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平顺性;减震器;奥迪轿车;数学模型

引言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乘员的乘坐舒适性,并影响车辆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发挥,是车辆在市场竞争中争夺优势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因而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奥迪100轿车为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得到系统振动微分方程。利用 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建立了动态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悬架阻尼系数、悬架刚度系数和轮胎刚度系数改变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影响。

1.汽车动力学振动模型的建立

根据相应的减震器的机构如图1,我们先分析定义相应的物理量.

图1减振器的示意图

2. Simulink 的奥迪轿车减振器运动仿真

根据上文建立的数学模型我们通过MATLAB的simulink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如图2。

图2 Simulink仿真模型1

通过输入相应的参数进入图2模型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结果为了实现同一个参数的变化会结果的影响方便比较我们将变化的结果通过图3显示。

根据之前的相关数据,建立simulink仿真模型,分别对簧载质量 、非簧载质量 、弹簧刚度 、车轮刚度 以及减振器阻尼系数C对于汽车平顺性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将仿真分析结果整理如下:

图3 不同速度阻尼系数C对应仿真

3.结论

以轿车为例,建立了汽车动力学动力学振动模型并分析了动力学参数对汽车平顺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

3.1.适当增加前悬挂系统的阻尼和适当减小后悬挂系统的阻尼可以使汽车的平顺性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潘立.基于人椅系统三向振动的汽车平顺性建模与仿真[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4.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电子技术基础》 实验教学 Multisim仿真软件

《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该课程与实践联系紧密,既有抽象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不仅要掌握其理论知识,而且要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实验教学是《电子技术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的学生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电路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是教师带领学生到实验室搭接实物电路,用仪器、设备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但由于该门课程涵盖的内容多,全部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使得实验室工作量非常大,存在耗材成本大、实验效率低下的问题。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把计算机仿真实验和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将大大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验效率。作为一款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Multisim具有先进的电路仿真和设计功能,有着传统实验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更加方便和灵活。

一、Multisim仿真软件简介

Multisim仿真软件是IIT公司近年来推出的一款基于PC平台的EDA工具软件。它提供了丰富的电子元器件库和种类齐全的电子仪器,相当于一个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大型电子实验室。软件采用直观的图形界面,在计算机屏幕上模拟真实实验室的工作台。使用时,根据电路设计将所需的元器件和测试仪器连接成电路,接通电源开关,就可以得到测试数据,观察到测试波形。借助该软件可以进行各种电路的仿真实验,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不必担心损坏元器件和仪器。

二、Multisim仿真软件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电路实验通常分为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三个环节。实验前教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预习,其目的是通过预习,让学生熟悉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步骤,以便在实验时能集中精力做好实验,避免实验操作的盲目性。但是往往学生对“纸上谈兵”式的实验预习不感兴趣,即使按照讲义预习,也大多流于形式、应付了事,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这是多年来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一直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可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在真实实验前,教师把要仿真的实验内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适当的方式表述给学生,学生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电路仿真模拟实验过程,能够充分地掌握实验内容、步骤等。仿真实验过程和现象可以多次重复,比传统实验教学前教师反复讲解实验内容、注意事项和学生预习讲义的效果要好得多。在真实实验时,学生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的指导监督上,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随时通过在计算机上仿真加以解决。

2.变无形为有形,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随着中职生源素质的不断下降,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的问题,给《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带来不小的挑战。而中职教育具有的直接的岗位指向性,要求《电子技术课程》课程教学的重点应放在电子元器件或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及其实际应用上,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Multisim仿真软件让《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有了全新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避免了繁琐的推导和计算,从而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滤波器工作特性分析为例,滤波器是电子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电子器件,但是通过实验验证滤波器的工作特性却很困难,因为很难产生一个含有符合能很快实验要求的噪声信号让滤波器去处理。以往在实验中一般采用测量滤波器带宽的方法来验证,学生难以直观地观测。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搭接一个50Hz的带阻滤波器电路,观察虚拟的双踪示波器获得的电路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模拟仿真波形图,其中上部波形是含有50Hz噪声的正弦波信号,下波波形为滤除50Hz噪声后的正弦波信号,这样,学生看起来非常直观,能很快建立起滤波器的概念。

3.从验证到设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仪器设备,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连接固定电路,然后观察实验结果,记录数据,基本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由于没有从设计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电路设计,因此学生无法进行实际的应用开发。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应用Multisim仿真软件《电子技术基础》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被解构,取而代之的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精心设计的项目。学生通过完成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小型电子产品的制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提供的实验工作平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计算机上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实验,从而可以快速地发现错误、修正错误。这样,一方面可以缩短电路设计的周期,减少元器件的损耗,节约实验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模拟电路;Multism 10;仿真

中图分类号TN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3-0123-01

模拟电路是普通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课程。传统的模电理论教学模式多采用板书,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课后通过实验教学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实际动手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是教师授课主要对电路工作原理进行讲解,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完全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和运行结果,不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将电子仿真和EDA等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仿真软件运行观察电路的工作过程,加深对电路的理解,更容易掌握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以教学中的具体内容为例,详细说明Multism 10仿真软件在模拟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1 Multisim10概述

Multism10软件的作用就是在原理图设计过程中进行仿真、调试,设计出符合功能需求的电路原理图。Multism 10属于新一代的电子工作平台(Electronics Workbench),它的试验区就好像是一块“面包板”,在上面可以建立各种电路进行仿真实验。软件提供了13 000多种的常用元器件库(包括常见3D软件),用户设计和实验时可以任意调用。同时软件还提供了19种常见仪表,用户可以根据设计的需求任意调用。Multism 10还提供了19种对电路不同的分析方法,包括对电路基本参数的分析、电路特性的分析、电路结果误差的分析,还可以进行参数扫描、温度扫描、极零点等其他参量进行分析。

2基于Multisim10的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应用实例

现以仿真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为例来说明软件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首先调节放大电路正常进行工作,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电路正常进行放大时,电路的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图中蓝色波形为输出信号波形,红色为输入信号波形,由图可以看出放大电路对信号进行了不失真放大。需要说明的是放大电路的放大对象为低频小信号,输入信号的幅度过大会使三极管工作于非线性区引起波形的失真。同时输入信号的频率过高,会超过三极管的特征频率,同样会引起波形畸变。这里设置10mv输入信号幅度为,频率为1000Hz。

2)调节放大器正常工作,应用万用表对此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进行测量,测量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由万用表的读数可知该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 ,,。

3)应用Multism 10的分析功能进行静态工作点分析

练习使用直流工作点分析来分析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以分析为例)。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所以。考虑到仪表读数的误差,静态分析的结果与利用万用表所测量的结果一致。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范文第4篇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

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范文第5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高考制度改革;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2)05-0085-04

Rational thinking about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system

ZHOU 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nan University,Jinan 250022,China)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NCEE) in China is to select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 developed socialist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Including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reform of NCEE is conducive to implementing related state policies, maintaining the continuity of student health education at the basic education stage, enhancing makings education, and boosting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but also affected and restricted by factor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technology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reform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physical health

高考作为一项人才选拔制度,不仅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考生的根本利益,同时,高考所具有的导向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1]。1995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考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评价体系和选拔标准应该与我们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因此,我国高考的目的也应该是选拔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

随着我国国民体质检测数据的不断公布,青少年体质总体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引起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改革方案,其目的是通过高考的导向性作用,促进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提议本身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高考改革发展方向,但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受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本文分析我国后高考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将体育纳入高考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 后高考制度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