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区商业规划

小区商业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区商业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区商业规划

小区商业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农业休闲园;实例;中小型园区;游赏项目;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67-02

在实践中接触到大量被归纳为小中型园区、占地面积在13.33 hm2以下的农业休闲园区。为了保证在有限空间范围内能容纳更多游客,提供足够休闲娱乐活动,游赏项目规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本文结合规划案例对此作一些探索讨论。

1 小中型农业休闲园区特点与相应游赏规划难点

在进行园区规划时必须针对小中型休闲园区的共性特点和问题考虑园区的游赏项目规划。园区特点与相应游赏项目规划策略对应关系见表1。

2 规划实例

2.1 园区基本情况

福州闽侯龙泉山庄、福州北峰竹韵生态农业休闲园、福州市晋安山盛健康休闲农业园现状共性为都是面积不大的山地农业休闲园区,占地面积(龙泉山庄计核心区面积,不计飞地果园面积)在6.67~13.33 hm2间;距离福州主城区行车时间均为1 h左右,道路交通较为方便;园区地形地貌均为沟谷相间的南方丘陵山地;周边山地自然环境景观美感度尚可,但不出众。园区之间又各有区别。

2.1.1 福州闽侯龙泉山庄。福州闽侯龙泉山庄的最大特点是拥有自有温泉井一口。大樟溪支流横贯园区,将园区分为2个部分,溪流以南为平地,以北为山地。已建成投入的设施与项目较多,已建成温泉泳池、独栋温泉度假木屋、小型2层度假宾馆及其他温泉池及配套设施、停车场、农家乐餐厅。已投资近1 000万元,经济效益稳定,客户群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知名度,后续投资意向强烈[1-2]。

2.1.2 福州市晋安山盛健康休闲农业园。福州市晋安山盛健康休闲农业园园地地形主要为一片顺山势而下的沟谷山地及谷边田地,一条无名小溪顺山谷纵贯整个园区,自然山地景观较好。园区入口至度假屋之间人工景观营造较为精致;园地种植中草药、果树,还有一些半野生状态茶叶;已建成设施有陈列活动室2栋及2层度假小屋1座。已投资数百万元,略有客户及经济效益,有后续投资计划,但方向不够清晰,资金压力较大。

2.1.3 福州北峰竹韵生态农业休闲园。福州北峰竹韵生态农业休闲园地形为紧靠水库的平缓山谷梯田,水库库面水域面积约3.33 hm2。田地原种植水稻和蔬菜,水库有多年投放的草鱼、鲢鱼等淡水鱼类,大小不一。休闲设施建设几近空白。进行部分前期投入,资源利用方向不明确,资金压力大[3-4]。

2.2 对应资源因素的游赏项目规划

在对园区基础条件分析之后,针对各个园区自身实际情况,发现重点、特色资源,量身定做为其规划游赏项目与设施,既开展普遍性的共性项目,又发展其优势游赏项目。

2.2.1 福州闽侯龙泉山庄。①交通因素:外部交通方便,有大量过境公共交通,园区结构紧凑,有一定空余土地。交通规划策略:修建园区停车场,争取设立过境公共交通站点,开通园区公交专线等。②潜在客源市场因素:周边休闲气氛浓郁,夏季客源充足,但园区夏季吸引力稍差。自身温泉特色带来大量冬季客源。住宿设施规划策略:温泉休闲服务结合住宿服务,目前中低档为主,住宿配套设施需要达到一定体量、数量,未来发展以中高档温泉休闲山庄形式为主。③农业资源因素:核心区种植面积小,飞地果园距离偏远。农业资源开发策略:核心区作为园区景观地和生态保护地保留,少量产品作为赠品和农家乐餐厅材料使用。不单独开发农业休闲项目。④自然资源因素:自然景观一般,但拥有温泉资源,是园区休闲开发的重点。自然资源开发策略:围绕温泉资源开展层级开发,从普通温泉洗浴,到温泉保健再进一步发展为总体的温泉休闲度假;扩展周边休闲项目,如休闲屋配套的温泉加温小温室,进行反季节花卉、蔬菜种植栽培等,既可成为独特景观,又提供旅游商品。⑤园区总体游赏产业链开发思路:围绕温泉资源开发,配套餐饮、住宿、运动健身、保健和旅游商品销售项目与服务,深度开发会议、聚会旅游等,创造较好经济效益。

2.2.2 福州市晋安山盛健康休闲农业园。①交通因素:外部交通方便到达村庄,园区内多为山地,缺乏空余土地,园区形状狭长,交通线路长。交通规划策略:利用村庄停车场为园区服务,园区内部通过步行或电瓶车转运游客。②潜在客源市场因素:拥有传统夏季避暑客源市场,但受总体资源条件限制。住宿设施规划策略:利用现有休闲住宿设施,完善各类服务。后期立足开发野外露营服务。限制总建设体量。③农业资源因素:种植品种较多,有一定种植面积但农业景观不突出,中草药种植有一定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策略:开展认养种植为主的休闲农业,适度少量开展采摘、垂钓、摸泥鳅等休闲活动,结合北峰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展绿色无公害旅游农产品销售。④自然资源因素:纵贯园区的溪流和周边自然山林景色优美,是园区休闲开发的重点之一。自然资源开发策略:以徒步运动休闲为开发重点,结合开展山林氧吧漫步、自然植物认知、野外露营、自助烧烤野餐等休闲项目。⑤园区总体游赏项目产业链开发思路:以徒步溯溪为源头的野外自助旅游休闲为主线,中草药认养种植等农业休闲为副线,结合开展运动保健、健康养生项目的深度开发。

2.2.3 福州北峰竹韵生态农业休闲园。①交通因素:园区与村庄较为接近,但公路和园区间被溪流和水库阻隔且标高差异大,水域面积大,形状狭长。交通规划策略:溪边驳岸修建少量停车位,利用村庄停车场为园区服务,公路和园区间修建浮桥通行,设立游船站点连接各水面休闲项目。②潜在客源市场因素:拥有传统夏季避暑客源市场,总体资源条件有限。住宿设施规划策略:利用水库资源,少量开发邻水和水面住宿小屋。③农业资源因素:种植水稻、蔬菜为主,有一定种植面积但农业景观不突出。农业资源开发策略:蔬菜以认养种植为主;水稻田结合开展稻鱼、稻鸭等生态种植模式开展观景、科学认知等活动,适度开展玩泥、摸泥鳅等和休闲活动;库区开展垂钓等休闲活动,结合开展旅游农产品销售。④自然资源因素:水库及周边山林景色优美,是园区休闲重点开发区。自然资源开发策略:以利用水库开展各类休闲为开发重点,如垂钓、划船、皮划艇等,融入文化元素深度开发如龙舟体验等项目,延伸开发森林漫步、自然植物认知、自助烧烤等休闲项目。⑤园区总体游赏项目产业链开发思路:利用农、水资源,营造乡村和自然风味,以水域休闲开发为重点,带动餐饮、运动休闲、家庭户外活动、农产品销售等项目,充分满足一日游游客需求。

3 结语

从3个实例可以看出,小中型休闲园区的游赏项目规划应立足园区资源条件,发现和挖掘特色资源或重点资源,并据此展开游赏项目规划,串联为园区总体游赏产业链。避免过度开发建设,节约资金,体现特色,提高效益。

4 参考文献

[1] 李继侠.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策略[J].现代园艺,2015(11):82-83.

[2] 林国华,陈志锋,钟珍梅,等.基于能值分析的休闲农业园区效益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3):699-703.

小区商业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住宅;规划;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城市居民对其所居住的住宅小区和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我们国家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更好的居住环境质量意味着更高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也意味着我们要注重在住宅小区建设过程前的规划设计工作,切实解决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整个住宅小区的居住环境水平和居住环境质量,实现科学合理的住宅规划工作,满足当代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高标准和严要求。

1.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过于单调

就当代的城市住宅小区来说,多为楼宇密集且人口密度极大的高层小区。在常见的住宅小区中,很大一部分小区内空闲用地是用来做小区绿化工作的,也是提高我们当今城市居住需要的必然要求和准备。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住宅小区周围的生态环境是极其单调且低质量的,还有一些小区因为建筑密度过大而使得绿地面积过小,缺少了本应该存在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规划。另外,在我们进行住宅小区前期规划的时候,会因为利益的需要而将建筑用地内原有的河流、树木等进行了移除,严重破坏了小区内的生态环境,降低了小区整体的规划质量。

1.2小区居民活动空间有限

在当代城市的居住生活中,居民不仅对居住环境有着很高的要求,对于居住环境空间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更多的城市居民在要求居住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要求小区内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以满足人们日常的运动需要和公共活动需要。但是,在我们实际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往往最大程度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小区内城市居民的日常活动的需要,让人们不能拥有安全且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只能在小区内的部分人行道和水泥路上进行活动。就现代城市居民小区住宅规划来说,这种极为有限的活动空间极难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人们的改进。

1.3商业环境混乱

对每一个城市住宅小区来说,商业区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且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住宅小区的商业规划往往是随意的,有着极大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质量。在很多小区中,牙科诊所、课后辅导班、家庭旅馆、按摩院等商业场所肆意的分布在小区的各个方位,不仅影响着居民正常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居民的居住安全和居住环境。尽管我们的城管部门和小区物业也极力的在对其进行管理,但是效果却是微乎其微。城市住宅小区商业环境的规划工作十分必要。

2.住宅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重视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生态环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小区的选择,其环境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当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时候,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也应该有相应的提高和改善。因此,我们在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更应该重视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在我们前期规划小区住宅的时候,就应该根据小区用地的原有风貌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来进行小区建设,在保证住宅小区原有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住宅小区的文化底蕴。当我们合理科学的提高了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的时候,我们的住宅小区也自然的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2.2建立合理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

对于现代城市的住宅小区来说,公共基础设施也是影响小区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小区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和住宅小区未来的发展计划。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要重视城市住宅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小区居民的预期需要来建立合理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满足当代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和活动需要,做到最大程度的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修养,更大程度的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当我们住宅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之后,我们也就更好的可以弥补城市功能的不足,更能完善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也能扩大我们的整体经济收益。

2.3科学化规划住宅小区各区域

在我们进行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其实应该做好住宅小区各区域的规划工作。特别是住宅小区商业区的规划设计。就一个城市住宅小区而言,科学合理的区域规划更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居民的生活。因此,我们要科学化的进行住宅小区的规划工作,科学化的规划设计住宅小区内的各个区域和各个领域,将方便人们的生活作为我们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基本需求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整个城市住宅小区整体质量的提高,也提高我们城市住宅小区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结语

就当今的社会发展状况和我们当今城市的发展水平来看,我们的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一个十分必要也十分基础的系统工作,需要我们整体的规划水平的提高和整个住宅小区居住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更注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合乎当代城市居民的居住标准和居住要求,更能满足当代城市居民的当代要求。对于上述我们所思考的在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我们应该认真的面对这些问题并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城市住宅小区的合理科学规划。

作者:赵辉 单位:吉林省通化市城乡规划研究院

参考文献:

小区商业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协调

居住小区作为城市居住区规划的一种基本结构单元,小区公共建筑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目的是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配套服务,其合理配置和优化设计己成为衡量小区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小区公共建筑可以分为四类:教育保育类、商业服务类、邻里交往类和市政公用类。在具体规划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类别公建的不同特点,在充分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

1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依据

小区公共建筑的空间形态设计除满足功能需求外,更多地应满足归属性原则。归属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将这种眷恋扩展到建筑学领域,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归属感。居住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住房的功能和面积,人们还非常看重小区的环境建设。如果说以前人们只是选择一种生活空间,而现在人们不仅只限于选择一种生活空间,还在塑造一种生活方式。在实际过程中设计出具有归属感的空间形态必须具备以下四条准则:

1.1 建筑与空间宜人的尺度和比例。 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1.2 具有视觉兴奋点的景观布置与富有层次的空间 。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捉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居住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怎样不一定,但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可识别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1.3 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小区公共建筑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公共建筑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材料的搭配等。

1.4 特定场所的营建。场所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这里将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个空间虽不属某家所私有,但却能很方便地去享受和使用。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该强化围合性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静安全的半私有的院落空间,它能供老人孩子休息游乐,供居民亲切交往,又是景观宜人的场所,从而达到归属领域均好的效果。

另外,在公建的设计上,还要注意到其他的一些要求。如卫生要求,一是对小区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这是小区垃圾站的作用。二是公建本身的卫生,包括其日照、采光、通风是否良好,其产生的噪声、空气污染是否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公建的安全要求。公建的布置要有利于小区的安全,另外还指在使用公建的过程中是否有交通安全问题。

2教育类公共建筑

小区内的建筑类型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在规划布置中,托儿所和幼儿园宜联合设置这样既可以节约小区用地也便于家长的接送。学校应与小区相协调统一。 这种协调反映了一系列关系的平衡。包括学校与住宅的关系,学校与绿地、道路的关系、学校与小区整体形态的关系。同时,在另一层面上丰富小区的形象。但是协调和丰富形象是一对矛盾,而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这一对矛盾的调解。可以从总平面布局和建筑单体的设计上来进行协调统一。

学校在规划布置时,应考虑到其本身也是一个噪声源,尽可能的避免相互干扰。学校建筑相对于住宅的性质不同,因此可以成为小区的活跃元,甚至成为标志性建筑。这都值得我们建筑师推敲研究。

3商业服务公共建筑

小区的商业建筑一般规模小、布局分散,但是这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公建类型。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诸如涉及面较广的各类便利店、药店、音像店、花店、面包屋、美容美发、书店、家居饰品、餐饮等等,这些商业服务场所往往由于规模小,所需的面积也较少。其次,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小区商业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通常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m。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即其本身作为商品也要做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要能够顺利销售或租赁出去。因此,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4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有很多,比如会所、活动中心、俱乐部等。宜和小区中央绿地结合布置,并和商业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小区公共中心。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公共中心的商业服务设施从小区主入口开始向小区内部纵深沿街展开直至小区公共活动中心。作为邻里交往类设施,其功能、性质差不多,建筑尺度要具有亲和力。这些交往空间,则能增进邻里生活融洽,创造居民相识环境。人与人之间关系就能密切,邻里接触就能增多。为了在这些建筑内部或外部,有意设置桌椅,种植绿化,配置游乐设施,使居民感受到这个辅助空间给他们添加了温暖祥和的气氛,从而增进了邻里的情谊。

5市政公用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属于小区的基础设施,如垃圾站、公共厕所、车库等。

小区商业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居住小区的多功能的要求也日渐增多。有人性化的、完善的、多功能的居住区公共服务施体系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的依据

1.1公共建筑应方便于居民

便利性即方便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便利性是居民对公共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公共建筑存在其使用价值的基础条件。为此,公共建筑应该具有合理的布局,最好设置在人口相对密集区域,使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服务尽可能多的群众,此外,公共建筑周围的道路设施要始终保持顺畅。

1.2公共建筑应保持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公共建筑服务于人民群众,它能够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日益增加的需求。反过来说,如果卫生条件比较差,市民在这个环境下不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而且会给人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公共建筑的卫生条件决定了其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般说来,公共建设的卫生状况由以下两方面组成,一是小区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二是公共建设本身的卫生,包括其日照、采光、通风是否良好,其产生的噪声、空气污染是否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等。

1.3公共建设能够给居民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

安全感和归属感是公共建筑给市民带来的高层次感受,是在满足基本需求后获得的,一般是居民在享受通过公共建设功能的多样性及小区配套的街道、绿化、广场来共同构成的有生活气息的环境时获得的。公共建设在布局之前要充分考虑小区的安全问题,对公共活动区要进行时时监视,让居民感到安全,此外,要关注公共建设周围是否有交通安全问题。

2.居住小区公共建筑的形态及其外部空间设计

2.1建筑与空间宜人的尺度和比例尺度比例虽不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如爆炸性的颜色、怪异的形体,然而它的确存在于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的关系里。我们一进入某个空间里就能感觉到尺度的存在,不同的尺度将给我们带来截然不同的空间感受。

2.2具有视觉兴奋点的景观布置与富有层次的空间在一些旧居住小区是很难找到视觉兴奋点的,满眼都是排列整齐的一模一样的行列式住宅。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捉高,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重要,新的居住小区都或多或少对景观进行了考虑,效果怎样不一定,但这种意识给设计人员提出了新课题。小区入口越来越成为一个设计的重点,有特色的小区入口是小区可识别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2.3个性化的建筑设计在统一协调的前提下,个性化的小区公共建筑是丰富空间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使公共建筑具有个性,如与众不同的造型,色彩的创造性运用,不同材料的搭配等。

2.4特定场所的营建场所是真正供居民停留下来活动的地方,这里将是小区居民的室外共享起居室,出色的场所设计必然能够提高居住小区空间的质量,增加小区空间形态的可识别性和归属感,也就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当今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小区白天公共建筑的主要使用者为老人和小孩,他们多的是闲暇时光,渴望的是相互交流,他们希望能有个地方坐下来,欣赏一下小区的景观,或者只为看一下热闹的人群。

3.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方法

3.1市政公用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是小区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设施,如垃圾站、 公共厕所、车库等。

(1)车库是个老大难问题,现在一般有下列两种布置方式:分散布置、集中布置。对于多层住,可以将其底层作为自行车库进行分散布置,每户一间,也可以集中布置,集中车库宜布置在组团的出入口,这样存车取车均不须走回头路了。而对于高层住宅,车库一般设于底下或半地下层。有些小区采取室外集中停车的方式,经过设计的车棚不,仅没有破坏环境,其高技的外观还可以成为小区独特的风景线。

(2)公共厕所不宜单独设置,宜和其它类型的公建联合设置,如商业服务设施,小区活动中心。它应布置在容易找到又相对隐蔽的地方,所以将其布置在沿街又不正面对街,街上设置明显标志。

(3)垃圾站人人讨厌却又离不开它。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垃圾袋装化,在每个住宅楼前设有盖垃圾桶,由物业管理部门统一收取,运至垃圾站。

3.2商业建筑设计

相对于规模大、档次高的都市型商业和区域型商业,如百货中心、大型综合超市而言, 小区商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往往处于从属地位而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小区商业在整个城市商业分工中与居民生活最贴近,为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了最直接的服务,特别在城市扩张后的边缘地区,新辟的住区较为密集,而相应的配套商业还不够完善,因此小区商业在居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区商业作为建筑设计的一个专门分类,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小区商业与其他商业类型相比有其特殊的一面,首先,小区商业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都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诸如涉及面较广的各类便利店、药店、音像店、花店、面包屋、美容美发、 书店、家居饰品、餐饮等等,这些商业服务场所往往由于规模小,所需的面积也较少。其次,为了给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小区商业要考虑合理的服务半径,通常服务半径不宜超过500m 。另外社区商业作为整个房地产业的一部分,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即其本身作为商品也要做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要能够顺利销售或租赁出去。因此,要做好小区商业就必须对其内在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3.3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

这类公共建筑宜和小区中央绿地结合布置,并和商业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小区公共中心 。如果把居住小区看作城市的细胞,那么小区公共中心就是这个细胞的细胞核,为整个细胞提供养分。商业服务设施提供的是物质养分,而邻里交往类设施则提供精神养分。事实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类公建己显得越来越重要。其规模应该扩大,形式应该多样化。 小区公共中心现在已形成一种模式:商业服务设施从小区主入口开始向小区内部纵深沿街展开直至小区公共活动中心,而且是连续布置,就如动脉和心脏相连。作为邻里交往类设施,这一类公建供居民交往所用,它们有许多名称:居民活动中心、俱乐部、会所、邻里中心等 。其功能、性质差不多,具有人情味是其规划布置的重点。

3.4教育保育公共建筑

这是幼儿受保养,青少年受基础教育的场所。属居住小区级的建筑类型有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托儿所和幼儿园宜联合设置这样既可以节约住区用地也便于家长的接送。在规划布置中,考虑到安全性和婴幼儿的健康成长,托幼建筑应满足以下条件:

(1) 幼托宜布置在小区中心和入口位置,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三百米以内,便于家长接送。

(2)幼托前应留有一定规模的场地以供幼儿室外活动之用,使其得到更多的阳光和新鲜空气。

(3) 幼托所处的环境应保持相对安静,不能有噪声干扰。

(4)当幼托联合设置时也应相互隔开,避免互相影响小学在规划布置时,应考虑到其本身也是一个噪声源。若单纯从服务半径考虑,将其置于小区中心,对居民干扰就比较大。因此,许多居住小区将小学布置在小区翼侧,这样在合理的服务半径下,就能保证小学对居民生活最小的干扰另外小学规划布置还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学生上学不应穿越城市道路;第二,其服务半径应控制在五百米以内,有方便的道路连接和明显的出入口;第三,学校应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第四,远离铁路、城市干道和其他噪声源。

4.结语

小区规划应充分注意设置配套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布置上考虑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分级设置,满足服务半径要求。

参考文献:

[1] 何立冰. 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浅析[J]. 科技风, 2010,(15)

小区商业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居住区;社区理念;社区;棚户区

abstract: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planning design idea in new construction zone,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function area, the road network of small neighborhood, the combination of landmarks and community unity, the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belonging sense of residential area, the paper provides the idea and the pathway of community planning design with the example of Xinfeng community in Anshan city.

key words: residential area;community idea;community;shanty towns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城市的主要功能之一,1994年我国实行了城镇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居住用地成为城市空间开发的热点,城市进入了大规模、快发展阶段。居住小区规模也走向大规模、高密度的模式,在新建小区中,许多小区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品质高尚,但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目前我国居住区仅仅是居住功能而非生活社区,这也引起了规划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不断转型的背景下,以往居住区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居住生活要求,居住区规划应该增添新的规划设计方式,社区规划设计理念逐步被引入和借鉴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当中。

1.社区规划设计新理念

1.1社区空间整体上的混合与单片功能区的混合

作为综合性社区,包含中心区、商业区等各功能,各功能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使居住与工作配置相对平衡,居民可以就近上下班,避免长途奔波,而每一片功能区也可以混合使用,差别是各功能用地,比例不同,使得主体功能有所差异。如中心区有商业,文化娱乐同时也有少量住宅单元,以及居住区内配有少量商业、金融等服务业,及学校、幼儿园等配套服务设施,在住房配置上从商业住宅到安置住宅等多种形式,适合不同年龄,阶层人居住,因此社区规划设计理念可以体现居住、工作和生活混合型生活社区。

1.2采用小街坊路网,实现“人车分离”。

社区的空间构成框架是道路网,它一方面起到了交通功能,满足社区的开放性,另一方面也具有生活功能,满足人们步行的舒适性。

社区的街坊按100~200m的间距划分,这样的尺度可以使人们步行感到舒适,方便步行。街坊内部一般外人很少入内,空间相对属于半封闭状态,小街坊可以使得道路、绿地和其他公共设施都向居民和外来人员开放,还不影响社区内部人们居住。

社区路网是城市路网的延伸,但不能等同于城市道路,否则可能造成交通混乱,给社区内居民造成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社区道路做到“人车分离”的基本要求,道路设计使驶入的车辆速度降低,人行道路设置障碍,机动车不能穿行,同时尽量减少人行出入口,避免人车混杂的交通环境。

1.3标志性建筑与社区统一性相结合

创造社区的认同感,避免社区一些简单的重复,充分利用地域的环境特征,建设具有标志性的建筑,增强社区能住户的认知感与归属感。

住宅设计采用平面、跃层、阁楼、花园洋房的多种形式,以适合不同人居住,但同时也注意了社区内部的统一性,建筑单体设计采用统一的风格,鼓励多种材料使用,色彩采用统一色调,使社区总体上出现统一的建筑风格。

1.4生态可持续发展

为了社区可持续发展,社区制定了环保计划,坚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城市环境的原则,提倡环保意识和节能理念,包括营造生态、绿色和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绿色交通,耐旱植物的种植,建筑节能,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多种措施。

1.5社区归属感的培养

社区建设不仅要为居民提供环境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更要为居民塑造共同的生活意识,共同关心和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对于自己的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2.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居住与工作安排的功能不平衡,出现“卧城”。

目前我国大多数居住区的空间主体还是以住宅为主,配置相对比例的配套设施与公共设施,基本上没有考虑居住区内居民工作与就业问题,在过去,居住区规模小,这种影响还不明显,随着城市快速的扩张,居住区规模不断扩大时,居住与工作的不平衡就越发明显,一些地方的大型居住区就变成了“卧城”,居民上下班来回奔波,交通时间成本增加,对城市整体交通也造成影响,造成固定时间流量大、道路拥挤、生活舒适感降低。

2.2居住区的封闭管理造成居民的隔离,城市街道无生活功能。

近些年我国新建小区规模不论大小大致都是一种模式,道路通而不畅,小区中心为绿地,沿街有一些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小区边界用围墙围合,只在居住小区出入口设置保安,可以保证小区自身安全与安静,但却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性,使小区内居民与外界产生隔离,封闭管理使得城市街道只有交通功能二无生活功能,小区内部中心绿地,功能单一,缺少人气。这降低居民以此做为媒介的功能,降低了居民之间交往与沟通。这些最终造成空间资源差异,暗示城市空间居民阶级的差异。

2.3居住区街区尺度过大对城市结构造成破坏

在我国很多新建小区用地面积达到10万平以上,基本上都采用了封闭式开发模式,围合小区的城市道路网都达到400~500米,这种大尺度的空间造成市民出行只能靠机动车出行,行动非常不方便,对城市造成污染和交通不便,使得城市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2.4以景观代替生态,导致更多资源浪费

我过现阶段对生态节能的宣传很多,很广泛,但真正实施中却很少。在很多居住区建设中,为了实现短时效应,很多居住区的景观布置很好,草坪、水景等多种人工造景的地方,把这些人造景观就简单的等同于生态,把“绿色”称为生态,实际这些是对资源的浪费,是对生态的破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可持续。

2.5模式化建设造成居住区无归属感

目前,我国居住区存在大规模成片区建设,因为规模大,使得一些小区在单体设计上机械重复,同一城市不同地区单体建筑都雷同,不同省市更有甚者规划设计都基本相同。在小区内部景观设计上更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这种重现象的出现,导致居民无标识性,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使得居住区与社会公共空间的脱离。

营造新都市生活为目标的社区规划策略――以新风社区棚户区改造规划为例

3.1建设适应社区整体空间混合与单片功能区混合的使用

新风社区作为一个综合性社区,包含居住区、中心商业区、公共服务区、公共绿地(公园)等多种功能区,各功能区相互依赖,相辅相成,商业、公共服务区位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使居民能够就近上下班,免除到社区外长距离的奔波,同时也减少机动车的运行量。另外新风社区在每个功能区中各用地比例进行调节,使主体功能有所差异,新风社区除有大量住宅外,沿街设有商业,并在住宅群中布置配套服务设施,中心商业区内除商场位还有一部分商住混合、办公与住宅混合的综合楼,公共服务区内设有活动站、文化站外,还包括餐馆、银行等其他商业设施。在公园周边配有为其服务的餐饮、零售店等设施。学校和幼儿园都规划在安全

易接送阳光充足的地带,住宅配置采用包括商品房和回迁房等多类型,新风社区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

3.2社区以开放型道路为理念,以步行尺度为导向。

新风社区以开放型道路网为理念,采用快、慢速交通分离,社区道路分为城市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宅间路,满足不同人通出行的要求。新风社区内组团级道路不与城市道路直接相交,采取两条组团路相互环通的办法,避免与城市道路相交,只有小区级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这样可以使交叉口间距达300~500米左右,满足相对快速的交通要求。

为了减少城市道路对社区产生的影响,新风社区采用了小街坊的道路网格局,街坊按100~20米间距划分,以慢行交通系统位重点,使得每户只需步行3~5分钟即可到达游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这样新风社区内的道路、绿地和社区公共场所都有居民来往,大大增加了亲切感与归属感。

3.3社区规划多样性景观与多样的公共空间

新风社区为了避免单调的街道空间景观,社区内不同街坊采取不同建筑色彩处理,使得街道景观丰富多彩。社区采用开放式小区封闭式组团的规划设计,将各级开放空间作为社区的一个整体,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空间系统,规划在社区中心设置社区公园,提供球场、游乐园、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和广场等活动场所。充分利用街角、建筑间等空旷地带,设置社区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交流、游乐、健身提供场所。使之也成为城市多样生活的载体。

3.4社区规划注重生态、可持续与绿色环保。

新风社区把生态、可持续和绿色环保做到实处,在交通方面提倡绿色交通,新风社区通过规划措施组织交通出行管理,为提供多种出行方式,以改善交通高峰期的拥堵问题,规划尽量使居民步行可达到公共绿地、商业等公共场所,减少机动车使用频率来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在绿化方面,种植耐旱植物,收集雨水浇灌绿化,见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社区自然生态环境。在建筑节能方面,社区住宅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可以最大可能地节能。社区内垃圾采用分类、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尽可能的再利用废物。这些都为居民提供绿色、温馨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3.5营造社区归属感,建立高效灵活的物业管理。

新风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营建一种和睦共处、健康平安、快乐平等的社区型新住区。通过规划设计希望居住在新风社区的居民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关心和参与社区的管理与建设,对自己的社区有归属感。为了增加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规划设计时在公共绿地周边规划一些小商业、餐厅和咖啡馆,使居民在公共绿地活动的同时也能坐下来聊聊天,曾加沟通的地方与方式,形成亲切的氛围。

新风社区物业管理采用更为灵活的管理模式,对于组团采用封闭管理,对于小区采用半开放式管理,对于居住区采用开放式管理的方式。此外对于新风社区,市政府培育新的社区管委会,鼓励社区居民交往和社区自我管理。社区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委员会的成立一方面是监督和管理物业公司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业主委员会协助社区管委会开展多种社区文化和教育活动,发动各种集体性的社区节庆事件,鼓励社区多种社交活动,培育美好的社区感。

参考文献

1、曹凑贵 生态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纹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赵文凯 张播 居住小区不因市场而失效――小区理论在市场机制下的理解与应用 城市规划 2010.9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