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本卫生保健的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消息称,这个报告当是正在酝酿中的新医改方案的草本。
高强说,医疗体制方面的改革要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但是更要符合我国的国情,要着眼于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着眼于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着力于建设让群众能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中国特色”道路的主要支撑就是上述四大制度,其核心是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基本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高强认为,这个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
虽然一些研究人员对该制度的可操作性仍有异议,但政府部门的决心似乎不可更改。高强说,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的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
基本医疗投入“并不是天文数字”
此前,有学者测算后认为,基本医疗可能需要巨大的财政预算投入,在目前情况下几乎无法达到所需的额度。高强反驳了这样的说法。他表示,卫生部也进行了一个测算,结果“并不是天文数字”,它应该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也有人对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持不同意见,高强同样进行了反驳:如果这张网搭建起来,将减少人们发病的可能性,从而缓解当前大医院的沉重压力。
在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之外,是“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老百姓如果生了重病、大病到医院治疗,超出了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框架,就需要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来抵御经济风险。这也是“中国模式”的第二个重要内容。
据高强介绍,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农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医疗保险制度。
具体地讲,城市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乡村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制度汇合在一起,将构成我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衔接,将构成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高强说。
药品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
不过,这个健康保障体系要想顺利运转,还必须配有药物制度的改革。高强提出,药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药品的生产、流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应该加强对药品生产、采购、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高强认为:“这是治理我国医药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不公平交易、商业贿赂严重等问题的一项根本制度。”
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订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
同时,要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
在老百姓怨气集中的医院管理方面,高强在报告中提出了“公立医院管理制度”。该制度主要目的是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为此要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以及“医药分开”。
摘 要:目前我国社会各界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力度正不断加大,各学校也纷纷加大开展幼儿教育专业的力度,其中幼儿卫生保健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日后从事幼儿教育才能真正保障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但目前在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幼儿卫生保健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如何在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卫生保健;学习能力;提高对策
幼儿卫生保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幼儿卫生、疾病预防以及营养膳食等知识内容,进而为保障幼儿身心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帮助。但鉴于该门课程中涉及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很难吸引喜爱追求新鲜事物的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为此,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简要谈谈几点能够在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幼儿卫生保健教学现状分析
幼儿卫生保健教学包括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而当前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并且为帮助学生强化对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其往往会使用强制性手段,譬如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等方式进行记忆。而此种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使课程教学变得更加枯燥、无聊,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在传授基本知识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
(一)利用旧知识完成新知识教学
教师在进行新知识的教学时,需要努力将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调动学生以往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积累,使其能够通过运用旧知识完成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的方式,也能够使幼儿卫生保健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完整。比如说教师在《营养基础知识》中向学生介绍钙盐这一内容时,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结合以往所学的知识内容,谈一谈}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人体缺钙的具体表现,通过此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给学生讲解钙在人体中的分布情况,并且对人体部位中含钙量最多和最少的部位进行讲解,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含钙部位的钙含量减少后会对整个人体机能产生何种影响,从而使学生能够对钙盐及其重要性进行准确认知。
(二)多安排教学实践操作活动
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为基础的幼儿卫生保健教学,需要教师重视与学生之间的高效交流和沟通,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向其传输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多安排与之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说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或要求学生上台配合等方式向学生分步骤讲解常用的急救方式,并要求学生对每一步、每一个动作进行仔细观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两两组对进行相互模拟操作。譬如说,教师在给出幼儿异物入口的情境后,学生需要通过两两组对的方式亲自操作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动作、姿势等进行纠正指导,而通过此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同时还能够有效帮助其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内化,进一步提升其学习能力。
(三)融合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教学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社会属性,并且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类疾病等健康问题种类繁多,为此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解决幼儿健康问题、提升自身综合学习能力的机会。比如说学校可以积极与附近的幼儿园开展合作模式,学生通过亲自前往幼儿园对园内幼儿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进行走访调查,并尝试运用自身所学知识对幼儿出现健康问题的原因、严重程度以及矫正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并将其以论文、实践报告等形式及时向教师进行反馈。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与指导,并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结果等进行全过程管理,同时将学生表现、收获成果等计入综合评价和考核当中,在全面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强对幼儿卫生保健教学的认识,使其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当中更加积极主动,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总而言之,对于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掌握基本的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对于其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通过利用与旧知识相联系的方式帮助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多安排教学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有效帮助其学以致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俊变.浅谈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新课程(下),2016(5):159-161.
[2]刘玉环.基于信息技术的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以《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6(5):94-95.
护理失误存在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责任性因素:护理人员绝大数责任性强,但仍有少数缺乏责任性,上班只为拿工资,患者好坏与我无关,工作上缺乏主动性,责任性不强。
护士操作不规范,不认真执行三查七对,造成护理失误。
医务人员的言行对患者可谓举足轻重。一些褒贬同行的言行及无意语言往往成为护患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加强团结,避免在患者面前相互拆台。
医德医风差,服务态度不好。服务态度欠佳,谈话语气生硬。
忽视患者的权利:对患者不耐烦,缺乏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为本的服务意识,忽视患者的权利和感受,则会对患者造成有意或无意的伤害。
滥用口头医嘱:《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规定,只有在危、急、手术中时,才能下达和执行口头医嘱,护士在执行时还要复诵一遍。事后医生要立刻据实补记。但在临床工作中却一直有滥用口头医嘱而不补记的现象。如夜间值班时,患者发热或切口疼痛,护士通知值班医生,而医生未看患者就下达口头医嘱。
护理失误的防范措施
转变观念,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培养高度责任心:我们经常听见护办室大声喧哗,谈笑风生,一片嘻笑声。而对面是生命垂危,痛苦不堪的患者,假如你是家属,你感受如何。必须培养新人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树立爱伤观念和高度责任心。对于不安心工作者,单独进行教育和必要的检查,及时进行弥补提醒,使差错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护理工作中严格落实各种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各项操作规程。不能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凭主观经验和臆念行事。不可忽视操作过程中的病情观察,更不能存在丝毫的侥幸心理。护士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换位思考,为患者着想。处处理解,关心患者。在进行各种治疗护理工作之前,要认真履行各种告知义务和程序,维护患者的知性权、同意权、隐私权。对遇到特殊治疗护理项目,患者坚决拒绝执行时,当班护士一定要将当时情况及患者的意见进行详细记录,并让他核实后签全名。方可放弃执行。对患者或家属疑似输液、输血注射、注射药等,都必须保存实物。按规章办事,防止护理缺陷。
加强法制观念,依法管理
加强专业理论及技能的培训,狠抓“三基”训练,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监督机制。例如我院,每年进行全院护士专业理论考试,各科室每季1次专科理论考试,护理部不定期下科室考核、监督,通过各种形式,使我们具备过硬的业务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在今后的工和中得心应手。而我们的高质量的业务素质,恰是杜绝失误的主要因素。
严格执行护理失误的管理程序,建立差错事故报告制度。实施护理部-护士长-组长三级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解决。有失误者说教为主。必须给以相应惩罚,最好与经济职称挂钩,效果明显。
重视对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信息的反馈,强化护理安全的超前管理意识,狠抓容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
注意在“3个危险”别防范护理失误,除了在手术和抢救外,坚决拒绝执行“口头医嘱”。3个危险:①危险时刻:抢救过程中药品用法、用量容易出差。我们新上岗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或抢救时,要沉着冷静,切忌在家属前大喊大叫,手忙脚乱。②危险人员:新分配学生,护生,刚调换科室的新同志,对环境和专业不熟,必须专人带教。③危险治疗:几个皮试同时执行,或熟人或以经验不做皮试等。工作忙乱,治疗多,不写治疗通知单,新旧患者混淆。
科学合理排班:护士长排班注意新老搭配,以老带新。依责任心、职称、专业水平、沟通能力、体力等合理排班。
努力实现同工同酬平等待遇:临床一线护士60%是临聘护士,待遇低,夜班多,流动性快,思想波动大,工作积极性不高。同工同酬提高人的能动性。
伴随着法律的健全和完善,资迅和传媒的发展,许多医疗案例及违规行为的曝光,使患者的法律意识增强。所以要更新观念,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面对是生命、是需要医治大患者,要求时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确保不因一时的心情而造成无可换回的损失,以致造成护理失误或发生纠纷。
社区卫生: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卫生服务
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副主任 崔树起
我国多数居民都认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就是初级卫生保健,所以他们断定社区卫生服务就是初级卫生保健,两者是一同概念。不仅如此,这一观点也被多数社区医务人员认可,他们也认为自己就是初级卫生保健的惟一提供者。
笔者认为,这一概念的混淆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大医院分科较细,只重视高精尖,忽视初级卫生保健,而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软硬件(人才、设备等)”都不完善,所以多数初级卫生保健的工作都落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社区医务人员和居民都会出现误解。
实际上,社区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不能等同,但两者存在密切的联系,社区卫生服务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社区卫生服务与初级卫生保健均立足于社区。目前包括两部分工作:以个体服务对象为主的基层保健和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社区卫生,都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广泛性、综合性、艰巨性等特点。
【关键词】高邮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1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73-02托幼机构是学前儿童生活和启蒙教育的场所,是国家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我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现状,加强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高高邮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我市妇幼保健所、市教育局共同组建考核小组于2011年12月对全市61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开展了调研评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高邮市各类登记注册的托儿所、幼儿园,共计61所托幼机构。
1.2方法:按照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新《江苏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规定要求,参照《江苏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合格标准》,自制《2011年高邮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考核标准》,分行政管理、基础设施、营养与膳食管理、健康检查、卫生消毒与防病、安全保护、良好习惯与体格锻炼等7大项30个内容。总分为300分,分为省优质园、市优质园、合格园三个等级,其中合格园总分须达到210分,行政管理、卫生消毒与防病、健康检查、安全保护及膳食与营养部分得分率分别不得低于70%,每上升一个等级,总合格分增加15%.其中省优质园总分须≥255分,行政管理、卫生消毒与防病、健康检查、安全保护及膳食与营养部分得分率分别不得低于85%。由儿童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和教育局幼教科的负责人组成考评小组,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对全市托幼机构进行实地查看。
1.3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应用Stata统计软件计算。2.结果
2.1基本情况:全市61所托幼机构,按办园性质分公办园和私营园两类,其中公办园26所,私营园35所,均为日托园。按评估等级分省优质园、市优质园、合格园三个级别,其中省优质园30所,市优质园18所,合格园13所。公办园中省优质园30所占88.46%,市优质园3所占11.54%,合格园0所占0.00%。私营园中省优质园7所占20.00%,市优质园15所占42.86%,合格园13所占37.14%,具体数据,(见表1)。
表161所托幼机构分类分级情况
分类省优市优合格所数%所数%所数% 合计公办2388.46311.5400.0026私营720.001542.861337.1435合计3049.181829.511321.31612.2行政管理:61所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均由园长负总责,具体工作由保健人员负责实施。全市在园儿童10904人,卫生保健人员64人,其中专职28人,兼职36人,均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具备医学学历8人。64名卫生保健人员均接受了岗前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培训,持有上岗合格证,具体数据,(见表2)。本次调查评估结果显示,各类幼儿园结合幼儿年龄建立了合理的活动、休息和就餐等生活制度,省优质园、市优质园都能认真执行,部分合格园执行不到位。省优质园、市优质园卫生保健必备资料完整规范,部分合格园资料填写不够规范。
表2保健人员基本情况
分级专职兼职中专以上学历医学学历岗前培训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省优2382.141027.783351.568100.003351.56市优517.861336.111828.1300.001828.13合格00.001336.111320.3100.001320.31合计28100.0036100.0064100.008100.0064100.002.3基础设施:所有公办园其建筑布局合理,流程科学、绿化面积占户外场地50%以上。各班活动室、卧室、盥洗室及卫生间分设。过道式晨检,卫生保健室面积在10m2以上,室内必备物品和设施齐全。私营园其绿化面积相对不足,活动室、卧室、盥洗室及卫生间多为共用,保健室面积较小,室内设施有欠缺,主要体现在无对数视力表灯,必备保健药品不全,无流水设施。
2.4营养与膳食管理:省优质园、市优质园具有等级食堂,分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0个,B级37个,C级11个。炊事人员82人,都有我市疾病控制中心核发的健康证。13所合格园其食堂不合要求,无专职炊事人员。省优质园、市优质园提供一餐两点,师生伙食严格分开,膳食费用单独核算,每月向幼儿家长公布膳食费用,每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带量食谱,并向家长公示。每月进行营养计算,适时调整食谱。现有8所省优质园成功使用了营养软件,就所使用情况反应效果很好,给保健人员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大部分省优质园和市优质园所用食品原料均由我市教育局惠民公司统一配送。合格园都是私营园只供应早点和午点,所需点心部分是园内自制,部分定点采购留有小票。现所有幼儿园内都能及时供给温度适宜的饮用水,统一采用保温桶备水,无一家在喝纯净水、吃自助餐。
2.5健康检查:所有托幼园所新生入园和连续离园超过2个月的幼儿,均按要求在指定的儿童保健机构接受全身体格检查。保教人员都参加了每年一次的定期体检。在园儿童定期接受每年两次身高、四次体重、一次血常规、两次龋齿防治等健康检查。幼儿每日入园按要求进行晨检,有记录,疾病患儿由保健人员负责喂药和全日观察随访,有记录可查。
【关键词】卫生政策 健康权利 社会公正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3.012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卫生政策是控制医学知识和资源的社会使用及使之最优化的战略。①如何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如何分配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已经成为生命伦理学中一个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现实命题。虽然伦理层面的考察与评价并不能决定卫生政策的最终选择,但却可以为卫生政策的完善提出调整的发展方向。
卫生政策与伦理学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卫生政策制定过程中,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稀缺而又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的社会功效,又要保障每个大众对健康权利的平等诉求,这种两难的困境既是社会性卫生问题存在的现实,也是制定和实施卫生政策的逻辑前提。
卫生政策的制定为伦理学的选择所推动。制定卫生政策的过程中,决策者必须考虑:政府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成员的健康负责。如何基于个人健康权利的角度思考政府的责任,如何谋求不同的价值冲突的解决方案,上述问题也是当代生命伦理学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提出卫生政策伦理维度的思辨与论证不仅仅源于理论研究的应然诉求,更是基于当下我国医疗卫生保健工作的现实需要。从广义上来说,卫生政策不仅仅关联着对医学研究领域的控制与面临伦理困境艰难抉择时的定夺,更涉及宏观层面对整个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制度性选择,但无论在怎样的层面和阶段,卫生政策的制定都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伦理的关涉和介入。
价值选择的导向性是指定卫生政策本应承载的伦理维度。保障大众健康权利的公正性诉求是卫生政策本应承载的伦理维度,也是公平公正的社会功能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具体体现。卫生政策的制定、实施既来源于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及社会价值理念,也受制于社会变迁等诸多因素,甚至有时卫生工作政策的改变则是由一个或多个历史事件综合导致。但卫生政策的实施与运用过程,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
伦理调节是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道德活动。卫生政策是维护和促进社会成员健康权利的行动方针和指南。承认健康权利就意味着当个人的卫生保健需要不能得到合理的满足时,政府有责任提供妥善解决途径。然而,当今卫生医疗保健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对理想健康状态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除了向社会提出公正问题外,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还提出了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生命伦理问题。
伦理关涉的现实依据
由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和医疗卫生资源的稀缺性,医疗卫生资源分配和占有的公正性问题不仅成为伦理学家和政治理论家关注的重要领域,也成为大众敏感性话题的焦点,更是卫生政策涉及的重要内容。因此,理性审视当下公共卫生政策的伦理维度及其伦理承载是保障卫生政策功能性发挥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政策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卫生投入不足或医疗保健资源分配不公正导致的卫生保健不平等,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卫生保健问题。事实上,“中国卫生效率和公平问题的根源主要不在于缺少公共资金,而在于缺少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和有效的政府管理”。②卫生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性卫生管理的规范性手段,对伦理价值取向的选择、促进社会公平及确保实现社会成员生命健康权利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医改过程中,我国的医疗卫生政策往往忽视大众普遍的伦理需求。
政策的运用和执行乏力。社会性卫生问题是关乎大众健康权利诉求的民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的统筹兼顾与协调推进。然而,卫生政策的运用和执行往往倾向于追求短期内显现政策效应的时间偏好。而且,卫生政策出台后可能出现决策者在政策理解的一致性、政策制定的连贯性和执行的统筹性等方面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使卫生政策的执行偏离制定初衷的轨道。
多元利益博弈导致政策结果的偏离。卫生政策在部门利益冲突、多元利益博弈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结果的偏离,而且结果的偏离进一步诱发政策客体的逆向选择行为,导致卫生政策的目标与结果的实际越位与缺位并存。
伦理关涉的基本思路
从宏观角度看,制定卫生政策首先需要以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卫生理论知识、国内外环境为依据,其次需要以大众的健康利益诉求为前提。同时,卫生政策的制定也是一个协商的过程,需要在“坚持原则”与“利益最大化”两者间寻找平衡,而平衡思路的关键在于卫生政策设计、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伦理原则与作用的发挥。
坚持公益性目标与公正性诉求相结合的原则。卫生政策的伦理价值目标旨在以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健康权利为出发点,使大众能够公平地享有稀缺的卫生保健资源。这就要求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遵循公益性目标与利益性诉求结合的原则。现阶段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目标特点体现在:一是个人的医疗支付水平和承担疾病风险的能力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二是不同区域、不同社会群体的卫生事业的公益性目标、内容、措施迥然相异,具有地域性和差别性;三是公益性的标准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这些为制定和实施新医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政府责任的伦理原则。近年来,在围绕“看病难”“看病贵”所展开的研究中,有学者重点探讨了政府的角色和责任,主要关注点在“政府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和“政府如何承担责任”两方面,这些研究为我国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决策依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政府承担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决策责任和伦理责任,才能对中国新医改的成功推行奠定现实基础与理论依据。
坚持正确的伦理价值导向的原则。医疗公平体现了每个人都能公平地享有卫生资源和医疗保健服务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特点,这就决定了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大众的健康利益追求。合理制定卫生政策为社会最广大的人群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人人享有保健”目标的实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衡量卫生政策最基本的道德尺度。
总之,大众健康素质状况和社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改善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一个国家公共卫生政策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在卫生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凸显并落实伦理价值取向,确定合理、公平、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目标,是决定公共卫生政策有效性的关键环节。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卫生政策的伦理维度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的结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D14XMK15)
注释
邱仁宗:《生命伦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