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范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等词语。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理解五段课文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2、方法与过程:朗读、小组合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意思。

2、通过具体事例来悟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培养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闰土吗?说说闰土给你留下的印象。

闰土这个朋友是谁介绍给我们的?他在介绍闰土时用了哪些方法?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版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2、再浏览一遍,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可分为几段?你怎么知道的?

3、同桌讨论。总结归纳段意

4、拟小标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段意概括小标题:二是摘出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语句作小标题。

5、选择其中一到两个段落放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得流利。想想如何加小标题。

6、生分小组讨论研究。

7、教师小结。(板书: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女佣回忆)

三、再次默读,思考交流。

想想鲁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第二课时

一、复旧迎新,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出示中心句,齐读两遍。

二、学、四、五段(重点、难点的学习)

1、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2、小组交流。

预设:

(一)谈《水浒传》部分(学生勾到了这段相关的句子,如: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那天临走,伯父送我两本书……)

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1、我之所以会“张冠李戴”,将一个人做的事情安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因为我────

2、你能听懂伯父的话吗?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3、伯父不仅仅是宛转地批评了我,而且还送给了我两本书──《表》和《小约翰》,伯父这么一个大文学家,居然还仍抽出时间翻译儿童读物给孩子们看,这不也表明他为孩子们想得多吗?

(二)学习“救助车夫”这件事。

(出示投影片)(指名读“爸爸跑到伯父家里……剩下的药和绷带也给了他”)

1、请大家看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

2、谁能说说你课外收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鲁迅先生是什么身份?想想资料上的内容,再看看图中的鲁迅先生,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为别人想得多啊!伯父在救护资助车夫以后并没有轻松,反而变得那么严肃,他在想些什么呢?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鲁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关心女佣”这件事。

1、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关心穷苦人)

2、女佣阿三的话讲了哪两方面的意思?(一是鲁迅病的厉害还三更半夜的写文章。他对自己的病一点也不在乎;二是关心女佣阿三劝阿三多休息。)

三、学了这三个故事,鲁迅先生的形象一定深深扎根在了你的心里。让我们再品味这句话──他为自己……(学生带着自己更深的感受读。)

第三课时

一、激情引入,学习新知。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深深感受到鲁迅先生一心为别人的崇高精神,在文中还有个故事,表面上好象看不出它与中心的关系,但只要我们细细品味,我们定然会有所收获。

二、学习“谈碰壁”这个故事。

1、自己读这一段课文,看看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者恍然大悟,是真的全明白了吗?

2、你听说过或遇到过鼻子被墙壁碰扁的事情吗?

3、谁收集到了关于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资料,给大家交流交流。(如果学生没收集到教师就做介绍)

4、师:那么,伯父说的“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究竟含着什么意思呢?我们来看屏幕上鲁迅先生的一段话──—

中国各处是壁,然而无形,像“鬼打墙”一般,使你随时能“碰”。

5、联系鲁迅那个时代的情况,读读这段话,想一想、议—议:“四周围黑洞洞的”指什么?“碰壁”又指什么?(生思考、讨论)

6、师:同学们想一想,谈“碰壁”与表现伯父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也有联系吗?

7、师:生活在旧中国最黑暗时代的鲁迅先生正因为为劳苦大众想得多,所以他才会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横眉冷对千夫指,不怕“碰壁”,英勇抗争,让我们一道来背一背(手指屏幕)今天学到的这两句诗──

(师生齐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学习第一段

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人,所以他也得到了人们的爱戴,(板书:爱戴)在先生去世以后,才会有那么多人来吊唁他。直到今天,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里。

1、自读阅读链接部分。

2、(大屏出示《有的人》)配乐齐声朗诵。

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笑谈“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

救助车夫

忧国忧民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范文第2篇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22分)

1.

(5分)读句子,写字词。

星期天,我跟着妈妈来到超市,想买一hé________好看的yán

liào________。在货架前,我看到那些pái

liè________整齐又漂亮的包装袋时,禁不住拿起来wén________了一下。等我们买好了,售货员阿姨还zèng

sòng________给我一个小礼物。

2.

(6分)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燥(zào

zhào)

________

灼(zuó

zhuó)

________

雅(yá

yǎ)

________

吻(wěn

wén

)

________

组(zǔ

zhǔ)

________

内(nèn

nèi)

________

3.

(6分)选择句中括号内正确的词语。

①自从开展了________(保卫

保护)环境的活动后,同学们更加________(

爱护)花草树木了。

②经过三个多月的________(艰苦

艰难)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________(艰苦

艰巨)的任务。

③明明他们________(继续

连续)三个周末都没休息,大家都在________(紧张

紧急)地准备英语考级。

4.

(6分)按要求写词语。

①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笨拙——________

浑浊——________

朦胧——________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遮掩——________

潇洒——________

忽然——________

5.

(9分)标出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

追悼________

吊唁________

________

逝去________

咳嗽________

吞枣________

镊子________

女佣________

殡仪馆________

6.

(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②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_______

7.

(2分)句子加工厂。(按要求写句子)

(1)车夫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

8.

(5分)看图写话。

小熊去小河边钓鱼,却不料下起了大雨。小熊该怎么办呢?观察图片,编一个小故事。

9.

(3分)按照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选择词语填空。

①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________(纪念

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

②“哦!”我________(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③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________(愁容满面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0.

(5分)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一桶水倒在干沙滩上,立刻水无影无踪。沙子表面上湿鹿鹿的,吸满了水,抓一把却挤不出一点水来。所以沙子并没有把水吸进去,却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在经过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11.

(5分)想一想,练一练

你能将“我们都喜欢这些孩子”这句话,不加字、不减字、只调换词序,变出几句话(意思不必相同)吗?

12.

(12分)形近字组词

饱________

嗽________

枯________

抱________

喇________

估________

搞________

挽________

槐________

稿________

逸________

愧________

13.

(5分)改为“被”字句

伯父把剩下的药和绷带给了车夫。

14.

(6分)照样子,写句子。

亮晶晶

________

________

叽叽喳喳

________

________

跳来跳去

________

________

15.

(11分)读懂句子,按要求填空。

(1)“这位李英杰便是日后驰骋画坛的大画家李苦禅。”句中“骋”读________;“日后”的意思是________;“便”的意思是________;“驰骋”原来的意思是________,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缩句:________。

(2)“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惭,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句中看出我以前读书是________,伯父虽然没打没骂我,但他的________,给了我很大的教育,不但使我又________又________,而且从此________。

16.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在救护、资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脸上“变得那么严肃”,而且“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请展开你的想象和联想,说说当时鲁迅先生的心里在想什么?

17.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②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18.

(5分)扩句

①挽联挂满了墙壁,花圈堆满了屋子。

②青山是归宿。

19.

(5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接成一句话。

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②有的人死了。他的精神还活着。

20.

(5分)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伯父的回答我现在记不清了。

改为:我现在记不清伯父的回答了。

①周先生写的东西我看不清楚。

②自己的病情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21.

(6分)多音字组词

号:háo________

hào________

更:gēng________

gèng________

传:chuán________

zhuàn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4分)

22.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现了鲁迅先生高尚的思想品质,文中哪些内容能与这两句诗相印证?各自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3.

(5分)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将这一阅读段分为四个部分,请用概括的语言为一,二,三,四部分的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

24.

(14分)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含苞欲放:________

(2)文中作者用什么山和黄山作比较,说明黄山“云奇山异”。

(3)这篇短文写出了黄山的三个特点,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录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参考答案

一、基础题

(共21题;共1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8-1、

19-1、

20-1、

21-1、

二、阅读题

(共3题;共24分)

22-1、

23-1、

24-1、

24-2、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范文第3篇

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身着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式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这就是他在劳苦大众心中的闪烁身姿。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和伯父谈《水浒传》,第二件事是我和伯父谈碰壁,第三件事是和爸爸、伯父一起救助一位车夫。这几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让我体会到了鲁迅先生的品质。

有一天,作者和爸爸妈妈去她的伯父鲁迅先生家。在伯父的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受了伤的黄包车夫。作者的爸爸经过询问,知道了这个黄包车夫受伤的原因。于是作者的爸爸跑到伯父家,接着跟伯父一起帮这个黄包车夫包扎好伤口。最后伯父又把一些钱给了他,要他在家里好好养伤。这一件事,使我对鲁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读完文章,再回头想想,鲁迅的品德实在是太高尚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像鲁迅那样助人为乐,做了好事而又不要报酬的呢?我就亲身经历过一次与文章中的这件事恰恰相反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一次,一个小朋友独自玩着玩着,突然踩到一块香蕉皮,四脚朝天滑倒了,他大哭起来。可是,在旁边的路人,都只是冷眼相观,却没有一个愿意前来帮助这位小朋友,把他扶起来的,有的人甚至幸灾乐祸,指着这位小弟弟哈哈大笑,还就这个小弟弟的狼狈样而议论纷纷。我也是这行人中的一个。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很惭愧。在此,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热心地帮助别人,这样不仅会使世界更美好,还会使自己更快乐!

宿州十二小六年级:冰蓝雪蝶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范文第4篇

鲁迅是谁?我相信只要读过书的人都会知道鲁迅。他是一位大文豪:时常穿着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似的......他是一位战士——鲁迅。

鲁迅一生写过不少作品,其中《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次用笔名发表的,我虽然从没有读过,但我却感受到鲁迅先生写的时候的用心、细致。最近,我读了一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令我最有感触。作者讲了伯父鲁迅在寒风中帮助一位脚踩了玻璃的车夫,事后手都冻僵了,从中体会出鲁迅为别人着想,乐于助人,为别人想的多,为自己想的少的可贵精神。鲁迅这种精神与品质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从这里令我又想到一位慈善家——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是世界排名第三的富翁。他不像某些人,仗着自己有钱就欺负别人,而是歇尽全力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人。比尔盖茨夫妇承诺,在故后捐出580亿美金。580亿美金啊!多么庞大的一个数目,也是比尔盖茨的全部家产,他一份也不留给自己的儿子?是的,他要儿子白手起家,不依赖父母。比尔盖茨说:“当你有了一亿美元的时候你就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简直毫无意义。”这句话更使他努力地帮助有困难的人,不必因为自己的生活苦而失去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要学习鲁迅和比尔盖茨那种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这就是我从一个名人所想到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句子含义 方法初探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小学阶段最主要的学习方法,在阅读实践中,我们常会遇到要求理解句子含义的题目。有些同学对课文中的某些句子理解不深甚至不理解,这就成了阅读文章的障碍.只有读懂句子,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才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全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呢?要根据句子本身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是抓关键词

所谓句子的含义,就是句子所包含的意义。有的句子意义是比较浅显的,一看便会明白。有的句子因使用了修辞手段,意义就显得比较隐蔽一些,需要我们首先弄清句中关键词语的含义。如: 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写道:“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枝小小的蜡烛!”这里的一个“敢”字就值得细细琢磨:小姑娘究竟是“敢”还是“不敢”?为什么她一整天都不敢抽出一根火柴来为自己暖和一下?为什么这时候居然“敢”了?再如“终于”用在这里极有分量。抽一根火柴本是毫不费力的事,为什么那么艰难,要用上“终于”?还有,一根火柴热量很少,光亮很小,安徒生怎么说“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通过关键词的推敲,我们可以感受小女孩生活的痛苦以及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二是抓关键部分

文学作品是生活的反映,如果我们抓住作品的关键部分,把作品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去思考,就会有比较深的感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描写鲁迅救护拉车工人有一段话:“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不少老师教这一段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但圈出以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的伯父和爸爸是什么人?那个拉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旧社会的地位各是怎样的?鲁迅是大作家,“我”的爸爸周建人是生物学家,在旧社会都属于“白领阶层”,而拉车的是被称为“引车卖浆之徒”的底层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分子让拉车的坐在车上,而自己则蹲着半跪着,这在旧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此情此景不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形象写照吗?

三是了解时代背景

在我们教材里选编的课文有很多是有特定背景的,比如时候的作品,有《金色的鱼钩》、《丰碑》、《》等。《丰碑》是时期的英雄人物写照,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有些内容没有深刻的感悟,孩子们没有真实的感受与切身的体会,不能感同身受,在学习这样的文章的时候,一定要交待清楚时代背景,让学生多查找一些资料,看图片,了解当时的生活实际,有条件的可以看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学习,《丰碑》一课的开头: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文章开头就交代了过雪山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很差的装备情况,为下文军需处长的牺牲做好了铺垫。

四是思考言外之意

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往往都是很深刻的,我们教材中所选编的课文有些是具有深刻含义的,我们在读文章时要思考作者的言外之意,有的是说此物言彼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的句子:“她们俩在光明和欢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了这个世界,带着美妙的不能实现的幻想死去了。言外之意,小女孩只有死了才能摆脱饥饿、寒冷与痛苦,深刻的揭示了社会的黑暗。

五是弄清修辞的意义:

关于文学作品中修辞方法,是不能缺少的,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而且不同的修辞方法也有不同含义,不同的用法,在文章句子中也有有不同的理解,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者用“黑洞洞”形容旧社会非常黑暗,用“碰壁”比喻革命者没有自由,到处受迫害。这是鲁迅先生用诙谐的笑谈来讽刺,抨击旧社会的黑暗。