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区域规划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行政法制;区域行政法治体制;区域规划
〔中图分类号〕D92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87-(2012)03-0072-04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出台,是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促进成渝两地协调发展,优势互补,承东启西,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法律属性,解决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行政法治的关键问题,努力建构成渝经济区区域法治一体化的行政法治体制,对于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管理和谐协调,改善并保障成渝经济区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行政法制属性从行政法学的角度看,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具有以下特征:
(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法制的统一性
法制统一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所提倡和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包括避免法律中的矛盾;法律普遍得到遵守。首先是合宪性原则,即一切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必须符合或者不违背宪法的规定。从国务院《关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和发改委通知看,不与宪法及其《城乡规划法》相抵触。其次是下位法的制定必须以上位法作为依据,否则该下位法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成渝各级政府在制定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包括规划在内的规范性文件时,必须严格遵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规定,不得与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相抵触。再次,同一类法律文件、各法律部门之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不得相互冲突、抵触或重复,应该相互协调和补充。
(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法制的权威性
没有法制权威就没有秩序。切实维护成渝经济区规划法制的权威,需要成渝各级行政机关严格依规划法制而行政。由于传统的依政策行政的历史惯性,我们可能把批复与规划看成是政策性文件,或者看作是规划的技术性文件,因而忽视规划法制的权威性。而政策具有易变性,法制才具有稳定性。政策可以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随时调整,法律制度则一般不轻易立改废。《城乡规划法》第七条就明确规定:“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从法制角度上,《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文件,有学者对行政规划持“法规命令说”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行政规划产生的法律效果,具有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抽象效果,与法规命令所具有的效果相同〔1〕,因此必须维护法规命令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三)《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行政法制的确定性
行政行为的确定力,是指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变更力,即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力。《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作为指示性和抽象性的行政规划行为,对于国务院和发改委本身而言,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不得随意改变行政规划行为内容,或就同一事项重新作出行为,即使根据需要对规划进行完善修编,也得由发改委牵头,并及时将实施情况向国务院报告。对于行政相对方的成渝经济区各级政府而言,是法规命令,不得否认行政规划行为的内容或随意改变行为内容,非依法定理由和程序,也不得请求改变该行政规划行为。成渝经济区各级政府必须严格遵守、服从和执行,完整地履行行政规划行为的内容或设定的义务,不得违反或拒绝。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法制的法律属性,才能尊重其统一性、权威性和确定性,从而自觉维护成渝经济区规划法制的权威,保障成渝经济区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打破各自为政、独立区域经济的行政藩篱,才能改变区域城市同质、产业同构、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区域与市场分割现象,才能促进市场机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
二、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需要解决的法治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法治一体化来保障。《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关于经济发展版图的圈定,并不意味着川渝各地方政府管理辖区及其职权的行政版图的超越,也并未改变川渝各地方政府以地方政府财政为利益核心,以属地管辖、事务管辖、级别管辖为手段等特征的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利益主体和竞争主体的多重身份。要彻底改变政府行为的超强自利性,模式复制性、产业同构性的重复建设和“口水战” 现象,尚需要解决以下行政法治问题。
第一,需要中央政府统一的法制权威
关键词:路线图;规划方法;区域规划
Abstract: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basic concepts, charact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we faced in regional planning. It also gives an insight of the roadmap by giving its goals and intensions. Based on these theoratic facts. This article used roadmap to optimize regional planning.
Key words: roadmap;Planning strategy;regional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随着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市场竞争给每个地区带来了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政府作为市场主导作用逐渐被宏观调控作用所代替。区域规划理念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吴良鏞先生曾经说过“真正成功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近几年来,针对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也广泛展开,如何利用科学的规划方法、技术手段和数学模型为区域规划提供辅助决策是区域规划理论界的主要研究方向。路线图作为一种科学的规划方法最早被应用于推进行业技术发展和变革,本世纪以后被广泛应用到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中。
2.区域规划的概述
2.1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
区域规划最早又称为国土规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及产业之间、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利益冲突,达到充分合理地利用和配置人、财、物、自然力等资源的目的。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根本区别在于城市规划是直接安排城市的开发与建设,而区域规划通过协调和控制以推进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发展。
2.2当前区域规划面临的问题
国内区域规划近几年发展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原城市群规划、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等一系列区域规划相继出台。但由于现有的区域规划理论、认识和政府职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现有的一些区域规划还存在薄弱的地方:
(1)静态定性分析较多,动态定量分析较少
(2)物质建设规划偏重,综合发展规划偏轻
(3)终极目标设置较多,阶段实施目标较少
(4)概念规划内容偏重,过程实施内容较轻
3.路线图规划方法的内涵
3.1路线图的概念
路线图是一种先进的规划方法和管理工具,主要用于对现实起点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关键事项、时间进程以及资源配置进行科学设计和控制,主要采取图表的方式进行形象表达,其要义是围绕目标任务,强调需求牵引,选择发展路径,明确时间节点,对建设发展做出科学规划。
3.2路线图规划方法的理念
一是明确的需求牵引:路线图以各种需求为动因,技术创新、资源配置、项目设置都必须以满足量化的需求为标准。
二是明晰的前景预测:路线图通过规范的方法和程序,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历史资料,科学地预测未来,前瞻性地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三是优化的路径设计:路线图综合考虑现状、目标、技术、资源等多种因素,设计出事物发展的方向、过程和时间节点,并动态优化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3.3路线图技术手段
路线图规划方法采取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制定路线图过程中通常要运用许多技术手段。比如:在对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时会用到信息分析法(调查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法);在对发展目标进行预测时会用到头脑风暴法或者情景分析法;在确定发展方向和重大项目时会用到需求分析法;在优化发展路径时会用到层次分析法。
4.路线图规划理念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4.1评价区域发展现状、挖掘区域发展优势
区域规划首先要分析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基础的可行性、技术条件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评价,辨识区域自然系统、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历史现状。表格型路线图运用表格来表示事物发展的标准、进程和路径。在某些情况下整个路线图或路线图中的各个层次都可以采用表格来表示,这种类型的路线图尤其适合于目标、特性或绩效容易量化的领域。利用表格型路线图可以对区域发展基础进行系统的、形象的、直观的分析(如图1),以挖掘区域发展优势和潜力,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4.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预测区域发展目标
区域规划要描出未来区域发展的蓝图,指明区域发展的目标和路线,给人们以鼓舞。路线图作为一种创新性的管理工具,同样具有战略管理功能,能够为国家、政府和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路线图中的鱼骨图也较因果关系图。它将影响问题特性的因素按相互关联性整理成层次分民、条理清晰的特性要因图,并标出主要因素的图形。利用鱼骨图可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如图2),决策区域发展方向。
多层次路线图将多种要素综合起来,设置多个层次,包括若干总层次和分层次、子层次或者亚层次。这种路线图可以用来研究每个层次内部的演变以及各层次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关系,它有助于促进多个层次之间的融合。利用多层次路线图可以绘制区域规划不同层次发展进程图(图3),借助情景分析法等技术手段可以科学预测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4.3 量化区域发展指标、确立发展阶段目标。
区域规划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发展三个方面可归纳总结出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增长指标、经济效益指标、人口发展指标、基础设施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科技教育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环境发展指标10个一级指标。对一级指标还可继续细化形成更具体的二级指标。这些指标体系是量化区域发展能力需求的基础,如何形象化的分析区域发展指标体系对于传统规范方法来讲是比较困难的。路线图规划方法通常采用雷达图来综合描述能力需求指标体系。对于不同类型的指标首先要对其进行指标量纲的统一化,通常采取以远期目标为参照基准,利用现状或阶段目标数据与参照基准进行比对形成百分比。指标量纲统一后,可将指标体系绘制在雷达图上,通过雷达图可清楚地看出区域发展的优势和短板所在。为确定发展方向提供辅助决策。
4.4. 整合区域发展资源、梳理重大建设项目
路线图按照时间序列给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重点、发展路径、实现时间、资源保障等,可以按照战略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实现对未来风险、现有资源、发展目标、经费投入等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区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与城市规划的中间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整合区域资源,合理布局地区生产力、协调发展各项建设事业,以确定区域内各部分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从而进一步梳理影响区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比如,影响城市圈形成的城际轨道交通。
4.5. 实施发展过程控制、优化区域发展进程
路线图根据发展现状来预测发展目标,依据目标和现状的差距来确定实现目标的需求,根据需求来确定阶段目标和重大任务。因此路线图具有很强的路径性、里程碑性、可操作性。从而具有战略实施、项目开发、系统整合等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控制功能。路线图在实施过程中依据阶段目标对路线图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实时调整路线图。区域规划可借鉴路线图的动态更新理念,设置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根据区域规划的阶段落实情况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路径。
5.结束语
区域规划是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综合规划,需要利用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和控制区域发展的作用。路线图作为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规划方法,规划过程中始终吸纳了很多科学的分析方法,除了应用于技术开发等微观层次规划以外,还广泛应用于国家和政府的发展规划等宏观层次的规划。区域规划作为一个地区发展规划也可借鉴路线图的规划理念。
参考文献
[1]余颖,唐劲峰.城乡总体规划.重庆特色的区域规划.规划师,2008年4期.
[2]方创琳,毛汉英.区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建立方法探讨.地理学报,1999年9月第54卷第5期.
关键词 区域规划 扎根理论 发展权力 国际竞争
一、 问题的提出
2005年6月,中央颁发《上海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上海浦东新区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由此拉开了新一轮区域规划的序幕。截至2011年底,共有30个区域经济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除了云南、贵州、宁夏、内蒙等少数几个省份没有布局之外,其余省份都有一个甚至多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使得当今中国经济整体空间版图呈现出由系列“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分割支撑的格局。这些区域规划因地制宜,特色鲜明,其中有新区规划,如上海浦东新区发展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规划等;有改革试验区规划,如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还有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如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珠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等。国家经济规划区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从“东部率先发展”的不均衡发展战略转向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从经济发展的单一目标取向转向了经济、社会、生态共同发展的多元目标取向;从“外向型”发展方式转向内外联动,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方式;从各自为政粗放发展的模式转向空间布局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精致模式;从行政区经济管理模式转向了跨行政区的经济区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模式。
我国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密集出台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对区域规划及其政策的研究也如规划区的设立一样“百花齐放”,如从空间布局和管制角度、从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培育角度、从城市群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角度、从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角度等进行研究。这些研究探讨了区域规划的性质、目的、形成机制、实施框架及管理模式等,但基本都倾向于对规划内涵及建设成效的思考,对于为什么要在短时期内密集批复数十个战略经济规划区这个“动机性”前置因素缺乏系统研究。国家为什么要采取如此气势磅礴的举动,其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和动力,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化认识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从案例归纳的视角深入探究国家实施经济规划区战略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及其对规划区建设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指导国家经济规划区建设。
二、 文献评述
(一) 规划理论及其内涵
Waterston认为,规划在本质上是致力于选择最佳方案以达到特定目标的一种组织性的、有意识的、持续的努力。Levy认为,规划是一项有意识的系统分析过程,通过对问题的系统思考来提高决策的质量。Friedmann认为,公共领域的规划就是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来支持行动,其作用在于引导社会转变。国内学者孙施文认为,“规划作为人类的一项社会行动,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利用自然与创建人类环境的具体行动,具有鲜明的社会目标导引和参与者本身的社会特征”。叶敬忠从资源效率角度,认为“规划是一个不断选择和决策的过程,它旨在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完成未来特定时间内的特定目标”。
(二)规划的动因
Peter Hall将近30年区域规划的深刻背景归纳为:经济全球化、传统制造业和产品经济在许多城市的急剧衰退、知识经济和网络社会的到来及对环境议题的持久关注。肖金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产业结构层次低、空间布局不合理、土地粗放利用、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避免重蹈先发展地区的覆辙,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生态环境改善、产业结构升级、空间布局优化,只有通过区域规划手段,将科学发展观贯彻于区域规划之中。张京祥认为,自由市场的失败,区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加速,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是区域规划的重要驱动因素。
(三)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陈耀认为,国家级区域规划的出台一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开发条件和潜力,确定能够体现区域经济特色的战略目标,对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做出统一部署;二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振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三是从跨省区到省区内部培育不同层次增长极。杨龙认为,密集增加的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把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环境保护,以及区域性政策或区域战略的方式出现,增加了区域发展战略的功能。国内外学者从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了规划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但对我国为什么要在短时间内密集批复数十个国际战略经济规划区的动因还没有系统分析与论述,本文拟采用扎根理论对收集到的数十个战略性区域规划文献进行归纳演绎,系统分析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批复实施的真实动因。
三、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扎根理论是由社会学家Glaser和Strauss首先提出并发展的质化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归纳手段对现象加以分析和整理,通过系统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挖掘,发展和验证理论,目的是帮助研究者“由事实、数据资料中发现理论”。 GLASER(1997)指出扎根理论的提出是为了回答在社会研究中,如何能系统性地获得分析资料以发现理论,保证其符合实际情境并能提供相关的预测、说明、解释与应用。扎根理论的目的在于识别现实生活中社会现象的基本特征,如组织学习、技术开发、结构化或者战略化等(Deborah Dougherty, 2002)。由此,扎根理论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其使命,即“经由质化方法来建立理论”。它的一般流程是在理论抽样后的数据基础上,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编码等方法构建理论模型。
罗伯特・殷指出,当研究者需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时,采用案例研究是合适的。本文的研究主题在于探索国家经济规划区战略的驱动因素,即为什么国家要在短时间内密集批复数十个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因而适合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此前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理论对批复规划区的动机缺乏完整系统的论述,本研究拟收集2005年以来国务院密集批复的30个国家战略规划区的规划材料进行逐一剖析,进而层层深入,挖掘出区域规划的内在动因。这30份《区域发展规划》涉及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和各种类型的区域定位,其名单如表1:
四、 模型构建
(一) 开放式编码
开放编码指将所获得的原始资料逐字逐句进行分析、记录,并进行初始概念化,然后把资料记录以及抽象出来的初始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整合发掘出概念和范畴的过程。根据开放编码的要求,我们先对前25个样本材料中对制定区域规划的驱动和影响因素的描述进行编码,编号中包含有:区域规划编号―章编号―节编号―句子编号。如1-1-1-1表示《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
经过对标签进行多次整理与初始概念化,本研究从资料中抽象出11个范畴及其下属的45个概念,具体见表2:
(二)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指通过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编码中得出的各项范畴联结在一起的过程。主轴编码是将开放式编码中得到的各独立的范畴加以连结,将被分解的资料重新整合进而形成新的更高统揽层次上的范畴。本研究根据不同范畴在概念层次上的相互关联和逻辑关系对其进行归类和抽象,共得出4个主范畴,分别是:改革社会体制、提升经济绩效、平衡发展权利、防范国际风险。各主范畴及其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如表3所示:
(三)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连结关系的过程。经过对范畴的继续考察和对范畴关系的不断思考,结合规划原始资料,最终得出“国家经济规划区战略的动力机制”这一核心范畴。可以简称为“内部改革动力―外部环境压力”模型。如图1所示。
(五) 理论饱和度检验
本研究用另外5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材料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的范畴发展较为丰富,对4个主范畴(改革社会体制、提升经济绩效、平衡发展权利、防范国际风险)的检验没有发现形成新的重要范畴和关系,4个主范畴内部也没有发现新的构成因子。
五、 模型阐释
(一) 改革社会体制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但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投入不足、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文化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也突出了发展社会事业的重要性。规划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以实现人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形成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进步的良好局面。一是开展各项教育改革试点,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子。二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三是加快文化事业发展,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四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新型农村养老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二) 提升经济绩效
我国实行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化”与“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获得了极大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动力,有力地助推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地方政府“经济人”的特征使其在以“GDP”为主要指标的政绩考核体制下从本区域利益出发,强行设置行政壁垒,人为干预市场机制,地区之间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促进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降低区域内交易成本,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种空间格局的优化状态。一是优化空间布局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二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规划明确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基础上,改造优势传统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 平衡发展权利
1. 平衡区域发展权利。中国改革开放走的是不平衡发展道路,希望通过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带动后发地区共同富裕,这在事实上产生了区域发展权利的不平衡。受政策优惠扶持的地区获得了跨跃式发展,而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落后地区的资源不断涌向发达地区,从而更难把握发展机会,改革的极化效应明显,回波效应不足,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的设立,是要改变以单纯依靠部分地区及中心城市发展的做法,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圈的主导地位,通过“极化”和“扩散”效益,使区域内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强大的经济合力和内聚力。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不再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布局,而是遍及东南西北的绝大部分省份,不同经济圈、城市带交叉融合,形成网络化格局。
2. 平衡代际发展权利。经济的高速发展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过度开采资源和对环境的破坏透支了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潜力,直接导致代际发展权利的不平衡。以牺牲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发展来维持当下的高速发展是难以持续的,只有平衡代际之间的发展权利,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潘阳湖生态经济规划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针对这些区域自然资源丰富但资源环境脆弱的特点,专门制定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并进。其他规划区严格按照国家功能规划区要求,在限制开发区内谨慎开发,坚决不允许在禁止开发区内开发。
(四) 防范国际风险
1.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驱使下一度为争夺外资大打出手,优惠条件一让再让,不仅扰乱了地区之间竞争秩序,也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明确要求提高利用外资水平,严格限制低水平、高污染、高耗能的外资进入,实现利用外资从资金为主提升到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为主转变,同时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领域等,提高国际资源要素的集聚层次。
2. 鼓励企业“走出去”,攫取全球竞争优势。国家战略经济规划区强调培养企业的合约精神、法治观念和商业信用意识,鼓励企业通过境外投资并购、境外上市等方式“走出去”。规划区不断完善支持企业“走出去”的总体协调机制,在资金筹措、外汇审核、检验检疫、项目管理方面建立高效便捷的支撑体系,为企业境外拓展业务创造良好条件。
国家新的经济规划区战略不仅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思路,明确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风险,同时还探索出新的区域合作模式,如设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图们江合作开发经济区。这些规划区的设立把对外开放和次区域合作结合起来,打开新的对外经济交流通道,不仅有利于提升沿边开放开发水平,繁荣边疆地区经济,而且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加强睦邻友好关系。
综上所述,国家密集设立经济规划区是继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崛起之后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范围缩小,规划内容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这是在国际竞争压力和国内改革动力的双重环境下采取的制度变迁,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对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Strauss, Anselm L. (1987).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Dougherty,Deborah.(2002).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Methods.In J. A. C. Baum(Ed),Companion to Organizations.Oxford,UK:Blackwell Publishers.
[3] 汤筠,孟芊,杨永恒.区域规划理论研究综述. 求实,2009(02):140-143.
[4] 陈耀.国家级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新格局.中国发展观察,2010(03):13-15.
[5] 王建明,王俊豪.公众低碳消费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与政府管制政策――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管理世界,2011(04) :13-22.
[6] 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 杨龙,胡慧旋.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及对府际关系的影响.南开学报, 2012(02):35-47.
[8] 刘云中,侯永志,兰宗敏.我国“国家战略性”区域规划的主要特点.中国经济时报, 2013 年1 月17 日,第 005 版
关键词:核心;边缘;整合发展;沿淮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1 问题的缘起
我国近几年区域规划的编制有泛滥之势(张京祥,2011)。纵观区域规划的编制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主导,市场经济初期的地方自发,以及市场经济完善时期的地方主导与国家支持(表1)。区域规划的编制存在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区域内部城市互不认同,存在争议;又或是往往借以争取国家政策,并无内部协调等等。
表1 我国区域规划编制的特征
编制时期 计划经济时期 市场经济初期 市场经济完善时期
类型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交集
表现形式 国家主导 地方开发 地方主导,国家支持
案例 长三角、京津冀 南京都市圈、广佛同城 皖江、沿海、中原经济区
资料来源:张京祥. 复兴与重塑: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转型[R]. 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年会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经验交流会
区域规划较少关注相邻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这也是导致区域规划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目前学术界认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主要是如何做大做强城市核心地区,以及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如何在产业、交通、生态空间等方面进行协调,但往往忽视了处于城市与城市之间边缘地区的整合发展。
相邻城市边缘地区[ 相邻城市边缘地区的概念尚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应用,但这一地域却是客观存在的。主要指处于相毗邻的几个城市之间的边缘地带,跨越了几个城市的行政边界。]作为区域内城市协调发展的纽带,在当前强调“多元”与“包容”的发展环境下,区域内相邻城市边缘地区整合与否往往决定了城市之间能否很好的协调,进而影响城市群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图1)
图1 相邻城市边缘地区整合发展与城市群竞争力提升的关系
资料来源:自绘
2 相邻城市边缘地区整合发展的经验
2.1 基于行政区划调整下的地区跨界整合
地方政府在解决中心城区用地不足的问题上,多采用区划调整的手段来调配资源要素的重新组合,以适应城市的发展。王登嵘(2005)认为区划调整的本质就是通过以减少地方经济决策主体数量为直接目的的整合。但是存在以下弊端:首先,行政区划的调整往往由上级政府提出,地方利益往往受损。其次,区划调整会形成更大范围的“诸侯经济区”,我国并没走出“竞争—调整—再竞争—再调整”的怪圈。
2.2 建设跨行政边界工业园区[ 跨行政边界工业园区指地域范围跨越两个及以上行政区划单位的工业园区,所跨越行政区划单位既可以是同级也可以是不同级。既是一种空间管治的手段,也是实现区域空间管治的空间载体。]
跨行政边界工业园区的建设较好的处理了不同行政主体间的权益关系,整合了相邻行政单元间的零散用地,扩大了园区的规模,实现了资源与基础设施的共享。首先园区通过自身的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形成完备的上下游产业,产生规模效应,推动更大区域内的经济整合。其次各相邻政府通过园区的建设必定会加强合作联系,增进各组织成员的认同感,为更大范围的整合做好基础。最后园区的长期合作利于加强相邻政府社会经济交往,便于引导当地群众树立“一体化”的理念,增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
2.3 其他关于边缘地区整合的研究
国内学者还从同城化的视角来探讨相邻城市边缘地区整合问题,例如广佛同城的城市规划编制遵循“先近期后远期”、“先交界后纵深”的原则,以重大基础设施的衔接为基础,做好广佛重点交界区域的整合规划(李开平等,2010)。
李汉飞(2011)认为城市交界地区存在现状混乱、规划衔接困难,协调整合难度极大。并以广州、佛山交界的新客站周边地区的整合规划为例,从重组空间结构、共建交通通道、共享公共设施、同治生态环境几方面探讨交界地区规划整合的方法和途径。
此外,东南大学王兴平教授(2008)以苏皖边界的小城镇为例,探讨了省级边界小城镇的整合发展策略。小城镇是省际边界地区城镇系统的主体,相邻城镇之间既有协作也有竞争,按照空间关系划分了三种类型:(1)城镇建设空间相连(2)城镇建设空间相邻(3)城镇建设空间相望。
3 对《安徽省沿淮城市群规划》的反思
3.1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安徽省沿淮城市群规划》是2007年由安徽省建设厅组织沿淮六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规划设计院进行编制的,涉及范围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六市市域和六安的寿县、霍邱县两县,国土面积4.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3%,2005年末总人口3184万人,占全省的49%。规划形成以蚌埠-淮南为领头雁的“雁阵”结构,形成两大都市区,蚌埠-淮南都市发展区,宿州-淮北都市发展区,一个特大城市阜阳。
3.2 新形势下沿淮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变化
2007年11月2日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在举行的市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首次提出构建合淮同城化的论述,合淮同城化总体规划(2008-2020年)方案也于淮南市规委会2009年第12次会议审查通过。淮南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逐渐边缘了与蚌埠同构沿淮城市群领头雁的格局。
2011年编制的《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对沿淮城市群的定位是依托京沪、京九发展轴,以蚌埠、阜阳两大增长极为核心,淮宿城市组群、亳州都市区为重要节点,培育县城快速发展,实现以点带面、多极并举的城镇空间格局。
3.3 空间结构变化的反思
对于沿淮城市群产生空间变异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讲是由于新环境、新形势下所引起的,但是深入反思之后不简单如此。近两年区域内各城市发展水平相当,对于皖北中心城市的争夺也异常激烈,各市对于沿淮城市群的规划认同度不高,这也导致2011版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对于皖北地区的定位是多级并举的空间格局,其实也是对于皖北城镇化模式的一种茫然,或者说是一种无奈之举。
调研了解到,阻碍城市群城市间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行政区经济。进一步的说正是由于各城市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特别是位于相邻城市的边缘地区不能得到正确的规划整合,该地区往往成了束缚彼此之间携手共进的一处绊脚石。各个城市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把一些有污染的、影响城市景观的企业搬到这里,抑或是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等,结果往往导致的是彼此之间互损式的竞争,形成恶性循环。
3.4 沿淮城市群相邻城市边缘地区整合的路径选择
上述这些相邻城市边缘地区是沿淮城市群构建的先导区,应通过空间、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整合发展,培育邻域副中心,缝合沿淮城市群内部各主要城市,进而提升城市群竞争力。
具体做法应该整合沿淮城市群内相邻城市的边缘地区,包括蚌埠与淮南间的马城-上窑地区、蚌埠与滁州凤阳县间的长淮卫-门台地区、淮南与六安寿县间的八公山-寿州城地区、淮北与宿州间的烈山-符离地区、宿州与徐州交界的萧县城-官桥-朝阳一线。
正是由于产生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构建区域协调的机制,综合考虑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使之在不损害区域整体利益的基础上运行。包括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确定涵盖政府、社会中介组织、跨区域企业集团的协调主体;构建规划、管理机制;走具有制度约束、政策扶持、法律保障、信息共享的整合路径,从而促进这些地区的整合协调发展。
3.5 沿淮城市群相邻城市边缘地区整合的实施策略
沿淮城市群各相邻城市边缘地区的整合发展需要突破行政界限,强调整体的空间布局与内部联系,这必然需要有效的实施策略。
(1)规划编制由上级政府主导,相邻地市配合。上级政府根据地区发展的差异,统筹各地市发展方向,结合相关政策,利用项目来主导相邻城市边缘地区的规划编制,使之更为合理,也避免了相邻地市之间为争取项目而恶性竞争。
(2)多方参与规划实施,形成有效的监管。组建由安徽省政府与涉及边缘地区整合的两地级政府的三方实施主体,要充分调动下级政府的积极主动性,上级政府主要起到协调作用,营造一个合作平台,保障相邻地市之间可以进行有效沟通,大家存有争议的地方,由上级政府组织协调。
(3)规划编制内容的创新性。相邻城市边缘地区的规划编制并不是两地市行政区区域规划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上级行政区划的细化,更不是相关专业规划的汇总,而是在以上规划指导下有重点的对空间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利益分配、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统筹安排(赵英魁等,2010)。
4 结语
2013年在青岛举办的城市规划年会上,张庭伟教授在报告中说今年发现中国的大城市边缘正形成一些跨省的大都会区域,这说明行政界线的影响相比市场经济因素有趋于减弱的倾向。对于皖北这类后发区域,要抓住时机培育形成城市群,而整合区域内部相邻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是促进城市群内部城市协调发展的先导,只有迈出了这一步,才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构建一个区域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城市群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张京祥. 复兴与重塑: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转型[R]. 2011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年会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经验交流会
王登嵘,等. 基于管治理念的区域整合新手段:建设跨行政边界工业园区[J]. 规划师,2005,(2):59—63
李开平,等. 城镇密集地区城市规划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佛同城”为例[J]. 规划师,2010,(9):47—52
李汉飞. 城市交界地区整合规划探析——以《广佛新客站周边地区同城整合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1,(2):60—63
王兴平.省际边界小城镇整合发展策略研究——以苏皖边界小城镇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8,(10):46—53
蚌埠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 安徽省沿淮城市群规划(2006——2020)[Z]
杨振超. 淮南市委书记杨振超在市委八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重要讲话(R)
赵英魁等. 沈抚同城区域协作探索——以沈抚同城化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2010,(3):85-88
作者简介
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政策是实现宏观调控有保有压方针的基本途径。
增强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必须科学认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关系。首先,产业政策的实施是与区域政策紧密相连的,依靠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形成实效;其次,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是相互补充的,建立在区域政策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从实际出发,形成区域特色,而建立在产业政策基础上的区域政策,则有利于推进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此,不可以忽视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在宏观调控中,无论着眼于长远考虑,还是立足于近期需要,都要充分发挥区域政策的功能,并着眼于此,在宏观调控政策体系中自觉地制定和运用系统、灵活的区域政策。
形成区域政策体系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国家已形成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战略体系,这就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这些年的实践表明,国家关于区域发展的战略方针,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格局与态势。
但在实践中也提出了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如何使区域政策更加体现各个区域的实际与需要,在操作中避免出现相互攀比、设置雷同,致使各个区域都有政策、各个区域又都没有明显差别化政策的状况;另一方面如何防止各区域仅从自身考虑,过分追求政策的差别化和独立性,最终导致区域间的封闭和差距拉大的状况。因此,必须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加强相关政策的协调和机制建设,以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
加强体制创新
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说是资源要素和产品的一体化,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从根本上说是体制一体化。所以,体制创新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把深化改革作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要着力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制度,优化行政层级架构和行政区划。要完善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构建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所有制基础。要理顺财税管理体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并确保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公共财政体系,实现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和能源资源节约的税收制度等等。要进一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促进市场的统一开放,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为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推动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在这个基础上,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做出了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安排。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发展与细化,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在如下两个问题上进一步深化认识:
一是准确把握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和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关系。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发展基础、产业构成差异明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应该在总体上把握这个大势。在涉及具体功能区划分和建设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各大区域的特点及其战略上的要求,在标准和政策上有所区别。与此同时,实施各区域发展战略,也要更加重视各个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和发展潜力方面的差距,尽量优化政策实施的空间尺度,增强针对性。
二是务实研究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的政策措施与操作途径。关于四大功能区划分指标的科学设定,关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财政、税收、人口搬迁等政策的安排,关于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的划分,关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政策与形成主体功能区政策的衔接等都是形成主体功能区实际操作中的难题,需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从我国当前国情特别是各大区域的具体特征出发,做深入系统而又科学务实的研究。围绕形成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的区域政策体系,处理好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关系,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重点地区的开发开放,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
发挥重点地区的特殊作用
发展是解决区域协调的根本出路。因此,应该正确对待各个地区的发展。既不能通过限制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来缩小区域差距,对东部发达地区来说,国家的重点在于通过适当体制、法律和政策安排引导其更加健康、更加科学的发展,并推动其加大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力度;也不能仅用放手的方式来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国家应当进一步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加大体制倾斜的力度,推动其加快发展。简言之,对发达地区主要是“引导发展”,对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强化重点地区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不仅要强化发达地区中核心区域(包括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辐射、影响、带动、支持作用,而且要十分重视对欠发达地区中的特殊类型地区的扶持、援助、推动和提升。通过“抓两头”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进一步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细化完善相关政策,及时进行跟踪协调。继续探索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为核心推动区域发展的模式。加强对资源枯竭型地区(城市)、典型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生态脆弱地区发展和转型有效途径的研究。选择一批典型地区进行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点。
强化区域规划的约束和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