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院运营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医改 资金运营管理 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管理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也进一步深化,医院发展也逐渐从粗放式经营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医药改革的推进弱化了医院的财政补助,同时也加剧了医疗行业的竞争。医院为增强整体竞争实力需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而医院资金运营管理则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本为主要就医院资金运营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展开探讨。
一、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
充足的资金是保证医院各部门和各业务持续运营的基本前提,它是医院经济管理和财务控制的核心。目前医院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财政拨款(财政补助基金)。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属于公立医院,国家的财政拨款主要用于医院人员经费的开支、药品和卫生器材的购买、医院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也用于如白内障复明、降低贫困孕妇死亡率以及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等国家惠民工程项目。(2)医院自身事业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门诊医疗收入,它是医院向患者收取的检查治疗所需的医药费用;二是住院医疗收入,它是医院向需要住院医疗服务的患者收取的医药费用。(3)医院本身历年的结余资金,这部分资金可用做周转资金或用于医院的发展建设。(4)借入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指患者的预交金以及医院向金融机构借贷的资金,这部分资金能够稳定医院的日常周转,主要作为购买卫生器材、药品材料等的补充资金,同时引进的资金也可以投资于医院的新技术和新项目。(5)其他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社会捐款、外资的引进等,这部分资金可用于医疗项目的研发或基础设施的改造。
然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资金的来源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例如,国家财政补助比例逐年递减,差额补助已名存实亡,药品差价收入也逐年萎缩,提高医疗服务费用又受到社会和人民承受力的制约等,这些变化都将导致医院资金来源的日益减少。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加强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医院整体竞争力,保证医院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医院资金运营管理现存问题
我国医疗改革不仅降低了医院资金的来源,同时也间接突显出了目前医院在资金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财务资金管理建立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之上,缺乏对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部分医院对医院独立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导致相关人员对资金的运营管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有些医院则没有明确其财会人员的岗位职责,没有制定相关的岗位责任制度,导致财会人员不清楚自身的职责内容和职权。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医院对资金的运营管理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有关业务不能按章办事,资金挥霍浪费现象严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二)医院内部控制乏力
内部控制措施是提高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水平的有效监督控制手段,然而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内部控制措施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规范的内控体系,在内部控制的实操中更多的依赖于书本知识或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进行操作。医院对于资金管理的监督和控制往往更多的重视资金的收入过程,而对于已收资金或已存入银行的资金缺乏过程监控,即使存在监控,也会由于内控意识和方法的问题使得对这部分资金的监控缺乏力度。由于内控乏力的问题,可能会出现部分医院领导擅自挪用医院资金甚至侵吞国有资产等现象。
(三)预算管理执行不力,资金管理松懈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医疗改革对医院的资金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也开始意识到资金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目前医院的预算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医院领导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预算内容只停留在院级收支预算及投资项目预算上,缺乏全面性;预算管理工作仅是指财务部门完成上级预算任务,医院其他部门和科室都认为与己无关;资金预算方法和程序不规范等。由于长期以来的观念或历史问题使得医院的预算管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缺乏预算对资金和合理调度管理,资金预算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预算管理作用发挥不到位。
(四)资金日常管理薄弱,资金运营效率低
目前大多数医院资金闲置或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资金日常管理薄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存货管理问题,大多数医院对于所需药品和器材的采购和存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在于与临床联系不够,无法按需采购和存储,并及时调整库存量,存货管理没有形成统一制度,导致医院大量资金被占用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二是资金收付和使用管理问题。由于医院各经营环节都要直接或间接用到大量的资金,出现贪污挪用等舞弊问题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如由于内部监管不到位、收付程序不规范等都可能出现多收、少收或漏收等造成货币资金流失的现象,或是在银行收支业务中会出现私自提现、私自存款或开户,资金外循环等现象。三是多开户现象严重,资金管理处于失控状态,资金的多头管理造成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合理,如医院一边从银行贷款进行项目投资或基础建设,而另一边自身银行账户里的资金却躺在那里“睡觉”。四是盲目投资,资产闲置现象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低,部分医院在创收的冲动下,在没有分析实际支付能力和投资回报率的情况下盲目购进医疗设备,或搞基础建设造成资产闲置或资金浪费。
三、加强医院资金运营管理的对策
医院是一个具有市场性和社会公益性的单位,在面临国内外市场竞争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各项社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进而促进自身发展,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医院应充分认识到提高资金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施结算中心制度
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涉及医院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同时也依赖于医院管理层的思想意识,只有领导重视资金的运营管理,行动上带头执行资金运营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医院资金的运营管理能力。目前,医院在财务制度的完善方面应该重点实施结算中心制度。实施结算中心制度有利于医院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够有效防止医院资金的账外循环。对医院的所有资金实行集中管理能够才能够做到统筹兼顾,避免多头账户现象所导致的资金管理失控,同时有利于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控制医院货币资金的使用。
(二)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规范医院资金的收支和使用程序,避免内控制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确保医院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控制:一是加强对门诊和住院收入的控制力度。由于目前大多数患者都采用现金结算,加强对医院货币资金的监督和控制也愈显突出,例如定期核对财务收入和收费系统收入是否一致,防止收费舞弊行为发生。二是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明确医院各部门和岗位的职权关系,确保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如现金收付及保管只能由授权的出纳员来负责处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内审作用,对资金的运营管理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
(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确保预算有效执行
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部门对资金管理的重点。医院资金的预算管理应根据医院实际运营情况和需要编制资金预算计划,使医院资金预算切实可行。首先,医院资金预算需要遵循“收支统管,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原则,在保证医院各部门和科室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编制全面的资金预算方案和预算控制方案,使医院资金预算切实可行。其次,规范预算审批制度,提高医院资金预算的严厉性和约束性,树立“钱流向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的观念,避免将医院资金盲目投资于没有进行可行分析的项目,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保证资金运营的最佳效益和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四)重视资金日常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医院要提高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关键的是要实现资金费用开支的计划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满足医院正常运转和发展的需要。一是加强存货管理。目前大多数医院对存货管理不善,导致过量压占资金,医院需要采取措施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加强与临床的沟通联系,有计划地对药品和相关设备、器材进行采购,利用集中采购或联合采购的方式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同时定期检查库存,利用现代计算机库存管理技术提高物资进出库以及盘点的工作效率,进而实行分类管理,从整体上减少医院的采购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二是规范资金收付,强化资金流向监控。例如加强票据管理和银行存款管理,明确各种票据在购买、领用、背书转让等相关环节上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定期指定会计人员核对银行账户,对未达款应明查原因,及时处理,同时需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预测,严格控制现金流量的流入和流出。三是严格审批制度,注重实效,加强投资管理。对医院各项经济业务实行会计预审制,重大投资项目需集体决策,必须完善投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职能,对相关投资进行市场调研,可行性分析、预测分析、风险评估和投资回报率分析等,以免盲目投资,造成资产闲置或资金浪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结束语
加强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资金运营管理体系,提高医院资金运营管理水平,加强监控杜绝舞弊和浪费现象,降低医院运营成本费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从而促进医院正常、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岩,徐华玲.加强医院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3卷第6期:127-128
行业信息化
最佳解决方案奖
FE 业务协作平台是以“组织行为学”管理思想为核心,业务深度融合为基础的整体运营管理平台。FE 提供强大的数据建模、表单建模、流程建模、功能建模等平台功能,远远超出传统OA的范畴,演变成为企业的综合性运营管理支撑平台。
FE 业务协作平台是以“组织行为学”管理思想为核心,业务深度融合为基础的整体运营管理平台。FE 业务协作平台能让企事业单位各级管理者及时掌握各种决策信息,支持企事业单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顺利变革;能全面抽象管理业务要素,关联、组合各管理要素和经营资源,将信息和应用紧密集成在一起,并实现业务彼此之间的协作贯通和统一管理,最终通过信息门户的方式进行展现,涵盖了标准协同产品功能。其平台的特性具有强大二次开发能力及融合能力,能对客户的管理需求快速响应。
FE 提供强大的数据建模、表单建模、流程建模、功能建模等平台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为客户搭建协同应用,提供行业化及个性化解决方案、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实现企业间的业务协作和信息化的应用集成,保障企业职能、管控职能的具体落实和执行。FE是基于业务应用模型驱动开发技术与工作流的业务协作技术,采用了面向业务部件技术,实现集团企业级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维护的信息管理平台。一方面承接底层的J2EE技术,另一方面提供成熟可用的业务组件给最终用户,同时给客户提供个性化需求的拓展能力。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平台提供的业务组件来满足现业务需求,也可以根据单位自身需求进行配置或二次开发。
“业务型平台化的协同”能提高组织的决策效率,提供决策支持、知识管理、商业智能等全面系统服务。FE远远超出传统OA的范畴,演变成为企业的综合性运营管理支撑平台。
解决方案的优势和特点
(1)传统协同升华、创新协同应用
(2)一站式管理理念、先进平台技术
(3)业务无缝融合,消除信息孤岛
(4)商业智能分析、辅助决策依据
(5)智慧门户,一页可知“天下”
(6)智慧流程刚柔并济,全面提升执行力
(7)实现智慧的审批,过程透明、效率分析
(8)集团统一管控、单位协作管理
(9)组织财富沉淀、知识快速传递
(10)完善的兼职、角色管理及权限体系
关键词:医院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特殊职能;应用措施
近年来,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发展融合以及企业管理的深入实践使管理会计应运而生,它给企业管理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医院是社会中的特殊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非常必要,尤其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强医院管理会计应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医院管理会计?它有哪些特殊职能?又该如何推进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呢?
一、管理会计的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方法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够依据对各个责任单位和整个企业日常的活动和预期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进行规划、控制、评价和考核,并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决策的一整套信息系统。管理会计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相结合而诞生的学科,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为目标。按照管理会计的要求,管理者应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把对各项工作的管理与财务管理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致力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评估等各项工作。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
管理会计是内向型的,它更倾向于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和服务,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它面向未来,不仅反映过去,更侧重于未来,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它不受公认会计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相关报告的编制时间等也只需服从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单位作为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采用的专门方法可灵活多样,以便提供不同的备选方案,并大量应用现在的数学和电脑技术,采取的管理会计处理程序也可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可以兼顾到企业经营的整体和局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以及评估等几项职能比较广泛,不仅从宏观角度,以企业的多层次、全过程为对象,同时并不忽视以人为中心的具体的行为管理。
(三)医院管理会计的独特地位
管理会计是由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合体,它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无论其规模大小、所有制性质如何,客观上都需要进行方案选择、优化决策、强化成本控制、搞好预算管理,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医院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在医院中的应用,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有效管理手段。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管理会计讲求事实和依据,以其工作的客观性和严谨性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不仅有助于医院节约运营资金、做好成本管理,还能实现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运营效率等等效果。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特殊职能
(一)预测医院的发展趋势
医院管理会计以信息为工作起点,注重对医院运营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利用,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可以使医院管理者及时地了解医院的内部运营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一方面,通过医院管理会计,医院管理者可以将医疗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形势尽收眼底,这有利于做到“知彼”;另一方面,医院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将内部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医院内部状况和特点能够及时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做到“知己”。在“知己知彼”后,医院管理者能够对医院当下的运营状况有所了解,能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二)增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医院管理会计注重以真实信息和数据作为依据,从医院实际运营状况出发,运用科学论证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医院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因此,医院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对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来说,最为不利的状况是信息不足,这种盲人摸象的境地使管理者对现实情况没有准确的认识,决策能力就会受到抑制。管理会计不仅能搜集广泛信息,还会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整理,这样一来,医院管理者便能获得多元化的相关信息。通过医院管理会计,医院管理者可根据医院各项预算制定相应的经营任务,以对医院各项工作进行引导。例如,管理会计可对医院的病人总量、病种演变趋向、医疗费用收入进行预算,据此进一步确定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最终,利用差量分析法等方法,对各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测,并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完成投资决策。
(三)规划医院未来的医疗服务活动
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运营效益,也关系着人们健康和社会效益,因此医院的发展始终注重长期性和持久性。为进行长期性、持久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要积极发挥医院管理会计的作用。一方面,如上所述,医院管理会计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预测和决策能力,以制定科学战略;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讲,医院管理会计对未来的规划是通过对医院人力、财力、物力的组织和配置实现的。第一,医院管理会计能够提高物流的使用效率。管理会计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提升,不断完善药品成本控制制度、各病种医疗处理制度、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制度、卫生材料消耗费用定额制度等各类管理规程,以此规范经济行为,以达到整体的、宏观的物流成本降低。第二,医院管理会计能将效益优先原则推行于医院的整体运营之中。管理会计可充分借助利益机制,激发和引导医院各部门坚持效益优先,使资源优化配置融入每个人的工作行为之中,使医院高效率运行进入每个人的工作目标之中,如此一来,医院的成本效益将会得到逐步提高,人力、财力、物力将会的得到进一步节省。
(四)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进行调控与调节
医院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不仅体现在顶层设计方面,还表现于具体的执行和日常医疗服务活动的诸环节之中。通过成本控制、价值工程和效益中心原理,医院管理会计可对医疗服务活动的各环节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和调节,及时纠正运行中的错误或偏差,促进各项目标的完成。例如,按照各个科室的业务量及其额定收益,算出该科室的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大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在调控与调节之中提供医疗服务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五)评价与考核医院各部门的业绩
通过应用管理会计,能够科学有效地对医院各个部门进行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这有利于促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工作效率也能不断提升。第一,要制定一份考核评价方案,制定时要以医院的经营目标与各项责任目标为依据,要与各科室部门的工作内容相结合,从而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二,将制定的方案,对照科室考核目标,检查医院总体目标和各项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各项数据的动态演变趋势。第三,按照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评价各部门和人员的业绩,根据预期业绩与实际业绩的差异情况采取合理的赏罚措施。
由此可见,无论预测还是决策,无论对管理者还是执行者,无论调控调节还是评估考核,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它体现于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运营管理和医疗服务活动中。因此,在医院管理中运用会计管理是必要的。
三、医院推进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的建设
当前,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并没有获得正确的对待,尤其对医院管理者来说,他们是医院运营的主要负责者。因此,推进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要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管理会计理论素养,使其对管理会计有更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医院相关人员的培训,打造出一支拥有较高管理会计理论素养的人才队伍。
(二)创建综合型的管理工作方式
要将医院管理会计和传统的财务会计融合起来,敢于突破和创新,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应参照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方式,实现医院管理方式的企业化,确定成本状态与分类、标准成本法等方法体系,完善管理经营决策、投资决策、预算控制、责任会计、绩效评价等规程,最终使医院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并轨,其工作职能及体系全面融合。
(三)组建管理会计职能科室
医院不仅应在其内部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体系,还应将这一体系在组织结构上体现出来,组建管理会计职能科室。一方面,这是医院自身经营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其实现也有一定的有利的外部条件,例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鼓励医院进行管理方式上的探索等。组建管理会计职能科室,有利于将管理会计的职能进行合理发挥,有利于将其应用切切实实地推行下去,提高应用的力度和质量。
(四)积极开发管理会计工具软件
医院管理会计应充分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开发和使用管理会计工具软件,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第一,可开发信息和数据处理软件。医院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量大,数据处理方法复杂,开发和运用管理会计工具软件,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还能提升运算分析的效率。第二,应开发管理会计内部交流软件,使管理会计工作者能够更加便捷地搜集各部门运营中的相关信息,并将分析后的结果报告给相关负责人,从而提高各部门、各环节交流与沟通的效率。
四、结语
在医院的管理中,管理会计是无法代替的。医院管理会计是医院运营和发展的需要,注重通过严谨的方法对医院内部的整体运营实施管理,通过梳理和运用财务系统中的各类数据,以客观的、严谨的数据为依托,为医院的管理、决策等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因此,加强对医院管理会计的重视,以不断地提升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医院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夏阳.浅谈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职能与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9).
[2]卢定祥.管理会计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意义与实践探讨[J].知识经济,2014(05).
[3]刘梅.管理会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企业研究,2014(12).
[4]杨肖湘.管理会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商业,2013(11).
[5]赵勇.会计与统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互相应用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03).
8月下旬,由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主办、用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协办的“公立医院改革下的医院经济管理与信息化建设大会”在北京举行。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官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学者以及国内多名大型三甲医院院长分别论道医院管理与数字化医院建设。
用友医疗也在会议当日了医院运营管理系统(HRP)白皮书。
粗放管理仍是医院管理之弊
将医院管理与信息化作为专题探讨,这样的场景,在国内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公立医院的粗放管理现象仍然大行其道。
卫生部规划财务司何锦国副司长说:“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粗放,外部监管不到位、政府与医院管理职责不清。在强化经济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方面,公立医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吴明教授认为,政府资金投入目标不明确,既非绩效考虑,也非效果或公平考虑,与医院也少有“约定”。政府投入到公立医院的资金,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府管理不到位,院长权力过大。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放弃了所有者权利。名义上的两权分立,实际上,是一种扭曲的所有者关系。
毋庸讳言,作为医院的“当家人”,院长们所面临的最现实的管理问题,还是如何确保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当前,公立医院的收入主要有两大来源,其一,政府投入;其二,医院各种诊疗服务收入。前者明显投入不足,也是新一轮医改着力改善的重点方向之一;后者,则主要取决于医院所能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
“发展迅速、管理粗放,投入不足与浪费严重并存。这就是医院目前所普遍存在的管理现状。”北医三院院长陈仲强则表示,医院运行成本不断上升、管理粗放、相对成本过高、财务控制乏力等,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构成重要挑战。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带来更多拷问
医改已经启动一年多了,五项重点改革工作正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也是最为复杂、最为艰巨的任务。目前,形成了综合改革和单项改革的格局。
作为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之一,2010年,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公立医院面临支付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多重配套改革的拷问。所有这些制度的实施和推进,无不对医院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支付制度改革,引发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的关注。目前,我国医院采取的大多是按项目付费,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弊端是患者费用增长难以控制。为了控制费用而设计的按总额付费方式,又有抑制就医需求的弊病,对一些有进一步就医需求的患者不利。而综合了上述两种付费方式的按病种付费(DRGs),目前看,相对更为科学合理。
这些制度的创新和变革,必然革新医院原有管理模式、制度、流程。这些制度的推行,也必然需要对原有的收费流程、算法做出新的改变。如果信息部门、医院解决方案供应商不及时消化、吃透这些业务变革需求,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必然受阻,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目标也会失去基本的手段和根基。
精细化管理大势已定
卫生部对于卫生经济管理工作非常重视,去年专门召开500人的卫生经济工作会议。部领导都出席讲话。2009年,卫生部专门制定了《医疗机构财务制度内控制度》,同时会同财政部修订医院的财务制度,以配合医改的需求。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将重点强化医院财务管理的四大方面:真实反映资产、合理确定医疗成本、健全成本核算、加强预算管理。
何锦国副司长披露,“最近,卫生部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在大型医院设立总会计师,协助院长分管医院经济工作,按照总会计师条例规定,不再设立财务分管副职。同时,加强财务检查。”
在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由于高端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常年都有大量外地患者涌入求医。一些患者艰难跋涉到达后,却发现住院要等上很多天,原因是医院一时半会儿没有床位。
陈仲强介绍,在缩短平均住院日方面,通过“缩短无效住院天数,缩短平均住院日”等一系列举措,北医三院将平均住院日缩短到7.9天,位居北京市三甲医院前列。平均住院日的降低,不仅意味着患者就医成本的降低,更意味着医疗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看病难”问题。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原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刘俊此前也在2010年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医院的运营管理应该结束长期以来一直采用的“总收入―总支出=结余”的公式,取而代之以“总收入―总支出―人力成本=结余”的公式。在传统的公式中,医院结余多少,直接决定了医院全体人员的可分配的资金,由此不仅带来医院人员的快速膨胀、依靠单纯的规模扩张来满足病人的就医需求,也必然背离回归公益性医院的要求;而将人力成本作为直接的成本因素之后,则将更准确地衡量医院所创造的实际效益。
每周卫事
中国首台移动式床旁CT“落户”总医院
可进行床旁检查的小型移动式CT已于今年8月在总医院神经外科正式启用。这也是国内首台移动式床旁CT机。它体积小、可移动,使病人在自己病床上就能接受头颈部检查,特别适用于急症、危重病人及行动不便患者,消除了因病人搬运带来的不便及安全隐患。
除了头颈部检查外,它还能为神经外科手术提供精准的术中导航,图像质量可与大型多排螺旋CT相媲美。另外,它的低辐射性及射线防护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了CT检查放射线对患者身体可能造成的损害,工作人员在近距离无需防护措施就能安全工作。(来源:人民网)
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举行
探讨两地医疗合作
8月30日,2010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在南苑饭店举行。香港卫生署署长林秉恩、香港医管局主席胡定旭出席此次会议。
论坛上,甬港两地医疗卫生界人士共商卫生事业发展,探讨两地医疗卫生合作事宜。据悉,本届甬港医疗卫生合作论坛除了“信息化与医疗卫生发展论坛”和“公共卫生论坛”外,还包括了各医院和香港对口合作医院一起举办的5个专题医疗论坛。经过两届论坛的举办,宁波与香港双方已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意向,部分项目已经付诸实施。(来源:《宁波日报》)
复诊不排队 宁波开展复诊预约挂号
根据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及省卫计委文件的要求,结合蚌医二附院“十三五”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效益,回报社会,惠及职工。按照“全面启动、分批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测试、梳理医院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本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业务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从而有效保证医院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医院发展战略。
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医院内控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于20**年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力争到20xx年底,遵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试行)》、《蚌医二附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在全院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原则及要素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覆盖医院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监督检查并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实现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此次内控建设具体包括全面预算、收支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报告、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医院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按照《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监察厅、安徽省审计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20**〕212号)的要求,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统领,梳理、修订、健全单位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完善各项经营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建立适应医院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1、建立内控体系的必要性: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约束、规范医院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风险防控的基本保证,可以保障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2、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医院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点领域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医院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持续改进内部控制制度,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防止制度缺失和流程缺陷。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3、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涵盖如下五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医院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医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即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医院内部、医院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监督。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4、以价值管理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全面梳理和优化各项业务(工作)流程,明确关键领域和控制点,制定修订完善制度流程,制作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建立形成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5、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各业务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控制措施在线运行。
三、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为确保医院内控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保证内控机制有效运行,医院将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使管理层及决策层能及时获得适当信息;全体员工能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共担内部控制责任;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内部控制职责。
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有四个层面,分别是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决策层面包括:院长办公会、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管理层面包括:内部控制建设执行小组;执行层面包括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监督层面是单位审计部门。
(一)院长办公会
是医院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审议年度内控评估报告;审议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大策略,重大风险及内控缺陷的解决方案;审议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审批内控最终工作成果;有关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二)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职责
医院将设立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待领导过会讨论通过后实施。
内控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医院院长担任,是医院内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对内控工作实施进行全面领导、决策、部署和指挥。
内控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崔 虎 赵东城
副组长:邹 杰 张春福
成员:关 超 杨青扬 王 群 李传辉
主要职责:
1)负责确定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政策、制度、工作范围;
2)负责明确内控体系建设的整体部署及内控工作的运行管理;
3)负责针对内控管理缺陷提出合规性管理建议及改进方案并推进整改;
4) 有关内部控制管理的其他事项。
(三)内控工作小组职责
内控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内控建设执行办公室,内控建设执行办公室设在财务部门,由财务科科长担任主任,执行办公室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开展。
内控体系建设执行办公室
主任:王 瑞
副主任:赵玉娟 江本钗
成员: 刘 霞 王迪生 刘传高 张纪锐 毛炳飞 张 瑜
主要职责:
1)负责内控体系建设成员的职责分工;
2)负责确定内控体系建设的具体时间安排;
3)负责组织医院内部资源的对接、沟通、协调;
4)记录或更新业务流程图、评估内控设计及操作的有效性;
5)反馈内控缺陷、上报内控工作执行情况及重大问题、将年度内控评估报告提交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审阅;
6)内控工作文档管理;
7)负责本次内控体系建设的其他实施工作。
(四)内审部门职责
作为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审计科室要对内控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配合内控执行小组对本院内控建设工作进行评估。
(五)各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
为内控工作小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协助,组织安排本部门或单位涉及内控工作所需资源,协调本部门或单位内控工作开展的各项重要事宜。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应由专人兼职负责本部门的内控管理工作,即内控管理员。内控管理员职责包括:
1、联系本单位内控建设执行办公室相关人员,提供工作所需各项资料;
2、协助组织描述本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及重要的控制措施,协助内控问题记录,提出整改建议或方法等;
3、 协助本单位内控缺陷的整改,及时反馈缺陷整改情况以及内部控制的主要情况等;
4、 编制本部门内控评价报告。
5、组织安排与内控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
由于内控管理员是内控工作办公室与各职能部门或业务部门对接沟通的纽带,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所以内控管理员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与通力协作。
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步骤
内控建设工作涉及医院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各个层面、各类业务、各项制度流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按照省卫计委通知要求,计划于20**年5月至20xx年底完成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工作。
实施步骤
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安徽省监察厅、安徽省审计厅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财会〔20**〕212号)要求,结合医院的业务及管理情况实际,在原有内控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计划20**年5月初启动,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项目时间工作内容阶段成果120**。5—20**。6启动部署阶段成立医院内控建设领导小组及执行办公室,召开启动会议,做好动员工作220**。7—8现状分析阶段内控测评报告320**。9—10制定内控实施方案阶段内部控制实施方案420**。11—20xx。10内控方案实施阶段内控测评报告520xx。11—20xx。12内控缺陷整改与优化阶段形成年度内控评价报告 (1)前期准备(20**。5—6月)
成立医院内控项目工作小组,召开启动会议,做好动员工作
(2)现状分析阶段(20**。7—8月)
通过访谈、会议研讨和审阅主要内控文档等方式,针对现有内部控制规范手册(试行)中关键内控点与实际工作情况经行分析,了解内控要素现状, 编制内控测评报告。
(3)制定内控实施方案阶段(20**。9—10月)
在对内控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并交领导小组审阅。
(4)内控实施阶段(20**。11—20xx。10月)
各部门根据内控实施方案开展本部门的内控工作,并对实施阶段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重点围绕健全内控体系建设、管理提升、风险防控和经营管理成效等方面总结经验做法,形成科室内部控制自查报告及医院内控有效性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