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建设金点子

社区建设金点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区建设金点子

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政务;资源整合;集约化

近年来,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国家对电子政务工作重视程度的日渐加深,电子政务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区域特色的不同,不可避免地出现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丽水地处浙西南山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电子政务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都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如何缩小数字鸿沟,使电子政务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成为摆在丽水市委市政府面前一个紧迫的问题。经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丽水市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集约化发展电子政务的新路子,摸索出了具有丽水特色的电子政务建设新模式。

  一、统一规划,整合机构,优化电子政务发展软环境

  1、统筹规划,规范建设。2003年我市制定出台了《丽水市电子政务建设第一个五年规划》(2003-2007年),着眼破解我市电子政务建设基础薄弱、投资分散、资源浪费、信息分割的难题,以集约建设为突破口,提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工作思路和市县合一、分期实施的建设方案。坚持“好用、够用、实用、应用”的原则,抓基础、抓重点、抓应用;明确了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指导思想、标准规范和具体的实施办法,避免了信息化建设中的标准不一、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等问题。2008年,在第一个《五年规划》基础上,我市又出台了《丽水市电子政务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2008-2012年),提出了“统筹规划、协同共享、深化应用、惠及全民、安全可靠”的建设原则,明确了发展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方向,规划了今后五年的电子政务重大建设项目。

  2、整合机构,理顺机制。拥有一支高水平的队伍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保障。2004年,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下,按照资源整合共享的理念,将市委信息中心与市行政首脑机关信息中心合并,成立丽水市信息中心,归口市政府办公室统一管理,从源头上减少重复投资,避免了多头管理和各自为政的情况。同时还成立了丽水市电子政务建设专家小组,负责全市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审核把关、技术论证、评审验收等工作,从源头上防止电子政务项目的重复建设。各县(市、区)、各部门也相继成立了信息中心或确定专业人员负责电子政务工作。机构人员的整合,大大加强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力量,为统一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加强指导,强化考核。

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市信息中心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的作用,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技术研讨等方式提高电子政务从业人员的素质。在具体的项目建设和运维过程中也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从2006年起,市信息中心根据上级部门及丽水本地的实际情况,每年制定丽水市电子政务任务指导书,明确市直部门及各县市区政府当年应完成的电子政务建设任务,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督促指导,确保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强考核力度,从2004年起将电子政务作为市政府对各组成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考核的指标体系,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通过考核发现一些问题,督促部门及时整改,实现电子政务有序、健康发展。

  二、统一网络,整合资源,优化电子政务发展硬环境

  1、统一网络平台,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2003年,我们在原政务专网的基础上,根据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精神,在全省率先开始网络平台改造,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完成网络平台的优化整合。依托电信大容量、高覆盖的光纤和传输网络、丰富的网络优势,纵向实现了与省、各县(市、区)、乡镇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互联,横向实现了市直机关网络的宽带互联,构成了上下贯通、高速运转的全市广域网络系统。通过网络优化和改造,在政务外网上建成了全市性的统一因特网出口,一次性解决了机关工作人员上因特网难的问题。统一出口使上网变得更加安全,也增强了网络的可控性。

在统一网络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也注重信息安全体系建设。2004年,我们通过全市统一采购,在政务外网上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共部署了27台防火墙,10台入侵检测系统,同时部署了网管系统、漏洞扫描系统、网页防篡改系统、非法外联系统,全面提升网络的安全性。近两年又部署了IPS、日志审计系统、WEB应用防火墙等安全设备。在加大设备投入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做到防管结合。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效益,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一手抓电子政务建设,一手抓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手抓安全技术手段开发,一手抓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提升网络服务能力,打造信息高速公路

2007年,由于电子政务各类应用的不断深化,原有的网络平台已难以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应用需求。我们按照《浙江省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技术规范》和《丽水市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方案》的要求构建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了网络资源的一次升级和整合。全市共投资370多万元,对政务外网核心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网络服务能力有了大规模的提升,市到县的主干线路升级到了100M MSTP。目前已基本建成从市、县到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完整、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政府与各部门间的横向网络也已基本实现互联互通,全市政务网络已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格局。目前全市政务外网接入单位已有1388家,其中市本级263家。新的网络平台建成后,可运行多个虚拟专网,可传输视频、图片、文字等各类不同的数据,能适应不同业务对通信质量的不同要求,从而保证了每种业务的可控制、可管理、可维护性。各部门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纵向网络和跨部门网络,上下级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一律通过全市统一的网络平台实现,已建纵向专网的部门也逐步整合到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上来。目 前已实现审计、党校、国土、科技、财政、林业等部门的纵向业务专网的顺利整合,其他部门的专网也将逐步整合。

3、统一机房建设,创新维护模式

2006年,我市行政中心建成,50多个单位入驻,我们以此为契机,对进入市行政中心的单位,由市信息中心负责在大楼综合布线基础上为各个单位组建虚拟局域网,并严格控制部门网络建设项目,统一Internet出口,取消所有单位自建的因特网出口,并将因特网出口带宽由原来的100M增加到1000M,大大提高了上网速度。进入市行政中心所有单位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统一存放到行政中心机房,由市信息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各单位不另建机房,避免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

机关单位的集中办公,在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同时,也带来了维护难题。行政中心共有近1500网PC机及大量的打印机、扫描仪等外设。这些设备的日常维护光靠信息中心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从2007年初开始,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和探索。如果采用市信息中心扩编和采用招聘人员方式,一方面很难招到并留住高水平的人才,另一方面费用也很高,而且涉及到编制等问题短时间也无法解决。只有转变思路,变“花钱养人”为“花钱办事”,采取服务外包方式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最终,我们选择和电信运营商合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实行维护外包。由运营商派人常驻行政中心,设立统一的维护服务热线,对各类网络及应用系统故障统一受理、统一派单、统一维护、统一回访,有效地保障了网络的安全、稳定和畅通及各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市县联动,整体推进,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绩效

1、“1+9”、“1+n”建设模式初探

“1+9”、“1+n”模式是我们在工作中逐步探索出来的适合丽水实际的项目建设模式,最早是于2003年提出的。当时在筹备“中国丽水”门户网站时,大部分县(市、区)和部门都没有建设网站,从人才、技术、经验和财力上都不可能单独去完成门户网站(子网站)的建设。我们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合力共建”的建设理念,创造性地提出“1+9”、“1+n”的建设模式,即1个市级门户主网站、9个县级门户副网站和67个市级部门子网站共用一个软硬件平台、一套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并统一招标、同步建设、分级管理。各级政府10个网站软硬件平台投资仅380万元,市直63个子网站开发经费也只需70万元。该建设模式一方面克服了县(市、区)及部门因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工作难以推进的问题,一次性高质量地完成了全市网站群建设任务;另一方面各网站采用同一套管理系统平台,信息的推送和抓取真正实现了无缝对接,便于管理维护,实现统一考核标准。经过几年的建设,门户网站已成为政府政务公开的渠道、对外宣传的窗口、服务公众的桥梁。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国丽水”市政府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各县(市、区)、各部门网站为基础的全市“1+9+n”的门户网站体系,共有子网站近300个,目前网站群日均访问量达到80余万次。“中国丽水”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工业和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织的2009年度中国优秀政府网站推荐及互联网综合影响力评估中,荣获“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称号。

2、“1+9”、“1+n”建设模式深化

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第2篇

***市**区***街道***社区位于民安步行街南侧,占地面积98,330平方米,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常住户1235户,3788人,驻社区单位4个,商业网点87个,是**区老城区的文化、商贸中心。几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创建绿色社区为目标,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区居民的满意,被葫芦岛市政府评为“绿色社区”。社区还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和谐社区、三八社区示范岗、计划生育药具管理先进单位、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区十星级标兵社区、先进党总支、学习型社区、充分就业社区、无刑事案件社区等荣誉称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被**省评为“二十佳社区工作者”。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营造创建氛围

几年来,社区党支部、居委会高度重视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将其作为传播绿色文明、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的重要载体。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居民积极分子参加的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传达上级的要求和目标,组织学习创建标准,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分析重点难点问题,讨论解决整治措施。每年都印发宣传单1000多份,使辖区内的居民住户做到家喻户晓,营造了一个创建绿色社区的氛围。

二、 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促进绿色环境建设

在创建绿色社区工作中,社区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植绿护绿、认养绿地活动。植绿护绿岗的党员刘素珍、杨万春同志主动认养绿地500平方米,他们自己投资买来花籽和树苗,将自己的大部分心血都倾吐到花园里,几年来他们早出晚归,经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种植了云霞灿烂般的四季名花,供居民观赏,人们称他们的花园是“百花园”。在他们的带动下,社区的3000平方米绿地都被党员和居民认养,使社区内呈现一片绿油油的景象,真是百花齐放春满园。

三、大力开展科普宣传 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在绿色社区的创建过程中,社区特别注重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一是常年开展大型科普讲座活动和图版展览,具体活动有环保、医疗知识、节约用水、用电、禁毒、计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等知识讲座。二是利用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党员、居民、志愿者、青少年进行学雷锋为民服务和护绿爱绿环境大整治活动,清理绿化带废弃物、垃圾、拔草、剪技、清理乱张贴、发放环保宣传资料等。三是每年坚持开展邻居节活动,以“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暖万家,共创文明”为主题,面向居民广泛征集“金点子”,并向居民发放了“公民道德册”以及邻里之间通讯录,并组织开展奉献日活动,清理小区环境,促进社区、居民之间建立“和谐、美好”的新型邻里关系,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彻底改善小区环境 积极创建绿色社区

社区建设金点子范文第3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给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不再是单纯传授书本知识,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主动地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中学会了学习。

一、改变教学措施,关注课堂形式的特殊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不只以知识的学习为重点,而是运用知识和经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如“策划课”,是活动落实前的策划阶段的课堂教学,在此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让活动小组将自己的计划在全班交流,还要注意生生之间的互动,即在别的小组汇报后,要展开充分的讨论,帮助每个小组完善的计划,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再修改完善计划。然后学生根据计划落实主题活动。又如“总结交流课”(展示课),是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一段时间或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总结交流的方式很多,有静态的交流,如,墙报展示、实物展示等;也有动态的交流,如,答辩、讨论等,但更多的是综合性的交流活动。既可以实物呈现,也可以是方法的交流,还可以是情感体验的分享。

我们的课堂要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展示平台,要让他们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上迸发出新的火花,而决非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求异创新

“亲其师,信其道。”人的感情有迁移功能,而小学生则更为强烈。在教学中要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要有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敢于质疑、勇于争论、善于思辨,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如在《绿色的校园我的家》活动中,师让学生就校园绿化问题展开讨论时,有的学生说:“了解树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学生破坏绿化的现象”。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我觉得可以小组合作提出“爱绿、护绿的金点子”,“可以合作描绘你理想中的绿色学校”。师对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表示赞赏,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看到孩子们因为自己发现了问题而兴奋得发红的小脸,师又一次体会到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放飞心灵之鸟的广阔天空。

三、动手操作,培养实践能力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产生创新意识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影子乐园》的研究活动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影子的变化,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提前一周选定一样物体,一天分三个时间段进行测量,读出有关数据,填入预先设计好的表中。接着,师让他们再进行一周的影子测量,与前一周的调查进行对比,检验其效果,最后,让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不断摸索,逐渐形成“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教育新模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了解到他们的天性就是爱玩,他们对玩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一些新的他们没有接触到过的而又听说过的事物,他们对这些事物充满好奇,自然而然兴趣高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成败的关键,记得某个专家说:学生学得开心不开心,投入不投入,课堂气氛浓不浓,能否有学习方法的体验等是一根检验的秤杆,而学生知识的掌握反而是其次的。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理论中摸索,逐渐形成了我们 “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教育新模式。例如:在教学校本课程《玩磁铁》一文当中,师设计了四个玩的环节。首先是让学生自由玩,通过玩,不经意间发现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接着让学生有目的的玩,通过一些学具的尝试,发现磁铁吸铁的本领。再次是让学生通过磁铁吸铁粉的游戏,了解磁铁两极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的特性。最后,设计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在玩中寻求解决方案。一堂课下来,同学们自我发现了本来需要老师照本宣读的知识,培养了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再也不需要老师撤破喉咙来维持课堂纪律,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小精灵,一堂课下来,学生还是感到意犹未尽。

五、适时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综合实践课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空间,拓宽学生接受科学技术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环境和显露才华的舞台。如:举行小发明比赛、小巧手比赛、各种设计比赛等都是很好的课外活动方式。

六、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注重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性质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去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和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实践内容是丰富的,实践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注重实践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使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面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