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策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过程方法,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管理,持续改进,统计技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TM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20-01
引言: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创造利润,高品质、低成本的进行生产;满足顾客,保证交付顾客的产品零缺陷,长期使用后仍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超越客户期望值!为了生产出让顾客安心的产品,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然后现已变成企业为拿到订单的敲门砖,顾客审核企业前的必要条件,于是企业委托了一些质量管理的咨询公司制作体系文件,并获得了ISO质量体系证书,但实际上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在含义,更不懂得如何运用,并没有起到帮助提升管理水平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策划如何生产出满足产品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并向客户展示全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记录的一套体系,并不仅限于产品交付时的质量合格,而是更注重长期使用后的质量满足。它让企业管理人员明白了质量管理应从“人、机、料、法、环”去全方位分析质量原理和策划管理思路,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思维方式去开展组织工作,养成优秀的管理习惯。我们将质量管理体系从过程方法、组织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持续改进八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定义和如何活用。
1 过程方法
(1)产品实现(图1)
(2)质量管理:策划-实施-检查-改善;
(3)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2 组织环境
通过确定和产品生产活动有关法律法规编制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
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以及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作业指导书及其他运作文件(规章制度、职责、作业文件等)。
3 领导作用
(1)承诺向公司员工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并不断增强全员的
质量意识;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管理评审;提供满足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所必要的资源;
(2)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企业的成功与发展取决于理解并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与愿望,通过识别顾客需求,调查顾客满意程度,来明确公司的改进要求、改进措施和改进目标;
(3)制定质量方针,并传达至全体员工,各部门科室采取宣传和培训的形式,保证各级管理、执行、检验人员都能理解质量方针,并通过考核、内部审核等方法,来确保质量方针得到贯彻执行;
(4)确定组织结构和岗位,并明确职责和嘞蕖
4 策划
策划分为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策划,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和改进的策划。
5 支持
提供为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配备必要的资源;提供为达到、实现顾客满意配备必要的资源;提供为达到质量目标所配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施及工作环境。
6 运行
(1)策划控制:
在对产品或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时,应确定:顾客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根据顾客需求确定的生产流程、生产技术资料、所必须的生产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和原辅材料等;产品所要求的测量、检验和实验活动及验收标准;为实现产品过程满足要求的证据所需记录;
(2)产品要求:
――有效安排和组织与顾客的沟通:所提供服务的信息;问询、合同的处理及其修改;顾客的反馈和投诉;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顾客规定的产品要求包括交付前和交付后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需求,评审时间应在公司向顾客作出提品的承诺前进行,并确保产品要求已经得到规定,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要求已得到解决,评审时还应考虑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要求,并具有足够的资源保证及时供货。
(3)采购控制:应根据符合产品要求的能力来评价和选择供方,对供方选择和定期评价的标准予以制定,评价的结果和随后的跟进措施应予以记录;为确保采购产品的符合性,采购产品在入库或投入使用前必须验证,可采取进货检验,查验提供的合格文件,在供方现场验证等形式。
(4)生产管控:编制生产计划、派工单、工艺质量要求等文件;标识和可追溯性;客供材料的管理;预防和保护;满意度调查;修改控制。
(5)产品放行:应保持符合接受准则的证据,正常情况下,只有质检员有权放行产品交付给顾客。
(6)不合格控制:应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对顾客造成不良影响。当发现不合格问题时,首先要调查原因,再确定改正方案和将来的预防措施,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7 绩效评价
(1)对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统计,并调查、分析和改进: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持续改进;
(2)顾客满意度调查;
(3)内部审核;
(4)管理评审:
――输入:内审结果;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员工反映强烈的问题;过程和产品监控的结果;不合格控制的矫正预防措施报告;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及验证情况;可能导致体系变更的影响因素;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输出:整理评审记录,并公布评审结果:体系的有效性实际情况和改进;与客户要求有关产品的有效性改进;资源需求;
8 改进
建立《不合格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而且要分析原因,确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根据质量分析会、月度总结,内审、管理评审和过程监测;产品检测,顾客投诉等,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制订改进计划。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里以上内容的扼要阐述和深入理解,但懂得如何活用这些管理手法显得尤其重要:
(1)认真学习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等),以便对体系有清晰系统的认识;
(2)把所在岗位上使用的所有文件进行审阅整理,即把平时实际说的、做的管理方法形成书面文件,建立有效的管理文件和记录;
(3)利用体系文件的管理规定和表格来开展工作,规范工作行为,形成记录档案;
(4)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培训工作;
(5)方针管理的充分运用和定期商讨。
9 结语
我们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我们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导致企业面临倒闭,所以建立让客户安心的质量,必须要运用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日常工作和生产,从而真正实现ISO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制造利润,培养人才,杜绝浪费,提升质量的目的,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好好努力干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标准化;控制
一、引言
ISO9000族标准是一个管理的标准,此标准并不对企业产品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价,而是评价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流程控制的能力,进而评价企业对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
与其它行业相比,印刷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印刷是对顾客原稿的复制和还原,顾客以原稿是否能被忠实地复制和还原来评价企业。印刷企业并不能独立地开发一种产品来显示实力,只能以复制和还原的符合程度来体现企业的生产水准,企业所实施的其实是一种加工活动,随着设备日益同质化,企业的生产能力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控制能力,即产品满足行业标准及顾客要求和适宜成本的控制能力,这是一种软实力,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贯彻ISO9000标准,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维持和提高这种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在印刷企业多年从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审核、评审等工作,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怎样以最经济的方式贯彻标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借鉴。
二、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贯彻ISO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以法制的方式管理企业,是一次管理模式的变革。任何变革都是个艰难的过程,最难之处在于改变员工的行为习惯,体系是否有效与员工行为密切相关,而员工行为又与领导态度密切相关。对于想要实施标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者做到这两点是最有效的,一是按标准规定履行管理职责,即自身行为标准化,二是明确地鼓励员工的标准化操作。管理者以身作则,以行为带动行为,企业不必为此增加专项开支,却能得到实际的效益。总有一部分员工能主动遵守规则,鼓励这些员工,从而影响到其余的,最终达到全体遵守。这种习惯养成后,获益的是整个企业,当员工也能分享到益处时,积极性就会高涨,体系愈能充分有效的运行。
三、注重员工意识培养
贯彻ISO9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方式,其前提是文件及记录。对于印刷企业,除了颁布的行业标准外,并没有统一的工艺和操作规程,印刷企业生产活动依据的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经验传递和长期经验积累形成的一些操作规范,在贯标过程中要对这些经验和规范进行总结和提炼,转化成文字从而形成文件,转化的效果取决于员工的意识,这里转化的并不只是文字,而是行为,从粗放散漫向标准化的提升。质量管理中,人是最活跃最可塑的因素,也是影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核心因素,当设备和原材料日益同质化,人就成为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了。管理的提升最终要体现在员工行为的改变上,而行为改变的前提是意识的改变,如果所有员工都能清楚其自身在企业活动中的份量和作用,并能主动工作以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这就达到了高效和经济的管理,能实现提质增效的结果,这才是企业进行管理变革的根本目的。
企业还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业人员,最好能打造一支熟悉标准、掌握标准的骨干力量,尤其是规模较大的企业。
四、应用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是一个质量管理原则,其理论解释是: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
“过程方法”的字面解释总让人感到晦涩,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笔者更愿意把过程方法看作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考虑和分析的思路,其注重的是对过程的识别、确定和控制。把需要完成的工作和需要处理的问题当作一个过程或分解为多个过程,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进行识别和确定,当这些方面都厘清后,过程其实就被控制了。以这样的思维方式进行策划、实施、检查、处置,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疏漏和失误,将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
五、利用好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依据ISO9001标准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检查体系运行的客观证据(质量记录),以判断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进行评价。内部审核由企业的内审员完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内审员的专业素养能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多次审核后,员工的意识提升十分明显,比说教有效得多。这就是笔者从多年内审工作中体会出的内部审核对认证企业的真正价值。
外部审核是认证机构对企业的审核,一般一年一次。认证机构的审核员大多有着深厚的认证知识和丰富的审核经验,他们的专业工作能让受审企业的员工对标准化有切身的感受,企业应鼓励员工大胆与外审员交流,向外审员请教疑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可能会比专门的培训更有实效。企业每次外审都是付费的,要充分发挥其作用,追求价值最大化。
六、尽量通过管理评审处理全局性问题
ISO9001标准对“管理评审”是这样规定的: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质量管理体系变更的需求,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变更的需求。
管理评审是对体系的全面评价,由最高领导直接负责。参加管理评审的一般都是企业的中高级管理者,是较高层次的内部沟通,尽量通过管理评审来分析潜在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减少低效的会议,最终达到持续改进业绩。
八、适时修订文件,保持文件的适用性
编制文件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一步,体系运行须遵守文件规定,所以文件是否适宜和可操作至关重要。在符合标准、工艺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用简明通俗的文字编写文件,以便于所有文化程度的员工都能阅读和理解,减少文件执行的阻碍,降低不必要的内耗。随着设备更新改造、技术革新、工艺及产品和原辅材料的变化,应及时修订,以持续保持其适宜性。
九、结语
印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软实力。企业的能力是一种控制能力,实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和运行ISO质量管理体系,是保持和提升这种控制力的有效途径,企业应充分依靠和应用这个管理工具,获得保证产品质量和控制生产成本的实效,从而达到提质增效,改善业绩。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过程方法;内部审核;增值
一、过程方法、增值审核概述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过程方法审核就是以组织实际业务活动的顺序和相互关系为审核路径,遵循系统的审核模式,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绩效和风险作出系统评价并实现增值的审核方法。所谓“增值性”,就是增加价值,有利于增强有效性的活动。理论上说,任何审核都是增值的审核,差异在于增值的程度。
二、运用过程方法实施增值审核
1.目前卷烟制造企业内部审核的现状:因卷烟制造企业一般通过体系认证的时间较长,内部审核基本已成定势,较为教条,主要是基于条款孤立的“调查式”的内部审核,内部审核与企业不断创新提升的实际存在脱节,关注标准条款基本要求而忽视生产经营,“部门审核”成为信息孤岛,割裂了各职能模块间内在的联动,关注符合性而忽视有效性,难以形成系统的判断或发现系统性的问题,难以实现增值。
2.过程方法内部审核实施流程:内部审核活动先期策
划——现场内部审核准备(包括确定审核时间、审核员、检查表、编制审核实施计划、报审发放)——现场审核实施——现场审核后续活动。整个的审核实施流程与一般的审核实施流程基本一致,主要不同点在于,增值审核增加了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企业的优势和短板、风险控制、流程管理建议、可引入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等增值信息。
3.如何实现增值。(1)首先要了解企业的战略及管理者需求,其次要了解体系(过程)的变更、绩效信息、审核期望(关注点),实施审核过程时,不仅要进行符合性评价,还应更关注增值信息。(2)注重内部审核实现卷烟制造企业价值增值的软环境。第一,拓宽内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增强信心和责任心。为了搞好内部审核,实现增值,首先要提高对增值内审的认识,消除顾虑、树立信心。同时,要求各内员除在日常的工作、学习积累经验外,还将每次内审前强化培训作为内审活动的一个内容。拓宽内审员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使其成为多面手。第二,实现内部审核相对的职业化。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的制订,选择内审组成员时,根据所负责的内容,确定具有该专业专长的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负责,这样内部审核人员的工作质量将因此而提高,内部审核的权威性也将因此而增强。第三,把“增值”作为内部审核活动本身的要求,提高内审质量。作为过程,内部审核当然也要“增值”,增值内部审核是内部审核自身的要求,组长和内审组都不应把增值内审看成是额外负担。同时,要始终把内审的质量贯穿于内审的全过程,每个阶段的质量控制情况,都是决定整个内审过程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内审的“增值性”。
三、卷烟制造企业如何有效运用过程方法提供增值内部
审核
1.审核前准备。(1)掌握基本信息。本次内审及至前一个时间段,生产的主要卷烟产品是什么?主要顾客群都有哪些?他们对产品重点关注和期望是什么?对关键供应商的要求是什么?他们的表现是否令贵企业满意?目前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都有哪些?目前在经营和发展上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在应对这些机遇和挑战方面,都有哪些主要的中、长期打算?最高管理者对本次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有什么样的期望?各过程及各过程之间的关联有无变化?主要失效模式?失效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核心影响因素是什么?相关QMS体系文件,特别是对各项要求有变更的是哪些内容?(2)查询相关的法律法规,精心策划审核方案。认真阅读在用文件材料;查询与卷烟生产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特别是新增或变更部分;查询卷烟生产工艺特点等。审核方案的策划,确定本次现场内部审核的卷烟产品的质量风险关键控制点:在应对国家法规变化中的准备情况,生产卫生条件及关键/特殊工序的控制、监控情况,叶组配方的核实,生产过程的产品验证,成品检验,在没有产品杀菌控制工艺条件下如何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性,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制丝过程换牌生产的控制等。(3)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编制内部审核实施计划时,按过程方法编制,抛开部门审核的模式,考虑审核的逻辑顺序(整个内部审核实施计划体现CAPD模式),注意审核过程的分工,以及不同的审核小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审核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尽量减少部门被重复审核的情况。(4)编制检查表。在运用过程方法,以实现增值为目标的内部审核的检查表的编制,应根据卷烟生产的工艺特点,重点考虑各过程及各过程之间的关联。不仅仅局限于部门审核,关注设备、工艺、人员、原材料、各项要求有变动的过程,对文件和记录的优化、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一线员工的执行力等也应列为重点关注的内容。对于生产过程,重点抽查关键/特殊等过程,其他支持过程也应作为抽样重点。还应根据体系运行情况,列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清单,并重点关注。
2.现场审核。(1)管理体系检查:组织框架——职责权限是否合理、清晰?手册程序的完整性——制丝/卷包过程换牌生产制度?员工培训计划——是否有有关卷烟生产等内容?内部检查制度——是否真实?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是否有自我完善的能力?(2)卷烟加工过程检查:配料核实、配方核实、加工工艺核实、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制丝/卷包过程换牌生产、虫害和卫生管控计划、可追溯性。第一,配料和配方核实:原材料来源、检验合格情况、叶组配方的现场确认、加香加料过程记录的核实、半成品、成品生产过程的检验等。第二,加工工艺核实:主要加工设备、生产能力、制定的标准及规程,加工工艺流程实施的严谨性等。第三,关键/特殊过程的控制:卷烟制造企业通常将梗丝干燥工序、SH93、HXD叶丝干燥工序、烘丝筒干燥工序判定为关键工序,叶片加料工序、梗丝加香工序、混丝加香工序判定为特殊工序;在审核方案的策划阶段就应该对这两个过程加以充分识别,并做出重点审核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内审员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特别关注关键/特殊过程控制的有效性:一是在文件体系中对关键/特殊过程加以充分识别;二是从人员能力、设备能力、记录要求、过程能力技术确认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三是经现场验证,a、b两项的规定得到了较好的实施;四是记录真实、完整、及时;五是针对关键/特殊过程实施了可能的监控、检验活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六是经常性的人员培训和设备维护。现场审核中,内审组必须对关键/特殊过程的审核做出详细的记录,并针对上述6个方面做出明确评价。就风险的评价而言,人员能力、设备能力和现有的检测能力是必须重点考虑的3个方面,能力越强或自动化程度越高则风险越小,反之则反是。第四,制丝/卷包过程换牌生产:存在不同牌号、不同规格卷烟产品的生产,共用一套设备,换牌生产的情况。是否建立了制丝/卷包过程换牌生产控制程序,从空间和时间区分生产,是否有独立的卷烟专用原料、材料贮存和卷烟成品贮存区域等。第五,虫害和卫生管制:生产现场人员健康检查、卫生制度、工厂车间班前班后进行全面的卫生清洁、物流和人流通道、加工的设备、贮丝柜卫生、虫害控制方式、卫生劳保用品的穿戴等生产现场卫生的管理情况是否符合。第六,产品的可追溯性:是否建立了产品批号管理要求、是否系统地建立了原料、材料采购/入库/验收记录、配料记录、生产工艺流程卡、检验报告、卫生检查表、生产洁净区域、产品检验记录表等记录体系、各现场产品标识。关注:是否进行召回演练。(3)国家、行业政策、法律、法规、标准的其它要求,企业内控标准的其它要求,也应作为内部审核的内容。
3.内部审核报告。除常规的内部审核报告外,内部审核组还应对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内容包括十大要素:方针、目标,文件、信息沟通管理,外包过程的识别与控制,产品实现的策划,设计与开发,采购与物流,生产/服务的提供,测量设备的管理,过程的监视与测量,不合格控制与问题解决,产品检验,改进与预防,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人力资源与组织构架,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愿景与战略,市场与顾客服务等,根据评价情况,对各个要素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确定各模块的优势和短板。
4.内部审核的增值信息。(1)短板说明:纠正与预防、产品检验、作业标准化。(2)优势说明(前五位):先进的生产设备、较高的产品品质、优秀的技术团队、较强的研发能力、先进的工艺水平。(3)风险控制信息:风险得到识别,特别是对一次合格率水平较低、优等品率低的过程,应提出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加以实施。(4)流程管理建议:以内部客户(即下一个接受产品的部门)为导向,进行流程的梳理,将非增值的活动进行弱化,将增值的活动进行强化,强调流程的增值性;推行优秀员工的经验(最佳实践),进行作业岗位标准化,加强员工执行力。(5)可考虑引入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如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精益六西格码管理工具、TnPM设备管理方法、星级现场管理方法、进行不合格品召回演练等。
5.改进情况的验证。按照常规的审核实施改进情况验证。
四、过程方法提供增值审核实施状况和展望
(1)收益:审核增值效果明显,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得到客户的肯定,带来业务的增长,未来能够被发展为高端的诊断类服务。(2)现实制约条件:一方面,80%的卷烟制造企业的QMS体系依然没有摆脱ISO9001标准94版的痕迹(条款、要素式),对审核的期望聚集在证书的获得,维持和发现问题,对审核的增值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过程增值审核取决于审核员的能力水平,审核员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各项知识水平、知识点、对标准的理解等方面都有待提高,这也是我们需努力改变的客观现状。(3)增值内部审核的实施前景。当前,全球范围以质量为先导的管理体系认证越来越普及,认证证书已不再稀罕,将促使一些受审核方在获证的同时,寻找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的新办法;增值内部审核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特别是近年来烟草企业对基础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值内部审核将成为内部审核的必然趋势。可以说,增值内部审核是卷烟制造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新发展,是提高基础管理水平的新途径,是内审员和内审组组长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实现内审员价值的新机遇,增值内部审核大有可为。
参 考 文 献
[1]周勇.运用过程方法提供增值审核[Z].良好认证审核案例.2013
[2]王伟杰.卷烟卷烟营养米粉审核案例[Z].良好认证审核案例.2013
[3]郝春梅.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增值探析[J].机械管理开发.2009(4)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一体化课程;软件工程;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前言
IEEE将软件工程定义为:(1)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2)对(1)中所述方法的研究。软件工程包括两方面内容: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软件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软件项目管理包括软件度量、项目估算、进度控制、人员组织、配置管理、项目计划等。
国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软件质量管理和软件过程控制的问题,相继出台了如ISO 9000和CMM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等一些重要的国际标准。
目前我国的许多大学,都开设了软件工程相关的课程。为了培养能快速适应企业的软件工程人才,2001年7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3号),成立了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但多年来,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以传授技术和开发方法为主,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软件项目管理和软件开发规范的培养。当然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学校也存在很多挑战:缺乏工业界经验的教师,教学队伍不稳定,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入学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迥异等等,导致教学质量不稳定,毕业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参差不齐。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适应面向工业的软件教育,教育机构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质量保证系统,而基于ISO9000和CMM标准来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以保障面向工业的软件教育质量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
2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模式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践基础上发展的质量管理新模式,其核心是把质量管理从传统的对结果(产品)实行评估,转为对过程实施控制,即对形成最终结果(产品)的全过程实施过程控制,对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测、纠错、反馈、修正,以保证每一过程质量管理在严格的监控之下进行。它的管理思想是重在过程管理,做法是每一个环节都不放过,目的是为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建立教学质量体系的组织可以是整个学校,或者是软件工程教学相关的某个部门,也可以是相关的项目小组。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教学组织的教学方针和组织的职责,教学过程的控制、预防和纠正措施、质量记录,以及教职员工的培训内容。要将先进的实践经验及时转化为文件化的程序,以文件形式监控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在实施中完善。教学质量体系文件由4个层次的文件所构成,包括:
① 教学质量手册,一般是各类教学管理文件的指导汇编;
② 教学管理文件,即组织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这些文件支持质量手册,对教学工作的策划、开发与准备,到运行、最终结果的各个阶段环节进行控制;
③ 教学工作与学习规范,相当于各个岗位工作指导书;
④ 教学质量记录和其他质量文件主要由各种教学文件(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以及各种管理工具和图表组成。
3一体化教学体系
软件工程相关课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是指整合软件工程相关的各教学实践环节,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教学实践环节作为整体来考虑,制定统一有机的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实践计划与大纲,在具体实施中,通过一个综合的实训项目将软件工程涉及的关键过程的课程贯穿起来,使学生对软件工程和软件过程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以及管理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各课程、各环节相互脱节、缺乏有机联系。它包括一体化课程体系和一体化考核体系(见图1)。
3.1一体化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涉及需求工程、分析与设计、实施、部署、测试、项目管理、变更与配置管理、团队与过程等环节相关的多门理论课程。
实训项目体系涉及需求工程、分析与设计、实施、部署、测试、项目管理、变更与配置管理、团队与过程等环节相关的多项实践活动、实战工具(见图2)。
在本科软件工程教学中,我们给本科生提供三个综合实训项目,包括教务管理系统、掌上导航系统和情景游戏开发三个项目,分别体现了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和数字娱乐三个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向选择其中一个项目来做。在“中等职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算机软件)”项目中,给培训学员提供了练习项目和实战项目。在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每个课程中,这个项目始终贯穿其中,只是每门课在项目中的侧重点不同,例如:在“用例驱动的需求”课中,项目实训内容侧重需求分析,并建立需求的用例模型,在“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课中,项目实训内容在于分析对象和类,给出分析类、设计类及类之间。这样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项目把相关各门课的知识内容连贯起来。
3.2一体化考评体系
一体化考核体系包括学生考核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教育同其他服务行业一样,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被社会认可最终是由顾客来确定的,就教育组织而言,这里所指的顾客应包括三个方面:外部顾客,即企事业用人单位;内部顾客,即学生;相关方,即学校主管部门、社会及学生家长等。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对外部顾客来讲,他是教育组织的“产品”,对教育组织的教学服务来讲,他是顾客。评估组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一方面是内部的教学管理评审、考核,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及学生的评价,这是最终评价准则,因为用人单位及学生的评价教学质量的具有广泛性、公平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另外对学生的考核应该站在外部客户的立场上,这就要求教育组织加强社会调研,最广泛地了解、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现时需要和今后的期望。从形式上来说,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定期项目报告及陈述、以及各阶段工件等。
3.3标准化
遵照ISO9000标准,一体化教学体系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标准化,分别是课程标准化、案例标准化、教学实训流程标准化以及实训工件标准化。这四个标准化是在整个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下的产物。图3为项目实训标准流程。
4统一的管理教学平台
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教学平台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平台、一体化课程互动平台和实训项目管理平台。统一的教学管理平台将有助于教学组织更好地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档,更有效地推行其质量管理体系;便于学生共享教学资源,促进师生互动;还有用来管理和控制学生的实训项目(图4是平台的一个主要界面)。
4.1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平台
用来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全面的管理,记录和评估运行ISO9000过程中的执行效果,对员工进行质量管理的培训。
该平台主要提供对质量体系文件的控制,实现体系文件的电子化、网络化,便于相关人员阅览,还提供了组织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时,提供质量记录信息的保存及流程控制。
4.2一体化课程互动平台
用来展示课程资源,包括课件、参考资料、案例等,授权用户可以上传、下载资源,并提供师生互动功能。该平台提供一个师生关于软件工程学习社区,学生有问题能够及时反映,教师能尽快提供反馈。
4.3实训项目管理平台
用来管理实训项目,教师可以审批学生申请的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设置组长,设置项目的起止日期,查收学生项目,给学生项目打分等;学生可以申请项目,上传项目工件,查看个人信息及项目成绩等相关信息(图5项目管理界面)。
5应用与总结
本文提到一体化教学方法已经在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本科生教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算机软件)项目中进行了初步试行,从我们的统计、学生和学员的反映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效果比较明显。就拿我负责的“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计算机软件)”项目来说,这个培训项目我们已经做过了两期,每期大约30名来自20多个省市的中职教师,每期开始前,我们都做问卷调查,在毕业专业、学历、年龄、最近讲授的课程、对计算机软件相关内容(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编程语言、数据库应用)熟悉程度及编程和项目开发经验等方面差异较大,较多中职教师没有开发经验,对软件过程规范和项目管理知道得不多,但经过将近两个月的规范培训,在文档和过程的规范性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学员之间的差异明显缩短,大部分学员的软件开发能力也有了不小进步。同时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及时做好纠正预防措施,对发现的问题能及时改进,并提出预防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继续发生,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稳步提高。
本文结合质量管理理论和一体化教学实践,探讨了软件教育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及方法,最后通过实际的试行,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IEEE Standard 610.12-1990,1990:60.
[2] ISO 9001: 2000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3] Paulk, M. C., Curtis, B., Beth, M., et al.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SM for Software[J], Version 1.1, Technical Report, CMU/SEI-93-TR-024, ESC-TR-93-177. SEI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1993.
[4]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教高[2001]3号)[Z]. 2001.
[5] Yugen Du. Software Educatio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ISO9000[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2005(12).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一个工程项目的成与败、优与劣,关键在于工程质量的管理,它能直接反映一个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要想在这个日趋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稳脚,必须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奠基石,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任务目标。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确定和实现过程,需要系统有效的应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建设工程项目各参与方的质量责任和职能活动的实施来达到。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要求工程建设企业将现代科学的质量管理理论结合本单位和行业的具体实际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活动贯穿到生产的各个环节和过程。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2.1质量管理
按照《GB/T 19000—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确立质量方针及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的一系列工作”。
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建设工程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国家的相关规范,为业主打造出优质的满意的建筑产品。
2.2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质量控制的组织保证,进行质量控制必须按照GB/T 19000(2000)建立系列质量标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为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就是要以顾客满意为宗旨,领导参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制定,提倡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用数据说话,同时贯彻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原则,并不断总结提高。
其中,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为组织最高管理者的质量宗旨、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反应,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方向目标。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指导下,通过组织的质量手册、程序性管理文件、质量记录的制定,并通过组织制度的落实、管理人员与资源的配置、质量活动的责任分工与权限界定等,形成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按照质量管理原则,制定出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质量记录等体系文件,还必须将质量目标分解至相关管理层次和相关管理岗位的职能和职责中,形成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同时,还必须对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定期培训,使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和目标为员工所了解,并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3 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存在各种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制约和影响着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质量,包括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在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策划、决策和实施过程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因素: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良好的工程质量离不开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支持。只有不断加强人的质量意识教育,注重培养人的质量能力,加强对项目的作业者、管理者的质量培训和岗位培训,才能提高全员的质量管理水平。
技术因素:技术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要素,对工程质量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技术因素十分广泛,包括直接的工程技术和辅助的生产技术。对于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主要是通过技术工作的组织和管理,优化技术方案,加强技术保障,采用先进施工工艺,提高技术措施的水平,发挥出技术因素的保证作用。
管理因素:管理因素对工程项目质量起着决策和组织作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框架、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任务目标的制定,及对实施任务进行计划、指挥、协调、检查和监督。
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一般指项目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和气象等自然环境,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等劳动作业环境,及各单位、各专业交叉施工协调的管理、协调、质量控制等环境因素。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为建设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建筑市场的规范程度,工程监督及行业管理成熟度等。
4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4.1三阶段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一般分为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阶段的控制,它贯穿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全过程。 4.1.1、事前控制:事前控制(也称主动控制),是一种面对未来的控制。一工程项目的实施,由于建筑参建单位多,工序多,投资大,周期长,工程质量不出现缺陷或事故是各方时时关注的问题,因此质量控制的重点应是贯彻以预防为主,事先控制的原则。事前控制是以施工准备工作为核心,包括开工前的施工准备、作业前的施工准备等工作质量的控制。在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企业不能“以包代管”,坚持对分包方的资质、项目经理、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工种按规定持证上岗。项目经理应做好项目管理实施规划,认真组织制定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择优录用劳务队伍,合理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严格考核,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
4.1.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要求严格检查、及时反馈、及时整改,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质量管控方法,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中,时间长,工种多,干扰多,难度大 。建设单位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工程监理对现场监督来控制,监理单位依据合同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在监理控制之中,通过对现场作业人员、材料、机具、施工工艺以及通过质量保证体系落实检验方法、现场质量检验,参与分部工程、隐蔽工程验收等措施来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各参加单位人员进行工程质量联合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成立质量督察小组,随时对工程建设质量实施全过程督察,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
4.1.3、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施工成品的保护,对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及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方式,是指根据当期施工结果与计划目标的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在下一轮施工活动中实施控制的方式。它是利用反馈信息实施控制的,控制的重点是今后的生产活动。其控制思想是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经过几轮的反馈控制是可以把事情做的越来越好。工程质量的事后控制要点是:A、以计划执行后的信息为主要依据;B、要有完整的统计资料;C、要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干扰情况;D、计划执行情况分析要客观,控制措施要可行,确保下一轮计划执行的质量,事后控制的重点是确保每个产品合格,并把不合格产品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或返工、整改。
4.2 三全控制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应该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
4.2.1、全面质量控制:是在工程建设中,对工程材料、工艺、产品、体系、组织等工作质量的全方位控制。对施工方而言,是通过工艺质量确保工序质量,通过工序质量确保分部分项工程质量,从而实现单位工程的质量目标。
4.2.2、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工程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对施工方而言,主要过程有:施工采购过程、施工组织与准备过程、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过程、检验试验过程、工程质量的评定过程、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过程、工程回访与保修过程。
4.2.3、全员参与:使质量总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让每一个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质量职能;组织和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计划实施的活动中去。目标管理是全员参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