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安全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管理体系;搭建

引言

为进一步提升隧道运营管理水平,体现“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的运营理念,参看有关技术规范相关制度要求,结合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的经验和不足,对隧道运营管理体系如何搭建进行了初浅的摸索。

1 明确组织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分工

1.1 组织机构

隧道运营管理工在公司层面由收费机电部、养护部、路产管理部、客服中心负责各业务板块的指导及监督,具体事务由分公司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排障中队等部门共同承担。

根据隧道交通工程等级为A、B级的隧道或相对集中的隧道群,结合隧道养护等级及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情况,并充分考虑后勤保障等相关因素,结合邻近的管理区设点组建五个隧道机电管理站。

1.2 人员配置

(1)为了开展好对管辖路段内59座隧道,近3万套的隧道照

明、通风、监控与通信、应急求助等设施设备日常巡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不定期检修等工作,根据管养每条路的新旧程度和隧道的分布状况,对每个隧道机电管理站和监控室值班人员的工作量进行了测算,并整合公司的机电维护力量,将监控维护员纳入到隧道机电管理站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大大地增强了隧道机电管理站的技术能力。

(2)隧道机电管理站管理人员由隧道机电工程师、机电技术员、专职安全员、电工四部分组成。

(3)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专门在隧道机电管理站配置一名专职安全员,其工作内容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要求对管辖路段内隧道、收费站的安全工作统一管理,特别是对隧道消防设施按国标规范开展日常巡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等工作,并对站内其他岗位人员的设备管理维护工作进行安全培训、指导及监督,其业务主要由公司路产管理部负责指导及监督。

(4)电工是依据加强供配电设备维护管理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专门给隧道机电管理站专门配置的,其工作内容是对管辖路段内隧道、收费站供配电设施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及维护,特别是按国标规范要求对隧道供配电(含高压架空线)设施开展日常巡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及不定期检修工作。

隧道机电管理站人员配置标准见表1。

1.3 职责分工

公司对隧道运营管理各版块作了明确的职责分工,收费机电部负责隧道通风、照明、监控与通信设施业务,路产管理部负责隧道供配电、消防设施业务及安全运营,养护部负责隧道土建结构及附属设施的业务,客服中心负责隧道监控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跟踪及协调。

具体的隧道照明设施、通风设施、供配电设施、消防设施、监控与通信设施、土建结构、安全应急保畅等工作由分公司的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排障中队等站队共同承担;其中隧道机电管理站主要负责辖区的隧道机电设施(含消防)及信息系统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养护站负责隧道土建结构及附属设施的日常养护工作,排障中队负责隧道应急及安全保畅工作。

2 隧道机电、消防等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

(1)对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隧道管理办法建立每个隧道的基础管理台账、明确设备管理责任、故障报修流程、故障维修过程管控机制、设施设备损坏赔偿处理流程以及员工考核等6个方面做了要求,细化隧道机电消防日常巡查维护模式,以适应河池公司所路段数量多、分布散的隧道机电设施管理难点。

(2)公司每半年组织收费机电部、路产管理部、养护部、客服中心等对口业务主管部门对所辖路段重点隧道设施运行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排查。

(3)为加强对隧道安全运营管理,河池公司着力打造发现问题互相报送、处置结果互相监督的隧道巡查信息报送及反馈机制。客服中心、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三个单位通过QQ软件建立隧道日常管理三方巡检平台,将各自在日常监控管理或上路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在平台中进行通报,由相应责任单位受理并将最终处置结果进行反馈。通过问题信息报送反馈机制,将与隧道运营管理息息相关的客服中心、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三个责任单位联系起来,互相查缺补漏,为隧道规范化管理提供有效补充。

(4)为了推动隧道设施设备日常保养、维修维护的规范化、专业化,并最大程度下节约运营成本,河池公司目前正在尝试分系统、分项目将基础设备的维修保养进行外包或外聘维修维护的模式进行。例如我们把设备的一些技术要求低、工作量大的日常清洁维护内容经过测算工程量计算工日放在了养护招标工程量里面,由养护中标单位负责实施;将一些专业性强、专有设备维修维护通过建立维护联系平台和明确的议价机制,定专业队伍进行维护等。

(5)河池公司要求隧道机电管理站、养护站根据所辖路段内的隧道机电设施设备、土建设施的实际情况,对站内管理人员的业务进行明确分工,分系统、分隧道的将巡查及维护工作打包落实到人(要求按A、B岗每两人一组),将隧道土建、机电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岗,即每座隧道日常管理工作由一位主要负责人A和一位协助负责人B共同承担。

3 隧道土建养护

土建养护与机电养护同等重要,区别在于机电设备大多是附着式设备,土建养护大多是固定式设施,两者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河池公司隧道土建养护由辖区养护站负责。

3.1 日常巡查

按《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要求,对隧道土建及附属设施实施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并完善相应台账。

结合河池公司隧道管理际情况,各养护站对所辖隧道土建及附属设施实施地毯式排查。地毯式排查的检查频率调整为1次/季度,以步行巡查的方式,对各隧道土建及附属设施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记录表。

3.2 病害处理

对土建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按《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处理。

4 隧道监控管理

在全面掌握“软、硬”件各类情况的基础上,“如何做好监控巡查、信息、事故监控等日常工作,发挥沟通桥梁作用”,是隧道管理的主要工作、更是关键所在。河池公司辖区管养隧道达59座,面对如此繁重的隧道监控任务,河池公司共设置河池东、都安北两个监控室,由客服中心统一管理,承担全路段隧道的监控巡查和信息任务,制定了客服管理办法、信息管理办法和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和辖区路段地方政府应急办、路政、交警、消防等部门构建了良好的联络平台,确保隧道安全监管到位,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及时有效。

5 隧道现场安全巡查管理

隧道现场安全巡查管理的重点是对路面施工、突发事件前期处置、维持秩序等方面发挥现场保障等作用。河池公司隧道现场安全巡查以客服中心监控巡查发现,主要涉路部门(排障中队、养护站、隧道机电管理站)共同协查为主,对隧道路面施工、突发事件前期处置、维持秩序进行有效管控,其内容应包含隧道安全巡查、突发事件前期处置、隧道施工审批、隧道施工监管等方面。

6 隧道安全管理

河池公司为做好隧道安全管理,凸显隧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程序性以及安全责任划分,在每个隧道机电管理站设置专职安全员1名,其职责包括隧道各业务板块安全检查及管理,特别是隧道消防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组织开展隧道安全应急演练等,指导隧道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其内容应包含:隧道安全检查(日常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隧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办法。

7 隧道应急处置预案的完善

将常见的突发事件处理中所涉及跨业务、多方协调的应急预案进行汇总,力求做到遇事有预案,应急反应快、处理好又准。应急预案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地方和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来制定,并积极和地方政府协调,并入地方应急联动体系。

以上是参看相关制度和规范,结合两年多的运营管理工作,对隧道运营管理体系如何搭建的初浅看法,在实际运营管理中,也存在着例如隧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责任主体如何区别划分及相关的人员、消防设施设备配置等不少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解决。

参考文献

[1]JTG H12-2015.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JTG/T D71-200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运营管理;共享;管理效率

1运营管理的概念

运营管理是对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运行、控制和优化的活动。通过对操作流程中各项活动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单位运作效率,协调各项活动不断优化。目前,兖矿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主要负责对公司内部服务。

2兖矿共享中心运营管理的职责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3篇

一、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

(一)卫星定位系统是提升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鼓励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卫星定位系统。

(二)卫星定位系统应优先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涉及公共安全的重点监管领域,包括水路运输特别是在重点水域的载客和危险品运输,道路运输中的长途客运、旅游客运、高速公路客运和危险品运输等。同时鼓励和引导应用卫星定位系统对其它类别的客货运输实施安全监管和运营管理。

(三)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分为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和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主要用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行政管理、安全监管,为船舶、车辆提供信息服务等;内部运营管理系统主要用于运输企业(业户)内部的运营和安全管理等,同时为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提供相关信息,满通运输管理部门实施行业管理和安全监管的需要。

二、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

(一)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应坚持需求主导、规范有序、突出重点、资源共享的原则,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增加运输企业(业户)的负担。

(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主导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建设,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为减少重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省级以上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建设统一的卫星定位系统公共平台和管理与服务系统,并按照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要求分步推进。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应具备兼容已有的卫星定位系统和多种终端的功能,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兼具内部运营管理系统的功能。

(三)在卫星定位系统相关数据库建设或改造中,对涉及公路、车辆、港口、航道、船舶等基础信息的代码和数据格式,应按照交通部编制的《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集》和相关的行业要求予以规范。

(四)运输企业(业户)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可自行选用或开发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并须按照公共服务信息共享的要求,实现与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联通。鼓励运输企业(业户)利用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积极开发内部运营管理系统,增强管理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卫星定位系统在运输生产组织、调度中的作用,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五)卫星定位系统终端设备的安装应依法允许运输企业(业户)自主选择终端设备和运营服务商,管理部门不得违规提出强制性要求,干预企业正常经营。应严格遵循一艘船、一辆车只安装一套终端设备的原则,不得以任何名义强制运输企业(业户)安装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其它终端设备。

(六)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依法行政,规范卫星定位系统的建设,切实维护运输企业(业户)的正当权益。应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择优向运输企业(业户)推荐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终端设备。危险品运输车辆配备的终端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和标准。

三、卫星定位系统的管理

(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的要求选择公共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运营维护单位,努力降低运营维护成本。收取用户的服务费用标准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得额外或变相收费。

(二)应充分发挥市场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鼓励和引导增值开发卫星定位系统信息资源。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运营维护单位还应加强卫星定位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切实维护运输企业(业户)的商业和个人秘密。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4篇

1.1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三维模型

标准体系框架采用的结构主要有一维或二维,前者的优点在于直观简洁,后者的不足就在于容量偏小,且只能简单地表达出标准二维要素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标准是由三个要素组成:对象、级别与内容,若标准要素存在错综交汇时,则该结构不仅不能明确定位其在整个框架体系中的位置,还易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印度国际著名标准化理论与实践家魏尔曼博士在广泛比较的基础上,最早提出采用标准层次(X轴)、专业序列(Y轴)以及行业门类(Z轴)构成的三维结构的思想,该结构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每一维结构中增加小门类,改进了二维结构中容量较小的缺陷,使得该结构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在魏尔曼的三维结构思想中,X轴、Y轴、Z轴都是相对独立,三个坐标轴结构形成的立体区域构成了相应标准体系的范围。(X,Y,Z)坐标位置决定一个点,这个点一般而言是在标准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研究对象的复杂程度和框架的分解深度(X,Y,Z)共同决定子体系的大小,一般而言,要想提高子体系的有序程度就必须精细地划分各维度缩小维度的范围。本文采用魏尔曼的方法,根据高速公路公司的实际情况,设定X、Y、Z这三个属性维,其中:X轴设定为标准分类,Y轴设定为运营管理标准门类,Z轴设定为运营业务系统。

1.2框架结构模型各属性维的分解

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三维模型中,对各维的属性细化分解。由于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建立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所以三个属性维均以运营管理标准门类为主维,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其余二维的属性分解应以主维为参照标准,为达到三维之间最小的重复性以及最大交叉性,同时三个维度之间保持相对独立,为达到三维最大的覆盖性和最小的重复,具体分解原则考虑以下4种关系。(1)共性形成的制定关系。共性关系含义是需要从底层中的各个标准间挖掘出共性的东西,并加以归纳和总结,最终集合形成标准性的文件、制度等。(2)指导制约与贯彻的关系。目前我国的标准体系中存在两类标准,一种是推荐性标准,另一种是强制性标准。前者与后者相比,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下层标准依照上层标准,上层标准指导下层标准,下层标准不能违背或与上层标准冲突。下层标准可以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加以改进。(3)互相补充的关系。主要是体系间的补充、下层对上层的补充等。其中,上层标准是普遍适用和综合性特点,下层标准更多是专用性和个性。因此,上层标准和下层标准之间形成互补关系。(4)互相协调的关系。所有的标准都是用于指导产品生产、提供服务、管理实践,因而要达到运营管理标准化的目的,所有的标准必要建立协同关系。

1.2.1标准分类属性维(X轴)的分解

根据《标准化法》,我国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4类,故将标准分类属性维分解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这4个节点。

1.2.2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Y轴)的分解

(1)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的一次分解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化涉及基础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内容,故本文先将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一次分解为: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和工作标准四个节点。(2)运营管理标准门类属性维的二次分解1)基础标准:涵盖标准化导则、符号与标志标准、术语与缩略语标准、数理统计标准等内容。2)管理标准:由综合管理、收费管理、养护工程管理、路政管理、机电与信息运营管理、服务区经营管理等构成。3)服务标准:包括服务规范、服务提供规范、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等。4)工作标准:包括决策层、管理层、作业人员这三层的工作标准。

1.2.3运营业务系统属性维(Z轴)的分解

运营业务系统属性维的分解主要考虑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分解为:综合管理、收费管理、养护工程管理、路政管理、机电与信息运营管理、服务区经营管理等6个节点。根据以上研究和分析可得如图2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的三维模型。该模型为一次分解模型,还可以进行二次分解,对所需要的坐标轴进行二次分解,这样能得到更加科学、精确的标准体系框架结构三维模型。

2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构成

2.1框架结构图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应站在顶层设计的高度,建立一个“量身定做”的运营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该体系涵盖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工作标准四大子体系的标准体系构架。着力点在于对人、财、物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规范的管理和服务标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共分3个层次、4个子体系,4个子体系构成四大模块。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体系框架结构图如3所示。第一层是通用基础标准子体系。这个体系由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等二级子体系组成,在高速公路企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并普遍使用。第二层是管理标准子体系和服务标准子体系。管理标准子体系对高速公路企业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关键环节和因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行政服务标准体系的顺利运行。服务标准子体系主要为窗口提供的服务行为提供技术上的依据和规范,包含服务质量标准体系和服务工作流程等多个二级子体系。第三层是工作标准体系。它的上层标准体系是管理标准子体系和服务标准子体系,实质上就是落实所有岗位职责,且制定岗位的作业要求。

2.2主要内容

(1)基础标准子体系(第一模块)结构:由标准化导则、术语与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数理统计标准等二级子体系组成。标准化导则主要包括标准化管理基本规定、方针目标管理办法、标准体系编制原则等通用基础标准。术语与缩略语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方面的国家、行业、地方的术语和缩略语标准,高速公路企业制定的用于高速公路企业内部信息沟通用的概念定义和(或)术语含义标准以及高速公路企业将经常用到的较长词句缩短省略成较短的语词并将对照关系制定成缩略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的符号与标志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对符号与标志的样式、颜色、字体、结构及其含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数理统计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企业的数理统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数值与数据标准、量和单位标准等。

(2)管理标准子体系(第二模块)结构:由综合管理、收费管理、养护工程管理、路政管理、机电与信息运营管理、服务区经营管理等6个二级子体系构成。综合管理标准还可分为党群管理标准、财务管理标准、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后勤保障管理标准、安全与应急管理标准、信息管理标准、节能与环卫标准、文化建设标准等三级子体系,其结构见图6。人力资源管理标准涵盖人员的招聘与配置、劳动关系管理、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监督与考核以及薪酬与福利管理等。财务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资金和资产管理标准、预算管理标准、会计核算管理标准等。后勤保障管理标准主要包括会议管理、接待管理、印章管理、车辆管理、采购管理、物业管理、宣传管理、文印管理、公文管理、档案管理等内容的相关标准。其中,公文管理标准主要包括行政服务的有关行政公文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在行政服务活动中应该规范的公文写作、格式要求等的标准。信息管理标准主要包括适用于高速公路信息化的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高速公路信息化所需的网络管理标准、信息管理等标准。安全与应急管理标准包括安全、卫生及相关应急管理标准,含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上报程序、检查与处置程序标准,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等标准,设施、设备安全标准等。节能与环保标准主要是落实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等相关标准,制定办公环境卫生、绿化等相关管理标准。党群建设标准主要是围绕党建、团建、工会及妇女工作所制定的相关管理标准。文化建设标准主要是结合高速公路公司实际,建立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工作规范等标准。

安全运营管理办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应急;收费;养护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现状

高速公路具有特殊性,需要制订专门的法规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高速公路管理办法,许多地区简单地套用某些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因其适应性小高,常会给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增加困难。因此,我国很多省、市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条例和办法。比如,如何应对征收通行费中出现的各种违章行为、收费站的奖罚机制等,都对其制定了相关规定,使高速公路在运营管理中能够有章可循。高速公路公司想要稳定地运行和发展,就需要积极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努力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对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要及时调整和改善。

二、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路政管理模式存在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

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主要是源于我国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机构将部分的公路经营权转交给了相关企业,而本身这些路政管理机构是事业编制的部门,这样就造成了在责任和权力方面的不清晰,特别是在面对交通中各种问题的时候,常常由于两者的利益或者立场不一致而导致互不承担责任,造成交通管理上的混乱现象。

(二)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水平必须要在法律的强制管理中才能有效的提高,法律对于路政管理起着外在的强制和监督的作用,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路政管理的法制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但还不是不能赶上高速公路发展的需要,首先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这样的话依法执行的力度就大大折扣。其次是群众的护路意识很淡薄,部分群众完全不懂路政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就起不到监督作用。

(三)高速公路应急反应能力不足

如 2012 年中秋节是实行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首个通行日,由于缺乏协调性、统一性、预见性,导致了高速出现拥堵; 再如应对恶劣天气如雾霾、冰雪天气的措施不是很多,恶劣天气封道,就会使大批司乘人员长时间的滞留在收费广场,而现在收费站一般都未建厕所和休息室,不少乘客如厕只得 “就地解决”,这既不雅观,也给安全出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也无法为一些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提供休息的场所和解决司乘用餐问题。

(四)养护设备规模跟不上,利用率低、专业化水平不高

高速公路作为使用频繁的交通设备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养护,也正是由于其养护的特殊性,要求也高,使得养护设备的价格都相对昂贵,往往因为养护的成本太高而跟不上高速公路养护的需要。此外,具有养护设备的路段也没有进行频繁的养护,养护设备的使用率是比较低的,那么就存在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以及用不好的问题。最后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不够高,不能很好地使用设备进而进行有效的养护。

(五)交通收费的相关管理不科学

由于法制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部分人员投机取巧,出现乱收费现象,收费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和正规,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计重设备准备性不够高,往往出现误差; 假冒免征车辆较多,不能正常的管理; 改装现象严重等; 收费站和服务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司乘出现有理投诉和无理投诉时有发生,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高速公路相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做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应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日常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做好高速公路业务归口管理和行业指导,明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使得干部职工能够提高思想统一认识,切实做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

(二)加强公路养护和路政巡查力度,以便有效的确保高速公路能够完好畅通

一是要能够确保高速公路养护资金和养护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强以高速公路路面为中心的全面养护工作,使高速公路处于一个良好的运营状态,纠正传统的重建设、轻养护和轻管理的倾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养护管理措施;

二是实施科学养护,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要充分的考虑车辆通行的需求,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维护方案,以便有效的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降低堵车现象的发生率,同时做好养护工作。

(三)转变养护管理理念,逐步实现管养分离

高速公路的日益发展以及通车里程的持续增加,使得当前改革传统的公路养护制度已经很有必要。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积极研究和实践与当前发展相适应的公路养护机制和具体方式。实现管养分离的体制是当前所需,这样不仅能够减轻路政部门的任务量还能实现高速公路养护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长久使用。

(四)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高速公路 “一卡通”

在全国范围内,车辆上高速领卡,下高速交费,把通行费按照车辆行驶几个省,每个省行驶的里程,分配给各省的高速公路权益单位。高速公路跨省收费方式由前台人工结算转变为由后网计算机处理,这既能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又能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成本。现在很多省收费站口应用了无人值守全自动发卡机,ETC 联网一卡通在2015 年除海南和外,也将实现异地充值,网上充值,异地消费,这样可大幅提高收费站的通行效率,降低车辆通过时间,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五)改进现在电子计重设备和绿通检验手段

1、我国高速公路目前所使用的电子计重秤的系统非常的不完善,由于计重的不确定性,常常造成票款的流失和车辆拥堵。货车称重收费系统改成静态整车计重秤后,可以有效地解决票款的流失和有效地解决在节假日高峰期拥堵的问题。

2、将现在的人工查验 “绿通”车辆改为自动数字成像检测设备。这样可以由原来检测一辆车时间几分钟缩短为几秒时间,为真正绿通车辆开辟了快速通道,同时借助高科技射线成像技术,间接实现用肉眼 “看透”满载货物的绿色通道车辆,生成有力证据,杜绝纠纷发生,使假绿通车辆不能蒙混过关。

(六)重视员工培训,加强谈心沟通

重视员工培训在高速公路服务管理工作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从而创造更好、更多的业绩,同时还是培养员工好学的重要手段,从而促进发展高速公路事业。另外培训应该要求管理者自身职业素养不断的提高,加强管理技巧、措施的提高,从而切身体会员工的劳动成果,另一方

而,通过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高速公路员工的奉献精神是能够得以提高和加强的,以此在价值观、奋斗目标以及工作意识上让员工能够真正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来。所以,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与高速公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语

综上,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发展,逐渐的实现了高速公路通信、监控的信息化,实现了人力、物力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完善了高速公路的服务功能,提高了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创建新型的星级服务区域,为高速公路来往的司乘人员提供文明的优质的服务,树立良好的高速形象。

参考文献

[1]延树阳.浅谈我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