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生态系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生态系统

商业生态系统范文第1篇

一、“竞合”关系取代“优胜劣汰”

随着高科技的更迭出新,市场的运作模式正在改变,传统行业之间的分界线在逐步瓦解,企业面临着与那些以前从未想过的对手进行斗争。同时企业内部结构也随着行业趋势在改变,工业时代的层级式垂直整合向信息时代的扁平式授权分工整合递进,再到如今的超分工管理模式。知识时代将垂直分工进行整合,水平分工也进行整合,这种超分工整合使得许多不同领域的公司被命运绑在了一起,共同迎接挑战。

而互联网作为现代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成为创造和分享这条价值链中的一部分,行业的特殊性造就了它无法和传统企业组织一样走正规道路去发展,但“同一个游戏同一个规则”,超分工整合使得互联网行业与其他行业紧密联系起来,并正着它的特殊性,复杂的互联世界使得它比其他行业多了很多“似是而非”的竞争者。如何解释?假设市场是块蛋糕,在制作蛋糕时,大家就是合作者,而在分蛋糕时,大家就是竞争者。敌人和盟友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重叠的。企业采取任何行动都是为了发展企业,可是在扩张的路途中不一定要扫清前方一切物体。换位思考,你是选择和别人一起将蛋糕做大然后分多点,还是去争夺那块大小固定的蛋糕?

二、如何定义“互助者”?

根据赛局理论所言,若顾客因拥有其他参赛者的产品而提高对你产品的评价时,该参赛者就是你的互助补者,反之则为竞争者;若供应商因提供其他参赛者资源而提高对你提供资源的吸引力时,该参赛者就是你的互补者,反之则是竞争者。商业生态系统使得不同领域的企业走到了一起,增加了各自的市场机会,在一定的规则下,不同种类的个体从低层次结合,逐步推向高层次的发展,使得市场从无序走向有序。

弗。穆尔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狼猎取虚弱的驯鹿,从而使鹿群变强,同时狼的存在避免了鹿群的数量膨胀。所以在这个世界上不仅有竞争、合作模式,还有第三种模式——“共同进化”,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与提出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某些情况下这种“竞合”关系使得竞争者们一起研制,一起改变整个大环境,那么处于这个环境下的任何群体都可以从中获益。

而在互联网产业中,“共同进化”显得尤为重要。复杂的互联网世界中,隐藏着大量的互助者,高级管理者寻找出可能的互助者,将网络成员的贡献整合起来,从而给顾客和生产者们带来巨大的利益。好的管理者不仅仅要正确引导企业,还需将无关的要素整合到企业组织中去,形成新的竞争与规则。

三、“无界”的世界暗藏危机

企业在接受新的市场格局带来的便易时,还需注意互助的机会与竞争的威胁是同时存在的。

12月21日,CSDN 640W用户帐户,密码,邮箱遭到黑客泄露;12月22日,中国各大知名网站全面沦陷;12月24日15:30天涯全面沦陷,泄露多达900W帐户信息;12月28日圆通系统被入侵,资料是否泄露不详;12月29日:黑客入侵蒙牛官网,成功拿取服务器权限;12月29日Ispeak数据泄露上升到1000W;垃圾邮件占总邮件95%;12月29日杭州电信站点配置错误,造成用户信息泄露;网络钓鱼、仿冒网站、钓鱼短信等网络欺诈行为十分突出,给用户和企业造成严重损失;伪造地址发动网络攻击,利用虚假身份毁坏公民个人和企业声誉的情况屡见不鲜。

行业的链接,使得“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以“协作共赢”为目标的互联网生态圈,如若不解决这些问题,伤害的将不仅仅是自身,其所影响的是整个市场的运作,所以于己于他,我们都应义不容辞的整改整个互联网环境,打造一个生态、绿色的IT行业。

四、如何打造生态互联网

在新旧交替的市场模式中,管理者需着手两个方面:一方面瞄准未来,力争最有利的企业生态位,另一方面应试着了解其他人的动机,好的“互助者”可以帮你赢得天下,而坏的“互助者”则会毁了一切。

首先不良信息充斥互联网是一个综合性的症结,要想解决它,需要政府和互联网公司的共同努力。如2010年百度曾斥资1亿元发起“阳光行动”,强化技术及管理,并在每个搜索结果页面设立举报通道,承诺48小时处理,同时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打击重点案例,成效斐然。

其次由于国内法律法规对在网络虚假消息的犯罪无明确定位,且抓获和惩罚成本很高,并且由于网民的素养程度不同,导致网络诈骗屡次出现。这种情况要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从基本的知识教育开始,增强法律意识和基本网络常识,从而减少乃至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另外对于个人信息的泄露和侵权问题,这就取决于互联网终端企业如何正确的选择“互助者”。顾客是上帝,互联网的上帝就是那些源源不断的提供内容的用户,他们将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然后到网上,使得网站正常运营,而他们却只能得到些许报酬,甚至因某些侵权行为而没有一丝报酬,这使得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循环极为不畅。我们应尽快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价值链,使这种商业行为走向正途。而那些泄露用户信息的企业则在发现时立刻取缔他们的运营权限,一旦触及底线,他们将不是“互助者”,无论它们能带来多大的利益好处,“树不修,长不直”,企业需有这样的辨识处理能力。

商业生态系统范文第2篇

(一)商业生态系统是什么

1993年,Moore教授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指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是以组织和个人等商业世界的有机体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经济联合体a。1996年,他再将自然生态系统的理论引入商业竞争并系统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b,强调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性和动态性c。2002年,Marco and Roy两位学者在《共赢》一书中将商业生态系统的理论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提出,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企业之间互相依存、共生共长,并最终促使组织和整个商业生态系统获得持续成功d。2004年,Mirva and Elisa则给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定义,他们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关联的组织组成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这些组织包括企业、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与系统有关的组织,并表现为竞争、合作以及协同进化等特征e。

国外研究最大的贡献是将自然生态学引入商业领域并构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但对商业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价值链要素研究不够。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链要素中,如果把敏捷生产供应作为显性链条,那么专利与标准就是藏在其后的隐性链条,它们界定了生态系统的边界,还提供了生态系统成员间价值分享的框架和通道,是整个生态系统运作的基石。供应链为骨骼,知识产权为筋血,二者合力才能把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各要素齿轮都串联和咬合在一起,保证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功运转。因此,作者认为,所谓商业生态系统应是一个由组织和个人编织的动态价值网络,它以商业组织为核心物种,以全球供应和专利标准为价值链,以商业模式和产品为基础要素,通过组织间的开放合作而形成的共生共长的商业价值体系。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要素和特征

类比自然生态系统,一个跨国的商业生态系统包括商业组织(生物)、价值链(食物链)和市场(自然环境)等要件:商业组织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发起人和构建者,组织的质地决定生态系统的成败。一个跨国的商业生态系统往往有一家居于行业霸主地位的核心企业,它掌握了行业的国际技术标准,是生态系统的中心物种;价值链实质上是组织间分工合作的商业体系,价值链条中只要有一个环节遇阻,则整个链条中的技术和商业都无法得到广泛应用;行业市场是影响商业生态系统形成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一般来说,自由和法治的市场环境是商业生态系统生长的沃土。

商业生态系统具有开放、共生、竞争等基本特征:商业生态系统必须保持开放,只有通过不断与系统外部的信息、资金、人才的交互,才可以保持理念的先进和系统的最优状态;共生性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成功的关键,生态系统各要素彼此的依赖性很强,处于一种共存共生、共同进化的生态关系f ;竞争性即优胜劣汰,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生态中各个要素互相竞争、适者生存。

(三)商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在全球大生产的背景下,各行业的分工合作越来越细化和紧密。没有一家企业可以从产业链的首端吃到末端,也没有一家企业(无论他多庞大)可以单独为用户创造价值。当今,一个产品技术的最终成功开发和应用,离不开配套性产品技术的同步开发和应用,一个企业要获得大的发展,更离不开整个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大环境。比如,因当时触摸屏技术尚不成熟,虽然爱立信和摩托罗拉比苹果早十年左右推出智能手机,但是因为用户体验较差并未获得市场认可,没有享受到智能手机的大发展g。现代企业就是处在一个个生态系统中,竞争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成为区域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跨国生态系统之争。

一个商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之大会超出大部分人的想象,比如它的大数据分析能力有时比政府机构的能力还强大和精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商业生态系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安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商业生态系统的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商业竞争的成败越来越依赖于他们所在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无论对企业还是对国家而言,建立或参与到一个持续创新的生态系统中都至关重要,它不仅能促进技术创新,更重要是它为创新理念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商业上的实现方案,提升了整体竞争力。

二、知识产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一)从长虹案例说起

从2005年开始,四川长虹前后在等离子项目上的投入超过40亿人民币,希望通过此项目称霸全球面板业,然而该项目在2014年最终以6000多万的价格转让清盘。事实上,等离子无论技术还是成本都优于液晶,长虹的惨败不是输在技术上,而是在生态系统的判断上出现了严重失误,等离子生态输给了液晶生态。背后的原因在于,以松下为首的日系厂商掌握了等离子的核心技术,而他们所坚持的专利封锁却让等离子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相比之下,韩系厂商掌握的液晶面板技术为争夺市场份额,相对较为开放,参与厂商很多,产业很快形成规模经济,成本下降速度比等离子快,价格上很快占据了竞争优势h。长虹的走麦城深刻提示了知识产权与商业生态系统的反作用。其实,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在通信领域,由于在2G通信时代,CDMA的应用要求用户缴纳数目不菲的知识产权费用而受到限制,相对开放的GSM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CDMA则只占不到1/4的市场份额i。

(二)知识产权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首先,知识产权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协同整合。衡量生态系统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生态系统中各方信息与商业价值的互利互换,而要实现此目标,标准,特别是国际标准和专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提升了生态系统供应链连接和智能程度j。商业生态体系只有在专利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发挥系统的协同整合功能,为客户提供整套解决方案k。

其次,知识产权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商业生态系统的实力决定国家的竞争力,在全球国家竞争力评级指标中,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赫然在列,成为重要指标l。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商业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行业和市场环境,给生态系统成员和投资人极大的安全感,为商业生态系统带来大量的外来投资。

第三,知识产权有利于控制商业生态系统的风险。商业生态系统风险极高,巨大投入后开发出的产品如果因专利侵权无法卖出,就无法带动整个生态系统成员获利,前期的所有投入有可能打水漂,严重的话,生态系统也会因此坍塌。为避免这样的系统风险,就要进行知识产权的全程风险控制,例如通过强大的专利检索和分析工具,可以为生态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行业内外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信息,随着行业边界的消失,这种看似无关的信息可能成为未来商业生态系统的关键商业要素。

第四,知识产权可以提升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商业生态系统的较量虽然最终表现为企业的生存和盈利能力,但在过程中常常见到的是生态系统之间的专利较量。这种较量一方面表现为国际专利标准制高点的争夺,另一方面表现为生态系统之间的专利战争,知识产权借助合法垄断的力量已经成为生态系统之间竞争的利器。

最后,知识产权可以推动亦可阻碍生态系统的变革和创新。一方面,知识产权可以有效呵护初创生态系统的创新优势,并为商业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特别是新产品市场化的开发,往往大于新产品研发的投入,许多新产品出师未捷身先死都是因为侵权泛滥和资金缺乏,这时,适当的知识产权策略可以有助于新产品的生命周期m。例如,爱立信每年在专利上都会有很多收入,这些收入又投入到研发和市场化中,都是在生态系统内,没有流出系统外n。另一方面,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知识产权的垄断性相冲突,专利权垄断限制市场竞争,损害自由公平的市场秩序o,妨碍知识信息的创造和传播,也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创新和升级。

三、与商业生态系统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转移

(一)德国工业4.0 的提示

2009年至今,欧洲深陷债务危机,德国经济却一枝独秀,作为工业4.0的旗手,推动了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发展。德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其基础制造产业生态系统的竞争力。同时,德国也是一个高度法治的国家,在全球竞争力报告中被推选为知识产权保护最佳的国家之一。前瞻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和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为德国带来大量外来的投资,带动了德国的创新经济,而且为商业生态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如何建立与生态系统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框架,德国以及德国企业为世界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r。

(二)商业生态系统的循环

1917年,美国生态学家Crinell提出了生态位的概念,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核心物种与其他物种相关联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地位。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核心企业为了占据核心的生态位,有时可以通过合同和专利来获取s,但若使企业得到长久的发展则必须有完整的产品创新体系、专利标准化体系和供应体系。一个生态体系的基本战略模式从协同开发开始,然后建立技术标准合作,通过源创新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通过合理的供应体系实现资产到利润的转变,然后生态内成员分配利润并将一部分投入到新的开发创新当中。创新产品、专利标准、资金利润就这样在生态系统体内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对外开放、对内闭环的系统。

以美国经济保持强劲生命力的商业逻辑为例:一个成功的商业生态系统需要公平和相对稳定的知识产权规则,良好的知识产权系统(如专利标准)会推动更多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技术创新则会推动更多的产品交易,有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交易,就会有更多的竞争,更多的竞争会推动更多的创新和知识产权,更多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又可以推动更高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循环就变成更多的贸易、更多的创意、更多的竞争、更多的创新和更多的知识产权,这样就形成一个非常优化的生态环境t。

(三)知识产权战略的调整和转移

新兴商业生态系统的内在循环和不断进化使基于传统经济模式的知识产权战略已经过时,旧有的战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生态系统的发展,无论对于政府还是商业组织来讲,向与商业生态系统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转移都是当务之急,并且该项工作很难一劳永逸。

战略转移一:从资产到利润

以传统的知识产权战略讲资产,从专利的挖掘、布局、储备、授权去规划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从而形成庞大的无形资产是标准的工作范式。以现代的知识产权战略讲利润,如何将大量沉睡的无形资产转化为可见的利润,并且将这些利润在生态系统内实现良性循环被设定为战略的追求目标。

四、结 语

各种迹象表明,世界经济动力和创新的源泉开始重返美国,而在10年前,除德国外的欧洲国家还可以倚赖诺基亚、爱立信等大公司营造的商业生态系统与之抗衡,但如今,美国人仅凭苹果IOS、谷歌android、微软WP三大超级生态系统就可以笑傲全球。商业生态系统已经站到了国家和企业竞争以及变革的最前沿,而知识产权充当了生态系统之间不确定性和冲突的急先锋。当美国人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以及与之匹配的知识产权布局时,其他国家才恍然大悟,但显然美国人在商业生态系统的知识产权储备和布局上已经略胜一筹。

未来的竞争不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真正展开竞争的是其背后的商业生态系统,知识产权只是提升生态系统竞争力的一个支撑工具而已。如果把知识产权战略当成发展目标,就会将自己陷于一个不易被识别的逻辑误区,在知识产权战略支撑下的生态系统才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生态系统也不仅仅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事实上,商业生态系统的运转过程不仅是驱逐弱者,相互依存的物种在无穷的交互圈中互惠共生、共同进化,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进化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时代的变迁要求结合对手各自的贡献,共创技术标准,形成新的竞争与合作规则,使大家生存在一个丰富而协调的动态系统中@8。

商业生态系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业生态系统;企业价值;价值链;价值网络

企业之间的合作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各自核心能力的变更而动态变化的。由于商业生态系统战略是企业为了长远的利益而采取的战略规划,那么在商业生态系统角度,影响企业关系的根源就是价值,它支配了商业生态系统过程的运转。我们很有必要站在这个角度进一步分析企业价值管理,尝试新的突破。

一、企业价值的改良

在会计理论的研究中,用简单的会计语言来说,企业价值是股权价值和债务价值的总和,即(所有者权益+负债)。但是,在商业生态系统中,除却被考察的企业之外,其他的外界因素可以按照利益相关的不同划分为四种类型,支持型利益相关者(如员工、股东);边缘型利益相关者(如公众);反对型利益相关者(如环保部门)和混合型利益相关者(如顾客)。以顾客为例,由于单纯的卖方市场已经一去不返了,根据客户的需求而调整生产的能力成为了企业能否获得利润的关键因素,因为现今的消费者关注的不再仅仅是产品本身,他们更加看重产品满足需求的能力。也就是说,消费者更加倾向或者偏好能为其带来最大价值的产品与服务。可以这样说,企业价值来源于客户价值。

综合来说,如果企业要提高企业价值,就必须争取能够做到:提供解决方案而不是单纯的提品,找到客户接触的新的有效地途径,密切与客户的关系,优化所处的商业生态系统,运用更加富有弹性的价格体系,洞悉客户的实时需求,掌握时代的脉搏,迅速实现企业转型或提升。

因此,企业在计算企业价值的公式时可事先对其进行修正时,如按照以上四种类型,加入公式的修正因素,如薪酬水平、投资报酬率、公众活动支出、环保支出、顾客满意度等测量的因子,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赋予它们一定得比例,使其可以正确纠正原企业价值公式的偏差,正确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二、价值链的改良

强调了客户价值,我们就要尽量的获取客户价值,而客户价值的获取多来源于客户流程。对于单个企业来说,流程问题在财务上往往归结为我们所说的价值增值和价值传递的过程,而这种价值的传递形成了价值链。

处于商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对其价值链进行分析,我们的着眼点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要求将企业的价值链置于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网络系统中,在核心和扩展商业生态系统中,应注重企业与其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价值链中各活动间的联系,做好这两方面的改善工作,就已经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价值链分析从财务战略管理的角度看,有三个关键: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产业价值链分析和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网络分析。

1.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是指企业内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主要活动及相关支持活动。在一个发展相对完善的企业中,企业的价值活动可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固定资产、人力资源、产品开发、供应、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方面。企业的这些活动是相互依存、有序的有机整体,每一个步骤的活动都会对价值链产生影响。

而企业流程可根据流程必要性和价值是否增值,大致分为三类:第一,不增值环节(non-value adding,NVA):在该环节,价值不会增加,由于时间价值存在,甚至会损害价值,它也包含那些不能创造客户所能接受的价值。此类环节企业不需要,应尽量避免存在,发现之后也应立即取消;第二,必要但不增值环节(necessary but non-value adding,NNVA):必要但不增值活动往往是指那些虽然暂时或最终不创造价值,但是从长远来看还需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类环节虽不能马上取消,但是可以通过流程重组或整合尽量减少,这样不但可以消除这类型的浪费,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第三,增值环节(value-adding,VA):这是指那些真正能创造出客户所接受的价值的环节。该环节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环节,应积极提高此类环节的效益,高效地实现价值创造。

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可以让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增值作业,减少浪费,推进价值活动的优化相互协调与配合,降低非增值成本,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为增强企业竞争优势而做出价值作业的改进。

2.产业价值链分析。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它都在所处的行业价值链上占据一定得部分,并与其供应商、客户等形成一种垂直链结的关系。正是这种垂直的关系链,企业的成本、价值必然受到上下游作业活动和效率的影响。如供应商的交货速度、产品质量、服务品质等,都会对企业的产生影响。供应商的及时交货、高质量产品,可以让企业做出减少相应原料存货的决策,从而降低存货成本。

通过产业价值链分析,企业不但可以找到自己所处的企业生态位,以便寻求联盟合作,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改善自身的价值链管理成本;还可以模拟观察竞争对手的价值整合程度,从而进行SWOT等战略分析,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这里我们主要解释与供应商之间的价值链分析。其基本步骤就是了解供应商的盈利能力,对供应商的价值流转状况进行调查,并注重评价该供应商的价值链与自身的价值链的耦合关系及协调性,最终采取战略措施。

具体的战略措施如下:督促并帮助供应商进行流程再造以降低本企业的采购成本;联合供应商进行企业间的价值链合理对接,建立战略联盟;或者考虑更换供应商,以寻求更低的采购成本;也可以进行纵向一体化整合,实现价值链的有机融合,增强企业的成本竞争优势。

通过产业价值链分析,企业可以进一步调整企业的生态位,进行深一步的战略规划,从根本上改变成本地位,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3.商业生态系统价值网络分析。价值网络是商业生态系统中由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价值创造、分配、流转和使用的关系及其结构。价值网络改进了价值链分析,并扩大了资源的价值影响。

商业生态系统的特性使得形成的价值网络也相对复杂化,它使企业之间的联系具有交互、进化、扩展和环境依赖的生态特性。

由于价值网络的基本特征不同于产业价值链,固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规模经济。价值网络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行业界限、产业界限。价值网络正发挥着它新的功能,如为企业提供获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的可能性;通过学习、整合得到规模和范围经济;帮助企业实现风险共担、组织功能外包等。

不过,即使是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整个价值流所流经的企业、组织也是一个动态联系的有机整体,也必须保证整个价值流的均衡发展。如果核心企业价值增值环节较多,但系统中其他成员企业的增值环节不多,也会影响到企业价值流动效率,进而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价值流动效率。

三、总结

商业生态系统范文第4篇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行业的边界趋于模糊,比如电影院和超市按过去的标准是界限分明的两个行业,现在已逐渐融合,人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往往会选择去超市消费,因而娱乐行业与零售业很难划分清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已跨越行业界限,与其他行业形成合作或竞争,出现了新型的商业模式。

美国学者詹姆士摩尔是第一位系统而又科学的论述商业生态系统的学者。自此,他将商业生态系统的视角带入了企业管理领域,为研究企业与环境的关系乃至企业战略奠定了不可磨灭的思维基础。

一、商业生态系统的含义

商业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以更加系统的视角解释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生态学概念中仿生研究。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样的,企业永远不能孤立存在,它总是处于商业环境中,与其他企业,或与所处环境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本文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为。

在商业环境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企业之间、企业组织与个人(主要指顾客/消费者和员工)之间,依靠各自的核心能力及其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以实现价值增值所形成的复杂经济群体。企业可以通过加入或建立商业生态系统,从企业外部寻找有效合作伙伴来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以获得共同进化优势和提高生存能力。①

二、企业生态位与企业角色

商业生态系统内的成员与系统共同进退,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生物个体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系统环境。它由占据不同但彼此相关的生态位的企业所组成,一旦其中的一个生态位发生变化,其他生态位相应也会发生变化。生态位是一个企业对资源的需求、产品和市场基础,在这里我们把生态位定义为,在特定商业生态系统中,企业以核心能力为支撑,在与环境及其他系统成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企业生态位反应了一个企业的可利用资源,其可发展强度则反应了企业的竞争水平。企业生态位会随企业发展进程而变化,企业将通过生态位的不断优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商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可以归为四种类型:网络核心型、支配主宰型、坐收其利型和缝隙型。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类企业,不论其角色如何,都有其特定的战略,因此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网络核心型企业主要通过在系统中创建“平台”,实现系统内资源共享,使各个企业资源互补,协同合作,从而促进整个系统持续健康运行、增强稳定性,并通过有效地激发创新,提高系统的生命力,同时企业也将从良好的系统中获得持续升级能力。支配主宰型企业占据和控制系统大部分企业,凭借强大实力为系统创造巨大价值但也强势压榨系统其它成员。坐收其利型企业放肆攫取系统内其它企业创造的价值却不能为系统带来多少价值。缝隙型企业在系统内寻求缝隙位置,往往通过生态位分离以及专业化能力在系统中生存,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在我国现在的发展中,中小企业一般都是缝隙型企业。

三、缝隙型企业的内部分析

缝隙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首先建立在自身的能力之上,在结合商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企业本身是否具备加入目标商业生态系统的条件,如不满足条件而冲动加入不仅会使企业无法适应系统环境,也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其次企业应进行角色的定位,缝隙型企业可依据企业所处的生态位来进行判断,企业生态位的宽度越宽,则可利用的资源种类越多,缝隙型企业的可利用资源较为欠缺,需要依附于别的企业资源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生态位宽度较窄;最后,要判断缝隙型企业的能力,虽然同样归为缝隙型企业,但不同实力的缝隙型企业所采取的战略也不尽相同,可以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及企业规模来分级。

四、缝隙型企业对商业生态系统的选择

缝隙型企业加入商业生态系统可以弱化企业风险,强化自身竞争力,突破行业界限协同合作发展,因而进入商业生态系统已成为缝隙型企业的战略趋势。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目标商业系统进行考量:

1.商业生态系统是否健康

企业应选择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随着时间推移能够维持其自身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并且对外界胁迫具有抵抗力,这样的商业生态系统才能有效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可以通过下述6个方面对商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进行判断:

(1)活力:一个商业网络能否将技术和其他创新性原材料持续转化为更低的成本和新产品。

(2)生命力: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面对各种破坏的稳定性。

(3)恢复力:商业生态系统在外界压力小时的情况下逐步恢复的能力,也就是能够承受多大的干扰还能维持其原有系统状态。

(4)维持BES服务:维持系统令社会受益的服务功能。

(5)减少投入:一个健康BES能够尽量减少每单位产出的投入量。

(6)对相邻系统的危害:健康系统在运行过程对临近的系统不产生破坏力。②

2.对核心企业的选择

缝隙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核心企业,在核心企业创造的平台及系统运行中创造价值及提供价值,缝隙型企业与核心企业相辅相成,需要核心企业具备以下能力:

第一,核心型企业的品牌效应,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往往通过核心企业在消费心目中建立形象,而缝隙型企业的形象会受到核心型企业的影响。比如沃尔玛及其众多供应商组成的生态系统,顾客首先通过沃尔玛这个平台实现对其整个系统水平判断,其他成员企业(比如雀巢咖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会受到沃尔玛的品牌影响。

第二,核心型企业的实力,即企业绩效,可通过财务指标来衡量。此外,还有企业的信息能力、人员能力、设备水平。这些客观条件反映了企业实力,并对核心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缝隙型企业对核心企业平台的稳定使用建立了双重保险。

第三,企业文化的兼容,即企业愿景、价值观等。作为合作伙伴,为了系统的健康发展应具备共同的目标愿景,自觉为共同利益合作,而不是各自为营,只关注自身利益,比如支配主宰型企业,消耗系统生命力,拉低系统生产力,使系统无法保证持续健康发展。

3.系统内的生态位关系

系统内的资源是一定的,当企业选择进入某个商业生态系统时,不仅要考察自己需要的资源,而且要注意系统内与自己所需资源重合的其他企业,否则进入系统后产生严重的生态位重叠,资源争夺激烈,企业将不能顺利立足于该系统。如果生态位重叠程度较低或者生态位分离即达到企业生态位契合,则可以考虑进入。

五、缝隙型企业战略

商业生态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开拓期、扩展期、领导期、更新或死亡四个区间,不同阶段的缝隙型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战略:

开拓期: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位,通过与核心企业的积极合作,不断提高自身生命力;

扩展期:配合核心型企业不断优化生态位,提高自身能力以及对于整个系统的重要性;

领导期:形成稳定的竞争优势,增强对核心企业的影响力,形成以自身为核心的小范围的价值网络;

更新或死亡:通过创新提供比核心型企业更优的产品或服,努力占据整个系统的核心地位,完成向核心型企业的重要转型。

需要注意的是当企业在不同情境下选择战略时应达到与核心企业及其他缝隙型企业战略的匹配,一是因为缝隙型企业依赖于核心企业所搭建的平台而生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按其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分为密切型和关联型。缝隙型企业选择密切型的关系是出于更有益于自身收益,提高效率的认知。但企业之间越紧密,系统内一旦发生任何变动,就会对缝隙型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受其他企业的波动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关联型的关系是在安全范畴内保持一定的联结,当系统进入衰退或死亡,核心企业转变为主宰型企业时,缝隙型企业都能以较低风险脱离糟糕的体统环境。

二是由于缝隙型企业通常采取差异化战略,重点培育自己的专业能力,利用其他企业提供的关键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因此,对于处于同一个生态系统的各个缝隙型企业,应实现生态位的分离以避免竞争,并通过对“非必要”资源的让出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合作,使商业生态系统避免资源短缺或浪费。

综上所述,缝隙型企业首先应完成自身条件与目标商业系统的匹配,进而以与其他企业合作的形式进入目标商业生态系统。在商业生态系统内缝隙型企业的战略主要是实行差异化及专业化,努力在“缝隙”中站稳脚跟,并且要实现在系统中与其他企业生态位的分离及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力求促使整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创造系统的竞争优势,由此,本文总结出缝隙型企业的战略框架,如下图:

六、结论与不足

商业生态系统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商生态系统;中小企业;可持续营销;产品策略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人们已经开展进入电商3.0时代,它以用户为核心,呈现出生态化的特点。这些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基于挑战,开展可持续营销成为中小企业的最佳选择。

一、电商生态系统与中小企业可持续营销

1.电商生态系统的含义

电商生态系统是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依托电商企业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经济联合体,该经济联合体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与产品,系统成员包括生产者、竞争者、供应商及其他风险承担者。国内目前已经基本成型的电商生态系统包括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系统、亚马逊电商生态系统、腾讯电商生态系统等。随着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个性化、场景化、社会化的消费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电商生态系统成员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或服务内容。此外,随着电商红利逐步消失,企业经营决策、引流成本、风险控制难度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如何开展可持续营销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营销的含义

生态学家在1991年提出了“可持续性”一词,它是指可以长期维持的一个状态或过程。国内学者杨树青则对可持续营销下了定义,所谓可持续营销是指企业需要转变旧的营销观念,向消费者提供社会生态型的产品。杨永超则首次指出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应该注重可持续营销,需要在制度方面、消费行为方面、营销观念上、O2O营销模式和社会监督五个方面开展。总体来看,可持续营销观念对电子商务的资金流、信息流、生态环境和物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营销的定义,可以总结为可持续营销就是在现代市场营销当中融入社会营销、绿色营销和生态营销的一种现代营销理念。

3.电商生态系统下中小企业可持续营销的内容

张静中(2008)指出企业在开展可持续营销时必须把握好五个原则,包括关系营销、定制营销、绿色营销、适度营销和人性化营销。电商生态系统下,中小企业开展可持续营销也离不开这五个方面,只是由于电商环境的特殊性,其具体的内容的含义会有所不同。中小企业需要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同时还要做到人性化的营销。在绿色营销和适度营销上,强调的是企业应该提供绿色的产品,还应该提供绿色服务,考虑消费者信息安全与隐私安全,避免过度使用客户资源。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在制定自身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时,都应该遵循可持续营销的原则。这四个策略当中,产品策略是首要的核心策略,因此,有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二、电商生态系统下中小企业产品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据阿里巴巴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超过10200万中小企业在阿里巴巴电商生态系统下开展了网络营销活动。但是天猫商城2016年双11的成交额就达1207亿元,而淘宝仅仅是阿里电商生态系统下的一个电商平台。然而随着电商流量与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成本持续上升,这都给中小企业的网络营销带来挑战。从当前中小企业从事网络营销的情况来看,其产品策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中小企业单纯追求短期效率与利润,而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与品牌塑造

许多中小企业开展网络销售时,往往只追求产品的销量,希望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获得较高的利润。在制定产品策略时,单一考虑当前流行的款式以及低价销售,因此为了降低成本必然降低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水平。如一些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追求网上低价的特点,将在网络上销售的产品在材质、做工等方面降级,以降低成本保证利润。忽视了消费者的体验感,客户复购率低。此外,由于中小企业在资金与技术上比较欠缺,对产品的包装、品牌塑造都没有足够的资金,为了快速取得效果,只能将资金投入到产品推广方面,对应的企业产品与服务得到不到保障。这些原因都会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品牌收益。

2.部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简单复制,经营风险大,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由于部分中小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其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包装等方面难以做到创新,其创新能力表现严重不足,加上其开展电商业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快速获得客户流量与产品销量,因此,在产品策略上直接选择复制跟风当前流行热销的产品,这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随着阿里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系统内核心企业的经营决策不断调整变化,这势必导致系统内中小企业的风险变大,如其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则难以适应这种变化,风险控制能力较差。如2016年淘宝调整了店铺分流规则及相关的搜索规则,许多中小企业面临销量降低但推广成本却不断上升的困境。加上市场中的流行快速变化,企业一旦没有快速跟上这种变化,而出现产品滞销,后期即使亏本甩卖也未能处理完过库存。

3.中小企业在产品包装塑造上存在过度包装,未能反映商品的真实有效信息

中小企业在产品包装上也存在过度的包装,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包装是一个有效的营销手段,因此在包装的设计和制作方面都很讲究。同时为了节省相关的物流成本,在物流包装装则采用一些价格便宜但不环保的材料,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没有做到绿色营销。此外,在对产品宣传方面,在包装上只体现了产品的优点,对缺点则只字不提,甚至存在包装欺诈问题。

4.未能有效运用大数据分析,产品策略过于粗狂,没有进行精细化管理

电商生态系统下,能否有效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营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能否有效开展营销。然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相关的技术人才,加上资金的不足,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开展营销时都不能有效的运用大数据。电商3.0时代下,消费者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如果能有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则企业就可以深入了解消费者的这些个性化特点。事实上,中小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是表现不足的,如在淘宝中企业可能购买了相关店铺和客户的数据信息,但是仍然不能有效理解这些数据的含义,更是不能有效的发挥这些信息的价值。如某些中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并不是对自己的消费者进行分析,而仅仅是追随当前市场主流发展去做,产品出来后再去尝试推广销售,出现产品滞销货很多售后问题等再去改进。

三、电商生态系统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营销产品策略

1.遵循可持续营销的五大原则

在电商生态系统下中小企业要开展可持续的产品策略就必须要遵循持续营销的五大原则。

(1)绿色营销原则

在电商生态系统下要开展可持续营销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绿色营销。中小企业需要提供符合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的绿色产品,产品从开发、设计、制作和包装上都需要做到绿色健康,满足消费者绿色健康的需求。特别是在物流配送当中的包装材料也尽量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不仅绿色健康,还能获得消费者好感,可能还能起到提升产品品质的效果。

(2)关系营销原则

在电商生态系统下,企业应该利用各类社交媒体开展关系营销,通过提升自身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从而获得消费者的好感,再在此基础上与消费者、政府等主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实现口碑营销的效果。

(3)个性营销原则

在电商生态系统下,消费者的需求呈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因此,中小企业制作产品策略时就应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此,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消费者特征,从而在产品的开发、设计、制作和包装上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确保相关的产品策略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同时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

(4)人性化营销原则

产品策略还需要符合个人化的原则。对此,中小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时从消费者出发,尽量的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要,包括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产品策略要做到精细化管理,适当的在产品当中融入文化、绿色健康内涵,从而突出产品人性化的特点。

(5)适度营销原则

产品策略上的适度主要是指对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适度和包装要适度。尽管要提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但并不是说企业应该不计成本的去满足,还应该把握好度。在产品包装上设计上,产品说明上应该实事求是,不宜夸大其词,否则容易引起纠纷。包装不要过度,否则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适度的包装不仅突出绿色健康概念,还不会给消费者高于产品质量的预期,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

2.转变传统的营销理念,重视互联网品牌的塑造

中小企业要开展可持续的营销策略,就需要转变过去单纯追求利润最大的理念,必须遵循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规律。近年来,各大电商生态系统都在不断地转变,希望提升自身生态系统内部品质,如阿里巴巴这两年加大打击假货力度,提高天猫入住条件等。而中小企业作为电商生态系统的寄生角色,更应该转变流量为王的思路,而要遵循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的发展战略,重视品牌的塑造,做好客户关系的维护,提高客户的复购率。

3.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能力

要塑造好的品牌,首先就要保证有好的产品质量,而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因此,产品呈现“千品一面”的态势。这大大降低了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使得企业陷入不得不降低产品品质降低成本以获得销量的恶心循环,这大幅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因此,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身大数据的分析应用能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提高产品开发设计能力,同时引入新的工艺与技术,利用绿色环保材料,降低废物排放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产品使用后的分解、回收和再利用问题,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提高客户的复购率,降低企业的推广成本,切实做到可持续营销。

4.产品描述和产品包装应该突出品牌特色,同时把握好度

电商生态系统中,产品描述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并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一些中小企业为了吸引客户购买,将商品详情图做的非常漂亮,过度修图和挖掘卖点,给消费者很高的购买预期,结果收到货之后发现差距很大,直接导致退货率和差评率都很高。因此,企业在进行商品描述,挖掘卖点时突出自身品牌特色,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宜过度描述。同时,产品包装上也要注意环保、适度包装。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电商生态系统下,中小企业开展可持续营销产品策略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中小企业应该转变旧的营销观念,综合考虑企业、社会和消费者的利益,产品策略应该遵循绿色营销、人性化营销、关系营销、适度营销和个性营销五大原则,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的服务水平,在产品开发、设计、制造和包装方面全面的做到绿色健康,满足消费者需要,提高消费者体验感,以不断适应电商生态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青.企业如何实施可持续营销战略[J].商业时代,2004(18):23-33.

[2]卜庆娟.构建基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模式———可持续营销[J].德州学院学报,2008(01):101-105.

[3]张静中.论可持续营销[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873-877.

[4]杨永超.可持续营销理念在电商发展中的应用及价值[J].改革与战略,2015(12):141-145.

[5]艾瑞咨询.2016年中国生态型电商研究报告[R].2016(10):2-15.

[6]李松,宋文光.中小企业移动互联网营销现状分析与发展模式建议[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7):9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