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育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体育保健 运动康复 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College Physical Health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

——Introduction of Sports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LIU Hongyu, XU Pengyua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ohai University, Changzhou Campus, Changzhou, Jiangsu 213022)

Abstract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is a frontier discipline combined with new sport, health and medicine. College PE health lessons takes Chinese traditional health care methods as the base, mainly teaches fitness, the basic theory of health and method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the sports rehabilitation and health care programs to PE curriculum, as well as related policies and practice methods.

Key words college; physical health; sports rehabilitation; curriculum

1 高校体育保健课及现状

体育保健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保健规律的应用科学。是运用解剖学、生理学及相关的医学知识,研究体育锻炼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锻炼效果;研究常见运动后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措施、日常保健措施的一门学科。大学开设体育保健课的教学,结合医学知识和体育锻炼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全民健康意识,有利于高校学生和青年人健康水平的提高。

大学期间,许多学生因外伤或者疾病等原因部分时间是不能参加常规的体育课的。1998年大学生体格健康标准的修订,使许多身体异常、病弱学生能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上述两部分群体大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接受身心健康教育和保健练习以及身体运动。一部分身体异常、病弱学生群体,由于受身体健康、心理、机能、疾病的影响,不能正常参加体育活动,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大大少于普通学生。使这部分学生也能得到全面的身心锻炼,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符合目前在校学生的需求。因此,目前开设的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身体异常和病、弱、残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课程内容以保健养生为主。

2 运动康复与健康

运动康复在国内尚属新兴的领域,是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为了弥补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医学高等院校首次开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是适应社会对健康及康复的需求而设立的体育与医学交叉的新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适应现展需要,在初步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成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及创新精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损害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运动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带来身体的强壮与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然而,运动损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在受到运动损伤以后有的需要休养,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很多会影响未来的锻炼。手术后伴随而来的关节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度、力量、神经肌肉控制、协调性、灵活性、平衡能力的下降等一系列问题,是影响运动损伤者术后获得正常功能的最大障碍。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进行术后康复,很多都是无法自愈的,即不能获得完全恢复,使手术效果大打折扣。运动损伤手术后尽早进行系统、合理的康复,不仅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水平,加快愈合,防止毗邻未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因肌肉粘连、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受伤关节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使受伤者及早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 运动康复课程的设置

3.1 引入运动康复课程的必要性

学校体育任务的制定必须反映国家、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终身体育的发展过程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这个过程所形成的人生体育的整体结构和教育模式,有大部分时间的体育锻炼是靠自己来实现的,学校体育只是个中间的一个过程。运动的本意是给他们带来身体健康的,运动是给人们带来快乐生活的,然而很多人的一生中会有身体外伤和疾病的经历,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会有更多的身体运动损伤的情况。掌握必要的运动康复知识、技能,对自身科学锻炼,减少运动损伤,受伤后坚持以锻炼的方法积极康复都是实用性很强的、十分必要的。如今,运动康复的理念已经被很多运动医学科和骨科的专家认可。基于国家培养高素质、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掌握一些运动康复的理念和知识以及普通的技能,因此,开设运动康复课程相当必要。

3.2 引入运动康复课程的可行性

要达到使学生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的目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保健知识,并结合体育课的运动项目自发地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学生获得的直接健身经验和医务监督能力,会激发学生自觉参加科学锻炼的热情,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最终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坚实基础。但是,我国高校目前开设的体育保健课主要针对身体异常和病、弱、残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以中国传统养生方法为基础,讲授养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于身体健康,喜欢运动的普通学生,因为教学内容不能满足需求,参加体育保健课的热情也不高。如果体育保健引入运动康复内容,学习人体运动器官功能障碍进行的康复,给予相应伤病合适的体育运动处方、学习系统检查、评估、诊断,以及多种治疗方法的结合(包括功能训练、手法治疗和理疗等),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增加关节运动幅度和功能,重建身体机能,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机能重要性的同时,也能满足学生提高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的需求,最终的结果是使更多学生自觉投入到体育、健身、保健中来,使学生掌握终身健身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具有强健体魄的复合型人才。

3.3 实施运动康复课程的策略

与体育保健相比运动康复的教学目标则更加深入、具体、细化,侧重方法。高校引入运动康复课程,首先可以选送具有体育保健课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学习、深造,培养具有运动康复课程教学的教师。由授课教师负责,以教学研究立项的形式探索、完善课程设置的各项内容,选取适当教材,由课题成员和授课老师编写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逐步扩展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基础的同学,完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大力宣传,向学生介绍运动康复课程及相关课程,吸引学生锻炼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养生保健意识,创造条件,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自己,帮助他人进行外伤和疾病等的康复。教学中通过“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多安排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学习内容,并注意根据学生身体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方法和方式,对学生生理、心理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康复方法和实践能力,不仅能自我康复,而且能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进行康复训练,最终达到保健和终身锻炼的目的。

基金项目: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ZX/10B101-13)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学校补课现象、参加兴趣爱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来一节课45分可以掌握的知识,却要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外休息时间,甚至还要补课才能掌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下降,学生的负担大大加重。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给学校和老师的压力太大,特别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和职称评聘晋级,和工资挂钩的竞争压力,因此造成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得不倾向这方面的严格细致的要求,所以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拼命,把压力加在学生身上,每天布置大量作业,现在搞题海战术的现象太普遍了,作业好像是布得越多越好,学生被题海淹没了,学生晚上11点后才能睡觉,早上6点又要早起,累的学生抬不起头,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学校的各种考试、抽检查及课程多,每学期有大考、小考、单元考、月考、期中和期末各种考试,并且每次都搞班级和年级排名,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是学生的迫切需要,关系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大局。这就告诉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势在必行。

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从教育观念转变入手,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取得共识。打破陈旧教育思想,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减负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面向 21世纪的一代新人。“减负”只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让学生获得更多发展空间,以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而不是降低对学生应有的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减负”并非减轻教师的负担,相反,给学生“减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研究

本人在网上搜索,本课题有所研究,但地区差异大。

2.国外研究

国外对本课题有所研究,但没有形成一定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是以削弱学生能力为代价的。相反,我们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反而是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有效方法。一是必须放弃题海战术,应着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扎扎实实下功夫。不能只满足教学生一道道题地做下去,关键要教会他们思维的方法,掌握解题的思路、方法、步骤,提高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二是必须要改变频繁考试的做法,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摆在首要的位置,真正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从而达到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的目的。三是在教育教学当中,最好还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扎扎实实地以书本为基础。现在很多教师搞题海战术,要学生购买了很多的课外辅导资料,其实这些课外辅导资料在编撰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并不是学生的主要知识食粮,如果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杂书方面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只能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应重书本为基础,吃透教材,教透教材,学透教材。看看一个个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就知道中小学生的负担有多重,所以要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首先要使学生的书包轻起来,除了教委审定与确定的教材外,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教材以外的各种教辅材料、图书报刊和学生用品等。

三、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

课业负担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的作业超出了所能承受的能力和范围。本文从调查分析入手,针对目前超出中学生承受范围内的课业负担,提出了有效的减轻方法和手段,从而使中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心情愉悦的接受教育,学习知识,并成为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乐意学习的研究型、创新型人才。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首先,提高对学生课业减负的认识。教师要对当前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有足够的认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我们责无旁贷,并可以有所作为。另一方面,减负不是目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研究的文献综述。

2、目前初中生课业负担现状及其对策。

3、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的方法。

4、如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的课例研讨。

5、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6、减轻初中生课业负担的实战训练。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文献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第一阶段(XX年7月——XX年9月):课题酝酿阶段。在全面考察、研究分析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认真选题,选择研究方向,确立研究课题。

2、第二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课题立项申报阶段。成立课题组,撰写课题计划,邀请专家指导,完成课题研究方案。

3、第三阶段(XX年10月——XX年6月):课题实施阶段

(1)、调查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与教师、学生进行座谈。

(2)、分析现状。以调查与问卷为依据,对比分析传统作业的弊端。各年级抽一个班,跟踪调查学生作业,充分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发现存在问题,以求实践与研究的有的放矢。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以论文形式展示

2.总结并形成实验报告

3.申请上级部门对本课题进行考核,完成结题报告。

八、课题主要参考资料

[1]、赵兰香:对学生负担过重的辨证认识 青海教育XX(3):16.

[2]、邓志祥: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研究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XX.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概念

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是高职院校在高职招生专业的基础上,按照高职教育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专业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为受教育者提供的掌握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服务的优劣度。它不仅包括满足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知识、身体和心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实需要,还要满足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能力是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是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高职教育在操作层面上已从以学科型培养模式逐渐转移到以就业、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模式上来,人们正普遍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的。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必将带动高职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因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然而,仅仅以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必然将高职教育引向培养单一的“职业人”的误区。现代高职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前提,打破单一的、工作定向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使理论知识与职业技术有机整合,综合能力与职业发展相统一,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和塑造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人。

二、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框架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是高职教育的航标,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质量标准,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高职教育,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逐渐到来,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对知识的内涵,特别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力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创新能力对人们的影响日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次,情感和态度也将社会性目标之外的人文目标包含进来,也成为影响人们发展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应该建立在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均衡发展上,实现高职学生个体发展的整体最优。其中知识方面要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包含学科理论性知识、素质性知识和部分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包括工作过程性知识和部分经验性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交替螺旋上升完成了高职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技术能力、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情感包括心理状况、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标准框架见图1。

三、高职教育专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受高职教育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制约,也受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整体考虑高职教育系统在整个教育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职教育内部和外部规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综合因素。从外部影响因素来说,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支持、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准入制度、政府、社会以及各种组织和个人的经费投入、生源的规模和智能结构及水平等因素。从内部影响因素来说,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师资队伍规模、结构与水平、课程设置状况、实习与实训设施与效果等②。

高职教育专业质量受外部和内部两大因素的共同影响。外部因素系统包括区域经济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准入制度、经费投入、生源规模与智能结构及水平、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值等。其中经费、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职业资格标准以及生源规模与智能结构及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内部影响因素中,专业资源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实习实训基地与设备、专业特色和图书资料等,其中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与设备是关键因素:管理体系包括管理队伍、教学管理方式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运行与管理、课程设置、规章制度、评估与控制等。其中课程设置、评估与控制是关键因素;教育环境包括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和学术气氛,其中学术气氛是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关键因素对专业质量的影响最大。

首先,课程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世界成功职教经验证明:课程、教学和评价是成功、有效的三大“核心支柱”,而课程则是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是达成职业教育目标的“基石”③。高职课程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内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组织进程,最终决定了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

其次,高职教育实习与实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掌握职业技能、适应未来社会职业需要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习与实训效果直接决定高职教育的成败。

再次,高职教育师资也是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应本着“数量上充实,结构上调整,素质上提高,能力上增强”的原则,采用校内校外结合的方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由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高职教育专、兼、聘三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保证。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内容的培养,归根到底是通过教师传授的,教师的规模、质量、结构决定了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决定了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

最后,高职专业质量评估是验证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培养目的是满足社会区域经济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培养质量如何,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质量评估机制对于促进高职教育专业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1).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积极性;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40-01

小学体育课已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一直保留到现在。现在的小学体育课相比较原来的体育课而言增添了更多有意思的项目,更具有创新性。近年来,教育机构要求中小学生接受高一级学府的教育,必须参加体育测试。可见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性,以及小学生上体育课的必要性。由此可见,教师的任务更为艰巨,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课的教学中。

一、小学体育课的内容及现状

1、小学体育课的内容及益处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如何上好体育课很是关键。小学生体育课一般开展的项目有:跑步(短跑、长跑、马拉松),跳远(立定跳远、跑步跳远、三级跳远),跳高(原地跳高、撑杆跳、跑步跳),跳绳(单人跳、多人跳),乒乓球(女子单打、男子单打、女子双打、男子双打、男女混双),篮球(女子、男子),足球(女子、男子)等。以上的这些运动项目都可以增强他们的体质,开发他们的大脑,缓解他们的学习压力,从小塑造他们的体型,也有利于增加小学生们之间的亲密度。有效训练他们的反应能力和灵敏度,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的视力。他们学习体育之后,使他们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小学体育课的学习能够使小学生更好的掌握锻炼身体的技巧,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可以学到许多有关体育的知识,比如一些运动项目的起源和规则,以及各个运动项目的注意事项,还有一些简单的奥运知识等等。

2、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时期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对自身的保护意识较低,而且,目前体育课的一个现状是:学生多,老师少,因此教师的数量要根据学生的数量而定,作为小学体育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比如说这节体育课在整个学期的体育课中担任什么角色,希望通过这节课达到什么效果,都必须要明确;目标要符合实际,目标不在于多大,但必须要从孩子的自身角度出发,把握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体育课本身是一节愉悦身心的课程,在这节课上,教师不要只强调课堂纪律,而且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在课下注意总结,好的一面总结出来继续努力,做的不尽人意的也要总结出来,及时改正;另外,在信息化的今天,事事都需要有创新,小学体育课堂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

二、如何上好小学体育课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首先,教师作为小学体育课的主要授课者,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上课需求。如学生们这节课想要做游戏,教师就可以找一些适合他们玩的游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本身要有充分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小学生们进入体育课的学习中,再激发学生们的上课兴趣。教师也可组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比赛增加他们对体育课的热爱。如教师可组织一次接力比赛,鼓励大家都参与其中,表现比较出色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比赛奖励。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而且他们也锻炼了身体。有时也可让他们自由活动,让他们感觉到上体育课是无比轻松自在的。

2、合理制定教学方案

教师在开始上体育课后,应对每个小学生有所了解,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体质和兴趣以及天赋来找到适合每个小学生的活动项目,同时尽量想办法弥补他们的弱项,从而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首先老师列出所有的运动项目,做个调查报告,让学生们把自己喜欢的项目选出来,可以选多个。然后老师根据调查结果,再给他们做一次测验,记录好每个同学的测试成绩,分出每个同学的强项和弱项。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并且在教学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根据每个同学发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例如,甲同学在短跑项目中很有天赋,则可以重点培养此同学的短跑能力,给予其更专业的技术指导。但此同学在篮球方面表现不是很好,而且也没有较高的积极性和热情,此时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和帮助,并为其专门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比如甲同学一分钟只能投1个球,一开始的方案中是让该同学一分钟投2个球,根据该同学的表现,则可以适度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既不影响该同学打篮球的积极性,又可提高该同学打篮球的能力的效果。

总之,小学体育课在小学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反应能力、协调能力、灵敏度等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任务重大。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此外,家长的参与也很重要,教师应及时与家长做好反馈与沟通,从而共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好的推动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胡永红 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体育教育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体制改革;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和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省一类幼儿园从1997年的500所增加到2002年的1400所,在一类以上幼儿园接受优质教育的幼儿从1997年的15.1万人上升到2002年的47.9万人,占全省学前三年幼儿总数的33%,优质教育资源正在不断扩大;多元化办园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从1997年的542所增加到目前的2138所,占全省幼儿园总数的24.1%;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优化,学历达标率由五年前的75%上升到目前的92.72%,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占21.1%。但是,“九五”以来,江苏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不适应,二是与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协调,三是体制改革过程中许多政策与管理措施不配套。尽管“九五”期间幼儿教育事业的“滑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但江苏有其诸多“特殊性”与“差异性”。

一、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一)1990~2002年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

1990年以来的十二年,江苏省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以及幼儿园教师数的变化轨迹基本呈“抛物线”状,即“八五”期间明显递增,但“九五”以来明显递减(见表1)。

(二)1996~2002年江苏幼教事业与京、津、沪、粤、浙等五省市“三项指标”的比较

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人口基数、城市化率不相称,简单类比“三项指标”的绝对数没有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这六个省、市幼教“三项指标”的变化轨迹(见表2),看出其各自事业发展的起伏与走向,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江苏幼教事业的现状。

六个省、市幼教的“三项指标”,“九五”以来都有不同程度的起伏,但其他五个省、市均没有像江苏这样“大起大落”。特别是浙江、广东两省,无论是幼儿园数,还是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九五”期间基本呈上升趋势。即使到了2002年,同比1996年,两省的幼儿园数、在园幼儿数以及幼儿园教师数均有所增长。但江苏的情况并非如此,同比1996年,“三项指标”分别下降58.39%、38.18%、35.33%。

(三)“九五”以来江苏幼教与全国幼教“三项指标”的比较

如果说,京、津、沪是直辖市,没有代表性;粤、浙是发达地区,没有普遍性,那么,我们不妨将江苏幼教“三项指标”与全国作一比较(见表3)。

从表3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全国幼教“三项指标”尽管 “九五”以来也在下降,但降幅十分有限;而江苏幼教“三项指标”,则降幅颇为明显。

(四)1990年以来江苏的出生人数、出生率及适龄幼儿的学前三年入园率

通过“九五”以来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入园率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与把握江苏幼儿教育事业过去和现在究竟处于什么状态、何种发展水平。

1996年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分别为323.97万人、 206.14万人,入园率为64%;2002年的适龄幼儿数与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分别为231.82万人、127.43万人,入园率为55%,六年时间里整整下降了9个百分点。

此外,2002年江苏3~6岁适龄幼儿数同比1996年,负增长仅为26.59%;但2002年江苏3~6岁学前三年在园幼儿数同比1996年,负增长却为38.18%,相差近12个百分点。

当然,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并非是指每一个儿童都必须接受三年完整的幼儿园教育,而是把3、4、5周岁所有适龄幼儿数作为分母,同一时期在园幼儿数(含学前班)作为分子所得出的百分比。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仅指5周岁适龄幼儿在园(含学前班)的百分比。后者的比率要远远高于前者,因为面广量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更多的幼教机构附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即学前一年教育。

全国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2000年为37.5%、2001年为33.6%、2002年为36.8%;[1]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十五”规划中要求: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在2000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45%和55%。北京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80.8%(1999年),广东为57%(2000年)、浙江为84%(2002年)。江苏3~6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55%(2002年)。

(五)2002年江苏各地区幼教事业的发展状况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差异较大。2002年同比1996年,幼儿园数苏中减少得最多,递减了71%;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苏北下降得最多,均为50%。而苏南幼儿园数下降了53%,在园幼儿数和幼儿园教师数仅下降了20%左右。全省在园幼儿数下降最多的地区是:徐州(58%)、连云港(57%)、宿迁(46%)。幼儿园教师数下降最多的地区是:徐州(66%)、淮安(66%)、宿迁(46%)。

2002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学前三年入园率与师生比的情况:苏南3~6岁适龄幼儿三年入园率为76%,苏中为67%,苏北为51%。苏南的师生比为1∶17,苏中为1∶15,苏北为1∶31。全省学前三年入园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苏州(99%)、无锡(80%)、南京(78%);最低的地区分别是:连云港(48%)、宿迁(50%)、徐州(52%)。全省幼儿园师生比最低的地区是南京(1∶11),最高的地区为淮安(1∶57)。

(六)全国各地改制的情况

从表4、表5、表6、表7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幼儿园办园体制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大致轮廓。1996年全国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比率仅为12.34%,2001年上升为39.86%,其中浙江、江西、四川、黑龙江、吉林和广西,民办园的比率均已超过50%,基本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从目前来看,江苏民办幼儿园的比率为24.0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如果简单以民办园比率的高低去衡量幼教事业发展的成败得失,显然是不慎重、不妥当的,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关键是要看在园幼儿的数量,尤其是3~6岁适龄儿童学前三年入园率以及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质量。

(七)江苏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

目前,江苏共有1096所幼儿园改制,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22所,占省级示范园总数的12%。据调查,江苏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的办园体制改革,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逐步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形式多样化;二是以承办与租赁为主的办园体制改革,即在产权不变的情况下,采取承办、租赁、委托、合作、合并等方式,改变幼儿园的经营使用权,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租金;三是完全停止财政拨款,对幼儿园采取“休克疗法”;四是拍卖公办幼儿园,用以偿还农村信用合作基金以及义务教育的欠款;五是以增效为目的的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在所有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公有民办,引进竞争机制,改革幼儿园内部人事、经费等管理制度,提高保教质量,增强社会和经济效益。

据我们对江苏省六个地区的调查,幼儿园体制改革的类型如表8。

二、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与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入园率有所下降,事业规模没能得到应有的扩张

全国3~6岁幼儿学前三年入园率1995年为35.38%,2000年为37.53%,2001年为33.63%。江苏学前三年入园率1996年为64%,2000年为58%,2002年为55%。全国的落差是2个百分点,江苏的落差是9个百分点。

对比广东、浙江两省,无论是幼儿园数、幼儿园教师数,还是在园幼儿数,2002年同比1996年,广东分别增长18.09%、40%和4.64%,浙江分别增长0.04%、48.84%和18.86%,江苏却分别递减58.39%、35.33%和38.18%。2002年,广东、浙江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为60%、84%,江苏为55%。

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等五市,是江苏省3~6岁适龄儿童的人口大市,在园幼儿数2002年同比1996年,分别递减58%、44%、40%、57%和46%;幼儿园教师数徐州、淮安递减均为66%,宿迁递减46%。

2.改制政策不配套,幼儿园有形、无形资产未能得到有效保护

幼儿园资产的流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制前对幼儿园资产的评估和审核不规范。根据我们的访谈,在幼儿园改制前,各级地方政府对幼儿园资产的评估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幼儿园的资产进行评估,没有执行阳光操作。如某县一镇中心幼儿园固定资产总值评估为160多万元,政府却以69.7万元转卖给私人经营。另外,拍卖得来的资产挪作他用,一些乡镇以卖幼儿园来偿还社会借贷资金,有的用以抵偿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债务。二是在某些地区,幼儿园的无形资产受到相当大的破坏,改制实行“一刀切”。无论是省级示范园,还是在乡镇起指导管理作用的中心园,一律拍卖。改制中对省级示范园没有优惠的政策,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任其在改制过程中自生自灭。这样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省级示范性实验幼儿园在当地示范辐射以及管理功能的发挥。

3.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主体作用未能得到较好发挥

政府对幼儿园改制的操作程序简单化和不规范,使幼儿园教师对改制缺乏心理准备,对自身的去留十分担忧,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改制后幼儿园教师的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未能及时办理。苏北地区改制幼儿园的教师多次集体上访,造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在工资方面,尤其是苏北、苏中地区,教师工资收入普遍减少,只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工资收入得到提高。

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得不到保证。幼儿园改制后实行自负盈亏,有些幼儿园的主办者为了尽快收回成本,把办园的经费压缩到最小值,削减或取消教师的进修和园内外的观摩活动。

(二)成因分析

1.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是江苏幼儿园入园人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根据统计分析,1991年江苏全省的出生人数为116.03万人,出生率为17.05‰;2000年出生人数为66.01万人,出生率为9.08‰。在这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省的出生人数与出生率分别下降了50%左右。这就使得3~6岁适龄幼儿人数从1996年的324万人降为2002年的232万人,减少92万名适龄幼儿。1995年,全省在园幼儿数为214.7万,2002年为127.4万,减少88万。

2.农村小学的大面积撤并,是江苏在园幼儿人数大幅下降的又一因素

在江苏的农村小学,尤其是苏北地区面广量大的村小,一般都附设学前班。但“九五”期间,随着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学前班数量和幼儿数急剧减少。

1996年全省小学数为25836所,2002年为13372所,递减48.24%,撤并了接近一半的小学。在这五六年的时间里,撤并小学达1000所以上的有徐州、苏州、南通、淮安、盐城、泰州、宿迁等7个市,这些市的总人口均在500万以上,3~6岁适龄幼儿人数相当庞大,尤其是徐州、淮安两市2001年小学附设学前班幼儿数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7.52%和54.95%,一半以上的在园幼儿是在小学的学前班,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1996年,农村小学附设学前班在园幼儿数为40.01万,农村在园幼儿总数为99.07万,前者占40.39%;随着面广量大的村小被撤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比率逐年下降,1999年为36.18%,2000年为37.58%,2001年为31.85%,2002年为31.27%。

全省学前班数2002年同比1996年减少5385个,学前班幼儿数减少31.42万人,递减50%以上。

3.改制时机不成熟,改制方案粗糙

幼儿园的改制,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幼儿园的改制应该慎重。因为经济落后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水平与大城市相比本来就有很大的差距,若采用“一刀切”的改制方式,势必对幼教事业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2] 如,幼教师资流失问题主要在乡镇和村。过去一个镇有一名幼教辅导员,负责指导全镇各个村的幼儿园教学教研工作,改制后,为保教师编制,幼教辅导员调至小学任教,使乡镇的幼教教研处于空白。改制必须适合各地的实际情况,要有一整套完备的政策法规和管理机制。

4.政府对幼儿教育重视不够,“甩包袱”现象时有发生

幼儿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其意义都是非常深远的。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来说,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事业,更应是社会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幼儿教育具有这样一种双重身份,理应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常常受到冷落。

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乡镇对教育的投入普遍弱化。为此,幼儿园改制似乎给乡镇带来了一线生机。如,我们调查走访的江苏第一个改制(拍卖)的公办幼儿园――黄珏镇中心幼儿园,其改制的原因是镇政府出现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镇政府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于1998年将镇中心幼儿园拍卖掉,并关闭了六所村幼儿园,以保证镇中心幼儿园的生源。再如某区1999年下发有关文件对全区公办园“断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节支”(“甩包袱”),此类“改革”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5.政策法规不配套,行政部门之间不协调

幼儿园管理职责不明,导致幼儿园改制后出现混乱局面。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明确幼儿教育事业领导职责分工的请示》,明确规定幼儿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有关部门分工合作的管理体制。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以各种名义对幼儿园进行行业管理,变相收费,致使幼儿园负担过重。

幼儿园的改制工作应由哪个部门负责,应由哪个部门或哪些部门协同解决改制后的一系列问题,应由哪个部门来审批和管理改制园,应由哪个部门来审批和管理私立园?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是导致改制带来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根源。

幼儿园改制后,出现了许多私立园,但其审批并不通过教育局的业务处室,实际审批部门又没有专业人员对办园者的资质进行严格科学的专业评估。幼儿园开办后,教育局有关幼教干部对其进行督查,但不管合格与否,私立园的主办者可听可不听,因此管理处于两难境地。从教育质量和工作职责的角度看,业务处室该抓该管,但“懂行者没有审批权,有权审批者又不懂行”,这种局面任其发展下去,幼儿教育的发展走向可想而知。

三、完善和创新江苏幼儿教育体制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发展幼儿教育,政府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真正把幼儿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依法将幼儿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自身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之中,研究制定加快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规划与意见。

当前,首要任务是结合江苏实际,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于2003年3月转发教育部等10部委(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精神,尽快出台实施细则或意见,迅速制止全省幼儿教育事业的滑坡,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无序、失控现象。

(二)理清思路,明确职责,确保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实施幼儿园的改制,一方面是为了弥补政府的教育经费不足,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本普及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因此,幼儿园改制要慎之又慎,不能仅仅是所有制(即产权)的变更。变更幼儿园所有制的同时,要改革幼儿园的内部管理机制,激活幼儿园的用人机制,以人为本,保护和开发教育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提升幼儿园的形象,吸引和吸收社会资源,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提高保教质量。

(三)建章立制,落实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幼儿园的改制行为

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幼儿教育机构应向多元化办园方向发展,引进市场机制,这是历史的必然。在改革过程中,对存量中优质的部分,一定要保持并争取增值;对劣质的部分或处于中间状态的部分,要引进必要的机制加以激活,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的资源;对于增量的部分,先要“放水养鱼”,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本原则,促进幼儿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有关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应有利于强化政府行为,有利于增强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职能,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办园的积极性,有利于改善办园条件,有利于提高教职工的积极性和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有利于办园水平、办园质量以及办园效益的全面提升。

在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既要坚决反对政府“甩包袱”,更要明令禁止少数人“淘金矿”。“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已出售的要限期收回。公办幼儿园转制必须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这几条是识别真假重视和能否规范幼儿教育工作的“试金石”。

(四)精心谋划,想方设法,妥善解决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农村幼儿的入园难问题

2000年全省撤并村小2143所,2001年撤并3356所,2002年撤并2382所,三年共计撤并7881所村小。根据2001年4月召开的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即“1万人口1所小学,3~5万人口1所初中,10万人口1所高中”这一要求,“十五”期间后三年(2003~2005年)有5000~6000所的村小被撤并。

村小的大规模撤并,波及附设在这些小学的学前班。据统计,1996年全省学前班为16696个,2002年为11311个,减少5385个;1996年全省学前班幼儿数62.71万人,2002年为31.29 万人,直接造成农村在园幼儿数锐减31.42万,递减50%以上。

诚然,随着江苏整体推进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口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为36.09%,江苏为41.49%,高全国5.4 个百分点,但仍列在上海(88.31%)、北京(77.54%)、天津(71.99%)、广东(55.00%)、辽宁(54.24%)、黑龙江(51.54%)、吉林(49.68%)、浙江(48.67%)、内蒙古(42.68%)和福建(41.57%)等省(市、区)之后,在全国排名第11位。这就是说,江苏仍有接近60%的适龄儿童要在农村接受幼儿教育。

此外,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城镇在园幼儿的绝对数量可能还会减少,而要提高3~6岁学前三年受教育率的增量部分必然主要落在农村地区。可以这么说,江苏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和关键,就在于能否妥善解决农村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在这方面,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行之有效的做法。但从总体上说,工作与进展的程度并不尽如人意,亟待从思想观念、政策措施、人力物力的配备等方面一一加以落实。能否考虑以文件的形式,正式明确规定:要将布局调整后空余的村小改建成幼儿园,直接作为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分园,并在体制与机制上加以创新,保本经营,保证质量;一部分村小(包括完小),尤其是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继续保留学前班,鼓励举办灵活多样的非正规教育,尽量提供早期教育机会,并在经费上适当补助,在有关政策上适当倾斜,以便切实解决面广量大的农村地区适龄儿童的“入园少”“入园难”问题。

(五)齐抓共管,层层把关,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接受幼儿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加速,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的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扩大,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子女接受幼儿教育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城乡流动人口增加,一些原在农村接受教育的幼儿流入城镇以后没有进入幼儿园;二是企事业单位改制后原附属的幼儿园被任意关、停、并、转,大量适龄幼儿散落社会;三是部分下岗职工、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入园入托,在经济上有困难;四是旧城改造、新区建设、小区配套的幼儿园不能同步,甚至挪作他用或者高价出售,引发新一轮“入园难”;五是残疾儿童的入园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想方设法帮助这些弱势人群子女接受基本的早期教育。要倾注爱心,增加投入,倾斜政策,创新机制,大力发展以家庭为依托,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与服务机构,让这些弱势人群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并且要力争做到“一个不能少”。

(六)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大力推进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

幼儿园教师队伍以非公办教师为主体,随着民办幼儿园比重的日益加大,非公办教师的比重还会增加。要根据《教育法》《教师法》,特别是《教师资格条例》的规定,严格幼儿园教师的从业条件和标准,严把入口关。对业已进入幼教工作岗位的不具备条件者,必须进行清理整顿,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水平,提高行业准入的“门槛”。此外,对于幼儿园园长,也要严格任职资格,要求他们具备相应的学历和资历。县、乡(镇)两级政府必须严把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园长的“资格关”,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为切实提高这两支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多做一些实事、好事。

与此同时,要切实保障幼儿园教师、幼儿园园长的工资待遇,特别要对民办或转制幼儿园教师的工资、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各类待遇作出明确规定,并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评优奖惩等方面要与公办教师“一视同仁”,确保全省幼儿教育“两支队伍”的稳定,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王化敏:关于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早期教育,2003.5

〔2〕彭云:江苏南通地区幼儿园办学体制改革调查的结果与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2.5

A Research Report o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LIU Mingyuan, ZHANG Hui

(Offic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Nanjing, 210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