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方针的结构

教育方针的结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方针的结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方针的结构

教育方针的结构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防结构;抗震结构;结构设计;结构比较

在构建一个建筑设施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人防情况和抗震情况进行分析,设计出高效的人防结构和抗震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和环节。人防结构能够保证人民在战争灾害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我国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不能不考虑抗震结构方面的因素。因此,如何将两方面加以融合,在提高建筑物质量的同时,降低因此而增加的成本费用,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其社会效益的实现,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建筑行业本身的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人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设计内容

1.1人防结构设计内容

在建筑行业中,人防结构是指能够对战争事态产生一定作用,保障战时人员和物资的隐蔽、指挥、医疗等作用的结构设计。采用人防结构的建筑,在平时可以用作地下商场、游乐场、会堂、影院剧院,甚至可以充作旅店的功用,但统一的特点是,均为地下建筑。虽然现阶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抗战时期以及之后的经验,民间一般都将之称呼为“防空洞”。人防工程按构筑形式可分为地道工程、坑道工程、堆积式工程和掘开式工程;按战时功能分为指挥通信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其他配套工程。现阶段我国主要采取的人防结构设计,主要是掘开式和暗挖式两种,但同时也会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和人文特点进行调整[1],保证其稳定性和强度,荷载承受力较高,不易变形。

1.2抗震结构设计内容

抗震结构设计与人防结构设计相对应,针对的是地震情况下,对房屋建筑的保护能力。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交接位置,虽然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小的国家,但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地震,再到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各种地震情况来看,进行抗震结构的设计仍然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对建筑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以及法律法规的内容,相对而言已经比较完善,在遵守建筑工程标准的前提下,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能够具有较好的防震特性,在震级较高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证建筑的大体完好。建筑工程的抗震结构设计是按照重要性程度划分的,对民用的建筑而言,大多数采用的是消能减震加固法[2]。

1.3人防结构与抗震结构内容比较

人防结构由于主要针对的是战争状态的荷载能力,当国家处于战争状态时,建筑会受到的损害主要还是炮弹和爆炸等问题,对荷载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导致了在人防结构的设计中,一定程度的降低极限情况、降低防护要求的措施是可以允许的。但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一旦发生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因而在进行抗震结构的设计时,其要求要远比人防结构的要求更高。

2人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设计比较

2.1设计原则比较

从理论上来说,人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的设计之间,设计原则从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避免房屋中的居住或使用人员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而导致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二者之间的差别仅在于,人防结构设计针对的是战争状态,抗震结构针对的是自然灾害。因此,在设计原则上,基本不会出现过大的差距。也就是说,建筑结构所需要选取的材料,都应该是延性好、同时也能够避免脆性破坏的类型,因此都需要遵循“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两个原则。它们强调的都是整体上的完整性,需要将每一个部件中都加强处理,避免由于一两处细节上的失误和问题而导致整体强度受到影响。

2.2设计方法比较

在设计方法方面,二者间有比较大的差别。人防设计在现阶段主要采取的方法是等效静荷载,采用合理的设计和合适的原料,做出最佳的方案来实行;但有效的抗震结构的设计方法仍然在摸索中,这主要是由于地震灾害的不可预测性造成的,需要建筑即使遇到大型地震灾害发生,也能保证建筑不会倒塌、人员能够及时撤离。因此,需要在人防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地区的情况,对建筑的设计方式进行调整。换句话说,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需要考虑的是人防结构设计,而抗震结构设计是建立在人防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对已经完成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的。

2.3荷载情况比较

在荷载情况方面,二者采取的同样都是偶然动荷载,设计时都以一次作用时间为基准进行的。人防荷载的动能量作用于外部表面,而动荷载则直接作用于构件,具有破坏力大、作用时间短的特点。但地震荷载不同,它是间接的、偶然性的荷载,因此构件的安全性会比较低,不太可能发生地基失效导致的结构破坏,因此设计时无需考虑人防结构问题,这就导致在荷载方面,二者间的设计方案产生了一定的冲突[3]。

3实际应用情况分析

在将二者间进行结合的实际应用中,人防结构的设计要求结构构建的延性越大越好,严格地遵守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原则,调整使用部件的种类吸收荷载能量的作用,以提高建筑的整体承载能力。可以调整建筑方案和使用的原料,提高结构上的稳定。在此基础上,对建筑采用有效的抗震结构来进行建设,例如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钢结构框架、板柱结构等,对建筑方式进行调整,以提高建筑的防震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加强人防结构设计和抗震结构设计,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将二者整合起来,在兼具二者特点的同时,降低成本上的消耗,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在成为建筑设计师必然面对的重大问题。本次研究将防结构设计与抗震结构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荷载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间的共通之处,研究实用过程中能够兼顾二者的方式,对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提出了具有积极作用的意见。

参考文献:

[1]赵桂兰.现有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6,(7):194+201.

[2]蔡忠坤.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01+203.

教育方针的结构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一、教育学有关概念简述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

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这些概念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主要表现在;教育目标根据教育目的制定,两者具有概念性不同;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教学活动想要达到的结果⑥。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是指“把学生教育成什么样的人”,课程目标是指“某一门课实施之后学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知识体系”,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个阶段的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可以说,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三者之间是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由总体到细节的关系。

注释:

①傅梅芳.论教育目标的科学化[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6-9.

②刘铁芳.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10(5):5-9.

③张迎春,汪忠.生物学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④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⑤施良方,崔允.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⑥朱慧贤.课程目标及其相关概念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31-34.

教育方针的结构范文第3篇

记者: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感到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请问您对素质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刘涛:“素质教育”这个概念的提出有近20年了。我认为,要正确认识素质教育,首先要正确理解、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虽然几经修改,但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出了全面性,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必须在教育方针的引领下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施以全员、全方位的教育。

我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一是要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也就是我常说的“三开”。这样,才能使国家的教育目标得以实现,人才“营养”才全面,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二是课业负担要适度,即课业负担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体现阶段性特点(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不一样的)。但课业负担不能一点都没有,也不能过重,目前是过重了,要减下来。这就是我们说的“减负”。

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三开减负”,我们知道泸州市中小学“三开减负”活动已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请问,你们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活动?

刘涛:搞“三开减负”就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提出了多年,但实际推行起来却困难重重。这跟教育体制的大环境有关系,也跟学校陈旧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有关系。如今,很多中小学校人为地把课程分为“主科”和“副科”。统考学科被作为“主科”,增加课时,增加课后作业,使学生课业负担沉重不堪;非统考学科则被作为“副科”,学校往往不开设,即便开了课也常常被挤占用作“主科”教学。这形成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与“营养不全”的现象,从而使他们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能力低下,缺乏探究和创造精神。我认为,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把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为此,我们制定了“三开减负”3年攻坚规划,打算通过“三开减负”这场攻坚活动打开我市素质教育的人口。

记者:你们的“三开减负”攻坚活动具体包括了哪些内容?

刘涛:在“三开减负”攻坚活动中,我们着力解决阻碍素质教育推进的主、客观因素。

一是克服一个“怕”字。很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减负”和提高质量是矛盾的,害怕负担减轻了,质量就掉下来了。其实,“减负”与“增效”是完全能够同时实现的,山西新绛中学、山东杜朗口中学等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市在“三开减负”攻坚战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减负增效”的典型学校。如龙马潭区泸化中学,它的化学学科负担最轻,但教学质量最好;泸县二中外国语实验学校的“框架式教学”改革,通过对传统课堂结构和教材进行重构重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使课堂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的成绩也一步步攀升。有了成功的范例,各学校“减负增效”的信心增强了,实施“三开减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是克服一个“利”字。过多过滥的教辅材料已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为了图利,商家总是想尽办法通过学校把教辅材料卖给学生。最近,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和四川省教育厅等省级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我市也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国家和省里的规定。我们要求任何学校和教师不得超越《教辅目录》范围向学生推荐教辅材料,必须严格执行教辅材料学生自愿、无偿代购制度。我们通过规范课辅材料的购买和使用,真正减轻了学生的书包。

三是注重一个“投”字。我市不断加大投入,为学校创造必要的硬、软件条件。针对我市部分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因为师资、校舍、设备、场地等方面不足,导致学科无法开齐、开足、开好的状况,我们加大了对师资培养、校舍改造、设备配置等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确保各学校有条件实现“三开”。

我们通过舆论监督、家长学生举报、教育部门不定期暗访督查、年终目标考核一票否决等措施,首先在城区幼儿园和小学强力推进,使学生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自主空间得到有效拓展,阅读课外书籍和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更加充足。

记者:你们在“三开减负”活动中,是如何做到“减负增效”的?

教育方针的结构范文第4篇

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它包含有学前教育机构、学校教育机构、业余教育机构、社会教育机构等,还包括各机构间的组织关系、各机构的任务、组织管理等,它的设立主体是国家,是国家教育方针制度化的体现。 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中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于社会结构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教育方针的结构范文第5篇

xx月xx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之骨干教师(中小学班主任)提升培训项目。此次培训共分为两个阶段,采用理论学习与实践跟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个月的研修过程中,共有十六位专家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为我们推开了一扇又一扇展望教育来路与归途的窗。一个月里,我时刻听到的是带班之道,管班之法,但在整合与反思的过程中,才发现历历在目的是一位位生而平凡却只因在教育勤奋、坚守、热爱、自省、善思而沉淀、蜕变的专家成长之路。下面就我这一个月的学习心得做以汇报:

一、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构建出以德育人、身正为范的教育生态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对教育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而教育本身也需要了解社会的需求,需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导向,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也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知法学法,依法执教,做合格的人民教师,这是对教师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也是树立高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以博览群书为底气,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

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意包含广野。朱永新教授在《我的阅读观》中反复告诉我们:“一流的教师应该是一流的读书人,只有一流的读书人,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

三、以构建教育共同体为目标,实现五育并举的生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