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学校校长述职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尊敬的局领导、各位老师:
履职周庄初中副校长一年来,负责教务工作。现就履职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希望给予批评、帮助和指导。
坚持理论学习
我工作闲余,自觉研读《中小学校长》、《人民教育》等杂志,中国教育报中的“基础教育”专刊、“校长”专刊。学习学校管理中必备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管理理念。学校管理中校长成长理论认为:校长的成长任职起点晚成长周期长。这就说明,要努力适应校长岗位,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山东清怡中学学习了杜朗口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独创“自主探究、展示反馈”的245教学模式,办学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个模式告诉我们,在学习先进的理念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我认为加大办学理念的学习与研讨是提升一个学校动力的有力武器。
积极参加课改培训
去年开始,县局加大了对校干、教师的课改新理念培训。一般都放在节假日、周末。我们认真组织老师参加了每一期的培训,不错过一个提高老师理念的机遇,仔细做好培训记录,会后认真研读吸收。经历了数次“头脑风暴”,深悟县局的“三为主”高效课堂提出的契机。在教育改革的阵痛期,在教育改革向内转,在教育改革练内功时期,我县能够审时夺势,快步加入“名校共同体”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本学年,整理听报告笔记两本8000多字,听教改传经课12节。另外,引领我校教职工积极参加县局的所有培训、听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为我校高效课堂建设培养了多名骨干老师。
实施推进新课改
不进行课改,教育没有出路。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很好地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高效课堂是最接近于理想的教学形式。我校自县局发出动员令后。积极行动起来。率先在数学科实施以导学稿为统领,以小组组织为抓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内涵、以三维目标为目的,以发展学生主动学习为方向的高效课堂建设。现在各科老师都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于“三为主”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我们的目标是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述职报告 )我们认为,模仿不是课改,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学习杜朗口、兖州一中、昌乐二中,还是宁达中学、东庐中学,只能学习先进的理念和它的理论支撑,不能照抄照搬。我校今后会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争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推广有本校特色的高效课堂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实施“公开课”、“听课”常态化
我校实施“公开课”、“听课”常态化是配合“三为主”高效课堂的强力措施。所谓的常态化的每位老师每周都要上一节公开课,不论有没有老师去听课,都按公开课的方式去准备,教研组长是各组“公开课常态化”的第一责任人。实施以来,各组都能尽职尽责起到召集、督促作用,各位老师也积极行动起来,主动邀请老师给予指导、帮助。事实证明,“公开课常态化”能有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现在我校老师大都不把上公开课看成是一种负担,他们已把“公开课”看成了一种“常态”。今后,我们会总结“公开课、听课”常态化中存的问题,继续完善、实施这一方案。
珍惜学习机会
3月22日,组织上推荐我参加“十一·五初中校长任职资格班第二期”培训。离开了繁忙的课改一线,使我有机会静下心来学习、思考、梳理教学管理理论。近3个月来,我认真聆听了多位老师的理论课,参加了6次学校管理的大讨论,阅读了5本专业书籍,做了4本近20000多字的听课笔记,参观市区学校3所,并听所在学校校长的有关教学管理的报告3场,完成了已结业学科的作业。有幸结识了一批三县和市区的校长,与他们学习、交流了学校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充实了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我的收获是:校长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到教育教学上,放到教师和学生身上,要不断强化课程开发与教学过程的管理,要做到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要站在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的前沿,要做到真正的有利于教师的发展,要指导学校教育教学不断前进。
协助张敬民校长做好以下工作:
1、学校考务工作,培训学习回来,积极主动参加学校所有的考务工作。
2、在张校长外出东庐挂职期间,主持学校工作一月。
3、教师安置房的质检、协调工作。
4、校委会安排的其它工作。
今后努力方向:
1、推进“三为主”高效课堂不放松,全面实施以导学稿为抓手的高效课堂建设。
2、真诚热心服务于老师、学生,为教育教学服务。
3、和每
按照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责任考核的程序安排,今天我在这里作20*、20*年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及教育工作目标实施情况的述职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工程,它对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我县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我认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我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两年来,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作为强县富民的基础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我们定期召开教育专题会议,听取教育工作汇报,并共同探讨、研究、部署教育工作,凡是教育工作的议题,政府常务会议优先安排,优先研究讨论,并优先解决教育工作中的问题。为掌握教育发展的第一手材料,我经常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指导教育部门制订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为学校办好事实事。我们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一、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我们从改善办学条件着手,抓好学校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县部分学校校舍破旧、教学设施配置落后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我们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千方百计压缩其它方面开支,优先保证教育投入,狠抓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年,我县投入危改资金1955.65万元,拆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18919.8平方米,维修、加固48798.2平方米,新建校舍19470平方米,全面完成了农村c、d级危房校舍的改造任务。危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近两年,我们还先后投入资金1*9.8万元,完善中小学“新装备”工程,为学校安装了98个电教平台,购置了578台学生电脑和教师办公电脑,使高完中的计算机生机比达到10:1。同时,进一步完善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语言室、电工实验室、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网络建设、添置图书等,目前我县各学校的设备设施基本完善,教育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抓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
进一步抓好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教育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受地理条件和人口居住等因素的影响,我县中小学校布点分散,办学规模小,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这是制约我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扩大中小学办学规模,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指导教育部门制定了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总体规划。两年来,我们先后撤并了山、散、远的42间“麻雀型”农村小学和1间初级中学,使我县中小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两年来我们共筹资5300多万元用来扩建城区中小学和农村中心学校,并由此增加了9600多个优质学位,为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优质的学校教育提供了保障,从而推进了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抓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我县坚持从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出发,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一是依法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我们建立了保证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的有效机制,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我县从未拖欠教师工资;为稳定教师队伍,我们对教师实行特殊岗位津贴,鼓励教师到偏远地区学校执教,目前我县教师平均工资高于公务员,农村教师专业岗位补贴高于城区教师,使广大教师安心工作,稳定了教师队伍。二是抓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培训工作,两年来先后选派14位校长参加省级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和省级名校长培训,2位校长到珠三角学校挂职锻炼,选送55位校长参加岗位培训、提高培训等,锻炼、培养了一批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学校领导班子。三是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水平。两年来先后选送了28位教师参加省、市名教师培训,××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培训教师达2580人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培训,目前我县高中专任教师本科率77.6%,比20*年增加了近13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8.05%,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能力得到较大提高。为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解决山区教师紧缺和学科不配套问题,我们近两年向社会公开招聘大专以上优秀毕业生181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城区中小学派出教师138人次到山区中小学支教,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目前我县教师数量符合省定标准,没有顶编县聘代课教师。
四、抓贫困学生救助,巩固“普九”成果
我们为巩固“普九”成果,全力抓好贫困学生的帮扶救助工作。经过调研,发现我县一些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仍然存在因贫辍学问题。我们多方筹集资金,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贫困学生救助机制。两年来,共发放农村困难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补助资金4*310元,中等职业学校家庭困难学生临时生活补助48846元,“智力扶贫”了187位中职学生,减免学费25.8万元,20*年秋季和20*春季中职学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5289人次,我县承担158.23万元,已落实到位;20*年免费义务教育学生人数115273人次,免费金额1958.7564万元,20*年免费义务教育人数为123556人次,免费总金额达2149.8692万元,其中我县承担部分为195.87564万元和214.98692万元全部落实到位;扶助困难学生956人,补助金额26万元。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
五、普职并举,大力发展高中教育
我们认真抓好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教育,做到“两架马车并驾齐驱”。一方面,在抓普高教育中,我们把增加普高优质学位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抓好“扩容促优”工程,两年来先后投入2597万元扩建7所普通高中,目前全县普通高中优质学位达到92%,全县每万人口在校普通高中学生人数为250人。20*年11月,高级中学在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验收,使我县普通高中教育走在全市前列。20*年高考,高级中学廖海华同学以××州市第二名,东山中学××县新城分校陈润同学以××州市第三名的成绩,分别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结束了我县高中学生20年来没有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历史。另一方面,我们大力抓好职业高中教育。两年来,我们共筹集资金836万元新建第一职中实训大楼和学生宿舍楼,投入400万元添置设备设施,通过举办“初三分流班”、“高三分流班”“职教扶贫班”等扩大招生规模,20*年县教育局和县第一职中被市政府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年第一职中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的复评验收,职业教育亦走在全市前列。
六、创教育强县,推进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