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方针及目的

教育方针及目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方针及目的

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平顺性;减震器;奥迪轿车;数学模型

引言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并影响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发挥,是车辆在市场竞争中争夺优势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因而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奥迪100轿车为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利用 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建立了动态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悬架阻尼系数、悬架刚度系数和轮胎刚度系数改变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

1.汽车动力学振动模型的建立

根据相应的减震器的机构如图1,我们先分析定义相应的物理量.

图1减振器的示意图

2. Simulink 的奥迪轿车减振器运动仿真

根据上文建立的数学模型我们通过MATLAB的simulink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如图2。

图2 Simulink仿真模型1

通过输入相应的参数进入图2模型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为了实现同一个参数的变化会结果的影响方便比较我们将变化的结果通过图3显示。

根据之前的相关数据,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分别对簧载质量 、非簧载质量 、弹簧刚度 、车轮刚度 以及减振器阻尼系数C对于汽车平顺性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分析结果整理如下:

图3 不同速度阻尼系数C对应仿真

3.结论

以轿车为例,建立了汽车动力学动力学振动模型并分析了动力学参数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3.1.适当增加前悬挂系统的阻尼和适当减小后悬挂系统的阻尼可以使汽车的平顺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立.基于人椅系统三向振动的汽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4.

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教学情境设计;动画演示;自动评价

作者简介:文立(1970-),男,湖南衡阳人,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网络规划师;曾小波(1979-),男,湖南邵东人,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湖南 湘潭 411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学科学规划课题“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研究――以高职电子类专业为例”(课题批准号:XJK011CZJ05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69-02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在职业院校以项目为载体,仿真或真实环境为平台,学生为主体,理实一体化为手段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被大量应用。但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贯穿、融合在一起,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如何快速有效对项目作出评价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化课程教学中的各位专业教师。各专业教师如果能根据实际操作环境最大化利用环境特点开展解决上述问题办法的探索将对目前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发挥有益的作用。本文根据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的特点,以“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为案例,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角度思考,目前高职院校重点培养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从专业教师视角理解,这种人才既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许多高职院校为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但并不是课程开发出来后,这种类型的人才就自然而然培养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项目化课程教学后续开展的实施、评价、管理一系列过程控制程度。然而从高职院校实施项目化教学来看,或多或少存在下述问题。

1.整个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不系统

项目化教学被许多教师单纯地理解为一种实践技能熟练的教学。为迎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使学生毕业后尽快上岗,在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要求理论“少用、够用”即可,有的甚至将实践技能内容替论知识内容,造成系统化、进一步的理论知识学习需要学生自己去自学。[1]以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学习能动性不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根本不具备自己系统化、深入化去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长此以往,这种急功近利的教学做法和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强的原因势必会影响学生专业化知识体系的系统形成,影响学生未来岗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2.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脱节

在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项目化课程中理论知识内容与实践操作内容在开发、实施阶段被割裂成两条平行线,互不相交。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推进,许多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项目化课程开发的途径。有的高职院校在原来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基础上,简单地取消验证性实验,增设技能训练的内容;有的高职院校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整合至一门课程中;有的高职院校将企业工作项目直接引入到课程当中,但这些做法让项目化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项目化课程开发源头就变成不太相关的关系。[2]为使项目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许多高职院校努力寻找项目化教学实施效果最佳的途径。有的高职院校先将这次项目涉及到的理论进行详细讲解然后安排实际操作;有的高职院校是在项目实际操作完成后再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授课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欲望,造成实践操作时学生兴趣度很高,理论讲解时学生提不起兴趣,昏昏欲睡。

3.项目化考核评价操作性不强,主观因素较大

为配合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推进,许多高职院校对项目化教学考核机制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有的课程以形成性考核为主,设置一些量化指标,但操作难度较大,难以操控,主要依靠教师主观进行评价。有的课程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根据项目要求,设置一些量化指标,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挨个测试、评价。有的课程是对平时的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考核,而放弃了理论测试,这样不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论知识学习和知识体系的形成。有的课程考核设计指标过于细化,以致出现操作性不强、数据处理工作量过多、花费时间过长等问题。

4.项目化管理体制跟不上项目化改革的节奏

尽管许多高职院校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但其教学主管部门仍然采用学科体系下的管理模式,没有出台相应的系统化的项目化管理制度、措施、标准等,以致项目化教学监控成为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盲区。

二、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项目化课程既不能偏重反复操作的实际技能,也不能淡化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只有理论知识、实际技能、职业素养相互融合,并达到一种平衡,才能达到一种较好的教学效果。[3,4]本文借助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通过教学设计、评价、管理等手段,在教与学过程中让理论知识、实际技能、职业素养达到一种教学平衡,改善了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不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的特点

Packet tracer是著名网络公司思科开发的一款优秀的网络教学软件,它具有界面清晰、操作形象逼真、动画效果好、动态捕获数据、自动检测与评价等特点。网络拓扑设计时,它是以一种非常形象的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图标进行校园网、中小型企业网、政府网等网络架构设计,设备之间的链接也能自动判断正确、错误;设备中的模块可以按需增加;它能以Flas的形式模拟数据的运动过程,能动态捕获数据包的信息,信息中包括持续时间、源设备、目的设备、协议类型、协议详细信息,其中协议详细信息包括详细OSI模型信息和各层的PDU数据结构信息;它能自动检测实际操作过程的内容的对与错,评价整个项目的完成量;它能让项目快速形成电子化,快速存储;它能保证项目持续、反复地作。

2.利用Packet tracer平台开展项目化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Packet tracer仿真系统是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实施的平台。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是将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5]其内涵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工作”是指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工作方法,获得工作技能。“在工作中学习”是指以工作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学生在经历“工作过程”的同时,被激发出对原理性理论知识的渴求,并积极主动地吸取知识、内化知识。因此,“项目化”课程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的重要载体,而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是“项目化”课程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的较好的实施平台之一。以“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课程为例,在Packet tracer仿真平台下,以项目为载体,以构建网络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结合建网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在进行教学项目设计时,校企专家按照建网过程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项目设计,将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工作领域中的内容转化成学习领域中的知识、技能、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结合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的特点进行“1265”教学情境项目设计。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将项目分为简单项目、复杂项目、综合项目三类。项目实施按照教师辅导6步骤(见图1),分别是导入任务任务分析示范引导学生试做纠错重做总结提高;学生主导5步骤,分别是任务分析实施步骤输入命令自我测试自动测评。在教师辅导6步骤中的示范引导步骤中有意提醒学生此项目设计到的理论知识,在纠错重做步骤中会穿插讲解项目中涉及到的原理知识,在总结提高步骤中,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与总结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拓展能力,采取通过记录实施方案、实验报告、实结等手段来实现。在学生主导5步骤中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3.借助Packet tracer平台中动画演示等辅导功能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

项目化课程是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紧密结合的载体,但在实施过程中单靠技能操作和教师呆板的理论讲解难以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求知欲望,这样的项目化课程常常演变成一门技能性训练的课程。而Packet tracer平台具有动画演示、动态数据捕获等辅导功能,将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以动画、图片等形象物体的形式呈现出来,配合教师的讲解,将原来学生认为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成生动、条理清晰的图片、动画,大大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探知欲望,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基本静态路由配置项目为例,在示范引导阶段教师利用动画信封数据包形式从一台PC机经过数台交换机、路由器,最后到达目的地PC机,它能非常形象地表达数据从一个地方沿着什么路径、以什么数据格式来传递数据到达另一个地方。引导学生利用动态捕获功能扑捉运动过程的数据包以及对数据包的各种协议类型详细结构进行分析。学生学生试做阶段就会对其中的数据包的结构及其详细信息进行分析,并探求其中的原理。在纠错重做阶段,教师会对动态捕获的数据包及其详细信息进行分析、原理讲述,同学们此时可以验证自己分析数据包时的想法、理解是否与教师分析一致。

4.借助Packet tracer平台的自主检测、评估功能进行项目评价

项目评价是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开展项目评价的形式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6]但其设计指标过于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在实践教学中难以对项目的整体性和过程性进行评价,造成主观操作性强。而Packet tracer平台中的自动评价功能对项目的主要关键点、整体项目完成度进行详细的综合评价,让操作者既能了解自己完成的项目现在已经完成到什么程度,又能了解项目完成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便于修正错误。以基本静态路由配置项目为例,项目完成后Packet tracer平台中自动评价功能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若全部步骤操作合格,完成度为100%;部分完成或其中某些步骤操作错误,也有相应的完成比例。此时,需查看关键步骤的对错,假如某个路由器的路由配置错误,平台会给出提示,这样可以定点修正错误。这种形成性和结果性评价融合在一起的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此项目涉及到的知识点、技能点的掌握程度,同时让教师能很快掌握全班项目的完成度,也便于教师们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

5.利用Packet tracer项目可保存性、再现,开展项目信息化管理

项目化管理是项目化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高职院校对项目化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项目化管理难度很大,其原因在于:一是教学质量指标难以科学化地量化设计;二是主观操作性强;三是难以对项目进行电子化、档案化管理,以便教学主管部门随时查阅。而在Packet tracer平台下,可以利用其自动评价、可保存性、再现对项目进行分班级、分类、分难易程度地有序化电子化管理。这样教学主管部门能客观地评价专业、课程建设程度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项目化课程为例,每次学生完成的项目以电子档形式上传至世界大学城教师个人空间的“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课堂作业栏目下的具体项目栏目中,教师在空间中可以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进行查看、评价、打分;并且教师个人空间与教学主管部门的空间相互访问,有利于教学主管对其进行教学质量监督,有利于项目化课程信息化管理。

三、Packet tracer仿真环境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近几年计算机网络专业通过在Packet tracer平台下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比赛方面,每年学生参加省厅级技能大赛100%获奖;在考证方面,申报国家级初级证书网络管理员通过率为100%,而申报中级证书网络工程师的通过率达到40%;还有许多同学报名参加思科的CCNA等类似企业级证书考试,通过率为100%。这些成绩取得说明项目化教学改革不仅归功于项目化课程教学开发,更得益于教师们充分利用项目化实施平台的功能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有效的评价手段、可行的管理方式激发学生对实践技能、理论知识的兴趣,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准.对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成人教育,

2011,(11):164-165.

[2]王丽萍.项目化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价值工程,

2012,(29):252-254.

[3]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学,2008,(22):36-38.

[4]姜大庆.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学,2010,(32):53-56.

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⑥。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是指“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是指“某一门课实施之后学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说,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总体到细节的关系。

注释:

①傅梅芳.论教育目标的科学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6-9.

②刘铁芳.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9.

③张迎春,汪忠.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⑤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⑥朱慧贤.课程目标及其相关概念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1-34.

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学科建设

一、五十年代高等教育院系结构调整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当时的国情,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大学。”调整的原则是:“根据国家建设的整个计划和各地区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始进行全面或重点调整,预计两个月内基本完成。”调整的重点是:“整顿与加强综合大学,发展专门学院,首先是工业学院。”通过仿效前苏联高等学校的类型,分别设置综合大学和专门学院两种。

1951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央教育部党组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发展方案的报告》,标志着大规模院系调整的正式开始。1952年后,全国四分之三的高校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并对高校的调整细化到类别,分别指导不同定位的高校进行不同的调整。当时的院系调整为满足国家对大批的工业建设人才的需要、更需要培养这些人才的师资队伍而进行的全国性的院系调整。

二、八十年代高校的合并

我国五十年代的院系结构调整与当时建国初期的国家背景相一致,是向前苏联学习的,但苏联的高教模式是按行业、按单一学科大规模组建高校培养人才,适应了当时计划经济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按前苏联模式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如专业越分越细,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尤其是信息社会。因此教育部酝酿了新一轮的高教改革。时任分管高校工作的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1998年初召开的高教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了改革的指导方针,高等教育改革提上了日程。

高教改革最初提出了共建、合作办学、划转、合并和协作办学五种形式。1992年首先在广东试点,教育部与广东省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和中山大学;1997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共建、调整、合作和合并”的8字方针;1998年5月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我国21世纪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大学比例合适的新格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逐渐形成了新一轮的高校合并浪潮,以组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此次高校合并实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是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高形式,在高校合并、重组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高校专业的调整。调整后高校的专业设置必然成为此次改革的重点。

三、高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

高校是国家高级人才培养的场所,有人将其比作高端工厂,而他的产品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要受制于国家这个大背景,同时还要以市场为导向,并且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一)国家的教育方针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不同的国家,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同,对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要求就有所区别。因此,一国的教育首先是要在国家大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即办教育必须要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准绳,只有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才能将本国的教育办好,也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对国家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这同时也是教育机构得以生存的前提。高校既然是教育机构的成员,也必然要在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进行办学,国家正是通过教育方针来指导高校专业的设置。

(二)教育教学理念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并不断地发展,教育也是如此。自从教育出现以来,不断地形成其自身特有的规律,并不断地发展着。教育教学理念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以更加适应所处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必然会对高校专业的设置产生新的影响。

(三)市场需求

高校专业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的调节,尤其是一些应用技术类学校。因为市场的需求表明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这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要想提高其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要随时掌握市场动向,深入分析学校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并做出及时、准确的调整。

(四)学校发展定位

学校专业的设置除了受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关系密切。尤其是一些地方性本科院校,在资金、人才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办出自己的水平,合理定位,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水平的、一流的综合性大学。这就需要高校领导者明确自己学校的发展方向,运用SWOT分析,如实、清醒地总结自身的优势、劣势,将优势发挥到最大,避开劣势,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选择自己的优势专业,舍弃劣势专业,有舍才有得。而不是为了学校更名,一味地扩充专业种类办综合大学。这样只会造成浪费,优势专业不能得到全力的支持,而劣势专业却无法与同类院校竞争,从生源到就业影响学校的整体声誉。

四、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考

(一)专业设置必须符合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

高校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对高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同我国自建国以来进行的两次高校调整一样,五十年代国家需要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模仿苏联设置了很多专科性的大学,而到八九十年代,国家需要更多具有综合性知识结构的高级人才,因此高校又进入了合并浪潮。高校专业设置只有符合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背景,才能输出适合时代所需的人才,才能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后备力量,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服务社会的任务。

(二)专业设置要以最新教育理念为指导

教育理念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作为高校领导者,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并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本校的专业设置,才能使本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更符合社会的需求,同时也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

(三)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

在我国生源不断锐减的形式下,高校如何争夺到优质的生源?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来决定的,高校只有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才能提高其就业率,而这就需要设置合理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只有随时掌握市场动态,调整专业内容、结构,才能捕捉到专业领域中最前沿、最精尖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以便毕业生在学校就能够掌握到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欢迎。

(四)专业设置要体现学校的特色及定位

学校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学校的类型、层次,认真研究并明确本校的办学思想,才能在专业设置上体现出学校的特色及定位,以特色立校、强校。

总之,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国家教育方针、教育理念为指导,又要考虑学校自身的特色、定位,并以市场为导向,关注领域内的发展动向,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才能创建高水平的名校。

参考文献:

[1]《关于高等学校领导关系的决定》,云南省档案馆,苏南行署,1953年长期卷,138卷.

[2]王久长.五十年代院系调整的得与失[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2(2):23.

作者简介:

孙金梅(1984- ),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哈尔滨华德学院教务处。

脚注:

教育方针及目的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民国艺术教育 影响

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美国。19世纪末,经历过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美国,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大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飞跃式进步。1850―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15倍;1880―1914年重工业产值增长了5倍左右,轻工业产值增长了3倍左右。美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悄然发生革命性变化,这势必影响美国教育的变革以期适应社会变革。实用主义教育对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民国时期艺术设计教育也沾染上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痕迹。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简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

杜威指出,教育活动是由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交互协作的教学活动过程。在此活动过程中,活动的主体为儿童,而不以教师为中心。“儿童是积极的有机体,能够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和选择,但教师并不是对儿童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而是有责任地对儿童进行教育引导,当儿童遇到问题时,教师应给儿童以必要的指导,交给他们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定”[1]。教师主要作为引导者、启发者、辅助者的身份,引领学习主体――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生活习惯;学生是主导者,发挥主体能动性。

2.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侧重于学生在课堂上聆听教师的讲解、记忆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此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常常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索性,容易抹杀学生的好奇心,遏制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杜威提出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做为基础,学为升华。在做中获得经验,由于经验具有不稳定性、可变化性,只有通过行动检验的经验才能成为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将经过检验的经验内化为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杜威设计了教学过程的五个步骤:“第一,教师为学习者准备一个与现在的社会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情境,同时给予一些暗示,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第二,使学习者获得足够的学习资料,以便让学习者能够应付情境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第三,使学习者有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第四,学习者将这些假设进行整理和排序,并使其井然有序;第五,学习者通过实际应用以检验相关假设。”[2]通过上述五个步骤,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在实践中检验经验,最终获得值得信赖的学识。

3.“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本质论

一切教育都是个人参与人类社会意识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已经无意识地开展起来。从古至今,人类祖先将许多生活经验与技巧通过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方式传递给今人。教育成为连接人类社会生活的纽带,因此杜威通过引入生长的生物学观点提出“教育即生活”的观点。借此希望教育者以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对待儿童,“认识到生活就是生长,这就使我们能避免所谓把儿童期理想化,这种事情实际上无非是懒散的放浪”[3],最终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的终身学习目标[4]。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要成为儿童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契合点,从而使教育活动既能够适合儿童学习的要求又能够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样的学校有可能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这就是一个根本的事实,而且,以此为起点,继续不断地和有组织地出现各种教学活动”[5]。儿童通过各种直接生活实践活动学习,提高儿童学习的活力、动力与乐趣,发展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品操守。

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了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的生产关系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一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国内的工商业获得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春天。新的生产结构和新的社会结构对传统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借鉴日本、欧美的教育模式,变革教育的实践丰富起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紧追时代脉搏,融合传入国内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彰显出服务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和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趋向。

1.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方针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传入中国之后,经由、黄炎培、陶行知等人竭力推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一股不可遏制的潮流。1917年以后职业教育思想甚嚣尘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转为潜流。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案》中提倡教育的七条标准:“第一,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第二,发挥平民教育精神;第三,谋个性之发展;第四,注意国民经济力;第五,注意生活教育;第六,使教育易于普及;第七,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这七条标准中明显地蕴含着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烙印。

国家层面虽未出台具体的艺术设计教育方针,但是艺术教育实践者们都有或多或少地对于设计教育方针的阐述,从他们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窥探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民国时期的很多专家学者侧重于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分析艺术设计教育的作用。“美术史家与艺术教育家姜丹书也曾著文《美术与工商业》(1939)、《美术与衣的工业》(1941年)等文,认为我国以往之所以失败,其原因之一就是工商业与美术分离,而二者的结合,‘此他人之经济侵略所由来而所由胜之重要原因也!’他还将工商业看成国家经济之命脉,而将美术看成工商业之命脉,称赞‘中国工商业美术作家协会’成立,主张加强艺术教育,发展‘工业美术’和‘商业美术’,‘所望工商界与美术界今后更能彻底合作,以共同挽救国家经济之命脉’”[6]。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国家独立、国富民强成为时代的强音,发展经济成为摆脱积贫积弱境况的法宝。中国教育界将其作为指导教育实践的方针政策。新的生活经验的改变、全新生活结构的出现,迫使人们在教育领域进行变革,将近代化、现代化的生产目的引入教育领域,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变革工艺美术教育方针。

2.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影响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做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上。学生的实践是基础,学生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知识,并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检验该知识是否具备合理性。艺术设计是一种带有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需要学生的艺术技艺实践,并且在技能性训练过程中因个体性的差异,如性格、气质、文化涵养等得出差异化的认识、彰显出个体性的特色。如果没有实践空谈理论,艺术设计教育界就很难培养出合格的设计人员。林文铮在《本校艺术教育大纲》中指出:“学生选修系别是以素描的优劣为标准。最高等的进绘画系或其他各系,优等的进雕塑系或图案系,中等只得进图案系。”以素描技法的优劣选拔学生中,蕴含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杭州国立艺专教师陶元庆先生提出了“便化”的教学法。“学图案不比普通学绘画一样,学绘画,那是看到了什么便‘依样画葫芦’的,至于图案必须先把实际的事物采了来,经过一番的思想,然后把它便化――不是变化――成一幅美观的趣味的图案,注重的是色彩天河,调子的鲜明,画画上趣味的浓厚,尤其是便化时是不能失去原物的特征的”[7]。学习图案需要在对照客观物象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情怀,对其进行夸张、变形、简化等艺术处理手法,最后创作出具备设计师自我审美理想的设计作品。

当学生从做中学的设计技法、设计思维之后,设计教育界的实践者们进一步引申出项目教学法。杭州国立艺专图案系的师生们,如刘既漂、雷圭元、李寄僧等人积极参与1929年西湖博览会的展览展示陈列设计。李寄僧回忆参与西湖博览会的设计工作时说:“不但对大会有所贡献,而且自己在实践中取得不少经验,认识到工艺美术在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8]从当时学生李寄僧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从做中学;将自己的产品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生活,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教育经验,进一步升华为教学材料。

结语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二十世纪初期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等观念,对设计教育的方针、教学方法等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以国富民强为口号的社会实际、积贫积弱的生活境况,确定艺术设计教育服务于经济的教育方针;技能性训练的学科特性使其更多地从实践中入手,经过“便化”的教学法,进入到服务社会的项目教学法。总之,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民国艺术设计教育还有多方面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姜文闵,译.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9.

[2]赵祥麟,王承绪,译.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98.

[3][4][5]约翰・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1977:157,157,42.

[6]陈池瑜.民国时期工艺美术和设计艺术的写作成就和特点.美术与设计,2011(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