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范文第1篇

1999年6月9日,经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MedicalBoardofNewYork,CMB)理事会批准资助,成立了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acation,IIME)。该委员会的任务是为制定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提供指导。“基本要求”是指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等。

制定“基本要求”的任务由IIME的核心委员会承担,该委员会由世界各地的医学教育专家组成。8位具有丰富国内和国际经验的教育和卫生政策资深专家组成IIME的指导委员会,指导IIME的总体工作,也指导核心委员会的工作。由14个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的主席或高级代表组成IIME的咨询委员会,为IIME提供咨询意见。咨询委员会还为医学教育提供信息交流、咨询的论坛,希望其他机构的工作能对IIME的工作进程起补充作用,而不发生冲突。

2IIME项目的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为“制定基本要求”阶段

这一阶段从成立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开始,其任务是在参考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包括基础医学、临床经验、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行为和伦理价值等方面。由于每个国家、地区和医学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和各自的课程计划,所以“基本要求”仅仅代表医学课程的核心部分。因此,各学校的教育计划可以有差异,但其核心内容必须是相同的。

2·2第二阶段为“试行”阶段

这一阶段将按照“基本要求”对中国的一流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评价。为了能评定参加试行的各校的长处与不足,各学校将使用适合他们自己经验的评价方法,但评价内容必须包括所有7个领域的60项反映教学结果的指标。在第二次评价开始前,各校应尽力改善自身不足之处。这将促进医学教育项目的国际性评估和认可。

2·3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阶段

通过试行阶段所取得的经验,对评价程序进行必要的修改后,将这套标准提供给全球医学教育界使用。希望这个“基本要求”能成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手段,并为建立国际医学教育课程评价制度打下基础。

3背景

全球化的力量在医学教育中的作用正变得日益明显。十分自然的是,医学正在成为一门全球性的专业,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已经跨越传统的国界,医生在不同的国家学习医学和提供卫生保健服务。此外,人类的创造力也需要包括知识和文化领域活动的全球化。各种多边协议和条约为全球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促进了建立共同的教育标准和相互承认专业人员的执业独立核算及执照颁发过程。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万医生为60多亿居民提供服务。他们在全世界1800多所医学院接受培训。世界各地的医学教育课程看起来好像很相似,但实际上内容有很大差别。尽管已经有一些针对授予医学博士或相当学位的教育过程进行评价的成功例子,但是针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却不多。

此前,在界定所有医学生在完成医学院学业后和进入专业培训或毕业后培训前应当具备的核心的或最低要求的能力的工作未见报道。此外,在一些国家,缺少教育质量保证的新办医学院正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卫生保健系统不能得到足够的资金,卫生服务和医疗实践正在发生深刻的改变。医疗价格的不断上升,以及有关的遏制价格的政策,都会对医生的人道精神和价值观发生影响。因此,就需要在经济压力和紧张日益增加的情况下维护社会利益和公平的目标。另一方面,生物医学科学、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正在迅猛发展,这些发展既为医学带来新的伦理、社会和法律方面的挑战,也要求科学与医疗技术的发展之间保持平衡。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培养未来的医生具有适应迅速改变的卫生保健环境并进行医疗实践的能力。

因此,医学教育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利用全球化作为一个契机,来提高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质量。在制定所有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时,必须更多地强调对敬业精神、社会科学、卫生经济、信息管理和卫生保健系统等方面的要求,同时还应当考虑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特征。各学校之间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可能有所不同,但能力要求必须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基本要求”的概念并不是指全球医学课程计划和教育过程的统一。另一方面,制定“基本要求”并不会违背医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即医学教育必须阐明和遵循医生接受培训和提供服务的地区的特殊的社会和文化需要。

为了达到“基本要求”的目标,各医学院将采用各自特殊的课程设计,但他们必须保证其毕业生具备“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简言之,各医学院应当“放眼全球,立足本地”。仅仅依靠制定“基本要求”,并不可能就此改变毕业生的能力,必须把制定“基本要求”与对医学生能力的评价结合起来。因此,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所用的测评方法就成为实施“基本要求”的基础。这将会保证使任何国家培训的医学毕业生在开始进入毕业后医学教育(专业培训)或开始医疗执业时,都具备同样的核心能力。

4“最低基本要求”的领域

核心委员会将“基本要求”分为下述7个宏观的教学结果和能力领域。

4·1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

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敬业精神不仅包括医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包括对一组共同价值的承诺、自觉地建立和强化这些价值,以及维护这些价值的责任等。医科毕业生必须证明他们已达到以下各点:

①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②正确的职业价值包括:追求卓越、利他主义、责任感、同情心、移情、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③懂得每一名医生都必须促进、保护和强化上述医学职业的各个基本要素,从而能保证病人、专业和全社会的利益;④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的福利、文化多样性、信仰和自的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系;⑤用合乎情理的说理以及决策等方法解决伦理、法律和职业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包括由于经济遏制、卫生保健的商业化和科学进步等原因引发的各种冲突;⑥自我调整的能力,认识到不断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性和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包括个人医学知识的不足等;⑦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并具有和他们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的能力;⑧认识到提供临终关怀,包括缓解症状的道德责任;⑨认识有关病人文件、知识产权的权益、保密和剽窃的伦理和医学问题;⑩能计划和处理自己的时间和活动,面对事物的不确定性,有适应各种变化的能力;认识对每个病人的医疗保健所负有的个人责任。

4·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

毕业生必须具备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医疗实际问题。毕业生必须懂得医疗决定和行动的各种原则,并且能够因时、因事而宜地做出必要的反应。为此,医学毕业生必须掌握以下的知识:①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具有适应性的生物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②疾病发生时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③正常和异常行为;④决定健康和疾病的各种重要因素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人类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⑤维持机体动态平衡的分子、细胞、生化和生理机制;⑥人类的生命周期及生长、发育、衰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⑦急、慢性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生发展过程;⑧流行病学和卫生管理;⑨药物作用的原理和使用药物的原则,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⑩在急、慢性疾病防治、康复和临终关怀中,恰当地采取生化的、药物的、外科的、心理的、社会的和其他各种干预措施。

4·3沟通技能

医生应当通过有效的沟通创造一个便于与病人、病人亲属、同事、卫生保健队伍其他成员和公众之间进行相互学习的环境。为了提高医疗方案的准确性和病人的满意度,毕业生必须能够做到:①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与各种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实质内容;②会运用沟通技巧,对病人及他们的家属有深入的了解,并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③有效地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④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与涉及医疗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事;⑤具有教别人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态度;⑥对有助于改善与病人及社区之间的关系的文化的和个人的因素的敏感性;⑦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沟通;⑧建立和妥善保管医疗档案;⑨能综合并向听众介绍适合他们需要的信息,与他们讨论关于解决个人和社会重要问题的可达到的和可接受的行动计划。

4·4临床技能

毕业生在诊断和处理病例中必须讲求效果和效率。为此,毕业生必须能够做到:①采集包括职业卫生等在内的相应病史资料;②进行全面的体格和精神状态检查;③运用基本的诊断和技术规程,对所获得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问题的性质;④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在挽救生命的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⑤进行临床思维,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⑥识别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处理常见的急症病例;⑦以有效果的、有效率的和合乎伦理的方法,对病人做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⑧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⑨懂得对人力资源和各种诊断属于干预、医疗设备和卫生保健设施的适宜使用;⑩发展独立、自我引导学习的能力,以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4·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

医学毕业生应当知道他们在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中应起的作用,并能够采取相应的行动。他们应当了解卫生系统组织的原则及其经济和立法的基础。他们也应当对卫生保健系统的有效果和有效率的管理有基本的了解。毕业生应当能证明他们已达到以下各点:①掌握对一个群体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生活方式、遗传、人口学、环境、社会、经济、心理和文化的各种因素的知识;②懂得他们在预防疾病、伤害和意外事故中,以及在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中应起的作用和应能采取的行动;③了解国际卫生状况、具有社会意义的慢性病的发病和病死的全球趋势、迁移、贸易和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各种国际卫生组织的作用等;④认识到其他卫生人员和与卫生相关的人员在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中的作用和责任;⑤理解在健康促进干预中需要各方面共同负责,包括接受卫生服务的人群的合作和卫生保健各部门间的以及跨部门的合作;⑥了解卫生系统的各种基本要素,如政策组织、筹资、针对卫生保健费用上升的成本遏制、卫生保健服务的有效管理原则等;⑦了解保证卫生保健服务的公平性、效果和质量的各种机制;⑧在卫生决策中运用国家、地区和当地的调查资料以及人口学和流行病学的资料;⑨在卫生工作中,当需要和适宜时乐于接受别人的领导。

4·6信息管理

医疗实践和卫生系统的管理有赖于有效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和信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对教育和信息的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使用计算机系统有助于从文献中寻找信息,分析和联系病人的资料。因此,毕业生必须了解信息技术和知识的用途及局限性,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毕业生应该能够做到以下各点:①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②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④懂得信息技术的运用及其局限性;⑤保存医疗工作的记录,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

4·7批判性思维和研究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卫生保健 卫生问题 对策分析

前言:公共卫生与保健制度关乎民生根本,是保障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课题之一。在科技极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的卫生保健制度有着极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卫生保障体制以及国情的限制,仍有一些有关卫生保健的问题存在,限制着我国民生建设的步伐。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卫生保健制度以及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导致漏洞出现的根本原因,然后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具体对策,希望能够对卫生保健相关的研究人员给予帮助。

1当前卫生保健存在的问题

1.1政府对于卫生保健事业财政投入不足

卫生保健为题对于国民生活质量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国家的卫生保健制度的完善与否与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有很大的关系。自从我国卫生防疫部门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在逐渐提高对于卫生保健体系的资金与政策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水平,但是由于国情的限制以及资金的匮乏,我国政府对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仍与发达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国家对于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除了政府、社会、个人对卫生服务活动的直接资金支出,还包括政府对卫生事业免税及各种优惠政策的间接投入。它受人口学因素、疾病谱改变、新技术应用和人们期望水平提高的影响而不断增长。因此可见,国家对于卫生保健事业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另外,即使国家政府对于卫生保健事业有足够多的经济投入,却仍然无法取得预期的成果,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其一是卫生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其二是财政投入结构不平衡。从财政投入结构来看,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现象。

1.2公共卫生保证体系不够健全

预防保健是政府责任的核心,而公共卫生保证体系与国家的卫生保健水平直接挂钩。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国家在防保资金缺乏的情况下,允许卫生防疫系统开展部分有偿服务。调查表明,防疫部门靠有偿服务创收占总收入的比例相当之高,政府对其有偿服务收入缺乏监督和控制,任其自由发展,甚至参与提留分成。这样做一方面掩饰了政府对防保工作投入不足的表面现象,一方面也造成了防疫部门重有偿服务轻无偿项目的后果。其后续影响范围面相当之广。由于基层疾病控制机构放松了疫情和疾病控制,严重扭曲了公共卫生职能,政府对于国家公共卫生保健政策的投入迟迟不能到位,直接导致了卫生保健保障能力萎缩。现有的卫生保证体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缺乏应对力度,更没有建立起常备的应急机制,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将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1.3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

卫生事业事关全体全体国民,该事业不应该收到地区与地域的限制,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前提。广义的卫生资源包括卫生人才、卫生经费、卫生设施、卫生装备以及药品、信息等。由于我国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人口与经济社会生活分割为两个互相隔离的部分,形成人为的制度壁垒,这种壁垒直接导致了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由此造成了城乡间卫生保健水平的巨大差距。国家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出台在农村地区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农村地区的卫生保障制度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国城乡卫生保健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2解决卫生保健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分析

2.1政府重视卫生保健问题

建国以来,“预防为主”始终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之一,然而,实践中在处理治疗与预防的关系时,却往往体现出“重治轻防”的理念,在经费投放、人员配备、设备配置等方面,都把医疗作为重点,卫生总费用中用于医疗支出的比例也远远高于预防保健的比例,而发达国家则恰恰相反。由此可见,我国的卫生保健制度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在今后的卫生保健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就要格外的重视这一方面的发展。卫生与保健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担负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重要职责。人民群众对于卫生保障事业有着切实的需求,办好这一伟大的事业,政府责无旁贷。政府需要足够重视对于卫生保障事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出台,调整卫生保健制度的结构,确立人民健康福利优先的思路,政府的公共政策应该包括投资于人民的健康,各项宏观的政策也应该有利于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2.2建立完整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完整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对于国家的公共卫生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是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方针。只有建成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才能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准确判定事件的类别和危害程度,体现信息通、反应快的要求,为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一个完整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需要有相应的监督体系,在这方面,我国的一直缺少相关制度。因此,国家需要重视对于卫生保障的监督体系建立,建立以廉洁、有力、高效的队伍保证医疗安全、环境安全和职业安全。

2.3合理配置城乡卫生保健资源

完善的城乡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城市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和巡回医疗制度,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对于偏远地区的医疗支持是一个长期、艰苦而又重要的工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偏远地区的卫生保障投入,定期开展医疗巡回活动,来提高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缩小城乡卫生保障的差距。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应该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偏远地区的经济投入,整体提高我国的卫生保健水平。

3.结语:民生一直是国家重视的要点,而卫生保障事业更是民生的根本。由于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以及体制的不全面,导致我国的卫生保健保障制度存在一些弊病,国家政府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来调整我国的卫生制度,但其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卫生保障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发展,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充分重视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性,调整体系的结构,平衡城乡卫生资源的配置,整体提高我国卫生保健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帆、卢周来主编:《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中国新世纪的前途与选择》,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 年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范文第3篇

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307种基本药物比较接近于世界卫生组织模版的基本药物目录数量。同时,通过各个省市的集中招标采购和市场竞争,优选了一大批生产单位和配送商,有力保证了基本药物的充足生产和及时供应。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价格平均下降了25%~50%。医药企业的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制度和一致性监测制度的建立,使基本药物质量有了基本的保证。基本药物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全面配备,目前,上海、重庆、云南、、甘肃、青海、宁夏7个省(市、自治区)已将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村卫生室。

社区全科(家庭)医师的培训和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以及基本药物全部列入各项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报销目录的范畴,确保了基本药物的广泛使用。基本药物制度的评价是一个系统的评价,表2罗列了综合改革的成就。全国已有30个省市增加了基本药物的种类,平均增加205种。在2012年动态调整基本药物目录时,数量和品种应予以放宽。增补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应按病种和药品ATC分类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建立地方增补目录的遴选标准,以求规范统一。在基本药物制度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扩展时,需健全政府对零差率的补偿机制。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年以来,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改造完善。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形成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始启动。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已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9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内容为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提高民众总体健康水平。2011年扩大到11类41种服务。

从2009年开始,同时开展以下7个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适时充实调整:(1)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型肝炎疫苗;(2)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3)农村适龄妇女乳腺癌检查:(4)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开展复明手术;(5)燃煤型氟中毒病区改炉改灶;(6)无害化厕所建设;(7)农村妇女孕前和怀孕早期免费补服叶酸,预防出生缺陷。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从2009年的15元增加到2011年的25元。总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免费提供,使全体公民能够平等地获得基本的健康权利(见表3)。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009-2011年是不断深化拓展公立医院改革的三年,主要进展评价情况见表4。公立医院改革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12年将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取消药品加成;重点放在大力推进300个左右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上。期间推进县级公立医院其他方面改革,积累经验,例如如何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如何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包括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建设资金和绩效工资到位);如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落实县级公立医院自;如何增强核心能力建设,使当地90%的病人能在县内得到治疗,逐步做到“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城”的分级医疗、有序转诊;如何推进各项便民惠民措施,提供优质服务,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等等。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在形成公立与私立建立伙伴关系方面(public-privatepartinership)有了较大进展,包括推进社会力量办医,发展商业医疗保险,鼓励有规模、有特色的专科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错位竞争”,满足外来流动人口临时性就医需要,形成补充的格局。2011年北京市《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的实施意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留有合理空间,在已有的94581张医院床位中私营医疗机构约占1万张(10%)。浙江省提出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将达到总床位的20%以上。优先选择具有办医经验、社会信誉好的非公立医院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逐步减少并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的特需服务。上海、江苏、福建对国务院社会办医政策制定了实施细则,引导有资质人员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城乡区域依法开办个体诊所。

展望未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涉及重大的民生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又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需要“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循序前进、逐步推广”。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范文第4篇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能和任务

社区卫生承担公共卫生的职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中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写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要对社区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公共卫生及医疗保健的网底。公共卫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区别于医院及其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显著特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为卫生信息管理,健康教育,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慢性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服务,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残疾人康复指导和康复训练,计划生育技术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协助处置辖区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服务。

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卫妇社发(2006)495号]、《卫生部关于印发(妇幼保健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妇社发(2006)495号]中“明确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要健全以乡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核心,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补充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妇幼保健机构应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以群体保健工作为基础,面向基层、预防为主,依法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常见病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适当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在执业范围、内部科室设置、人员安排、规章制度建设等方面必须符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职责要求,突出母婴保健服务功能,避免向综合医院模式发展。上级妇幼保健机构应对下级机构进行业务培训、技术指导、服务管理等。同时,充分利用综合医疗机构妇产科、儿科和其他相关科室的技术力量为辖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城市妇幼卫生工作要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基本妇幼卫生服务。把适宜社区开展的妇幼卫生工作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为社区居民以及流动人口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的妇幼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妇幼保健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建立完善社区健康档案资料,掌握社区人群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计划地实施干预措施;开展常见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开展计划免疫、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及健康教育等工作,全面落实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接受预防保健机构的专业指导,定期选派人员到预防保健机构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妇幼保健的整体水平。

儿童保健:①对0~3岁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②掌握辖区儿童数量及分布;③新生儿访视2次,包括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指导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④对1岁以内婴儿每年健康检查4次,1~3岁婴幼儿每年健康检查2次,包括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出生缺陷的发现与转诊、婴幼儿常见疾病防治、意外伤害预防等;⑤对体弱儿、高危婴幼儿进行转诊及管理。

产妇保健:①对孕产妇建立保荐手册,掌握孕产妇数量及分布。②对孕产妇至少进行5次孕期指导,包括体格检查和产科检查(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心理适应、孕期营养等资讯。③进行高危孕妇初步筛查、转诊、随访。④开展产后访视,指导产后避孕。⑤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咨询。开展育龄群众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向本社区育龄夫妇免费提供避孕节育药具。

掌握社区人口中妇女儿童(含流动人口)基础资料,掌握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

进行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做好妇幼卫生登记、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和“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三网监测工作,开展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入户调查。做好统计分析。

配合做好孕妇产前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筛查、艾滋病病毒筛查的宣传动员、咨询指导等工作。

有机地把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机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机构作用

妇幼保健机构要掌握辖区内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妇幼卫生相关政策和工作制度,参与妇幼保健业务的行业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培训、技术支持与业务考核,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完成妇幼保健任务;负责孕产妇死亡监测、儿童死亡监测、出生缺陷监测等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开展青春期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妇女常见病防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妇女保健工作;开展托幼机构的群体儿童保健和散居儿童保健管理,做好儿童常见病防治、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等儿童保健服务。

业务指导:妇幼保健机构应定期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孕产妇管理、儿童保健管理、信息、健康教育等技术服务、妇女儿童常见病的防治技术等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人员培训:妇幼保健机构应按照当年全市统一的培训计划,定期举办街(乡)卫生院妇女保健医生、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儿童保健医生、托幼园所保健员、助产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班。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群体保健工作人员应按时参加市级培训。

工作例会制度:妇幼保健机构应定期分别组织街(乡)卫生院妇女保健医生、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儿童保健医生、助产技术人员的上站例会,传达上级工作精神,部署工作任务。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开展以人为本的健康管理。要加强对妇幼卫生信息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各级妇幼卫生信息网络,使妇幼卫生信息逐步完善,实现规范化、法制化。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为科学评价妇幼卫生事业、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依据。要建立妇女儿童健康信息库,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评估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

建立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新生儿评审制度:妇幼保健机构应开展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5岁以下儿童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建立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定期考核制度:妇幼保健机构应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辖区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妇幼保健工作考核。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制度:妇幼保健机构负责辖区各类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管理与指导。承担教职工体检、儿童入园体检、儿童定期体检;承担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日常工作的指导;定期召开例会,每年至少2次;负责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质量的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园所及其主管部门。

基本卫生保健的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外来常住儿童 儿童保健 管理

中图分类号:R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4-0016-02

外来常住儿童与户籍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儿童保健服务是政府和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和积极落实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当前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水平不高的情况,课题组在调研的基础上找出现有机制的不足,建立适应外来儿童特点、符合区情的儿童保健服务管理模式,通过试点实践和效果评估,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国内类似地区完善外来儿童保健服务机制提供建议和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

1 杨浦区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实践

1.1 基本情况

杨浦区地处上海市东北角,户籍人口108余万,外来常住人口23余万。2009年0~6岁外来常住儿童15 573名,儿童保健管理率为65.56%。目前外来儿童保健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足有:1)外来儿童流动性强,社区儿童保健服务人员对外来常住儿童底数不清,缺乏外来常住儿童的定期排摸机制[1];2)对外来常住儿童的儿童保健服务缺乏主动督促引导机制;3)外来常住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及体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求水平低,主动性差[2]。

1.2 试点改进措施

1)通过深入调研,确定改革方向 我们通过资料分析、现场调研、问卷调查、会议访谈等进行区域儿童保健服务管理的现状调查;访谈对象有公共卫生管理专家、区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妇幼保健所业务领导和儿保管理人员、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领导和儿保服务人员等20余名专家和相关人员。在征询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外来儿童保健服务管理模式的建议,在杨浦区进行试点实践和不断完善,并通过效果评估确定有效工作模式。

2)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网格化管理 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区妇幼保健所与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各街道(镇)计生干部负责共同强化外来儿童保健工作网络。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全科团队为核心,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外来儿童保健服务的网格化管理职责,强化信息排摸、服务督促功能。

3)打破儿童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的隔膜[3]强化外来儿童保健服务信息收集与分工协同,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儿童免疫预防和儿童保健服务的区域化整合,促进双方的业务合作与信息交流;建立“先儿童保健体检后免疫预防”的服务流程;建立双方外来常住儿童信息的定期交流机制;建立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档案及信息化管理。

4)建立经济和宣传“双引导”机制 杨浦区将外来常住儿童免费提供常规儿保体检服务项目(10元/人次)纳入2010年的政府实事,从经济上减轻外来儿童家长的负担,在各街道镇、居委深入进行“儿童保健服务”知识的宣传工作,鼓励外来儿童家长主动带儿童接受儿童保健体检服务,促进家长的主动性。

5)建立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的主动督促机制 社区儿保医生定期将免疫预防医生掌握的外来常住儿童信息,与儿童保健信息进行对照,对未按时参加儿童保健体检的儿童,以电话、书面通知等方式对儿童家长进行告知和宣传,主动督促与引导儿童家长及时带领儿童接受保健体检服务。

2 杨浦区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取得的效果

2.1 提高了外来儿童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强化网格化管理后,社区全科团队医生、街道(镇)卫生计生干部积极参与外来儿童的主动排摸与及时沟通,外来常住儿童信息收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明显提升,外来儿童排摸数量明显增加。

2.2 提高了外来常住儿童保健及体检服务利用水平

经过试点,外来常住儿童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从2009年的65.56%上升到2010年的98.91%,同比上升了50.70%。更多的外来儿童获得肥胖、营养不良等主要健康问题的筛查与健康指导,儿童保健服务的服务惠及面得到了机制的保证(表1)。

3 问题与建议

3.1 儿保体检是保证外来常住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放在与儿童免疫预防同等重要的地位予以实施。当前外来常住儿童保健体检服务利用度低[4],涉及多种原因,但政府重视和投入程度不足是重要因素之一。相比儿童免疫预防工作,政府确保了“五苗”的免费接种,并在查漏补种、强化免疫、加大宣传等方面落实了许多积极的举措,在社区形成了一套较为有效的工作模式。但在儿童保健服务方面,还没有实施“免费”政策,对外来儿童保健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定期排摸、考核评估等措施。应当看到,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要保证外来儿童与户籍儿童一样,不得各类传染病,还要确保他们维持健康的身体状况。定期的儿童保健与体检筛查,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从政策、制度上加以重视与保障,才能使儿童保健服务事业得到积极发展。

3.2 杨浦区试点促进了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水平

在强化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5],杨浦区通过整合免疫预防与儿童保健的管理资源、形成“先保健后免疫”的服务流程、建立了“经济”、“宣传”双引导机制和主动督促机制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外来常住儿童的保健管理率。这些措施,一方面使社区儿保医生能够及时掌握外来儿童的基本信息和儿童保健状况,主动督促家长带儿童体检,另一方面使外来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意识和主动参与度不断提高,而定期考核机制从制度上保证了社区全科医生与儿童保健医生的工作质量,最大效度地促进了外来常住儿童保健服务利用水平的提高。

3.3 试点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

杨浦区试点期间的“免费”政策,需要通过制度予以固化,同时覆盖面不仅仅包括外来常住儿童,户籍儿童也应当享受同等的政策,这才能充分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在管理机制上,需进一步学习免疫预防管理的有效经验,在排摸机制、考核评估等方面形成进一步的制度与成熟的考核指标。提高儿童保健管理与服务水平,其中数量足够、专业素养确保的儿童保健医务力量是关键[6],这是当前儿保工作的薄弱环节,必须建立儿童保健医生的优先引进、培养机制,加快队伍建设、调整人员结构,才能促进儿童保健服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刘英涛,等. 影响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45-646.

[2] 张静,孙春阳.刘慧燕,等. 7岁以下流动和常住儿童卫生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J].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5):2113-2115.

[3] 朱新. 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9):1178-1179.

[4] 陈刚,吕军,刘英涛,等.流动儿童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6,9(8):643-645.

[5] 李舜,卢树华,凌志毅,等. 卢湾区妇幼保健工作网格化管理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1465-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