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电算化规定

会计电算化规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电算化规定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第1篇

    一、各种各样的宣传和发动

    为推动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使其能够适合我国国情健康地发展,财政部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下大力气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和发动,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向全国普及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等。

    1991年,由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中国财政杂志社《财务与会计》编辑部、北京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会计电算化知识普及有奖读书活动”,历时六个月,推动会计电算化知识普及和提高,增进广大财会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共收到答卷7088份。

    1994年9月21日到9月25日,由财政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会计学会联合举办的首届会计电算化成果展览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参展单位共100多个,观众达数百万人次,是检阅我国会计电算化丰硕成果的一次盛会。参展单位既有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实际应用的基层单位,也有为会计电算化服务的软件、硬件公司和从事会计电算化科研、教学的单位。展览会比较集中展示了会计电算化技术、应用、管理单位和部门的丰硕成果。为了推广这些成果,鼓励先进,展览会组委会组织了“会计电算化事业贡献奖和鼓励奖”评奖活动。山东省财政厅、广州市财政局、上海市财政局、万能公司、用友公司、远方公司、安易公司等16家单位获得贡献奖。大连市财政局、金蝶公司等获得鼓励奖。展览会上,中国会计学会中青年会计电算化分会同时举办了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10名会计电算化专家报告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展览会上鉴定的财务软件销售合同200多万元,意向性协议2000多万元。

    从这次展览会的全面胜利召开并取得丰硕成果来看,我国企事业单位已经普遍意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在财务软件的设计方面有新的突破。从这次展览会上,我们也看到了国外的财务软件公司正凭借自己雄厚实力虎视眈眈的紧盯着中国巨大的财务软件市场。

    1995年3月15日,中国会计学会中青会计电算化分会与计算机世界报在在北京联合召开《财务软件技术发展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我国财务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的问题,从软件开发平台的选择、财务软件功能和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于提高财务软件的质量,不断进步,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同年11月24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向全国推荐的安易、万能、华正、用友等15个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教学软件和6本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教材。

    1996年4月北京召开的“会计电算化发展研讨会”上,与会者一致同意,在进一步提高我国“核算型”财务软件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我国“管理型”财务软件,并就开发和运用“管理型”财务软件中的各个方面提了一些具体意见和建议,会后一些财务软件专业公司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都为开发和应用“管理型”财务软件投入了一些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999年4月在深圳召开了有各省市财政部门管理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同志参加的会议,会上提出了财政部和各省市财政厅(局)不再组织商品化财务软件的评审和替代手工记账验收等建议,并形成了“关于改进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会后,进一步酝酿和建立在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推动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二、政策与法规

    作为财务软件管理部门,财政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会计电算化作出了政策指导和支持。1987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国营企业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工作中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文件规定:“凡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需要购置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应尽量先用企业发展基金解决,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对单个系统价值在5万元以下,可分项摊入生产成本。”在当时国营企业成本支出管理严格,计算机价格又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这一规定无疑对于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988年在上海召开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议,对制定各省(市)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规划、实施对财务软件的评审等工作作了统一部署。随后,又把会计电算化列入我国“会计改革纲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这次会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1988年8月在吉林市召开了“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研讨会”「注3,会上提出了实现财务软件通用化的几项措施。后来实践证明这套方案是可行的,不久按这些方案开发设计出了一批适用于不同类型企事业单位的通用化财务软件,并相继成立了几百家专门开发与营销商品化财务软件的专业公司,形成了庞大的财务软件市场,促进了我国财务软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在我国会计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1990年,财政部正式成立了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按照规定,我国企事业单位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同时,必须使用通过财政部门评审的软件。由于境外软件的本地化偏弱,因而要通过评审并不容易,这无形中就形成一个壁垒,这也在一定程度给了我国财务软件一个成长壮大的时间。「注2

    1994年,财政部又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对培训、长远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要求。「注4

    2000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新《会计法》,更是对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为各企业单位使用财务软件提供了法律依据。

    以上这些政策、法规的推出,都在社会舆论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推动力,为财务软件业提供了极好的发展契机和较好的外部环境。

    同样,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从1989年起,财政部先后了《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1989年)、《关于会计核算软件评审问题的补充规定(试行)》(1990年)、《关于加强对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商品和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通知》(1991年)、《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规则》(1994年)、《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1994年)等法规。这些法规对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非常快,使得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常处于不能适应会计电算化形势发展需要的情形,管理制度也就面临着经常修改与变换的过程。

    三、大力开展会计电算化培训

    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离不开大量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会计电算化人才,大致可以分为管理型人才、操作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1994年5月,财政部在《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中提出了会计电算化知识的初、中、高三级培训计划。拟到2000年,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的会计人员有60%—70%接受初级培训,有10%—15%接受中级培训,5%接受高级培训。在财政部文件的指导下,各地的培训工作发展迅速。1995年年底,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大连、哈尔滨、沈阳、深圳、广州、宁波、武汉、成都等各市财政局共审批电算化培训点215个,培训会计人员17万。「注5

    在对会计电算化管理人员培训方面,主要由财政部会计司牵头举办。例如1995年4月由财政部会计司和全国财政干部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第三次会计电算化管理人才培训班。同年12月,会计司又在重庆市召开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座谈会,对电算化审计方面的知识、各地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情况和经验、会计电算化培训具体做法以及今后会计电算化管理工作的计划和任务等进行了学习和交流。

    同时,为了使各地的电算化培训规范化,1995年4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共14条,对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具体实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随后,财政部会计司又公布推荐了会计电算化初级培训上机实习教学软件,包括安易、万能、华正、用友、润嘉、益和、四方、金蝶、华兴、远方、新星、汇理等共15个财务软件。

    截止1998年年底,我国1200万会计人员中已经有200万人接受了比较正规的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并取得了合格证书。事实证明,通过培训和发放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书的形式使得大多数会计人员了解和掌握了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无疑对加快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四、会计电算化资料的出版

    自1990年以来,财政部为了便于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和使有关人员了解和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制度、理论动态、工作规划、实践经验、国外信息等以及为帮助广大的会计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财政部1989年65号文件及1990、1991年有关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的补充规定的精神实质,由会计事务管理司分别编写了《会计电算化资料选编》第1、2辑、《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讲解》和《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等书。

    同时,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委员会工作组为了系统介绍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工作的方法、步骤、组织程序等,推动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并且让广大的会计人员更好的了解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工作,也于1992年7月编写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方法与实践》。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 会计电算化 信息系统 现状 思考

会计电算化就是一个用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的过程,是一种完成会计核算操作任务的手段。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人信息化的基础,是今后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进,会计电算化基本完成手工会计记帐向计算机记帐的转变。但是,在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我认为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认识方面不够。

我国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从1979年开始到现在也就短短的30多年的时间,更何况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一是认为会计电算化只是会计核算工具的改变,看不到其对会计职能、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流程的深刻影响;二是许多企业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有很大的片面性,仅把会计电算化认为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当作树立企业形象的一种手段,不重视人员的培训,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三是部分财务人员也没有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重大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对于会计软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对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以至于有些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四是,在软件更新及硬件投入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

2.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存在明显的滞后性。

会计电算化是一种高科技、一种新技术,所以就需要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的控制,而目前,从财政部于1989年12月9日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以来到现在,我国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的有关法规跟不上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的步伐,存在明显的滞后,比如有些涉及软件技术开发上的具体细节规定,起不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因规定的太死抑制了软件的自我发展,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

3.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2)计算机培训教材老化。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几年时间,计算速度提高了几十倍。软件操作系统也有质的变化。而教材大多数都是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的,所介绍的知识陈旧,实用性不强,经过这样培训并通过考试的人员实际操作能力差。(3)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乏,没有系统性。

4.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较差。

目前我们所说的会计软件的保密性,主要是对软件本身的加密,防止盗版,而并非对会计数据的加密。虽说有的软件在进入系统时加上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指纹辨认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但不能真正起到数据的保密作用。安全性上,系统一旦瘫痪,或者受病毒侵袭,数据就会丢失。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

5.会计电算化涉及范围的局限性。

我们把会计电算化划分了四个阶段,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网络财务。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还没有实现管理型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应该是财务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既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数据同源,管理会计电算化就可以采用财务会计电算化提供的数据,生成管理报表。然而,由于管理会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及财务会计,因此,其在企业推广较难,这就使管理会计软件开发步履蹒跚。虽然有少数软件开发商已涉及到ERP,但其技术还不够成熟,离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差很多

6.会计电算化审计发展缓慢。

我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0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指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可以采取,手工审计方式,计算机辅助审计方式,获得审计证据。尽管有这种规定,但是各类审计组织在审计过程中极少实施计算机辅助技术,大多采用手工方式操作。受利益驱使,许多软件开发商并不看好审计软件的开发,而更热衷于会计软件的开发;三是相关审计准则的制定以及计算机审计实务工作滞后于经济形势。

7.财务软件的使用混乱。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第3篇

企业会计电算化是通过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实现的,会计电算化与传统的会计工作相比,对数据和信息的处理更加及时准确、迅速、有效,给会计工作者减少了不少工作负担,并加强了企业自身的管理、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实现自身效益。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控制不同于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应用了会计电算化以后,工作中繁琐的数据都用电算化的系统来完成,使原本两人的工作现在一个人使用电算化系统来完成,而其中的责任也都集中在电算化操作者一人身上,同时也加大了问题出现的几率。此外,企业内部控制也应当规范化,尤其是对最原始的数据,应确保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计算机信息化的完善使会计电算化提供的会计资料、数据真实可靠。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系统都是借助于计算机完成的,数据都存储的计算机中,很少有纸质备份,计算机又容易出现中病毒、误删等情况发生,不法分子分子未经许可就可以乱改数据,这对企业的数据存储有很大的威协,因此,只有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控制,才能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和资料的安全性。

二、计电算化管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执行力差。目前很多企业使用会计电算化,但对会计电算化缺乏相应的控制制度和有效的管理措施。现实中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满足使用会计电算化财务体系的相关条件,但是,部分企业盲目的使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或者有些企业虽在岗位中设置了数据运营、安全保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却无法落实到真正的执行当中。另外,由于企业对员工的管理不完善,导致员工出现越权操作、顶替操作等现象发生。更有甚者对于相关数据的备份出现延期备份、遗漏备份等现象,部分企业对会计电算化数据档案保管力度不够,没有按照相关规定来专人保管,容易导致数据缺失。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给企业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危机。

2.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素质低、计算机技能知识欠缺。由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比较晚,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更新快,部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跟不上电算化系统发展的要求,对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很多功能不能熟练地运用,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难以适应日常维护、管理、电算化组织等高层次工作,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能贯彻实施。会计电算化涉及到多种专业,有会计、计算机、管理等专业,这就使得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另外,很多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控制不住诱惑,出现违规违法等行为,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

3.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缺乏有力监督。会计电算化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审核、指证、监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及时准确的对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的相关研究即评价。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要指出会计电算化内部比较薄弱的地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改进意见和策略,使企业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的管理和控制,这个环节做不好,就会导致企业内部审计缺乏有力的监督,进而影响到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策略

1.逐步完善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企业在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首先应要求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严格遵守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的操作内容,不能越轨操作。对于系统软件的密码一定严格保管,并定期更换,一定要专业人士进行修改。在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良好与否跟会计电算化的实用软件是否合格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企业所使用的软件一定要慎重选择,它对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软件应该以便捷性与安全性,实用性为原则,不应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软件,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另外会计电算化的相关资料和数据要做好备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以防计算机误删,要双份备份,并保管在不同的地方,以免丢失。对于计算机的维修,不能擅自直接联系维修人员,一定要经过审批之后,作好记录,并且要有相关人员对维修人员进行监督。

2.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素质和技能。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全面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企业应做好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进行面试和笔试,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此外,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加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力度,提高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技能学习,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时要经常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做好人才洽谈,避免违法违规操作出现,进而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的管理风格,充分调动会计电算化工作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的审计工作。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审计进行加强和完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应做好会计电算化审计的有力监督,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会计电算化内部监督的制度安排,因此要长期对会计电算化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审计和审查,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一些理想的内部控制由于成本过高,不被企业所采用,较多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应对会计电算化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因此企业可以运用网络进行联网审计,审计人员通过相关的操作,对财政部门的计算机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及时的进行审计,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审计部门的办事效率,还可以保证审计检测的质量。同时,企业还应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并通过定期检测电算化系统的工作情况,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成因;舞弊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近几年来,我国利用计算机的漏洞造成的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案件越来越多,其危害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重视。因此,分析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的成因,并探讨对策降低舞弊案件的发生,减少因舞弊造成的损失,成为了社会大众最为关注的焦点。

一、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的成因

1.硬件和软件本身的缺陷。硬件方面,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硬件主要由运算器、储存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这些硬件设备需要日常的更新和维护,很多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对硬件的后续投入不足,设备老化,有些不能支持软件的更新,导致安全性不强,运行效率低等问题。软件方面,目前,我国的会计核算软件以商品化软件为主,由软件公司研制,并在市场上销售。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财务软件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软件在安全性等方面存在问题,不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的规范》要求,软件设计上的漏洞给不法分子提供了舞弊的便利。

2.会计人员素质问题。我国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的普遍存在同我国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电脑进行会计核算工作虽然有要求其客观真实的一面,但又是不能完全脱离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在层出不穷的经济交易中,会计人员需要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客观、公正地选择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和会计核算程序及评估企业的财产价值等,否则,就会发生非违法性舞弊问题,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完全抵制利益诱惑,其职业判断就会失去客观和公正,发生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恐怕就难以避免。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没有进行必要的跟进,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不能良好运转。内部控制薄弱将导致操作员可能超越权限,甚至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修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个人目的。

二、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的对策

1.加强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于会计电算化舞弊没有明文规定,各种有关电算化舞弊的处理更多的依靠行业习惯,这种无法可依的局面导致对于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惩治力度不够,使得会计舞弊的成本偏低。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单位舞弊依靠现有的会计法、会计法规很难有效的控制,有必要针对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舞弊特征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有效的制约。例如,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电算化舞弊的定义,明确电算化舞弊的行为范畴,并制定相应的惩处措施。同时,制定有关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保护措施,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核心部分,如硬盘、软件系统、数据资料等进行法律保护,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等。

2.保障硬件和软件的环境安全。首先,加强程序操作控制,规定无关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机房操作;各种录入的数据均需经过严格的审批并具有完整、真实的原始凭证;数据录入员对输入数据有疑问,应及时核对,不能擅自修改;发生输入内容有误的,需按系统提供的功能加以改正,如编制补充登记或负数冲正的凭证加以改正;开机后,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工作现场;要做好日备份数据,同时还要有周备份、月备份等。同时,定期对计算机进行清理扫描,配备专业的计算机维护人员定期对计算机进行维护修理,及时高效地处理电算化系统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我国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中指出:“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因此。要制定相关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包括:财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操作密码的严格管理,预防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保存上机操作记录,防止各种非法人员上机进行操作,建立完善的操作日志制度。

4.完善内部组织控制系统。内部组织控制是对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的组织、开发、操作、安全等运行环境方面的控制,主要是有关电子数据处理的政策和制度,它为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保证。内部组织控制最基本的原则是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必须有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部门或人员来处理,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即负责记录会计业务的电算部门必须和批准执行会计业务的部门分离,电算部门内部的人员按业务的性质也必须分离。内部组织控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个部门及人员的职责;另一方面,在会计软件中采用密码技术,通过设置严格的用户密码来防止越权舞弊行为的出现。

5.培养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会计电算化的快速发展,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并进行维护,还要具有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要促进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提高会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比如,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内容要符合实际工作需要,注意会计、计算机、管理等各学科的融合,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完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体系,注重培养会计电算化骨干力量,造就一大批“会计—计算机—管理”复合型的会计电算化人才,满足各方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这样才能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智能转变,为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石。

综上所述,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飞跃。但会计电算化舞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只要正视它的存在,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严密监督与控制,会计电算化的舞弊是可以减少和控制的。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规定范文第5篇

1、前言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也是内部会计控制深层次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为此,研究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工作,是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的必要工作。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建立一整套适合我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保证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目前,我局会计电算化还处于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初级水平,仅仅实现了财务会计的电算化。财务会计电算化还不是完整意义的会计电算化。这几年来,我局全部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后,通过网络及时传送报表到局计财处,经过及时汇总自动生成了全局财务报表,全局各单位经济信息及时汇报到局领导中,并为局领导及时做出更好的决策提供了准确、全面的经济信息。

2、促使会计电算化向更高层次发展是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提

我局会计电算化的当务之急是加强会计电算化发展方向的引导,促进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重视会计电算化软件本文由收集整理开发和二次开发;引导会计电算化由单机向网络化和客户/服务器方向发展。只有这样,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才具备开发的良好基础。2004年开始转换为统一版本金堞财务软件代替了原来各个单位用的不同版本的用友财务软件,并进行二次开发和研讨,开发出适合我局地勘行业制度的特征的财务管理软件,并取了初步成效。

2、我局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和分析

从我局8年来实践看,会计电算化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2.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1、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开展会计电算化是时展的必然,是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部分管理人员认为电算化仅仅是“以机代账”,软件只需一次投入即可,出现了只重视硬件换代,不注意软件升级的情况。3、由于一些财务负责人对电算化知识不掌握,对电算化管理很陌生,只习惯于手工记账的管理。尤其对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存在空白,因而对会计电算化数据可靠性发生质疑,造成不会管,不敢管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推广。

2.2、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由于会计电算化涉及到会计和计算机两种专业知识,在岗的会计人员虽经过培训,但与实际要求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 1、会计人员知识不全面。2、对会计人员的再培训和定期考核缺乏,没有系统性。

2.3、会计软件存在缺陷

目前我局系统使用的软件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由于我局会计制度的特殊性,它含有4大模块,但现在市场上没有一个会计软件完全符合我局的多样性的会计制度。

2.4、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会计系统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加上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

1、会计岗位发生变化,会计业务缺乏有效牵制。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各种手续都由计算机自动处理统一执行,会计基本数据的来源和处理方式、会计管理操作形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会计工作的分工、岗位职责、权限也发生了变化,使传统职权分割的控制作用近于消失,信息载体的改变及其共享程度的提高,又使手工系统以记账规则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失效,如不及时调整将形成内部控制隐患。

2、会计资料存储方式发生变化,容易影响会计资料的可靠性。会计电算化将各种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有形记录比传统手工会计大为减少,凭证、经济业务事项的说明和账簿等大多要依赖计算机方可录入、阅读或查询,其直观性较差,并且修改、擦除和拷贝均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3、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将有赖于电算化程序的质量。如电算化程序本身的漏洞,就会降低系统的安全性。

4、会计电算化中的反记账或记账清除功能的使用,对会计账薄的严肃

性有一定的影响。

5、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会计介质将发生变化,并迅速走向电子化。

3、应采取的措施

3.1、进一步完善我局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制度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与财务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针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对现有的我局相关制度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通过这些制度对会计电算化进一步约束,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规范化的道路。该制度根据国家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制定。基本内容包括:控制的基本目标和分控制环节的具体控制目标,控制环节及控制的具体内容,控制的标准;控制岗位的设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授权、检查监督、奖励与惩罚;会计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和控制流程等规定。

3.2、加强系统安全控制

目前,企业在会计电算化进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差,这也正是企业内控制度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止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主要包括:实体安全控制、硬件安全控制、软件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和病毒的防范与控制等。

3.3、加强制订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制订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的会计档案以计算机打印的书面形式保存,保存的有关规定按《会议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全套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视同会计文档保管,保管期限截止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后的三年;妥善保管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光)介质或其他介质的措施;科学规定会计档案的有关权限。如规定查询以前年度的会计档案应经有关人员批准等;保证会计档案安全与完整的措施。

3.4、加强内部审计

在会计电算化中,由于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因而对内部审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笔者认为,内部审计必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帐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遵照《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公司内控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如查看帐册内容,做到帐表相符,对不妥或错误的帐表处理应及时调整;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存在漏洞;对日常操作的日记是否做好保存、登记全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