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素养;课程设计;措施

职业素养是指社会人完成和发展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意识、能力和知识的集合,反映了从业者在从业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水平。职业素养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又称为隐性职业素养。而职业技能(又称为显性职业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现代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客观要求,近年来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所言:“现在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成绩、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而是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质的缺乏。”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地方或区域经济,服务于一线生产、管理部门,要求大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择业就业的竞争能力、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立业创业的创造能力。否则,不但就业理想不能实现,可能还会面临就业困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职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教师应该把教育工作融人到学生的整个学业的指导中,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让学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求索精神。基于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我们基础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穿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企业、社会接轨。因此,笔者挑选了文秘、会计两个专业进行专业调研,希望以此为契机,寻找基础课增强职业素养方面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高职文秘专业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调查

11月5日至11月20之间,本人针对高职文秘专业需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有文秘专业的老师、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毕业了的文秘专业学生。调查的地点分别是学校、校外一些公共场所及网络。

文秘专业教师在谈到培养学生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时强调:我们培养的文秘学生既要具有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职业素养,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让企业单位放心。在制定专业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目的的时候都是以这个为指导思想。

在和企业人员进行了解的过程中,企业认为高职文秘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个性特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自信、细心、热诚、稳重、诚信、宽容、乐观、严谨,诚实守信、严谨踏实、朴实大方、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责任意识、保密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强,主动的沟通协调、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意识;亲和力、能与人和睦相处、合作共事。但是,他们认为最需要培养的个性特质主要是服务意识、保密意识以及灵活性。一位医药公司老总说正准备辞掉他公司的一位文员,笔者追问其原因,他的回答是:“这个文员的工作态度太不认真了,经常迟到,工作时间如果没有太多事情做的时候,没有认真的学习了解业务,而是在上淘宝网,经常会听到她接快递的电话声音,这样的员工要尽快地炒掉。”由此可知,企业需要的人员并不是说要求有多高深的知识技能,更加重要的是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已经毕业了的文秘专业的10位同学做了调查,几乎100%的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在你的工作中,什么品质是最重要的?”这个问题时,答案是“勤奋、认真”放第一位,可见,职业道德的第一条“爱岗敬业”的重要性,75%的毕业生认为职业道德中第二重要的是“诚实守信”。50%的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想在工作中升职必须和领导同事搞好关系。一位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说出一定要有责任感。

二、高职会计专业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调查

11月5日至11月20之间,在开展文秘专业调研的同时,进行会计专业的调研工作。调查对象主要有会计专业的老师、公司企业的负责人、已经毕业了的文会计专业学生。调查的地点分别是学校、校外一些公共场所及网络。 转贴于  会计专业教师谈到他们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主要是向社会输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毕业生,能胜任基本会计工作岗位和会计电算化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作为会计工作从业人员基本的诚信和需要认真仔细的从业态度。

在和一些相关企业的人员调研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对于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有:诚信意识、职业技能和职业判断力、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责任心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持续学习能力等。尤其是内外协调能力,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对会计人员的对外协调能力方面的要求也较高。从一定角度讲,企业与工商、税务、银行以

及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财务、会计方面与他们的关系。如果会计工作者不具备这些环节的协调能力和技巧,就会影响企业发展。一个企业的老总说他公司不招应届毕业生,问其原因,他说:“应届毕业生傻乎乎的,不会和其他部门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由此可见,我们在培养会计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走出误区,认为会计人员就是老老实实算好几个帐就可以了。

在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们的意见100%认为作为会计从业人员诚信放在了第一位,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勤奋、认真也是必须的。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会计专业的学生普遍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追求继续深造学习的渴望,也就是持续学习,这是和会计本专业的特点决定的,很多的同学都想拿更高一级的证书,会有更好的工作待遇,这样提醒我们在培养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时候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更有益于学生职业发展。

通过开展以上两个专业的调研工作,笔者对于如何更好地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也有了更深的体会,结合课程第四章的内容: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前充分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素养,如文秘和会计虽然是比较接近的专业,同属于管理类,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也有一些区别,搞清楚其中的异同,对我们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学生上课更受益。

(二)具体课程设计

导入:以两个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的案例入手,案例可以是从正反面反应出不同的职业素养会有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道德,由此扩大到道德的含义。

1、结合课前的案例讲解道德的主要功能和社会作用。

2、例举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案例,讲述从古至今在职场上都需要过硬的职业素养,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始终不能放弃,到今天对同学们修身、齐家、治天下依然非常有用,如“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影响

党的十六大把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列为我国民族素质的组成部分,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实践证明: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一、社会实践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社会实践指人类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一切实践,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一种精神品质

认为,思想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综合系统,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从狭义上看,思想就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理性认识。思想道德,从狭义上讲,就是指道德;从广义上讲,是指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思想道德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专门名词,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指的是社会义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以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为人民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思想意识的一个方面的状态,指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是我国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并被置于最重要的位置。思想道德素质既包括思想政治方面的内容,也包括道德法律方面的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2.社会实践是形成和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的决定性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着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转变其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社会意识领域内进行的实践活动形式。社会实践是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优化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大学生走出校园,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为目的的各种活动,对优化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有积极作用。

1.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发展的一般过程

思想道德素质是由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这五种要素的交互作用,构成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特征。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道德认识的对象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其目的不是概括规律,获得知识,而是进行善恶判断,形成态度,指导行动。道德情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情绪。道德情感是通过自觉地认知、体验、评价、修养逐步培养起来的稳定的品质,基本内容为是非感、同情感、羞耻感、荣誉感、责任感等。道德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和坚持精神。道德意志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互相作用的基础上形成,指向更高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这一目标,是对自己已达到的道德水平不满足,要求超越自我,不断向上努力攀登,以达到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道德信念是人们对一定道德的坚定不移的信仰。道德信念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人们一旦牢固地确立了某种道德信念,就能自觉地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已确定的道德信念来选择行为,也能依据自己确定的信念来鉴定自己行为和别人行为的善恶,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界。道德习惯是一贯的、稳定的、自觉的道德行为,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符合某种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行动,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境界,也是道德教育的最终归宿。

从道德认识开始到形成道德习惯,是一个完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认识是前提和依据,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是必备的内在条件,道德信念是核心和主导,道德习惯是行为的自然持续。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五个要素是交互起作用的,不存在机械的单一行进顺序,而且,可以从任何一个要素或是多个要素同时入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2.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的优化

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期,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和利益主体的分化,使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呈现多样化;与对外开放俱来的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道德目标和生活方式,对现实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以上两个方面,造成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多样化格局,其中既存在着破坏性因素,也蕴含着建设性因素。面对如此色彩斑斓、纷然杂陈的社会现象,不仅造成大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而且个别大学生自身也存在道德失范等问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现实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社会实践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与社会实践相分离的困境,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把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以主体身份亲历亲为,观察、体验、感知、感悟、发现、探究现实生活,使思想真正活跃起来。在社会实践中,他们才能加深理解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到的知识,更深入地把握道德原则和规范,提高对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力,提高道德认识。社会实践使他们身历其境,促使他们把自己放到真实生活情景中去,随着认识、体验的深入,刺激、感动会逐渐帮助他们克服缺乏道德情感,甚至对一些事物表现冷漠的弱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极端事例,尤其是和自身发生联系时,对人的道德情感具有极其强烈的冲击力,使情感由较微弱到强烈、不稳定到稳定,使道德情感得到陶冶和升华。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就会产生对善的向往,对恶的弃绝,自觉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行动,使道德意志得到锻炼,逐步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很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如志愿服务中志愿者的种种杰出表现,正是他们自觉克服困难、排除障碍的精神体现,使他们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思想道德境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形成道德习惯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具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引导,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

1.统一的总体要求和有差别的具体指导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从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其他形式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一切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甚至自然科学的某些课程,都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次,从人生经历的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是他们人生经历中的一个“片断”,过去经历的影响,如家庭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期望、家庭成员对他们的影响,又如小学、中学对他们的影响,都曾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外,一定还有一些我们想象不到的方面,都可能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就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而言,这些诸多方面,或者成为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状态,或者影响进一步发展思想道德素质,被带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产生综合效应。

所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对全体参与者要有统一的总体要求,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上;另一方面,要分析每一个参与者思想道德素质各个要素的具体状况,因势利导、区别对待,体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上。

2.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和具体情景下加强引导相结合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与是否加强引导密切相关。首先,从大学生主观愿望的角度看。道德认识的过程、结果同兴趣、愿望直接相关,只有感兴趣的时候或地方,才可能形成道德认识活动。人的兴趣和利益相互关联,只有符合利益的,才能引起兴趣,产生愿望,也才会得到关注和认同。所以,引导大学生认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使他们带着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愿望参加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而不是去游山玩水,是十分重要的。其次,从社会客观环境的角度看。处于转型期的社会环境是丰富的、复杂的,反映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反映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各种社会现象,都影响着了解、考察国情和民情。大学生由于阅历较浅,观察、分析问题时,难免表面化、片面性,缺乏全面、深入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易于把现象看成本质,得出错误的结论。要通过座谈讨论,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事物做出判断,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卅年来的伟大成就,全面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和意义。面对艰苦贫穷,会产生怜悯和同情,会使人消沉、颓废,适时因势利导、联系自身,会产生羞愧和自责,进而产生改变贫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催人奋进。引导并不能代替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但能够深刻地影响他们的道德认识。

所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根据具体情景,充分利用社会实践中的教育资源,适时加强引导,对优化思想道德素质各要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

[3]杨丽坤.关于思想道德概念的几点认识[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07,(1):16-18.

[4]王建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7.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范文第3篇

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灵魂,对其他素质起统领作用,决定中职生未来职业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是否正确[1]。当前部分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有效的时间里培养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1.1 分析影响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因素

首先是来自家庭的因素。一些独生子女,全家人以他为中心,自私霸道,从来不会体谅别人、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将这些不良习惯带到集体生活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发生争吵等事件。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在逐渐转变,在这些变化中,有些是积极的、进步的,而有些则是消极的和颓废的。正是这些消极颓废的东西,给社会道德带来严重冲击,由此引起的道德失衡使部分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扭曲,因此,追逐名利、及时享乐、现实主义、不求进取、诚信危机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都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2]。

1.2 培养诚信意识,加强法制观念,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班主任应该经常组织本班学生开展有关诚信的主题班会,可以让全班学生参与,尤其是那些没有诚信意识的学生,让他们参与其中,慢慢地将这些观念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校方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经常组织学生收听法律讲座,使在懵懂的青春期的学生知道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思想道德素质,为培养职业素质做准备。

2 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中职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较弱,表现在对科学文化课没兴趣,厌学,不重视。针对这些情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疏导他们的厌学情绪,引导他们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帮助他们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3 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职业素质构成中的重点,中职生今后要通过职业活动获得稳定的收入,立足于社会,专业技能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思想政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大多要通过专业技能的运用展现出来。然而要提高专业素质需要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两方面着手。

专业知识是为专业技能打基础的,只有专业知识扎实,才能将其运用到工作中,让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发挥最大的科技优势。然而专业课学习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零起点,只有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可以学好。首先是在校期间,学习所学专业的理论课、实验课、实训课。这段时间其实是很关键的时候,因为让学生把这些从来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从开始不懂到能懂到能接受到最后能运用,是个漫长的过程,所以需要教师把书本上那些难懂的抽象公式、概念、定律,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下工夫。

当学生能在实验课运用所传授给他们的理论后,就到了学好专业课的第二阶段,学生将会在高年级的时候走进实习的加工厂、医院、公司等,他们将首次“就业”,这是融会贯通之前所学的内容的好机会,他们将会在这段时间内获得首次就业的“敲门砖”。 实习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学生在实习基地完成这个过渡,在全真的实习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及管理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以达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目的。妥善处理实习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而且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3]。

4 身体心理素质

学校应该安排体育课、各种比赛,督促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健全的心理主要表现为能力齐备,情感健康,意志坚强。有些学生由于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学生家庭情况特殊,从小父母离异,导致其冷漠孤僻,等等。教师应该及时掌握班级学生的情况,要鼓励、关心他们,使他们能健康成长。

总之,中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劳动者的基地,有责任、有义务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这就需要中职院校的教师用自己的耐心、爱心、真心去对待学生,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让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参考文献

[1]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0.

[2]余伟彬.论当前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

文科爱好者,2009(5):53-53.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范文第4篇

加强农村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对农村儿童的思想发展现状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比较清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共同探讨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 学生找不到自己成长的方向,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没有目标性

“有志者,事竟成”,理想的树立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有了理想,才有奋斗的目标,才有为目标而去努力的不竭动力,才会去注意自身各种素质的提高。

但我们看到,农村的少年儿童却没有远大的、明确的人生理想。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处于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状态,就连成绩优秀的尖子生对自己的理想也很模糊,有的甚至根本都没有考虑过将来做什么,怎么去做。可想而知,他们对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考虑的就更少了,他们对自己将来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更渺茫了。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也就没有了目标性,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而,我们的家长和教师要了解理想教育对儿童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作用,应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使其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找到自己的思想定位,明确自己应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什么样品质的公民。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与提高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讨论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这种方法是讲课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三、创设教学情景

教师根据课本,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运用这一方法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师生的特点选择情景类型,如画面再现、音乐渲染、实物演示、生活显示、语言描述等等不同类型的情景。设计情景要有新颖性,使学生喜闻乐见或引发激情,才能收到情理交融之效。当学生离开情境同样可以有效地学习时,就没有必要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教学。

四、学生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找不到自信,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缺乏积极主动性

新课程强调要转变评价方式,采取激励性的教育评价。但农村小学还仍然处在原先的那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即以学科成绩的好差来评价学生。这样一来,一个班级当中绝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都是很平常的,他们无法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与成功,得不到教师的激励与表扬。他们整天生活在一种学习失败的阴影当中,找不到自信,因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在他们的世界里自己就是一个失败者,他们就更不会再去思考自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即关注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所以,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验快乐与成功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评价方式,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尽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找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适当鼓励,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然后再去引导他们去提高思想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其次,教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各自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欣喜。通过这种途径,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成绩,找回了生活的自信,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投入到生活和学习当中。这时,再去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尤其在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其形势愈发紧迫,因而我们应该积极研究探索,以期探究出适合提高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

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范文第5篇

职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职业素质的根本,它要求学生学会做人,专业文化素质和技能素质是职业素质基本的要求和核心。因此,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才能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有所作为,思想道德素质包括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因此,对技工学校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对培养和形成其职业素质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提高技工学校的职业素质,我认为应做到“四结合”。

一、职业道德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

《师说》中曰:“师者,所以传到、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为师者,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要学生懂得做人是道理。

作为技工学校的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同时进行。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和审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时所持有的态度和观点。科学的人生观是人生的指南,它制约着人的价值观,决定人们的职业道德观,人生活在世上,首先在于奉献,那么,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何说起呢?所以,个人的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是主要的,个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职业活动将自己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的,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并以此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这样才能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否则,你有再高的学问,再高的技能,也难以实现自我价值。

比如我们幼师班的学生,学会了唱歌、跳舞、弹琴等知识和技能,却不愿去做幼教工作,不愿把本领奉献给社会,这就很难实现自我价值,可见,对技工学校学生进行教育,必须把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人生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从踏入技工学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要立下远大志向,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职业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是建设在一定的专业思想基础上的,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把学习专业知识同未来走向社会,从事工作相联系起来。任课教师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养成良好从业习惯,和职业道德观念。

三、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要使学生在校期间打下一定的职业道德基础,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校内的课堂教学,而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和场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和专业实习的机会,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按照职业道德规范从事每个环节的实践活动,认真分析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关系,训练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培养职业道德情操和职业意志。

四、职业道德教育与学习榜样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