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范式
从经济学范式特征看,新制度经济学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价值观、分析框架和基本方法等“硬核”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受主流经济学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一般均衡方法、个体理性分析方法、经典物理学与现代数学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把新古典主流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放在制度变迁的演化中,通过制度的供给需求来分析制度的演化。在研究对象(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具体分析方法方面,新制度经济学受到了经济学的影响,同经济学有相通之处。这样,就决定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之间是既相互区别、对立,又相互联系、统一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继承与坚持经济学的基本“硬核”,借鉴与吸收新制度经济学的某些分析方法与研究成果,进行经济学的科学综合,进而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制度经济学范式。
一、经济学范式实质上是制度分析范式
经济学范式主要具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指世界观,另一方面是指方法论。从世界观的意义上讲,经济学范式所表明的是经济学家们共同的基本信念和价值标准等。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看,经济学范式是指被经济学家所共同接受、使用并作为交流思想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从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来看,它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经济学范式。其内容包括四方面:一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本信念与价值观,二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核心的科学方法与具体分析方法,三是以生产方式范畴为核心的概念体系,四是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从其基本内容看,经济理论本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采用的是制度分析方法,是较早地把制度纳入经济分析中的理论家。马克思明确地将生产方式及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定义为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基础,并将立足于经济基础之上的法律的、政治的及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视为真正的社会制度。因此,制度范畴在经济学说中包含着作为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与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体系两个层面。前者可以看作是一种仅限于经济关系领域内的狭义的制度,后者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的制度。以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必然涉及并从本质上剖析作为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固定化和规范化表现形态的一个社会的各种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的制度体系。
在经济学说中,制度范畴的内涵就是社会形态的“生理学结构”,它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作为社会生产方式即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这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二是作为生产关系主要内容的生产过程的管理制度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的派生制度。三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法律等制度,这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产生并决定的上层建筑。在经济学中,“制度”分为狭义的制度和广义的制度,狭义的制度是指经济制度,即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这是仅限于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广义的制度是指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制度,即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这是存在于经济、政治领域的社会制度。的制度结构细致缜密,涵盖并详细界定了各种制度内容,科学地揭示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以一种层层递进的结构探讨了各种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制度经济学理论的突出特征和最大贡献就是它以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的内部矛盾为根据阐明制度变迁的动力。经济学阐明了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制度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财产制度与劳动制度,制度的“外壳”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管理制度与分配制度;在社会制度的总体结构中,制度的“内核”是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生产关系,制度的“外壳”是政治法律制度等社会上层建筑。从二者关系来看,制度的“内核”是基础和内容,制度的“外壳”是结果和形式,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与包含前者。制度的“内核”与“外壳”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度体系的内在矛盾是制度发展变革的决定力量,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能够容纳并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能存在与发展:当一定的制度的外壳不能容纳与适应其内核的发展时,它就要被炸毁并被新制度的外壳所取代。马克思正是运用了“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框架论述了人类社会制度的历史更替,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社会制度变迁的浩大历史画面。马克思还具体地分析了生产方式发展引起社会制度变迁的机理:生产方式变化(物质生产方式变化——社会生产方式变化)——生产关系变化——上层建筑变化。诺思认为,马克思的分析力量在于强调了结构变迁和社会生产潜力与产权结构问的矛盾。这实际上是指马克思的物质生产方式与其社会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因此,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将经济学视为一种制度经济学,或一种关于社会制度分析的理论体系。经济学不仅科学地确定了以社会制度为内容的研究对象,而且建立了以各种社会制度为基础的经济学基本范畴与概念体系;不仅具体分析了各种制度因素之间的唯物主义的辩证联系,而且科学地阐述了社会制度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客观规律。今天,我们要实现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就必须继承经济学的科学传统,在继承经济学经典范式的基础上吸收当代经济学的科学成果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成果,进行科学综合,实现理论创新,努力构建现代经济学范式——制度经济学范式。
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坚持的科学性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通过正确地剖析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以及价值实体、价值源泉、价值量和价值的社会本质等重要范畴及其运动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机理和它的基本矛盾,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论大厦的基石。离开劳动价值论,就无法理解剩余价值学说;离开剩余价值学说,就无法理解理论的科学体系。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是否认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体力劳动,资本家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生产力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发展引起生产力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生产越来越具有大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生产劳动的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进步、经营管理、信息咨询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都远远超过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所能够论及的范围。从我国当前情况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与经典作家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很大差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急需在理论上加以说明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如何看待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如何看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等等。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根据新的实践,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使其不断吸收鲜活的时代内容,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新和发展中更好地坚持。
应着重把握的两个问题
一、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呈现出的新特点
1. 突出了经济常识为生活服务。
旧教材注重理论,导致教学气氛严肃,知识枯燥,学生情绪低落,教学效果差。而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实践性,选用了日常生活中贴近学生的大量实例和典型材料,形象生动地引出了对经济理论的认识与探讨,激发了学生热情,优化了课堂气氛。
2. 体现了人本思想。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知识设计上不拘一格,不循规蹈矩。针对青年学生活泼爱动、思维活跃,但理解深度不够的特点,新教材克服了旧教材说教意味过重的弊端,将大量图文并茂的直观感性材料融入枯燥的经济理论中。这些丰富可靠的图文资料,一方面为政治课注入了新鲜活力,另一方面使深奥难懂的道理简单化,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热情,达到了较好的效果。针对青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新教材注重减轻学生负担,如新教材变化了商品价值等较抽象的概念,对货币职能有所筛选,力争达到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效果。
3. 更具开放性。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具开放性。①教学内容的开放性。除《课程标准》规定的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外,新教材又设置了“名词点击”、“相关链接”和“专家点评”等栏目,并在每一单元后设置“综合探究”模块,从而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教学内容的这一开放性,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主体不明的弊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端正。②教材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教材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作为话题,以生活中的日常现象为例,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知识。
4. 内容编写与结构设计更趋合理化。
《经济生活》在教材呈现方式及结构设计上,作出了更有利于教学的安排。旧教材从基本经济理论入手,先介绍价值规律,进而讲解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两个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与国家宏观调控,最后展示经济的一般过程。而新教材从日常生活中的货币、价格、生活消费入手,按照“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在什么舞台上生产”这一基本逻辑,一改旧教材之风格。新教材单元前面有“单元导语”,简明扼要介绍本单元基础知识和思想教育点;每课前面附以引言,说明本课基本要点。另外每一单元附占用1课时的“综合探究”。本着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宗旨,新教材又从每部分的实际特点出发,使各部分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做到各部分特色分明、相得益彰。
总之,新教材在结构与内容上配合合理,使学生容易分辨教材的重难点,并能增长更多学科之外的知识,激发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应对新课改,把握新教材,搞好新教学
1. 首先必须理解和把握好课改目标和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改形势下,最迫切、最具根本性的任务就在于政治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使我们的教学理念跟上时代,为现实服务,指导实践;使学生在认知、把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并充分应用到实践中去,创造新的奇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造世界观和人生观。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贯彻落实这样一种理念,即“注重学生发展,关注学生个性需要;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学习方式;注意科学渗透,改变学科本位观念;构建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走向成功”。只有如此,才能使政治课从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实践型转化。
2. 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实现政治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后者又是转变教学观念的重要保证。传统的教学方式,“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这直接导致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使政治课枯燥无味、失去活力,使学生穷于应付,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能力。第一,可结合政治学科时代性强的特征,在备课过程中选取生动、形象、典型的重大事件和时事热点,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活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适当利用录音、辩论等教学方法,切实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第四,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程度、不同思维方法、不同个性心理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个性教育。第五,适当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学习知识与参加实践结合起来。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而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使学生领会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并形成习惯,内化为学生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黄金法则”。
3. 充分挖掘新教材这一课程资源。
【关键词】价值 劳动 分配 区域经济
一、劳动价值论简述
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也是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枢纽。马克思发现劳动价值论即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在继承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合理内核等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新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是劳动形成价值,确立了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指出价值量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有用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如果没有社会分工,就不存在劳动者之间交换不同,劳动的产品的问题。如果把劳动的外在形式升华,进行生产活动的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是这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第三、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对于交换价值,马克思下的定义是:“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交换,是因为使用价值中存在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产品中都包含着人类的无差别的劳动,它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商品,实质上是交换人们的劳动,以投入的一般人类劳动作为双方按比例交换的根据。
第四、“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劳动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取得商品形式之后,“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二、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概念
(1)H.Siebert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一书中将区域作为一个中间性范畴描述,他认为一个区域概念介于无空间维的总量经济与定义为一系列空间点的高度分散的经济体系之间,它使得人们可对众多单个企业作某种程度的总量分析而无需对整个国民经济做全面的总量分析。然而这个说法十分晦涩,因此本文将采用陈秀山、张可云的定义,即区域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地区,它同另外的地区之间不存在边界和相应的经济上的壁垒。
(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内在一定时期内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可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来衡量。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是并不确切的。准确的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3)区域增长理论流派甚多,相应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有演绎的和归纳的、单一决定论和多因决定论等集中流派观点。由于各个流派期望区域人均收入趋向接近、区域不平衡加剧、区域极化过程趋向转变,还是期望区域经济演进式发展或者循环发展等等假设不一,导致不同的理论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时,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经济增长的内生和外源动力、区域社会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都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劳动力因素。
三、劳动价值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
马克思指出是劳动形成价值,并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并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要进一步运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来解释劳动价值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必须深刻理解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和价值的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当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量就越小,该商品的价值就越小。从社会商品总量来看,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生产力的发展与使用价值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直接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即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所以,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创造实质要说明的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是劳动,也说明了劳动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区域经济而言,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创造价值间的互动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区域产业发展和优化带来的,而产业发展又决定着劳动和就业发展,表明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实质是产业发展对劳动生产的影响。若从实证角度出发查阅相关文献能发现,考察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发展与劳动创造价值三者间的关联性,结果必然会呈现出区域产业结构即经济发展状况会制约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的产出结构调整,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理论的实践才会得以发挥。既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既制约了劳动创造价值,又是其限制了区域经济更快增长。
只有正确认识劳动在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时的地位,明确总体劳动者与个体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利益分配,才能更好的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促进生产和服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因此,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及消费(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工业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经济形态,它给人类带来全方位且深刻的影响。
一、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知识经济最基本的生产要求是知识。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力量转移:临近21世纪时的知识、财富和力量》中认为知识已成为土地、资本、劳动和时间的最终替代物。
(二)知识经济是在日益枯竭的自然资源下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以富有的资源替代稀有的资源,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必然要发生变革
因为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手段。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知识经济的出现,必然要对现有的会计产生影响。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它对四大会计假设、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及会计实务的影响上。
(一)会计主体假设
传统会计概念下,会计主体是指拥有一定经济资源并对这部分资源负责,具有经济业务的独立主体。而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网络的发展,会计主体的外延在不断的扩大。企业可在网络上根据自身的要求分配、重组企业的人员,形成“网络公司”这一“虚”的实体。另一方面公司之间存在着许多以联营公司、合资企业等形式的松散型企业,而这些企业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解体。这种“虚”“实”实体的共存,为会计主体的界定带来困难
(二)持续经营假设
传统会计概念认为,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存在,并以此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随时都有发生破产清算的可能,因此,将企业生命的预计无限期作为会计核算的前提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会计分期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会计分期假设,同时,“网络公司”的存在也使得原先会计实务中很多会计估计变得困难。因为知识经济下技术的飞速进步使无形资产的变现速度大大加快,而市场的瞬间万变又经常会给公司带来意外的收益,这样要将会计收益和成本进行配比就变得极为困难。
(四)货币计量假设
网络交易的增加使得货币计量成为交易中的累赘。因为在这种交易条件下,人们可以以更为快捷的交换方式――电子货币进行交易。
(五)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知识经济条件下,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公正反映知识资源的真实价值,因为知识资源属于无形资产。但在这种经济条件下,知识资源又是企业资本的源泉,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为了真实反映企业的能力,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必须更新。
三、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中心地位的新会计体系
就资本制度而言,现有的会计理论是以实体资本(包括货币资本和实物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这一资本制度的基本特点是:1.实体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主要动力;2.实体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实体资本为中心的结构,即实体资本出资者承担经营风险,并享有剩余(利润)的控制权和索取权。因此,现有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服务的,其基本任务是站在实体资本出资者和债权人的立场,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事项,反映企业实体资本的运动状态,帮助他们进行风险决策和业务监控,从而保证其收益的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也就是说,知识是生产的核心要素,人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拥有者应享有企业权益的分配权。因此,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再被简单地认为是由实体资本所有者的投资形成的生产和财务单位,而被认为是智力资本与非智力资本(实体资本)订立的特别市场契约,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的中心地位、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四、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
对利润的概念而言,现有的会计理论认为利润是实体资本创造的,因而属于实体资本出资者,员工,无论是高智力的员工还是普通的体力劳动者都被看作是被雇佣者,其回报仅仅体现为工资费用,利润表只站在实体资本所有者立场反映其投资回报。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利润是智力资本和非智力资本共同投入所产生的回报,而且主要是由智力资本创造的,在智力产品的价值组成中,物化劳动者转移价值所占比重很小,高智力的员工可以用他们的发明创造转换为对企业的投资,这些员工和他们的智力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创造出大量的利润。这就要求会计必须适应这一变化,重新明确利润的含义,划分员工劳动报酬和智力资本回报的界限,明确确认和计量智力资本带来的利润。
五、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
就对资产概念的影响而言,在现有的会计理论中,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主要是指有形资产,虽然也不排除无形资产,但由于各种原因,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中始终只占次要的地位。例如,我国规定,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即使是高科技企业,也不得超过35%。对人才智力资源,无法在理论上将其作为资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被认为是生产的重要要素,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大大超过了有形资产。所创造的价值也大大超过有形资产,因此,无形资产,特别是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形式,而对微软、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其价值几乎全部体现为它的人才智力资源,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显得毫不重要。不正视这一事实,仍将人才智力资源排除在企业的资产形态之外,不加以反映和核算,显然是与客观经济环境相背离的。
六、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
就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影响而言,传统会计理论将货币计量作为一项基本假设,以是否可计量作为能否纳入会计信息系统的一项基本标准,在计量属性的选择标准上,首先考虑的是其可靠性,即这种计量必须是建立在已经发生、客观存在、可以验证和检查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基本观点下,包括人才智力资源在内的许多经济现象都无法在会计上得到反映。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人才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与此相关的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学科分支――人力资源会计学日益受到重视和研究,初步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基本内容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但是,受基本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的局限和影响,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按实际成本核算,未能反映出人的智慧与创新能力和产出价值的计价等问题。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虽然试图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避免人们低估企业价值,但由于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存在计量的可靠性问题,因而无法与传统的财务会计溶为一体,始终游离于财务会计体系之外,因而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力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和智力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加强对智力资本和人才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研究,这势必对现有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理论产生重大影响。
七、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必须重新设立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科目确认方式也变得不合时宜。以固定资产为例,现在固定资产的确认方式是:企业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及不属于生产经营用主要设备,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两年以上的资产。在知识经济背景下,这种会计确认方式已不能同时满足固定资产对企业财务会计的两大要求,即管理的要求和真实反映企业成本的要求。因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从而有能力在购买固定资产之前就判断一项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在一年或者更短,但是并不是说预计有效使用年限很短的资产其使用年限就很短,更何况对于大额价值的资产来说,税务的抵扣范围也是有限的。因此,出于管理的需要,出于税法的要求,不可能将此类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但这又违背了配比原则,同时使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真实反映。因此固定资产相关会计科目必须重新设立,相应的确认方式也必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