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66―01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积极影响,但是从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来看,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

1.强化校领导和教师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度。校领导是整个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其对某项工作的重视会起到榜样的作用。因此,强化校领导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是强化教师和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重视的根本。强烈建议教育部门在教育教学目标中明确素质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初中学校和学校之间业绩考评的项目当中,间接性地强化思想品德课在初中教育学科中的位置。

2.通过教学案例强化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单纯地通过理论强调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要性,强调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并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对其的重视程度。笔者认为,可以通过真实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的重视度。例如,在学习“尊重法律”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网络上的一些案例作为教学分析对象,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在列举案例的过程中,要注意具体日期、事件等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所接受的能力,要能通过案例达到警醒学生的目的。

二、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1.将漫画教学和思想品德教学结合起来。在众多教学方式中,漫画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教学形式,它具有非常强的趣味性和哲理性,它能通过简明扼要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学习内容,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对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有积极影响。例如,在进行“我能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网上截取“自信”这幅漫画:在这幅漫画中一个男人指着一个大象自信地说:“我敢保证这是一头猪。”可让学生针对这个漫画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自信”的概念,强调自信和自负的区别,从而让学生懂得盲目的自信只能是阻挡成功的绊脚石。通过这种独特的情景模式,以幽默搞笑的漫画进行思想品德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

2.通过幽默的教学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国著名的演讲学家雷曼麦曾提出了“利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的观点。可见,教师通过幽默的语言环境能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并且对学生和教师感情的培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深层次地掌握内容更有非常大的作用。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非常不集中,甚至存在屡教不改的现象。例如,在学习“自尊自信,快乐生活”这一课时,就出现了不注意听讲的学生,我示意了很多次但还是没有效果。于是我采取幽默训斥的教学手段,达到了提醒学生注意听讲的目的。我说:“听说欧阳修很有才华,一位年轻人就去拜访他,一路上边走边吟诗。当然,他的诗并不怎么样,但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船上,一位打扮其貌不扬的先生问他:你会吟诗?这个年轻人答到:当然了!那人又问:请问你到哪儿去?年轻人道:去找欧阳修,听说他的诗词歌赋很好,不过与我比起来,只不过如此罢了。那人说:比起你来,欧阳修的诗的确差多了,你根本没有必要去找他了!年轻人听了这话更得意,说:不行,我一定要与他一决高下!那人说:听我吟一首诗如何?年轻人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说:你也会吟诗?那人说,听我道来:两人同坐船,去访欧阳修,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修)。年轻人听了以后,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当教师讲完这样的故事之后,学生就会觉察到教师的深刻用意。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第2篇

一、体育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地位审视

(一)体育精神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体育精神是在体育运动中培养和发展,又为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所加强的一种包括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在内的综合精神。而与此同时,体育精神也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维度,体育精神的要义同时也是思想道德修养所主张和倡导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体育精神的培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是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得到提升。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培养人的体育精神,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人的身体素质得到不断地增强和提升,而身体素质作为人一切素质的基础,对于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实现自己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与转变的前提,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支撑,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发展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些人在无暇自顾时依然保持高风亮节。而体育锻炼恰好就是在此种意义上为思想道德修养提供了基础,使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变得更加地有可能。

(三)体育教育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得到高境界的转化。体育教育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讲,它不仅重视理论教育,而且重视实践教育。人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之前所接受的关于体育精神等的教育,会实现对之前所难以理解的内容的顿悟,会从更高层次上发展自己的认识,进而促使自己的人生境界得以转化。当然,在体育教育中得到升华和境界转化的不仅仅是体育精神,同时还包括一些社会普适价值,包括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人们所必须的一些思想道德修养和相应的法律修养,这些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在体育这样的集体运动中能够被人们作为体育中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规则而迅速内化,并且最终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实现思想道德修养向高境界的转化。

二、提升体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地位的策略

(一)在体育教育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比重。提升思想道德在体育教育中的比重能够促进体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地位得到不断地稳固。首先,需要对体育在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中的地位予以充分地认识,进而能够做到在体育教育中自发自觉地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地位的提升。其次,在体育教育中,有意识地增加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比重。通过将体育精神与思想道德修养教育不断地结合起来开展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培养体育运动精神的同时不断地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最后,将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提升作为体育教育效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促使学生以此为准绳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二)在体育运动中切实践行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的目的在于要不断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践行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因此,要想提升体育运动在思想道德修养中的地位,就必须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地坚持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只有如此,在体育运动中实现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才不是一句空谈,才不会沦为形式。首先,用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规范体育运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运动中,不仅要求运动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还要求运动者之间能够做到约束自己、不触犯规则、包容队友和正当竞争等,这些都是依靠体育运动规则来进行规范的,但是需要人们有很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来自主遵守,并且努力维护这些原则。因此,我们需要用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来规范体育运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体育运动的目的。其次,通过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来减少体育运动中的摩擦。提升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人们自觉约束自己,同时也能够使人们对别人的行为更加地包容,如此,便能够实现体育运动中摩擦的解决。

(三)以身体素质提升为基点推动思想道德修养的整体提升。身体素质的提升给思想道德素质提升提供了基础,身体是人开展一切活动的根本,只有身体素质提升,人们接受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开展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提升、实现思想道德境界提高才能够有赖以支持的本源。首先,在体育训练中强调日常训练,而非是单纯在体育课堂上的训练。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在日常训练中茁壮成长,以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提供基础。其次,在体育训练中强调对学生耐力、毅力以及吃苦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稳定的提升,思想品质能够得到不断的锤炼。

三、结语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文学教育 道德素质

高素质的人才的基本体征除了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以及较高的道德素质。但是现阶段,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外在的诱惑进而导致高等教育朝着功利化发展,不少高校存在仅仅注重就业率,而对于像文学教育等修养性学科不够重视,对其不够重视的直接结果就是不能在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学生思想道德出现滑坡,出现学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脱节的现象。因而高校在注重学校的就业率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文学教育和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进而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文学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对文学教育以及道德素质教育不够重视

高校作为学生从学生走进社会的过度阶段,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很多高校也注意到这一点,进而对文学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所侧重,但是更多的是很多高校学生有巨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外界的严峻的就业形式,基于此,对于课程的安排趋于相应技能的培训,像文学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等修养类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有很少的比例,综上所述,很多高校不能全面的把握文学教育,学校和老师都不能对其进行重视,更何况学生。和侧重文学学习的高校相比,理工科学校对文学教育的忽视更加明显,受到应试考试的影响,理工类学生整天打题海战术,更侧重于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学习,对于政治,哲学的了解少之甚少,教师和学校如果还不给予重视的化,对于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二)课程设置相对落后

思想教育的课程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课程的设置和课程的安排上。一方面,课程的设置上,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成仅仅依赖于文学教育以及一些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提起,进而起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极不合理,无论是文学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其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集中教学法,其课程都集中安排到大一,采用的是大班集中教学,其教学趋于模式化,不利于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参与。

纯理论知识的讲解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进而学生对于思想教育类课程以及文学教育类课程的兴趣低下,在长期的模式化教学下文学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被边缘化。之外,有不少的高校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是高中甚至是初中的事,进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加以重视,有的高校甚至就仅有几个教师,师资力量的配备严重不足。对于文学教育,有的教师认为文学素养的形成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是学生长期学习的并积累的过程,因而高校仅仅当其为选修课或者是公共课,学生仅仅是为了拿学分而学习,文学教育流于形式。

二、高校文学教育培养策略

(一)利用古典文学进行文学教育,提升学生思想道德

在一定的程度上,我们可以将文学看出人学,因为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再者,文学教育又可看作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大学文学教育的过程是对文学作品的品读,感悟的过程,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优美词汇砌成的文章,除此之外,具有一定的感情型、哲理性以及审美性等,通过品读一部优秀的作品,进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艺术性得到升华的目的,学生通过对文学作品品读,可以起到对思想道德进行洗涤的作用,进而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得到升华。教师在推荐学生的品读作品时,可以将推荐我国的古典文学。和一些现代小学相比较,古典文学更有助于文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古典文学经过时间的沉淀,在教学中更有助于文学教育中四性的教育的开展、更有助于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建设。

(二)借助文学教育的精神力量,培养大学生的高尚人格和责任意识

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责任感是高校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成分,思想道德建设可以借助文学教育的精神力量来完成。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对正面人物形象还是反面的人物,其塑造必定很成功,在长期的品读中可增强学生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还会起到一定的模范作用,学生在进行品读时当看到自己的偶像时,就会学习偶像的高尚的人格和责任意识。大学这一阶段是学生健全和完善人格的重要阶段,通过对文学著作中的人物英雄事迹以及高尚的品格认真研读,学生的可以健全和完善人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而文学教育和学生的道德思想的培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对于文学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还处于被动状态,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就要将文学教育和道德素养培养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进而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⒖嘉南祝

[1]吴立春,鲁薇.浅析加强高校文学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0,(29).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思想道德现状;形成原因;教育途径

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高校在新时期重要的政治任务,作为占据高校规模半壁江山的高职学院,于此尤显任重道远,因为,当代高职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不容乐观(这是素质教育之根本)。因此,加强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成为我们潜心研究并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及其特点

(一)高职学生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政治鉴别力较强,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但政治选择的功利化倾向突出,政治心态幼稚 :政治思想稳定健康,是因为他们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对中国改革和发展充满信心;政治鉴别力较强,是指他们对政治问题的分析更趋冷静和理性化,不再容易被某种思潮或某种势力所左右而采取过激的行动;政治取向更加务实、积极,是他们已认识到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现实的政治环境,主张在现实的政治环境下寻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高职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困惑和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部分同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片面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不解。一方面形势大好,一方面问题不少,对这种矛盾的现象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因此透过表面的冷静,高职学生的内心潜藏着浮躁和不安。

(二)高职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人生价值积极向上,但在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高职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三)一些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知道艰苦朴素,只在学习上和技能特长上攀比竞争,这是积极健康的行为:但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追求新潮,贪图享乐。在生活方面,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甚至一些来自边老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而对提倡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嗤之以“小农意识”;在学习方面,贪图安逸,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在爱护保护他人成果方面,表现出道义上的缺失,随意破坏、剽窃事情时有发生。

二.影响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基本环境因素分析

(一)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刺激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增强了青年学生对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增强了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2、高等教育改革、校园环境状况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招生、择业”等分配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勤奋学习,注重能力锻炼,完善知识结构,努力成才;另一方面,学生家庭高额的教育投资强化了他们的效益观念,学生及其家长开始注重教育回报,对高校办学条件,教学、服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收费制还使学生对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所淡化。同时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招生范围迅速扩大,而教育经费的投入则显得严重不足,学校的办学资源出现严重短缺和全面紧张,再加上为创收而招收的各类成教学生在校内居住对学校校风的冲击,校园周边“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导致了一些学生行为失范。3、家庭教育欠缺和过分溺爱,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十分明显:一些家长宁愿自己吃苦受累,节衣缩食,也要让自己的孩子舒舒服服、体体面面上学,对他们有求必应,很少甚至不去过问他们的花费去向,这无疑变相地鼓励了孩子的高消费,滋生了他们摆阔气、讲排场的恶习。

三.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培养的途径

(一)以加强“两课”建设为突破口,坚持理论武装 :当前“两课”建设的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二是拓宽、丰富“两课”内容,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正面回答和帮助学生认识大学期间学习、生活中将可能碰到的一系列问题。2、转变德育观念,发展咨询教育: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学生则是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地接受教育,而咨询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老师是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体现平等,体现服务。3、在高职学生中坚持进行“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三个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学阶段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基本上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因此,必须坚持对高职学生进行树立“为人民服务”观念的教育,;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4、加强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社会和善待生活:社会实践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帮助学生走近社会、走近工农、了解国情,引导他们正确全面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育中,要突出劳动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现在的高职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是从校园到校园,他们大多数缺乏体力劳动的锻炼,缺乏艰苦生活的锤炼,缺乏逆境、挫折的考验,这是他们的“先天不足”,这势必对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素质的根本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对策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性。就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语文的德育教育,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分析相应的渗透对策。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的能力建设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有利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上对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规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3.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则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呢?

1.立足课本,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拥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如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析法,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且在领会思想热莸幕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促进小学语文良好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

2.开展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从根本上讲,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3.紧密结合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学生知识和视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阅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促进良好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促进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重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促进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