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思想道德素质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范文第1篇

一、中学的教学模式和素质教育的联系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我们之前评价最多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制度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部抹杀,让学生只会做题,对于实际中的问题却没有头绪。最近,我国开始向国外的教育体制学习,实行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对学生综合培养的一种教育方式,它不再以传统教学中老师为主的模式发展,而是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既掌握了课堂上的知识,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所理解,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质。素质教育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革,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有效学习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这在当今的中国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初中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通过素质教育,中学生会树立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中学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在中学阶段,思想道德的教育是中学生树立自身价值观的主要课堂,也是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只有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的生活才会有积极乐观的思想和态度。但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中学开展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

(1)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比较死板、无聊。这样呆板的课堂,哪个学生都不能提起学习的兴趣,再加上思想道德课程知识一般都是抽象的概念,这对于刚上中学的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些理论甚至连教师都不能解释清楚。这样的课堂绝对不能向学生传输好的思想道德。

(2)思想道德课堂上,存在教师向学生硬性灌输知识的现象。灌输的思想,学生在心里肯定会反对,这对于思想道德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很大的问题。

(3)一些中学开设的思想道德课只关注对学生的理论教育,忽视了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只进行理论教育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运用学习的理论。

三、提高中学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找到问题所在,积极地改正,完善中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点完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和建议。

1.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

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我们学校要依据国家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引导,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在课堂的教学中,要采取积极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前要将课堂上讲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在课堂上要联系实际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动脑分析,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对知识点有了正确的理解,在课下,教师要积极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争取让学生在课下没有疑难问题。

2.实行新型的素质教育,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要想在中学中全面地开展课程的素质教育,就要将传统中的那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彻底地摒弃掉,当然,在素质教育前期可能会遇到一点困难,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下去。在课堂上,积极地用素质教育来影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都能积极地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老师不能歧视课堂中的任何一个学生,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生活中,教师尽量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将正确的思想道德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到了社会以后也能严格地要求自己。

3.在课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思想道德知识,在实际中不会运用,这也就没有达到国家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保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地运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将知识点渗入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中也能发现课堂中的思想道德,从而在生活中积极地思考。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重庆市;综合素质;调研报告

本研究的开展严格遵循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以及统计学的基本原则,对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6所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以及学生工作者、教育管理者展开问卷调查,对近20个企业进行调查访谈,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大学生综合素质调研情况介绍

“素质”是一个经典的教育学和心理学概念,通常解释为人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原有基础,以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并通过个体的自身认识与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本文在全面考察素质内涵的基础上认为其主要内容包括: 思想道德素质能力,身心健康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能力素质,为确切掌握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现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重庆市6多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求全面、客观地了解我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本次问卷调采取随机取样方式开展,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825份,有效问卷1741份,回收率9539%,有效问卷占9714%。所学专业比例为:文科478%,理科522%;性别比例为:男生456%,女生544%,基本集中于大二和大一,其中大二年级的有1199人,占461%,大—的占502%,大三和大四年级的被调查者,分别占22%和15%。

2.学生调研情况

2.1 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思想道德素质具体由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两方面构成,是指大学生在热爱祖国、理想信念、集体观念、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文明举止等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南方人才市场对用人单位招聘员工标准的调查显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用人单位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占学生问卷的928%;而在获得个人或集体的荣誉奖项比较满意与非常满意则占786%,认为一般的占了98%;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公益方面,认为非常满意的占638%,没有人认为这项能力极不重要和不重要。

测评内容 题目 极不重

要(%) 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

要(%) 非常重

要(%)

思想道德素质能力部分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模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14 28 28 425 503

获得个人或集体的荣誉奖项 28 88 98 462 324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热心公益 35 77 46 204 638

2.2 身心健康素质评价

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身心健康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它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身体基本健康,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自己有轻微的心理问题,有219%的学生认为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坚持体育锻炼方面极不重要和不重要;而在各种体育文艺竞赛中获奖或受表彰中认为非常重要322%和比较重要的占305%;在身心健康素质部分认为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非常重要的只占98%,不足10%,而认为在评价中只认为一般的占458%;在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并能获得较好发展方面,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占866%,其中认为非常重要的占489%,这也与感到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大、生活压力大有很大关系。

测评内容 题目 极不重

要(%) 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

要(%) 非常重

要(%)

身心健康素质部分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坚持体育锻炼 91 128 258 269 254

在各种体育文艺竞赛中获奖或受表彰 62 103 208 322 305

能很好控制自己情绪 08 81 458 206 98

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并能获得较好发展 18 98 28 377 489

2.3 人文素质评价

人文素质就是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内化和外显出来的人格、气质修养,是人的精神部分的总和。在人文素质的调查中,认为在各种体育文艺竞赛中获奖或受表彰非常重要和一般重要的占625%,有302%的学生认为这个指标一般重要,而有926%的学生认为拥有良好的个人文化修养是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特别是非常重要占566%,说明大学生们在积极努力地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人文素养,以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测评内容 题目 极不重

要(%) 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

要(%) 非常重

要(%)

人文素质部分 在各种体育文艺竞赛中获奖或受表彰 17 56 302 339 286

拥有良好的个人文化修养 24 22 28 462 464

2.4 专业素质评价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和专业素养。目前,重庆市各高校都设有评选各类优秀学生,评定各种奖学金,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及发展对象的指标。除了德育成绩以外,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确的要求。调查中只有275%的学生认为平均学分绩点名列前茅非常重要,在科研成果、科技学术竞赛获得奖项方面也是更多的同学认为重要程度一般重要超过了非常重要,不过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英语计算机考证或其他各种考证通过比较重要和非常重要,占到比例的896%,这也是我们能看到更多的学生花更多的精力到外语、电脑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类资格证书的考试,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上的原因。测评内容 题目 极不重

要(%) 不重要

(%) 一般

(%) 比较重

要(%) 非常重

要(%)

专业素质部分 平均学分绩点名列前茅 0 213 26 486 275

科研成果、科技学术竞赛获得奖项 18 88 258 402 234

发表学术论著,发明通过鉴定或被授予专利等 12 82 326 354 226

英语计算机考证或其他各种考证通过 08 12 84 484 412

2.5 能力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医学专业;素质教育;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b)-110-02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现就我院医学专业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谈以下几点体会:

1 高职教育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1.1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实行素质教育本来就应该是教育的本义和宗旨,并不是一个新提出的概念。但是由于许多主客观复杂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从而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要推行素质教育,即加强素质教育。而在高职教育具体工作中开展素质教育,就是要将德智体美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人才。

现在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认为强调素质教育不能把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隔离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而应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学生在学校里包括教学在内的一切活动的始终,努力做到学习知识与提高素质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1.2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赋予了更多的责任

教师不能满足于仅仅传授知识,更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讲授,而要把课上活,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及方法等方面认真地进行改革。同时,素质教育不能灌输,只能靠潜移默化来培养。光靠几堂课或几节报告就想提高素质,是不切实际的,要靠学校和社会的综合作用,在学校内部更要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而进取的氛围。

2 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周远清在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说:“对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内容要有明确的表述,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对于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来说,其中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也是思想道德素质。要想有良好的医德(医院职业道德)就要加强医护人员的学习和自我修养,这一切应该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抓起。

3 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

3.1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医疗机构是卫生系统的主要窗口,也是社会的重要窗口。医德、医风是全民族整体道德素质的重要表现。实际上,医德、医风的好坏是社会风气好坏的反映。因为医疗行为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所以,医德、医风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常常形成一时的热点。由医德、医风恶劣造成的事故尽管不多,但是影响大,格外遭人痛恨和谴责。医德、医风要求提供医疗服务的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和工作作风。医德、医风的起码要求是职业道德,即尊重病人,对病人负责,医疗行为自始至终都认真、规范。高标准的医德、医风要求做到对病人极端地热忱,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医护人员的道德素质,把道德原则转化为医护人员的内在素质和自觉行为,帮助医护人员判断善恶、荣辱的界限,陶冶情操,明晓对病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形成强烈的义务感、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因此要靠道德的力量,强调责任感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医德教育,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3.2 要培养医药人员良好的医德、医风,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渗透

在全社会普遍重视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大氛围下,学校作为专职教育单位,“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是我们的共识。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为了推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这一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各学科渗透德育”,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使学校传统美德特色教育在学科渗透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特别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创业教育。为此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护理实践课上,真人实做,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作为病人的痛苦,从而加强他们的为医学事业做贡献的决心;检验专业实践课上,让学生以自己的血液做样本进行化验,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药学专业学生实习到药房,与病人及家属亲密接触,亲身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之重,加强了他们从事医学事业的自豪感,从而热爱医学事业。通过以上的教育,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质。

3.3 德育为本,教师应以身作责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与育人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师要“言传身教”,不仅要"言",而且还要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胜过说教的作用。因此,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必须严格,他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一个上课马虎的教师要求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是不可能的。“言传身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太刻意,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为此我系教师做了大量的尝试,首先,利用业余时间到各大院校、医院、药房、药厂等地进修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过硬的理论联系实践的业务水平,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可敬的;其次,教师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关心学生们的生活情况,严中有爱,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和爱护,使学生觉得教师是可亲的;最后,教师能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聊天,谈理想谈生活,让学生认为教师是自己的师长和朋友,感到教师是可信赖的,能够与教师交心,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政治课教学 动力系统

从心理学角度说,学生学习政治课的过程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在以需要为基础,以动机、意志、兴趣和情感为内容的动力系统支撑下,不断将政治、思想、道德、观点、立场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观点、立场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动力系统在为其发展提供动力,学生学好政治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同样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动力系统支撑。政治教学的动力系统对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引导定向和维持调节作用,是政治课教育成败的关键。

一、开发需要,打好动力系统的基础。

所谓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一个人感到某种欠缺并力图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需要是其他动力因素的基础,是引发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原始动力,建立动力系统首先要开发学生的心理需要。政治课教学首先要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欠缺感”,形成心理需要。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新课伊始或课程学习中,提出一两个使学生用现有知识无法理解或学生关心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分析解答,吊起学生的胃口,打破学生心理平衡,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和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或分析问题的心理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新课或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请出楷模,以石击浪。

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涌现了大批英雄、模范,他们为人类的解放、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每个人都谱写出了一首动人的人生赞歌。教师可将这些典型人物的事迹用文字、图片制成课件,让学生走进他们崇高的精神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创造的欲望。

3.认识发展,创造“欠缺感”。

课堂教学要以引发学生心理需要为着眼点,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锤炼教学语言,最大限度地为提高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开发动力资源。例如,教学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给人们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向人们提出了挑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开发性、竞争性,还要讲市场经济的公平性、互及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日趋走向高层次、复合化,使学生产生“欠缺感”。

二、激发动机,构建动力系统的核心。

所谓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行进,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动机是动力系统的核心。对于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没有动机维持,仅靠外部压力是难以长久的。政治课教学要特别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

1.确定奋斗目标。

需要和目标结合形成动机。在政治课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奋斗目标教育。第一,进行远大目标教育,以激发学生憧憬未来美好目标的心理倾向,使学生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第二,经常介绍各行业及国家总体发展情况,介绍要放到国际背景中用比较的方法进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紧迫感。第三,帮助学生确定具体的奋斗目标。在远大目标确定的前提下,与学生谈个人具体奋斗目标,讲发展规划,或用档案的形式保存计划,记录行动等,以随时激励学生。第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得到培养和激发。

2.坚持正向激励。

正向激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动机的最有效方法。正向激励的方式有口头嘉奖、书面鼓励及评选表彰先进等。

3.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成功的活动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如开展学习竞赛、热点分析擂台赛、淘汰赛等,或者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举办政治课学习小报等,这些活动会使学生的成就感更强烈,学习兴趣也得到相应提高。

三、磨砺意志,构建动力系统的有力支撑。

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推动一个人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的强大动力,是动力系统的关键部分,在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1.教育学生认识坚强意志的重要性。

第一,意志是制胜的保证。有了坚强的意志,才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才能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使自己具有高水平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有用人才。第二,意志能使凡人成就大业。古时李时珍破万难写就《本草纲目》,刘勰笃学不娶著《文心雕龙》,当代也有保尔式的人物张海迪,捐躯“死海”的科学家彭加木,等等,这些人用自己的意志超越人生极限,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在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教育学生向这些优秀人物学习,努力磨炼意志,发奋成材。

2.努力培养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磨炼的过程,要教给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提高自我教育能力。(1)教育学生经常用榜样、警句、名言提醒自己、督促自己。(2)以比自己强的同学为标准,找差距,常比较,下决心赶上或超过他们。(3)认真制订赶超计划,并严格执行计划,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坚持。(4)时常总结,在自我锻炼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给自己完不成任务找借口,防止半途而废。

3.在实践中磨炼意志。

政治课教学中应注意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学内容并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概念、原理及有些理论性强的内容可能会抽象难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坚强的意志去听、记、理解,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学习政治课与其他课程学习的冲突,保证学生能集中精力搞好政治课学习。

四、培养兴趣,构建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

思想道德素质概念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本课程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由于课程内容具有抽象化、理论化等特点,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很难使用简单的理论讲授方式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以及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是“基础课”教学的必要选择。在实践教学方面,若干年以来,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相关领导还是一线授课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一套高效的实践教学路径。全国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评估中更是将实践教学纳入评估体系中,成为评估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由于缺乏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使“基础”课实践教学功能得以实现,必须加深对“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的全面认识,以期为探索一套更为高效率的实践教学路径。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涵义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各种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理工农医学科中。诸多高校的理工科教学过程设计中,已经将实践教学摆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比如,两者在同一门课程中的学分所占比重平分秋色。早期的实用主义流派也将实践教学应用于人文社科类学科的教学中,特别是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更是将这种方法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然而,对于实践教学的内涵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了,在此有必要将实践教学的内涵做简单的梳理,以便更好地将其运用到“基础”课的教学之中。关于实践教学的内涵,许多学者都做出了解释与定义,归纳起来有如下两种:

(一)指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二)社会实践教学以社会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着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把个人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内涵可以表述为是一种教师主导,教学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理论为基础引导学生将书本内容与客观世界相联系,指导学生用相关理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把学生当成单纯的知识接受者的观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把实践教学概念引入到“基础”课教学活动中来就是指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不同,实践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和理论教学环节相辅相成的,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基础”课实践教学按其组织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两大类,其中校内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教学(活动范围限于校园内),校外实践教学又可以分为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和非引导性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中的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将实践教学理念渗透在“基础”课的理论教授过程,包括以开展辩论会、现场模拟、主题演讲、播放音乐和视频资料等形式将理论知识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的主要内容。校内实践教学的课外实践教学是指以“基础”课的主题为理论基础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如团学活动中的“我爱我”、“雷锋月”、“新生入学教育”等实践活动,教师做适当引导,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内化为自己的理念。校外实践教学是以社会为课堂,其中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一方面可以通过党团组织、学生会、社团等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校园活动结合教师的指导来完成理论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可以亲自带队去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教学、非引导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学生的一切社会活动,这种类型的实践教学从严格意义上讲不算是教学,它是学生自觉内化的过程,也即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自觉的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或是更正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律观,这也是“基础”课的最终教学目的。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功能

(一)帮助学生完成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外化与内化过程

“基础”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学生的修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其实质是将课本的八个主题内化于学生的理念,并且能够使学生将这些内化的理论外化于行为,也即用这些内化的“四观”来指导其日常行为。

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化主要是指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通过社会舆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学生内心形成道德和法律观念,即客观的道德和法律规范通过各方面形成的合力转化为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外化主要是指将内化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转化为行为实践,并且相对稳定地调节主体的外在行为。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主要功能是通过对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施加影响,强化学生的内化和外化行为使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对其行为活动产生调节和指导作用。通过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过程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与行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判断和选择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收外部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怎样删选正确的信息对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实践教学,将课堂向社会,向网络开放是培养学生德育判断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必须通过“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走向社会,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学生行为作用于外部世界必然会产生社会评价,也即人们对其行为所作出的评价。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将道德标准和法律要求结合实际环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正确的“四观”。实质上是学生道德和法律行为的动机、效果和价值的判断,是人们道德和法律行为选择和坚持正确行为习惯的外在力量。

(三)促使学生主体素质获得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