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程中的数量界限进行研究,并揭示固定资产投资的经济效果。它是一项系统知识比较强、专业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记录了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通过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全面反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生产总规模和固定资产活动的全过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是国家制定战略决策、社会经济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国家管理、检查监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管理细则,按照从认识上提高、从组织上加强、从制度上健全、从全面上深入、从现代化上发展的原则,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统计工作制度,作为行动标准。
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机构,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机构设置要本着确保完成国家各项统计任务、确保统计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还应遵循机构要精简,效率要提高的原则。人员配备要坚持按统计法的要求,统计人员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统计法”办事,把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为衡量统计工作好坏的标志。
二、建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信息网
每个单位必须有一个上下连贯、畅通无阻的统计信息网络。统计人员只有按照传递程序和规范的进程工作,才能提高统计资料的实效性、准确性、客观性、科学性。良好的硬件设施能为信息的交流提供方便、快捷的条件,能保证投资统计数据上报及时、准确、完整,也能为各级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综合反映。准确、及时地上报,是企业和每一个统计人员对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各个单位统计资料是否及时、准确全面是关系着国家全局的大事。所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信息网是其保证体系。
三、建立、完善具体、全面的管理制度及办法
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制度(包括: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统计数字管理制、统计台帐管理制、原始资料管理制,统计报表管理制等),使固定资产投资基础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在原制订制度和执行制度上做了大量工作,对原有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办法》进行了完善和修订,重新制定了《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管理办法》,对项目管理部门、设计部门、财务部门的职责、要求进行了划分,明确了责任,并规定出严格的考核条款,使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做到分清部门职责,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四、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原始记录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最初情况的记载,是计算各项统计指标的依据。因此要结合项目特点,为满足企业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的要求,设置各种原始记录,把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全过程记录完整。如何收集原始资料,建立原始记录,我公司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基层统计不仅要完成向上级统计机关报表的任务,还要向本公司领导及时提供有关的统计信息和经济管理上所需的各种核算数据,因此收集原始资料的范围不应过窄,对于工作所需的资料,具备条件时,统计可以存一份复印件(原件一般是要存档的)。不具备条件时,可以将所需资料的主要内容进行摘录,特别是涉及工程造价、设备价格、概算预算、合同金额、用地面积、规划面积、设计建筑总面积等数量方面的数据,要记录准确,关于有些文件的编号、批发文机关、发出日期等也要搞录。这些记录,对于今后的查询是很有用处的。
按照国家固定资产统计报表的要求建立各种不同的统计台帐。做好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至关重要,定期对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汇总,分门别类的记入相对应的台帐。这是充分利用统计资料的有效方法。统计台账是整理归纳原始资料的一种科学手段,是计算汇总指标数据的有力工具,它是介于原始资料和填制报表之间必要的和重要的中间环节。在统计部门统一制定规范的台账之前,统计人员就应根据统计法的规定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主动地建立自己的统计台账。当统计部门统一制定规范的台账之后,统计人员应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自动地编制一些明细性和辅账页、表格来充实、完善现有统一的台账。而且统计台账还是保存管理统计资料的重要方式。无论什么时候,需要查阅核对、研究分析各种指标数据它都是不可缺少的统计档案。统计台帐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健全原始记录和及时准确地编制统计报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每年年底,统计工作人员都将本年的投资项按项目性质、实施单位进行分别统计,建立完善的台帐,使资料的查询方便、快捷,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五、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培训和更新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技术现代化的途径是从微机抓起,由小到大逐步建立统计信息自动系统。这样有利于大量的统计数据就地、及时处理,所以,广大统计工作者都应努力掌握计算机技术,使其成为得心应手的工具。同时严格按照规定的计算机代码填报统计报表,为实现全国微机联网,年报报送软盘或直接传送打下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不仅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具有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知识和投资分析及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统计人员要定期参加省、市统计部门的学习班,及时掌握国家有关投资和统计管理方面的政策和规定,开拓视野,提高素质,使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分析,建立工程项目监查制度
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整理分析,为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管理提供依据,同时积极为社会服务,办好“开放式”统计,必须搞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提高统计分析的针对性,政策性。围绕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效益反映建设领域的新情况、新动向、新课题对基本建设中规律性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在宏观上为控制投资规模、调整投资结构及最终投资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在微观上为企业生产、经营、确定发展计划提供有力的参考资料。充分发挥统计工作的服务职能。定期对工程项目的情况进行通报和分析。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计划、绩效进行检查,从中发现问题,举一反三,确保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过程有计划、有监督、有检查、有考核,杜绝项目开工后资金失控的问题,真正做到项目管理的闭环,同时能为后续开工的项目提供借鉴。
关键词:BIM;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当前投资审计的局限性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每个对象的数据都是数以千计的,并且计算起来复杂无比。时代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大城市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大型复杂工程越来越多,这就给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更大压力。落后的手工算量和单机软件表现出更多的弊端,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从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技术来分析,存在以下的不足。
1.造价数据无法实现更加细化的分析,功能性差。当前应用的造价软件中多采用的是表格法,仅能针对一条清单上的总量进行数据的分析,这种分析力度根本无法满足项目管理要求,尽管可以实现投标的预结算,但如果细化为楼层、区域、构件等核算标准,就根本无法实现时间维度基础上的分析。
2.数据的共享、和谐、同步无法实现。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数据之间难以实现共享,这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很难有所保证。
3.数据实现积累存在困难。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转变成了数据的累积。建筑业是大数据行业的代表,但数据却大多存在于基层人员的脑中,难以实现数据的转变和累积。
二、基于BIM的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造价审计解决方案
BIM技术是一项新的创新,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工程项目的多维度结构化数据库建设,将数据实现构件级的细化。多维度机构包含了多个方面:7D:3D实体、1D时间、3D工序等。在BIM技术核心能力的研究上,我们可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各环节实现全方位的升级,全面提升技术能力,真正实现审计方式的转变。
三、基于BIM的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造价审计所需的关键技术
1.创建BIM模型,为数据分析打造平台。BIM模型的创建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将BIM软件应用其中,不仅为工程量的计算实现了更加自动化和精确的分析,还建立起了结构化的数据库,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顺利、快速、精细化实现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2.造价分析软件。BIM模型建成后要实现数据的完整接收就要利用造价分析软件的强大功能,实现对数据的细化、快速分析,将造价数据粒度升级到构件级。与传统造价分析方法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实现了分析能力的实质提升,不仅实现了框图出价,还实现了造价查图的功能。
3.数据库系统。所有工程的BIM模型在多工程基础数据库的处理下形成了一个数据仓库,实现项目群多工程数据统计分析,提升审计管控水平,进而形成一个信息化管理数据的基础平台。BIM浏览器、MC(管理驾驶舱)在EDS数据库建立联系后,帮助BIM浏览器实现了多个功能,如模型查看、数据调用、数据分析等,实现了数据的分享、同步。管理驾驶舱可对多个项目进行集成管理,实现企业级复杂统计分析,以及单工程多阶段成本对比等分析。
四、基于BIM的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造价审计在各阶段实现方法
1.招标投标阶段造价控制
迅速、精确的编制清单、编制投标造价,为审计人员进行招标价控制创造有利条件。现代建筑随着不断发展,造型会逐渐复杂化,人工算量不仅难度大,工作压力也很大,因此必须对传统模式进行革新。为了实现更加快速、正确的工程量清单,建设单位可应用BIM模型,利用BIM模型中丰富的数据信息,迅速的调出工程量信息,在结合项目具体特征的基础上就可以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准确的编制了,不仅能够有效避免错误出现,还为招标控制价审计奠定良好基础。
2.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①成本实现了动态分析。当前的建筑行业针对成本管理已经开始将最先进的BIM技术应用其中,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在应用中,将含有成本信息和信度信息的BIM模型,传送至服务器,系统会自主对模型进行分解和分析,并对其中包含的海量信息加以划分和整理,进而形成一个多层次、丰富的数据库。再应用互联网就是可以实现BIM模型的共享。审计人员可更根据需求对资料进行查询,并对数据的变动随时掌握,很容易完成对预计工作量和实际工作量的分析,了解项目开展进度。
②变更设计管理能够快速落实。现代的工程项目不仅复杂而且难度也高,工程的生命周期就会遇到更多的变更情况,加大了风险,那么对风险和进度的控制也就增加了更多不可预知的情况。BIM中对于变更管理,不仅可以实现流程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设计变更的减少,进而从源头处对工期和成本进行了良好的控制。
3.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 产业增长 相关性
得益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所带来的发展机遇,2011年1月至11月,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比全国高11.5个百分点。可见,进一步研究财政政策投入和产业增长的关系,对促进广西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思路
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财政政策投入对产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运用政策取向、政策组合和财政投入等手段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地方财政部门采取的重要手段。作为企业新建投资、简单再生产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投资重要衡量指标的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在当前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中比较容易反映财政支出、投入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财政支出来支持产业发展。因此,研究采用从固定资产投资为切入口的方法,深入探索财政政策投入与产业增长相关性问题。
二、相关性数据研究
(一)基本数据框架构建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广西产业经济发展较快的2004年到2010年7年间主要宏观数据进行分析。
研究首先假设产业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表1中广西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增长进行散点图的分析,发现广西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增长具有较为明显的线性关系,具备进一步数据分析的可行性。
(二)回归分析模型的建立
根据规范的线性回归分析原理,研究建立简单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三次产业产值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Y=f(X)=aY′。公式中Y表示固定资产投资,X表示广西三次产业生产产值,a表示常数就业弹性系数。由于固定资产投资与三次产业生产产值之间为指数非线性关系,所以研究需要对公式两边取对数,获得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值之间的对数方程:lnY=lna+alnX,在对数方程的基础上建立回归模型:lnY=a+blnX+c。模型中,Y表示三次产业生产产值,X表示固定资产投资额,a为常系数,b表示生产弹性,c为随机误差。建立了对数回归模型后,我们进一步将表1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增长数据取常规对数(表略)。
(三)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增长分析及结果
根据对数表中的㏑值,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回归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回归结果为:lnY=4.497+0.539lnX。结果显示,该数据模型R值为0.979,回归结果令人满意,数据的拟合优度非常高,数据模型的研究思路是正确的。
(四)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增长数据分析及结果
因此,研究采取了同样的方式建立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增长对数方程,并采用同样的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回归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广西固定资产投资与三次产业增长相关性较高,四项数据的拟合度较高,R值均达到了0.950以上,表明分析的思路正确。
三、研究应用
(一)固定资产投资对广西产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从分析结果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在广西当前产业增长过程中,对扩大再生产、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持,整体产业的增长弹性达到了0.539,也就是说,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个百分点,整体产业增长可以增加5.39个百分点,投资的乘数效应明显。分析也表明,广西当前经济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二产业的乘数效应相对更为明显,面对2010年广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8348元、排全国第31位的形势,做大做强优化广西产业,加快工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变得尤为重要。地方政府需要发挥财政政策引领作用,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使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开辟和建立新兴产业,从而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达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目标。
(二)第二产业在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
研究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在广西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远非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能替代,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乘数效应是第一产业的1.85倍、第三产业的1.45倍,通过表1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趋势仍然在扩大。分析原因,主要是2004年以来,广西政府不断地加大广西北部湾沿海工业基地、西江经济产业带和资源富集地区工业的建设,特别是2008年以来后金融危机效应的影响,广西柳州老工业、西江经济产业带产业承接效应明显,承接了由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所带来的第二产业增长。2010年前三季度,广西石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45.3%;造纸产业增长25.5%,机械产业增长24.2%,建材产业增长22.2%。随着广西做大做强汽车工业、石化工业等14个千亿元产业政策的实施,合理利用财政政策,引导固定资产投资,将进一步加大广西第二产业的比重,加快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的主导作用在短期内不会变化。
(三)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合理分配固定资产投资,协调产业发展必由选择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Petty-Clark's Law),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演变,地方乃至国家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应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呈上升趋势,表1的分析表明,在广西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23.7%下降到17.5%的同时,第三产业却也从39.7%下降到了35.4%,呈“双下降”的趋势。从2010年广西统计数据中发现,农、林、牧、渔业等第一产业行业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第三产业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足,尽管这与广西经济现实原因有关,但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具有先天地缘优势的广西如果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第二产业的发展产生掣肘。原因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R&D、金融、保险、咨询、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或“生产性”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行业将会成为第二产业增长有力支撑。如果不及时调整产业发展机制,利用财政政策、固定资产投资导向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第一、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广西第二产业经济未必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强调要优化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重点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协调城乡发展。同时,研究分析表明,第一、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增长弹性达到了0.365和0.446,尽管与第二产业增长弹性有一定差距,但仍然具有较高的增长空间,固定资产投资的乘数效应仍然非常大,有必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引导,加快第一、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四)确保广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需要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政策
一是发挥税收政策促进作用,针对三次产业的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优惠税收政策,围绕产业弹性设计科学的优惠税率。习惯的做法是实行差别税率和投资实行减免税,利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给予的“两免三减”等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控能力,积极主动地引导固定资产投资。二是尝试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如借鉴意大利的“南部发展基金”、巴西的“亚马逊投资基金”、法国的“农村改革基金”,吸引东部或国外资金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部分产业发展最缺少启动资金的问题。三是对优先发展产业的企业实行适度的投资补贴,将投资资本利润率提高到接近发达地区或者全国的平均水平,实现产业布局和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并鼓励资本到优先发展的第二产业以及亟需发展的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四是支持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桂西北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桂东南、桂西北现代工业产业集群,积极承接东部工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加快桂南及北部湾经济区现代金融智力服务业、物流业和港口配套产业集群,对接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①张明龙等.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②广西统计年鉴(1990—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1
关键词:城镇化;实证分析;主成分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1-0009-05收稿日期:2007-10-23
城镇化是由于工业化引起的、伴随着现代化发展过程而产生的一种在空间上、地域上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过程。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是我国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象。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使我国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目标和手段的统一。进入21世纪,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阶段,协调和管理好城镇化这一巨大的经济社会结构变革,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作为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内陆直辖市,重庆市在我国新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城镇化一般理论,揭示城镇化一般规律,对于带动重庆产业结构转换和生产力布局调整,促进重庆市大城市带大农村战略的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横截面数据对重庆市的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了研究。
一、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分析
(一)重庆市内部城镇化水平比较
我们把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对各个区域2006年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
由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重庆市城镇化的两个特征:
第一,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略高于全国水平。
第二,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大。重庆市主城区城镇化水平为86.8%,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一些发达国家的总体水平,是渝西经济走廊的2.12倍,是三峡库区的2.87倍;渝西经济走廊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峡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更低。由此可见,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
(二)重庆市与其它三个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比较
我们用2006年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3个直辖市的城镇化水平与重庆市作比较,以此说明重庆市城镇化水平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重庆市的城镇化水平比北京市、天津市和上海市落后几倍,相差十分悬殊。
(三)重庆市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时间序列比较
我们将2002~2006年全国城镇化水平和重庆市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以此说明重庆市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历史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化率大约以平均每年1.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重庆市城镇化率大约以平均每年2.6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并且以2004年为分界点,重庆市城镇化率首次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城市化过程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过程可以被划分为初始、加速和终极3个阶段,按照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 M. Northam)的“S”形曲线理论,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属缓慢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为30%~70%属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镇化进程开始放缓,属稳定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加速阶段,随着现代工业基础的逐步建立,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工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多,城市对农村人口的拉力增大,而农村生产率也得到相应提高,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同时,由于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人口增长进入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快速增长阶段,农村的人口压力增强,乡村的推力明显加大。在这种条件下,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从20%-30%达到60%-70%。由此,从表3可以发现重庆市城镇化处于加速阶段,并且在2004年前后开始进入了加速阶段的中期;全国总体城镇化水平到2006年前后才开始进入加速阶段的中期;重庆市城镇化的发展水平略超前于全国总体水平。
二、重庆市城镇化动力机制实证分析
这里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重庆市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再通过相关分析对动力要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论证。
(一)指标体系
首先要对各区县城镇化水平的差异进行准确的描述,必须构建区县城镇化评估指标体系。在各具体指标的设置上,遵循全面性、代表性、可得性、简洁性、整合性原则。经专家调查筛选,考虑以下9项指标:X1人均GDP(元),X2人均获得固定资产投资(元),X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X4第一产业占GDP比重(%),X5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比重(%),X6第二产业占GDP比重(%),X7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X8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9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
然后,根据2006年《重庆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计算得到区县各项指标,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3.0由相关阵出发进行主成分分析(限于篇幅,数据和分析过程从略)。
分析结果表明:除从指标X2中萃取的信息有所欠缺外,其余8个变量的信息都萃取得比较充分。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5.949,它解释了总变异的66.096%;第二个主成分特征值为2.007,解释了总变异的22.296%;第一、二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8.393%,是较为满意的结果,因此应取两个主成分。其它的特征值都远小于1,说明其余主成分的解释力度都不够。从因子负荷矩阵(主成分提取结果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人均GDP,人均获得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了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上述分析表明,影响重庆市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要素主要是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将是城镇化后续动力。并且,从第一个特征向量对应于X6(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X8(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分量值在一定程度上偏小可以看出,重庆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对重庆市城镇化的贡献还不够,对城镇化进程存在一定的制约。
(二)相关分析
将重庆市40个区县的城镇化率以及动力要素水平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见上表。根据相关系数公式:
(三)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揭示影响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因素,有必要对指标进一步筛选,进而利用筛选后的指标体系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经过对模型进行多次改进,最终保留X2、X7、X8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Y=C0+C2lnX2+C7X7+C8X8,其中变量Y为各区县城镇化率(%),X2为人均获得固定资产投资(元),X7为第二产业劳动力的比重(%),X8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结果如下:
决定系数R2=0.869830,调整后的决定系数为0.858982,说明了Z2、X7、X8解释了Y的总离差的85.9%,回归方程与样本值的拟合较好。F=80.18700,在α=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在α=5%的显著水平下,Z2、X7、X8的回归系数显著,通过了t检验。同时,模型的其它统计检验结果表明,不存在自相关,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
(四)经济意义
回归方程表明:X2增加一倍,可拉动重庆市城镇化率增长8.34个百分点,由于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不太可能在短期中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所以在短期中作用并不明显,但在长期中对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X7增加一个百分点,可拉动重庆市城镇化率增长1.32个百分点,作用非常明显;X8增加一个百分点,可拉动重庆市城镇化率增长0.92个百分点,作用较明显。
以上回归分析表明,较长一个时期内,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持续增长将是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另外,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关键要素是第二产业,且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对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产业是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后续动力,且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的提高对重庆市城镇化水平提高的拉动作用较明显。总之,促进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长期快速持续的增长、促进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的增加是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三、主要结论
1.影响重庆市城镇化水平高低的关键要素是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将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
2.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对城镇化的贡献还不够,对重庆市城镇化进程存在一定的制约。
3.在长期中,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持续增长将是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4.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的提高对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5.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的提高对重庆市城镇化水平提高的拉动作用较明显。
6.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对城镇化的贡献、促进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在长期中快速持续的增长、促进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的增加是提高重庆市城镇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2).
[2] 孟庆红.区域优势的经济学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8).
[3] 李悦,李平.产业经济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 金元欢,王建宇.区域经济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5]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6] 赵伟.城市经济理论与中国城市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 SPSS12统计建摸与应用实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2).
[8] 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 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10]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6.
[11] 张保法.经济计量学[M]. 经济科学出版社(第五版),2006(1).
理论上,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引起农村经济产值(GDP)的增加,拉动农村消费,带动农村社会就业,提高农户收入,加速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带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流通业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通过引致生产和消费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从而带动农村的经济增长。流通业对农村经济产值最直接的贡献就是农村流通产业所实现的产值,农村流通越发达,实现产值越多,对农村经济的贡献越大;此外,流通业还可通过影响农村消费,拉动内需,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消费者而言,流通业的发展规模、流通环境、流通体系和流通业态都会影响农村消费,流通规模的增长会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流通环境的优劣对农户消费的支出成本和消费预期产生影响,完善的流通体系和新型的流通业态会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及消费热情产生影响。流通业对农村就业增长影响可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途径,一是通过自身的发展吸纳更多的人员就业。流通产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门槛较低,流通业规模的增长会带来农村整体就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二是通过产业的关联效应促进其他产业就业。由流通业前后向关联效应所引致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整合、调整和优化,导致生产的扩大,使得整个产业结构的就业吸纳功能得到增强。流通业发展除了通过提高农村就业率,增加农民的收入以外;还可通过流通业自身的功能提高农户收入,好的流通基础设施环境和健全的农村流通体系可以降低农副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农副产品利润空间,提高农户收入,而且高效率的农村流通业将会使得农户买到更多价廉物美的消费品,提高农户的隐形收入。流通业通过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对农村经济产生影响,流通业是高关联性的基础行业,农村流通业的充分发展,为农户和商品生产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求信息,改变不同生产者的计划,使得农村各个产业做出调整,促进农村各产业之间的内部分工和相关产业的增长,刺激农村经济增长。城镇是农村和城市之间进行商品、农副产品、劳动力以及科技信息交换的主要中转站,随着农村流通业的发展,城镇的规模得到发展壮大,促使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从而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最后,农村流通业的发展会加速产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会进一步加速农村道路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及仓储运输等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促进农村社会的经济增长。上述是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六种影响,其中前两种影响可以直接用宏观经济变量或指标来描述,对农村经济有直接的影响,笔者称为直接影响。后四种影响属于流通业的间接影响,它们不以宏观经济变量的直接反映,但能通过流通业的前后向关联效应途径推动农村经济的增长,这里称为间接影响。因此,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影响的机理模型可以表示为:GDP=F[Emp(LT),Inc(LT),Ind(LT),Urb(LT),Inv(LT)],(1)其中,GDP、Emp、Inc、Ind、Urb和Inv分别表示农村经济总产值、农村就业、农户收入、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和固定资产投资,LT表示农村流通业。上述经济变量和流通业构成的子函数分别代表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即流通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途径见图1。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1.农村流通业指标本文所用的流通业包括批发、零售及餐饮业以及专门为商业服务的仓储、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采用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LT)作为农村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变量;采用流通业固定资产投资(LTi)作为农村流通环境改善的变量。2.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农村经济总产值(GDP)用农业总产值和乡镇企业增加值之和表示,前者反映农林牧渔业的生产价值,后者包含了农村经济中的手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等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为了分析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其他产业就业的关联影响,本文用农村从业人员总数减去农村流通业就业人数表示农村其他产业就业(Emp);农户收入(Inc)用农村人均纯收入表示,按农村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人均收入;用乡镇企业增加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表示农村产业结构(Ind);城镇化(Urb)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表示;用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表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Inv),包括农村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村居民个人固定资产投资两部分,这主要是为了探讨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是否促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3.数据来源大部分数据来自我国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个别变量的数据来自《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鉴》。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数据的影响,以1978年为基期,用GDP平减指数对有关数据进行调整。
三、流通业与农村经济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计算两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有助于综合地描述两组变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为了挖掘农村流通业和农村经济之间的关系信息,作为对两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检验支撑,本文采用典型相关分析刻画这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将两组变量的原始数据标准化,然后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结果见表1和表2。表1是从上述两组变量中得到的典型变量的表达式和典型相关系数,其中U1和U2为流通业的第一、第二典型变量,它们对流通业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967和0.033;对农村经济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0.785和0.154。V1和V2为农村经济变量的第一、第二典型变量,它们对农村经济变量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0.787和0.178;对流通业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0.965和0.029。即两组变量中得出的典型变量对每组变量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几乎接近1,几乎包含了两组变量所有的信息,并反映两组变量间的所有相关成分。表2为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典型相关系数为0的假设。从表1可知,第一典型相关系数为0.999,第二典型相关系数为0.931,几乎接近于1,这表明两对典型变量的关系非常密切,充分揭示了农村流通业与农村经济之间有高度相关性。
四、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检验
(一)SVAR模型构建
为了动态考察流通业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即期效应和滞后效应,根据式(1),本文分别构建六个二元SVAR模型,每个模型含有的两个变量为流通业发展水平和一个农村经济变量(农村经济总产值、农户收入等),其中采用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LT)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变量,基于SVAR模型的主要目的是考察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关系,而不是决定变量的系数,所以本文认为采用流通业从业人数作为流通业发展水平的变量是合适的。
(二)实证结果
1.数据平稳性检验和模型的协整检验。在对VAR模型进行估计前,先对各个变量序列取自然对数,然后采用ADF和PP法对各变量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在1%显著性水平上,所有变量序列均是一阶差分平稳,即都是一阶单整I(1)(限于篇幅,检验结果略)。为了检验农村流通业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采用JJ的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法对流通业变量LT和其余各个经济变量进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协整检验(见表3)。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存在协整关系,这表明农村流通业和各个经济变量之间都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调整机制。
2.结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在得到最佳滞后期数的稳定VAR模型后,通过对每个模型增加一个短期约束条件,使得每个SVAR模型满足可识别条件,应用信息极大似然方法(FIML)估计得到每个SVAR模型的所有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每个结构参数在显著性水平1%下都是显著的(限于篇幅,结果略),从而得到流通业对每个经济变量的结构脉冲图(见图2—图7)。因本文重点分析流通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所以本文没有给出相应的农村经济变量对流通业影响的结构脉冲图。在下面各个脉冲图中,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纵轴表示各个经济变量对流通业冲击后的反应,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为年份。从图2可以看出,农村流通业冲击在当期(第一年)就对农村经济总产值产生显著的正效应,这种正效应在第四年达到最大,从第五年开始逐步下降,一直到趋向于0,中间虽有小幅波动,但在大部分年份,影响效应都大于0。这表明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明显的,与理论上分析是一致的。
农村其他产业就业人数对流通业冲击的响应是逆向的,这表明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并没有促进农村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事实上,这与许多文献通过采用流通业的某一个指标(例如商品批发、零售总产值或流通业从业人数等)和就业总量(包含流通业就业人数)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流通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的结论并不矛盾。理论上,流通业促进就业增长的两条途径为自身吸纳和前后向效应的关联吸纳,前者是目前大部分文献采用的论证方法,本文实证针对的是第二种途径,从图3的农村其他产业就业响应曲线与0刻度线下面的距离越来越大来看,图3揭示了我国农村流通业只能通过自身的发展吸纳农村就业,通过关联效应促进其他产业的就业效果微乎其微,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我国农村就业结构非常单一。我国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其他产业产生的影响效应,还可从图5得到印证,图5表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对流通业冲击的响应几乎为0,即产业结构的响应曲线在前9期几乎和0标准线重合。许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业的发展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但对我国农村而言,流通业的发展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没有起到优化和调整的作用。结合图3,也正因为流通业对农村产业结构没有起到关联性的影响作用,所以对其他产业的就业增长没有促进作用。对图3和图5的结论而言,笔者认为,与我国的城市相比,我国农村流通产业基础较为薄弱,流通业增加值小、流通组织结构层次低、流通经营方式单一、流通体系滞后、流通网店分布不合理以及流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因素使得具有“先导性”和“高关联性”的流通产业没有对农村其他产业发挥出“导向性”和“关联性”功能。此外,农村经济落后也是导致流通业“关联性”在农村失效的另一个原因,事实上,流通业对地区的产业结构产生“关联性”作用,还得依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持。正如许多文献中所得结论一样,流通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效果与该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正相关。
流通业的变动迅速引起农户收入的提高。并在第四年达到最大,然后迅速下降,并从第六年恢复平稳,并在0标准线上下波动,变化幅度并不大。这与理论上的分析是一致的。这也表明,农村流通业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就业率的快速增长和农村商品、农副产品的高效流通,从而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图6显示,流通业冲击在第一年就开始影响城镇化,在第四年影响程度最大,且保持较大正效应的时间很长。这表明流通业发展对促进城镇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与许多文献的结论是一致的,即农村流通业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存在不可分割的长期正向关系,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对我国十后提出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等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图7可以看出,流通业的冲击从第二年开始就引起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正向的反应,在第四、第五年达到最大,并且保持较长的正响应。由此可见,进入农村的流通业能引起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的增加,拓宽了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至此,农村流通业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直接效应上,通过提升农村经济总产值以及自身发展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在间接效应上,通过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及拉动农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方式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对图2和图4、图6、图7进行比较,图2可以看作是农村经济对流通业综合影响的反应过程,这其中既有流通业的直接影响过程,也有流通业通过作用于农户收入、城镇化和固定资产投资等途径而影响农村经济的间接过程。值得一提的是,农户收入、城镇化和固定资产投资对流通业冲击响应最大时滞期平均长度约为第四年,这个时滞长度与图2中农村经济总产值对流通业冲击响应的最大时滞期大约相同,这揭示了流通业作为高关联性的基础行业对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时滞性,在中长期显著而持久。
五、结论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