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医学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近日在京举行的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指出,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伴随着慢病化、高龄化、失能化、失智化、空巢化的特点,老年医学专科建设要加快脚步。
范利介绍,我国目前共有老年病医院133家、护理院173家、康复医院376家:只有6.2%的三级医院设立了老年医学科,床位数不到2万张;2014年卫生行政部门才将老年医学科定位于内科学专业下属的三级学科,评选的国家重点老年医学科不到30个;目前全国老年医学科医技人员不到3万人,大部分来自干部保健科,缺少老年专科医师考核准入体系、医技培训体系和职称评定标准;医学院校的老年医学专业课时不足,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有待丰富:缺少相关规范、指南、共识等:老年专业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据估计目前需要近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而实际数量不足30万名。
范利说,老年医学的理念需要与时俱进,应由单病诊疗转向“全人”个性化诊疗,推广老年健康管理模式,以老年综合评估为核心,以早期筛查、信息管理、康复辅具开发为技术平台,从疾病、体能、认知、心理、社会支持多层面全面关注老年健康问题,强调老年科、心理科、康复科、营养科等的多学科合作。
(来源:《健康报》)
【关键词】循证医学;老年医学;教学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较快的国家之一。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0%。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快、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1]。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探寻延缓衰老与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与老年人群卫生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2]。随着时展,老年医学教学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术、出色的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循证医学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首先由加拿大DavidSackett教授等提出的,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明智、准确、慎重的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结合临床医生专业技能与经验,充分考虑患者意愿与价值,正确应用研究结果指导临床,提供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方案[3]。
1循证医学与老年医学发展密切相关
循证医学是有别于传统临床医学的以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个人诊疗意见为主的模式,循证医学强调的是新的临床诊疗决策模式,其更加注重对一个临床问题的最佳研究证据总结,可以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双盲\单盲试验、交叉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等,结合临床试验结果,审慎的制定临床决策。传统医学是经验教学,对疾病理论知识掌握理解来诊治病患,通过教师课堂授课,学生课堂学习与考试,经典教材阅读与掌握,来学习临床医学。而循证医学更加强调医疗决策的主体应该建立在大量的临床数据、科学的研究证据之上,可以是横断面调查研究数据,可以是随机对照试验数据,也可以是回顾性研究等等的数据,总之是有据可查,有据可循,以科学的视角评价临床数据从而得出的临床决策结论[4]。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大数据、远程医疗、云计算等等都为循证医学储备大量的数据基础,为科学的阐明问题提供可能。老年医学是研究人类寿命、衰老,探寻延缓衰老与关注老年性疾病的防治与老年人群卫生保健,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综合性学科。老年医学强调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患者为中心的全人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维持和恢复老年患者的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老年医学的发展得益于循证医学的大力发展。为老年医学的发展、提高、推广提供科学保障[5-6]。
2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的方式
2.1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
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首先是要在教学环节中的教师群体中得到重视与推广。通过循证医学科研培训、专业知识学习、授课经验交流,让广大授课教师具有雄厚的循证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的应用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授课,传道授业解惑。为提高学生学习老年医学教学效果提供可能。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与专业水平及授课技巧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建立至关重要。教师的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已经有研究及文献报道,建议从确定临床实践问题,检索文献,评价文献,应用最佳证据,检验临床决策五步执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探索提高教师循证医学教学思维提供了有益的思路[7]。
2.2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
对学生循证医学学习方式进行培养建立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成败,教学的好坏,以后的发展方向,都直接或间接与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相关。教学相长,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可以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可考虑先采用试点工作,或讨论式授课,让学生先储备掌握必备的循证医学基本概念,了解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基本步骤[8],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深化培养科研兴趣,建立敏锐的洞察力,观察力,发现临床问题,解决问题入手,加强循证医学思维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寻找研究热点,学术前沿,能更好的、更快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尽快的进入临床工作,更好的把握临床思维,是与临床工作相辅相成的进展[9]。
2.3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建立
循证医学的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的教育教学中,还需要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育管理体系的建立,教育管理体系是教学环节中的承载者,有着为教学活动助力的作用,需要教学教育工作者、管理者共同协同努力将整个教育体系规范完善,若想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这一环节必不可少,需要大家为之努力,规范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的具体工作流程与规范,如授课教师需懂得文献检索,循证医学基本理论,并将其与教学重点结合,启发、引导学生,具体工作的时间、地点、教学效果评估方法等。学生的循证医学学习方式建立,需要明确考核方式、方法,评价结果的用途等。这些有助于更好的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体系中。
3小结
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适合老年医学的教学特点,符合当前医疗技术发展的现状,能够更有力的培养医学生学习老年医学,掌握老年医学学科前沿,为培养优秀的老年医学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可通过教师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的建立、学生循证医学学习方式的建立、循证医学教学思维在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建立3个方面努力,将循证医学教学思维真正应用于老年医学教学中,为培养思维敏捷、与时俱进的优秀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常晶 孙倩美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
参考文献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Goodhealthaddslifetoyears:GlobalbriefforWorldHealthDay2012[J].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2,April:1.
[2]RajahMN,BastianettoS,Bromley-BritsK,etal.Biologicalchangesassociatedwithhealthyversuspathologicalaging:Asymposiumreview[J].AqeinqResRev,2009,8(2):140-146.
[3]夏晓东,章义利,徐永安,等.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循证医学教育模式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1):40-42.
[4]冯艳铭,夏晓燕,王公平.循证医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1,25(2):51-53.
[5]彭晓霞.循证医学的实践模式与学习资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7):477-479.
[6]卡比努尔,周晓辉,帕力达.循证医学在老年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2012(6):128-129.
[7]姚阳,周传伟.循证医学在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初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124-126.
关键词:循证医学;PBL教学模式;CBL教学模式;老年外科;规培医师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时代,老年病学科医师的需求量迅速增大,培养老年医学相关专业人才迫在眉睫[1-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推动医疗质量同质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5]。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干四病区(老年外科)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Learning,CBL)应用于规陪医师带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培养了规培医师良好的学习方法及临床思维,提高了规陪医师的临床能力。
1循证医学在老年外科规培带教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指遵循客观证据的临床医学。其核心是在医疗决策时,通过查阅各种临床研究文献,利用已有的各种国内外专家共识,指导临床实践[6-7]。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的DavidSackett教授把循证医学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订出患者的最佳治疗措施”[8]。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各种大数据分析的广泛应用,循证医学也迎来了蓬勃发展。在老年外科诊疗教学中实施循证医学主要有5个步骤:(1)把患者的临床问题转换为可检索的循证课题。(2)有效检索或寻找问题的最可靠证据。(3)对证据的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进行严格分析和评价。(4)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患者的具体问题,进行临床决策。(5)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再评价,总结经验教训。具体的教学案例如下:患者,男,78岁,因排便困难2月,腹痛腹胀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十余年。遵照循证医学理念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诊断为肠梗阻需要进一步做哪些检查?当给出腹部CT提示结肠脾区肠管壁增厚,近端肠管扩张;肿瘤标志物提示癌胚抗原160ug/L,可以初步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全肠梗阻。进一步确诊结肠恶性肿瘤是否需要行肠镜检查?术前准备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查胸片提示左肺下叶感染,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血常规提示轻度贫血,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及传染病四项未见明显异常;肠镜提示距80cm处结肠增生性肿物;组织活检提示结肠腺癌。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可以诊断为结肠恶性肿瘤引起的不全肠梗阻,需限期行手术治疗。结合此案例,可以提问学生结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据循证医学理念还可以分析老年结肠癌的特点:患者多以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入院就诊,还有部分患者因便血当作痔疮就诊。就诊时基础疾病多,常合并糖尿病、心肺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围手术期处理时,需注意监测血压、血糖,防止肺部感染。通过讲解此病例,培养学生重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理念,注重多学科会诊,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病,规范其临床诊疗。
2PBL教学模式在老年外科规培带教中的应用
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在20世纪70年代由加拿大学者提出,后经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医学院推广完善[9]。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部)和西安医科大学(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把PBL教学模式引入中国内地,并逐渐被国内高等院校认可[10]。PBL教学法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整合,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互相探究、讨论、协作解决问题[11-13]。PBL教学模式发挥了问题对于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给出案例:患者,女,76岁,因发现血糖升高十余年,右足皮肤发黑1月入院。专科查体:右足肿胀,足背可见约8×6cm大小皮肤发黑,质硬,触痛明显,局部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弱,足趾末梢感觉减退。入院空腹血糖10.6mmol/L。教师提前一周给出一个老年糖尿病足合并局部皮肤坏死的问题,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再分组讨论,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本案例牵涉内分泌、血管介入、创面修复等专科。为解决此案例的糖尿病足问题,首先要积极控制血糖,血管外科行下肢动脉造影解决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问题,待右足血运改善后行皮肤及皮下坏死组织清创,创面行游离皮肤移植修复。如果创面感染严重,右足背肌腱或骨外露,为保护足趾功能,还需要请烧伤整形科行游离皮瓣移植术。通过此典型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老年糖尿病足的特点,并采取综合治疗和多学科干预来改善及恢复老年人的健康。
3CBL教学模式在老年外科规培带教中的应用
CBL即案例教学,其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通常由教师提出典型的临床案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探究、分析、整理、总结来发现问题并进行学习[14-15]。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思考、分析、讨论典型案例,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典型案例如下:患者,男,80岁,因上腹胀痛不适1周入院。外院电子胃镜提示胃窦增生性肿物,组织活检提示胃窦腺癌。入院行胸片提示两肺慢支、肺气肿,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8.2g/L,心肌肌钙蛋白4.23ng/ml。通过这样的典型案例,设计围绕老年胃癌的诊断、术前评估、手术方式以及围手术期应注意重要脏器的保护。如何科学合理进行术前评估,如本案例术前出现的腹痛有可能是心肌梗死引起的。从整体来看目前该老年胃癌患者该如何处理?哪个是对其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哪些疾病需要优先处理?在本案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协助学生联系既往知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如通过冠脉造影行支架植入治疗心肌梗死,术后抗凝并行胃癌术前化疗防止肿瘤进展,待3个月后限期行手术治疗。通过此典型临床案例,加深了学生对腹痛、胃癌、心肌梗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4结语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且大多疾病缠身,因此常发生猝死,而且随年龄增长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加,给老年人的生命带来极大的危害。对猝死高危患者的预防、及时救治以及熟练掌握复苏技术是提高猝死患者生存率的关键〔1〕。6年来我院和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发生住院老年人猝死206例,其中169例(82%)经抢救复苏失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9例猝死复苏失败者均为住院患者,90%以上是从三甲、二甲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转入进行疾病康复、护理照料。其中男116例(68.6%),女53例(31.4%)。年龄60~92岁,平均(78.5±17.8)岁。住院时间1 d~45个月,平均住院6.5个月。
1.2 方法
对169例老人猝死时临床表现以及复苏失败原因进行归纳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有利于今后工作。
2 结果
2.1 发病季节
169例住院老人猝死复苏失败发生在春季32例(18.93%),夏季22例(13.02%),秋季46例(27.22%),冬季69例(40.83%),秋冬两季共115例(68.05%),为老年病人猝死高发季节。
2.2 发病时间
0时~6时45例(26.63%),6时~12时51例(30.17%),12时~18时39例(23.08%),18时~24时34例(20.12%),其中0~12时共96例(56.8%),为老年患者猝死高发时段。
2.3 猝死前病史
169例猝死复苏失败老年人生前均不同程度患有各种疾病,其中90%以上患有2种及2种以上疾病。而高血压118例(69.82%),糖尿病54例(31.95%),冠心病98例(58%),脑梗死78例(46.15%),慢性肺部疾病29例(17.16%),心脏起搏器3例(1.78%),肾功能不全4例(2.37%)。
2.4 猝死发病时表现
胸闷、气急61例(36.09%),意识丧失39例(23.08%),大汗淋漓28例(16.57%),惊叫11例(6.5%),发绀12例(7.1%),胸痛10例(5.9%),睡眠中死亡8例(4.7%)。
2.5 猝死时心电图
有完整心电图记录者150例,其中快速型心律失常120例(80%);缓慢型心律失常30例(20%)。
2.6 复苏失败原因分析
2.6.1 未能及时到位抢救
抢救复苏有效的必要条件是呼救信息发出后医务人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技术,因为大脑缺氧4~6 min即可出现不可逆的损害〔2〕。所以猝死的心肺复苏(CPR)应力争在5 min内进行。本组病例中83例(49.1%)患者,医务人员到达现场的时间已超过5 min,失去了复苏的最佳时间是复苏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2.6.2 复苏操作不熟练、方法不规范
复苏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及时、正确地实行现场抢救复苏。本组病例在现场抢救中采用常规的CPR方法进行,但在现场尤其是夜晚常因缺少人手,使部分病例不能同时进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同时心脏徒手复苏操作方法如按压部位、频率、深度等不够正确,使心脏泵血不能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并且在现场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欠默契,如紧急时器械跟不上、药品不到位、不会使用电击除颤仪等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组病例在进行复苏时部分医务人员对复苏操作不熟悉,方法不规范的占30.4%。
2.6.3 抢救复苏设备不足
本组病例在抢救过程中遇到猝死者心室颤动,立即作电击除颤者只有11例(6.5%);自动除颤后未见复律者,因限于缺少设备未能采用心脏起搏处理,失去了复律的可能性,也是复苏失败的原因之一。
2.6.4 老年人原发病多,危险因素复杂
本组病例90%以上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再加上老年人本身各脏器功能已衰退,因此也易造成复苏失败。
3 讨论
老年人猝死常在情绪激动、劳累、气候变化等情况下发生,部分猝死患者在发病前仅有胸闷、心悸、气短、反应迟钝等,同时由于大多数住院老人身患多种疾病,猝死前的一些表现常被原有疾病所掩盖,故不易引起医务人员的注意和重视,本组病例90%以上患有2种及2种以上疾病。另外由于老年人各脏器功能衰退,因此当猝死一旦发生,若不能得到及时积极的抢救复苏或心脏紧急救治,死亡也不可避免。因此作为基层医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提高对老年疾病的高危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同时加强责任心,密切加强对住院老人的动态观察,才能对老年人猝死做出及时、正确的救治。本组病例中因抢救复苏不及时,延误了复苏最佳时间的占49.1%,是复苏失败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多数抢救成功的病例,都是在4 min内开始复苏的;若时间超过4 min以上,就很难成功。
同时基层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猝死复苏技能,积极开展气管插管技术,建立有效的呼吸和静脉通路,选用合适的药物复律和电击除颤复律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同时各科室的密切配合和主动参与也是复苏成功的重要条件。
6年来本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发生住院老人猝死205例,复苏失败者为169例占82.4%,与城市三甲医院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基层医院应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医务人员能熟练掌握急救复苏技能;同时增加基层医院必要的急救复苏设备。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只有不断提高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老年护理医院的业务水平,大力培养全科医师和老年医学护理专业人员;同时全社会还需要加强宣传,普及急救知识,以及提高老年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实践证明,不断完善“社区急救医疗服务系统”是提高心脑血管急症生存率的关键〔3〕。
参考文献
1 石津生.重视老年人心脏性猝死〔J〕.实用老年医学,2007;21(6):363.
1 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老年人的生活范围基本上在家庭、社区、医疗或疗养机构内进行,在评定其生活活动能力时要全面、准确和细致。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是指老年人自理衣、食、住、行和在社区中生活所必需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分为基本日常生活活动(basic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两种基本活动。
1.1 BADL评定量表 应用较广泛的评定量表有Barthel指数和功能独立性评定(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①Barthel指数是Mahoney和Barthel于1955年开始使用,1965年首次发表并正式命名。评定内容共10项,每项根据是否需要帮助或帮助程度分为0分、5分、10分、15分四个等级,共计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生活独立能力越好;可分为良、中、差3个级别。 大于 60分者为良,该组老年人有轻度功能障碍,但能独立完成部分日常生活,需要部分帮助; 60~41分者为中,该组老年人有中等程度功能障碍,需要大量帮助方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小于或等于40分者为差,该组老年人有重度功能障碍,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或需要他人服侍。Barthel指数是临床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评定方法,其可信度和有效性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②FIM是1987年由美国纽约州功能评估中心提出,并列入美国医学康复统一资料系统之中。该方法不仅评定了躯体功能,而且还评定了语言、认知和社会功能,已经在我国等世界多个国家应用。评定内容共18项,其中躯体功能13项、语言功能2项、社会功能1项和认知功能2项。采取7分制评分,FIM评分最低为18分,最高为126分,共分8个级别。 126分为完全独立;108~125分为基本独立;90~107分为有条件的独立; 72~89分为轻度依赖; 54~71分为中度依赖; 36~53分为重度依赖;19~35分为极重度依赖; 18分为完全依赖。前两级可列为独立,最后3级可列为完全依赖,中间3级可列为有条件的依赖。
1.2 IADL评定量表 常用的IADL评定量表有快速残疾评定量表( a rapid disability rating scale,RDRS) 、功能活动问卷(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和我国IADL量表等[2]。①RDRS是Linn 于1967 年提出,可用于住院和社区中的老年患者。其评定内容包括日常生活需要帮助的程度、残疾的程度、特殊问题的严重程度3个方面,共18个评定项目,按其程度分0~3分4个级别打分,最高分54分,分数越高表示残疾越重,完全正常为0分;②FAQ是Pfefer于1982年提出,1984年进行了修订,可用于社区老年人和轻症老年性痴呆患者。共10项内容,各项内容按其能力分0~3分,分数越高障碍越重,正常标准为低于5分,大于或等于5分为异常;③我国IADL量表是陶寿熙等于1992年制定的供脑卒中患者使用的ADL量表,共20项考核内容。按1~4分评分,小于或等于20分为基本正常,21~59分为轻度障碍,60~79分为重度障碍,80分为能力丧失。单纯评定BADL 宜首先选用Barthel指数,除了解BADL情况外,还需要了解认知功能时,可选用FIM。若单纯了解IADL,应首选FAQ。需要了解BADL及IADL时,可采用我国IADL量表。
2 老年病康复治疗与护理
2.1 老年病患者康复治疗 目前适合于老年病康复的医疗机构有康复中心、综合医院和社区康复。急性期老年病患者可选择在综合医院中的进行早期康复,亚急性期和恢复早期患者可在专业化康复机构中进行综合性康复,恢复中后期患者在社区康复[3]。有些恢复的中后期老年病患者需要进入护理之家、日间医院或长期照顾单位,则在相应的康复医疗单位进行康复治疗。
2.2 老年病康复护理 老年病患者康复治疗应早期进行,老年病康复要与急诊抢救同步开始,并贯彻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因此,在老年疾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①调动老年人的治疗欲望和积极性,向老年人宣传健康、疾病以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康复医疗的目的和意义,把老年人的注意力转移到治病、防病上来,主动配合和接受康复治疗;②配合康复治疗,选择合理的康复计划。制定康复目标和治疗计划时要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和功能状态进行,治疗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从床上活动逐渐过度到离床活动[4];③进行规范康复训练,对病情较稳定者可让其进入康复俱乐部,根据病症和体力等安排训练科目。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有关的康复知识,指导、培训家属按规定辅助患者训练,康复治疗时间为1~2次/d。运动强度弱些,每次30~45 min,训练时注意劳逸结合,以心率不超过110~120 min为宜[5,6];④每隔1个月应进行1次康复评定,总结康复治疗全过程,为进一步训练提出指导性意见;⑤老年病患者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调节饮食,摄入全面营养、科学搭配的谷物果蔬蛋奶,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控制油脂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尽量减少和避免感冒;⑥加强对老年人心理的调整,老年人由于社会、家庭、疾病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可发生情绪、性格、意志、认知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影响疾病的康复,应及时注意老年病患者的心理变化,宣传健康人生的道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 考 文 献
[1] 曲镭.老年病的康复.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0,3(1):4 - 6.
[2]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48 - 352.
[3] 于普林.老年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1 - 277.
[4] 曲镭.老年病的康复.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89 -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