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多角化经营战略;核心能力;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052-01

1 多角化经营的含义

所谓多角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向市场提供多种本质和用途不同的产品或劳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海格•安索夫(Ansoff H.)就对此进行了研究。按发展程度的不同,它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模式:一是主导型多角化。是指企业在坚持主导产品的基础上,有限地发展其他产品和业务,主要借助纵向一体化来实现。二是相关多角化。企业为了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市场等资源综效并以此为中心来发展与之相关的多种经营。三是非相关多角化。企业在多个不相关的产业领域中开展多种经营业务,生产的各类产品之间没有确定的联系。通过实行多角化经营战略企业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 全球贸易背景下对我国企业开展多角化经营的分析

不同的多角化经营战略,其优势和所带来的效应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主导型多角化的主要优势是便于实行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有助于强化企业自身所处行业中的竞争地位,阻止潜在的进入者,却难以回避行业性风险。相关多角化经营战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实现1+1>2的综合效应和不同业务的战略协同效应,还可在此基础上进入其他相关行业,便于分散行业风险。非相关多角化经营战略的主要优势在于投资风险分散效应,以及在企业内各业务之间实现资金、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的全面、充分运用,最大化投资总收益。但这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很高的决策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操作起来具有相当高的难度。从经营效果上看,根据一项对西方国家189家最大的跨国公司1997―2000年销售利润率的研究可知,相关多角化经营的利润率最高,非相关多角化次之,主导型多角化又次之。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核心能力对促进企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越显突出,传统的经营战略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企业经营中的一些问题,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理论迅速发展起来。该理论以培养企业核心能力为主题,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是培养和发展能使企业在未来市场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能力。在选择经营战略的过程中,企业应首先从考察现有资源和核心能力及其在不同的市场机会中的价值入手,只有建立在现存优势基础之上的经营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得或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为此,它并不鼓励企业进入那些与核心能力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而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相关领域经营,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利润等方面的市场吸引力,盲目进入其他领域。

3 对企业开展多角化经营实践的分析

企业开展多角化经营的实践也呈现出与上述分析相一致的趋势。如美国每年约有20%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不少企业的前期经营效果都比较好。这主要由这些企业自我膨胀倾向严重、过分高估自身的能力、盲目从事非相关多角化经营战略所致。就大企业而言,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韩国等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曾纷纷采取非相关多角化经营战略,但终因导致了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严重削弱,乃至陷入财务困境而不得不放弃。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国际化大企业,如美国的苹果公司、通用公司、电报电话公司已开始逐步剥离经营失败的技术非相关业务,重新回归核心业务和相关性业务。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范文第2篇

高质量的专利资产应当在空间布局、地域布局、时间布局、技术布局等多个维度有所体现,是一个立体的专利网络的概念。因此,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积累高质量的专利资产,也就是专利组合资产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如何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的角度进行专利规划和布局

为什么应当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去进行专利规划和布局?

目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对于专利的定位是用于保护技术创新成果,当一个很好的研发产品或者技术成果被开发出来以后,立刻进行专利申请加以保护。必要时,也会考虑专利规划和布局,例如对相关联的技术进行挖掘或者进行PCT申请。但是,从高质量专利组合资产所涵盖的内容来看,这种将专利工作定位在附属于研发的角度是远远没有发挥专利的最大价值的。专利,是法律授予专利权人独占的排他权,在市场经济下,专利已经被视为市场竞争中最有力的打击竞争对手工具。通过利用专利,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对于企业来讲,专利虽然源于研发,但应当将专利与市场紧密的结合起来,更应该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去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这样才能最有效的发挥专利的核心作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专利挖掘和布局应当匹配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积累高质量的专利组合资产。

二、如何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进行专利规划和布局

首先,专利规划总目标应当匹配企业的经营战略,并且要结合所属行业的产业链环境和专利竞争态势。譬如,某企业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要进入某一领域,并在该领域内的市场份额达到前五名;未来十年的目标是什么。那么,在制定专利规划总目标之前,就应当充分调研该领域内的潜在竞争对手、上游供应商、下游装配商、终端销售商的信息,尤其该行业的主要制造产地、研发产地、市场区域等;此外,还应当了解该行业在上述区域的专利技术发展态势,主要专利权人,该领域的诉讼和许可环境等信息。然后,在制定总体的专利规划时,应当将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和上述目标结合起来,制定能够保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专利总体规划。

其次,在制定局部的专利规划和布局时,应当同企业的经营战略的分目标或者各个事业部的情况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专利规划和布局应当源于研发,以市场为核心,兼顾生产、采购、代加工厂商、主要竞争对手等。从空间维度上看,高质量的专利组合资产上可以在竞争对手的研发所在地直接打击竞争对手,中可以在其产品制造地打击竞争对手代加工厂商,下可以在竞争对手的市场销售地直接打击竞争对手或者通过竞争对手客户间接地对竞争对手施加压力。同样,企业本身面对专利诉讼压力也有可能是多方面的,有直接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或许可要求,也有间接地通过供应商、客户、代加工厂商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因此,当围绕某一项具体的技术成果进行专利地域布局时,应当考虑该技术所对应的产品的销售地区、零件供应商所属地区、下游装配商所属地区、终端销售商所在地区,以及该技术所在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的研发地区、市场地区、制造地区等,然后根据上述地区的轻重缓急关系,制定专利地域布局策略。

总之,为了积累高质量的专利组合资产,应当脱离将专利工作定位于仅仅保护企业创新成果的思路,而是应当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专利问题,以实现企业经营战略总目标作为专利规划的总体指导思路,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专利规划和布局。这样,才能积累高质量的专利组合资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竞争优势。

3、以专利价值评估为导向进行专利规划和布局

为什么应当以专利价值评估为导向进行专利规划和布局

专利作为一种财产权,本身也是有价值的,每一个专利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而且,专利价值随着时间的发展是动态变化的,但这种变化与传统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随时间的减值或增值并不一样,专利价值会受本身携带的技术方案的市场地位、技术地位和法律地位,以及其它专利的影响而呈现没有固定趋势的变化。当然,这里的专利价值评估与传统的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并不一样,不单单是指专利的定量评估,即一件专利或一个专利组合值多少钱,而且也包括定性评估,即对整个专利组合能力大小的评估,如排他力,有效力等。

建立以专利价值评估为导向的专利规划和布局的含义是指在专利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需要对专利组合进行动态的价值管理,这种价值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由于专利申请具有较高的成本,尤其是进行国外申请的时候,而通过这样的价值管理更有利于科学的对企业的专利成本进行预算,使专利的财务预算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由于每一件专利或者一个专利组合的作用或者是能力都是不同的,通过价值管理可以准确地评估每一件专利或者每个专利组合对于企业的作用在哪里以及专利的价值实现方式等,从而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去维护和运用这些专利,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战略服务;第三,通过专利价值评估,还可以对某一技术或者竞争对手的专利价值进行分析,通过绘制专利价值分布图,可以更好的让企业了解自己的专利优势和劣势,从而采取不同的专利策略尽量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战略服务。

如何实现以专利价值评估为导向的专利规划和布局

建立以专利价值评估结果为导向的专利规划和布局体系,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应当建立企业内部的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包括专利价值评估委员会、专利价值评估方法、专利价值管理平台。其中,专利价值评估委员会应当给出专利价值评估委员会成员的职责和能力要求等。专利价值评估方法是指建立适合本企业技术领域特点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可以通过对现有的通用的专利评估指标的修正、增加和删减来定义适合本企业的专利评估指标,并根据行业特点调整指标权重,建立单件专利和专利组合的价值评估模型,寻找适合本企业的专利评估方法。此外,还应当在企业内部建立专利价值管理平台,对专利苹果的流程和结果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且应当根据专利作用的不同与企业的其它部门建立联系,使专利价值贯穿到相关人员的概念中。

第二,应当将企业专利价值评估体系充分与专利规划和布局结合起来,具体包括:首先,在进行专利规划和布局之前,应当对本行业里面的专利价值分布情况和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价值分布情况做一个大致的评估,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结合满足己方的经营战略的需求定制大致的一个专利价值规划目标。其次,在进行专利规划和布局的过程中,专利价值评估应当贯穿始终且动态进行,即专利价值评估应当从专利的提案点开始,贯穿技术交底书,专利申请、审查意见的答复、专利授权或驳回、授权之后的专利维护、专利的运营等专利全生命周期之中。当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需求,对上述动态价值评估具体过程加以调整,比如在提案阶段,评估指标只考虑市场价值和创新性即可;在专利的维护阶段,评估指标可以更加细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系统企业竞争战略选择整合

毋庸置疑,人类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科学的结合促进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发展,也影响了传统企业管理涉及的企业经营战略、经营目标、组织与文化、制造资源、资金与成本、技术与产品开发、生产计划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而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席卷了全球,给企业带来商机的同时在企业的头顶悬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竞争全球化。

1信息系统应用与企业竞争力

当今的IT建设已经不再是PC、服务器、打印机所能涵盖的范围,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依靠几个简单的办公软件就能解决企业经营那个管理问题的时代。在以客户为导向、以变化为主题的今天,国内企业迫切希望通过对自身水平的提升、流程的优化、相应技术的采用使得自身能够更快、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并对服务对象的潜在需求和变化作出及时的反应。所以需要建立庞大的信息系统以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环节。

(1)企业资源计划ERP——企业的运营总管。如果没有ERP的实施,企业内部资源就难以实现有机整合,在我国信息建设的发展过程中,财务软件、生产制造软件、营销管理软件都在不断地完善,然而这些分散的信息系统却未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决策支持,企业的信息工作者承担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些内部长期累积的、分散割裂的信息系统整合起来或者干脆换掉,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更为有效的IT支持,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实施ERP;

(2)物料需求计划MRP——拒绝库存。围绕所要生产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地点、按照规定的数量得到真正的物料,并通过各种物料真正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避免造成库存积压,解决要“生产什么”、“要用什么”、“已经有什么”、“还缺什么”、“什么时候下达计划”的问题;

(3)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企业资源运用专家。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的利用各种制造资源、控制资源、控制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企业制造资源的整体优化,从而保证在生产需要时所有物料都能配套齐备,不需要时不过早积压,达到减少库存量和占用资金的目的;

(4)客户关系管理CRM——市场的敲门砖。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企业的保持周期越长久,给企业的利润就会越大,而企业的客户成千上万,企业对这些顾客又了解多少?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来细分客户?采取何种关怀方式才能够不断地培养客户的满意度?保留什么样的客户?怎么保留?通过CRM的实施,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通过销售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随时了解客户的心理状态和发现客户的需求;

(5)供应链管理SCM——企业的钙片。不仅仅使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稳固,同时也使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站得更稳,在我国加入WTO之后,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全球市场竞争趋势已使原来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这阶段优势主要取决于供应链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因此需要运用IT技术实现其生产、库存、日常交易管理的规范化、精确化,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

(6)电子商务EC——企业的华尔兹。企业电子商务系统的搭建,使企业的运作方式过渡到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以物流为依据、以信息流为核心、以商流为主体的全新时代。同时在营销方面,销售渠道等的改变使得企业大大降低成本,并使中小型企业也能加入大舞台轻歌曼舞;

(7)知识管理KM——关乎企业现在和未来能否保持和创造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如果说信息管理是数据转化为信息,并使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则是信息转化为知识,并用信息为组织设定的目标服务,那么知识管理可以使信息化为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吸收、处理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企业未来的竞争能力。

2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的整合

我们已经看到了信息系统的运用能够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竞争的优势,但是在这里却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企业信息系统的合理运用,不能偏离公司的发展战略,使用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支持企业战略获得成功,如果信息系统不支持正确的企业战略,它可能永远不会获得收益。而另一方面,信息系统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能够追求更多的目标,实现更多理想,达到更高的水平层次,就像运用CRM能够给顾客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一样,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的。而且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出更多的战略或策略形式,在制定、计划与实施企业战略过程中,信息系统本身就要作为一个战略的基本要素。

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现代企业的战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企业如果希望能不断成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与发展。所以围绕企业战略、组织、流程、信息技术这四个管理要素,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管理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战略。特别是在企业步入成熟期后如果不想进入衰退期而持续发展,那么重点就要在信息技术驱动下进行企业变革,与之相配合的是组织变革和业务流程的整合。满足顾客的需要,尤其是满足顾客不断变化和日益个性化的需要,是企业经营永恒的话题。步入成熟期后的企业往往由于组织和运作的僵化,不能适应市场和竞争的变化,最终走向衰退。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络的发展为其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保持高度的灵活性、适应市场和变化创造了条件。就当前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来说,我们已经看到一些新的战略手段,这些新的战略手段许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或者得到了信息技术的强有力地支持。上面所提及的ERP、MRP、CRM、电子商务,就是信息技术下构建的企业变革的工具,信息系统在辅助或支持企业战略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因而战略的选择和信息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者不能相背离,必须适应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信息化企业的战略选择

战略的选择始于确认经营目标,阻隔通过以后的威胁、模式和方向等层面而展开。我们引入哥伦比亚大学CharlesWiseman的战略选择模型(见附图)。

信息系统的使用在利用该模型取得进展时,变得更加明显和重要。对每一层的分析构建了各种因素组合的情况,这些因素使得一个企业有可能利用信息系统获得并维持一种竞争优势:

(1)战略目标。当一个公司利用信息系统来获得竞争优势时,该公司有三种可能的目标:顾客、竞争者和供应商。大多数竞争战略是直接或间接关注于竞争,那么评估顾客或者竞争对手是否是主要目标就显得难以抉择。在做这种评估时应从战略的目标开始,而且记住如何使用信息系统来获得和维持这一种竞争优势。如果企业是一个具有由信息系统支持的经营战略的创新者,那么肯定是把顾客作为目标。如果该企业向竞争对手的战略和成功发出挑战,那么它的主要目标是竞争对手。

(2)推动力。差异化和成本是一个企业可以实施的两个主要的经营战略选择。选择成本就确认了低成本领导战略是其主要的竞争战略——每天的低价迫使沃尔玛把信息系统放在优先地位。对那些非常强调用信息系统来支持经营的公司来时,创新是一个主要因素。这些企业很明显避免实施状态系统,但是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战略,这些战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实施目标。

(3)模式。进攻或防守。在经营战略和利用信息系统方面,公司是领导别人还是跟随别人?之中的风险含义不应被消除。在第一次提供包括信息系统支持的新产品或服务时,既有经营风险又有技术风险。争当第一家企业时,当他们选择跟随战略,既然别人已经改进了方法,以此技术风险可能会减少,但是经营风险可能显著地高于别人。

(4)导向。此处,最重要的考虑是确定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如果使用者是公司的内部人员,那么答案就是“应用”,如果系统的使用扩展到提供信息系统的公司的外部,那么答案是“提供”。对内部系统而言,其推广到发起公司的边界外面是很普遍的。

(5)执行。战略的选择如何来帮助更好的理解用信息系统来获得竞争优势?它是有组织的通过强调关键成分的评价过程来帮助你理解。首先,需要正确确定目标;然后正确的战略(推动力)要做出选择,第三做出决定:组织是想成为领导者还是追随者;最后,新系统的合适使用者要根据重要性、含义和这个选择带来的益处来确定。完成这些工作后,公司才可以执行战略。

4结束语

最根本最关键是信息系统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使用来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使企业在持续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当今企业突破瓶颈、寻求发展的方向。可是回望我们的社会,有太多的论调——“介入信息化找死,不介入信息化等死”、“用信息技术最终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优势”、“如果大家都会死,为何现在要吃补品?”……的确不是一个IT部门可以支持这个企业,取代这个企业来使你快速发展,或者取代了管理,它是一个利用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发挥,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人还是企业,只有积极进取者,才有可能获得生存,企业才能获得发展。信息系统无疑是一块大木板,抱着它,你可以游到对岸,立于信息时代的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李义,李枫林编著.电子商务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范文第4篇

(一)成本本质的一般理解

在会计研究领域,成本是一个发展变化最大的概念之一。财务会计学认为成本是取得资产的代价,或是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支出。这一认识目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管理会计学则认为,成本是实现一定目标未来要付出或承担的价值牺牲,甚至包括在决策过程中可能要放弃相应收益的代价。美国会计学会在《成本概念与标准》的报告中给出如下定义: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这一概念充分考虑了成本的内涵与外延,概括内容相当广泛,且十分抽象,因为它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具体的成本计算对象上,而是扩展到企业生产经营目的上。它强调成本是在特定目标下将要付出的价值牺牲,并以此认识为基础,重整企业的成本规程,为企业的成本控制服务。同时,提醒我们在设计成本计算程序或为成本管理提供服务时,必须紧紧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的来展开。

我们注意到,这一定义给出的成本本质内涵是“价值牺牲”,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笔者觉得这一说法过于抽象。价值是货币计量的结果和表现,此处的价值是货币计量什么事物的结果和表现呢?我们认为不管这一事物是什么,它才是成本的本质。我们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必须认清这一事物,才能使成本管理变得具体,其方法的运用才会可靠有效。

马克思指出:“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少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一个在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及资本家自身耗费用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成本价格”。这是我们一直信奉的关于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马克思从补偿角度论述了“资本耗费”这一成本范围。资本耗费即成本,只包括C、V两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生产成本即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本,是指商品生产中实际消耗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所构成的价值,不包括剩余价值(m)部分。而西方微观经济学认为,商品的生产成本是指生产活动中使用的生产成本,如果活劳动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价值补偿不足,就会从(m)中加以补偿。这一观点其实也是从补偿角度来认识成本,是马克思资本耗费的延伸和扩展,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实用主义)。在会计中,资本家的资本表现为一种权益,投入企业后,总是对应着一定的占用形态,而表现为资产,因此从占用形态来说,权益以资产而存在,然而,在企业生产经营中资本家的权益不会被耗费,被耗费的实际是资产。因此资本耗费从会计观点来看,就是资产的消耗,或者说,资本耗费是以资产消耗加以确认和计量的。而资产是一种企业拥有或可控制的经济资源。

(二)资源及其企业观

提到“资源”,人们自然会想起矿产、河流等自然形成的为人们所利用的物品。通常资源一词最一般的意义是指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一切为人类有用的资财。也就是说,在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有用物即资源,无用物即非资源。因此,资源既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如阳光、空气、水、矿产、土壤、植物及动物等等,也包括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如各种房屋、设备、其他消费性商品及生产资料性商品,还包括无形的资财,如信息、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本身的体力和智力。

美国著名的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由于资源具有量、质、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属性,因而,它应当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没有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物质不是资源,虽然有用,但与需求相比数量太大而没有价值的物质也不是资源。技术、信息和相对稀缺性的变化都可以把以前没有价值的物质变成宝贵的资源。

经济资源是一般资源的一个子系统。它是指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一切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所需要的,并构成生产要素的、稀缺的、具有一定开发利用选择性的资财来源。其范围仅包括人类所需求的一般资财中,作为生产投资要素的那部分资财。具体地说,经济资源具备的特征为:(1)有用性,即必须是为生产或消费者所需求的,对经济生活有用,(2)稀缺性,即表现为社会需求量与存在量有差距,并非取之不竭;(3)可选择性,即指资源的用途可以有多种选择且可循环使用。

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拥有一定的经济资源,因为只有具备了可以带来未来收益的经济资源,企业才能依靠资源的潜力的发挥,才能赢得利润,以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或目标。

单一资源是难以创造发挥其潜力的,企业的收益必然是不同种类的资源相互组合、相互“激发”的结果。所以企业必须拥有多种形式的资源,即既要具有有形资源,又要具有无形资源,既要具备物质技术方面的资源,又要具备人力,财力方面的资源。

一个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必须耗用材料、人力和财力等。这些生产要素的本质就是资源或是原始资源的转化物。所以,我们可以说,所谓费用就是资源的耗费(或转化)。耗费(或转化)过程是各有不同的,如会计上称为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内容(除投资)大都会转化成费用。资本性支出的内容是分年度逐步转化,而收益性支出则在年度内直接转化。当企业发生这两种支出,其实就是用一种资源置换另一种资源,是一种资源形态上的置换。其原因是因为生产经营需要不同资源组合才能实现。当我们将这些置换后的资源与一定的生产经营目的相联系,按一定期间或一定目的来归结这种置换时,就形成了置换后的资源价值(成本),被置换的资源其实就可以认为被耗费了。当然,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往往只认识到企业内部诸如材料、人力的耗用才是一种耗费。其实这种耗费,也只是一种置换,即将材料、人力等资源置换为产品这种资源。从广义上理解,无论是企业外部置换还是企业内部置换都是耗费,即费用。再将这些费用按照一定标准(或目的)加以对象化就形成了特定对象的成本。因此,成本的本质就是一种资源耗费,所谓计算成本就是对资源耗费的计量。认识成本这一本质,会引起我们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关于成本的研究必须以资源及由其而产生的行为为内容进行思考,

——关于成本的管理必须以资源配置及其效率为中心进行实施,

——关于成本的核算必须以企业生产经营目的(或目标)为标志进行设计。

二、企业资源及其配置

(一)企业资源的种类

以一个企业或公司角度,研究的重点显然是经济资源。基于资源企业观认为,每家公司都拥有大量独特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就是所谓的资源。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将经济资源按其经济属性,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四大类。其他资源则主要是指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就一个公司或企业来说,经济资源可分为:(1)有形资源,也称有形资产,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资源,包括生产设施、原材料、产品等,它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表达。(2)无形资源,也称无形资产,是指诸如公司的声望、品牌、文化技术知识、专利和商标以及日积月累的知识和经验等不具有具体实物形态的资源。(3)人力资源,是指企业拥有的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概念是一种微观意义的人力资源,以企业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4)货币资源,是指在企业中以货币等形态存在的资源,确切地说是价值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如现金、银行存款及应收款项。(5)组织资源,是指资产、人员与组织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而表现出的能力。

从企业资源的会计计量看,资源可以分为可计量资源和不可计量资源。可计量资源是指可以用货币加以计量的资源,如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可以计量表达的资产等。不可计量资源是不能用货币加以确定计量的资源,如上述的部分无形资源、部分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等。

显然,企业生产经营既耗费有形资源,又耗费无形资源;既耗费可计量资源,又耗费不可计量资源。从费用的成本一般内容来说,涵盖了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但是从会计计量与核算角度来看,费用成本主要包括可计量资源的耗费,也就是必须能够对其进行货币计量,才能纳入会计的费用成本的核算。企业成本信息主要也是指这部分资源耗费,对于不可计量资源的耗费,只能作为辅助补充的信息,在相关信息报告中采用文字(而不是确定的数字)来表达或反映。

(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

企业资源的配置一般表现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的要求,其实质就是选择不同资源构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也可以认为企业资源配置是企业根据企业的目标将资源的用途在不同的时间上、空间上和数量上进行不同的分配。

资源配置的原因主要来自资源的稀缺性和可选择性,这两种特征使得企业资源配置有合理或不合理的问题,即迫使人们对资源配置加以研究,而克服其稀缺性和可选择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研究的焦点应是配置的有效性和资源消耗的节约。就企业来说,最高目标是追求消耗降低和收益增长,而消耗的降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影响收益的诸多因素中企业最具控制力的因素。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最终体现在消耗的降低上。因此,企业管理中必须引入资源配置的问题,探求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一个企业必须拥有资源,在开办时就应考虑所需资源的配置,要按照产品目标来规划资源用途的分配。在进入正常生产经营状态而去合理消耗资源(或进行资源转换),从而使生产经营中资源消耗降低。

资源配置一般理解为利用资源的可替代性,使之在不同用途之间进行的分配。就社会资源来说,资源配置就是选择用途置于不同部门或地区。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市场配置是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按利益驱动原理将资源配置于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体制中,资源总是向收益最高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价格波动,将把资源配置于适当的部门和地区。政府配置,也称为政府干预,即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手段直接或间接地调节资源配置的格局和规模,以降低资源配置成本,减少资源的浪费。政府配置对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的建立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它可以大大克服市场的盲目性和垄断趋势。

企业资源的配置是建立在资源企业观的基础上的,根据企业的目标(主要是产品)和企业所处的资源环境,对资源不同用途加以合理利用和组合。一个企业可以依据自己的产品进行资源组合。我们所谓对企业进行管理,以某种意义上来看就是对资源的管理,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资源有效性的体现。企业的资源配置贯穿着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产品就是资源配置的结果,产品的生产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的资源不断地按工艺要求附加上去,被消耗转化为产品。当然,企业的资源取得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不是孤立的。因此企业资源配置也必须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必然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一部分。然而,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不尽相同。一个企业一旦设立并投入生产经营,其设备或工艺过程决定着产品生产的行业性质。要想改变这种行业性是很难的,最起码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企业资源在企业设立时就要考虑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也只有这个时候影响最大。企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有关于资源配置的分析,必须考虑企业所处的地区和行业以及资源供给的可行性。要得出一个正确答案,就必须分析国家和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以及对即将设立企业的影响。从这一意义说,企业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两种方式。但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资源配置还存在着具体方式。笔者认为,企业资源配置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两种具体方式。

价值工程(ValueEngineering)是美国工程师麦尔斯(L.D.Miles)在进行企业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对短缺材料寻找代用品时发现的一种价值分析体系。

价值工程成功地被世界各国所推广运用,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基于价值工程对“生产产品所消耗的资源是有限的甚至是紧缺的”的认识。消耗的资源的货币表现即是费用或成本。资源的稀缺性迫使节约成本,从而使“价值”上升。麦尔斯指出:“功能导向的工作,基本上是以完成人们渴望与需要的新功能为中心而利用资源的,而价值导向工作的目的,则在于用更少的物资资源和时间资源来完成这些预定的功能。实际上,成本是一种衡量资源消耗数量的尺度。价值工程则作为一种更优利用资源的研究,帮助人们合理使用每个单位资源以满足更多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更加有效利用资源、增进人民富裕的手段。由此可见,价值工程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主要是运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价值提升高度阐述成本(费用)的节约和资源配置的方式。

作业组合是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而必需开展的各种活动的合理组合。这些活动是以产品生产为中心的,它是需要各种资源供给的,是一种资源的组合。价值工程突出某一种资源的功能替代,而作业组合关注的是多种资源的合理组合,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有效。作业组合之所以成为企业资源配置的手段之一,是因为作业组合的成因是适应围绕产品而开展生产经营的需要。产品的生产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来完成,企业的经营同样需要各种活动(或作业)完成。同时,作业也具有替代性,也就是说,同样的目的可以采取不同的行为和活动来完成或达到,但是不同的行为或活动将会需要不同的资源。因此,不同的作业选择和组合必然会对资源用途采取不同的选择。

作业组合这一配置方式与价值工程方式一样必然受到特定产品特定工艺技术要求的制约,会受到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制约。企业设立、产品选定时必须遵循社会资源配置的规律,而一旦确定,企业资源配置在日常工作中主要采用价值工程和作业组合这两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出,企业资源配置更多地追求企业资源消耗的节约,企业资源配置有效性是企业资源配置的真正目标所在。

作业组合方式源于生产经营的需要但是要以价值工程方式为基础,而价值工程方式主要源于产品功能组合的需要。作业组合方式对于价值工程方式也必然有“反作用”。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值工程方式从资源替代角度认为更换某种资源重新配置有效且节约,但是作业组合达到产品功能却很困难或可以组合实现功能但成本很高。也就是说作业组合方式使得资源配置出现无效或浪费。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将两种配置方式互相协调而去考察整体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和节约。这一方面要求我们预先必须进行价值工程配置方式和作业组合配置方式的结合,另一方面要充分展开项目可行性研究和企业预算工作。

三、成本管理战略

(一)战略和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ies,其含义是“将军”,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它的目标和使命”。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规定,同时又是制定规划(计划)的基础。具体地说,经营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从“战略”到“经营战略”的演变说明,经营战略是一种以变革为实质的概念,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所涉及到的全部因素。在过去,我们往往只注意到诸如技术、工艺、资金、耗费等某一项“战术”上的因素,不能将我们仅认识到的因素联系(组合)起来去考察企业在竞争中的水平和层次。因而,我们的经营就会出现这样一些问题:(1)抓住一个因素,“穷追猛打”,使之达到控制目标,却花费了很多蛮干的费用。(2)追随别人之后,不管自身现状,照搬照套,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成效。经营战略思想的引入,使企业经营关注一些新的方面:(1)关心企业外部胜于企业内部,特别是关系到企业生产的产品构成和销货市场,决定企业干什么事业,以及是否要干:(2)企业现在和未来经营成效的测量标准,即企业要达到的目标,(3)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的协调性:(4)企业总体日常控制体系的建立,如作业管理规定。

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目标应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从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必然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之一,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成本管理战略。

(二)成本管理战略的构筑

经营战略的特点在于:(1)全局性:(2)长远性;(3)抗争性;(4)纲领性。作为经营战略的核心内容的成本管理战略也具有这四个特点。问题在于既然将战略的思想引入成本管理,如何来确定成本管理战略的具体内容,或是在传统成本管理思想有什么必须突破的。

传统成本管理的目标是降低成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限制消耗、节约开支的一些硬方法,追求一种成本的绝对下降,加之引入的加强考核的方法,将成本指标压得很低,并与职工利益相结合进行考核,搞得人人自危,甚至被“逼”去偷工减料以达到指标。当然,笔者并不否定这种绝对控制的方法,但是,成本下降总是有极限的,压到一定程度已无法改变。此时,这种绝对控制方法就不适用。那么就要采取一种相对控制方法,即通过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来改变成本发生的动因。如通过技术改造、管理思想的变革和新的生产组织的引进等途径,使成本持续降低。这就是成本管理战略的起因。

成本管理战略就是企业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环境,联系企业经营目的,正确分析和判定企业的费用成本在市场竞争对手中的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物流技术、资源配置及作业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制定成本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实施方案,以保证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取得竞争优势。简言之,成本管理战略是企业围绕成本费用而开展的一种长期谋划。与经营战略一样分成两个阶段: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

成本管理战略规划分为下列步骤:

(1)规定组织使命:根据企业经营目标,按企业各组织的职能,规定其在成本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创造一种人人重视成本的氛围。

(2)制定方针:根据企业成本目前水平,由各职能部门提出成本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3)建立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汇总各组织机构的方法和措施并分析其可行性,确定成本管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4)鉴别方案:采用一定预测决策分析方法,围绕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不同的成本管理战略方案。

(5)选择战略:其实是指对上述(4)战略方案的选择。其原则是成本管理战略必须适应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管理战略实施分为下列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根据新选择的战略,按照企业管理的原理,确定层次分明、责权利相联系的实施战略的主体(即组织结构)。

(2)管理组织活动:按企业各组织机构的作用,下达其目标,并要求各组织机构严格执行。

(3)监控战略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有效期:每个战略方案的实施都有一定时期,为了实行动态过程控制,要定期检查和考核各组织的目标完成情况。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识到成本是资源耗费,并结合战略管理的思想,是期望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成本管理战略的思路。这一思路提醒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应关注以下问题:

(1)成本管理必须扩展到自立项、设计至销售、使用整个过程。因为,一旦某一项目确定后,各种技术条件已基本固定,该企业的成本费用发生也相对确定了。“在产品的策划、构想设计阶段,成本的66%左右已经被决定即无法在后续阶段更改了。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管理较之后续阶段就显得更为重要”。同样,销货于顾客以后,使用过程还会出现返修退货现象,这也会使企业成本费用升高。

(2)结合资源配置的原理,重构企业作业链和价值链。正如前述,企业的作业链的形成其实是资源耗费或置换的一种连续形式。按照作业成本管理的思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因此,可以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制造理论,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如JIT,CIMS等),重新构筑作业链,减少成本发生的动因(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从而使企业价值链得以优化。

(3)重视过程控制,根据企业工艺流程,制定各种作业文件,使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化。虽然在设计及规划中有较好的作业组合,但是如果执行这些作业的人或组织工作不规范,无标准可寻,也是难以实现设计和规划时的“美好愿望”。因此,制造出各种工作或作业的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加以控制和考核,才能使成本管理(战略)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2.[美]阿兰。兰德尔著施以正译:《资源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3.史忠良肖四如著:《资源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4.干春晖著:《资源配置与企业兼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企业经营战略的含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绩效 独立董事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高度发展的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体制转换的重要时期,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许多企业改制为公司形式并且上市交易。然而,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强的对金融体系的监督,从而进一步增大了对公司的要求,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对公司治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经营绩效是衡量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主要标准,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配置公司内部资源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公司治理结构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方针、经营战略及经营决策,而公司的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及经营方案的优劣则决定着公司的经营绩效。因而,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公司作出科学的决策、增强公司绩效的基本手段。

二、公司治理结构及公司绩效的概念

公司治理结构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公司治理结构作了定义。一般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招聘、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通过权力的制衡,使三大机关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保证公司顺利运行。

公司绩效是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主要衡量标准,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优化配置公司内部资源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最终结果。公司的经营绩效如何主要是由公司本期及前期的经营状况所决定的,而究其深层次原因,却是由公司的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及经营方案等的优劣来决定的,而决定公司的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及经营方案的正是公司的治理结构。由此可知,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的经营绩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各公司治理结构因素与公司绩效

(一)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是指股份公司总股本中,不同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基于股东地位而可对公司主张的权利,是股权.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不同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公司股份的50%以上,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二是股权高度分散,公司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公司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即各个不同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

当股权高度集中时,大股东有动力去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其会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来激励经理人努力工作,这些都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 当前几大股东持股比例比较接近时,他们之间形成了制衡,此时“相对控股”的股东将更关注公司的经营管理,这将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

(二)董事会状况

公司的董事会是公司的最高执行机构,是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监督者,必须对公司的经营业绩负责。反映公司董事会结构的指标有独立董事的比例、董事会的规模、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为同一人担任。独立董事有比较强的管理经营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监督企业经营的能力,减少公司战略失误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减少经营者共谋和防止公司资源被浪费,从而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董事会规模本文指的是董事会成员的数量,董事会成员的最佳数量是比较难以确定的,如果董事会的成员过多必然降低董事会的效率,因为过多的数量可能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从而浪费人力资源;如果董事会的成员过少,就很难充分讨论来保证公司决策的精确性。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中,董事会具有代表股东监督管理层的自利行为的作用,如果公司的董事长兼任公司的总经理,这就降低了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因为董事会变得不再独立。于是理论认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会削弱董事会的监控功能,使上市公司可以操纵公司的经营业绩。独立董事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董事制度是董事会治理新的发展方向,是董事会治理发展的延伸,是公司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层次的委托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独立董事可以不受利益的局限而公平地对待全体股东、董事和经理人员,加强对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使上市公司的运作更加规范,使决策的民主化得到更好的体现,独立董事的比例对公司绩效产生正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