市场的积极作用以及它的存在条件估计不充分;他论证计划能够有效克服市场弊端,然而把计划过于简单化,赋予理想化的色彩,没有考虑到实现计划需要充分完全的信息,而掌握充分完全信息则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计划调节本身也有其局限性。第四,有条件性制度设想不能无条件地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制度设想着眼于未来理想社会,它的实现需要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等必要的基础和条件,实践他的经济制度设想要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经济制度设想时应该关注的是其方法论价值,而不能局限于其具体结论而不敢突破。其次,经济制度建设要把握住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基本价值具体化、现实化的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为核心,坚持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价值理念并使之具体化,要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以人为本两个命题真正统一起来,关照现实人的利益,关键是把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坚持社会的共同利益至上的前提,但不能像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只强调社会利益而忽略了个人的利益,要在追求社会共同利益的同时,积极为个性的逐步解放和利益实现创造历史条件,提供最广大的空间。
一、问题“导思”:依据教材的内容,提出问题,激疑找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获取知识
思考总是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创造性思考,总是由适宜的问题引导出来的。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是问号”。如何巧设疑问,引导学生思考呢?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巧设问题是很有学问的。这个“巧”应表现在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上,能否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上,能否促进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境界上。一句话,就是能否真正触发学生心灵的琴弦,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激发智慧的潜力,达到智力的升华。为此,问题“导思”应体现以下原则:一是表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二是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三是能诱发学习欲望;四是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具体目标;五是富于启发性,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一般来说,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困惑点和矛盾点,最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例如针对“切好蛋糕共同富裕”这一教学内容,我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①我国现在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有何好处?②我国现在的分配制度能实现共同富裕吗?为什么?③我们应该怎样走上共同致富之路?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当然,衡量以问题“导思”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启发学生自己质疑。学生能不能提问,会不会提问,是检验学生学习深度和思维广度的重要标志,是达到知、信、行的必经阶段,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学生的质疑,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引导学生自己质疑的方法有:①在预习中质疑,即在预习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作为自己的思考目标,或在讨论时提出,作为集体研讨的问题。②在讨论中质疑,即同学们在讨论某个问题时相互质疑,以追求问题的真谛。③在教师讲课中质疑,即听了老师讲解,还有哪些不理解、哪些还不能服人。④在练习中质疑,即让学生在练习中碰钉子,对解题思路甚至答案质疑。
学生自己质疑,相对于老师设疑而言,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但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因为兴趣要靠培养,疑问要靠激发,思维要靠引导。总起来说,问题“导思”的基本路子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疑———释疑———置疑”的循环往复中,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矛盾运动中,去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二、举例“导思”:依据讲授的知识内容,用事例引导、帮助、启发学生思考,举一反三,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思想政治课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原理多,知识更新快的特点,它给学生学习带来认识和理解上的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照课程的内在规律,寓基本理论于具体事实之中,深入浅出,使概括、抽象的理论问题在具体形象的事例说明下为学生所接受、理解与消化。尤其是当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还处于混沌不清、迷惑不解时,一个恰如其分的举例,引导他们去分析思考,往往给学生以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感觉。
例如为了讲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除了可以从民族精神的内容、意义以及历史作用等去讲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更能令学生接受和引发他们思考的是,通过列举能体现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阶段起着巨大作用的典型事例,诱导学生思考:假设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撑,那么,中国社会的状况将会怎么样?从中国近现代历史可以证明,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战争),民族精神都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教师这样循循善诱,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疑惑。
在教学过程中,举例应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真实可靠,切忌道听途说:二是简明直观,切忌错综复杂;三是贴近生活,切忌脱离现实;四是紧扣题意,切忌例不切题;五是生动活泼,切忌枯燥无味;六是双向交流,切忌唱独角戏。总之,举例“导思”,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事例师生共举,分析师生共动,认识师生共明,这样方会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多角度“导思”: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研究,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政治课教材的内容涉及面广、概念、定义多,观点、原理抽象,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既有内涵的联系,又有外延的交错。而这些概念、原理又多半是教材的重点或难点。对此,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准确把握其内涵,并能在实际中应用。
1.纵向“导思”。就是向纵深发展,是对概念观点的内涵和外延的延伸。此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深入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实现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然后延伸:我们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因为它与我们的基本国情相适应。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就其内容来说,包含两个基本方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再延伸: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能完成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我们必须坚持不动摇。这样,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了深刻的了解。当然还谈不上已有了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运用“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巨变的原因。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既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2.横向“导思”。指教学要注意横向的联系。因为课与课之间、节与节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此举的目的在于使知识扩展和综合化,培养学生全面的、辩证的综合分析能力。横向“导思”主要在复习课中进行。
例如:在复习“党的基本路线”内容时,结合时政热点我设计这样的训练: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理想,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简要说明原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这两个概念的含义,能够把两个概念和具体收入形式对应起来。
2.能力目标: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多角度分析收入差距过大以及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危害;能够从语言和经济模型两个角度阐释公平效率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具体生活中兼顾公平和效率两个价值维度。
二、教学过程
环节二:“小李一家收入变化”
教学情境
教师提问
小李一家收入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学生从总量增长和渠道增多两个角度思考)
本环节设计意图
1.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家庭生活变化。
2.运用已有知识得出:总量增长与生产力发展有关,渠道增多与基本经济制度变化有关。最终得出结论:生产决定分配。
环节二:“设计咱们学校的工资分配”
教学情境
教师提问
你觉得咱们学校的各个岗位应该拿多少钱?(找4个同学到黑板上来写)
你为什么这么分配?(4个同学分别阐述)
本环节设计意图
1.通过最熟悉的学校生活情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2.学生阐发对按劳动和贡献进行分配的理解。
3.学生自主得出公有制范围内劳动和贡献是分配的尺度。
环节三:“设计非公学校的工资分配”
教学情境
教师提问:
从所有制角度看,这个学校和咱们学校有什么差别?这样的学校或者企业能不能只依靠劳动一个尺度进行分配?你觉得20万应该怎样在贾某、王某、教师、房屋出租者之间进行分配?(找4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学生在情境中体会非公经济范围内收入分配问题,认识到非公经济是不同要素所有权的具体结合。
2.不能仅依靠劳动一个尺度进行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各种要素都要参与分配。
3.分配的具体依据实际上就是各种要素的市场价格。要素价格归根到底是市场稀缺程度决定的。
教学活动
“连连看”,把下列收入形式与对应的要素连接起来
A.投资股票、债券所得
1.劳动要素
B.专利转让费
2.资本要素
C.职业经理年薪
3.技术要素
D.土地流转所得
4.管理要素
E.麦当劳员工工资
5.土地要素
本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把收入与具体的生产要素对应起来。
环节四:“总结我国的分配制度”
教师活动
,
带领学生总结出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巩固练习:书中的探究活动“小吴一家”。
本环节设计意图
1.总结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得出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2.用书中探究练习巩固学牛的理解。环节五:“公平和效率”
教学情境
教师提问
观察图表,说明我国收入差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78年我国基尼系数只有0.18,处于平均主义大锅饭状态。平均主义好不好?现在我国基尼系数接近0.5,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差距过大对社会有哪些危害?这说明公平和效率有着怎样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建立坐标系,横轴表示收入差距,纵轴表示效率。如何在坐标系中用经济模型表示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本环节设计意图
1.分配不公会导致:人们没有积极性,社会不稳定、激化矛盾;不利于扩大内需,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2.平均主义导致人们缺乏劳动积极性,不能激发工作效率。
3.公平和效率对立:片面强调公平和效率的一方会损害另一方。公平和效率统一: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4.用经济学模型固化公平和效率辩证关系。
专家点评:(梁侠,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中学政治特级教师)
该教学设计目标清晰,符合新课程要求,且具体可操作性强。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落到了实处。既引导学生认同现阶段个人消费品分配差距存在的合理性,又引导学生明确效率公平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突出,通过几个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清晰地理解了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各种不同情况,并进一步深度理解分配与生产、分配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联系所学旧知,理解新知,提高认知水平,锻炼思维能力。教学难点处理得当,通过不同分配方式的比较,有助于学生辨别不同分配方式及其原因。
教学设计的突出亮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生活中可感可知的经济现象,理解经济学的知识。五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既贴近学生,有利于引发学生兴趣,又逻辑严谨,体现了生活逻辑为主线,学科逻辑为支撑的课程理念。
(2015•龙岩中考)时政篇(14分)(1)阅读上图,你从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回答两点,4分)时事二:2014年9月9日,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请你运用九年级所学知识,说说这段话蕴含的道理。(回答两点,4分)时事三:“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为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推出的战略规划。按照规划,我国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三大转变。(3)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都只有一字之变。这“一字之变”对我们有何启示?(从国家和青少年角度回答三点。6分)
二、考查要求
1.命题立意此题为2015年龙岩市中考题的第29题。试题以最新三则时政素材作为背景材料,紧扣“2014年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北师大讲话”、“中国制造2025”等热点,素材新颖,图文并茂,信息量大,考查知识广,设问开放,综合考查学生审读图表及理解、分析、综合、应用、探究层次的思维能力。审读图表、理解的能力属低阶思维,分析、综合、应用、探究的能力属高阶思维。试题共三题,计14分,在整份试卷中属难题。2.知识考点命题涵盖了九年级经济、文化、科技等专题的知识,涉及以下知识点: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和影响;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要求等。命题对应体现了《2015年考试大纲》中的下列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了解中华文化;(3)了解我国科技现状,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和要求。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从图表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分析运用的能力;(2)学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增强文化认同感;(2)认识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三、解题讲题
第(1)题“你从图表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属图表类试题。要求学生在分析图表的基础上综合所学知识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分析”、“综合”。该题4分,我市考生平均得分1.31分,得分率低;区分度0.33,属于难题。学生已有能力发展区是能从柱状图中提取表面信息,有待提高的能力发展区是分析、综合能力欠缺,无法提升到一定理论高度。考生答题或就图答图,未运用教材观点作答;或作答角度较单一,只从“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角度作答,没有从两点拓展作答。原因为考生对教材知识不熟悉,日常教学中对图表题的训练存在明显缺陷,导致考生审图不仔细,只从大体上把握,未深入观察、发散思维。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可指导学生分三步解答:(1)审图表。先审图表的标题,“2014年我国各类企业出口情况”,提炼关键字词“各类企业”、“出口”,初步了解该表的主要内容。再审图表的项目和内容,明确图表“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三类企业介绍出口情况。最后对图表内容横向和纵向比较,在数据比较中,提炼基本信息:“国有企业的出口总额最高”、“外商、民营企业的出口持续增长”。(2)看联系。看图表之间的联系、图表与教材的联系,将图表反映的基本信息与教材知识相联系,找到切入点:“国有企业的出口总额最高”,“外商、民营企业的出口持续增长”分别体现了什么观点?什么原因?从而提炼到“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知识点。(3)巧作答。从上述知识点中回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经过以上指导,提高学生准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表类试题尤其重要的是审清图表并找准与教材的切入点。第(2)题“说说这段话蕴含的道理”属观点概括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理解”和“应用”。该题4分,考生平均得分2.46分,区分度0.65,属于中档题。学生已有能力发展区是结合材料进行分析,但有待提高的能力发展区是归纳概括得不深入、不全面。考生答题出现下列状况:或无从下手;或分析得不全面;或照搬课本、资料,答偏。主要原因为学生对材料理解不到位,未深入读懂材料,应用知识的能力薄弱,过于依赖参考资料。对此,可以这样指导:(1)认真审题,抓住中心意思。仔细阅读所给材料,找出关键词“很不赞成”、“去中国化”、“经典”、“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等,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有两层:不赞成“去中国化”;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初步感知此题与“中华文化”知识相联系。弄明白材料告诉我们什么(即“是什么”)。许多学生未抓全关键词句,只提炼到第一层意思,导致分析不全。(2)仔细思考,明确概括方向。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后,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归纳概括出其中蕴含的道理,可从“为什么”、“怎么样”方向概括:为什么“不赞成去中国化”?怎样“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3)回归教材,概括整理答案。前一问为什么“不赞成去中国化”可从“中华文化的特点、地位、影响”分析。怎样“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涉及民族精神的传承问题,可从“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做法”归纳。观点概括类试题重在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后,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归纳概括出蕴含的知识点。一般可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规律概括。第(3)题“一字之变对我们有何启示”属启示类试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知识能力目标要求为“分析”和“探究”。该题6分,考生平均得分2.8分,得分率低;区分度0.73,属于难题。学生已有能力发展区是能分析材料,结合材料回答。有待提高的能力发展区是分析探究能力。考生答题出现下列状况:不理解“制造大国制造强国”的含义,答题存在阐述空泛的大道理,答案大包抄现象;能从科技方面作答的只从“怎么做”(做法)入手,面过窄,未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梳理,导致未答到三点。原因为学生审题不清,角度单一,对材料分析不到位,运用迁移知识的能力较弱。该小题可按照“示—理—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解题思路指导学生解答:(1)读懂材料,明确材料反映的现象(是什么)。找出材料关键词“制造大国”、“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中国智造”,明确材料反映的是“科技战略转变”这一现象。(2)弄清设问的指向,明确回答内容(为什么—怎么做)。先找出设问中的关键词“一字之变”、“启示”等,从“一字之变”中突破,明了“一字之变”是“大”到“强”、“制”到“智”的变化,尤其引导学生思考“大”到“强”、“制”到“智”的实质是什么?即“重视科技创新”,进而明确要回答的是“科技创新”方面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分析“为什么要强调科技创新”、“怎么样科技创新”,即“科技创新的原因、做法”。(3)回归教材,组织表达。“为什么要强调科技创新”可从科技国情、创新重要性等角度回答。而“怎么样科技创新”要求“从国家和青少年角度”回答。试题要求回答三点,每点2分,计6分。启示类试题的关键点在于明确从什么方向回答启示,可套用此模式:材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经验或教训)?怎么做?
四、变式拓展
1.拓展延伸知识此题可拓展延伸到下列知识:“如何正确对待合作与竞争”、“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文化”、“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党的基本路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2.拓展设问(1)第1小题。可将问答题拓展为选择题或辨析题;或将图表文字材料拓展为漫画材料;或将设问拓展为直问直答型“现阶段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2)第2小题。将设问拓展为“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的理由是什么”?或“有人认为教材内容必须去‘外国化’,全面‘中国化’。你的看法呢”?(3)第3小题。将设问拓展为“为什么要强调科技创新?”“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或”青少年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拓展时事材料时事二三可拓展联系以下热点材料: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5年中英文化交流年活动、我国自主研制的C9型客机正式下线、十八届五中全会等。
五、试题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理论体系比较
(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
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的起始范畴或概念。
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义社会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的萌芽。
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起点。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起点。
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
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
“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
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
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理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具体领域。
(二)核心范畴
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析也就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即对资本产权制度的分析。
产权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交易”与“交易费用”。不过,与“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关系不一样,“交易费用”并非是“交易”的本质,“交易”是人们从事的活动,“交易费用”是人们在活动中消耗的资源或代价。“交易费用”只是揭示了“交易”中有成本这一事实而已。
(三)理论主线
所谓理论主线是指贯穿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主线,它将各个理论构件或组成部分串成一个整体。
《资本论》的逻辑主线是对剩余价值或资本增殖的分析,剩余价值理论是贯穿整个体系的主线。整个《资本论》,从头到尾,都以剩余价值的分析为核心。从总体框架看,《资本论》第一卷研究资本如何增殖或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第二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通过流通,使其增殖部分得以实现;第三卷研究剩余价值如何在不同的资本家阶层之间分配;第四卷研究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史。其不同卷、篇、章、节中的具体理论,也都贯穿这一主线。
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主线是产权的交易费用分析,交易费用理论贯穿在其理论体系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
两条主线各自在其理论体系中发生作用的方式或把理论构件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差异的。
剩余价值理论是作为马克思经济学一切理论构件的内核而存在的,它是任何一个理论组成部分的实质。例如,劳动价值论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
“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变迁理论,等等。
(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
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再生产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理论、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等。两种划分都能成立,而且不矛盾。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构件是松散的。“交易费用理论”是其核心部分。以交易费用理论作为工具分析的理论,包括:(1)企业性质理论;(2)企业产权结构理论;(3)制度变迁理论;(4)法律经济学等。
二、方法论比较
从整体上看,两种理论范式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有着不同的分析方法、概念和理论逻辑。
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含义和内容一般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具有必然性,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不同,生产关系和支配分配、交换关系的规律也不同。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和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主义。三者合一,本质是自由地追求个人功利。它遵循的是古典主义的个体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认为,一切社会现象都应追索到它们的个人行为基础,都必须从个人的角度来分析阐发;个人的目的或偏好是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和基石,必须把个人的有目的性放在首位。因为,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利益采取行动,个人的有目的性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起因。
三、产权理论比较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与新制度经济学定义的产权有许多共同之处。(1)它们都认为产权是财产权,不是单一的权利,而是一系列权利的组合体;(2)它们都认为产权可以分解;(3)它们都认为产权是一种法权。尽管如此,通过比较,我们还会发现二者有许多不同之处。(一)产权的本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生产资料的归属是所有制的本质规定,财产权利是所有制的法律形式,经济上的所有制关系决定法律上的财产权利。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本质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是一种私有权。产权是其制度理论的核心范畴,并认为法权(产权)关系决定经济关系。
(二)产权的形成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所有制及所有权(产权)的形成与发展同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变化相联系。而诺斯则认为“产权的出现是国家统治者的欲望与交换当事人努力降低交易费用的企图彼此合作的结果”。
(三)产权的功能
马克思经济学强调所有制对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而新制度经济学则强调产权的激励功能与效率功能。
四、制度变迁理论比较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仍然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的。(1)经济人是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点,只有个人才进行选择和行动,集体是无法选择和行动的;(2)与经济人相联系的成本一收益法是“标准经济学方法”,也是制度变迁理论的核心分析方法;(3)制度变迁取决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是制度非均衡走向均衡的过程,是经济人在成本约束下追求收益最大化的趋利过程;(4)国家拥有利用暴力“规定和强制实施所有权的地位”,它以提供“保护”和“公正”的服务换取统治者的收益,一旦制度创新会使统治者私人收益超过私人成本,制度调整就势必发生;(5)意识形态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它有利于克服搭便车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源的非市场配置及降低社会经济运转的费用。
马克思经济学认为:(1)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人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变迁,主要应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来解释;(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与激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制度乃至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与革命;(3)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在社会经济关系中,主要体现在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或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变革的性质、方式和程度;(4)制度变迁的主体是代表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阶级斗争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杠杆作用;(5)制度变迁的动力源泉在于现有的各种法权关系或社会制度不能适应潜在生产力的实现和发展,致使掌握新的生产力的社会集团为获取自己所能控制的、潜在的、新的收益而推动制度的变革;(6)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和不同社会利益集团矛盾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制度变迁的方式是不同的;(7)尽管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制度变迁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且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会影响到制度变迁的模式与方式,但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世界各民族文化差别与制度变迁模式差别的客观根据与决定因素。
五、几点结论
1马克思经济学从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的宽广角度,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着重分析资本与雇佣劳动、资本家与工人阶级的对立,指明社会制度变迁的方向,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提供思想武器;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是在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如何修补、完善私有产权制度,以减少制度的磨擦,提高经济绩效。前者是宏观的、整体的、深刻的,对人类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后者是微观的、个体的、精细的,对调整企业、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马克思经济学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引入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分析了人们在历史形成的生产方式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了由这种关系所决定的不同的利益集团或阶级,揭示这些集团和阶级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的变化,从而较好地解释了人类历史上重大社会制度的变动。
但由于它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矛盾、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上,而对资本家之间、资本家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像个人的心理活动、行为选择等微观个体的行动特征的揭示,没有列入自己的分析框架内,或者没有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因而,它对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条件下的、日常的、微观的企业制度变迁缺少针对性较强的分析。
3新制度经济学以个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释制度变迁的原因与机制,强调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把制度变迁归结为个人之间相互博弈与相互交易的结果;但它没有分析决定个人理性与个人选择的社会经济条件,以为个人可以随意地进行选择,这就难免陷入唯心主义泥坑,无法解释社会经济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与实现条件。
不过,新制度经济学对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心理、行为特征及其对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影响的分析,对于在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情况下的企业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微调,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