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规划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农村教育; 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张倩苇(1964—),女,四川三台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E-mail:。
人类文明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并向信息社会迈进。贵州目前正处于从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变的历史时期,同时面临着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和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2012年4月8日至14日课题组对贵州省教育厅、教科院、电教馆、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进行访谈,并对黔西县、大方县、独山县、贵定县的24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教育信息化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基于对贵州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调研和文献资料分析,本文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视角,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2000年以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经验和保障措施,提出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建议。这对于促进贵州乃至中西部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均衡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视野下的贵州教育信息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从2000年开始实施,至今12年了。2012年初,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政策文件,从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土地、人才、对口支援等7个方面提出了支持政策。如果西部是全国经济发展的短板,贵州就是短板中的短板。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
《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之一。[1]提出“支持农村学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中小学75%以上的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农村地区有计算机教室的中小学达到50%以上,促进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保障措施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项目,要求“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2]财政部、教育部启动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其中一项任务是为农村薄弱学校每个班级配置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覆盖西部省区。该计划的实施,将大力提高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装备配备水平。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为加快贵州边远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推进贵州的教育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贵州是一个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省份,农村人口占全省的85%,2010年贵州省人均GDP1.3万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由于历史、经济、地理等原因,贵州教育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这样的条件下推进边远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是贵州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贵州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其边远地区农村的教育信息化特征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经历了以计算机教育工程(1999—2002)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农远工程实施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2003—2005)、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的初步应用阶段(2006—2012 )。近10余年来,贵州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社会信息化相适应,与教育现代化显著相关,信息化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匹配,呈现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一)贵州教育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水平相适应,促进了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化”成为表征当今社会“时代特征”的“高频词”。贵州是中国内陆省份,即使在边远地区农村无不感受到“信息化”的时代气息。近几年来,贵州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绩,“数字贵州”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全省基本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覆盖全省的现代通信网络基本形成(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贵州省“十一五”、“十二五”社会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整理。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游离于社会信息化之外成为“信息孤岛”。早在1999年11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计算机教育工程的通知》(黔府办发[1999]120号)。这在当时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使得贵州已经走在前面的工作成为一些省份的借鉴和参照”。[3]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工程”,在全国200个试点中小学中,在贵州省就安排了100个学校来试点。“贵州省的这种不等、不靠、不要的实干精神,为其他远程教育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在全国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遇”。[4]贵州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相得益彰,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增强了“三农”服务的能力,为农村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贵州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相关,是全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信息社会对劳动力的素质需求不断提高。一般来说,农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小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工业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初中毕业的文化水平;信息社会要求劳动力具有高中毕业的文化水平。贵州教育信息化特别是农远工程的实施,把学校(教学点)办到了家门口,直接促进了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见表2)。
关键词:景观;区域景观;规划原则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94-01
自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相对恶化和城市发展的病象环生,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为中心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成为今天区域规划的重点。因此,作为区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景观规划也日益为一些西方国家政府和人们所重视,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前主席西蒙兹在其《景观设计学》一书中就对区域景观作了专门论述[1]。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和相关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以达到最终形成在中国行之有效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体系并加以广泛推行的目的,因此本文将针对区域景观的相关概念和区域景观规划基础性理论试作初步探索。
一、区域景观概念的界定
在分析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之前,应该弄清“景观”、“区域景观”等相关概念的内涵,这是研究区域景观和实施区域性景观规划的基础。
(一)景观及景观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人们对景观概念的理解从在景观园林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地理学和生态学的思想,构成了现代景观的概念。例如德国景观生态学家Buchwald认为:景观是地表某一空间的综合特征,是一个由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包括人的视觉所触及的景观像、景观的功能结构和景观像的历史发展。这些理论都极大地突破了景观即风景的狭窄内涵,使景观上升到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流、物质循环的载体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的信息源而存在的高度。
(二)区域及区域景观
区域是指具有特定共性、同质性、内聚力的地区。因此,区域景观规划应侧重对具有特定资源或特定景观内聚力的地区进行统一规划,以便从全局着手,统筹、合理安排区域的发展,克服行政或地方利益的条块分割所造成的景观破碎和总体效益受损,继而实现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公平原则,并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二、区域景观规划的原则
(一)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
区域景观规划必须注重整体效益,尤其是在多种景观特征的区域和总体景观区域规划中,不能强调某一元素的单一效益或局部地区的利益,条块分割、切断区域内景观的有机联系,只能使得区域景观破碎化,区域整体环境和竞争力下降。只有重视区域景观的整体性与连续性,才能协调好继承、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共同发展。
(二)自然优先原则
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应该由人来调节,而树立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伙伴关系”的观念,则是协调人和自然关系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区域景观,必须科学分析其自然规律,建立自然保护核和缓冲区,即对危机资源、残留斑块尽量完整保护,并将人为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的自然破坏。
(三)本土精神原则
特定区域景观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过程,在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景观规划中,地方文化、历史风貌应得到充分体现,这是解决城市风格迷失,地方文化丧失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具有特定自然景观组分的区域景观规划中,突出自然特质和乡土特色,像江苏同里、周庄古镇、河北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的保护性建设就是成功范例。
(四)动态、渐进原则
区域是一个大而统一、但界定宽松的地理范围。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人类社会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任何一项规划都不可能是一张从一而终的蓝图,因为区域景观的主体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同时随着国际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交融和发展,人们对区域规划的理论理解也会不断朝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区域景观规划必然是一个渐进、动态的过程。
三、结语
区域规划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与具体的发展战略相比较,正确的区域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形成科学的区域景观观念,提高对区域景观发展的管理水平,才能使规划得以正确实施。此外,规划者多元化也是体现规划科学化、公平化的标志,其中中央、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他们在区域总体控制、利益协调方面可以起到关键作用,将规划意图和具体措施积极向住区居民宣传,通过更多的民主形式,实现共同利益。我们期待,在新的区域规划概念和理论被倡导和推行的同时,中国的区域景观规划理论会将得到更深入的研究,更广泛的推行,更普遍的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关键字: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情景设置
Abstract: the regional building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prediction is different from single building of the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simulation, it and local climate condition, the construction plan layout, architecture function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onstruction use feature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of closely related factors,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cross-border metho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ity zone, building cooling and heat performanc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limate is building use urban area of construction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4 types impact factors, it to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building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complex and it has many uncertaintie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by use of the "situation forecast method" predicting regional construction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this method to the economic level and development goals; Urban planning goal, building area of total rules or regulatory; The local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regulations; Urban areas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social form; The local social life work study habits and local architecture climate conditions five aspects as the scene Settings,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form the "urban areas building cooling and heat of demand forecasting scene setting model", for the regional building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laid a foundation.
Key word: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mand of cold and heat, scene Settings
中图分类号:G2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区域规划阶段预测建筑的冷热需求是实现区域低碳及节能目标的关键,更是做好区域能源规划的关键。建筑能源需求的预测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因为它需要考虑建筑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城市区域建筑的冷热需求不同于建筑单体的冷热需求,更不是单体建筑冷热需求的简单相加。它和区域建筑能源规划一样,是一门跨学科、跨界的方法。它与当地气候条件,建筑规划布局,建筑功能及形态特征,建筑使用特征,管理特征等要素密切相关。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是指该区域建筑在使用中的空调采暖的冷热需求总量。该研究的目的是在城市区域规划阶段,对该区域建筑的冷热需求做出预测,有利于规划师优化城区规划方案和进行城区能源专项规划,也可为政府和开发商保障居民冷热需求提供参考,实现节能低碳目标。
在建筑规划阶段,容积率、建筑类型,建筑高度等为已知信息,但这仅为建筑的特征状态参数,若要预测区域建筑冷热需求,还需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社会发展目标,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区域内人口等要素。目前研究建筑单体冷热需求和能耗预测分析的方法较多。如能源分析模型应基于稳态或动态模型. 为了研发模拟模型,应以一种变量为基础对温度进行修正,太阳得热应采用基于BKL的度日法,BIN方法提出室内人员内部得热也应包括在内。Seem和Braun基于现在和以前的关于热需求,外部及内部条件,开发了类似于ARMA的时间序列模型。后来,神经网络也被用来作为预测技术使用,它通常被用来预测长期和短期的建筑能源使用情况,尤其是逐时的能源使用情况。也有人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粗糙集(RS)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用于预测空调负荷。余准也研发了一种决策树的方法用于预测建筑的能源需求。但基于规划阶段的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研究很少,对于冷热需求预测的关键——情景设置的研究就更少。龙惟定教授提出,可采用能源总线系统对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进行规划.
但对于在规划阶段对CHDCB的预测而言,情景设置的方法不仅能涉及规划区域指标,建筑本体性能等硬性指标,还能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地区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建筑使用方式等对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影响。因此,本文拟研究在建筑规划阶段预测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情景设置的基本框架。
2. 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情景要素与设置依据
2.1 情景分析法
[关键词]规划环评污染源强制约条件
1问题提出
区域规划环评主要是针对区域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层次性、累积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规划内容既有短期的,一定位置确定的项目,又有许多长期的,笼统的概念性要求。造成区域规划环评中既具有明确污染物排放量和制约要求的项目,又有无法确定污染物排放量和制约条件的地块。因此如何合理确定污染源强及制约条件,是区域规划环评的重点内容之一。
2思路与方法
2.1 把握规划指导思想、建设性质和原则,确定区域产业结构与总体发展目标需求,确定污染类型和主要制约因素
在规划指导思想、建设性质和原则中对区域开发进行了定位,明确了产业集群、开发的时序、空间分布、区域资源等。分析这些资料就能够从中判别出污染类型和主要制约因素。
制约因素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2.1.1环境制约因素分析
2.1.1.1水环境制约因素:包括纳污海域、地表水和地下水
2.1.1.2环境空气制约因素:包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气象
2.1.1.3固体废物制约因素:包括收集和处置场所
2.1.1.4土壤环境制约因素:包括开发现状和补偿措施等
2.1.1.5生态环境制约因素:包括动植物、景观、水动力等
2.1.2 资源制约性因素
2.1.2.1水资源制约因素
2.1.2.2能源制约因素
2.1.2.3土地资源制约因素
2.1.2.4社会资源包括人口、基础设施等
污染类型主要考虑水、气、声、渣等方面。
2.2 根据规划的时间顺序和空间安排,分析不同时期不同位置的污染源强及制约条件,特别要关注重点污染源
区域规划基本上都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近期的开发和重点污染源较为明确,如石化为主,则从炼油开始到一些中下游产品的规模、产品、工艺技术都基本确定,初选位置也基本确定,通过类比调查就能够确定出较为具体的污染源强、位置和占用的面积;中期和远期的项目较为模糊,一般只是按照一、二、三类工业进行分割,对于这些项目确定具体的污染源强就比较困难。根据我们经验,一般按以下方法确定:
2.2.1 水污染物
区域规划中通常按照综合用水指标法或地块属性分类计算供水和排水,不考虑具体项目的供水和排水量,但在规划环评中通常有部分大型项目是比较明确的,这些项目的用水量和排水量可通过类比调查得到确定,因此应根据具体项目占用土地的面积,从相应的工业类型区中扣除,得出工业用水量和排水量。生活用水量应根据人口定额确定,公建用地也可按照相应定额确定。某规划提出的用水指标见表1。
表1 某规划用水指标
用地性质 数量
(hm2) 用水指标
(m3/d hm2) 用水量
(m3/d)
公建用地 11.75 200 2350
工业用地 154.36 550 84898
道路广场用地 24.93 20 498
对外交通用地 5.96 25 149
绿地 63.36 10 633.6
生活用水 1.5万人 0.08m3/d 1200
小计 89728
不可预见量按10%计 8973
合计 98701
该规划中,工业用水量为84898m3/d,而产业政策中有水暖器材,占地面积为60hm2,根据类比调查此类工业用水量仅为20m3/d hm2,应扣除水量达31800m3/d;而生活用水定额为0.08m3/d,与我省的定额0.18 m3/d差了0.1 m3/d,应增加1500 m3/d。
用水量除考虑上述计算量外,还应注意工业回用水率和污水回用率,同时要考虑区域生态需水量等。
对污染物的排放量通常可以根据相应的排放标准确定,但也要考虑环境容量的要求,最终核定出允许排放量。例如污水在某海域排放,根据GB18486―2001《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混合区的规定,污水排往开敞海域,排污口允许的混合区面积≤3.0km2,混合区边界计算出无机氮浓度为0.50mg/l,超过二类海水标准,此时污水厂排放氨氮按照排放标准值,就不能满足环境容量的要求。
2.2.2 大气污染物
根据总体规划,先核定大气污染物中主要常规污染物如SO2、NO2、烟尘、粉尘等;再根据产业结构确定特征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采用重点污染企业估算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相结合的方法。除重点污染企业外,其它区域的大气污染物按照允许排放总量原则进行估算,估算方法为:根据本地区污染气象特征,大气环境现状,当地政府划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级别等,以GB/T3840-91推荐的模式与参数,研究规划区内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例如:某工业区拟设原油加工能力为400万t/a,占地面积约100公顷,根据类比调查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O2约1500t/a;若按照三类工业区计算约为300t/a,结果少计算了1200t/a。
2.2.3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排放量估算原则:重点污染企业估算与单位面积排污量相结合的方法。规划区建成后,固体废物主要有工业固体废物、污水处理厂污泥和生活垃圾,此外,施工期间还有建筑垃圾等临时性废弃物。固废发生量的预测按以下几类分别进行预测分析:
一般工业固废:主要为煤渣、粉煤灰、一般工业废料;
危险固废:包括废催化剂、残液、重金属污泥和废渣;
污泥:主要为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
生活垃圾:主要为生活过程产生的垃圾。
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固废产生量:
预测公式为:Vx=S1×M,其中Vx为预测年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产生量(t/a);S1为排放系数;M为工业用地面积。
污泥量:按照0.3×BOD5的量;
生活垃圾产生量预测模式如下:V生=fv×Nt,V生――生活垃圾产生量(kg/d);fv――排放系数(kg/p•d); Nt――工业园人口总数(p)。
1问题的提出
近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受到重视,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矛盾较突出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2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的系统安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2.1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2.2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2.3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2.4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2.5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2.6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2.7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3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3.1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3.2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3.3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3.4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的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颇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
“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
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4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5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启示与指导。
5.1根基性理论
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5.2基础性理论
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基础性理论。
5.3方法学理论
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这一特定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5.4技术学理论
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5.5相关性理论
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具有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因此,
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6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6.1规划内容
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一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
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