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庄区域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人口密集区;村庄布点;空间布局;村庄发展;建设整治
【 abstract 】 DaYu new urban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degree is high, the area of villages by stationing planning,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of the village layout, as appropriate, reduce the number of village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be helpful for adjusting improve existing villag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messy, promoting the rural population proper concentration, improve the land intensive use and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sharing build together.
【 keywords 】 populated areas;stationing village; Space layout; village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中图分类号: [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快速阶段。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益高涨,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聚并进行适当的迁并与调整成为必然趋势。新城镇为大余县人口第一大镇及经济重镇,综合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但是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矛盾尤其突出,新城镇人口密度404人/平方公里,以镇区为核心的中部河谷平原地域,人口密度达949人/平方公里,远高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67人/平方公里)。
二、新城镇村庄基本情况
1、村庄概况
新城镇行政区划下辖1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1个林场,257个村民小组。2010年底全镇总人口6416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52人,占总人口的9.12%。从人口分布特点来看,现状人口密集分布在章江两侧的河谷平原区,此区人口规模为61719人,人口密度达949人/平方公里。
2、村庄布局特点
新城镇域南北两侧为丘陵地貌,中部为河谷平原。从村庄空间分布的态势来看,新城镇现有村庄聚集模式呈面(块)状聚集——在地域较开阔、基础设施较完善的中部平原区。人口聚集程度较高,居民点成较大规模的块状集聚形态,周边分布大面积农田,村庄之间联系便利。新城镇现状村庄布局特征为:
(1)村庄数量多、规模大
镇域内共有23个行政村、一个林场,其中1000人以上的特大型村庄有22个,占村庄总数的91.67%。
(2)人口聚集度高
现状95%以上的村庄都集中在以镇区为核心的中部地域,该区域人口密度达949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远高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67人/平方公里)。
(3)村庄建设缺乏统筹,设施共享度差
村庄分布较散乱,缺乏整体性,难以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整合,集中力量培育中心村,以形成合理的村庄布点等级规模结构。
三、村庄建设引导
1、村庄分级
本次规划把农村居民点分成“中心村--基层村--村小组”三级。规划建议近期应首先实施村庄调整,明确村庄等级和发展方向,然后逐步实施村庄形态的整合,真正实现集聚发展。
2、村庄分类
依据城乡地域范畴和管制要求,将现有村庄分为规划保留村、规划合并村和规划撤消村3种类型。
(1)规划保留村:主要指现状人口较多、建设条件及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村庄,规划予以保留,需要进一步进行村庄整治,完善其基础设施及公益性设施。
(2)规划合并村:主要指村庄规模不大,可以就近和中心村在行政上合并发展的村庄;或者几个规模实力都较小的村庄,无中心村可以靠近,而实施相互靠拢,在行政上可以进行合并,在建设上可以在原址建设,但应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配套,严禁随意建设。
(3)规划撤消村:按照村庄整合的原则和标准,结合各村庄实际,撤消规模过小、区位交通等条件较差,发展潜力不足的村庄,规划在行政上撤消,将其迁建到邻近中心村或较大的村庄。[1]
3、村庄发展类型
(1)城镇改造型
依据城镇总体规划,位于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属于城镇改造型村庄。该类型村庄建设应严格按照镇区规划进行统一安排,引导村民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逐步使村庄转变为城镇居民点。
(2)集聚发展型
现状有一定建设规模,具有较好的对外交通条件及基础设施配套,便于实施资源整合、更新改造,村庄周边用地能够满足改扩建需求的村庄。
该类村庄对周边人口有较强集聚作用,是村庄发展的重点。规划引导周边控制建设型、移民迁建型村庄人口向聚集发展型村庄集聚,村庄建设以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完善为主,按照新农村规划的要求进行各项建设。
(3)控制建设型
现状有一定规模,但发展潜力不大,短期内难以迁并的村庄。规划严格控制新建村宅,除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设施、给水设施、供电设施、屋场内主干路等需要进一步完善整治外,其余方面原则上不考虑。鼓励申请新建村宅的村民搬入农民小区或者聚集发展的村庄进行集中。
(4)移民迁建型
将原有村庄逐步撤并,搬迁至城镇、中心村或移民新村。移民迁建型村庄可分为二个类型:
① 交通不便,集体经济收入低,人口规模过小(原则上人口规模100人以下),没有产业支持,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没有发展潜力的村庄;
② 位于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或城镇建设需要拆迁改造、异地安置的村庄。四、村庄空间布局
1、村庄布局原则
(1)坚持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鼓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进城、进镇居住,引导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聚。
(2)村庄整治与土地资源保护与整理相结合
保护耕地、节约用地,通过村庄的搬迁改造与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退宅还耕,逐步整合空闲地。
(3)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
根据村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区分村庄的类型,制定不同的规划对策和措施。大村合小村,强村合弱村,区位好的村合并区位较差的村,促进村庄布局优化和人口集中。
(4)强化特色,保障安全
对具有人文自然特色的村庄进行保护,强化其特色的延续,注重生态环境的涵育,并与防灾减灾规划紧密结合。[2]
2、村庄布局基本要求
(1)城镇现状建成区内的村庄布点依据总体规划要求进行整治,统一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曲靖市 区域规划城市特色 特色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 A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1]。它以跨行政区的经济联系紧密地区为对象,目的是为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2]。区域规划不同于经济区划和城市规划。它是以经济区范围为主体的规划,因此,经济区划是区域规划的依据和基础,而区域规划又是城市规划的前提和依据[3]。区域规划是编制国民经济中长期计划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和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部分,中国要促进地区间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就必须强化区域规划[4]。
1 区域规划研究的概况
1.1 研究背景
目前无论是学术界,还是管理层,对区域规划都越来越重视,这种重视的基础在于区域规划的优势,基于以上分析的区域规划的重要性,本文以曲靖市南盘江(九龙山--越州段)沿线区域规划为例,探讨区域保护利用规划。分析得出案例区域规划落实了曲靖市城乡互动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凸显以山水为主要脉络的城乡历史和文化记忆、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切实改善民生。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通过分析总结曲靖市南盘江区域规划的工作经验,促进各方面从更高的层面,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去谋划各地区、各行业的发展,使得区域内各类开发建设行为在区域规划的统筹安排和综合调控下,合理、有序、健康、协调发展。
作为有效保护控制城乡居民点周边的自然山体、河流水系,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新型城镇化的典型示范区,南盘江沿线成为了具有良好生态效益、景观效益、文化效益和产业效益的城市生态涵养区、城市休闲功能区、城乡文化记忆带和区域旅游功能区,并由此带动和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 南盘江区域规划的概况
2.1 南盘江区域规划的理念
规划的核心理念表述为“山水承梦”,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文化先导
以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为指引,注重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特色彰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展示曲靖独特的聚落形成与生长特征;
(2)有机生长
以生态环境和特色景观保护为原则,探索曲靖以生态和谐为先导的“有机生长”方式;
(3)产城共荣
以产业提升和人口流动引导为基础,实现曲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产城共荣”。以城市文化特色为先导,以生态保护的有机生长为前提,以产城共荣为支撑,使规划区成为曲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示范区[5]。
2.2 区域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层次
南盘江沿线区域规划分为区域总体规划、镇区规划、村庄规划三个层次。区域总体规划范围位于曲靖市中心城区东侧,以东外环和沾潦公路为东界,南至越州工业园区,西侧以曲靖-陆良和曲靖-胜境关高速公路为界,北至九龙山,总面积约230平方公里[6]。
2.3 区域规划的技术路线
规划基于对南盘江沿线区域现存的主要问题与规划目标之间的矛盾分析,分三个层次展开,实现了规划策略到规划措施的落实。
第一层次:规划策略研究通过三个关键途径,实现对空间、功能两个决定性要素的规划策略研究。城市特色是根本、生态安全是前提、产业布局是支撑。从历史观出发,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上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从全面的生态安全评估出发,为规划选址与利用策划提供安全前提;从全局观出发,从更大空间范围考虑规划地段的定位和发展策略。
第二层次:系统方案落实对第一层次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落实。包括空间结构、用地系统、交通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绿地系统、生态系统、总体城市设计、公用设施、综合防灾等方面的规划建议与控制内容。
第三层次:城市设计与策划以特色空间为骨架,构建城市设计体系。确定规划区内重要的片区、路径、节点,以及其指标控制体系。并对重要节点进行修规深度的城市设计及策划[7]。
3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特色的关联
3.1 城市特色引导规划重点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个根本认识,曲靖的区域规划将城市特色和特色空间规划作为项目核心的工作内容,并在这一工作的指引下,完成新型城镇化思想指导下的城镇空间整合、人口引导、资源配置、管理策略的制定,曲靖及规划区城市特色的挖掘,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基于城市特色和生态要求,提出曲靖城市空间发展的策略,产业提升转型的具体策略,区域交通策略,镇区的规模及功能引导,村庄改造整理策略,重要节点的设计与策划等重点任务。
4曲靖市南盘江区域城市特色的研究
4.1 城市特色与特色空间
4.1.1城市特色的基础理论
城市特色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经济等条件下形成的。一般一个城市的特色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包括多个层次的内容。城市特色可以分为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两种类型。有形要素就是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固化的物质因素,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地理、气候、地形、地貌,城市的空间结构、街区肌理与建筑风格、重要地标与历史遗存和要素、园林景观等。无形要素包括文学、历史、戏曲、方言、宗教、风俗、节庆、饮食等[8]。
4.1.2特色空间反映城市特色
从感知的角度,城市只有两部分,一部分空间经常也易于被人们感知,另一部分空间不经常也不易于被人们感知。人们经常能够感知到的部分是城市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绿化设施、商业活力发达的地段,我们称之为特定意图区,特定意图区体现着城市最主要的特色。我们把各种特定意图区的集合称为特色空间;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城市部分,不能成为体现城市特征主要载体,我们称之为普遍空间[9]。
4.2 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目前很多城市区域规划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城市的文脉难以延续,城市空间和管理割裂,产业缺乏统筹布局,传统聚落风貌异化,城市的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差等问题[10]。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城市发展为生态环境健康友好,历史文化延续,形态清晰、空间有序的布局合理的优良宜居城市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关键(图1)。
图1 区域规划应用城市特色技术路线框架图
5结语
区域规划是国家进行空间规划和管理不可或缺的层次和手段。尽管我国区域规划已经有了不少进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空间规划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而城市特色的研究对于理解城市空间布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曲靖市南盘江区域规划为例,以城市特色的分析研究为出发点,探讨了区域规划的方法。作为滇东门户的曲靖,自然地理资源十分丰富,区域历史地位较高,文化类型独特。曲靖拥有独特的山水格局与营城特色,南盘江源头马雄山还具有“一水滴三江”的罕见自然景观[11],有重要的景观价值,在旅游方面凸显了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曲靖市以南盘江为纽带、多组团分隔互联的传统生态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路线。
参考文献
[1] 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53~154.
[2]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83~84.
[3] 毛汉英,方创琳.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与完善途径[J].地理学报, 1997,52(1): 1~10.
[4] 方创琳.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地理科学, 2000,20(1): 1~6.
[5] 杨朝俊,龚金才.新编曲靖风物志.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35~36.
[6] 昆明师范学院史地系编.云南地理概况.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48~52.
[7] 庄拯.新设地级市――曲靖[J].城市规划通讯, 1998,05(3)
[8] 吴伟.城市特色研究与城市风貌规划[M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23~26.
[9] 顾朝林.城市与区域空间研究前沿[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2.278~286.
【关键词】生态带,新农村,绿色基础设施
杭州是我国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提出了“一主三副、双轴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的城市空间形态格局。在各组团之间、组团与中心城区之间,利用自然山体、水体、绿地(农田)等形成绿色开敞空间,划定生态敏感区,规划建设六片绿色生态开敞空间。“六条生态带”是防止城市无序蔓延和扩张,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城市自然资源的重要保障区域,是杭州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主体部分,是杭州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
1、解读“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GreenInfrastructure,简称GI)是近些年来两方国家提出的关于生态保护和城市及社区建设方面的新术语,它是国家的自然生命支持系统(nation’s natural life support system)——一个由水道、湿地、森林、野生动物栖息地和其他自然区域绿道、公园和其他保护区域。农场、牧场和森林荒野和其他维持原生物种、自然生态过程和保护空气与水资源以及提高美国社区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荒野和开敞空间所组成的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其核心精神为:由自然环境决定土地使用,突出自然环境的“生命支撑”功能,将社区发展融入自然,建立系统性生态功能网络结构。
绿色基础设施主要体现为一个保护和开发的框架,它们构成一个既有“网络中心”(hub)又有“连接廊道”(link)的网络系统。网络中心决定着绿色基础设施,为迁往或途经网络中心的野生动物和生态过程提供起点和终点。网络中心包括湿地、森林、公园和可重新修复或开垦的矿地、垃圾填埋场或棕地等。而连接廊道则将整个系统紧密地连接起来,使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得以正常运转。连接廊道包括沿河流发展的线性绿道、农田防护林网、铁路、公路两侧绿带等。也可能包含文化元素,如历史性资源、提供游乐机会而且保有在社区或区域中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风景好的视域,包括街景和游乐走廊等。由网络中心和连接廊道组成的绿色基础设施是共同维持自然过程的网络,它们的规模、功能和形状是随着保护资源的类型与尺度而变化的。
2、杭州生态带内新农村生态格局现状分析
2.1生态带内村庄概况
至2009年底,杭州市区现辖有40个乡镇,全市区共有行政村690个。主城区之外共有600个行政村,其中,萧山片区的村庄数量、密度是市区中农村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特别是萧山东部村庄居民点十分密集。
2.2 生态带内村庄建设现状
村庄生态系统的结构是乡村生态景观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福曼和戈登认为景观生态结构是景观生态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组成景观生态的结构单元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生态型村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就是把景观生态单元与设计学的形态构成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基质建设现状
生态基质是景观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根据调研,生态带区域内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基质主要是林地基质、农田基质,此外,部分地区的湿地也构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基质。
其中生态带区域内林地生态基质主要以山体林地的形式存在,由于村庄缺乏有序规划,只注重村庄建设用地的规划,忽视了林地的重要生态价值的保护。林地边缘常常被视为“无用”的过渡空间而被常规的村庄规划所忽视,不但导致了这些有价值的生态恓息地的逐渐减少,而且使发展建设过程直接威胁到林地基质的内部生境。生态带区域内的农田基质保护相对较好,部分区域由于村庄自然发展形成的较大规模和较高密度的村庄布局也造成了农田生态基质显示出一定的破碎化趋势。此外,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生态带区域内村庄的发展建设,一些地区的湿地受到盲目开垦、污水排放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出现了一定脆弱性特征。
(2)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廊道建设现状
从生态带区域内村庄生态廊道的建设基础来看,主要包括河流廊道、道路廊道两个类型。在乡村生态系统中,村庄建设活动造成的景观破碎化是乡村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新建、扩建农村住宅及地面构筑物等村庄建设活动,使得生态带区域内村庄道路基质被破坏,河道被污染……
(3)乡村生态系统的生态斑块建设现状
村庄建设用地斑块是村庄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斑块,此外还有植物群落、农田、公共绿地、街道绿化、节点广场、村落庭院斑块等等。这些斑块在现状建设中,也都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村庄节点广场斑块是村庄内户外活动场所,由于无规划的建设用地,这些广场斑块被垃圾或是其他功能所占用……
2.3 生态带内村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生态带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生态带区域内的村庄对生态带的发展以及对杭州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杭州生态带整体建设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生态带区域中的农村建设,使得目前杭州生态带内农村建设问题日益突出。
(1)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
(2)村庄等级规模差距小,中心村地位不突出,建设较滞后,无法引导区域一体发展,生态带内部绿色基础设施难以形成整体。
(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较薄弱,有待加强,以便能更好地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村镇环境质量下降。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使农村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5)村镇及村镇周围自然景观退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自然景观大量被人工景观代替。自然景观的萎缩直接导致城市区域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的舒适程度和美学价值降低,原本就脆弱的乡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生境类型趋于简单化、破碎化、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3、生态带内新农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思路与对策
杭州生态带内型农村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思路,首先要完善生态带内村庄个体生态建设,建立村庄群体生态网络系统,并将之纳入杭州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整体框架中统筹发展。
3.1分区建设
根据生态带内与新农村协调发展思路及指标要求,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六条生态带范围,生态带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总体框架主要从宏观市域尺度和中观生态带尺度出发,对现有生态带进行客观评价,针对生态带的用地条件与主体功能,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三类用地,并对生态带的控制单元进行划分,提出保护控制要求及实施建议。
3.2具体对策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要求,大力开展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载体,以改路、改水、改厕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违章建筑及危房拆除、“空心村”整治、裸墙治理、村庄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构想:
(1)保护战略性资源
林地、农田基质是乡村景观生态系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是乡村生态本底的最主要的两种用地。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控制聚居密度,防止不当的开发和过度的土地使用对生态本底的侵袭和干扰。
以山体林地和农田为主要生态基质的村落,首先需明确村域范围内的村庄布局与建设用地界线,控制住宅建设用地,对林地和农田用地进行系统规划。保护林地基本结构,保护与恢复林地边缘空间,构建动植物生存场所,保育林地内部生境。遵循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
(2)建立完善的生态网络结构
绿色基础设施是相互联系的绿地空间网络,其目的是将各种要素连接起来,提供保护性的网络。因此需要建立充分的斑块和廊道把乡村中每一处林地、绿地、河流、山地都纳入生态结构之中。
首先,立足于村庄已有房屋、设施和自然条件,通过政府经济与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参与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形式,保护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分期分批有序地改造、整治村庄的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在居民点之间建设公共绿地,增加村庄内绿地面积,即可以使居民点之间得到有机联系,又可以提供更多的村民间交往活动的绿色空间。
其次,作为链接绿地斑块的廊道,村庄中的河流与道路系统需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对于河流廊道,严格控制过度开发和建设,通过调整规划控制线、护岸宽度、绿地布局等方法进行整体保护。有关学者研究显示:当沿河植被宽度大于30m时,能够有效过滤污染物,增加河道生物并有效地降低气温;当其宽度为80一lOOm时,能较好地控制沉积物及土壤元素流失,综合减少农业营养物质流失和保护鸟类栖息地;为保证城市河道的基本生态功能,河流两岸的植被缓冲带宽度应至少lOm。村庄内的道路廊道应建立合理的路网系统,改造断头路,加强道路廊道的连通性。次级村道尽量使用可渗透的材料基质,碎石铺地这些多孔洞、多缝隙的材料可以让雨水自然渗透,苔藓青草自由生长,从而使人造的景观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同时还应注重道路两侧绿化带的保护与控制。
(3)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
最大限度地恢复和创造自然生境系统。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倡种节约自然资源、涵育生态环境的营建模式——小系统、短距离的营建模式,以使经济资本、生态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综合能耗达到最小化,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于城市地区大规模统一建设,杭州新农村建设应是一种“小系统”而非“大系统”的建设方式,使其中各种工作、能量运作及转换之间的距离最短,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用生态工艺,分别治理村落污水,并用于农田灌溉,以保障整个村域生态环境安全。村庄河道如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可利用水生植物与浮游生物的净化功能稳定生物链。
(4)保护乡土文化景观,体现山水空间格局特色
杭州生态带内部分村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还保留着传统村落的形态、布局与功能,呈现出典型的以家族为核心的农村社区特征,宗祠、寺庙成为村民的心埋寄托场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特征也表现得比较充分,村舍、菜园、农田共同构成乡村田园风景;井台、池塘、风水树等村落公共空间,承载着乡村的生活方式……诸如此类基础设施,共同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的乡村住居环境。
传统村落选址大多靠近水域,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依托的山水空间格局。在杭州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村舍建设、农田开发或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应从维护村落的山水格局出发,遵循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的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维护原始的自然山水环境,构建山、水、人和谐相处的新农村图景。
结语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精明保护的典型战略,对国土安全和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通过对生态带内村庄的生态基质、生态斑块和生态廊道三类基础设施的保护与建设,以完成村庄整体的生态化建设,从而保育和维持杭州城市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为杭州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J].国外城市规划,1997, 3
[2]周艳妮,尹海伟.国外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城市可持续发展,2010.8
[3]谭文勇,阎波,邓蜀阳. 景观与生态设计方法在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思考[J].规划设计理论,2009,9
[4]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付喜娥, 吴人韦. 绿色基础设施评价(GIA)方法介述——以马里兰州为例[J].中国园林, 2009,9
[6]俞孔坚, 韩西丽, 栾博.新农村建设规划与城市扩张的景观安全格局途径——以马岗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 2006, 6
关键词:衡南县;农村居民点;问题与对策
1、研究区域概况
(1)地理区位与交通
衡南县位于东经112°6′至113°8′、北纬26°32′至26°58′之间,东接安仁、衡东两县,南毗常宁、耒阳二市,西连祁东县,北邻衡山、衡阳两县和衡阳市城区,东南西三面环抱衡阳市区。县域区位优越,京广铁路、湘桂铁路、衡茶吉铁路、衡昆高速、京珠高速、G107、G322穿境而过,湘江、耒水、蒸水四季通航,南岳机场落于县城,形成了水陆空三位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
(2)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衡南县位于衡阳凹字形丘陵盆地中心,地貌以丘陵、岗地为主,地势东西高,南北低,中部偏西隆起。县内矿产丰富,矿种较多,现已发现的有钨、锰、铅、铜、铁、铀、铝、金、煤、萤石、芒硝和玛瑙等28种。
(3)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GDP)188.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1.02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90.83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6.17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7.13:48.31:24.56。2011年,全县总人口111.25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31.81万人,农业人口63.90万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45元,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21.64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8374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935.33元。
2、衡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概况
根据2009年衡南县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库,以及2010年,2011年衡南县土地利用变更台账,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GIS6.7,以乡镇为单位,统计各乡镇土地总面积、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行政村数量以及农村居民点图斑数量,并通过计算得出各乡镇村庄用地规模和农村居民点图斑密度,如下表1。
根据上表,从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占全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比重分析得出: 宝盖镇、洪山镇、花桥镇和江口镇4个镇比重均高于5%,其中洪山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所占比重最大,达到6.17%,川口办事处比重全县最低,仅为2.02%;从农村居民点平均密度分析得出:泉湖镇、谭子山镇、鸡笼镇、茅市镇、近尾洲镇和柞市镇6个镇农村居民点平均密度较大,均高于300个/平方千米,其中泉湖镇最大,达到454.37个/平方千米,花桥镇最小,为84.57个/平方千米。从村庄用地规模分析得出:宝盖镇、洪山镇、铁丝塘镇3个乡镇的村庄用地规模较大,均大于30公顷/个,其中宝盖镇最大,为31.90公顷/个,近尾洲镇最小,为11.26公顷/个。可见,衡南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在空间上分布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
3、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
(1)村庄布局混乱,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有些村庄位于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区,村庄布局隐患多,形成“先天性”不合理。另一方面,大部分村庄用地与农用地、空闲地相互间杂,整体呈现出村庄布局松散无序,农用土地分割支离破碎的景象,造成了村庄内部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农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规模发展,不利于建设村庄基础设施和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2)农村居民点规模小、密度大,分布散
全县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265.01平方米/人,远远超出了国家最高控制标准82.55平方米/人。全县村庄用地平均规模较小,为21.99公顷/个,全县农村居民点平均密度大,为204.05个/平方千米。由于历史条件、气候特点、地形地貌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原因,农村居民点较分散,基本呈“满天星”分布。由此可见,衡南县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粗放,集约利用程度低,土地浪费严重。
(3)人居环境较差,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功能不齐全
一方面,由于小而散的居住状况,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工程量大、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全县大部分村庄没有统一的垃圾处理、下水管道设施,生活垃圾随处弃置,污水随意排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和完善的投入机制,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建设基本依靠村集体和农户微薄的力量,文化、教育、医疗等各功能区交错,管理困难、相互制约,分布不合理。因此,绝大部分村庄环境质量差,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影响了农村现代化进程。
(4)土地执法力度不够, 宅基地面积超标,一户多宅现象普遍
农村居民点多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一般宅基地占地面积过大。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由于法制宣传力度不够,执法强度不大,农民建房办证把关不严,部分村庄除现有宅基地外,采取有几个男孩再另划几处宅基地的办法,再加上祖屋继承,造成一户多宅现象,土地浪费严重。同时,在一些邻近城镇的村庄“以地生财”,利用耕地违规开发“小产权房”出租或出售。 因此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出现了比农业人口减少要慢的怪现象。
4、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用地对策
(1)以规划为指导,严格控制用地规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联系实际的规划,是农村居民点发展的“规矩”。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进一步搞好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居民点区域规划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分布、交通运输、产业分布及原有生产布局基础和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同时更要满足社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建议以乡镇为区域,制定农村居民点乡域分布规划;以行政村为单位制定居民点的详细建设规划。村庄建设必须符合本村所在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按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原则,规划好中心村的位置、规模,引导以农业为主的农村住宅建设向中心村集中,引导城郊结合部的农民住宅建设向城镇型发展。
(2)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是村庄改造、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手段。
遵循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统一改造、严格执行的原则,?在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城镇周围,将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城镇规划相结合,提倡楼房建设,降低人均用地标准,从而形成农村“小楼区”等富有特色的农村居民点;?在人口集中的平原地区,实施中心镇和中心村内部改造。对村内旧住宅区、闲散地进行整治改造,同时使附近规模小的村庄向中心镇迁移,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在偏远的山地丘陵地区,通过村庄搬迁、兼并用地整理,将规模小、布局分散的村庄通过宅基地审批的途径搬迁至新村或中心村,原有村址改造为田地。
(3)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土地管理
?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农民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意识,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增加依法用地的自觉性,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大执法强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用地一经发现,坚决查处。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中“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规定;严格限制宅基地面积;对规划迁并的自然村进行严格控制,不准新建或改建房屋。对废弃的宅基地和搬迁后的居民点用地要及时组织资金进行复垦还耕;?建立完善的土地监察执法机构,健全土地监察网络。目前农民违法用地建房时有发生,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人员动荡,经费不足,使农村违法用地的状况缺乏有力的监管,因此建立稳定的执法队伍,健全监察网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明辉,张文开.闽清县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J].韶关学院学报,2010,(9):84-89.
[2]郭述恒,张颖.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模式及措施[J].中国信息界,2009,(06):58-59
关键词:农民新村;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民新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任务,它涉及到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等,这些建设工作要循环渐进。站立在历史发展的道路上,应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设置出目标,合理的构建出发展空间,这是当前进行农村经济建设面临一大问题,农村经济建设理应从当前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以及地理环境入手,进行科学规划,才能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健康进行。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以及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目标,才能发展我国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现代农民新村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规划的不科学性
规划编制工作涉及面较广,不仅涉及到建设、交通、土地等方面,而且还必须确定村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对体系及各项建设进行总体布局,编制各项专业规划。但在新农村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虽然编制人员从技术角度精心设计,但由于对各方面知识了解的局限,影响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2、管理的随意性
由于种种原因,在发展经济的压力影响下,当地政府往往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新农村的规划,放松了对新农村规划的有效监督与管理,因而新农村规划建设比较随意。在农民新村规划的实施中,选址不当、不依法审批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不尊重规划的科学性,只追求短期内能面貌一新。
3、公共服务设施少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基础设施严重缺乏,有些村庄没有医疗服务点,村民看病还得到很远镇上或者是市内。另外,在村庄内一些公共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最常见的是,公共休闲的场地没有,相关的体育场地没有,这使得农民的业余生活比较枯燥。农村地区没有自来水供应系统,生活用水主要来自自家水井或者是河水。在村庄内会遇见很多水井取水不合理问题,取水不是很讲究,导致环境卫生不容乐观。排水系统也存在很大问题,农村一般采用的是明沟排水或者是直接排放,取水在低势位置时,这样的水源很容易被污染。
4、道路质量差
在农村地区,出现的附属用房布局也出现问题。比较随意的布局看起来缺乏美观,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影响了周边环境卫生。村庄中没有专门的垃圾点,很多农户的自家垃圾随便丢弃,这不仅严重的影响土壤,还危害人们生活环境。众所周知,在农村中道路是解决人们出行基础交通设施,但是当前农村道路修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铺垫。在农村地区,很多道路都是水泥修建的土路,一到雨季时期,这些道路行走会变得困难。而且也阻碍经济发展,尤其是当村里的车流量以及人流量过大时,这道路无法满足人们生产需求。就算是很多村民意识到该问题,开始进行铺设道路,但是这个铺设的水平比较低,石头铺成的道路只能满足人们有限的车辆行驶,满足基本的行走需求,但是当车流量过大时,车辆间就变得难以避让,行车非常不方便。
二、加强现代农民新村规划建设的对策
1、做好区域规划工作
以村庄改造和整治为重点,根据村庄撤并原则并与城镇体系、建制镇的规划相衔接,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将村庄进行合理调整。改变原有布局,进一步合理化村庄空问布局。避免村庄发展独立分散,功能和设施缺乏配套和协调,以减少通往各村的道路,以及供水、学校、医院等基础服务设施的投人。改造重点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和新标准,进行土地资源整合,合理调整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促进农户集约埽地。
2、做好农民收入工作
只有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才能增加农民收入,才能保障农民新村基础建设水平,使得基础建设更加牢固。因此,进行建设时,应该采用综合措施,进一步扩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当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之后,才能进一步加大地区经济建设,逐渐做好城乡发展工作,使得农村劳动力价值提高。农村的生存环境要得到改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农村劳动人口质量,引导剩余的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业方向发展,对城镇进行有序的转移,提升农村地区集体经济。农村地区农业增长水平要得到提高,因此要充分的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开发出特色农业经济,做好生态农业以及观光农业工作。对于资源促进和转化,理应依托当前具备的资源,使得产品价值提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加大建设投入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逐渐提高,不断推行城市服务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蔓延,进而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能过大。因此,需要建立起城乡共享以及区域共建工作,这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对应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合理。另外,农民新村的建设工作也应该依次进行,重点进行供水设施改造、厕所改造以及排水沟改造,生活垃圾要有专门的堆放点,而且要及时对这些垃圾进行清理,每个村庄都要配备一名保洁员,及时做好保洁工作。农村地区最好建立起有效的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对那些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处理,而且还能起到有效利用。农村地区的使用水,也应该进行净化工作,从人们的生活水平上把握生产,做好水利设施建设、生态能源建设以及公共设施建设,这是保障农民生活的基本设施。随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还需要从精神上把握,做好教育、文化宣传工作,建立起电信通讯地,进行公益项目建设等,从根本上把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农村地区拥有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要充分发挥出来,重点建设出匿点村庄,做好农村改善工作,从而不断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居住环境质量。
4、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为了推动农村全面进步不仅要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还要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实现农民新村的全面进步。同时,关注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而推动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
5、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山地农村产业相对与平原农村更具特色,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更应继续发展特色产业,突显地区特色。
综合考虑村各生产队的自然资源、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周边竞争等各方面综合因素,同时结合乡域整体产业发展趋势,规划村庄产业发展应以强化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导思想。
规划仍以农、牧业为基础,加速村庄经济发展,加强技术、市场、配套设施等的建设;同时,依托当地基础条件,通过可以挖掘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培育有当地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产业,发展便利的交通,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
结束语
总之,随着农民新村建设的兴起,国家重大经济和政治任务是在推进大跨度城镇建设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政府必须把规划问题放在战略的高度,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听取广大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符合当地特点的详细、科学的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张洪源.浅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